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内分泌和生殖_第1页
第十一章内分泌和生殖_第2页
第十一章内分泌和生殖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十一章 内分泌和生殖 学习要求 1了解内分泌系统在调节机体功能中的作用。 2熟悉激素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3 熟悉下丘脑与腺垂体的功能联系和下丘脑神经态的种类与作用。4掌握腺垂体、神经垂体、甲状腺、肾上腺皮质、上腺髓质、胰岛激素的生物学 作用及其分泌的调节。5了解甲状旁腺激素的生物学作用和主要靶器官。 6了解睾丸和卵巢的主要生理功能。7 掌握雄激素、雌激素和孕激素的主要生理作用。8 了解妊娠期间的激素及其临床意义。各型试题一、选择题A 型题1内分泌系统的功能是调节机体的:A 代谢 B 生长C 生殖 D 发育E 以上全是2 关于内分泌系统最佳的描述是:A 区别于外分泌腺的系统B 无导管分泌物直接

2、进入血液的腺体。C 分泌物通过体液传递信息的系统D 包括内分泌腺与分散存在于机体各处的内分泌细胞的一个大系统E 全身的内分泌细胞群及其分泌的激素的总称3血液中激素浓度极低,但生理作用却非常明显,这是因为:A 细胞内存在高效能的生物放大系统B 激素的半衰期非常长C 激素分泌的持续时间长D 激素的特异性很高E 激素在体内随血液分布全身4“神经激素 ”就是:A 作用于神经细胞的激素 B 具有激素功能的神经递质C 神经细胞分泌的激素 D 具有神经功能的激素E 使神经兴奋的激素5“旁分泌 ”就是:A 通过细胞外细丝的传递B 激素通过扩散而作用于邻近细胞C 激素通过血行以外途径作用于远隔的靶细胞D 在突触

3、连接局部释放化学物质E 在内分泌腺间质细胞分泌的激素6 cAMP 作为第二信使,它的作用是激活:A 腺苷酸环化酶 B 磷酸二酯酶C 蛋白激酶 D DNA 酶E 磷酸化酶7 下列激素中哪一种属于胺类激素?A 肾上腺素 B 胰岛素C 促性腺激素 D 维生素 D3E 睾酮8 属于类固醇激素的是:A 促甲状腺激素 B 生长素C 甲状腺激素 D 糖皮质激素E 维生素 D39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下丘脑调节肽?A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B 抗利尿激素C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D 生长抑素E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10 下丘脑室旁核主要分泌下列哪种激素:A 抗利尿激素 B 缩宫素C 生长激素D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4、E 卵泡刺激素11切断动物下丘脑与腺垂体的联系,将出现:A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ACTH 分泌增多B 促甲状腺激素 TSH 分泌增多C 催乳素 PRL 分泌增多D 黄体生成素 LH 分泌增多E 卵泡刺激素 FSH 分泌增多12 下列哪个激素不是腺垂体分泌的?A 促甲状腺激素 B 黄体生成素C 缩宫素 D 催乳素E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13 不属于生长素的作用的是:A 促进蛋白质合成 B 升高血糖C 促进脂肪分解 D 促进软骨生长发育E 促进脑细胞生长发育14 催乳素促进并维持乳腺泌乳主要起作用的时期是:A 青春期 B 妊娠早期C 妊娠后期 D 分娩后E 以上各期15 属于神经垂体释放的激素是:A 催

5、乳素 B 缩宫素C 黄体生成素 D 生长素E 促甲状腺激素16 下列关于缩宫素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 由下丘脑合成 B 由神经垂体释放C 促进妊娠子宫收缩 D 促进妊娠期乳腺生长发育E 促进哺乳期乳腺排乳17 加压素的主要生理作用是:A 使血管收缩,维持血压B 减低肾集合管对水的通透性C 增加肾集合管对水的通透性D 促进肾对钠的重吸收E 促进肾的排钾保钠的作用18 甲状腺分泌的激素活性最强的是:A 一碘甲腺原氨酸B 二碘甲腺原氨酸C 三碘甲腺原氨酸D 四碘甲腺原氨酸E 酪氨酸19 地方性甲状腺肿的主要发病原因:A 食物中缺乏碘B 食物中缺乏酪氨酸C 三碘甲腺原氨酸过多D 四碘甲腺原氨酸过多

6、E 促甲状腺激素过少20 关于甲状腺激素的叙述,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A 碘是甲状腺激素合成的重要原料B 用药物抑制合成后 ,血中甲状腺激素水平在 12d 内即下降 C 对婴幼儿脑的发育有促进作用D 可增加组织耗氧量 , 增加产热E 交感神经兴奋可使其合成分泌增加 21下列哪一项 (不是)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 ?A 抑制糖原合成B 促进外周细胞对糖的利用C 适量时促进蛋白质合成D 提高神经系统兴奋性E 减慢心率和减弱心肌收缩力22 在甲状腺激素合成过程中,下列哪一种酶作用最重要 ? A 羧基肽酶B 碳酸酐酶C 氧化酶D 过氧化酶E 脱氢酶23 影响神经系统发育最重要的激素是 :A 肾上腺素B

7、甲状腺激素C 生长素D 胰岛素E 醛固酮24 甲状旁腺激素的作用是:A 血钙降低,血磷降低B 血钙升高,血磷升高C 血钙升高,血磷降低D 血钙降低,血磷升高E 血钙升高,血磷含量不变25 分泌降钙素的腺体是:A 甲状腺 C 细胞B 甲状旁腺C肾上腺D 胰岛E 肾上腺随质26 可促进小肠对钙吸收的是:A 维生素 AB 维生素 B C 维生素 CD 维生素 D3E 维生素 B 1227产生有活性的维生素 D3 的部位是:A 皮肤 B 肝脏C肾脏D小肠E 骨骼28 关于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泌,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 A 束状带主要分泌糖皮质激素B 束状带主要分泌盐皮质激素C 网状带主要分泌糖皮质激素D 网

8、状带主要分泌盐皮质激素E 球状带主要分泌性激素29 不是肾上腺皮质分泌的是:A 皮质醇B 醛固酮C 性激素D 肾上腺素E 盐皮质激素30 下列哪个激素的主要作用是保钠排钾?A 皮质醇B 雌二醇C 孕酮D 醛固酮E 甲状腺激素31 糖皮质激素对血细胞的影响是:A 红细胞数量增加、中性粒细胞减少、淋巴细胞增加B 红细胞数减少、中性粒细胞增加、淋巴细胞增加C 红细胞数量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淋巴细胞减少 D 红细胞数增加、血小板增加、淋巴细胞减少E 红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32 糖皮质激素对糖代谢的作用是:A 促进糖异生过程,抑制葡萄糖的消耗,升高血糖B 抑制糖异生过程,促进葡萄糖的消耗,血糖下降C

9、不影响糖异生过程,而抑制葡萄糖的利用,使血糖升高D 促进糖异生过程,而不影响葡萄糖的利用,对血糖水平无明显影响E 增加小肠吸收葡萄糖33 长期大量应用糖皮质激素时:A 血中 ACTH 含量减少,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 CRH 含量升高B 血中 ACTH 含量升高, CRH 含量减少C 血中 ACTH 含量减少, CRH 含量减少D 血不 ACTH 含量升高, CRH 含量不变E 血中 ACTH 含量不变, CRH 含量升高34 有关糖皮质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 可增强机体对有害刺激的低抗力B 大量应用糖皮质激素诱发或加剧溃疡病C 长期使用可导致肾上腺皮质萎缩D 可使血中淋巴细胞增多E 红细

10、胞增多35 肾上腺皮质球状带分泌的激素是:A 肾上腺素B 去甲肾上腺素C 醛固酮D 糖皮质激素E 性激素36 糖皮质激素分泌的调节主要是通过:A 交感神经B 副交感神经C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D 下丘脑 腺垂体系统E 自身调节37 能增加机体对有害刺激抵抗力的主要激素是:A 胰岛素B 甲状旁腺激素C 糖皮质激素D 甲状腺激素E 醛固酮38 关于 ACTH 分泌的调节,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 受下丘脑促皮质激素释放因子的调节B 受肾上腺分泌糖皮质激素的负反馈调节C 受醛固酮的反馈调节D 觉醒期间, ACTH 的分泌增多E 睡眠期间, ACTH 的分泌减少39 切除肾上腺引起动物死亡的原因,主要

11、是缺乏:A 去甲肾上腺素B 肾上腺素C 糖皮质激素D 醛固酮E 醛固酮和糖皮质激素40 关于肾上腺髓质激素的叙述,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A 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都是由髓质分泌的B 髓质激素的化学本质是类固醇C肾上腺素受体有a和B两大类D 去甲肾上腺素升血压作用强于肾上腺素E 肾上腺髓质激素的分泌受交感神经支配41 对于肾上腺髓质激素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 心输出量增加B 血压升高C 冠脉血流量减少D 呼吸道平滑肌舒张E 代谢增强42 关于胰岛素对代谢的调节,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A 促进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B 促进糖原合成C 促进糖异生D 促进蛋白质的合成E 促进脂肪合成与贮存43 降低血

12、糖的激素是:A 胰岛素 B 糖皮质激素C 胰高血糖素 D 甲状旁腺激素E 生长素44 有关胰岛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 胰岛素降低时,使血糖下降,产生胰岛素休克B 胰岛素可促进蛋白质合成C 血糖升高可刺激胰岛素分泌D 胰岛素不足可导致血脂升高E 迷走神经兴奋时,分泌增多45 调节胰岛素分泌最重要的因素是:A 血糖水平B 血脂水平C 血中氨基酸水平D 血 Na + 浓度E血Ca 2+ 浓度46 不影响糖代谢的激素是:A 甲状腺激素B 生长素C 皮质醇D 胰岛素E 甲状旁腺激素47 下列激素中,哪一种没有促进蛋白质合成的作用?A 甲状腺激素B 甲状旁腺激素C 生长素D 胰岛素E 雄激素48 通过细胞

13、膜受体起作用的激素是:A 糖皮质激素B 盐皮质激素C 肾上腺素D 性激素E 以上都是49 下列哪一个激素可穿过细胞膜与核受体结合而起作用?A 生长素 B 胰岛素C 甲状腺激素 D 肾上腺素E 抗利尿激素50 关于第二信使学说,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A 是大多数含氮激素的作用机制B cAMP 是惟一的第二信使C 激素是第一信使D 腺苷酸环化酶可催化 ATP 转变为 cAMPE 细胞膜中的 G 蛋白参与受体对腺苷酸环化酶活性的调节51 下列哪种物质属于第一信使?A cAMPB cAMPC ATPD 肾上腺素E 磷酸肌醇52 下列物质中,不属于激素的是:A 肾素 B 肝素C 促红细胞生成素 D 促胰液

14、素E 维生素 D353 含氮激素的作用是激活:A 腺苷酸环化酶 B cAMPC 蛋白激酶 D 磷酸化酶E ATP54 关于内分泌调节的生理意义,错误的是:A 调节机体的代谢过程B 构成某些反射弧传出环节的一部分C引发某些新的代谢活动,并提供能量D 调节生长发育和生殖功能E 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55 内分泌腺分泌素素的水平之所以处于相对稳定,主要通过:A 神经调节B 体液调节C 自身调节D 正反馈调节E 负反馈调节56 脑垂体切除的动物不会出现:A 生长停带B 甲状腺萎缩C 性腺萎缩D 肾上腺皮质萎缩E 肾上腺髓质萎缩57 生长素可促进肝、肾产生下列哪种多肽物质,对软骨生长有促进作用?A 促红细胞

15、生成素B 肾素C 醛固酮D 生长素介质E 胆盐58ACTH 的分泌有明显的昼夜节律性波动,分泌最多的是在:A 入睡时B 午夜C 清晨觉醒起床前D 上午E 下午59 甲状腺功能亢进,不会出现:A 心率加快B 收缩压增高C 肌肉震颤D 加速蛋白质合成E 容易出汗60 甲状腺对碘的摄取过程是:A 易化扩散 B 主动转运C 单纯扩散 D 胞吞E 渗透61 关于 ACTH 作用, (错误)的是:A 促进糖皮质激素合成与释放B 大剂量可促进胰岛素分泌C 大剂量可促进生长素分泌D 促进肾上腺皮质的增生E 对盐皮质激素合成与释放无作用62 氢化可的松对去甲肾上腺素缩血管的作用为:A 正反馈作用B 负反馈作用C

16、 允许作用D 拮抗作用E 两者缩血管功能的协同作用63 醛固酮的作用机制是:A 激活膜受体使 cAMP 增高B 激活膜受体使 cGMP 增高C 通过 Ca 2+ 作为第二信使D 激活胞浆受体和核受体,影响 mRNA 形成E 本身作为第一信使64 调节肾上腺髓质激素分泌的最主要因素是:A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B 糖皮质激素C 交感神经 D 肾素 血管紧张素E 醛固酮65 对体内去甲肾上腺素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 通过局部体液因素使冠状动脉舒张B 通过减压反射使心率减慢C 使支气管平滑肌收缩D 使胃肠道血管收缩E 使血糖升高66 在应激反应中,下列哪种激素分泌不会增多?A 糖皮质激素 B 促肾上腺

17、皮质激素C 盐皮质激素 D 催乳素与抗利尿激素E 甲状旁腺激素67 下列几种因素,哪种对调节胰岛素分泌最重要?A 胰高血糖素 B 血糖浓度C 甲状腺素 D 生长素E 迷走神经兴奋68 甲状腺手术不慎,将甲状旁腺切除了,会发生:A 甲状腺肿大 B 肾上腺皮质功能衰竭C 低血糖休克 D 手足搐搦症E 呆小症69 睾丸间质细胞的生理功能是:A 营养和支持生殖细胞 B 产生精子C 分泌雄激素 D 分泌雄激素结合蛋白E 起血睾屏障作用70 产生精子的部位是:A 精囊 B 附睾C 间质细胞 D 输精管E 曲细精管71 关于雄激素(睾酮)的作用,错误)的是:A 刺激雄性附性器官发育并维持成熟状态B 刺激男性

18、副性征出现C 促进蛋白质合成,增加钙、磷沉积,促进肌肉、骨骼生长。D 增加骨髓造血,使红细胞增多E 没有雌激素的水钠潴留作用,也无生精作用。72 对睾丸生精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 睾丸中的曲细精管为精子生长发育的场所B 精子成熟过程大约历经两个来月C 精子成熟需要的营养物质通常由支持细胞提供D 精子生成的适宜温度为体温E 成熟精子运送到附睾后,才逐渐获得运动能力73 对睾丸的内分泌作用叙述,错误的是:A 人体雄激素仅来源于睾丸的间质细胞B 男性的雄激素,主要是睾酮C 进入血中的睾酮主要以蛋白质结合形式存在,只有约2 处于游离状态D 睾酮主要在肝中灭活,其产物主要由尿排出E 睾丸间质细胞分泌睾

19、酮主要受腺垂体分泌的黄体生成素 LH 调节74 精子生成的过程是:A精原细胞f精子细胞f精子B精原细胞f初级精母细胞f次级精母细胞f精子C精原细胞f初级精母细胞f次级精母细胞f精子细胞f精子D精原细胞f初级精母细胞f精子E精原细胞f次级精母细胞f精子75 女子体内雄激素的主要来源:A 由卵泡内膜细胞产生B 由肾上腺皮质生成C 由雌激素转变而来D 由孕激素转变而来E 由雄烷二酮及脱氢异雄酮等转变而来76 关于睾酮刺激男性副性征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 胡须生长,体毛发达B 头发生长茂盛C 皮脂腺发达,青春期时可形成痤疮D 肌肉发达,骨骼粗壮E 喉头突出,声带增宽,声调低沉77 关于睾丸的功能

20、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 具有产生精子与雄激素的双重功能B 精原细胞产生精子C 支持细胞对精子起营养作用D 间质细胞产生睾丸酮E 睾丸的生精功能与内分泌功能互不影响78 关于睾丸功能调节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 卵泡刺激 FSH 对生精过程有刺激作用B 黄体生成素 LH 刺激间质细胞分泌睾酮CFSH 对生精有始动作用D 睾酮与雄激素结合球蛋白结合,促进精母细胞减数分裂E 睾酮对腺垂体 FSH 的分泌起负反馈作用79 雄激素结合蛋白的生成部位是:A 生精细胞 B 支持细胞C 间质细胞 D 睾丸毛细血管内皮细胞E 基底细胞80 睾酮的本质是:A 类固醇激素 B 固醇类激素C 肽类激素 D

21、蛋白质类激素E 胺类激素81 去睾丸后血中 FSH 的浓度增加是由于:A 睾酮对腺垂体分泌 FSH 有负反馈作用B 甲基睾酮对 FSH 分泌有负反馈作用C 孕烯醇酮对 FSH 分泌有负反馈作用D 抑制素对 FSH 分泌有负反馈作用E 雄激素结合球蛋白的负反馈作用82 下列关于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A 是胎盘分泌的激素B 妊娠 810 周分泌达到顶峰C 在妊娠中期分泌达到顶峰D 使月经黄体转变为妊娠黄体E 化学本质为糖蛋白83 卵巢分泌的雌激素主要的是:A 雌二醇 B 雌三醇C 孕酮 D 雌酮E 己烯雌酚84 健康女性每一个月经周期 2 个卵巢能发育成熟的卵泡是:A 一个 B 二

22、个C 十几个 D 二十几个E 三十几个85 排卵一般发生在:A 下次月经来潮之前 24hB 月经期第 3 天C 月经期第 7 天 D 下次月经前 48hE 下次月经前 14d86 排卵后形成的黄体可分泌:A 黄体生成素 B 卵泡刺激素C 促性腺素释放激素 D 人绒毛膜生成素E 孕激素和雌激素87排卵前血中黄体生成素 LH 出现高峰的原因是:A 卵泡刺激素 FSH 的作用B 少量 LH 本身的短反馈作用C 血中高水平的雌激素对腺垂体的正反馈作用D 血中孕激素对腺垂体的反馈作用E 血中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共同作用88 月经血不会发生凝固的原因是:A 有雌激素阻止血凝B 有孕激素阻止血凝C子宫内有大量的

23、肝素D 子宫内有丰富的纤溶酶原激素活物E 子宫分泌大量的 PG 抑制血凝89 月经周期中,产生阴道流血的直接原因是由于:A 雌激素浓度下降B 孕激素和雌激素浓度下降C 孕激素浓度下降DFSH 和 LH 浓度下降EGnRH 浓度下降90 月经的发生与下列哪种因素有关?A 血液中前列腺素的浓度降低B 血液中孕酮和雌二醇水平下降C 血液中孕酮水平升高、雌二醇水平下降D 卵泡刺激素和黄体生成素水平升高E 血中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浓度升高91 关于月经周期的叙述,错误的是:A 排卵与血液中黄体生成素突然升高有关B 子宫内膜的增殖依赖于雌激素C 子宫内膜剥脱是由于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降低D 妊娠期月经周期消失

24、的原因是血中雌、孕激素水平很低E 切除两侧卵巢后月经周期即消失92 女性最重要的雌激素是:A雌酮B B-雌二醇C 雌三醇 D 黄体生成素E 绒毛膜促性腺激素93 妇女在排卵前后基础体温是:A 先高后低 B 先低后高C 排卵前后体温均降低 D 排卵前后体温均升高E 排卵前后体温变化不明显94 女性最重要的孕激素是:A17a-羟孕酮B孕二酮C孕酮D孕三醇E 绒毛膜促性腺激素95 关于胎盘产生的激素的描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与人绒毛膜生长素都是糖蛋白激素B 人绒毛膜促性激素生理功能与黄体生成素相似C 人绒毛膜生成素有促进生长作用,促进胎儿摄取营养D 雌三醇的主要前身物质来自母体的

25、胆固醇E 孕激素的生理作用是维持子宫内膜,抑制 T 细胞、防止母体排斥胎儿。96 关于雌激素的生理作用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 使输卵管平滑肌活动增强B 促进阴道上皮细胞增生、角化,并合成大量糖原C 促进肾小管对钠、水的重吸收D 子宫内膜增生变厚,腺体分泌E 刺激乳腺导管的结缔组织增生,产生乳晕97关于孕激素作用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 刺激子宫内膜呈增生期变化B 使子宫肌活动减弱C 降低母体免疫排斥反应D 刺激乳腺腺泡的发育E 促进能量代谢,有产热作用98 使子宫内膜产生分泌期变化的直接作用的激素主要是:A 促性腺激素 B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C 雌激素 D 孕激素和雌激素共同作用E

26、促性腺激素和抑制激素99 正常月经周期中雌激素分泌出现第二高峰的直接原因是:A 雌激素的正反馈作用 B 孕激素的正反馈作用C 催乳素的作用 D 黄体生成素的作用E 卵泡刺激素的作用100 血中哪一种激素出现高峰可作为排卵的标志?A 催乳素 B 卵泡刺激素C 黄体生成素 D 催乳素释放因子E 催乳素释放抑制因子101 关于妊娠的维持的叙述,下列哪错误的?A 一旦受精,黄体继续发育,分泌孕酮与雌激素B2 周以后,胎盘的绒毛膜促性激素代替垂体的促性腺激素C 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的靶器官是子宫,刺激子宫不断发育,维持妊娠D810 周后,胎盘又分泌孕酮与雌激素E 雌激素使子宫肌增大,孕酮则使子宫静息,起安胎

27、作用102 着床成功的关键在于:A 孕酮分泌的抑制B 胚泡与子宫内膜及时、适宜的相互作用C 前列腺素的足够浓度D 子宫依靠雌激素识别胚泡E 足够的孕激素浓度103 怀孕期间胎盘大量分泌的雌激素主要是:A 雌酮 B 孕酮C B-雌二醇D雌三醇E 绒毛膜促性腺激素104 无排卵月经通常是由于缺少:A 雌激素 B 孕激素C 雌激素和孕激素 DFSHELH105 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的作用是:A 在妊娠 810 周内维持妊娠B 在妊娠 810 周后继续维持妊娠C 增加淋巴细胞的活动,达到 “安胎”效应D 抑制黄体分泌孕酮E 降低母体利用糖,将葡萄糖转给胎儿106 妊娠时维持黄体功能的主要激素是:A 雌激素

28、 B 孕酮C 卵泡刺激素 D 黄体生成素E 绒毛膜促性激素107 卵泡期 FSH 的作用是:A 刺激内膜细胞生长B 刺激粒膜细胞产生芳香化酶C 在内膜细胞使胆固醇变成雄烯二酮D 与粒膜细胞的受体结合,使胆固醇变成雌激素E 促进黄体生成X 型题1 内分泌系统包括:A 内分泌腺 B 汗腺细胞C 神经胶质细胞 D 某些神经细胞E 散在的内分泌细胞2 下列物质属含氮激素的有:A 肾上腺素 B 甲状腺激素C 胰岛素 D 甲状旁腺激素E 肾上腺皮质激素3 下列物质属类固醇激素的有:A 肾上腺素 B 去甲肾上腺素C 糖皮质激素 D 醛固酮E 雌激素4 下列物质属下丘脑调节肽的有:A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B

29、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C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D 促甲状腺激素E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5 在下列器官或组织中,能产生激素的有:A 性腺 B 胃肠道C 下丘脑 D 肾脏E 腺垂体6激素传递的方式是:A 经血液运送B 经神经轴浆运送到特定部位释放C 经组织液扩散D 经腺体导管分泌E 入胃肠道7 激素的一般特性有:A 特异性 B 高效能生物放大作用C 信息传递作用 D 允许作用E 协同作用8 下丘脑促垂体区释放的激素有:A 促甲状腺激素B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C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D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E 生长抑素9 腺垂体合成分泌的激素有:A 生长激素 B 生长抑素C 促激素 D 催乳素E 缩宫素

30、10 下丘脑与腺垂体的联系密切,表现为:A 下丘脑调节肽在下丘脑促垂体区合成分泌,对腺垂体活动有调控作用B 二者的联系是通过垂体门脉系统C 二者的联系是通过下丘脑 垂体束D 下丘脑合成抗利尿激素调节腺垂体E 腺垂体分泌的激素通过垂体门脉系统血液反向流动,对下丘脑有调控作用11 促激素包括:A 促甲状腺激素 B 黄体生成素C 卵泡刺激素 D 促黑素E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12 有关神经垂体激素:A 指抗利尿激素和缩宫素B 是神经垂体合成分泌的C 是下丘脑神经元合成分泌的D 只是贮存于神经垂体E 指缩宫素和催乳素13 产生血管升压素的部位有:A 神经垂体 B 腺垂体C 视上核 D 室旁核E 致密斑14

31、 缩宫素作用的靶器官包括:A 乳腺 B 子宫C 甲状腺 D 肾上腺E 卵巢15 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有:A 可促进蛋白质合成B 可使血糖升高C 抑制骨骼和神经系统的生长发育D 维持机体生长发育E 幼年缺乏时,可产生侏儒症16 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A 受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影响B 受促甲状腺激素的调控C 甲状腺激素反馈控制腺垂体D 大量碘可促进其合成与释放E 小量碘可促进其合成与释放17 成人甲状腺功能低下时,对机体的影响有:A 基础代谢升高,产热量增加B 皮下粘液性水肿C 血糖升高、出现糖尿D 基础代谢降低E 智力低下18 释放到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有:AMITBDITCT3D 甲状腺球蛋白

32、ET419 降钙素的主要靶器官是:A 肾脏 B 甲状旁腺C 腺垂体 D 骨E 胃肠道20维生素D3对Ca 2+ 代谢的作用有:A 促进小肠对 Ca 2+ 的吸收B 促进小肠对磷的吸收C 动员骨 Ca 2+ 入血D 促进钙盐沉积E 主要作用于骨和小肠21 肾上腺皮质分泌的激素有:A 皮质醇 B 醛固酮C 肾上腺素 D 雄激素E 雌激素22盐皮质激素对细胞外液中哪些物质有较强的调节作用:A钙B钠C钾D磷E镁23 引起醛固酮分泌的因素有:A 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 B 严重失血后C 垂体功能低下 D 垂体功能亢进E 血浆钾升高24 胰高血糖素的生理作用有:A 抑制糖原分解 B 促进肝糖原分解C 降低血糖

33、 D 促进脂肪分解E 促进脂肪合成25 与水、钠代谢有关的激素是:A 雌激素 B 醛固酮C 氢化可的松 D 甲状腺激素E 抗利尿激素26 引起血糖升高的激素有:A 糖皮质激素 B 胰岛素C 肾上腺素 D 盐皮质激素E 甲状腺激素27 肾上腺素的生理作用是:A 使心跳加快,心肌收缩力增强,心输出量增加B 大剂量引起血压下降,小剂量引起全部血管收缩和血压升高C 使皮肤与肾脏的小动脉收缩,骨骼肌的小动脉与冠状动脉舒张D 可加速肝糖原分解E 使支气管平滑肌收缩28 作为第二信使的物质有:ACa2+ B cGMP(环-磷酸鸟苷)CPG前列腺素DIP3三磷酸肌醇EcAMP 环-磷酸腺苷29 肾上腺皮质功能

34、减退症者,皮肤出现色素沉着,这与哪些激素增多有关? AGHBTSHCACTHDMSHEGTH30 下列腺垂体激素受外周靶腺激素反馈调节的有:ATSHBACTHCGHDPRLEGTH31 婴儿吸吮乳头,可促使下列哪些激素分泌增多?A 甲状腺素 B 糖皮质激素COXTDPRLEADH32 关于甲状腺调节,正确的是:AT3、T4 受 TSH 调控BTSH 受 TRH 调节CTHS 也受 T3、T4 的调节D 体内碘量多少会直接影响 TSH 合成与分泌ETRH 也受 T3、 T4 的调节33 硫尿嘧啶治疗甲亢是由于:A 抑制碘的摄取B 抑制碘的活化C 抑制酪氨酸碘化D 抑制碘化后的酪氨酸偶联合成 T3

35、、 T4E 抑制 T3、T4 的释放34 甲状腺激素主要影响下列哪些组织器官的生长发育?A 心脏 B 肝脏C脑D肾脏E 长骨35 肾上腺素的作用有:A 使动脉血压升高 B 心输出量增加C 加速糖原分解 D 使冠状动脉舒张E 可增加机体的产热量36 长期大量使用糖皮质激素后不可突然停用,是因为:AACTH 处于低水平B 自身糖皮质激素处于低水平CACTH 处于高水平D 盐皮质激素处于高水平E 肾上腺素处于低水平37 引起糖皮质激素分泌的因素有:A 饥饿 B 失血C 创伤 DACTHECRH38 肾上腺皮质网状带可分泌:A 醛固酮 B 氢化可的松C 雌二醇 D 雄性激素E 肾素39 糖皮质激素对造

36、血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 使血中红细胞增多 B 使血中血小板增多C 使血中中性粒细胞增多 D 使血中淋巴细胞增多E 使血中嗜酸性细胞增多40 下列哪些因素对肾上腺髓质的分泌功能有调节作用?A 交感神经节前纤维 B 交感神经节后纤维CACTHD 糖皮质激素E 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41 胰岛素的作用,正确的是:A 抑制糖原合成,抑制糖利用B 促进糖异生,抑制糖转化C 促进蛋白质合成,抑制其分解D 促进脂肪合成,抑制其分解E 生长素的促蛋白质合成作用与它有关42 甲状旁腺激素的作用有:A 动员骨钙入血B 促进肾小管对钙和磷的重吸收C 促进小肠对钙的吸收D 抑制破骨细胞增生E 加强破骨细胞的溶骨作

37、用43对维生素D3叙述,正确的是:A 它泌须变成 1,25-二羟维生素 D3 才有活性B 动员骨钙入血C 促进小肠吸收钙D 动员骨盐沉积EPTH促进其生成,CT抑制其生成 44对降钙素叙述,正确的是:A 由甲状旁腺主细胞分泌B 抑制破骨细胞活动C 促进钙盐沉积D 抑制肾小管对钙的重吸收E 血钙降低,促使它分泌减少 45生理剂量 ACTH 作用有:A 促进肾上腺皮质增生B 促进糖皮质激素合成与释放C 促进盐皮质激素合成与释放D 促进肾上腺素合成E 使进生长素、胰岛素的分泌46 有利于机体生长发育的激素是:A 糖皮质激素 B 雄、雌激素C 胰岛素 D 甲状腺激素E 生长素47 促进脂肪分解的激素有

38、:A 胰岛素 B 胰高血糖素C 糖皮质激素 D 甲状腺激素E 生长素48 促进蛋白质合成的激素有:A 胰岛素 B 生长素C 甲状腺激素 D 雄、雌激素E 糖皮质激素49 有钠水潴留作用的激素是:A 盐皮质激素 B 抗利尿激素C 雄、雌激素 D 糖皮质激素 E 心房钠尿素 二、名词解释1 激素2 内分泌3 旁分泌4 神经分泌5 靶细胞6 促激素7 下丘脑调节肽8 允许作用9 下丘脑 - 垂体束10 垂体门脉系统11激素的半衰期12 应激反应13 应急反应14 促垂体区15 甲状腺结合球蛋白16 碘泵17 生长素介质18 靶细胞19 基因表达学说20 内分泌系统21 受体22 第一信使和第二信使2

39、3 月经周期24 排卵25 妊娠黄体26 生殖27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28 垂体促性腺激素29 血睾屏障30 顶体反应 三、问答与论述题 1试述激素的分类及其作用原理。 2简述激素的主要传递方式。 3简述下丘脑和腺垂体在结构和功能上的联系。4 简述下丘脑和神经垂体在结构和功能上的联系。5 正常情况下,甲状腺激素的分泌是如何维持相对稳定的?6 寒冷刺激对甲状腺分泌有何影响?有何生理意义? 7简述甲状旁腺激素和降钙素的主要生理作用。8 为什么缺碘可以引起甲状腺肿大?9试述糖皮质激素的作用及分泌调节。10 何谓应激刺激?简述在应激刺激下,肾上腺髓质和皮质激素分泌的调节及生 理意义。11 何谓长期大量

40、使用糖皮质激素的病人,如果突然停药会产生什么反应?为什 么?12 为什么说醛固酮缺乏是切除双侧肾上腺动物死亡的原因?13 简述甲状腺素的生理作用。14 简述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相互作用。15 调节钙稳态的主要激素有哪些?简述它们的主要作用。16 生长素的主要生理作用及分泌调节。17 神经垂体激素有哪些?各有何生理作用?18 试述盐皮质激素的生理作用及其分泌调节。19 试述胰岛素的作用及其分泌调节。参考答案一、选择题A 型题1E2D5B6C7A8D9B10B11C12C13E14D15B16D17C18C19A20B21E22D23B24C25A26D27C28A29D30D31D32A33C3

41、4D35C36D37C38C39E40B41C42C43A44A45A46E47B48C49C50B51D52B53A54C55E56 E57D58C59D60B61E62C63D64C65C66E67B68D69C 70E 71E 72D 73A74C 75E 76B 77E 78E79B 80A 81D82 83 A84A 85E 86E 87 88D89B 90B91D92B93B94 95D96D97A98D99D100 101 102B103D104B105A106E107BX 型题5ABCDE6ABC7ABCDE8BDE 9ACD10ABE11ABCDE12ACD13CD14AB1

42、5ABD16ABCE 17BD18CE19AD20ACDE21ABDE22BC23BE24BD25ABCE26ACE27ACD28ABCDE29CD30ABE31CD32ABCE33BCD34CE35ABCDE36AB37ABCDE38BCD39DE40ACDE41CDE42ACE43ABCDE44BCDE45ABC46BCDE47BCDE48ABCD49ABCD三、名词解释1 由内分泌腺或内分泌细胞分泌的高效生物活性物质,在体内作为信使传递信 息,对机体生理过程起调节作用的物质称为激素。2 某些腺体或细胞能分泌高效生物活性物质, 通过血液或其他细胞外液途径作用 于靶细胞, 调节它们的生理活动

43、, 这种有别于通过管道排出分泌的理象, 称为内 分泌。3激素通过细胞外液扩散而作用于邻近靶细胞的作用方式称为旁分泌。4 某些神经细胞合成的激素, 经轴突运输到末梢释放而起作用的方式称为神经分 泌。5 能与某种激素起特异性反应的细胞,称为该激素的靶细胞。 6通常是指腺垂体分泌的能促进其靶腺组织增生和分泌的激素的总称。 7由下丘脑促垂体区神经细胞合成释放,并通过垂体门脉系统运输至腺垂体,调 节其功能的肽类激素的总称。8某一激素对某一生理功能无直接作用,但能为其他激素的作用提供条件,使其 作用增强的作用称为允许作用。9 下丘脑视上核和室旁核神经元的轴突构成的神经纤维束称为下丘脑垂体束,它沿垂体柄下行

44、,终止于神经垂体。10 垂体上动脉的分支在下丘脑正中隆起及漏斗柄上部分支成毛细血管后,再汇 合成小静脉, 沿垂体柄下行至腺垂体内, 再次分支成毛细血管。 这种具有两级毛 细血管网的血管系统,称为垂体门脉系统。 11激素的活性在血液中消失一半的时间称为半衰期。12 机体受到各种有害刺激时,血中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和糖皮质激素增多,并引 起一系列全身反应以抵抗有害刺激,称为应激反应。13 机体在紧急情况下,通过交感 -肾上腺髓质系统发生的适应性反应,称为应急 反应。14 下丘脑基底部的正中隆起、弓状核、视交叉上核、腹内侧核、室周核等区域, 其神经元属于神经内分泌细胞, 它们接受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 并

45、分别控制腺垂 体分泌的各种调节性多肽,将这一区域称为促垂体区。15 甲状腺激素释放入血后,一部份呈游离状态,一部分与血中蛋白质结合。有 三种蛋白质,其中主要的是甲状腺素结合球蛋白。16甲状腺体内 I 浓度较血液中者高 2550倍,腺泡壁上皮细胞又有 50mV 静 息膜电位,碘泵体 I 逆电化学梯度进入腺泡细胞内完成聚碘作用。碘泵依赖 Na +-K +-ATP 酶提供能量。17 生长素的作用是通过诱导肝细胞产生并存在于血浆的一种具有促生长作用的 肽类物质实现的,这类物质称生长素介质。 它可加速蛋白质合成, 增加胶原组织, 促进软骨细胞分裂,加速软骨生长、骨化。18 能接受某些激素作用的细胞,称为

46、该激素的靶细胞。19基因表达学说:甾体激素通过细胞膜进入靶细胞 与胞浆受体结合形成激素- 胞浆受体复合物通过核膜,和核内受体结合形成激素核受体复合物启动或抑 制 DNA 转录过程,促进或抑制 mRNA 的形成诱导或减少新蛋白质的合成 发 挥生理效应。20指内分泌腺与散在各处的内分泌细胞及分泌的激素所组成的调节机构。21 与递质、激素等化学物质进行特异性结合的特殊蛋白质,叫受体。22 将信息传递到细胞的细胞外化学物质如激素、递质等,称第一信使;将信息传递到细胞内,使之产生理化效应的细胞内物质,如cAMP、Ca2+ 等,称第二信使。23 月经周期:女性从青春期开始,在卵巢激素周期性分泌影响下,子宫

47、内膜发 生周期性剥落和出血的现象。24 排卵:每次月经周期中成熟卵泡逐渐靠近卵巢表面并破裂,内含的成熟卵细 胞与其周围的放射冠等一起被排入腹腔,这一过程称为排卵。25 妊娠黄体:每个月经周期中卵巢都有一个成熟卵子排出,排出的卵子受精后, 黄体继续长大成为妊娠黄体。26 生物体生长发育到一定阶段产生与自己相似的子代个体的过程称为生殖。它 是生物绵延和繁殖种族的一种过程。27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妊娠早期形成绒毛组织后,由合体滋养层细胞分泌一种分子量为 45 00050 000 的糖蛋白,称为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28 垂体促性腺激素是指腺垂体分泌的卵泡刺激素和黄体生成素作用于睾丸,调 节精子生成与

48、雄激素的分泌,作用于卵巢,调节卵泡发育、排卵、黄体生成以及 雄激素与孕激素的分泌。29 睾丸曲细精管的支持细胞与支持细胞之间的连接属于紧密连接,其底部又与 基膜紧贴, 这一特殊结构使血液中大分子物质难以直接进入曲细精管管腔, 这就 是所谓的 “血睾屏障 ”。30 在受精过程中,当精子与卵子相互靠近,即将接触的一瞬间,精子顶体中的 酶系便释放出来,称为顶体反应。三、问答与论述题11 激素的分类:激素按其化学本质可分两类:一为含氮激素,包括氨基酸的衍 生物、肽类与蛋白质类;另一类激素为类固醇。2含氮激素的作用原理: 此类激素与靶细胞膜上的特异受体结合后, 通过 G 蛋白 迅速激活膜上的腺苷酸环化酶

49、,在Mg 2+存在下此酶可使细胞内的 ATP转 变成cAMP,后者激活蛋白激酶,进而激活磷酸化酶,改变各种酶的活性,引起 靶细胞固有的反应如腺体分泌、肌肉收缩等生理效应。 现认为含氮激素是把信息传至靶细胞,而 cAMP 则接着把此信息传送到细胞内 的有关酶系,因此,把激素称为 第一信使”而把CAMP称为第二信使”并将 含氮激素作用原理的假说称为第二信使学说。3 类固醇激素作用原理:此类激素分子小,具有脂溶性,易透过靶细胞膜而进入 细胞内,与胞浆受体结合而形成激素 -胞浆受体复合物,后者再进入细胞核内, 转成激素 -核受体复合物,它与基因组上的蛋白质相互作用,激活基因的转变过 程,合成 mRNA

50、 ,最后合成新的蛋白质,从而发挥生理效应。总之,类固醇激 素作用原理是影响基因而发挥生物学作用,因此,称为基因调节学说。2激素传递的方式主要有:远距分泌,激素释放后直接进入毛细血管,经血液 循环运送到远距离的靶器官; 旁分泌, 激素释放后进入细胞外液, 通过扩散到 达邻近的靶细胞; 神经分泌, 神经细胞合成的激素沿轴浆流动送到所连接的组 织,或从神经末梢释放入毛细血管,由血液运送至靶细胞;自分泌,激素被分 泌入细胞外液后,又作用于分泌细胞自身。3 下丘脑促垂体区神经元合成和分泌调节性多肽,释放入垂体门脉系统的第一级毛细血管网, 经血液运输至位于腺垂体的第二级毛细血管网, 调节腺垂体内分泌 细胞

51、的功能。 另外,腺垂体分泌的激素也可以通过垂体门脉系统运至下丘脑, 产 生反馈性调节作用。4 下丘脑视上核和室旁核的神经细胞可合成升压素和缩宫素, 沿神经轴突下丘脑 -垂体束运送至神经垂体贮存。视上核和室旁核神经细胞兴奋时,冲动沿下丘脑 - 垂体束传至末梢,引起激素从神经垂体释放入血。5 正常情况下,在中枢神经系统的调控下,下丘脑释放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调节腺垂体促甲状腺激素 TSH的分泌,TSH则刺激甲状腺细胞分泌 T4和 T3;当血液中T4和T3浓度增高后,通过反馈作用,抑制腺垂体 TSH的合成和 释放,降低腺垂体对 TRH 的反应性,使 TSH 分泌减少,从而使甲状腺激素分泌 不至

52、于过高;而当血中T4和T3浓度降低时,对垂体负反馈作用减弱。 TSH分 泌增加,促使 T4、T3 分泌增加。总之,下丘脑 -腺垂体-甲状腺调节环路可维持 甲状腺激素分泌的相对恒定。6寒冷刺激通过感受器、传入神经到达中枢,可使下丘脑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的释放增加, 通过垂体门脉系统作用于腺垂体, 使促甲状腺激素释放增加, 并进 而引起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增加。甲状腺激素可提高绝大多数组织的耗氧量, 增加产热,从而加强了机体适应寒冷 的能力。7 是调节体内钙、磷代谢。 甲状旁腺激素使破骨细胞作用增加,动员骨钙入血,使骨盐溶解,使血钙升高, 血磷下降。 并促进肾小管对钙的重吸收, 抑制对磷的重吸

53、收。 促进小肠对钙的重 吸收,使血钙升高,血磷降低。降钙素与甲状旁腺激素作用相反,使血钙降低。 8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重要原料,饮食长期缺碘,甲状腺激素合成减少。血中 甲状腺激素水平下降, 对腺垂体的负反馈作用减弱, 使腺垂体促甲状腺激素的分 泌增加。促甲状腺激素可促进甲状腺细胞增生,因而导致甲状腺肿大。9作用:对三大物质代谢。促进蛋白质分解;增加糖异生,减少糖的利用;减 少脂肪和肌肉组织对糖的摄取, 使血糖升高; 促进四肢脂肪组织分解, 而增加肩 背腹部脂肪合成。较弱保钠排钾作用,分泌不足出现排水障碍,弓I起水中毒。对血细胞的作用,使红细胞、血小板、中性粒细胞增多;使淋巴细胞、嗜酸性 粒细胞

54、减少。对儿茶酚胺类激素有 允许作用”。是参与应激反应的最重要的 激素。分泌调节:受下丘脑-腺垂体系统的调节。下丘脑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 激素CRH,促进垂体分泌ACTH,ACTH促进糖皮质激素分泌。血中糖皮质 激素的负反馈调节。糖皮质激素增多时抑制 ACTH及CRH分泌。ACTH分泌 呈昼夜节律变化,清晨起床前最高,午夜时最低。10 可引起 ATCH 和糖皮质激素分泌的意外损伤性和非损伤性刺激统称为应激刺 激。如缺氧、创伤、精神紧张等。应激刺激一方面可通过下丘脑 -腺垂体 -肾上腺皮质系统引起 ACTH 和糖皮质激 素分泌增加,以提高血糖水平和增强血压调节, 增强机体对损伤性刺激的抵抗力。 应激刺激另一方面可通过交感神经兴奋, 引起肾上腺髓质分泌增加, 这一反应称 为应急反应,它可提高神经系统兴奋性、血液循环速度、血糖水平和肺通气量, 有利于机体应付紧急状态。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