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二章光现象复习提纲一、光的直线传播光源:本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分为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1、光的传播传播规律: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光线:为了表示光的传播情况,我们通常用一条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传播轨迹和方向,这样的直线叫做光线。光线实际上不存在的。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及形成的现象:a激光准直 b影子的形成(透明的物体不能形成影子)c日食月食的形成 (发生日食时,月球在太阳与地球之间) d小孔成像。小孔成像的特点:倒立的实像,与小孔的形状无关。2、光的速度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c=3×108m/s=3×105km/s。在水中为真空中的3/4。玻璃中为真空中的2/3。
2、1光年=9.46×1015m 光年是长度单位,不是时间单位。二、光的反射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表面时,一部分光被反射回原来介质的现象叫光的反射。2、反射定律:(1)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2)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3)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反射要说在前面)光的反射过程中光路是可逆的。 3、反射的分类: 镜面反射平行光射到光滑平整的物体表面上,反射光线仍平行的反射。 镜面反射的条件:反射面光滑平整。 漫反射平行光射到凹凸不平的物体表面上,反射光线向着不同方向的反射 。漫反射遵守光的反射定律。区别镜面反射和漫射的方法:站在不同的方位看物体,如亮度差
3、不多,则是漫反射,如明亮程度不同,则是镜面反射。4、凹面镜和凸面镜发生的是光的反射,遵循光的反射定律(1)凹面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2)凸面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三、平面镜成像1、平面镜成像特点物和像大小相等物和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物和像对应点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像和物的左右相反。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作图时用虚线)像和物体关于镜面对称(注意:平面镜中像的大小只与物体有关,只要物体的大小不变,那么像的大小就不会变)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光的反射定理2、实像和虚像:实像:实际光线会聚所成的像,可用光屏承接虚像: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的会聚所成的像,不能有光屏承接。四、光的折射1、折射现象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
4、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2、折射规律:(1)折射光线跟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2)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3)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光从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光在哪种介质中传播速度越大,那么光在这种介质中与法线的夹角越大岸上的人看到水中的鱼不是真实的鱼,而是由于光的折射现象形成的鱼的虚像,真的的鱼在像的下方。 折射时光路是可逆的。五、光的色散1、白光的组成:红、橙、黄、绿、蓝、靛、紫光的色散现象本质是发生了光的折射,其中紫光偏折最大2、色光的三原色:红绿蓝 颜料的三原色:红黄蓝白光=红光+绿光+
5、蓝光 黑颜料=红颜料+黄颜料+蓝颜料3、物体的颜色:透明体的颜色:由透过的色光决定。不透明的颜色:由反射的色光决定。白色物体能反射所有色光,黑色物体吸收所有色光。六、看不见的光1、光谱:把红、橙、黄、绿、蓝、靛、紫几种不同颜色的光按这个顺序排列起来,就是光谱。2、看不见的光:红外线、紫外线任何物体都能产生红外线,物体温度越高,产生的红外线越强。 红外线的特性:(1)热效应强 (2)穿透云雾能力强只有高温炙热的物体才能产生紫外线。紫外线的特性:(1)化学左右强 (2)辐射左右强 (3)生理左右强 (4)具有荧光效应。我们能看见发光的物体,是因为物体发出的光进入了眼睛。我们能看见不发光的物体,是因
6、为物体反射的光进入了眼睛。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复习提纲一、透镜 1、分类:凸透镜、凹透镜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如:老花镜。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如:近视镜。主光轴: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光心:(O)即薄透镜的中心。性质: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3、透镜对光的作用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会聚与发散是折射光相对于入射光而言的)4、焦点和焦距焦点(F):凸透镜能使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个点叫焦点。 FFFF焦距(f):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凸透镜中间越厚,焦距越短,折光能力越强。二、生活中的的透镜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镜头相当于凸透镜照相机:成
7、倒立缩小的实像。要使底片的像增大,则减小物距,增大像距。投影仪:成倒立放大的实像。要使屏幕的像增大,则增大像距,减小物距。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像和物体在同侧。放大镜焦距越短,放大本领越强。三、探索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凸透镜成像规律表及光路图:物距 倒正 放缩 虚实 像距 应用 u>2f 倒立 缩小 实像 f<v<2f 照相机 u=2f 倒立 等大 实像 v=2ff<u<2f 倒立 放大 实像 v>2f 投影仪u=f 无像u<f 正立 放大 虚象 |v|>u 放大镜凸透镜成像情况总结:两个分界点:成实像与虚像的分界点:焦点(或一倍焦距),成放大、
8、缩小的像的分界点:两倍焦距处当物体从远处向凸透镜的焦点靠近时,物距减小,像距变大,实像变大;当物体从透镜向焦点靠近时,虚像不断变大。实像与虚像区别: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的交点,虚像是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交点。实像可用光屏承接,而虚像不能。四、眼睛和眼镜眼睛:眼球好像照相机(都是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近视眼的形成: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或眼球前后径距离太长,光线会聚在视网膜的前方。远视眼的形成: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弱,或眼球前后径距离太短,光线会聚在视网膜的后方。正常人的明视距离为25cm,近点为10cm,远点为无穷远。透镜焦度 眼镜度数近视及
9、远视的矫正:近视眼要戴凹透镜,远视眼要戴凸透镜。 五、显微镜和望远镜 1、显微镜被观察物体在物镜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来自被观察物体的光经物镜成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故物镜相当于投影仪),该实像相对于目镜来说相当于一个物体,位置在目镜的一倍焦距以内,目镜相当于一个放大镜,把这个像再放大一次。2、望远镜被观察物体在物镜的二倍焦距以外,在物镜焦点附近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该实像位置在目镜的一倍焦距以内,目镜相当于一个放大镜,用来把这个实像放大。伽利略望远镜:用凸透镜做物镜,用凹透镜做目镜。望远镜物镜的直径较大,可以会聚更多的光线,使所成的像更加明亮。视角:物体对眼睛所成视角的大小,不仅和物体本身
10、的大小有关,还和物体到眼睛的距离有关。物体对眼睛的视角越大,眼睛看到的物体就会越大。14一个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为30 cm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实像,若把物体沿凸透镜主轴移动到距凸透镜45 cm处,则成像的情况一定是( )A放大的实像 B等大的实像 C缩小的实像 D上述三种情况都可能15物体从距凸透镜12 cm处移到距凸透镜20 cm处,调整光屏的位置,总能在光屏上得到倒立放大的像,由此可知此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A10 cm B20 cm C12 cm D以上都不对16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当蜡烛距凸透镜15 cm,在光屏上成放大的像,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蜡烛距透镜40 cm
11、时,一定成缩小的实像B蜡烛距透镜18 cm时,可能成放大的实像C蜡烛距透镜20 cm时,一定成放大的实像D蜡烛距透镜6 cm时,一定成放大的虚像17某幻灯机的镜头和幻灯片之间的距离可在10 cm20 cm之间调节,现因原镜头损坏,则应选用下列哪一个元件做镜头( )A焦距为5 cm的凸透镜 B焦距为10 cm的凹透镜C焦距为10 cm的凸透镜 D焦距为20 cm的凸透镜18用照相机给家人照相,人与照相机镜头的距离和底片到照相机镜头的距离分别是( )A大于2f,小于f B大于2f,小于2f,大于fC小于2f,大于f,大于2f D大于f,大于2f19测绘人员绘制地图时,常常需要在高空的飞机上向地面照
12、相,称为航空摄影,若要使用航空摄影照相机的镜头焦距为50 mm,则底片到镜头间的距离为( )A100 mm以外B50 mm以内 C略大于50 mmD恰为50 mm20用一个凸透镜成像时,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实像总是正立的、虚像总是倒立的 B实像和虚像都可能是放大或缩小的C成实像时,物体离凸透镜越近像越大 D成虚像时,物体离凸透镜越近像越大21一个物体放在凸透镜前时,在透镜的另一侧距离透镜20 cm的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清晰放大的物体的像,若把物体移至透镜前20 cm处,为了仍能在透镜另一侧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则光屏的移动方向和所成像的大小为( )A光屏靠近透镜,成缩小的像 B光屏靠近透镜,成
13、放大的像C光屏远离透镜,成放大的像 D光屏远离透镜,成缩小的像22一个蜡烛位于凸透镜前,调节透镜和光屏位置可在光屏上呈现放大的清晰的像;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动,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对调一下,则( )A在光屏上不再呈现像 B在光屏上呈现等大的像C在光屏上呈现缩小的像 D在光屏上呈现放大的像23不论较近或较远的物体,对于正常人来说都能使物像落在视网膜上,这主要是因为( )A视网膜可以前后移动调节 B眼球的前后径能随意调节C瞳孔可以缩小或放大 D晶状体的曲度可以调节三、实验题2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必须把凸透镜、蜡烛、光屏放在_上,并且_应放在其他两种器材之间,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_2
14、5当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缩小的实像时,说明蜡烛在凸透镜_;若想得到一个清晰放大的实像,蜡烛应向_方向移动,同时光屏应向_方向移动像的大小是逐渐_,若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接收到蜡烛的像,说明蜡烛处于_的范围了26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如果无论光屏怎样移动,光屏都收不到像,原因可能是:(1)_ ;(2)_ ;(3)_四、作图题28在各图的方框内填上适当的光学元件29完成下图中的光路图二、对接中考1(09威海)在太阳光下我们能看到鲜艳的黄色的花是因为()A花能发出黄色的光B花能反射太阳光中的黄色光C花能发出白色的光D花能吸收太阳光中的黄色光2(09山东平原)如下短句或词语涉及到的知识与光的
15、直线传播无关的是()A立竿见影 B一叶障目 C鱼翔浅底 D三点对一线3(09福州市)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4(09重庆)如图1所示的四种情景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 )5(09威海)小明同学在课外用易拉罐做成如图所示的装置做小孔成像实验,如果易拉罐底部有一个很小的三角形小孔,则他在半透明纸上看到的像是( )A蜡烛的正立像 B蜡烛的倒立像C三角形光斑 D圆形光斑6(09南昌)夏日炎炎,人们总喜欢躲在大树的阴影下乘凉,树荫的形成是由于( )A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
16、漫反射 C光的折射 D平面镜成像7(09温州)下列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8(09泰安)下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9(09广州)如图是利用透明玻璃板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像的大小与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有关B蜡烛远离玻璃板过程中,蜡烛的像始终与蜡烛等大C把光屏放在玻璃板后像所在的位置,像会成在光屏上D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为了能在玻璃板后成一实像11(09山东临沂)如图所示,对下列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错误的是( ) (a)
17、60; (b) (c) (d)A图(a)中漫反射的光线尽管杂乱无章,但每条光线仍然遵循光的反射定律B图(b)中木工师傅观察木板是否平整,是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特点C图(c)所示炎热夏天公路上的海市蜃楼景象,是由光的反射现象造成的D图(d)所示是太阳光经过三棱镜色散后的色光排列情况12(09湖南娄底)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s,为实现我国的探月计划,向月球发射的激光到达月球并
18、返回地面约需26s,则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是 m。13(09济宁)阳光下,微风吹拂的河面,波光粼粼,这里蕴含着光的 现象。15(09贵阳)许多建筑采用玻璃进行外墙装潢,这在美化城市的同时却造成了光污染,造成这种污染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阳光在玻璃表面发生了 反射。16(09四川绵阳)如图是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的实验装置图。把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张可以沿ON向前或向后折的纸板竖直地立在平面镜
19、上,纸板上的ON垂直于镜面。一束红光贴着纸板沿EO射到f)点,光将沿OF方向射出,如果把纸板ON的右半边向后折,反射光线将_ _(选填“存在”或“不存在”);如果一束蓝光沿原FO方向射到0点,它反射后沿_ _方向射出。17(09义乌)课堂上,老师用一套科学器材进行“研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演示,得出了正确的结论。(1)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如果入射角为20°,则反射角的大小是
20、 。(2)课后,某同学利用同一套实验器材,选择入射角分别为15°、30°、45°的三条光线进行实验,结果得到了不同的数据,如图所示。经检查,三次试验中各角度的测量值都是准确的,但总结的规律却与反射定律相违背。你认为其中的原因应该是 。19(09烟台)小明利用平板玻璃、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等器材探究平面镜成像
21、的特点。(1)选用玻璃板的目的是_。(2)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的目的是_。20(09江西)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回想我们的实验过程,我们是选用了 作为平面镜,这样做的目的是便于确定像的 和比较像与物的大小。21(09台州)2009年7月22日(农历六月初一)上午,在我省北部将能观察到日全食。观测日全食不能用肉眼直接对着太阳,如果没有专用的太阳滤镜,可采用如图的两种简便方法:如图甲所示,准备一盆黑墨水置于阳光下,在脸盆中能观察到太阳的像,这是利用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华传统家风研究范式与话语体系构建
- 建筑施工管理对工程质量影响的研究
- 佣金线下结算合同范本
- 房屋装修合同范本wps
- 2025至2030年中国手动滚码机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彩色长尾票夹市场分析及竞争策略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布娃娃公仔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报告
- 高一联考试卷试题及答案
- 高三月考试卷及答案
- 农村合作基金会AI应用企业制定与实施新质生产力战略研究报告
- Unit 2 Go for it!Understanding ideas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外研版(2024)七年级英语下册
- 浙江省金丽衢十二校2025届高三下学期二模试题 地理 含解析
- 【+初中语文+】《山地回忆》课件+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 2025-2030中国建筑装饰行业十四五发展分析及投资前景与战略规划研究报告
- (一模)2025年广东省高三高考模拟测试 (一) 语文试卷语文试卷(含官方答案)
- 管理学基础-形考任务一-国开-参考资料
- 3.3 服务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以霸王茶姬为例【知识精研】同步教学课件(人教2019必修第二册)
- 三维网喷播植草施工方案
- 家具设计与软装搭配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四川长江职业学院
- 2024年员工知识产权与保密协议范本: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实务3篇
- JGJ46-2024 建筑与市政工程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