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临清三中11-12学年高中语文 3.3 念奴娇 赤壁怀古导学案 苏教版必修2_第1页
山东省临清三中11-12学年高中语文 3.3 念奴娇 赤壁怀古导学案 苏教版必修2_第2页
山东省临清三中11-12学年高中语文 3.3 念奴娇 赤壁怀古导学案 苏教版必修2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念奴娇赤壁怀古导学案课前预习学案(预习探究答案见教学设计)一、预习目标了解本词背景及作者相关情况,准确诵读本词并能背诵,初步体会其中的景物描写和作者的情感。二、预习内容1、本词的写作背景2、作者苏轼的相关情况3、诵读并默写填空念奴娇·赤壁怀古开篇写眼前江景,用以起兴的词句是: “              ”。苏轼用“           

2、0;     ”的词句描绘赤壁壮丽的景色。作者面对如此美景发出了怎样的感慨,。作者描绘周瑜的诗句:,。,、。作者最后发出了怎样的感慨,。三、提出疑惑同学们,通过你的自主学习,你还有哪些疑惑,请把它填在下面的表格中疑惑点疑惑内容课内探究学案一、学习目标1通过赏析词中的“穿”、“拍”、“卷”等关键词语,体会赤壁壮阔的场景。2通过分析词中的人物神态与战争场景,学习刻画人物的方法,感悟周瑜的儒将风度。教学重点和难点1、通过赏析词中壮阔的意境与作者复杂的内心世界,掌握一些常用的鉴赏诗歌方法。 2、体会苏轼旷达豪放的胸襟,初步感受苏轼豪放的词风,培养学生乐观的情怀。

3、二、学习过程探究点一:作者写赤壁怀古,肯定要写在赤壁所见之景,那么作者是怎样写景的,景物又有何特点。思考下列问题1、题为“赤壁怀古”,本首词描绘了哪些赤壁景观,这些景物有何特点?2、讨论:词的上片,你认为哪几个词用得好?为什么?3、上片中那一句话承上启下?探究点二:学习刻画人物的方法,并体会作者的内心情感思考下列问题:1、锦绣河山必然产生、哺育和吸引无数的英雄人物,而三国时期正是英雄辈出的时代,在诸多的英雄人物中,作者为何要选择周瑜作为歌咏的对象?你认为周瑜的身上体现了哪些美的特质与人生价值?2、你认为哪几个词语写出了周瑜的儒将风度与指挥才能?为什么?3、离开朝廷被贬黄州的作者面对那滚滚东去的

4、长江水,站在沧桑的赤壁矶前,会产生哪些情怀?整首词除了表达作者壮志难酬的感慨,还有无其他情感?你认为该首词的感情基调是什么?(四)当堂检测定风波苏轼(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1、 请你结合背景分析作者形象2、 作者借助于景色描绘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课后练习与提高一、诗人由于性格、气质上的差异,由于社会背景与生活环境的不同,都将产生不同的艺术风格。下面请同学们对生活于两个不同时代,不同人生境遇的作者,面对同

5、一历史事件,同一历史人物的不同看法,对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与杜牧的赤壁进行比较阅读。赤 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讨论:将杜牧的赤壁与本词比较,说说两首词都是凭吊三国古战场,缅怀三国历史英雄周瑜,选取的场景与评析人物的角度是否相同?为什么?答案:赤壁是唐代诗人杜牧途经赤壁,有感于三国时代的英雄成败而写下的怀古咏史之作,他认为赤壁之战周瑜等人之所以取得胜利,关键在于老天爷赐予了东风,给周郎以方便,否则,胜败双方就要移位。而念奴娇赤壁怀古是宋代诗人苏轼月夜泛舟赤壁、追怀三国往事时的即兴之作,他与杜牧的看法恰恰相反,极力称赞周瑜的指挥才能。这是因

6、为杜牧生活在晚唐时期,面对腐朽昏庸的唐王朝,有经邦济世之才,通晓政治军事的诗人,对当时中央与藩镇、汉族与吐蕃的斗争形势,有相当清楚的了解,并曾经向朝廷提出过一些有益的建议,却不被采纳。杜牧把周瑜在赤壁战役中的巨大胜利,完全归之于偶然的东风,诗人即物感兴,托物咏史,点明赤壁之战关系到国家存亡,社稷安危;同时暗指自己胸怀大志不被重用,借史事以吐其胸中抑郁不平之气。而苏轼是在被贬黄州,人生失意的情况下写成的,自然会抒发“年岁渐老,功业未成”的人生感伤。可见,面对同一历史事件,境遇不同,看法与情感也就不同。二、背诵三国演义的“卷首词”和定风波三国演义的“卷首词”: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

7、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淡中。两首词中作者都表达了怎样的人生感悟,试分析。答案: 词的开首两句令人想到杜甫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和苏轼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以一去不返的江水比喻历史的进程,用后浪推前浪来比喻英雄叱咤风云的丰功伟绩。然而这一切终将被历史的长河带走。“是非成败转头空”是对上两句历史现象的总结, 从中也可看出作者旷达超脱的人生 观。“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青山和夕阳象征着自然界和宇宙的亘古悠长,尽管历代兴亡盛哀、循环往复,但青山和夕阳都不会随之改变,一种人生易逝的悲伤感悄然而生。下片为我们展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