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子迁移数的测定实验报告_第1页
离子迁移数的测定实验报告_第2页
离子迁移数的测定实验报告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离子迁移数的测定一一界面法姓名:张冶学号:班级:化21同组实验者:努尔艾力麦麦提实验日期:2014年12月4日提交报告日期:2014年12月7日实验助教:王溢磊1引言1.1实验目的1. 采用界面法测定 H+离子的迁移数。2. 掌握测定离子迁移数的基本原理与方法。1.2实验原理当电流通过电解池溶液时,电极上发生化学变化,溶液中阳离子与阴离子分别向阴极和阳极迁移。若两种离子传递的电荷量分别为q+和q-,通过的总电荷量为则阴、阳离子的迁移数分别为每种离子传递的电荷量与总电荷量之比称为离子迁移数,且在包含数种电解质的溶液中,t-和t+分别为所有阴、阳离子迁移数总和,一般增加某种 离子浓度,其离子迁移数

2、增加;对只含一种电解质的溶液, 浓度的改变使离子间引力场改变, 自然离子迁移数也改变;若温度改变,迁移数亦变化,一般温度升高时,t-和t+差别减小。实验中采用界面法,以镉离子作为指示离子,测量一定浓度的盐酸溶液中 H+离子迁移数。 在一截面均匀的垂直放置的迁移管中充满盐酸溶液,通以电流,当有Q电量的电流通过每个静止的截面时,t+Q当量的H+上行,t-Q当量的Cl-通过界面下移。假定在管的下部某处存在+2+一个界面,界面以下没有 H而被Cd取代,此界面将随 H的上移而移动,界面位置可利用界 面上下溶液pH值的不同,使用指示剂显色。正常条件下界面保持清晰,界面以上的一段溶 液保持均匀,H+向上迁移

3、的平均速率等于界面上移速率。在某通电时间 t内,界面扫过体积 V川输送电荷数为该体积中 廿带电总数,即式中:C为川的浓度,F为法拉第常数,电荷量以库 仑(C)计。 要想使界面保持清晰,须使界面上、下的电解质不相混合,这可2+2+通过选择合适的指示离子在通电情况下达到,Cd就符合这个要求。Cd的淌度(U)较小,有通电时,H+上行CI-下移,Cd在Cd电极上氧化并经入溶液中生成 CdCl2,逐渐顶替HCI,在管内形成界面。由于溶液呈电中性,任意截 面都不会中断传递电流,迁移走后Ccf+紧随其后且两者迁移速率相等, 则说明CdCl2溶液中电位梯度较大(如图1),导致难以扩散至下层,而 Ccf+也难以

4、扩散 到界面以上,可保持界面清晰。2实验操作 2.1实验药品、仪器型号及测试装置示意图一次性移液管,DC-0510节能型智能恒温槽,DHD300 V/500 mA直流稳压稳流电源,Cd电极,针状Ag电极,UT56数字万用电表,HCI-甲基橙溶液(HCl浓度为0.100 mol/L),秒 表。2.2实验条件实验室中为 102.10 kPa , 11.2 C。2.3实验操作步骤及方法要点- Aft陀按1)用带有甲基橙的盐酸润洗两次迁移管,然后加满盐酸溶液。将镉电极打磨后在套管中加满盐酸溶液,安装在迁移管下部,并注意排出气泡。将银电极置于顶部,迁移管垂直固 定避免震荡,连接好线路。2)调稳压稳流电源

5、至稳压,电流67mA当界面移动到第一m界血法甜底雋子il科粗装胃个刻度时,立刻打开秒表。此后每隔一分钟记录时间及对 应的电流值。每当界面移动至第二、第三等整数刻度时, 记下相应的时间及对应的电流值,直到界面移动至第五个刻度(每两个刻度的间隔为0.1mL)。3)关闭开关,过几分钟后观察界面,再打开电源,数分钟再 观察。试解释该现象。4)用恒电流方法重复实验 (l=3mA),只需记录电流值及界面 迁移到整数刻度(0.1 mL , 0.2 mL0.5mL)的时间。5)实验完成,清洗迁移管,整理实验台。3结果与讨论3.1原始实验数据溶液酸度为0.100mol/L。水浴温度:25.0 C室温:11.2

6、C室内压力:102.10kPa1)恒压条件洗下测定数据:表1恒压条件下测的数据整数刻度数时间电流(mA004.76014.58924.4434.30044.1760.1004mi n34s4.10454.05863.94973.84883.75993.675续表1恒压条件下测的数据0.2009mi n46s3.611103.593113.52123.451133.385143.322153.2640.30015mi n43s3.224163.209173.158183.108193.059203.015212.969222.9280.40022mi n14s2.917232.886242.84

7、7252.809262.775272.740282.707292.6780.50029mi n28s2.6642)恒流测量数据: 恒流条件下电流值表2恒流条件下数据的测量整数刻度数时间0.1006mi n41s0.20013mi n18s0.30019mi n57s0.40026mi n32s0.50033mi n9s3.2计算的数据、结果a.恒压数据处理思路:1)选定几组刻度范围,做出电流一时间图,利用曲线所包围的面积求出几组刻度范围内的 电荷量Q。定三组刻度范围刻度14,25,15。利用origin 计算积分,求出三组刻度范围所对应时间内的电荷量如下:表3恒压下定区域电荷量数据点范围电何量

8、 It ( mA- min)电荷量Q (C)1460.3993.6242560.2263.6161580.3694.8222) 求出几组刻度范围间的体积V。因为相邻两个整数刻度间的体积为O.ImL,所以上述数据点范围间的相应体积为:利用q,VCF和t,Q3)表4恒压下体积比变化数据点范围体积(mL140.3250.3150.4,求出迁移数,取几组数据的平均值。表5恒压下数据处理结果数据点范围电荷量Q( C)体积(mLq+( C)t +t+均值143.6240.32.8950.7990.800253.6160.32.8950.801154.8220.43.860.800文献值0.831。2(注:

9、此文献值为盐酸浓度为0.100mol/L下氢离子的迁移数,此处取为近似参考值)相对误差实验值 文献值文献值b.恒流数据处理思路:表6电流恒定时的数据序号123456刻度/ mL00.1000.2000.3000.4000.500时间06mi n41s13mi n18s19mi n57s26mi n32s33mi n9s电流值/ mA3.0033.0023.0023.0023.0033.003(2)电流恒定:分别为电流恒定条件下的电流-时间曲线和积分曲线。3-0S -3.04 -三;:I2 fid -2J2 -<0汕 曲 氓 ZE 12”40tmin图3恒流时电流波动0J 02OK?SCO

10、 UOC 130D 1BW J1QD1/ S图4恒流下电量-t积分曲线从积分曲线图中可以读出第1、2、4、5整刻度点处(取0.1 mL刻度为第一刻度)的电量值,分别为 1563.61 mC、3091.23 mC、6158.27 mC、7701.50 mV,列出表 4表7恒流下定区域电荷量刻度区段体积/ mL时间/S电何量/ mC140.30011494594.66250.30011634610.27150.40015356137.89表8恒压下数据处理结果数据点范围电荷量Q( C)体积(mLq+ (C)t +t+均值143.5940.32.8950.8060.808253.5760.32.89

11、50.810154.7800.43.860.808相对误差实验值 文献值文献值3.3讨论分析查阅文献得,25C时,H+浓度为0.1 mol/L 时,氢离子的迁移数为0.831,实验数据的处理结果分别为 0.800和0.808,偏差分别为 3.73%与 2.77%,两次结果均偏小,但误差不 是很大。实验中观察到管内出现界面,界面上部分溶液为红色,下部呈无色。并且界面随着反应 的不断进行而逐渐上移随着电解反应的进行,界面不断上移,且在Ag电极表面,不断有气泡产生,进入到大气中。关闭电源后,发现原有的清晰界面逐渐表模糊,但是再次打开电源后,几分钟内,界面 重新出现且变清晰,并继续上移。这是因为关闭电

12、源后,外电场不再给体系施加作用,导致H+逐渐扩散至界面以下, 使界面模糊。当又打开电源后,外加电场重新作用,使Hf向上移动,从而重新产生清晰界面。实验中,将Ag电极置于上端而 Cd电极置于下端,这是因为在反应的过程中会在Ag电极上不断产生氢气,若将 Ag电极置于下端,产生的气泡将从整个装置中流过,将引起氢离 子的浓度波动,破坏实验整体的稳定性。3.4误差分析两种方法的测量均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对是否到达整数刻度的判断。由于刻度线存在一定的宽度,读数时需保证每次液面均提升到同一位置后再记录,否则可能由于确定是否达到整数刻度的标准不同,造成记录上的误差。还有就是仪器内部的润洗、电极的打磨等,都会对实

13、验结果造成一定的误差。对于恒压测量,主要误差可能出现在电流示数的读取。 在开始计时初期,由于电流下降 较快,万用表的示数变化比较快,可能在记录时,在较短的时间内先后观测到两个值, 从而在取舍时发生一定的错误。对于恒流测量,虽然电流出现过一定的波动,但其波动仅为0.001mA,影响不大,不过由于数据点的数量很少,所以可能由于数据过少而使最后的结果并不可靠。4结论25 C条件下,在氢离子为 1mol/L的情况下,恒压条件下测得的氢离子迁移数为0.800 ,恒流条件下测得的氢离子的迁移数为0.808。5参考文献1 贺德华,麻英,张连庆.基础物理化学实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76-80.2

14、 朱文涛,基础物理化学下册,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116附录思考题1. 为什么在迁移过程中会得到一个稳定界面?为什么界面移动速率就是J离子移动速率?答:Cd +的淌度(U)较小,而“和Cd2+迁移速率相等,所以 CdCb溶液中电位梯度是很大 的。因此,若扩散至CdCl2溶液中,则它就不仅比 CcT迁移的快,而且比界面上的 迁移 的也要快,能返回 HCI层,同样若CcT向上扩散至HCI溶液中也会很快返回至界面以下,这 样界面将保持清晰。总的过程类似于负反馈。2. 实验过程中电流值为什么会逐渐减小?答:因为实验中采取的是稳压的方式,随着电解的进行,溶液中屮浓度越来越小,而CcT的浓度则越来越大,CcT的淌度小,即相当于电阻不断增大, 在等电压的情况下,由I=U/R 可得,电流值不断减小。3. 如何求得C离子的迁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