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思考题13-1尖端放电的物理实质是什么?答:尖端放电的物理实质,是尖端处的强电场致使附近的空气分子电离,电离所 产生的带电粒子在电场的作用下急剧运动和相互碰撞,碰撞又使更多的空气分子 电离,并非尖端所带的电荷直接释放到空间去。13-2将一个带电+q半径为RB的大导体球B移近一个半径为RA而不带电的小导 体球A,试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图13-37均匀带电球体的电场能B球电势高于A球。答:正确。不带电的导体球 A在带电+q的导体球B的电场中,将有感应电荷分 布于表面。另外,定性画出电场线,在静电场的电力线方向上电势逐点降低,又 由图看出电场线自导体球B指向导体球A,故B球电势高于A球
2、。以无限远为电势零点,A球的电势:VA 0。13-3怎样能使导体净电荷为零,而其电势不为零?答:将不带电的绝缘导体(与地绝缘并与其它任何带电体绝缘)置于某电场中,则 该导体有刀q=0而导体的电势 00。13-4怎样理解静电平衡时导体内部各点的场强为零? 答:必须注意以下两点:(1) 这里的 点”是指导体内的宏观点,即无限小体积元。对于微观点,例如导 体中某电子或某原子核附近的一个几何点,场强一般不为零;(2) 静电平衡的这一条件,只有在导体内部的电荷除静电场力以外不受其他力 (如化学力”的情况下才能成立。13-5怎样理解导体表面附近的场强与表面上对应点的电荷面密度成正比?答:不应产生这样的误解
3、:导体表面附近一点的场强,只是由该点的一个面电荷 元C?护生的。实际上这个场强是导体表面上全部电荷所贡献的合场强。如果场 中不止一个导体,则这个场强应是所有导体表面上的全部电荷的总贡献。13-6为什么不能使一个物体无限制地带电?答:所谓一个物体带电,就是指它因失去电子而有多余的净的正电荷或因获得电 子而有多余的负的净电荷。当物体带电时,在其周围空间产生电场,其电场强度 随物体带电量的增加而增大。带电体附近的大气中总是存在着少量游离的电子和 离子,这些游离的电子和离子在其强电场作用下,获得足够的能量,使它们和中 性分子碰撞时产生碰撞电离,从而不断产生新的电子和离子,这种电子和离子的 形成过程如雪
4、崩一样地发展下去,导致带电物体附近的大气被击穿。在带电体带 电的作用下,碰撞电离产生的、与带电体电荷异号的电荷来到带电体上,使带电 体的电量减少。所以一个物体不能无限制地带电。如尖端放电现象。13-7感应电荷的大小和分布怎样确定?答:当施感电荷Q接近于一导体时,导体上出现等量异号的感应电荷q。其分布一方面与导体的表面形状有关,另一方面与施感电荷Q有关,导体靠近Q的一端,将出现与Q 异号的感应电荷q。而一般情况下q并不等于Q,q的大小及其在导体上的分布 情况由静电平衡条件决定,最终总是使得 q与施感电荷Q在导体内任一点产生 的合电场强度为零,只有在一些特殊情视下,q的大小才会与Q相等。13-8怎
5、样理解导体壳外电荷对壳内的影响?答:封闭导体壳不论接地与否,其内部的电场均不受壳外电荷的影响,对此不能 产生误解,以为由于壳的存在,壳外电荷不在壳内产生电场。实际上,壳外电荷 也要在壳内激发电场,只是由于这个场与壳外表面的感应电荷在壳内激发的场的 合场强为零,才造成壳内电场不受壳外电荷影响这一结果13-9怎样理解导体壳内电荷对壳外的影响?答:对一个不接地的中性导体壳,壳外无带电体,但壳外空间仍然可能有场,这 个场是壳内电荷间接引起的。例如壳内有一正电荷q,则壳内、外壁的感应电荷将分别为-q和+q。外壁电荷将发出电场线,所以壳外空间有场。但是不要以为由 于壳的存在,壳内电荷q不在壳外空间激发场。
6、实际上壳内电荷 q和内壁感应电 荷-q都要在壳外空间激发场,只不过其合场强为零,才使得壳外空间的场只是由 外壁感应电荷+q所决定。而且应当注意,无论壳内电荷分布如何,它和内壁感应 电荷在壳外空间激发的合场强始终为零。壳外空间的场只与壳内电荷的总电量有 关,而与它们的分布无关。13-10在静电场中的电介质、导体表现出有何不同的特征?答:静电场中的导体的主要特征是表面有感应电荷,内部场强处处为零,表面为 等势面,导体为等势体。而电介质的主要特征是在电场中被极化产生极化电荷, 介质内部场强不为零,方向与外加电场方向一致,一般说介质表面不是等势面。13-11电介质的极化现象与导体的静电感应现象有什么区
7、别?答:导体的静电感应现象从微观上看,是金属中有大量自由电子,它们在电场的 作用下可以在导体内作宏观移动,电子的移动使导体中的电荷重新分布,结果在 导体表面出现感应电荷。感应电荷产生的电场与外电场的方向相反,因此随着感 应电荷的堆积,导体中的合场强逐渐减小,达到静电平衡时,感应电荷产生的电 场与外加电场相互抵消,导体中的合场强为零,导体中自由电子的宏观移动也停 止。电介质的极化现象从微观上看,分子中的电子与原子核的结合相当紧密,电子处 于束缚状态。把电介质引入静电场时,电子与原子核之间,只能作一微观的相对 位移,或者它们之间的连线稍微改变方向(有时两种情况都发生),结果在沿场 强方向的两个表面
8、出现极化电荷。极化电荷所产生的电场只是部分地抵消外加电 场,达到稳定时,电介质内部的电场强度不为零。13-12怎样理解电势能与电场能答:电势能是带电体之间或带电体与电场之间的相互作用能,随电势能零点的选 取而改变,其正负取决于相互作用性质。由于电势能在所求点A处的值等于将电荷从无限远(电势能零点处)移至 A处外力反抗电场力作的功,外力作的功的正 负与电势能正负一致。也可由相互作用判断,如是排斥作用,贝規正值,如是吸 引作用,则是负值。电场能是电场物质所包含的固有能量,与势能零点的选取无 关。电势能是电场能的一部分,也表示电场能随位置改变的变化。在有一些情 况,如电容器中,由于电场只存在于电容器
9、内部,电容储能1Q211W=CU2=QU既是电场能,又是电势能。 2C2213-13怎样使导体有过剩的正(或负)电荷,而其电势为零?答:将不带电的导体置于负电荷(或正电荷)的电场中,再将该导体接地,然后撤 除接地线。则该导体有正电荷(或负电荷),并且电势为零。13-14怎样使导体有过剩的负电荷,而其电势为正?答:将一带少量负电荷-q的导体置于另一正电荷 Q(Qq)的电场中,由于 Qq,带负电荷的导体并未明显改变原电场,这时该导体有过剩的负电荷,而 其电势为正。13-15电介质在外电场中极化后,两端出现等量异号电荷,若把它截成两半后分 开,再撤去外电场,问这两个半截的电介质上是否带电?为什么?答
10、:不带电因为从电介质极化的微观机制看有两类: 非极性分子在外电场中沿电场方向产生感应电偶极矩; 极性分子在外电场中其固有电偶极矩在该电场作用下沿着外电场方向取向。 其在外电场中极化的宏观效果是一样的,在电介质的表面上出现的电荷是束缚电 荷,这种电荷不象导体中的自由电荷那样能用传导的方法引走。当电介质被裁成 两段后撤去电场,极化的电介质又恢复原状,仍各保持中性。13章习题13-1半径分别为1.0cm与2.0cm的两个球形导体,各带电量1.0 X0-8C,两球心 间相距很远,若用导线将两球相连,求:(1) 每个球所带电量;(2) 每球的电势。解:两球相距很远,可视为孤立导体,互不影响,球上电荷均匀
11、分布。设两球半径分别为r1和r2,导线连接后的带电量分别为 q1和q2,而q1+q2= 2q,则两球 电势分别是V1=q14 n 0, V2=q24 n 0r2两球相连后电势相等,V仁V2,则有q1q2q1+q22q= r1r2r1+r2r1+r2即q1 =q2=2qr1=6.67? 10-9C r1+r22qr2=13.33? 10-9C r1+r2两球电势V1=V2=q14n& 0r仁?.003V13-2 A、B、C是三块平行金属板,面积均为 200cm2,A、B相距4.0mm, A、C 相距2.0mm, B、C两板都接地,如图13-38所示。设A板带正电3.0 X10-7C,不 计边缘效
12、应,求B板和C板上的感应电荷,以及 A板的电势。图 13-38解:A板带正电,B、C两板接地,且两板在 A板附近,所以A板上的正电荷电量 为q,分布在左右两表面,设B板感应电荷为-q1, C板感应电荷为-q2,则 q1+q2=q 由于AB间和AC间均可视为匀强电场EAB=EAC=q1 & 0Sq2 & OS所以q1EAB= q2EAC根据题意VA-VB=VA-VCdAB? EAB=dAC ? EAC得EAB1= EAC2由解得q仁 1.0 X0-7C, q2=2.0 W-7CB板上感应电荷为-q仁-.0为0-7CC板上感应电荷为-q2= -2.0 10-7CqldAB & 0SVA=EABdA
13、B=1.0? 10-7? 4.0? 10-3=2.3? 103V =-12-48.85? 10? 200? 1013-3两块无限大均匀带电导体平板相互平行放置,设四个表面的电荷面密度分别 为cl (T 2 (T 3 4如图13-39所示。求证当静电平衡时,(T 2= c 3 c仁 图巧 6 碍cr413-39证明垂直于板作柱状高斯面,如图所示,因为导体内场强为零,两板间场强垂直 于板平面,所以有E? dS=( c S2+c?3S1 & 0=0所以(T2=c3又左边导体板内场强 E=(T - c 2 c3 c 4)/2 0=0 考虑到c 2+3=0于是有c仁c413-4如图13-40所示,一内半
14、径为a、外半径为b的金属球壳,带有电荷 Q,在 球壳空腔内距离球心r处有一点电荷q。设无限远处为电势零点,试求:(1) 球壳内外表面上的电荷。(2) 球心0点处,由球壳内表面上电荷产生的电势。(3) 球心0点处的总电势。图13-40习题13-4图解:(1)由静电感应,金属球壳的内表面上有感生电荷 -q,外表面上带电荷q+Q。 不论球壳内表面上的感生电荷是如何分布的,因为任一电荷元离 0点的距离 都是a,所以由这些电荷在0点产生的电势为V-q=? dq4 n 00=4 n 0a球心0点处的总电势为分布在球壳内外表面上的电荷和点电荷q在0点产生的电势的代数和V0=Vq+V-q+VQ+q=qqQ+q
15、q111Q = -+(-+)+4 n 0r4 n 0a4 n 0b4 n 0rab4 n 0b13-5有一无限大的接地导体板,在距离板面b处有一电荷为q的点电荷。如图13-41所示,试求:(1) 导体板面上各点的感生电荷面密度分布。面上感生电荷的总电荷。图13-41习题13-5图解:(1)选点电荷所在点到平面的垂足 0为原点,取平面上任意点P, P点距离原 点为r,设P点的感生电荷面密度为 在P点左边邻近处(导体内)场强为零,其法向分量也是零,按场强叠加原理,EP丄=所以(T qcos 0 +=0 222 04 n 0叶b(r2+b2)2 n =(3/2 以0点为圆心,r为半径,dr为宽度取一
16、小圆环面,其上电荷为dQ=c dS=qbrdr/r2+b2)3/2总电荷为Q=? (TdS=-qb? Sx rdr0r2+b23/2=q013-6如图13-42所示,中性金属球A,半径为R,它离地球很远.在与球心 0相 距分别为a与b的B、C两点,分别放上电荷为qA和qB的点电荷,达到静电平 衡后,问:(1) 金属球A内及其表面有电荷分布吗?(2) 金属球A中的P点处电势为多大?(选无穷远处为电势零点)qB图13-42习题13-6图解:静电平衡后,金属球A内无电荷,其表面有正、负电荷分布,净带电荷为 零。(2) 金属球为等势体,设金属球表面电荷面密度为(T.?qAqB? +?(? dS? ab
17、? VP=V0=+SA4 n R4n& 00 因为(? dS=0 SA所以?qAqB? +? ab? VP=?4 n013-7半径为R1的导体球,被一与其同心的导体球壳包围着,其内外半径分别为R2、R3,使内球带电q,球壳带电Q,试求:(1) 电势分布的表示式;(2) 用导线连接球和球壳后的电势分布;(3) 外壳接地后的电势分布。图13-43习题13-7图解:(1)根据静电平衡条件,导体内场强为零。可知球壳内表面感应电荷为-,且均匀分布;导体球所带电量 q均匀分布在导体球表面。由电荷守恒得导体球壳 外表面均匀分布电量(Q+q),所以静电平衡后空间电势分布可视为三个均匀带电 球面的电势叠加。均匀
18、带电球面电势为? q? 4 n R(r?O R=? q? (r R)4 n?r0所以当r R1V1 =R1 r R2 1? qqq+Q? ?-+ 4 n ? 01R2R3?V2=R2 r R3 1? qqq+Q? ?-+ 4 n ? 0R2R3?V3=rR, q+Q 4 n 0R3V4=q+Q 4n 0r(2) 导体连接后,导体球带电量 q与球壳内表面感应电荷-q中和,导体壳与导体球等势,电荷分布在导体壳外表面,电量为q+Q,所以r R,V1=V2=V3=rR, q+Q 4 n 0R3V4=q+Q 4 n Or(3) 外壳接地后,外表面电荷q+Q被中和,则为两均匀带电球面电势叠加r R,1V1
19、=R1 r R,V3=V4=013-8已知导体球半径为R1,带电量为q。一导体球壳与球同心,内外半径分别为 R2和R3,带电量为Q,如图13-44所示。求:(1) 场强的分布;(2) 球和球壳的电势 V1和V2以及它们的电势差;(3) 若球壳接地,V1和V2以及电势差;(4) 用导线连接球与球壳后V1和V2的值。图13-44习题13-8图解:(1)先确定电荷的分布:因内球表面带电量为 q,贝仔求壳内表面的感应电荷 为-q ;又因球壳所带的电量为 Q,根据电荷守恒定律,球壳外表面的带电量一定 为q+Q。下面用两种方法求此带电系统的场强分布。方法一:用高斯定理求解。因电荷分布具有球对称性,可用高斯
20、定理求场强。取 以半径为r的同心球面为高斯面。当rR1时:E? dS=0, S1所以4n r2E=0 即 E=0;当 R1rR2 时:所以 S2E? dS=q&04 n r2E=q0 即卩 E=q4n 0丁2当 R2R3时:所以 SE? dS=q+Q0,4 n r2E=q+Q0即E=q+Q。4 n 0r2方法二:利用场强叠加原理求 E分布。空间任意一点的场强都可以看为三个带电量分别为q、- q和q+Q的带电球面在该点产生的场强的矢量和。设三个带电球面产生的场强大小分别为E1、E2和E3,利用均匀带电球 面的场强公式可得?0? E1=?q? 4 n r20? 0? E2=? q? 4 n r20
21、? 0?E3=? q+Q? 4 n r20?rR1rR2rR3根据场强的叠加原理,空间任意一点的总场强E=E1+E2+E3所以,场强大小分布为?0? q? 4 n 0r2E=?0? q+Q? 2? 4 n 0rrR1R1R3(2)求球体和球壳的电势及它们的电势差。方法一:用电势定义式 Vp=球的电势:?汽E? dl计算。V1=? E? dl=?R1ooR2R1R3o q+Qqd叶Od叶dr? 22RR234冗& r4 n OrOq11q+Q=(-)+4 n 0R1R24冗& 0R3球壳的电势:V2=? E? dl=?R3ooq+Qq+Qdr=R34n r24 n 0R30OO球与球壳的电势差:
22、U=V1-V2=q4 n0(11-)R1R2方法二:用电势叠加原理计算。空间任一点的电势都可以看作这三个带电球面在该点所产生的电势的代数和。利 用均匀带电球面产生电势的公式? q? 4冗冰0V=? q? 4 n Or同样可以得到V1 =q4 n0(r Rq+Q11q+Q-)+, V2=,4 n 0R3R1R24t 0R3所以U=V1-V2=q4 n0(11-) R1R2(3) 若导体球接地,球壳外表面电荷中和。用高斯定理可求得场强分布?0? qE=?2? 4 n?(0?rR1R1rR2所以得V1 = ?所以R2q4 n 0r2R1d叶? 0dr=R2R3q4 n0(11-),V2=0 , R1
23、R2U=V1-V2=q4n& 0(11R1R2(4) 用导线联结球与球壳时,球与球壳内表面电荷中和,导体球壳外表面带电 量为q+Q。这时场强的分布为?rR3E=?0? q+Q? 4 n r2r?R3因球和球壳相联,所以它们的电势相等,即Vx q+Q仁V2=? R0r2dr=q+Q34 n 4 n 0R3球与球壳的电势差为 U=V1-V2=013-9 一半径为R的带电介质球体,相对介电常量为 电荷体密度分布p = k / r。已知常量),试求球体内、外的电位移和场强分布。解:取半径为r r+d的薄壳层,其中包含电荷dq=p dV=(k/r)4 n r2dr=4 应SrDr的高斯定理,取半径为 r
24、的球形高斯面.球 内:4 n r2Dr1=4 n ? 0rdr=2 n kr2D1 = k / 2, D仁D1er (er为径向单位矢量)E1 = D1 / (& 0 r) = k / (2, E1=E0ee r)球外:4n r2D2=4n?R0rdr=2 n kR2DkR22=2r2 , D2=D2er (k 为kR2E2=D2/ & 0= E2=E2er 2 & 0r213-10半径为R的介质球,相对介电常量为、其体电荷密度p= p 0(1 / R),式中p0为常量,r是球心到球内某点的距离。试求:(1) 介质球内的电位移和场强分布。(2) 在半径r多大处场强最大?解: 取半径为r件dr的
25、薄壳层,其中包含电荷? 2r3? r?2 dq= p dV= p-/0 4n rdr=4 n dr CP RR?应用D的高斯定理,取半径为r的球形高斯面.? r3r4? 2r3? 4 n rD=4 ?(r-03-4R? ? dr=4 np 0?R 2r 则:? rr2? D= p 0 34R?,D=Der?p E=D/( & 0 r)=0 0 r对E(r)求极值?rr2? 3-4R? , E=Eer , er为径向单位矢量? p dE=0dr 0?1ir? -? =0 32R?得 r=2R 32Rd2Er=0且因,所以 处E最大.23dr13-11 一平行板电容器,极板间距离为10 cm,其间
26、有一半充以相对介电常量卡其余部分为空气,如图13-45所示.当两极间电势差10的各向同性均匀电介质, 为100 V时,试分图13-45习题13-11图别求空气中和介质中的电位移矢量和电场强度矢量。(真空介电常量 08.853012 -C22N12m2)-解:设空气中和介质中的电位移矢量和电场强度矢量分别为D1、D2和E1、E2,则U = E1d = E2d (1)D1 = 0E1 (2)D2 = 0 rE2 (3)联立解得E仁E2=U=1000 V/m dD1 = 0E1=8.8? 10-9C/m2D2= 0 rE2=8.?5l0-8C/m2方向均相同,由正极板垂直指向负极板.-13-12 一
27、平行板空气电容器充电后,极板上的自由电荷面密度尸1.773106C/m2 将极板与电源断开,并平行于极板插入一块相对介电常量为&于8的各向同性均匀电介质板。计算电介质中的电位移 D场强E和电极化强度P的大小。(真空介电常 量 & 0 8.8531012 C2 / -N2m2)解:由D的高斯定理求得电位移的大小为D = 尸 1.773106 C/m2 -由D= 0 & r的关系式得到场强E的大小为E=D 02.53104 V/m介质中的电极化强度P的大小为P = 0x eE = &10)E =.5306 C/m2 -13-13一导体球带电荷Q= 1.0 C,放在相对介电常量为 = 5的无限大各向
28、同性 均匀电介质中。求介质与导体球的分界面上的束缚电荷Q。解:导体球处于静电平衡时,其电荷均匀分布在球面上在球表面外附近,以球半径R作一同心高斯球面按 D的高斯定理有4n R2D = Q得到电位移的大小为 D =Q / (4 n该处的电场强度大小为E = D / ( 0 r)= Q / (4电极化强度的大小为P = 0 (1)=极化电荷面密度为(T = Pcos180 -1)Q4 rR2 住 r)Q 4 n rR2分界面上的束缚电荷为Q= 4 n R2c -= r rQ= 0.8 C13-14半径为R,厚度为h (vvR)的薄电介质圆盘被均匀极化,极化强度P与盘面平行,如图13-46所示求极化
29、电荷在盘中心产生的电场强度E。解:建坐标如右图.圆盘均匀极化,只有极化面电荷,盘边缘处极化电荷面密度为(T = Pcos 9dq = Rd 9 2h2fRhPcos0 d 9图13-46习题13-14图dE=dq 4 ne 0R2dEx = dEcos( n + (dEy = dEs in( n + 0)由极化电荷分布的对称性可知 Ey=dEy= 0 ?dqRhP. E=Ex=? dEx=? -cos 0 = ne 0R24n&?C3R20cos2 0 dhP= e ORE=-h4 e 0RP13-15如图13-47所示,一各向同性均匀电介质球,半径为 R,其相对介电常量为 e,球内均匀分布有
30、自由电荷,其体密度为 p 0求球内的束缚电荷体密度 p和 球表面上的束缚电荷图13-47习题13-15图面密度c。解:因为介质是球对称的,且 p0匀匀分布,所以p, c也必为球对称分布因而 电场必为球对称分布.用 D的高斯定理可求得D=p 0r3, E=De 0 e r= p 0r 3 e 0 erP=e 0 x eE=x e p 0r 3 erP叶dr? 4 n (r+di-)Pr? 4 n r2=-24n?dr2P?dS p -S?V=-x e p 0Xpn (r+dr)eOr? 4 n r23 r3 &r4 n? dr2略去dr的高次项,则p =x e p0 r= -1) p rO与 p
31、 (异号)(T =PRen=PR=(1) p OR,与 p 同号.x e p OR=r03 r3 r13-16有两个半径分别为R1和R2的同心金属球壳,其间各充满一半相对介电常 数分别为 r1, &的各向同性的均匀介质,如图13-48所示。当内球壳带电量为- Q,外球壳带电量为+Q时,忽略边缘效应。试求:(1) 空间中D、E的分布;(2) 两球壳的电势差。图13-48习题13-16图解:(1)作半径为r的同心球形高斯面,根据导体静电平衡后等势?即 R2R1E1? dl=? E2? dl R1R2E1=E2=E又D= 0 rED1 = 0 r1ED2= 0 r2忽略边缘效应,电荷分别在上、下半球
32、和球壳均匀分布,根据高斯定理 D? dS=Eq s当rR1,刀q0=0D=0,E=0当 R1rR2,刀 q0=0D=0, E=0方向 D/E/-r(2) 由定义U=?E?dl=?R1R2R2R1-Qdr 22( r1+ r2) Or即U=-Q2( r1+ 1?)?- R? R1? 213-17平行板电容器极板面积为S,间距为d,中间有两层厚度各为di和d2(d=d1+ d2)、介电常数各为和2勺电介质,计算其电容。解:设两极板各带电荷+q和-q,两极板电势差:U=V1-V2=E1d1+E2d2=(rc qddd1+d2=(1+2) 1 2S 1 2C= 1 2Sqq= W2qd1d2d1 2+
33、d2 1(+)S 1 2-13-18三个电容器如图如图13-49联接,其中C1 = 103106 F, C2 = 53106 F, C3 =43106 F,当A、B间电压U =100 V时,试求:-(1) A、B之间的电容;(2) 当C3被击穿时,在电容C1上的电荷和电压各变为多少?图13-49习题13-18图解:(1) C=(C1+C2)C3= 3.16310-6 F C1 +UC2+C3-(2) C1上电压升到U = 100 V,电荷增加到 Q1=C1U=13103 C13-19如图13-50所示,一空气平行板电容器,极板面积为S,两极板之间距离为d,其中平行地放有一层厚度为t (td)、
34、相对介电常量为的各向同性均匀电介 质略去边缘效应,试求其电容值。图13-50习题13-图解:设极板上的自由电荷面密度为T.应用D的高斯定理可得两极板之间的电位移为D = T由DE关系知,空气中的电场强度为E0 = T /0介质中的电场强度为E = T / ( 0 r)两极板之间的电势差为U = EO(d - t) + Et=(d-t)+ T t= T Td+d 0 0 r 0 r电容器的电容为C=作法二:看成二个电容串联,CTU rd+1 rt 0 rSC1 = 0Sd-t,C2= 0 rStC= 0 rSC2CC1+C2& rd+1 rt13-20如图13-51所示,一平行板电容器,极板面积
35、为S,两极板之间距离为d,中间充满介电常量按 = 0(规律变化的电介质在忽略边缘效应的情况下, 试计算该电容器dS1jA图13-51习题13-20图的电容。解:设两极板上分别带自由电荷面密度 土卩则介质中的电场强度分布为E=cc d = 两极板之间的电势差为 U=?d0Edx=(T d ?Od0dx c d=ln2 d+x 0该电容器的电容值为C=cSU= OSdl n213-21半径分别为a和b的两个金属球,它们的间距比本身线度大得多。今用一 细导线将两者相连接,并给系统带上电荷Q,求:(1) 每个球上分配到的电荷数。(2) 按电容定义式计算此系统的电容。解:(1)Qa+Qb=QVa=Qa4
36、 n ;O/b=Qb4 n ObVa=Vb=VQa4 n Oa=Qb4 n Ob即QaQbQ =aba+b得Qa= (2)系统电容 aQbQ; Qb= a+ba+bC=Q4jt 0aQQ=4t O(a+b) =QaUVa13-22如图13-52所示,一平行板电容器的极板面积 S=200cm2,两板间距d=5.0mm,极板间充以两层均匀电介质。电介质其一厚度d=2.0mm,相对介电常 数 r1=5.0其二厚度d2=3.0mm,相对介电常数 r2=2.0若以3800V的电势差 (VA-VB)加在此电容器的两极板上,求:(1) 板上的电荷面密度;(2) 介质内的场强、电位移及电极化强度;(3) 介质
37、表面上的极化电荷密度。图13-52习题13-22图 r1 OS r2 OS解:(1)因为C=111+C1C2C=d 1= C1C2d1d2 =r10Sr20SC1+C2+d1d2 OS r1+d2 r28?8U)-12?2.0? 10-2=9.32? 10-11F =-3-22.0? 103.0? 10+5.02.0 (T =QC(VAVB)= SS9.32? 10-11? 3800-5-1=1.77? 10C? m =-22.0? 10(2)如图作闭合圆柱形高斯面S,根据高斯定理Ds1?dS=q0(自由)所以有D1S1=c S1用同样的方法作高斯面 S,则得D仁c SD1?dS=-D1S2+
38、D2S2=0D2=D1=c介质内电位移 D=c =1.77? 10-5C? m-2D= r 0E所以介质1内场强1.77? 10-5E1=4.0? 105V? m-1 =-12 r1 058085? 10D介质2内场强E2=D r2 & 01?71/0-5=1.0? 106V? m-1 =-122.0? 8.85? 10介质内1电极化强度? 1? 1? -5-5-2? =1.77? 10? 1-P1= c -1? =1.42? 10C? m ? 5.0? r1?介质内2电极化强度? 1P2= C- & ? 1? -5-6-2? =1.77? 10? 1-=8.85? 10C? m ? 2.0?
39、(3) 介质1表面束缚电荷面密度 c 1=P1=1.42 10-5C? m-2 介质2表面束缚电荷面密度 c 2=P2=8.8510-6C? m-213-23有两个半径分别为R1和R2的同心金属球壳,内球壳带电量为 Q0,紧靠其 外面包一层半径为R、相对介电常数为的介质。外球壳接地,如图13-53所 示。求:(1) 两球壳间的场强分布;(2) 两球壳的电势差;(3) 两球壳构成的电容器的电容值;(4) 两球壳间的电场能量。图13-53习题13-23图解:(1)因为电荷分布是球对称的,介质分布又是与带电球同心的球对称分布, 因而不会破坏电场分布的球对称性,所以可用介质中的高斯定理求场强的分布。设
40、介质内(即R1rR范围内),电位移矢量为D1,电场强度为E1,由介质中 高斯定理所以 SD1?dS=Q0D1=Q0D1Q0E=, 122 4 n r4 n r0r0r设介质外,即RrR2范围内,电位移矢量为D2,电场强度为E2,由介质中的 高斯定理所以SD2? dS=Q0D2=Q0D2Q0E=,2 04 n 0r24 n r2因此,在两金属球壳之间,场强的分布为?Q0? 2? 4 n 0 Q0? 4 n 0r2R1rRRvrR2(2) 两球壳间的电势差V1-V2=?E? dl=?R1R2RQ04冗& 0 rrR1叶? 2R2Q04n& 0r2Rr? 11?Q0+? + ? 4 n 0 R1R?
41、 4 n 0Q01? R-R?2?(3) 两球壳构成的电容器的电容值C=Q0V1-V2114 n 0 r(11111-)+(-)R1R4n 0RR24 n 0 rRR1R2R2(R-R1)+ rR1(R-R)(4) 两球壳间的电场能量W=?11 0 rE12dV 0E22dV V12V22R21Q0Q02122=? 0 r()4 n rd叶 ()4 ?Ti2f21l2 R24冗& 0 rr4 n& OrR=? RQO2Q02R18tt 0 rr2dR+2Q02R& 0r2dr 2Q01111 =+(-) 8 n 0 rR1R4n 0RR2 也可以用电容器能量公式计算222Q0Q01Q01111W=(-)+(-) 2C8 n O rR1R4n ORR213-24用输出电压U作为稳压电源,给一电容为 C的空气平行板电容器充电。在 电源保持连接的情况下,试求把两个极板间距增大至n倍时外力所做的功。解:因保持与电源连接,两极间电势保持不变,而电容值为C= OS/dC= OS/(nd)电容器储存的电场能量由 We=CU2/2We=CU2/2=CU2/2 nCU21-n?We=We-We=U/2(C/n-C)=O 2n2在两极板间距增大过程中电容器上带电量由Q减至Q,电源做功W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羊肉代加工合同(2篇)
- 济南的冬天说课稿8篇
- 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视觉系统设计》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翠月嘉苑5-6#、11-12#、16-17#楼施工组织设计
- 发现与创作说课稿
- myschoolbag说课稿第课时
- 《整百整千加减法》说课稿
- 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机械基础综合设计》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工程合同管理》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演讲稿
- 低空飞行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写作参考范文
- 2018年人教版九年级英语单词表
- 成语故事课件一诺千金
- 物业公司环境因素清单
- 国内旅游出团通知书(新版)
- 赶工措施费申请报告
- 全桥逆变电路滤波电路设计步骤
- 蒲公英总黄酮的提取及其抑菌性能
- 4gl语言开发原则及规范--简化版
- 工程量确认单样本(管线)
- 区最新关于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