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余数除法教学设计_第1页
有余数除法教学设计_第2页
有余数除法教学设计_第3页
有余数除法教学设计_第4页
有余数除法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教学设计有余数的除法 作者:邹炳丽有余数的除法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材简析:有余数除法的认识一课的教学是在学生已初步认识除法和学会了表内除法计算的基础上进行的。教材让学生经历从平均分的活动中抽象出有余数除法的过程,体会余数产生的原因及其实际意义,帮助学生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学习有余数的除法,可以加深对除法意义的理解和巩固表内除法计算。在现实生活中的除法计算中,有余数的除法是大量的,整除的情况是比较少的。学好有余数的除法还为以后进一步学习一位数除多位数打下基础。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对于某件事就会发生兴趣,就会全身地投入,并且会很快地,很好地掌握所学的知识。当然也会有个别学生较沉默,在教学

2、中要做到面向全体学生,要让全体学生感受到学数学的乐趣和开心。教学目标:  1、 认知目标:结合具体情境感知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建立余数的概念,会计算有余数的除法。  2、能力目标: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自主探究与自学能力、动手操作、合作交流能力。  3.情感目标:使学生体会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难点:  1、重点:认识余数,掌握有余数除法的横式和竖式的写法,并学会除法竖式的计算方法。  2、难点:掌握试商的方法,理解除法竖式中“商和除数的乘积”教学准备:教师

3、:小棒,多媒体课件。 学生:小棒,常用的学习用品 。教学过程:一、游戏活动 教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先来做个游戏,请伸出你的右手,以大拇指开始数1,2,3,4,5。当数完小拇指是再回到大拇指起6,7,8,9,10。这样连续反复下去,每一个数字都会对应一个手指上,这个游戏叫你来说,我来找。谁愿意来说第一个?生报数。 教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一定能破解这个游戏的奥秘,有兴趣吗? 二、探究新知 课前谈话:学校要举行一个大型的汇报表演活动,在会场上要布置花盆(出示教材主题图)三(1)班同学为了把会场布置得更漂亮,同学们去搬盆花。班长小明说:“我们先搬15盆吧。”小红说;“如果5盆花摆一组,

4、大家先算算,可以摆几组呀?”1、教学列1(1)动手操作:请小朋友拿出小棒,用15根小棒表示15盆花来摆一摆。学生代表黑板演示。(2)(教学列屏幕上适时出示条件与问题:15盆花,每组摆5盆,可以摆几组?15盆花有没有摆完?。想一想:15里面有几个5? (3)学生尝试列式。板书:15÷5=3(组)这个列式什么意思?15、5和3个表示什么?(4)试用竖式计算。教师书写指导。思考:列竖式要注意什么?学生小组讨论后汇报。(5)及时巩固:课件出示【设计意图:结合具体情境,感知表内除法竖式的意义,及除法竖式各个部分的意义和名称】2、教学例2.(1)创设情境,引出新的问题用课件出示例2情境图, 。师

5、:同学们劳动的热情太高了,摆来好多盆花。小明数了数,一共搬来23盆花。过渡语:还按小红提出的“每组摆5盆”来布置会场,这些花最多可以摆几组?还多几盆呢?(2)组织学生交流、评价、得出结论:23盆花,每组5盆花,最多可以摆4组,还多3盆。课件出示。师引语:生活中,我们经常会这样平均分东西后,有时候正好平均分完,有时候不能正好分完,剩下的又不够再分,像这样剩下不够再分的数叫余数。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余数的除法。板书(有余数的除法一)(3)解决问题a学生独立说出算式:适时板书23÷5b你们会用竖式计算吗?(学生动手练习,学生板演)c学生小组交流、讨论竖式的摆法d师规范竖式的写法。(板书)【

6、设计意图:结合具体情境对有余数除法竖式的各部分意义及名称进一步认识,使学生初步感知余数与被除数(要分的)也存在必然联系】3、引导学生观察例1、例2,比较这两个竖式有什么不同之处?(1)学生交流(2)学生汇报:商和余数的单位不同,前一个没有余数,第二个有余数3。(3)师发问:现在请同学们想一想开始的那个猜手指的游戏,是不是和我们这节课学习的有余数的除法有关系呢?(4)小组汇报。【设计意图:通过比较,让学生了解有余数除法不同之处。】三、学以致用、巩固新知1、P51的做一做2、括号里最大能填几?( )×657 ( )×743( )×538 ( )×431( )

7、×826 ( )×9603、森林医生(课件出示题目)【设计意图:在理解了有余数除法的算理意义之后,及时巩固横式和竖式的写法及掌握试商的一般方法。】四、课堂总结让学生谈本节课的收获?还有什么值得注意的问题?教师适时给予学生评价。板书设计有余数的除法(一)15÷5=3(组)教学反思在教学上首先应为学生创设有趣的数学情景,使情境具有“数学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其次,提供安静的数学学习环境,使孩子们进行数学的思考;最后要构建生活的数学学习原型,使“生活味”为“数学味”服务。这次教学尝试,我欣喜地看到,整节课孩子们自始至终处于思维的活跃状态,他们被数学问题所吸引,他们为解决问题把动手和动脑有机的结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