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眼的应用解剖生理_第1页
一、眼的应用解剖生理_第2页
一、眼的应用解剖生理_第3页
一、眼的应用解剖生理_第4页
一、眼的应用解剖生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眼的应用解剖与生理眼的应用解剖与生理 眼的解剖结构眼球-接受信息视路-传递信息眼的附属器保护运动眼球1.1.为什么维生素为什么维生素A A缺乏时,会导致夜盲?缺乏时,会导致夜盲?2.2.为什么人在哭泣的时候会表现为鼻涕一为什么人在哭泣的时候会表现为鼻涕一把泪一把?把泪一把?3.“3.“人老珠黄人老珠黄”是骂人的话吗是骂人的话吗? ?4.4.为什么常言说眼睛里揉不得半点沙子?为什么常言说眼睛里揉不得半点沙子? 眼的解剖结构与生理功能思考题眼的解剖结构与生理功能思考题 1. 1. 眼球、眼附属器官、视路由哪些组织构成?眼球、眼附属器官、视路由哪些组织构成?2. 2. 人类视觉是如何形成的?人类视

2、觉是如何形成的? 3. 3. 眼部组织的主要生理功能有哪些?眼部组织的主要生理功能有哪些?4. 4. 房水的生成与循环房水的生成与循环5 5. . 外眼肌的名称与神经支配、主要功能外眼肌的名称与神经支配、主要功能 6.6.角膜、眼睑、葡萄膜的解剖与生理特点角膜、眼睑、葡萄膜的解剖与生理特点第一节第一节 眼球的眼球的应用应用解剖与生理解剖与生理眼球概述 眼球的大小 眼球的位置 眼球的组成:眼前段、眼后段 眼眼 球球 近似球形。前近似球形。前1/61/6角膜,后角膜,后5/65/6巩膜巩膜 前后径前后径24mm24mm,垂直径,垂直径23mm23mm,水平径,水平径23.5mm23.5mm 位于眼

3、眶前部,受位于眼眶前部,受构成眼眶的骨壁构成眼眶的骨壁和眼睑保和眼睑保护,借眶筋膜,韧带与眶壁联系,眶脂肪垫衬,护,借眶筋膜,韧带与眶壁联系,眶脂肪垫衬,以减少眼球的震动。以减少眼球的震动。 眼球突出外侧眶缘眼球突出外侧眶缘121214mm14mm,两眼间差,两眼间差2mm2mm眼球壁眼球壁眼球眼球眼内容物眼内容物外层:纤维膜(角膜、巩膜、角巩缘)外层:纤维膜(角膜、巩膜、角巩缘)中层:色素膜(虹膜、睫状体、脉络膜)中层:色素膜(虹膜、睫状体、脉络膜)内层:视网膜内层:视网膜房水房水玻璃体玻璃体晶状体晶状体眼的附属器眼的附属器眼眶:眼眶:一孔二裂一孔二裂眼睑:眼睑:睑裂、睑缘、重睑、内外眦、泪

4、阜睑裂、睑缘、重睑、内外眦、泪阜结膜结膜:睑结膜、球结膜、穹窿部结膜睑结膜、球结膜、穹窿部结膜泪器泪器:泪腺、泪道泪腺、泪道 眼外肌眼外肌:上、下、内、外直肌,上、下斜肌上、下、内、外直肌,上、下斜肌虹膜虹膜 筛后孔筛后孔 瞳孔瞳孔 前房前房 虹膜虹膜 巩膜静脉窦巩膜静脉窦 虹膜虹膜 后房后房晶状体晶状体 11晶状体晶状体 脉络膜脉络膜睫状体睫状体 玻璃体玻璃体 睫状小带睫状小带 视网膜视网膜 视神经视神经玻璃体管玻璃体管 视轴视轴眼轴眼轴中心凹中心凹 角膜角膜 巩膜静脉窦巩膜静脉窦 虹膜虹膜 睫状肌睫状肌 睫状体睫状体 晶状体晶状体 后房后房 虹膜角膜虹膜角膜 虹膜虹膜 前房前房眼 球 壁

5、一、外层(纤维膜)一、外层(纤维膜) 由纤维组织构成,厚约由纤维组织构成,厚约0.60.61mm1mm,坚韧而有弹性,坚韧而有弹性质地坚韧, 保护、维持眼球形状保护、维持眼球形状组成:(角膜、巩膜、角巩缘)(角膜、巩膜、角巩缘)一)、角一)、角 膜膜位置 :纤维膜的前面纤维膜的前面1/61/6,透明透明大小大小 曲率半径曲率半径 :厚度厚度 :组织学分层:组织学分层:从前至后分从前至后分5 5层:上皮层、前弹力层、层:上皮层、前弹力层、基质层、后弹力层、内皮层。基质层、后弹力层、内皮层。其中上皮层损伤后可修复,基质层其中上皮层损伤后可修复,基质层损伤后为瘢痕组织代替而影响视力损伤后为瘢痕组织代

6、替而影响视力上皮细胞层(上皮细胞层(5-6层鳞状上皮层鳞状上皮C) 特点:再生能力强,有一定抵抗力前弹力层(无前弹力层(无C透明膜)透明膜) 无再生能力,抵抗力弱无再生能力,抵抗力弱基质层(胶原纤维束)基质层(胶原纤维束)-90% 无再生能力,病变后形成瘢无再生能力,病变后形成瘢痕痕后弹力层(坚韧的透明均质后弹力层(坚韧的透明均质膜)膜) 有再生能力有再生能力,有较强的抵抗,有较强的抵抗力力 内皮细胞层(六角扁平内皮细胞层(六角扁平C) 角膜房水屏障作用 角角 膜膜虹虹 膜膜 角角 膜膜 角膜生理特点角膜生理特点 透明性透明性 无血管无血管 有丰富神经末梢有丰富神经末梢 功能:屈光作用功能:屈

7、光作用二)巩膜二)巩膜1.1.纤维膜的后面纤维膜的后面5/65/6,不透明,瓷白色、血管少不透明,瓷白色、血管少后与视神经相连,外2/3为视神经鞘膜,内1/3巩膜筛板。表面外直肌、眼球筋膜。 胶原纤维组成。分表层巩膜、巩膜实质层、棕黑板层。功能:保护球内组织。三)、角巩膜缘三)、角巩膜缘结膜、角膜和巩膜结膜、角膜和巩膜移行处,移行处,半透明移行区,1-2mm 宽,内有前房角等重要结构1.1.是临床部分内眼手术常用切口的部位是临床部分内眼手术常用切口的部位2.2.重要解剖位置重要解剖位置前房角前房角 :房水流出通道。:房水流出通道。 schwalbe线、小梁网、 schlemm管、巩膜突、虹膜根

8、部前房角3.角膜缘血管网浅层:结膜血管分支结膜内深层:-睫状血管-围绕角膜的巩膜浅层虹膜虹膜 筛后孔筛后孔 瞳孔瞳孔 前房前房 虹膜虹膜 巩膜静脉窦巩膜静脉窦 虹膜虹膜 后房后房晶状体晶状体 11晶状体晶状体 脉络膜脉络膜睫状体睫状体 玻璃体玻璃体 睫状小带睫状小带 视网膜视网膜 视神经视神经玻璃体管玻璃体管 视轴视轴眼轴眼轴中心凹中心凹 二、 中层(色素膜)中层(色素膜) 又称又称色素膜、色素膜、血管膜、葡萄膜血管膜、葡萄膜 自前至后分虹膜、睫状体、脉络膜自前至后分虹膜、睫状体、脉络膜 3 3部分部分作用:作用:营养眼内组织与遮光营养眼内组织与遮光一)、虹膜一)、虹膜位于角膜后面位于角膜后面

9、, ,晶状体之前,分晶状体之前,分前房前房 角膜与虹膜之间空腔角膜与虹膜之间空腔 后房后房 虹膜与晶体表面之间空腔虹膜与晶体表面之间空腔 功能:功能:遮光遮光虹膜纹理:表面隐窝与皱折虹膜纹理:表面隐窝与皱折瞳孔:虹膜中央的圆形孔瞳孔:虹膜中央的圆形孔虹膜根部:与睫状体接壤处虹膜根部:与睫状体接壤处瞳孔括约肌:环形排列瞳孔括约肌:环形排列 副交感副交感N N支配支配 缩瞳缩瞳瞳孔开大肌:放射状排列瞳孔开大肌:放射状排列 交感交感N N支配支配 扩瞳扩瞳 虹膜具有丰富的血管和三叉神经纤维网虹膜具有丰富的血管和三叉神经纤维网 炎症炎症: : 虹膜肿胀虹膜肿胀, ,虹膜纹理消失虹膜纹理消失 眼睛疼痛、

10、渗出、出血眼睛疼痛、渗出、出血瞳孔的调节反射瞳孔的调节反射(对光反射)(对光反射) 强光强光瞳孔括约肌收缩瞳孔括约肌收缩瞳孔瞳孔缩小缩小 弱光弱光瞳孔扩大肌收缩瞳孔扩大肌收缩瞳孔瞳孔散大散大特点特点1. 1. 根部脆弱,外伤易离断根部脆弱,外伤易离断2. 2. 富含血管:炎症时渗出多,外伤易出血富含血管:炎症时渗出多,外伤易出血3. 3. 色素多:外伤时易脱落,炎症后易粘连色素多:外伤时易脱落,炎症后易粘连4. 4. 神经未梢丰富:病变时疼痛明显神经未梢丰富:病变时疼痛明显二)二). .睫状体睫状体(睫状肌)(睫状肌) 前接虹膜根部、后连锯齿缘与脉络膜分界的环前接虹膜根部、后连锯齿缘与脉络膜分

11、界的环形带状组织形带状组织 前部(冠)前部(冠): :睫状突:睫状突:前前1/31/3,较厚,分泌房水,较厚,分泌房水 悬韧带:悬韧带:与晶体赤道部之间联络的透明小带与晶体赤道部之间联络的透明小带 后部后部: : 睫状肌睫状肌 环状肌收缩环状肌收缩- -悬韧带松弛悬韧带松弛- -晶体晶体变厚变厚 以适应近视力以适应近视力 平坦部或扁平部:平坦部或扁平部:后后2/32/3较平坦,睫状环较平坦,睫状环睫状体后面观睫状体后面观角膜角膜 巩膜静脉窦巩膜静脉窦 虹膜虹膜 睫状肌睫状肌 睫状体睫状体 晶状体晶状体 后房后房 虹膜角膜虹膜角膜 虹膜虹膜 前房前房生理特点和功能:l.睫状体有丰富的血管和分布密

12、集的神经丛睫状体有丰富的血管和分布密集的神经丛 炎症炎症: : 眼睛疼痛、渗出明显眼睛疼痛、渗出明显l. .调节作用调节作用l. .分泌房水分泌房水三)、三)、. .脉络膜脉络膜 前接睫状体扁平部的锯齿缘、后止于视盘周围前接睫状体扁平部的锯齿缘、后止于视盘周围 有丰富的血管、色素。但有丰富的血管、色素。但无感觉神经无感觉神经 功能:功能:营养、遮光营养、遮光 组织学分组织学分5 5层层 脉络膜上腔脉络膜上腔 大血管层大血管层 中血管层中血管层 毛细血管层毛细血管层 玻璃膜玻璃膜脉络膜的特点脉络膜的特点 1. 1. 色素多:遮光色素多:遮光 2. 2. 血管丰富:营养视网膜外层,玻璃体血管丰富:

13、营养视网膜外层,玻璃体 3. 3. 血管管径小,吻合支多,血流缓慢,血管管径小,吻合支多,血流缓慢, 细菌毒素容易滞留细菌毒素容易滞留 4.4.无感觉神经无感觉神经三、视网膜三、视网膜起于距齿缘、止于视神经乳头起于距齿缘、止于视神经乳头功功 能:能:感光(视功能)感光(视功能) 分为后极部、赤道部、周边部分为后极部、赤道部、周边部重要组织:黄班区:重要组织:黄班区:直径直径1 13mm,3mm,中心凹中心凹 视神经乳头(视盘):视神经乳头(视盘):直径直径1.5mm1.5mm, C/D0.3C/D0.3 视网膜中央动脉与中央静脉视网膜中央动脉与中央静脉 视盘视盘视网膜颞上支动视网膜颞上支动脉脉

14、视网膜颞上支静脉视网膜颞上支静脉黄斑部黄斑部黄斑部中心凹黄斑部中心凹第三神经元第三神经元第一神经元第一神经元第二神经元第二神经元2. 视细胞层视细胞层5 外丛状层外丛状层3. 外界膜外界膜4. 外颗粒层外颗粒层6 内颗粒层内颗粒层7内丛状层内丛状层9神经神经纤维层纤维层10 内界膜内界膜8 神经神经节细胞层节细胞层视网膜的感觉层由三个神经元组成视网膜的感觉层由三个神经元组成 第一神经元第一神经元 视细胞层:视细胞层:感光感光 锥细胞(中心凹):司明视形体视觉锥细胞(中心凹):司明视形体视觉 杆状细胞(周边部):司暗视觉杆状细胞(周边部):司暗视觉 第二神经元第二神经元 双极细胞层:双极细胞层:

15、联络联络第三神经元第三神经元 节细胞层:节细胞层:传导传导 锥细胞:中心部、司明视觉和色觉、锥细胞:中心部、司明视觉和色觉、 中心视力下降和色盲色弱中心视力下降和色盲色弱 杆细胞:周边部、司暗视觉杆细胞:周边部、司暗视觉 夜盲夜盲视网膜感光细胞视网膜感觉层由视网膜感觉层由三三个神经元组成个神经元组成 光感光感 受受 器:第一神经元器:第一神经元 感光感光 双极双极 细细 胞:第二神经元胞:第二神经元 联络联络 神经节细胞:第三神经元神经节细胞:第三神经元 传导传导视觉的形成:视觉的形成: 视信息在视网膜内形成视觉神经冲动,由光视信息在视网膜内形成视觉神经冲动,由光感受器感受器 双极细胞双极细胞

16、 神经节细胞,沿视路神经节细胞,沿视路将信息传递到视中枢而形成将信息传递到视中枢而形成 特点:特点:结构精细,娇嫩结构精细,娇嫩 作用:作用:接受和传导光刺激接受和传导光刺激虹膜虹膜 筛后孔筛后孔 瞳孔瞳孔 前房前房 虹膜虹膜 巩膜静脉窦巩膜静脉窦 虹膜虹膜 后房后房晶状体晶状体 11晶状体晶状体 脉络膜脉络膜睫状体睫状体 玻璃体玻璃体 睫状小带睫状小带 视网膜视网膜 视神经视神经玻璃体管玻璃体管 视轴视轴眼轴眼轴中心凹中心凹 眼底镜检查眼底所见的解剖标志眼底镜检查眼底所见的解剖标志视盘视盘:生理凹陷生理凹陷,杯,杯/ /盆盆=0. 3=0. 3视网膜中央动脉:颞上、颞下、鼻上、鼻下视网膜中央

17、动脉:颞上、颞下、鼻上、鼻下视网膜中央静脉:视网膜中央静脉:颞上、颞下、鼻上、鼻下颞上、颞下、鼻上、鼻下黄斑部黄斑部:中心凹,中心凹光反射:中心凹,中心凹光反射眼眼 球内球内 容容 物物房水 晶状体玻璃体屈光系统(介质)+角膜一、一、 房水房水成分:无色透明液体成分:无色透明液体房水的产生与循环房水的产生与循环:由睫状突产生由睫状突产生 后房后房 瞳孔瞳孔 前房前房 前房角前房角 小梁小梁房水静脉房水静脉 血循环血循环 功能:功能:营养眼球与维持眼内压营养眼球与维持眼内压 眼压:眼压:眼球内容物对眼球壁的压力眼球内容物对眼球壁的压力 正常:正常:101021mmHg 21mmHg 病理性:病理

18、性:24mmHg24mmHg虹膜虹膜 筛后孔筛后孔 瞳孔瞳孔 前房前房 虹膜虹膜 巩膜静脉窦巩膜静脉窦 虹膜虹膜 后房后房晶状体晶状体 11晶状体晶状体 脉络膜脉络膜睫状体睫状体 玻璃体玻璃体 睫状小带睫状小带 视网膜视网膜 视神经视神经玻璃体管玻璃体管 视轴视轴眼轴眼轴中心凹中心凹 虹膜虹膜角膜角膜前房前房 :角膜厚度(:角膜厚度(CT)前房深度用角膜厚度表示前房深度用角膜厚度表示中轴:瞳孔缘中轴:瞳孔缘周边:周边:二、晶状体二、晶状体 虹膜与玻璃体腔之间虹膜与玻璃体腔之间 形如双凸透镜,为富有弹性形如双凸透镜,为富有弹性 无色无色 透明体透明体 组成:囊组成:囊 皮质皮质 核核 功能:功能

19、:屈光、调节屈光、调节 保护保护 借晶状体借晶状体自身的自身的弹性弹性 目标远近目标远近 睫状肌收缩睫状肌收缩悬韧带悬韧带松驰松驰晶状体晶状体变厚变厚视近物清晰视近物清晰睫状肌松驰睫状肌松驰悬韧带悬韧带收缩收缩晶状体晶状体变薄变薄视远物清晰视远物清晰随年龄随年龄晶状体弹性晶状体弹性睫状肌肌力睫状肌肌力调节作调节作老视老视(三)玻璃体(三)玻璃体 晶状体、视网膜后玻璃体腔晶状体、视网膜后玻璃体腔 无色透明的胶状体无色透明的胶状体 特点:特点:无血管,代谢缓慢无血管,代谢缓慢 功能:功能:屈光、保持眼球形状、屈光、保持眼球形状、 对视网膜施加压力固定视网膜位置对视网膜施加压力固定视网膜位置 100

20、 100多年前,科学家运用人体仿生学,发明了照多年前,科学家运用人体仿生学,发明了照相机,可以说照相机的基本结构与人的眼睛构造十相机,可以说照相机的基本结构与人的眼睛构造十分相似人们也常把眼球比喻成一架照相机分相似人们也常把眼球比喻成一架照相机 角膜:角膜:照相机的保护镜头照相机的保护镜头 巩膜:巩膜:照相机的外壳照相机的外壳 虹膜、瞳孔:虹膜、瞳孔:照相机的光圈照相机的光圈 晶状体:晶状体:照相机的自动表变焦镜头照相机的自动表变焦镜头 视网膜:视网膜:照相机的底片照相机的底片 脉络膜:脉络膜:照相机的暗箱照相机的暗箱眼球眼球照相机照相机第二节 视 路视神经视神经视网膜神经纤维视网膜神经纤维

21、视盘视盘 筛板筛板 视神经(球内、球后、眼内、颅内)视神经(球内、球后、眼内、颅内) 作用:作用:传导光刺激传导光刺激视神经按其部位划分为:眼内段、眶内段、管内段、颅内段、视神经按其部位划分为:眼内段、眶内段、管内段、颅内段、四部分。四部分。 视神经由硬膜,蛛网膜、软膜包裹。视神经由硬膜,蛛网膜、软膜包裹。 蛛网膜,软膜的膜下间隙前端为盲端,止于球后,向后蛛网膜,软膜的膜下间隙前端为盲端,止于球后,向后与相同的脑膜相连,其间隙填满脊液与相同的脑膜相连,其间隙填满脊液集 中视视 路路视觉的传导系统视觉的传导系统 视神经视神经 视交叉视交叉 视束视束 外膝状体外膝状体 视放射视放射 视中枢视中枢

22、大脑枕叶皮质纹状区大脑枕叶皮质纹状区1视神经视神经2 2视交叉视交叉4 外膝状体外膝状体 5 视放射视放射3 3 视束视束 6 6视中枢视中枢 7 7大脑枕叶皮质纹状区大脑枕叶皮质纹状区2 2视交叉视交叉 视网膜视网膜双眼视野双眼视野视视网膜网膜视视网膜网膜视视网膜网膜双眼视野双眼视野 视觉传导路视觉传导路 (上面观上面观) 1 第三节第三节眼附属器的解剖与生理眼附属器的解剖与生理眼眼 眶眶方锥形骨腔:上颌骨、腭骨、颧骨、方锥形骨腔:上颌骨、腭骨、颧骨、 额骨、蝶骨、筛骨、泪骨额骨、蝶骨、筛骨、泪骨眶眶 深:深:4 45cm5cm视视 神神 经经孔孔:位于眶尖,视神经通过:位于眶尖,视神经通过

23、眶眶 上上 裂:裂:动眼、滑车、外展、三叉动眼、滑车、外展、三叉N N第第1 1支支眶眶 下下 裂:裂:眶下眶下A A、眶下、三叉、眶下、三叉N N第第2 2支支功功 能:保护眼球能:保护眼球眶上缘眶上缘眶上切迹眶上切迹眶眶(前面观前面观)筛后孔筛后孔 筛前孔筛前孔泪囊窝泪囊窝眶下缘眶下缘眶下沟眶下沟眶下裂眶下裂眶上裂眶上裂视神经管视神经管视神经管视神经管视神经管视神经管视神经管视神经管眶面眶面眶下孔眶下孔泪后嵴泪后嵴泪骨泪骨视神经管视神经管视神经管视神经管上眼睑上眼睑下眼睑下眼睑下睑缘下睑缘睫毛睫毛眼 睑睑睑 裂:裂:上下眼睑之间的空隙上下眼睑之间的空隙睑睑 缘:缘:上下眼睑的游离缘(中医称

24、睑弦),前唇长有排列整齐上下眼睑的游离缘(中医称睑弦),前唇长有排列整齐的的睫毛睫毛;后唇有一排细孔,为;后唇有一排细孔,为睑板腺开口睑板腺开口眦眦 部:部:上下眼睑的连接部位上下眼睑的连接部位 外眦部、内眦部外眦部、内眦部睑睑 裂裂下睑缘下睑缘外眦部外眦部内眦部内眦部上睑缘上睑缘重重 睑睑:上睑皮肤表面有一沟,称上睑沟,:上睑皮肤表面有一沟,称上睑沟, 又称双重睑,双眼皮。(开双眼皮,又称重睑术)又称双重睑,双眼皮。(开双眼皮,又称重睑术)泪泪 阜阜:内眦处肉状隆起,变态的皮肤组织,有汗毛生长:内眦处肉状隆起,变态的皮肤组织,有汗毛生长功功 能能:保护眼球:保护眼球重重 睑睑泪泪 阜阜二、眼

25、二、眼 睑睑眼睑:眼睑:由前至后分由前至后分5 5层:层:1 1 睑睑 皮皮 肤:菲薄、睑缘有睫毛、睫腺、睑缘肤:菲薄、睑缘有睫毛、睫腺、睑缘腺腺2 2 皮下组织:疏松结缔组织皮下组织:疏松结缔组织3 3 肌肌 层:眼轮匝肌、提上睑肌层:眼轮匝肌、提上睑肌4 4 睑睑 板:眼睑支架、睑板腺开口于睑缘板:眼睑支架、睑板腺开口于睑缘5 5 睑睑 结结 膜:起自睑缘、紧贴睑板后面膜:起自睑缘、紧贴睑板后面 睑板下沟:结膜异物常停留于此睑板下沟:结膜异物常停留于此处处眼睑组织分为五层 1.眼睑皮肤 2.皮下组织 3.肌层:眼轮匝肌、4.提上睑肌、苗勒氏肌 4.睑板层:睑板和眶隔 5睑结膜 睑结膜睑结膜

26、821821821821821睑板腺睑板腺提上睑肌提上睑肌眼轮匝肌眼轮匝肌821821821睑板腺开口睑板腺开口821脂肪组织脂肪组织睫毛睫毛眼睑眼睑眼轮匝肌眼轮匝肌皮肤皮肤皮下组织皮下组织睑结膜睑结膜睑板腺睑板腺上睑板上睑板视神经管视神经管眼睑矢状切面图眼睑矢状切面图视神经管视神经管3. 3. 结膜结膜: : 起于睑缘,止于角膜缘的一层菲薄粘膜起于睑缘,止于角膜缘的一层菲薄粘膜 根据不同部位,分为根据不同部位,分为睑结膜睑结膜、球结膜球结膜、穹窿结膜穹窿结膜 穹窿结膜 球结膜 睑结膜结膜的腺组织:结膜的腺组织: 杯状细胞、副泪腺杯状细胞、副泪腺杯状细胞分布在结膜上皮层,分杯状细胞分布在结膜上

27、皮层,分泌粘液,湿润眼球表面泌粘液,湿润眼球表面 副泪腺副泪腺位于穹窿部,以上方为多位于穹窿部,以上方为多 功能:功能:连接连接眼睑与眼球,使眼球活动自如眼睑与眼球,使眼球活动自如 保护眼球保护眼球 保持眼球表面潮湿保持眼球表面潮湿4 4泪器泪器 包括泪腺和泪道包括泪腺和泪道(1 1)泪腺)泪腺 位于眼眶外上方颧骨泪腺窝内分泌:位于眼眶外上方颧骨泪腺窝内分泌: 分基础分泌(副泪腺)与反射性分泌(主泪腺)分基础分泌(副泪腺)与反射性分泌(主泪腺) 清醒时副泪腺不断分泌泪液,成为泪膜的主要成清醒时副泪腺不断分泌泪液,成为泪膜的主要成分,在情绪波动或眼球前部受刺激时,可引起主泪分,在情绪波动或眼球前

28、部受刺激时,可引起主泪腺的反射性分泌大量泪液。腺的反射性分泌大量泪液。 功能:功能:滑润眼球表面,轻度杀菌与加强眼局部滑润眼球表面,轻度杀菌与加强眼局部免疫机制免疫机制(2)泪道 泪液的排出系统 由泪点、泪小管、泪囊、鼻泪管组成泪腺泪腺 泪囊泪囊下泪小管下泪小管眼球眼球泪总管泪总管鼻泪管鼻泪管上泪小管上泪小管下斜肌下斜肌眶下神经眶下神经1下泪小管下泪小管泪器解剖图1下泪小管下泪小管眼眼 外外 肌肌内、外、上、下直肌:起于眶尖总腱环内、外、上、下直肌:起于眶尖总腱环上斜肌:起于眶尖总腱环上斜肌:起于眶尖总腱环下斜肌:起于眶壁内下方下斜肌:起于眶壁内下方眼外肌的神经支配眼外肌的神经支配内、上、下直肌、下斜肌:动眼神经内、上、下直肌、下斜肌:动眼神经外直肌:外展神经外直肌:外展神经上斜肌:滑车神经上斜肌:滑车神经四、眼外肌四、眼外肌眼外肌每眼各有六条,即四条直肌和两条斜肌眼外肌每眼各有六条,即四条直肌和两条斜肌 提上睑肌提上睑肌上直肌上直肌视神经视神经下直肌下直肌外直肌外直肌下斜肌下斜肌上斜肌上斜肌 眼球眼球 眼球眼球(外侧观面外侧观面) 外直肌外直肌外直肌外直肌提上睑肌提上睑肌外直肌外直肌泪腺泪腺提上睑肌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