国内外临床药师培养与临床药学工作进展_图文_第1页
国内外临床药师培养与临床药学工作进展_图文_第2页
国内外临床药师培养与临床药学工作进展_图文_第3页
国内外临床药师培养与临床药学工作进展_图文_第4页
国内外临床药师培养与临床药学工作进展_图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专家论坛国内外临床药师培养与临床药学工作进展胡晋红,石力夫关键词 临床药学;临床药师;合理用药 中国图书分类号R 969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0-9736(201011-0805-03临床药学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近30年来发展迅速。其内涵是 以病人为中心 ,临床药师到临床一 线与医师和护师共同组成医疗诊治团队,直接参与患者的药物治疗,提供药学服务。这对提高药物治疗水平、保证用药安全、促进疾病好转与治愈具有重要意义。1 国外临床药师培养与临床药学工作1 1 临床药师培养1 美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进行临床药师培养工作。全国药学院校确立了药学博士(Pharm D课程,即完成学士(B

2、S学位学习后,再继续学习23年,取得Pharm D 学位。其课程涵盖了微生物学、免疫学、病理学、诊断学等医学专业课程和药剂学、药理学、药物治疗学、药物经济学、社会与行为药学等课程,以及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等相关专业知识。目前,Pharm D 已经成为临床药师的 准入学位 或 上岗学位 ,即必须具有该学位才能成为临床药师,否则只能在制药企业等其他领域从事药师职业。美国Pharm D 毕业后,还需进行为期2年的临床规范化培训,并在临床药师工作岗位接受强制性和终身性继续教育。美国临床药师实行2年注册1次制度,至2007年底,全美已经注册登记临床药师30余万名,为药物合理使用提供了保障。日本自2006年

3、起将大学药学教育从4年延长到6年,前4年进行知识、技能及态度教育;后2年,要通过计算机基础考试和实务工作考试,并要在医院药剂科和社会药房实习5个月,以增加学生的临床工作基础。1 2 临床药学工作 临床药师以药学和临床药物治疗学知识的优势,成为临床诊疗团队中的一员, 以病人为中心 的新型药学服务模式得到发展。自1965年开始,美国逐步建立了临床药师服务制度,提出药师与作者单位:200433 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胡晋红,石力夫医师一起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药师的职能是向医师提供合理用药建议,最大限度地减少用药错误。美国在医院工作的临床药师的基本工作职责,除了开展一般药物调剂外,还需承担药物使

4、用指导原则制定、药物信息咨询、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临床药物治疗方案制定、用药协调及临床药学教学和科研工作。其工作非常繁重,除每天要与医师一起诊查患者、为患者提供一对一服务外,还要对患者已使用的药物进行评估,针对患者疾病情况提出用药建议,以及对出院患者进行药物疗效跟踪观察等。2 国内临床药师培养与临床药学工作2 1 临床药师培养2 1 1 院校培养 由于种种原因,我国药学院校教育培养的毕业生知识结构还不能完全适应临床药师的专业需要。药学本科课程中化学占相当大的比例,而与医学相关的基础和专业课程仅是药学专业的基本教材,其课程种类及课时分配与培养临床药师的要求有较大差距。近10年来,在国家教育部门的支

5、持下,一些药学院校设置了临床药学专业,增设了诊断和治疗学方面的课程,但课时较少,教材也不统一,特别是教学中缺乏临床药物治疗的实践。可喜的是,有些院校借鉴发达国家的教学模式,已经尝试培养专职的临床药师。2 1 2 在职培养 据相关机构估计,今后几年我国需要约10万名临床药师。多年来,为弥补现阶段院校教育的不足,国家有关部门和医疗机构采用各种方法培养临床药师,较好解决了临床药学人才的缺口。国家卫生部科教司、中国医院协会于2006年启动了临床药师培训试点,在1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建立临床药师培训试点基地工作,至今已经发展到近百个。针对目前药学专业毕业的药师缺乏相应的医学知识和临床工作经历的不足,开

6、设了10个培训专业,初步形成包括培训目标、培训对象、培训方式、培训科目设置、专业培训指南、培训考核方法等在内的较完整的培训方案。其培训内容中设置了临床医学基本知识和技能,运用现场讨论、临床场景模拟、互动教学等模式,结合严格的考核机制,通过参与临床用药的强化培训,基本掌握了临床医学基础知识, 学会用药 和查房、会诊,培养药师的临床思维2。临床药师培训基地采用统一模式和标准,从全国各类医疗机构的优秀药师中选拔学员,培训周期为1年,已经培养了1000余名临床药师,回到岗位后发挥了重要作用。2010年,国家卫生部又设立了临床药师师资培训基地,加强了临床药师的师资队伍建设,规范了各培训基地对临床药师的带

7、教模式。同时,国家卫生部还设立了临床药师制试点单位,对临床药师工作模式进行深入探讨。2 13 国外培训 (1选派方式:主要有政府选派、学术或行业组织选派、院校或医院等单位自行选派等方式。 政府选派。主要为国家和省级政府主管部门选派,其经费由政府筹集。如通过国家卫生部主持的世界卫生组织(WHO奖学金和笹川医学奖学金,派出临床药学专业人员到国外进修学习,已成为培养临床药师重要途径。这种途径选派到国外学习培训的时间一般为1年,质量能够得到保证,但范围和数量有限。另外,有些省级卫生主管部门也在策划国外临床药学短期培训的项目。 学术或行业组织选派。主要由全国或地方药学会、医学会、医院协会等主持,经费主要

8、依靠社会或企业资助。主持者制定选派计划,各医疗机构按照选派条件推荐候选人,经主持者组织考核后确定选派人选。(2培训时间与内容: 培训时间与选派方式、经费来源及额度有关。WH O和笹川医学奖学金一般资助1年,具体安排内容由选派者与国外接收单位共同协商确定。据了解,各单位自行选派的以6个月期限居多,能基本达到培训的目标。其他选派方式(包括学会选派培训的时间很不一致,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短期见习,15天1个月;强化培训,13个月;短期培训,36个月;阶段性培训,6个月以上。 除1年期进修的内容为个别商定外,其他培训方式的内容根据培训时间而定。1个月以内的培训,只能安排有代表性的1家或几家单位参观访问

9、,时间允许的话,可随药师深入临床,了解具体工作模式。1个月以上的培训,应制定培训计划,根据临床药学的总体情况和发展现状,以提高我国临床药师的临床技能及学术水平为目标,主要学习临床药师的工作方法、思维模式和先进技术,了解掌握临床药学的发展趋势。(3培训计划的实施:大致分为3个阶段。 临床药学培训开始阶段(1周。学员应了解和掌握以下内容:一是临床药师上岗标准、许可程序;二是临床药师岗位设置情况,各岗位职责、要求、工作模式及范畴;三是临床药师业绩考核标准、奖惩措施;四是临床药师参与临床药物治疗、实施药物干预的标准操作规程;五是药物与治疗委员会的工作模式及具体内容,处方集编撰的内容及要求;六是药学信息

10、网在医院的布局及应用。 选择相应专业科室参与临床药物治疗具体工作的实践阶段(10周。通过深入临床第一线的临床药物治疗工作团队合作模式,由有经验的临床药师进行查房、案例分析、病例讨论、疑难病会诊、药物治疗方案制定、个体化给药实施、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及处理等带教。学员应了解和掌握:一是临床药物治疗工作团队合作的具体模式和内容;二是各专科临床药物应用指南和落实措施;三是临床治疗中临床药师对药物干预和药物协调的程序、规定及实例分析;四是临床药师在抗凝药物、镇痛药物、高风险药物、细胞毒性等药物治疗中的管理及作用发挥;五是药历书写要求、具体记录内容及在整个医疗文书中所起到的作用;六是临床药师在处方审核、药物

11、评价、药学信息传递、药品使用后的跟踪管理等全程化药学服务中开展的工作及效果;七是药学教育(对学生、对患者、对医疗团队的内容、要求与实施;八是临床药物治疗团队及对临床药师的期望与合作需求;九是我国临床药师与该国临床药师在技术与能力方面的差距及解决办法。 交流总结阶段(1周。通过与医院管理层、学会、协会组织的临床药师小型论坛交流及特色医院参观的形式,学员应了解:一是临床药师继续教育的途径和要求;二是临床药学在该国目前的发展趋势;三是临床药师在国内的交流园地及活动形式。2 2 临床药学工作 由于我国药师队伍知识结构的局限,制约了临床药学工作的开展,国内临床药学工作起步较晚。20世纪70年代末,才陆续

12、开展了以治疗药物监测和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为主的临床药学工作;20世纪90年代后,临床药师才开始参与药物治疗。经过近30年的发展,医院药学已经逐步实现了从供应保障型向技术服务型,从安全提供药品向服务于药物治疗的全过程转变。2002年,国家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 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 ,明确了临床药师的主要职责是深入临床了解药物应用情况,对药物临床应用提出改进意见;参与查房和会诊,参加危重患者的救治和病案讨论,对药物治疗提出建议;进行治疗药物监测,设计个体化给药方案;指导护士做好药品申领、保管和正确使用工作;协助临床医师做好新药上市后的临床观察,收集、整理、分析、反馈药物安全信息;提供有

13、关药物咨询服务,宣传合理用药知识;结合临床用药,开展药物评价和药物利用研究。上述这些措施,推动了我国的临床药学工作的开展。参 考 文 献1 胡晋红 实用医院药学M 2版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5812 吴永佩 临床药师培训试点工作中需重视的几个问题J 中国药房,2008,19(7:481-483(收稿:2010-06-08 修回:2010-07-10 编校:杨永岐短篇与个案颈部巨淋巴细胞增生症1例李永新,李帅锋,杨淑辉,孙金烈关键词 巨淋巴细胞增生症中国图书分类号 R322 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0-9736(201011-0807-01 1 病例报告患者男,24岁,于6个

14、月前无意中发现颈部右侧包块,无压痛、盗汗及发热等症状,2009年4月广州某医院CT示:右颈前颈动脉鞘后外侧占位性病变;超声提示不除外颈部淋巴瘤,2010年3月入我院治疗。查体:体温36 8 ,黏膜无黄染,无蜘蛛痣,心肺未见异常。专科情况:右侧颈部明显膨突,可触及一类圆形肿物,大小约为5cm 8cm,质韧,表面光滑,边界清,周围未触及肿大淋巴结。CT显示:右侧颈部颈动脉鞘后外侧可见一类圆形肿块影,大小约为4 0cm 3 0cm 7 5cm,边界清,密度均匀,测CT值为43H U,肿块内未见钙化影,周围组织轻度受压推移。增强扫描后,肿块呈均匀一致轻度强化,测CT值约为92HU,边界显示更清晰。术后

15、病理回报:符合巨淋巴细胞增生症(透明血管型。免疫组化CD3( ,CD20( ,CD21作者单位:065200 河北三河,三河市医院CT室(李永新;北京,61623部队医院肾内科(李帅锋;北京,解放军总医院304临床部(杨淑辉,孙金烈( ,CD35(+,CD11c(+,CD138(-,CD30(-,F- (+, CD34(+,Vim(+。2 讨 论巨淋巴细胞增生症,是一种良性慢性淋巴细胞增生性疾病,1954年由Castleman首次报道,故又称Castleman病,病因不明,临床较少见,极易误诊。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男女发病率无差异,病程长短不一,最长者可达20年。文献报道,本病以纵隔为好发部

16、位,占67%;颈部占4%;盆腔占4%;腋窝占2%。临床上病变范围可以呈局灶性,也可以是全身性或多中心。局灶性表现为无症状的孤立性肿块,全身性或多中心性者多发生在50岁以上,临床仅有低热、脾大、贫血。该病在CT影像学上无显著特异性,较典型的表现为类圆形或不规则肿块,密度均匀,边界清,有完整的包膜,大多数邻近脏器推移,但无结构上的浸润和破坏征象。增强扫描肿块呈均匀强化,部分可呈不均匀强化,其内部分钙化及肿块持续强化已被认为是巨淋巴细胞增生症的重要影像学特征。鉴别诊断:本病误诊率高,病变表现复杂,影像学表现无特异性,需与颈部淋巴瘤、颈淋巴结核及动脉鞘瘤鉴别。(1淋巴瘤,主要表现多发淋巴结增大,部分可融合成团块状,病变密度均匀。(2淋巴结核,单发或多发淋巴结增大,可有钙化,增强强化或不强化,可有干酪样坏死。(3颈动脉鞘瘤,肿块位于颈动脉间隙内,呈类圆形或圆形,可压迫颈动脉或颈静脉,将被推移和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