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外与室内给、排水设计大纲_第1页
室外与室内给、排水设计大纲_第2页
室外与室内给、排水设计大纲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工程技术设计阶段室外与室内给、排水设计大纲主编单位:主编单位总工程师: 参编 单位:主要编写人员: 软件开发单位: 软件编写人员:勘测设计研究院年月目次1引言 42设计依据文件和规范 43设计基本资料 54室外给水 75室外排水 106室内给水 117室内排水 128热水和饮用水供应 139工程量计算 1510应提供的设计成果 161引言l. 1工程概况工程位于,是以为主,兼有等综合利 用的水利水电枢纽工程。总装机容量 MW,年发电量 kW h。灌溉面积 km2。通航t级船队(舶)。电站厂房为 ,厂房高m,宽m,长m。本工程初步设计报告于 年月日审查通过。1.2设计任务简述本大纲不包括水电站的

2、生产技术供水与排水。除水源和处理部分外,其他部分均不包括消防给排水设计。 水电站的供水水源应根据工程所在地的自然地理条件选择,先考虑地下水水源,在经过技术经济比较不优越或地下水源困难的情况下,可选择地表水为供水水源。本大纲说明水电站室外与室内给排水工程的设计范围,包括工程的供水水源、供水规模、水处理工艺及流程、输配管线的布置与敷设以及对给排水系统的论述。提示:水电站的开发建设,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方便了交通,发展了旅游,往往使水电站附近发展成新的居民点,所以在设计永久给排水设施时,要考虑远期的发展。1.3设计原则水电站给排水的设计,应符合经济、适用、安全、卫生的原则,满足生活、生产、施工和消

3、防用水的要求,同时应便于施工、管理维修和保护;设计应按远期规划,近期设计,分期实施;根据地形情况、使用要求,和水质、水量、水压的不同,工程设计应考虑选择统一供水系统、分区供水系统或分质分压供水系统; 污水的排放应做到防止污染,有利生态环境、保护水质的目的。尽量集中排放,排 水系统宜用分流制,要满足GB8978 88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的要求。2设计依据文件和规范2.1有关本工程主要设计依据文件 工程初步设计报告;工程初步设计报告审批的文件; 技术设计任务书。提示:给排水的技术设计要根据初设审查意见和水工、机电专业的修改做相应的变动,专业间要互提设计所依据的资料。22主要设计规范 水利水电枢纽工程等

4、级划分及设计标准(试行)(SDJ 12 78)和补充规定;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J13 86);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J14 87)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J15 88)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 86)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 79)高浊度水给设计规范(CJJ40 91) 采暖与卫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J242 82)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J25 90)水利水电工程设计防火规范(SDJ278 90)(11)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 87)(12)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45 82)(13)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 88)3设计基本资料3

5、.1工程等级和建筑物级别工程等级等;建筑物级别级。3.2工程管理人员编制共计人。3.3水质原水水质化验报告; 生活饮用水水质:应满足 GB 5749 8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要求;生产和施工用水水质:应根据生产工艺和施工用水水质要求确定。3.4气温月平均气温,见表1:表1坝址月平均气温表单位:C月份123456789101112平均气温最高、最低气温绝对最高气温C;绝对最低气温 °Co3.5风速、风向冬季平均风速m/s;夏季平均风速m/s;主导风向方向。3.6冻土和积雪最大冻土深度 m;最大积雪深度mo3.7降雨强度降雨强度mm/min。3.8湿度 最热月平均室外计算相对湿度 %;

6、最冷月平均室外计算相对湿度 %o3.9地震烈度本工程基本地震烈度为 度;本工程设计烈度为 度。3.10标准图集和设计手册 给水排水标准图集:S1、S2、S3,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所出版,1990年合订本; 建筑设备施工安装图册:(91SB2. 91SB3, 91SB4三册),华北区建筑设计标准化办公室出版,1992年第一版;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 111册,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年第一版;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手册,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年第一版。3.11初设图纸和地形图室外给排水总平面图;净水厂总平面图;水厂流程图;水厂主要建、构筑物平剖面图;主厂房给排水平面图;副厂房给排水平面图;给排水系统

7、图; 厂区和生活区1/1000与1/1500平面布置图; 厂区和生活区1/1000与1/1500地形图; 管线敷设线路1/1000或1/500带状地形图;(11)附属建筑物给排水平面图。3.12原水资料地表水水质全分析;地下水水质全分析;地下水水源地水文地质资料; 地表水水源地百年一遇洪水位 m;地表水水源地保证率大于95%的枯水位 m。3.13地质资料 水厂所在地及管线经过地区的地质资料;工程区域断层位置与断层宽度。4室外给水4.1水量计算居住区生活用水量m3/d ;生产区工作人员生活用水量 m3/d ;公建用水量m3/d;消防用水量m3/d; 由生活水系统供应的生产用水量 m3/d ;施工

8、用水量m3/d;浇洒、绿化用水量m3/d ;循环冷却用水量m3/d ;未预见水量(包括渗漏水量)m3/d。提示:随着水电站的建成,交通、旅游、经济的发展,会在水电站附近形成新的居民点,水 量计算应根据具体情况,适当留有余地。4.2地表水源供水系统水源:对原水水质进行全面分析,要求水质满足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计算取水量,要求水量有保证;对取水、净化、输水、管理进行技术经济比较;要具备施工条件。422取水构筑物: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取水构筑物位置;构筑物设计最高水位按百年一遇频率确定; 构筑物设计枯水位保证率按95%97%; 进水口设拦污栅或清污设施。净水工艺及水力计算:按原水水质、水温、水量要求、

9、生产能力确定净水工艺流程和主要构筑物。净水工艺流程:f送水水力计算:反应池水力计算;沉淀池水力计算;滤池水力计算;澄清池水力计算;清水池容积计算。加药系统:根据原水水质和药源决定投药量 mg/L ;确定投药方式。4.3地下水源供水系统评价地下水水文地质资料;确定水文地质参数; 确定地下水取水构筑物的形式;水源地总体布 置。4.4消毒系统液氯消毒系统;安装方式:氯瓶调压器控制器水射器至投氯点。其他消毒系统;提示:根据具体情况,也可选用漂白粉、次氯酸纳、或紫外线消毒。 加氯量:根据原水水质和试验结果决定其投氯量 mg/L ;设置防毒设备和报警设备。4.5水泵房和输配水输水管一般不少于两根,如设有安

10、全水池或其他安全供水设施时也可只设一根; 调节水量按最高日用水量的10%20%设计;管线应设排气和排空设施;管材宜用钢管、给水铸铁管或钢筋混凝土管;管道水力计算;提示:旧金属管:当 V > 1.2m/s 时i=0.00107 V2/d1.3当 V v 1.2m/s 时i=0.000912 (V2/D1.3) (1+O.867/v)0.3式中:V 平均水流速度,m/s ;i水力坡度; d 管子的计算内径,m。钢筋混凝土管:i=V 2/(C2 R)式中:i 水力坡度;V 平均水流速度,m/s ;R 水力半径,m;C 流速系数。 水锤计算和确定水锤消除措施;提示:建议参考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三册

11、第五章中:“水锤计算与防护”。管线抗震和解决不均匀沉陷的措施;提示:建议参考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三册的有关章节。水泵房:1) 按管道水力计算和水量选泵,并选择辅助设备;2) 要有不小于一台主泵的备用泵;3) 泵房值班室应有隔音措施;4) 泵房的布置必须考虑安全运行、方便巡视,便于日常维护,并能进行一般检修。4.6环境保护应按水源环境保护要求,对水源设一级防护带或二级防护带,对净水厂应设置卫生防护带。5室外排水5.1排水量计算计算污水排水量;计算雨水排水量。5.2排水系统按雨污分流设计,雨水可设明沟就近排放。 污水要排往工程下游,其排放的污水水质要 满足GB8975 88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的要求。5

12、.3管材提示:可选用排水铸铁管、混凝土管或钢筋混凝土排水管 排水管根据地质情况确定所设管道基础。5.4管道水力计算污水管道水力计算按下式计算:n 式中:V 管渠平均水流速度,m/s ;n粗糙系数;R水力半径,R=A/P, m ;A 水流有效断面面积,m2;P湿周,m ;i 水力坡度。雨水的流量和降雨强度按下式计算:雨水流量公式:Q= q F(2)式中:“一径流系数;q设计降雨强度 丄/(s hm2);F汇水面积,hm2;Q管道、渠、涵的设计流量,L/s。降雨强度公式:q=167A1 (1+C LogP)/(t+b) n(3)式中:q设计降雨强度丄/(shm2);A1 重现期为一年的设计降雨的雨

13、力,mm/min ;C雨力变动参数;P设计降雨重现期,a;t降雨历时,min ;b历时附加参数;n历时指数。提示:计算雨水的降雨强度公式中的参数Ai、b、C要根据当地情况采用或收集当地的降雨强度公式,如没有降雨强度公式,可用数理统计法、湿度饱和差法、或最大日降雨量法推导。5.5局部污水处理 生活污水应经化粪池处理后 ,排往水电站下游; 生产废水的排放应符合有关的废水排放标准; 医疗污水经消毒处理后排放到水电站下游;餐饮业污水应设置除油设施。提示:水电站附近不应建设有污染的工业企业,如已建成,其“三废”排放应符合“三废”排放标准6室内给水6.1用水量计算6.2水质必须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14、5749 86)的要求。6.3确定给水系统形式6.4系统水力计算住宅、办公楼、医院、学校等按下式计算:qg=0.2a (Ng) 1/2+K Ng(4)式中:qg计算管段的生活给水设计秒流量,L/s ;N g计算管段的卫生器具给水当量总数;a、k设计秒流量系数。 工业企业卫生间、浴室、食堂、影剧院等按下式计算。qg=艺 qo no b(5)式中:qg计算管段生活给水设计秒流量,L/s ;qo同类型一个卫生器具的给水额定流量,L/s ;no同类型卫生器具数;b卫生器具的同时给水百分数。6.5管材与配件 生活给水管管径150mm时,用镀锌钢管,丝扣连接或法兰连接; 生活给水管管径">

15、 150mm时,用给水铸铁管,用水泥或胶圈连接;大便器、便槽、小便器的冲洗水管用塑料管; 生产或消防给水管道一般用非镀锌钢管; 管道配件采用与管材相同的材料; 确定管道的防腐措施。6.6管道布置与敷设管道的布置与敷设应按下列原则进行:满足最佳水力条件; 满足施工、维修方便与建筑美观的要求; 保证使用与安全;要有伸缩变形、隔音、防震措施。6.7管道清洗与试压管道清洗:要求用水清洗,清洗时要求系统内达到设计工作压力和设计流量;管道试压。提示: 当管道工作压力p< 0.6MPa时,试验压力为工作压力的1.5倍。 当管道工作压力p > 0.6MPa时,试验压力为工作压力的 1.25倍。并且

16、不小于工作 压力力口 0.3MPa。请注意新技术与新设备的采用。现有的给排水规范和给排水手册正在修订,设计 应符合新规范和新技术的要求。7室内排水7.1排水量计算7.2排水系统排水系统按雨污分流、污废分流布置。7.3卫生器具设置提示:按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 79)和有关的专业标准设置。7.4系统水力计算住宅、办公楼、宿舍、医院、学校等按下式进行水力计算:qu=0.12a (Np)1/2+qmax(6)式中:qu 计算管段污水设计秒流量,L/s ;Np 计算管段的卫生器具排水当量总数;a 根据建筑物而定的系数。qmax 计算管段最大的一个卫生器具的排水流量,L/S。 工业企业卫生间、浴

17、室、食堂、影剧院等按下式进行水力计算。qu=艺 qp no b式中:qu计算管段污水设计秒流量,L/s;qp同类型的一个卫生器具排水流量,L/s ;no同类型卫生器具数;b卫生器具的同时排水百分数。按要求确定排水管的坡度、流速、和充满度。7.5通气管系统由污废水负荷、污废水管道长度和管径计算通气管管径。提示:污、废水立管均需设伸顶通气管或专用通气管7.6排水管道布置与敷设排水管道按下列原则布置与敷设:满足最佳水力条件; 满足施工、维修方便与建筑美观的要求; 保证使用与安全; 设置穿越、伸缩、抗震的措施。排水管材与管件用铸铁排水管材与管件。7.7屋面雨水提示:屋面雨水的排放首先按外排系统设计,如

18、有困难或特殊要求时可按内排系统设计;建议在主厂房有关部位或高程设置厕所,其污水可用排污泵排除。 雨水量计算按当地暴雨公式计算其降雨强度; 重现期按0.52年选用。8热水和饮用水供应8.1热水供应系统提示:根据建筑类型、使用情况、热源条件和循环方式,确定采用局部热水供应系统、集中 热水供应系统、或区域热水供应系统。8.2热水量计算 提示: 依据使用单位和热水用水定额按下式计算热水量:Qh=Kh m qr/T 式中:QH 最大小时热水用水量,L/h ;Kh 小时变化系数;m用水计算单位数,人或床; qr热水用水量定额,L ; T热水供应时间,ho依据卫生器具和热水用水定额按下式计算热水量:Qh=工

19、 qh no b/100 式中:Qh 最大小时热水用水量,L/h ;qh卫生器具一小时的热水用水量 ,L/h ;no同类型卫生器具数; b在一小时内卫生器具同时使用百分数。8.3耗热量计算提示: 依据使用单位和热水用水定额用下式计算耗热量:W=(Kh m gr/T) (trtL) C 式中:W 设计小时耗热量,W;Kh小时变化系数; m用水计算单位数,人或床; qr热水用水量定额,L ; T热水供应时间,h; tr热水温度,°C; tL 冷水温度,C; c水的比热。依据卫生器具和热水用水定额用下式计算热水量:W=工(qh no b/100) (tr tL). C 式中符号同本提示第(

20、1)条和8.2节提示。8.4水的加热和贮存提示:根据使用特点、耗热量、热源和燃料种类确定使用下列四种加热设备之一: 容积式水加热器;快速水加热器; 煤气水加热器; 电力水加热器。8.5管网水力计算沿程损失计算:V v 1.2m/s 时i=(0.000912 V2/D1.3) (1+0.867/V) 0.3(8)V > 1.2m/s 时i=0.00107 式中:V 平均水流速度,m/s;i水力坡度;d管子的计算内径,m °v2/d1.3(9)局部损失计算:(10)h=V2/2g式中:V 流速,m/s;g重力加速度,m/s;E局部阻力系数;h局部阻力水头损失,kpa。提示: 自然循环管网1) 管段的热损失按下式计算:W= n D L K (1- n ) (tn tR) 式中:W管段热损失,W;D管道计算外径,m; L管段长度,m; n 保温系数; tm计算管段的平均水温,C; tR计算管段周围空气温度,C; K无保温时管道的传热系数,W/(m 2-C )。2) 循环流量按下式计算:Qx=工 W/(t 1 12)式中:Qx循环流量,L/h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