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等三角形证明培优题整理版_第1页
全等三角形证明培优题整理版_第2页
全等三角形证明培优题整理版_第3页
全等三角形证明培优题整理版_第4页
全等三角形证明培优题整理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模块一:基本辅助线1. 如图,已知AC=BD,ADAC,BCBD,求证:AD=BC.2. 如图,AB=AE,ABC=AED,BC=ED,点F是CD的中点,(1)求证:AFCD.(2)在你连接BE后,还能得出什么新的结论?请写出三个(不要求证明)3. 如图,B=E,C=D,BC=DE,M为CD中点,求证:AMCD.4.如图,平面上有一边长为2的正方形ABCD,O为对角线的交点,正方形OEFG的顶点与O重合,OE、OG分别与正方形ABCD的边交于M、N两点如图(1),当OEAB时,四边形OMBN的面积为_;如图(2),当正方形OEFG绕点O旋转时,四边形OMBN的面积会发生变化吗?试证明你的结论5

2、.如图所示,在ABC中,AB=AC,在AB上取一点E,在AC延长线上取一点F,使BE=CF,EF交BC于G.求证:EG=FG。6.如图,在ABC中,AB=AC,E在线段AC上,D在AB的延长线,连DE交BC于F,过点E作EGBC于G(1)若A=50°,D=30°,求GEF的度数;(2)若BD=CE,求证:FG=BF+CG模块二:母子型1已知:如图,点C为线段AB上一点,ACM, CBN都是等边三角形,AN交MC于点E,BM交CN于点F.(1)求证:AN=BM;(2)求证:CEF为等边三角形2.如图,已知,等腰RtOAB中,AOB=90°,等腰RtEOF中,EOF=

3、90°,连结AE、BF。求证:(1)AE=BF;(2)AEBF。3.如图1,若四边形ABCD、四边形GFED都是正方形,显然图中有AG=CE,AGCE;(1)当正方形GFED绕D旋转到如图2的位置时,AG=CE是否成立?若成立,请给出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2)当正方形GFED绕D旋转到如图3的位置时,延长CE交AG于H,交AD于M求证:AGCH;当AD=4,DG=时,求CH的长4.如图,已知ABD、AEC都是等边三角形,AFCD于点F,AHBE于点H,问:(1)BE与CD有何数量关系?为什么?(2)AF、AH有何数量关系?为什么?5.已知:如图所示,在ABC和ADE中,AB=

4、AC,AD=AE,BAC=DAE,且点B,A,D在一条直线上,连接BE,CD,M,N分别为BE,CD的中点(1)求证:BE=CD;AMN是等腰三角形;(2)在图的基础上,将ADE绕点A按顺时针方向旋转180°,其他条件不变,得到图所示的图形请直接写出(1)中的两个结论是否仍然成立;(3)在(2)的条件下,请你在图中延长ED交线段BC于点P求证:PBDAMN6.(2009丰台区一模)如图1,在ABC中,ACB为锐角,点D为射线BC上一点,连接AD,以AD为一边且在AD的右侧作正方形ADEF(1)如果AB=AC,BAC=90°,当点D在线段BC上时(与点B不重合),如图2,线段

5、CF、BD所在直线的位置关系为_,线段CF、BD的数量关系为_;当点D在线段BC的延长线上时,如图3,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并说明理由;(2)如果ABAC,BAC是锐角,点D在线段BC上,当ACB满足什么条件时,CFBC(点C、F不重合),并说明理由模块三 倍长中线(1) 倍长中线 (2)倍长类中线1. 已知:如图,ABC中,AD平分BAC,且BD=CD,求证:AB=AC2.已知,如图ABC中,AC>AB,AM是BC边上的中线,求证:(AC-AB)AM(AB+AC)3. 如图所示,已知ABC中,AD平分BAC,E,F分别在BD,AD上,DE=CD,EF=AC,求证:EF/AB.4.如图,

6、AD是ABC的中线,E、F分别在AB、AC上,且DEDF 求证:BE+CFEF4. 如图,已知在ABC中,AB=AC,CE是AB边上的中线,延长AB到D,使BD=AB,连接CD求证:CE=CD.5. 证明: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上的一半。7.分别以ABC的边AB,AC为边,向三角形的外侧作正方形ABDE和正方形ACFG,M为BC的中点,求证:AMEG.8如图,ABC中,AB=4,AC=7,M是BC的中点,AD平分BAC,过M作MFAD,交AC于F,求FC的长9.在ABC中,AM是BC边上的中线,(1)求证:AB+AC>2AM;(2)若AB=5,AC=9,求AM的取值范围。10.

7、ABC中,AC=8,BC边上的中线AD=6,则边AB的取值范围是 。11. 如图,在ABC中,AD平分BAC,E为BC的中点,过点E作EFAD交AB于点G,交CA的延长线于点F求证:BG=CF12. 如图,已知在ABC中,AD平分BC边上的中线,E是AD上一点,延长BE交AC于F,AF=EF,求证:AC=BE.13. 如图所示,BAC=DAE=90°,M是BE的中点,AB=AC,AD=AE,求证:(1)CD=2AM,(2)AMCD14. 在ABC中,分别以ABC的边AB,AC为边,向三角形的外侧作正方形ABDE和正方形ACFG,点M为BC中点,(1)求证:AM丄EG;(2)求证:EG

8、=2AM.模块四、截长补短1 截长:截取较长线段,使其和较短线段长度相等。2 补短:延长较短线段,使其和较长线段长度相等。适用范围:条件或题目中出现“a+b=c”或“a-b=c”目的:构造全等三角形1. 如图,在ABC中,B=2C,ADBC于D,求证:CD=BD+AB.2.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M、N分别是BC、CD上的点,MAN=45°求证:MB+ND=MN3、 如图所示,已知ABC中,AD平分BAC,E、F分别在BD、AD上,DE=CD,已知ABCD是正方形,E、F分别在CB、CD的延长线上,EAF=135°,求证:BE+DF=EF.4. 如图,五边形ABCDE中,

9、AB=AE,BC+DE=CD,ABC+AED=180°连接AD(1)同学们学习了图形的变换后知道旋转是研究几何问题的常用方法,请你在图中作出ABC绕着点A按逆时针旋转“BAE的度数”后的像;(2)试判断AD是否平分CDE,并说明理由5.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B=D=180°,AB=AD,EF分别是线段BC、CD上的一点,且BE+FD=EF.求证:EAF=BAD.6. 已知: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M在CB延长线上,N在DC延长线上,MAN=45°,AHMN,垂足为H,求证:(1)MN=DN-BM;(2)AH=AB7.已知:如图,ABCD是正方形,FAD=FA

10、E求证:BE+DF=AE8. 如图,ABC是正三角形,ADC=120°,求证:BD=AD+CD.模块五 角平分线的性质与判定1. 如图,BE=CF,DEAB的延长线于点E,DFAC于点F,且DB=DC,求证:AD是BAC的平分线2. 如图,已知ABC的周长是22,OB、OC分别平分ABC和ACB,ODBC于D,且OD=3,ABC的面积是_3.如图,在ABC中,BAC=120°,ADBC于D,且AB+BD=DC,那么C=(     )度.4.已知,如图,ABCD是正方形,FAD=FAE.求证:BE+DF=AE.5.如图ABC是正三角形,

11、BDC是顶角BDC=120°的等腰三角形,以D为顶点作一个60°角,角的两边分别交AB、AC边于M、N两点,连接MN探究:(1)线段BM、MN、NC之间的数量关系(2)若点M、N分别是AB、CA延长线上的点,其它条件不变,再探线段BM、MN、NC之间的数量关系,在图中画出图形并对以上两种探究结果选择一个你喜欢的加以证明6.如图:在ABC中,C=90°, AD是BAC的平分线,DEAB于E,F在AC上,BD=DF; 说明:(1)CF=EB (2)AB=AF+2EB7.如图,已知:ABC的B、C的外角平分线交于点D求证:AD是BAC的平分线模块六、角平分线的

12、四大基本模型1. 角平分线+平分线,等腰三角形必呈现2. 点垂线,垂两边,线等全等都出现3. 角平分线+垂线,中点全等必可见4. 角分线,分两边,对称全等要记全1. 如图,在ABC中,BD、CD分别平分ABC和ACB.DE/AB,FD/AC,如果BC=6,求DEF的周长2.ABC中.(1)如图1,若BAC的平分线过BC的中点D,猜想AB和AC的关系并证明。(2) 如图2,若BAC的平分线不过BC的中点D,而是与BC的垂直平分线交于点E,过E作EF AB,垂足为F,猜想2BF、AB、AC的关系并证明。3.如图,ABC中,AB=2AC,1=2,DA=DB,你能说明DCAC吗?4.在ABC中,BAC

13、=90°,AB=AC,BE平分ABC,CEBE,求证:(1)BD·BE=AB·BC;(2)CE=BD.5.如图,已知ABC中,AD平分BACC=20°,AB+BD=AC,则B的度数是_6.已知,等腰ABC,A=100°,ABC的平分线交AC于D,BD=BE,(1)求DEC;(2)求证:AD=EC.7.如图,AD是ABC的角平分线,H,G分别在AC,AB上,且HD=BD(1)求证:B与AHD互补;(2)若B+2DGA=180°,请探究线段AG与线段AH、HD之间满足的等量关系,并加以证明8.(1)如图,在ABC中,AD是BAC的外角平分

14、线,P是AD上的任意一点,试比较PB+PC与AB+AC的大小,并说明理由(2)如图,AD是ABC中BAC的平分线,P是AD上的任意一点,且ABAC,求证:AB-ACPB-PC9.如图,ABC中,BAC=90°,AB=AC,ADBC,垂足是D,AE平分BAD,交BC于点E.在ABC外有一点F,使FAAE,FCBC.(1)求证:BE=CF;(2)在AB上取一点M,使BM=2DE,连接MC,交AD于点N,连接ME.求证:MEBC;DE=DN. 10.(1)如图,在ABC中,ABC、ACB的平分线相交于F,过F作DEBC,分别交AB、AC于点D、E判断DE=DB+EC是否成立?为什么?(2)

15、如图,若点F是ABC的平分线和外角ACG的平分线的交点,其他条件不变,请猜想线段DE、DB、EC之间有何数量关系?证明你的猜想11. 如图,在ABC中,BE是ABC的角平分线,ADBE,垂足为D,求证:2=1+C12. 如图,CD为RtABC斜边上的高,BAC的平分线分别交CD、BC于点E、F且FGAB,垂足为G,求证:CE=FG模块七 垂直平分线1.如图,已知AB=AC,DE垂直平分AB交AC、AB于E、D两点,若AB=12cm,BC=10cm,A=50°,求BCE的周长和EBC的度数。2.电信部门要修建一座电视信号发射塔P,按照设计要求,发射塔P到两城镇A、B的距离必须相等,到两

16、条高速公路m和n的距离也必须相等请在图中作出发射塔P的位置(尺规作图,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3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DBC,E为CD的中点,连接AE、BE,BEAE,延长AE交BC的延长线于点F求证:(1)FC=AD;(2)AB=BC+AD(3) 若ABC=50°,求F.4.已知:如图AB=CD,线段AC的垂直平分线于线段BD的垂直平分线相交于点E,求证:ABE=CDE.模块八 大角夹半角模型特征:组成大角的两条线段相等,大角与半角具有公共顶点。方法:旋转某个图形使大角的等线段重合在一起,利用全等三角形求解。1. 操作:如图,ABC是正三角形,BDC是顶角BDC=120

17、76;的等腰三角形,以D为顶点作一个60°角,角的两边分别交AB、AC边于M、N两点,连接MN探究:线段BM、MN、NC之间的关系,并加以证明说明:(1)如果你经历反复探索,没有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请你把探索过程中的某种思路写出来(要求至少写3步);(2)在你经历说明(1)的过程之后,可以从下列、中选取一个补充或更换已知条件,完成你的证明AN=NC(如图);DMAC(如图)附加题:若点M、N分别是射线AB、CA上的点,其它条件不变,再探线段BM、MN、NC之间的关系,在图中画出图形,并说明理由 2. 如图,将RtABC沿斜边翻折得到ADC,点E,F分别为DC,BC边上的点,且EAF=

18、DAB(1)试猜想DE,BF,EF之间有何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猜想(2) 过点A作AMEF于点M,证明EF=BE+DF;(3) 试猜想AM与 AB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猜想。3. 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E为CD上一动点,连接AE交对角线BD于点F,过点F作FGAE交BC于点G(1)求证:AF=FG;(2)如图,连接G,当BG=3,DE=2时,求EG的长4.如图所示,ABC是边长为1的正三角形,BDC是顶角顶角为120°的等腰三角形,以D为顶点做一个60°的MDN,点M、N分别在AB、AC上,求AMN的周长5.已知梯形ABCD中,ADBC,AB=BC=DC,点E、F分别在AD、AB上,且FCEBCD。(1)求证:BF=EF-ED;(2)连接AC,若B=80°,DEC=70°,求ACF的度数模块九 K字模型1.在ABC中,ACB=90°,AC=BC,直线MN经过点C,且ADMN于D,BEMN于E。(1) 当直线MN绕点C旋转到图1的位置时,求证:ADCCEB;DE=AD+BE;(2)当直线MN绕点C旋转到图2的位置时,求证:DE=AD-BE;(3)当直线MN绕点C旋转到图3的位置时,试问DE、AD、BE具有怎样的等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