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泵的分类、原理、及其比较_第1页
热泵的分类、原理、及其比较_第2页
热泵的分类、原理、及其比较_第3页
热泵的分类、原理、及其比较_第4页
热泵的分类、原理、及其比较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 2 章 热泵的分类及工作原理2.1 热泵的概念“热泵”(heat pumpS这一术语是借鉴“水泵” 一词得来的。在自然界中, 水从高处自发流向低处, 水泵可将水从低处送到高处利用。 同样, 热量可自发从 高温热源传向低温热源,而热泵可将低温热源的热量“泵送” (交换传递)到高 温热源加以利用, 所以热泵实质上是一种热量提升装置。 我国暖通空调术语标 准(GB50155-92对热泵的解释是“能实现蒸发器和冷凝器功能转换的制冷机”, 新国际制冷词典 ( New International Dictionary of Refrigeration)对热泵的解释是“以冷凝器放出的热量来供热的制冷系统

2、” 。2.2 热泵的分类【 3】由于热泵系统构成、 设备特性、 热源的种类以及用途的多样性, 热泵的分类 也多种多样, 常见的分类方法有按驱动能源种类分类、 按工作原理分类、 按热源 的种类分类、按主要用途分类、 按供热温度分类、 按热源和供冷供热介质的组合 方式分类、 按热泵机组安装方式分类、 安热泵的功能方式分类、 按能俩热泵的功 能方式分类、按能量提升级数分类等。主要内容如下。2.2.1 按驱动能源种类分类( 1 )电动机驱动(2)热驱动 热驱动又可分为热能驱动 (如吸收式热泵、 蒸汽喷射式热泵) 及发动机驱动(如内燃机驱动、汽轮机驱动等) 。2.2.2 按工作原理分类( 1 )蒸汽压缩

3、式 这是热泵中最为普遍而广泛应用的一种形式。这类热泵 中,热泵工质通常在由压缩机、 冷凝器、节流装置及蒸发器等部件组成的系统中 进行循环,并通过工质的状态变化及相变来实现将低品味热能泵送至高品位温度 区的目的。( 2)气体压缩式 与蒸汽压缩式热泵的区别在于这类热泵中工质始终以气 态进行循环而不发生相变、如飞行器中空调系统多采用空气压缩式。( 3)吸收式 消耗较高品位的热能来实现将低品位的热能向高品位温度区 传送的目的。吸收式热泵通常由蒸发器、冷凝器、吸收器、发生器及节流阀等组 成。吸收式热泵工质中最常见的有水 - 溴化锂(工质为水,吸收剂为溴化锂) 、氨 - 水(工质为氨,吸收剂为水)及其他。

4、吸收式热泵又可按其供热温度的高低分 为第一类吸收式热泵(增热型) 、第二类吸收式热泵(升温型) 。前者供热的温度 低于驱动热源,而后者供热的温度高于驱动热源; 前者以增大制热量为主要目的, 而后者以升高温度品味为只要目的。(4)蒸汽喷射式 实际上这类热泵是以蒸汽喷射泵代替机械压缩机,其余 的工作原理均与蒸汽压缩式相同。 作为驱动力的蒸汽可来自锅炉, 也可利用工艺 过程中的水蒸气或其他蒸汽。(5)热电势 利用帕尔帖( Peltier )效应,即当直流电通过由两种不同导 体组成的回路时会在回路的两个连结端产生温差的现象。(6)化学热泵 利用化学吸收、吸附、等现象或化学反应等原理制成的热 泵。2.2

5、.3 按热源种类分类 热泵的热源往往是低品位的,可分为空气、地表水(又可分为江河水、湖泊 水、海水等)、地下水、城市自来水、土壤、太阳能、废热(水、气)等。2.2.4 按主要用途分类(1)住宅用 制热量一般为 1-70KW。(2)商业及农业用 制热量为 2-120KW。(3)工业用 制热量为 0.1-10MW。2.2.5 按供热温度分类(1)低温热泵 供热温度 100 摄氏度。2.2.6 按热源与供热介质的组合方式分类(1)空气- 空气热泵 以一侧的空气为吸热对象、 以另一侧的空气为供热对 象的热泵。(2)水- 空气热泵 以水(如河水、地下水、废热水等)为吸热对象、以空 气(或气体)为供热对象

6、的热泵。(3)空气 - 水热泵 以空气(或气体)为吸热对象。34)水- 水热泵 以水(如河水、地下水、热污水、工业冷却水等)为吸热对象、以水为供热对象的热泵。(5)土壤- 水热泵(大地耦合式热泵)以土壤为吸热对象、以水为放热对象的热泵。(6)土壤- 空气热泵(大地耦合式热泵)以土壤为吸热对象、以空气为放热对象的热泵。2.2.7 按压缩机类型分类 主要有往复活塞式、涡旋式、滚动转子式、螺杆式、离心式等。2.2.8 按热泵供能方式分类 分为单纯制热、交替制冷与制热、同时制冷与制热。2.2.9 按热量提升级数分类(1)初级热泵 利用天然能源如室外空气、地表水、地下水或土壤等为热 源。(2)次级热泵

7、以排出的废水、废气、废热等为热源。(3)第三季热泵 与初级或次级热泵联合使用,将前一级热泵制取的热量 再升温。如寒冷地区可用多囧热泵的组合提供供暖用热。2.3 热泵的经济性指标热泵通常被作为一种节能装置,其性能系数用COP来表示,它指其收益(制 热量)与代价(所耗机械功或热能)的比值。1、压缩式热泵:用& h表示,为制热量Qh与输入功率W的比值& h= Qh/ W=(Q0+W)/W=1丸 12、吸收式热泵:用Z表示,为制热量Qh与输入热能Qg的比值Z = Qh/ QgCOP-Coefficient of Performance 也称能效比【 4】。在冬季供热时,制 热量与输入功率的比率定义为热

8、泵的循环性能系数COP。在夏季制冷时,制冷量与输入功率的比率定义为热泵的能效比EER( Energy Efficiency Ration )。为不引起歧义,我们将冬季热泵循环性能系数和夏季热泵的能效比表达 形式均米用COP(能效比)表示。2.4各类热泵的原理及优缺点2.4.1 水源热泵【 5】 以地能(地下水、地表水)为主要能源,电能为辅助能 源,利用制冷剂作载体, 将源源不断的低位热源开发利用, 实现低品位热能向高 品位转移。其优点为: 1、属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 2、高效节能; 3、运行稳定 可靠; 4、环境效益显著一机多用,应用范围广; 6、自动运行。其不足为: 1、 可利用的水源条件限

9、制; 2、水层的地理结构限制; 3、随缘的经济性不稳定。2.4.2 地源热泵 是利用水源热泵的一种形式, 它是利用水与地能 (地下水、 土壤或地表水)进行冷热交换来作为水源热泵的冷热源,冬季把地能中的热量 “取”出来,供给室内米暖,此时地能为“热源”;夏季把室内热量取出来,释 放到地下水、土壤或地表水中,此时地能为“冷源”。地源热泵系统【6】的优越性表现为: 1、低维护地源热泵系统的运动部件要比常规系统少,因而减少 了维护,并且更加可靠; 2、安全地源热泵系统在运行中没有燃烧,因此不可 能产生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之类的废气集结在家中或商业建筑内;3、运行费低地源热泵系统的效率比燃烧矿物燃料、燃油、天然气和丙烷的设备都高;4、舒适由于地源热泵系统的供冷、 供热更为平稳, 降低了停、开机的频率和空气 过热和过冷的峰值; 5、可靠如果安装适当,系统将可使用 25 年以上; 6、易 于改建 - 建筑物中现有的供热、 供冷风管通常可直接连接到地源热泵系统上; 7、 改善环境 - 比较典型的,是将地源热泵系统安装在车库或其他室内场所, 使设备 不暴露在恶劣的气候中,并使其运行安静,甚至使用户感觉不出设备正在运行。 土壤热源的优点是温度稳定,不用风机或水泵米热,无噪声、无需除霜,其缺点 为土壤传热性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