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机房设计_第1页
空调机房设计_第2页
空调机房设计_第3页
空调机房设计_第4页
空调机房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八章 空调机房设计  8 1  机房位置及技术要求 机房位置的选择与组成     1 .机房的位置选择    离心式、螺杆式制冷机组的机房按功能分有两类:一类是为建筑物空调服务的冷冻机房,提供空调用的低温冷冻水,常采用冷水机组直接供冷或蓄冷槽与制冷机组组合供冷的方法;另一类是为冷藏、冷冻服务的制冷机房,常采用螺杆式制冷机组。冷冻机房位置的合理选择,对于整个建筑物的合理布局、安全方便地使用是非常重要的。选择机房位置时,应遵循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采暖

2、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冷库设计规范等,并应综合考虑下列因素:     1)应与建筑物的总体布局相协调,机房应设在既靠近负荷中心,又能使进出机房的各类管道布置方便的地方。冷藏、冷冻的制冷机房和设备间除了要满足上述要求外,选址时还应避开库区的主要交通干线。      2)由于制冷机房用电功率大,因此机房应靠近变配电房设置,以减少线路压降损失,保证机组正常运行。          3)对于采用不同制冷剂的机房的

3、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卤代烃压缩式制冷装置可布置在民用建筑、生产厂房及辅助建筑物内,但不得直接布置在楼梯间、走廊、和建筑物的出入口处。  由于氨制冷剂具有强烈的刺激性、毒性、易燃的危险性,因此氨压缩式制冷装置应布置在隔断开的房间或单独的建筑物内,但不能布置在民用建筑和工业企业辅助建筑物内。     4)单独建造的制冷机房宜布置在全厂厂区夏季主导风的下风向。在动力站区域内,一般应布置在乙炔站、锅炉房、煤气站、堆煤场和散发尘埃的站房的上风向。      5)为保证机组的散热及

4、可靠运行,并创造一个安全、卫生的工作环境,机房位置的选择应使它能具备良好的通风和采光条件,一般应贴邻外墙布置。      6)选择机房位置时还应考虑到设备运行时的振动和噪声对周围房间和环境的影响,一般不应贴邻办公、会议、卧室等房间布置。      7)采用冷却塔冷却方式的机房,应靠近冷却塔的位置设置,避免粗大的冷却水管占用过多的空间、消耗更多的输送动力。      8)采用蓄冷槽供冷的制冷系统应使机房位置尽量靠近蓄冷槽;有条件时最好将蓄冷槽置于机

5、房中,以缩短管道长度和减少冷量损失。      9)机房位置的选择应方便机组安装就位、维修保养、零部件更换和机组更新。      2.机房的组成       1)采用直接为建筑物提供空调冷冻水的制冷机组的机房,主要包括主机房、水泵房、值班控制室等。若为降低设备承压,有时还需设置热交换机房。       2)采用蓄冷槽与制冷机组组合为建筑物提供空调冷冻水的机房,与非蓄冷

6、式机房相比,主要增加了储冷槽(罐)和储冷泵,因此需增加储冷机房(空间。储冷槽(罐)有单独设置,也有设在与制冷机组同一个机房中,亦有直接埋在室外地坪下。      3)为冷冻、冷藏库服务的制冷机房,规模较小时一般不作分隔;规模较大时,可按不同的情况分别设置主机房(用以布置制冷压缩机)、设备间(用以布置冷凝器、蒸发器等辅助设备)、水泵间、变电间(制冷设备耗电量大时需设专用变压器),以及值班控制室和维修贮存室等。      8.1.2 机房设计的技术要求  140  为保

7、证冷冻机房机组的正常运行,机房应满足以下要求:      1.机房的出人口和安装洞。机房应设置两个不相邻的出入口,尤其是氨制冷机房应设置 两个互相尽量远离的出入口,其中至少应有一个出入口直接对外,机房的的门窗应向外开启。 机房应预留能通过设备最大搬运件的出入口或安装洞。当无法直接利用室外吊装机械进行设备吊装时,吊装洞上部的粱上宜预留能吊起最大部件的吊钩或起吊设备。      2.运输通道。为方便机房内各种设备的更换,机房应留有适合最大设备或部件的运输通 道;实在有困

8、难时,可以适当拆除一些易拆装的管道、部件。     3.机房应有良好的通风设施:      平时通风。制冷机房应设有通风设施,通风是为了满足消除室内余热量井保证操作人员有足够的新鲜空气量的要求;      事故通风。制冷机房内必须设有事故排风设施,目的是为了确保安全生产和保证工人生命安全,尤其是氨制冷机房。      为简化设计、减少设备投资,常把平时通风与事故通风合用一个风机采用双速或变速风机来

9、满足不同风量的要求;      4.氨制冷机房的防火要求。氨蒸气与空气棍合达到一定比例时是一种易燃、易爆气体,  氨压缩机房的防火要求应符合现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的火灾危险性乙类生产厂房的有关规定。      5.机房内的设备布置空间。机房内的设备布置应考虑操作方便,应有适当的维修空间,井应尽量紧凑,以节约使用面积。      6.机房楼板与顶板的荷载。荷载应根据设备的安装和检修的要求确定。对于楼板,应考虑机组、水泵、蓄冷槽等

10、设备的重量;对于顶板应考虑管道、风机等的吊装重量:当冷却水塔置于机房屋顶时,顶板还应考虑冷却水塔和连接管道的重量。凡运行设备安装时,须考虑其运行的动力系数。      7.机房应有良好的消声和隔振措施。机房内的操作区与水泵房内的噪声不应大于声压级85dB(A);值班控制室的噪声不能大于声压级70dB(A)。机房内运行振动设备一般均应采用有效的隔振措施,防止固体传声对环境的影响。  8.机房应设有良好的排水设施。为保持机房的干燥和清洁,满足管道零部件的维修和更换的要求机房内必须设有排水设施。通常的做法是:   水泵基

11、础四周设排水沟;   机组、水过滤器等都需排水、维修,因此附近应有排水沟、地漏及集水坑等设施; 地下室机房应设置集水坑和潜水泵。潜水泵应尽可能设自控装置,使之能自动排水。     9.为改善操作人员的劳动条件及便于工作机房应设给水设施;尤其是氨制冷机房,必须设置。 8 2机房设备布置 设备布置原则      制冷机房的设备布置应力求技术经济合理、实用、安全,并使施工、安装与运行管理方便。设备布置上要满足以下要求:   

12、0;  1. 设备布置应满足制冷工艺流程。机组和各种辅助设备布置时,应使水、油、制冷剂的液和气、空气、电气等系统流程顺、管线短、阀门附件少、安全性高、设备布置紧凑整齐、占地少。      2. 应便于运行操作、设备维修和零部件更换。      3. 应便于接管,包括制冷剂气管和液管、冷却水管、冷冻水管、载冷剂管和油管等各种管道的连接;并满足管道连接的技术要求。      4.不影响其他设备、线路的

13、布置和使用功能。   141      5.应体现美观。  8.2. 2制冷系统设备的布置      1.制冷机突出部分与配电盘之间的距离和主要通道的宽度,不应小于;制冷机突出部分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制冷机与墙壁之间的距离和非主要通道的宽度,不应小于。  2.制冷机房的净高,应根据设备情况而定,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对于采用较安全的制冷剂的压缩机,如卤代烃,不应低于; 对于采用氨制冷剂的压缩机,不应低于; 机房梁底距机

14、组最高点的距离,一般不小于。      3.设备、管路上的压力表温度计等仪表应设置在便于观察的地方,主机的控制箱、指示仪表应面向主要操作走道。      4.主机及辅助设备的基础都应高出地坪。基础荷载一般只需要考虑设备的运行重量;基础尺寸可根据设备底座尺寸,但必须满足预埋件对混凝土厚度和深度的要求。      5.设备就位后应找水平制冷机组的纵向和横向安装水平度允许偏差均不应大于11000。     

15、60;6.整体式制冷机组、卧式冷凝器和蒸发器布置在室内时,应考虑其清洗和更换管子的可能。安装直管式(或螺旋式)蒸发器时,应考虑起吊高度。      7.当压缩机的气缸需用冷却水冷却时,须准确预埋上水管和排水漏斗,以免妨碍操作。 冷却设备布置    制冷机的冷凝器种类很多,按其冷却方法,大致可分为水冷式、风冷式和蒸发式冷疑器三种基本类型。用于空调系统的冷水机组通常采用组装型式,大都使用水冷式冷凝ee,这就必须使用冷却塔或利用自然水源:风冷式和蒸发式冷凝器是利用空气的传热或水分的蒸发将气态制冷剂冷凝

16、成液态制冷剂,与冷却塔一样它们同样需要冷却用的风机,并布置在开敞、通风良好的地方。     1.冷却塔      应布置在通风散热条件良好的屋面或地面上并远离热源、尘源,特别是在其上风向,应无散热设备、烟囱和粉尘等污染物。冷却塔之间及冷却塔与周围建筑物、构筑物的间距应按各厂家的产品要求执行。   冷却塔周围若有排热风口或排油烟的风口,该风口应高于冷却塔2m以上,水平距离大于12m以上。      冷却塔的布置应不影响周围环境的

17、美观,噪声指标应满足国家规范的要求。      应注意冷却塔振动对建筑物的影响。必要时可在冷却塔支架下部装置专用的弹簧减振器,以提高减振效果。      多台冷却塔并联布置时,应使各台冷却塔的集水盘的水位处于同一水平面,并设置平衡管。      冷却塔集水盘底部应高于冷水机组的顶部,以防止冷却水泵停泵后,发生冷却水从冷却塔倒溢和机组冷却水管道中流空的现象。  2.风冷式与蒸发式冷凝器  风冷式与蒸发式冷凝器的布置要求同冷却塔1

18、)-4)的布置要求。     3.冷却水泵      冷却水泵的布置应便于接管、操作和维修。水泵之间的通道一般不小于o7m:对于大型水泵,尤其是水平揭盖式双吸泵,更应充分考虑接管和操作维修距离。     水泵应设置隔振基础,进出水接管应设置柔性接头。用于高层或超高层建筑内的水泵,为防止柔性接头在受到高水压的作用时产生过大的变形,应采用带限位拉杆的柔性接头或采  142  用柔性卡箍式接头。    

19、  水泵基础周围应设有排水明沟,以排除水泵的滑水和检修时的放空水。     4.水处理设备    水处理设备的布置应方便操作、维修。      物理型(电子式、高压静电式等)水处理设备的布置应有利于电气接线。     化学型水处理设备的布置应有利于电气接线、方便投药及排污。 制冷剂管道的布置      除了组合型的制冷机组外,很

20、多制冷系统都需要将制冷剂管道进行连接布置。这些管道布置时应注意下列要求:      1.保证充分供给各组蒸发器所必须的液体制冷剂,      2.合理选择管径,缩短制冷管线避免过大的压力损失,防止产生闪发气体。     3.防止液态制冷剂进入制冷压缩机。      4.防止积沉润滑油在管道系统中,保证制冷压缩机的供油。     5.应能保持制冷系统

21、的气密性、清洁和干燥。     6.应考虑操作和检修方便井尽量整齐布置-      由于各种制冷剂的性质不同,所以采用的制冷剂管道的材料和管道的布置要求也有所不同,可查阅专业书籍和设计手册,并按相应规范进行设计。  83相关工程规范  这里介绍与螺杆式、离心式制冷机组相关的工程规范,供设计、安装、施工、运行及验收时参考。      工程规范均为强制性标准。由于制订规范的部门不同,因此在规范中所提要求的侧重点也有不同。这里收集到

22、的现行规范中涉及离心式、螺杆式制冷机组设计、安装、施工及验收的有下列几种:       19-1987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划委员会批准1988年8月1日实行)。      2.GB 501891993(旅游旅馆建筑热工与空气调节节能设计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主编,国家技术监督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联合发布,1994年7月1日实施)。    3.GB 5024319

23、97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上海市建设委员会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批准,1998年5月1日实施)。    4.GB 502741998制冷设备、空气分离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工业部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批准,1998年12月1日实施)。  1996机械工厂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机械工业部第一设计研究院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工业部批准,1996年12月1日实施)。       301996制冷设备、空气分离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24、(机械工业部安装 工程标准定额站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工业部批准,1996年10月1日实施)。 831设计规定      目前这类工程规范包括GBJ19-1987、GB50189-1993、JBJ1O-1996三种。主要内容如下。     1冷源选择      (1)GBJ19-1987第6章“制冷”中第1节规定     1)空气调节用人工冷潭制冷方式的选择,应根据建筑物用途、所需制冷

25、量和冷水温度以及电源、水源和热源等情况,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      2)选择制冷机时,台数不宜过多,一般不考虑备用,并应与空气调节负荷变化情况及运   143  行调节要求相适应。(工艺有特殊要求必须连续运行的系统,可设置备用的制冷机。)      3)制冷量为580-1750kW的制冷机房,当选用活塞式或螺杆式制冷机时,其台数不宜少于两台。      4)大型制冷机房,当选用制冷量大于或等于1160kW的一台

26、或多台离心制冷机时,宜同 时设置一台或两台制冷量较小的离心式、活塞式或螺杆式等压缩式制冷机。     5)技术经济比较合理时,制冷机可按热泵循环工况应用。      6)制冷装置和冷水系统的冷量损失,应根据计算确定。概略计算时,可按下列数值选用:             氟利昂直接蒸发式系统    5-10 

27、            间接式系统              10-15     7)制冷装置的冷却水进口温度,不宜高于32。      8)非全天使用但在整个夏季可能经常使用的大型公共建筑,技术经济比较合理时,其空 气调节的冷水

28、系统,可设置蓄冷水池。蓄冷水池的蓄冷量,应根据建筑物的使用要求和预冷时间,通过计算确定。      9)必要时,开式冷水系统应设置蓄水箱。蓄水箱的蓄水量,应按系统循环量的10- 25确定。      10)闭式冷水系统应设置膨胀水箱和排气、泄水装置。      1l)冷水泵(一次泵)的台数及流量,应与制冷机的台数及设计工况下的流量相对应。二 次泵的设置,应根据冷水系统的大小、各并联环路压力损失的差异程度、使用条件和调节要求等,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      12)当厂区内或群体式民用建筑中有若干处需要用冷时,宜设置集中制冷机房供冷。室外 冷水管道的敷设,应根据不同情况采用架空敷设或沟内敷设,有条件时,亦可采用直接埋地不保温敷设。      (2)GB 50189-1993第5章“空调”中第1节、第2节规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