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性转子动平衡实验_第1页
刚性转子动平衡实验_第2页
刚性转子动平衡实验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刚性转子动平衡实验、实验目的1 .加深对转子动平衡概念的理解;2 掌握刚性转子动平衡试验的原理及方法;、实验设备1. CS-DP-10型动平衡试验机(西安交大监造);2刚性转子试件;3.平衡块;4.百分表:0.015MM磁性表座。5.平衡块三、CS-DP-10型动平衡试验机的结构与工作原理1.动平衡机的结构动平 衡机原理 简图如图1、图2所示。如图1 所示,待 平衡试件 3安装在框形摆架2的支承滚动上,摆架左端固结在工字形板簧1中,右端悬臂。电机动 9通过O型皮带10拖动试件旋转;当试件存在不平衡质量时,通过转子的旋转,则产生离心惯性力使摆架绕工字形板簧上下周期性地振动。通过百分表5观察振幅大

2、小,即测量不平衡量的大小,而不平衡量的相位测量系统由差速器4和补偿盘6组成。差速器4安装在摆架右端,它的左端为转动输入端(N)通过柔性联轴器与试件联接;右端为输出端(N3 )与补偿盘固联。差速器由齿数和模数相同的三个圆锥齿轮和一个蜗轮(转臂H )组成一:个周转轮系。(1)当差速器的转臂蜗轮-H不转动时即nH =0,则差速器为定轴轮系,其传动比为.Hi31n3Z1-1niZ3(1)这时补偿盘6的转速n3与试件的转速 厲大小相等转向相反。(2)当ni和nH都转动时则差速器为速度合成的差动轮系,由传动比公式.H n3 _ nH乙i31ni nHZ3(2)蜗轮的转速nH是通过手柄摇动蜗杆,经蜗杆蜗轮副

3、大速比的减速后蜗轮的转速nH ni。当nH与厲同向时由(2)式可知n3 -ni,这时仍与厲反向转动但速度减小。 当nH与ni反向时由(2)式可知n3 -ni,这时g转向仍不就但速度增加。因此可见当手 柄不动时补偿盘的转速与试件的转速大小相等转向相反;正向摇动手柄(蜗轮与试件转动方向相同)补偿盘减速;反向摇动手柄则补偿盘加速。这样可改变补偿盘与试件圆盘之间的相 对角位移。为作平衡工艺时确定平衡相位提供了结构保证。2转子动平衡的力学条件对于质量分布不在同一回转面内的转子,当转子存在有材料不均匀、制造有误差、结构不对称等诸因素使转子存在不平衡质量。当转子旋转后就会产生离心惯性力F组成一个合力不为零的

4、空间力系,使转子动不平衡。要使转子达到动平衡(完全平衡),则必须使其各质量产生的离心力的合力和合力偶矩都等于零。即(3)如图2所示,如果像该动平衡机的两个不平衡面i、2均在支点X轴的同一侧时,要使转子达到动平衡,则必须使由不平衡质量产生的惯性力偶矩等于零,即丄 M?=0(4)丿 一(4)j 二 M 2 =03 .动平衡机的工作原理当试件上距X轴为i的圆盘内有平衡质量 M存在时,试件转动后则产生离心惯性力F =2mr (图2),随着试件转动此力在垂直轴平面上时设为FY ,在水平轴平面上时设为Fx。由于动平衡机的工字形板簧和摆架在水平方向(绕Y轴)的抗弯刚度很大,所以Fx力对摆架的振动影响很小可忽

5、略不计。而垂直方向(绕 X轴)的讥弯刚度小,因此在 Fy力产 生的惯性力偶矩 M =FY 1 =r:2mrl cos-:的作用下,使摆架产生周期性的上下振动。摆架振幅大小就取决于这个力偶矩的大小。设试件圆盘1、2上各有一个不平衡质量 M和M,由于试件圆盘1平面与工字形板簧中 性面共面即11=0,则由M和M产生的对X轴的惯性力矩为:M, =02M 2m2r2l2 co始终在一个轴平面 (平衡平面)内,但矢径方向相 反即=180宀爲。转子不平衡质量分布是有很大的随机性,无法直观判断它的大小和相位。然而可以用实验的方法测得在平衡平面 2上应加的平衡质量的大小和相位角p,在该试验机上就是利用差速器和补

6、偿盘来完成这个测量。如图2示,当试件圆盘 2上不平衡质量 M处在垂直轴平面上正下方时,则由此不平衡 质量产生的对X轴顺时针质径矩最大。 如果用补偿盘平面作平衡平面时,由于补偿盘平面在试件圆盘2右侧,谨小慎微须使加在补偿盘平面内的平衡质量m p处在垂直轴平面且 m p在正上方时(与Ma相差1800)产生一个对X轴兼管时针的质径矩,以平衡圆盘2的不平衡质径矩,即必须使 M2与mp在同一个轴平面(平衡轴平面)内。将质量M2和m;调整到平衡轴平面内就是靠差速器来实现。选补偿盘作平衡平面,由差速器特性可知,补偿盘的转速与试件的转速大小相等而转 向相反。在补偿盘上加一个质量 m;(图2),则产生离心惯性力

7、对 x轴的力矩M ; =*:2mprplp cos-;由公式(4)可知要使试件平衡则二 M 勺=0M2 M P =0使上式成立必须有(8)血小=m;r;lpcos屮 2 = -cos屮 p = cosQ800 + 屮;)用补偿盘作平衡平面来实现摆架的平衡可如下操作。在补偿盘平面内靠外缘矢径为rp处试加一个适当质量,在试件旋转状态下摇动蜗杆手柄使蜗轮转动(正转或反转)。同时补偿盘减速或加速转动,以此来调整补偿盘上加的平衡质量与试件不平衡质量在同一轴平面内 如图3B)所示。摇动手柄同时观察百分表的振幅使其达到最小,随取出停止转动手柄。停 机后在原位置再加或减一些平衡质量,再开机并左右转动手柄如振幅

8、已很小可认为摆架已达到平衡。此时将手柄位置锁住不动。停机后用手转动试件使补偿盘上的平衡质量转到最高位 置,这时的垂直轴平面就是 M和Mb共面的轴平面,即平衡轴平面。摆架平衡不等于试件平衡,还必须将补偿盘上的平衡质量mp转换到试件的平衡面上。选试件圆盘2为平衡面,上平衡条件mprplp 二 mprplp得丨;mprplp 二mprp(9)l p或r;l;mp =mprp_rplpr 1若取丄;=1,贝U mp = mprplp(9)式中mp是所加的平衡量的质径积,lplp是平衡面与补偿盘平面至板簧距离这些参数都是已知的,这样就很容易求得在平面2上应加的平衡量的质径积MRp。一般情况下先选择矢径R

9、p再求出m加到平衡面2上,其相位在 mp最高位置的垂直轴平面内。该动平衡 ,rpip_机补偿盘及试件在设计时已取=1,所以mp = mp,这样取下mp (平衡块)可直接加rPlP到平衡面2的设定好的矢径环槽相应位置上,至此就完成了试件圆盘 2的平衡工作,即完成了 a M2 = 0,要使试件达到完全平衡,还必须做另一个端面的平衡,即做M0。另一个不平衡端面的平衡:将试件从平衡机上取下重新安装成以圆盘2与工字形反簧中性面共面,且以圆盘 2为驱动轮,再按上述方法求出不平衡面1上的平衡量(质径积 MR或M)。这时试件的平衡工作全部完成。四、实验方法和步骤1 将试件安放到摆架的滚轮上,把试件右端的半联轴

10、器与差速器左端的半联轴器,用 尼龙绳松松地联接在一起组成一个柔性联轴器。试件左端圆盘平面与工字形板簧中性面对 齐,装上传动皮带。2用手转动试件和蜗杆上的手柄,检查动平衡机各部份转动是否正常,松开摆架最右 端的两对锁紧螺母,调节摆架下面支承弹簧使摆架处于水平位置,检查摆架振动是否灵活。 在差速器右端支承板上安装百分表,使其有一定接触,并随时注意振幅大小。3 开机前在试件上任意设置不平衡质量(在圆盘环槽内旋转平衡块),卸下补偿盘上所有的平衡块。接上电源启动电机, 待摆架振动稳定后, 调整好百分表位置并记录下振幅大 小Yo (格),百分表位置此后要锁定不要再变动,停机。4在补偿盘的槽内距轴心最远处加

11、适当平衡质量。开机后转动蜗杆手柄观察百分表振幅变化,手柄摇到振幅最小时手柄停止转动。记录下振幅大小Y和蜗轮位置角P1 (差速器外壳上有刻度指示),停机。(转动手柄要注意方法:蜗杆安装在机架上, 蜗轮安装在摆架上两者之间有很大齿侧间隙。蜗杆转到适当位置可与蜗轮不接触,这样才能使摆架自由振动, 同时观察振幅。然后转动手柄蜗杆接触蜗轮使蜗轮转动,这时摆架振动受阻,再反摇手柄使蜗杆脱离与蜗小的位置)。在锁定蜗轮情况下,停机后,按试件转动方向用手转动试件使补偿盘上的平衡块转到最高位 置。取下平衡块安装到试件平衡面(圆盘2)中相对应的最高位置槽内。5在补偿盘槽内再加或减一点平衡质量。按上述方法再进行一次测试。测得的振幅Y蜗轮位置角 J,若丫2 Y1 Yo; -1与-2相同或略有改变,则表示实验进行正确。若 丫2已很 小可视为已达到平衡。 停机,按步骤4的方法将补偿盘上的平衡块加到试件圆盘 2上。解开 联轴器后,开机只让试件转动若振幅依然很小则这个平衡平面(圆盘2)的平衡工作结束。若还存在一些振幅,可适当地调节一下平衡块的相位。即在圆周方向左右移动一个平衡块进 行微调相位。6将试件两端 1800对调,以圆盘 2 平面对齐工字形板簧中性面且为驱动圆盘,圆盘1为平衡平面。 再按上述方法找出圆盘 1 上应加的平衡质量的大小和相位。 这样就完成了试件 的全部平衡工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