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木种质资源普查技术方法._第1页
林木种质资源普查技术方法._第2页
林木种质资源普查技术方法._第3页
林木种质资源普查技术方法._第4页
林木种质资源普查技术方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内蒙古自治区林木种质资源普查技术方法(试行)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厅2008年 11月1林木种质资源普查的目的 12林木种质资源普查的内容 13林木种质资源普查准备 14普查依据标准和主要技术资料25划分普查单位 26初列树种名录 37确定普查地块 38乡土树种调查方法 39古树名木调查方法510外来树种调查方法 611内业整理 812普查成果 913附表 10附表1 :线路调查表12附表2 :地块调查表 13附表3 :每木调查表 14附表4 :标准地调查表 15附表5 :乔木乡土树种统计表 16附表6 :灌木乡土树种统计表 17附表7 :古树名木统计表 18附表8:外来树种统计表 19附表9:珍稀

2、濒危树种统计表 20附表10 :林木种质资源普查工作量统计表2114附录 11附录1:林木种质资源普查主要技术规定 22附录2:线路踏查技术规定 36附录3:标准地调查技术规定 38附录4:标本采集制作技术规定 41附录5:照片拍摄技术规定 47附录6:树种鉴别技术规定 48附录 7:内蒙古自治区林木种质资源普查初列树种名录 49附录8:内蒙古自治区珍稀濒危树种名录 66附录9:林木种质资源普查工作总结提纲 69附录10 :林木种质资源普查技术报告提纲70内蒙古自治区林木种质资源普查技术方法1 林木种质资源普查目的 普查的目的是查清我区现有乡土和外来林木种质资源的集 中分布区、面积、生长状况,

3、为今后开展林木种质资源的收集、 保存、利用,建立布局合理的林木良种基地,大力选育、生产、 推广林木良种提供科学依据,从而提高营林质量。2 林木种质资源普查内容2.1 查清乡土树种的集中分布区、面积、生长状况等。2.2 查清古树名木地点、株数和生长状况等情况。2.3 查清外来树种的适应性和推广面积等。3 林木种质资源普查准备 林木种质资源普查开始前,要作好各项准备工作,包括准 备普查工具,成立普查队伍,进行技术培训,收集普查所需的 资料等。3.1 准备普查工具测量仪器:全球卫星定位仪( GPS )、望远镜、罗盘仪、测 高仪、测绳 、 皮尺、围尺、钢卷尺、计算器、照像机、土壤试 剂、土壤调查器械等

4、;标本采制器械:采集桶、标本夹、枝剪、放大镜、吸水纸、 台纸、透明纸、浸制试剂等。各地应在充分利用原有设备的基础上,本着勤俭节约的精 神,做必要的添置。3.2 成立普查队伍 各地区要抽调责任心强、能吃苦耐劳、熟悉植物分类、森林 调查、林木选育等业务的专业技术人员组成普查队,普查人员 不易过多,可根据本地区林木种质资源情况确定。3.3 进行技术培训 为了正确掌握林木种质资源普查方法和标准,自治区林业厅 集中对各地区普查技术骨干进行培训。在自治区统一培训后, 各地区要结合当地实际,再组织全体普查人员进行技术培训。4 普查依据标准和主要技术资料4.1 普查依据标准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主要技术规定 、

5、林木种质资源 保存原则与方法 (GB/T 14072-1993 )、林木育种及种子管理 术语( GB/T 11620-1996 )、主要针叶造林树种优树选择技术 GB10018-88、林木引种(GB/T 14175-1993 )、林木采种技 术(GB/T 11619-1996 )、中国土壤系统分类 (1995 )。4.2 主要技术资料 五万分之一地形图与林相图(如有最新航片或卫片更好) 内蒙古植物志 、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资料 、内蒙古自 治区土壤分布图和当地其它有关林业资料。5 划分普查单位大兴安岭原始林区以林管局为普查单位,其他地区以盟市 为普查单位。6 初列树种名录根据内蒙古植物志 、森

6、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资料和 当地有关林业资料,在普查前参照内蒙古自治区林木种质资 源普查初列树种名录 (详见附录 7),先初步列出当地应该有的 树种名录,包括乔木、灌木和木质藤本等木本植物,并填写当 地初列树种名录 ,供调查使用。7 确定普查地块 在各类林木种质资源的集中分布区选择有代表性的地块进 行较详细的典型调查。典型调查地块面积和块数根据树种分布 范围、地形地貌等情况而定8 乡土树种调查方法8.1 调查对象 以当地初列树种名录为基础,调查中发现的新树种、 稀有群落也要列入,包括乔木、灌木、木质藤本。分布不多、 有发展潜力、未被大量栽培利用的乡土树种是重点,必须查清 具体分布地点、面积和生长

7、状况。8.2 调查内容 树种、集中分布面积、起源及典型地块的立地因子、土壤 类型、面积、树龄、林分郁闭度(或盖度)等级、各树种平均 胸径、平均树高(或丛高) 、冠幅、各树种在群落中的作用、生长状况、结实状况、病虫害情况等8.3 调查方法利用内蒙古植物志 、内蒙古自治区林木种质资源普查 初列树种名录 、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资料和当地其它有 关林业资料,结合访问、座谈方式,首先查清其集中分布范围 和面积,然后在其中选择有代表性的地块,设标准地进行典型 调查;对通过上述方法不能确定树种集中分布区的,可通过线 路踏查的方式确定其集中分布区,然后在其中选择有代表性的 地块,设标准地进行调查。山区踏查线路

8、应选择植物多样性高的沟系;平原地区踏查 线路(相对高差不超过 100 米的地区) 应从北至南作 23 条样 线,样线从西往东均匀分布,使其控制总体。在线路踏查行进 中,要随时进行生境的描述和记载各树种的分布情况(多度) 。典型调查地块要优先选择以拟调查树种集中分布的林地; 优先选择符合优良林分选择要求的林地;优先选择天然林;优 先选择纯林。典型调查采取标准地调查方式。标准地设置可根据树种、 分布范围、地形地貌等情况而定。山地一般从山脚到山顶,垂 直等高线设标准地进行典型调查,并拍照和采集标本。标准地 面积按乔灌树种分别设置,第一个层次:20m X30m,主要进行乔木层各项指标的测定。第二个层次

9、:在第一个层次样地中, 选择4个角,分别设置大小为 5m X5m的样方4个,进行灌木 各项指标的测定。纯灌木林可设10 m X10 m样方进行测定(特殊 的视情况可大可小 )。 标准地不能跨越河流、 道路或伐开的调查 线,且应远离林缘。在标准地内分树种进行调查。胸经必须测量距地面 1.3 米 处直径,在坡地上测量坡上 1.3 米处直径。 遇干形不规整的树木, 应垂直测定两个方向的直径, 取其平均值。 在 1.3 米以下分叉者 应视为两株树,分别检尺。林分郁闭度和盖度一般采用目测法确定。 对所设标准地未涵盖的新树种、稀有群落要随机设置调查 样方,然后进行补充调查。线路踏查以目测为主,填写附表 1

10、 。标准地调查以实测为主, 填写附表 2,标准地每木调查要填 写附表 3。8.4 质量要求 典型地块要在调查树种的集中分布区内,而且有代表性。 对难以鉴别的树种和新发现树种要采集标本、拍摄照片,请植 物分类专家进行鉴定,准确命名。定量指标测定要准确,定性 指标描述要恰当。9 古树名木调查方法9.1 调查对象凡符合下列情况的树木要列入古树名木进行调查:a.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古老大树和有典故享盛名的树木(古树);b. 速生树种胸径在 150cm 以上,针叶树种胸径在 100cm 以 上的树木(大树) 。9.2 调查内容 树种名称、分布地点、起源、树龄、树高、胸径、冠型、 株数、生长状况、结实状况、病

11、虫害情况、保护形式等。9.3 调查方法9.3.1 利用当地古树名木调查成果资料到现地进行核对。9.3.2 通过访问调查方法确定。9.3.3 在线路踏查中确认。9.3.4 古树名木要进行每木调查,填写附表3。9.4 质量要求 调查的古树名木必须有据可查,有处可找,有图可辨。要 附相关位置图及照片。10 外来树种调查方法10.1 调查对象 凡我区无自然分布的外来树种均在调查之列。能正常越冬、越夏,完成年生长周期的树种。树龄在 5 年 以上的应作重点调查。树龄在 5 年以下,或尚在育苗阶段的外来树木,只作一般 性登记。10.2 调查内容树种名称、 所在点、 土壤类型、 株数 /面积、 树龄、 树高(

12、或 丛高)、胸径、冠幅、生长状况、结实状况、病虫害情况、引进 地点、引进时间、引进材料、抗性、引种效果、推广面积等。10.3 调查方法 对散生种植(主要包括植物园、树木园、公园、广场等) 的外来树种,在利用每个调查地块现有资料的基础上,进行每 木调查,填写附表 3 ,并拍摄照片。对成片种植的外来树种,选择有代表性的地块,设置标准 地进行典型调查,填写相关数据、拍照。标准地调查方法和要 求与乡土树种调查相同。对外来树种的抗性及引种效果要作出综合评价。 抗性的评价旨在鉴定外来树种在试种过程中的耐寒、耐旱、 耐盐碱、抗风、抗涝、抗病虫害的能力等。引种效果的鉴定等级:1 级:完全驯化。 在一般栽培条件

13、下与乡土树种一样具有适 应本地气候和土壤的能力,能正常开花结果,优良性状与原产 地相似。2 级:只能在小气候下正常生长发育,开花结实,在大气候 条件下还不能形成大片林分。3 级:在小环境下能生长发育,开花结实,但生长势不如原 产地,经济性状减低或表现不出来。4 级:常遭到不利生长的环境因子危害, 在小地形及人工保 护下勉强进行其生长发育或发育不全,一般不能衍生后代,不 能达到引种目的。5 级:不适应引种地的生境条件,只能进行营养生长,常因 不利生长的环境因子危害而死亡。10.4 质量要求 引种材料(包括种子、穗条及其它繁殖材料)的来源及引 种的方法与步骤必须调查清楚。定量指标测定要准确,定性指

14、标描述要恰当,抗性、引种 效果综合评价要得当。引种失败的树种可作登记,并说明失败原因,以利吸取教 训。11 内业整理11.1 检查分析 内业开展前,应对外业调查资料进行检查分析,检查分析 的内容包括:11.1.1 调查表格是否齐全,项目填写是否符合要求,计算 是否准确。11.1.2 文字材料有无错、漏。11.1.3 图、表、文字资料是否一致。11.1.4 将相同树种进行比较,若名称不清的,应依据标本 进行鉴定核准。11.1.5 将相同树种进行比较,若发现生长量相差极大或形质特异的应予以核实在检查分析过程中,若发现错误应及时予以纠正。若室内 不能解决的,应进行补充核实调查。不可随意改动外业调查的

15、 基本数据和基本文字资料。11.2 计算面积 分布范围广的树种,其集中分布面积查阅有关资料;分布 集中而面积较小的树种,其分布面积用 GPS 求算;地块面积用 GPS 求算或目测。11.3 统计汇总依据调查地块基本情况表 、每木调查表 、调查地块 树种统计表和其它的调查资料进行分类统计,分别填写乔 木乡土树种统计表 、灌木乡土树种统计表 、珍稀濒危树种 统计表、古树名木统计表 、外来树种统计表 林木种质资 源普查工作量统计表 。树种统计顺序按内蒙古自治区林木种 质资源普查初列树种名录的顺序进行。11.4 整理照片 普查中拍摄的各类合格的、有保存价值的照片,应分类整 理,每张照片都要附上内容说明

16、等。11.5 整理标本 采集的标本要分类整理,并附上标本标签和鉴定标签,妥 善保存。11.6 建立数据库数据库建立方法另行规定12 普查成果普查成果以盟市为单位上报。普查成果上报内容包括:12.1 林木种质资源普查工作总结12.2 林木种质资源普查技术报告12.3 统计表12.3.1 乔木乡土树种统计表12.3.2 灌木乡土树种统计表12.3.3 古树名木统计表12.3.4 外来树种统计表12.3.5 珍稀濒危树种统计表12.4 树种名录12.5 图纸12.5.1 珍稀濒危树种分布示意图12.5.4 古树名木分布示意图;12.6 标本12.7 照片13 附表附表 1 :线路踏查基本概况表附表

17、2 :调查地块基本情况表附表 3 :每木调查表附表 4 :调查地块树种统计表附表 5 :乔木乡土树种统计表附表 6 :灌木乡土树种统计表附表 7 :古树名木统计表附表 8 :外来树种统计表附表 9 :珍稀濒危树种统计表附表 10 :林木种质资源普查工作量统计表14 附录附录 1 :林木种质资源普查主要技术规定附录 2 :线路踏查技术规定附录 3 :标准地调查技术规定附录 4 :标本采集制作技术规定附录 5 :照片拍摄技术规定附录 6 :树种鉴别技术规定附录 7 :内蒙古自治区林木种质资源普查出列树种名录附录 8:内蒙古自治区珍稀濒危树种名录附录 9: 林木种质资源普查工作报告附录 10 :林木

18、种质资源普查技术报告附录 1林木种质资源普查主要技术规定1 前言为满足全区林木种质资源普查的需要,特制定本细则。 细则只收录了调查涉及到的技术标准。2 技术标准2.1 地类2.1.1 分类系统土地类型(简称地类) ,是根据土地的覆盖和利用状况综合 划定的类型,分为林地和非林地两大地类。其中,林地划分为 8 个一级地类, 18 个二级地类, 6 个三级地类,见表 1。地类划 分的最小面积为 0.067hm 2( 1 亩)。2.1.2 具体标准2.1.2.1 林地 有林地 连续面积大于 0.067hm 2 、郁闭度 0.20 以上、 附着有森林植被的林地(含四旁林分) 。乔木林 由乔木(不含因人工

19、栽培而矮化的,如杨树灌丛) 树种组成的片林或林带。乔木林分为纯林和混交林: 纯林 一个树种(组)蓄积量(未达起测径级时按株数 计算)占总蓄积量(株数)的 65% 以上的乔木林地。混交林 任何一个树种(组)蓄积量(未达起测径级时 按株数计算)占总蓄积量(株数)的65% 以下的乔木林地。序号一级二级三级1有林地纯林乔木林混交林2疏林地3灌木林地国豕特别规疋灌木林其它灌木林4未成林造林地人工造林未成林地封育未成林地5苗圃地6无立木林地米伐迹地火烧迹地其它无立木林地7宜林地宜林荒山荒地宜林荒沙荒地灌丛地其它宜林地8辅助生产林地生产苗木、种子设施用地贮存生产苗木、种子设施用地集材道、运材道(公路)林业科

20、研等示范基地野生动植物保护等用地供水、供电等设施用地其它有林地权属证明的土地农地沼泽、水域等工矿、城镇用地其它用地表1林地分类系统表 疏林地 附着有乔木树种,连续面积大于 0.067hm 2 、 郁闭度在 0.10 0.19 之间的林地。 灌木林地 附着有灌木树种或因生境恶劣矮化成灌木 型的乔木树种,以经营灌木林为目的或起防护作用,连续面积 大于0.067hm 2、覆盖度在30%以上或每公顷株(丛)数2500 株(丛)的林地。 国家特别规定灌木林分布在 400mm 年均降水线以下的干旱、半干旱、极干旱地区和森林垂直分布上限,以发挥生 态防护效能为主的灌木林地(具体范围按国家林业局林资发 200

21、414 号的规定执行) 。 其它灌木林不属于国家特别规定的灌木林地。 未成林造林地人工造林未成林地 人工造林(包括植苗、穴播或条播、 分殖造林)和飞播造林(包括模拟飞播)后不到成林年限,造 林成效符合下列条件之一,分布均匀,尚未郁闭但有成林希望 的林地。A 年均等降水线 400mm 以下地区,人工造林当年造林成 活率为 70% 或保存率为 65% 以上(阔叶树 3 年,针叶树 5 年以 内)。B 飞播造林后成苗调查苗木 3000株/hm2以上或飞播治沙 成苗2500株/hm2以上,且分布均匀,尚未郁闭但有成林希望的 林地,见表2。C 封育(天然更新)未成林地 采取封山育林或人工促进 天然更新后

22、,不超过成林年限,天然更新等级中等以上,尚未 郁闭但有成林希望的林地,见表 2。苗圃地指固定的育苗用地。无立木林地采伐迹地采伐后保留木达不到疏林地标准、尚未人工更新或天然更新达不到中等等级的林地。表2不同营造方式成林年限表单位:年营造方式年降水量400mm以下地区年降水量400mm以上地区乔木灌木乔木灌木封山育林8-155-85-104-6飞播造林7-105-75-85-7人工造林直播4-104-84-83-6植苗、分殖3-83-62-62-5 火烧迹地火灾后活立木达不到疏林地标准、尚未人工更新或天然更新达不到中等等级的林地。 其它无立木林地A 造林更新后, 成林年限前达不到未成林造林地标准的

23、林 地;B 造林更新到成林年限后,未达到有林地、灌木林地或疏 林地标准的林地;C 已经整地但还未造林的林地;D 不符合上述林地区划条件, 但有林地权属证明, 因自然 保护、科学研究等需要保留的土地。 宜林地A 宜林荒山荒地 未达到上述有林地、 疏林地、灌木林地、 未成林造林地标准,规划为林地的荒山、荒滩、荒沟、荒地等。B 宜林荒沙荒地 未达到上述有林地、 疏林地、灌木林地、 未成林造林地标准,造林可以成活,规划为林地的固定、半固 定沙地(丘) 、流动沙地(丘) 、有明显沙化趋势的土地等。C 灌丛地 是指覆盖度 20% 29%的灌木 (丛)地类。D 其它宜林地 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规划用于发展林业

24、 的其它土地。 辅助生产林地 直接为林业生产服务的工程设施与配 套设施用地和其它有林地权属证明的土地,包括:A 培育、生产种子、苗木的设施用地;B 贮存种子、苗木、木材和其它生产资料的设施用地;C 集材道、运材道(公路) ;D 林业科研、试验、示范基地;E 野生动植物保护、护林、森林病虫害防治、森林防火、木材检疫设施用地;F 供水、供热、供气、通讯、输电线等基础设施用地;G 其它有林地权属证明的土地a 水域、沼泽地;b 农地 各种农牧业用地;c 工矿用地 包括城镇、乡村居民点、工矿用地; d 其他土地 未列入上述各种地类的土地。2.1.2.2 非林地 指林地(林权)以外的农地、水域、未利用地

25、及其它用地。 农地 各种农牧业用地。 未利用地 因自然经济条件和当前科学技术水平所限 而难以利用的土地,包括滩涂、盐碱地、沼泽地、裸土地、岩 石裸露地、沙漠、荒原等。 其他土地 包括交通、城镇、乡村居民点、工矿用地, 以及未列入上述各种地类的土地。 水域 内陆自然水域和水利设施的正常水面,包括河流 (平均宽度 5 米以上)水面、湖泊水面、水库水面、坑塘水面 等。2.2 林种2.2.1 分类系统3.2.1.1 有林地、疏林地和灌木林地根据经营目标的不同分为五个林种、二十三个亚林种,分类系统见表3。2.2.2 具体标准2.2.2.1 防护林 以发挥生态防护功能为主要目的的森林、林 木和灌木林。 水

26、源涵养林 以涵养水源,改善水文状况,调节区域水 分循环,防止河流、湖泊、水库淤塞,以及保护饮用水水源为 主要目的的森林、林木和灌木林。 水土保持林 以减缓地表径流、减少冲刷、防止水土流 失、保持和恢复土地肥力为主要目的的森林、林木和灌木林。 防风固沙林: 以降低风速、 防止或减缓风蚀、 固定沙地, 以及保护耕地、果园、经济作物、牧场免受风沙侵袭为主要目 的的森林、林木和灌木林。 农田牧场防护林:以保护农田、牧场减免自然灾害,改 善自然环境,保障农、牧业生产条件为主要目的的森林、林木 和灌木林。 护岸林:以防止河岸冲刷崩塌、固定河床为主要目的森 林、林木和灌木林。 护路林 以保护铁路、公路免受风

27、、沙、水、雪侵害为 主要目的的森林、林木和灌木林。 其它防护林 以防火、防雪、防雾、防烟、护鱼等其它 防护作用为主要目的的森林、林木和灌木林。表 3 林种分类系统 表森林类别林种亚林种一、生态公益林(地)(一)防护林11 .水源涵养林12 .水土保持林13 .防风固沙林14 .农田牧场防护林15 .护岸林16.护路林17 .其它防护林(二)特种用途林21 .国防林22 .实验林23 .母树林24 .环境保护林25 .风景林26.名胜古迹和革命纪念林27 .自然保护区林二、商品林(地)(三)用材林31 .短轮伐期工业原料用材林32 .谏生丰产用材林33 .一般用材林(四)薪炭林41 .薪炭林(五

28、)经济林51 .果树林52 .食用原料林53 .林化工业原料林54 .药用林55 .其它经济林222.2 特种用途林以保存物种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用于国防、森林旅游和科学实验等为主要经营目的的森林、林木和 灌木林。 国防林 以掩护军事设施和用作军事屏障为主要目的 的森林、林木和灌木林。 实验林 以提供教学或科学实验场所为主要目的的森 林、林木和灌木林,包括科研试验林、教学实习林、科普教育 林、定位观测林等。 母树林 以培育优良种子为主要目的的森林、林木和灌 木林,包括母树林、种子园、子代测定林、采穗圃、采根圃、 树木园、种质资源和基因保存林等。 环境保护林 以净化空气、防止污染、降低噪音、改善

29、 环境为主要目的,包括城市及城郊结合部、工矿企业内、居民 区与村镇绿化区的森林、林木和灌木林。 风景林 以满足人类生态需求,美化环境为主要目的, 分布在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度假区、滑雪场、狩猎场、城 市公园、乡村公园及游览场所内的森林、林木、灌木林。 名胜古迹和革命纪念林位于名胜古迹和革命纪念地,包括自然与文化遗产地、历史与革命遗址地的森林、林木和灌 木林,以及纪念林、文化林、古树名木等。 自然保护区林 各级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小区内以保 护和恢复典型生态系统和珍贵、稀有动植物资源及栖息地或原 生地,或者保存和重建自然遗产与自然景观为主要目的的森林、 林木和灌木林。2.2.2.3 用材林 以

30、生产木材为主要目的的森林、林木和灌木 林。 短轮伐期工业原料用材林 以生产纸浆材及特殊工业 用木质原料为主要目的,按照工程项目管理,采取集约经营、 定向培育的森林、林木和灌木林。 速生丰产用材林 通过使用良种壮苗和实施集约经营, 缩短培育周期,获取最佳经济效益,森林生长指标达到相应树 种速生丰产林国家(行业)标准的森林。 一般用材林 其它以生产木材为主要的目的的森林、 林木2.2.2.4 薪炭林 以生产热能燃料为主要经营目的的森林、林 木和灌木林。2.2.2.5 经济林 以生产油料、干鲜果品、工业原料、药材及 其他副特产品为主要经营目的的森林、林木和灌木林。 果树林 以生产各种干、鲜果品为主要

31、目的的森林、林 木和灌木林。 食用原料林 以生产食用油料、饮料、调料、香料等为主要目的的森林、林木和灌木林 林化工业原料林 以生产树脂、单宁等非木质林产化工原料为主要目的的森林、林木和灌木林。 药用林 以生产药材、药用原料为主要目的的森林、林 木和灌木林。 其它经济林 以生产其它林副、特产品为主要目的的森 林、林木和灌木林。2.3 树种、优势树种与树种组成2.3.1 树种 主要调查树种原则上与各盟市或地区的初列树种名录 一致。2.3.2 优势树种 在乔木林、疏林中,按蓄积量组成比重确定,蓄积量占总 蓄积量比重最大的树种为优势树种。未达到起测胸径的幼龄林、未成林造林地小班,按株数组 成比例确定,

32、株数占总株数最多的树种为优势树种。经济林、灌木林按株数或丛数比例确定,株数或丛数占总 株数或丛数最多的树种为优势树种。2.3.3 树种组成 乔木林按十分法确定树种组成。复层林应分别林层,按十 分法确定各林层的树种组成。2.4 龄级、龄组、生产期2.4.1 龄级与龄组乔木林龄级与龄组根据优势树种的平均年龄确定。各树种的龄级期限和龄组的划分标准见表4。2.4.2 生产期经济林划分为产前期、初产期、盛产期和衰产期四个生产期。划分标准见表5。表4主要树种龄级与龄组划分表单位:年树种起源龄组划分龄级期限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成熟林过熟林云杉、侧柏、桧柏、杜松天然詬061-100101-120121-160&

33、gt;16120人工<4041-6061-8081-120>12120落叶松、樟子松天然<4041-8081-100101-140>14120人工<2021-3031-4041-60>6110油松天然<3031-5051-6061-80>8110人工<2021-3031-4041-60>6110杨树、柳树、胡杨等软阔天然<3031-5051-6061-80>8110人工<1011-1516-2021-30>305白桦、山杨、榆树天然<3031-5051-6061-80>8110人工<2021-

34、3031-4041-60>6110柞树、械天然<4041-6061-8081-120>12120树、人工<2021-4041-5051-70>7110刺槐等硬阔注:飞播造林同人工林。经济林不划分龄级、龄组表5生产期划分标准表单位:年苹果梨桃杏枣沙果葡萄沙棘枸杞产前期<5<3<2<1初产期5-76-144-55-713-305-74-55-62盛产期7-4015-506-208-3031-807-406-106-203-10衰产期绍1冯1绍1羽1支1>112.5 立地因子2.5.1地貌极高山海拔5000m (含)以上的山地;高山海拔为3

35、500 4999m 的山地;中山海拔为1000 3499m 的山地;低山海拔低于1000m的山地;丘陵没有明显的脉络,坡度较缓和,且相对高差小于100m ;平原平坦开阔,起伏很小。2.5.2坡度I级为平坡05度;级为缓坡 6 15度;川级为斜坡16 25度;W级为陡坡 26 35度;V级为急坡36 45度;W级为险坡 46度以上。2.5.3 坡向按东、南、西、北、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及无九个方 位确定坡向。2.5.4 坡位分脊、上、中、下、谷、平地六个坡位。2.5.5 土壤因子2.5.5.1 土壤类型:根据中国土壤分类系统,记载到土类,代码见表 6。2.5.5.2 腐殖质层厚度 :种质生长土

36、壤的 A 层厚度,当有 AB 层时,应为A+AB/2厚度,厚度分三个等级:厚:20cm ;中: 10 19cm ;薄: <10cm 。2.5.5.3 土层厚度:种质生长土壤的A+B层,当有BC过渡层时, 应为 A+B+BC/2 的厚度,厚度等级见表 7。2.6 其它标准2.6.1 权属权属包括所有权和使用权(调查时只记载使用权,又叫经 营权),分为林地所有权、林地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林木使用 权。林地所有权分国有和集体,林木所有权分国有、集体、个 人和其他。林地与林木使用权分国有、集体、个人和其他。表6 土类名称代码表土纲土类代码土纲土类代码铁铝 土纲砖红壤101半水 成土 纲黑土161

37、赤红壤102r白浆土162 :红壤103潮土163黄壤104砂姜黑土164淋溶 土纲黄棕壤111灌淤土165 :棕壤112绿洲土166暗棕壤113p草甸土167 1灰黑土114盐碱 土纲盐土171漂灰土115碱土172半淋溶 土纲燥红土121岩成 土纲紫色土181褐土122石灰土182r塿土123磷质石灰土183 1灰褐土124黄绵土184钙成 土纲黑垆土131风沙土185黑钙土132火山灰土186栗钙土133高山 土纲山地草甸土191棕钙土134r业咼山草甸土192 1灰钙土135高山草甸土193石膏岩 成土纲灰漠土141亚咼山草原土194灰棕漠土142高山草原土195棕漠土143亚咼山漠土

38、196水成 土纲p 沼泽土151p高山漠土197 :水稻土152高山寒冻土198表7 土层厚度等级表单位:cm厚度级A层+B层厚度亚热带山地丘陵、热带亚热带咼山、暖温带、温带、寒温带厚层土>80>60中层土40793059薄层土<40<302.6.2 起源 天然林 由天然下种、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或萌生形成的 森林、林木、灌木林。 人工林 由直播、植苗、分殖或扦插造林形成的森林、 林木、灌木林。 飞播林 由飞机播种或模拟飞播造林形成的森林、林 木、灌木林。2.6.3 径阶林木调查起测胸径不限。2.6.4 郁闭度、覆盖度等级2.6.4.1 有林地郁闭度等级高:郁闭度0.70以

39、上;中:郁闭度 0.400.69 ;低:有郁闭度 0.20 0.39。2.6.4.2 灌木林覆盖度等级密:覆盖度 70%以上;中:覆盖度 50%69%;疏:覆盖 度 30%49%。2.6.5 散生木和四旁树2.6.5.1 散生木 生长在灌木林地、未成林造林地、无立木林 地和宜林地、非林地上达到起测直径的树木(不包括四旁树) , 以及散生在幼中林中的不同世代的上层高大林木。2.6.5.2 四旁树 在宅旁、村旁、路旁、水旁等地栽植的面积不到 0.067hm 2 的各种林木。附录 2线路踏查技术规定1 线路踏查目的 全面掌握被调查地块的植被情况和分布规律,以及它们所 处地形、地貌、土壤、气候等;确定

40、拟调查树种的典型调查地 块,设置标准地。2 踏查线路设置 根据调查区内植被的分布情况,确定踏查线的布设位置及 布设数量。2.1 踏查线路条数 踏查线密度,根据自然条件复杂程度确定,以能涵盖各种 植物群落类型为原则。踏查前应先在地形图或航空象片上设计踏查线路。线路应 选在和森林植被垂直分布较复杂的地段上,尽可能包括所有植 物群落,并使土壤、植被等具有代表性。2.2 踏查线路方向 在山区,踏查线路要与主山脊的分水岭走向垂直,从谷底 向山脊沿海拔升高的方向设置。在河谷,踏查线路沿河岸由下 游向上游设置。在平原丘陵区,踏查线路沿纬度或经度设置。在沙区,踏查线路贯穿固定沙丘、半固定沙丘、流动沙丘、丘间低

41、地、滩地进行设置。踏查线路一般为直线或弧线。2.3 踏查线路长度踏查线路长度按确定的调查区域或调查地块大小确定,踏 查线路要贯串调查区域或调查地块。2.4 踏查线路分段在沿踏查线路进行调查时,对森林植物群落等主要调查因 子有明显变化的地段,要分段进行调查。要把森林植物群落等 主要调查因子相同的地段,划分为同一个调查段。并在地形图 或航空象片上标记位置,以便在同一个立地类型内设置各拟调 查树种林分的标准地。2.5 踏查线路宽度在山区河谷,踏查线路宽度设 20 米。在平原丘陵区,踏查 线路宽度设 30 米。在沙区,踏查线路宽度设 40 米。3 线路踏查内容3.1 线路号、线路方向、起点经纬度、终点

42、经纬度、海拔高 度。3.2 地形、林种、 起源、 土壤类型及小气候特征 (光照强调、 空气湿度)、天然更新情况、 人为活动及自然灾害对林木的影响。3.3 树种名称及多度。附录 3标准地调查技术规定1 标准地调查目的主要是对拟调查树种进行每木调查,从而掌握其生长状况 和地块的地形、地貌、及土壤等情况2 标准地设置标准地 (或小样地 )应设置在该植物群落类型的典型地段, 不 得设置在道旁、河边和两个类型的过渡地段。标准地用仪器量 测周界,测量误差不大于 1/200 。3 标准地面积标准地面积按乔灌树种分别设置,第一个层次:20m X30m ,主要进行乔木层各项指标的测定。第二个层次:在第一个层次

43、样地中,选择4个角,分别设置大小为 5m X5m的样方4个, 进行灌木各项指标的测定。纯灌木林可设10 m X10 m样方进行测定(特殊的视情况可大可小 )。人工林和幼林标准地面积可以酌情减少。4 标准地数量有林地(含灌木林地)每个植物群落类型不得少于 3 块。 如果该植物群落类型面积较大或包括不同年龄阶段的林分,其 数量还需相应增加。5 标准地调查内容5.1 地形地势 应记载标准地所在的位置, 海拔、 地貌、坡 向、坡位、坡度情况等。5.2 小气候特征 根据感觉、观察和指示植物的生态类型, 记载光照强度 (强、中、弱 )和空气湿度(干、潮、湿、重湿、极 湿)等。5.3 土壤调查 注意记载土壤

44、类型(土类) 、土层厚度(精 确到 0.1 厘米)、腐殖质层厚度(精确到 0.1 厘米)等。5.4 林木调查对天然林,首先用实测和目测方法进行每木调查,并填写 附表 3。然后分树种进行统计,计算各树种的平均树龄、平均树 高(丛高)、平均胸经、冠幅、林分郁闭度或盖度等级、每亩株 数等各项调查因子,并填写附表4。人工林除记载树种、年龄,实测求算平均胸经、冠幅、平 均树高(丛高) 、林分郁闭度或盖度等级、每亩株数等各项调查 因子外,还应查数一定数量的株行距(株距X行距,单位:米),造林密度(造林时单位面积上的栽植株数或种植点数) 、混交方 式(株间混交、行间混交、带状混交、块状混交) 、混交比(乔

45、灌木比例)、保存率(能保持正常生长的株数与造林时总株数的 百分比)等。平均盖度: 用“截距法”测定,即在所设样线每 100 米中的第 40 50 米,第 90 100 米两处分别截取 10 米,实测灌木(灌丛)灌幅与样线相割长度,计算其覆盖度,用百分数表示平均丛高:在所调查样地中,按选 2 3 株(丛)实测其高 度,以米为单位,精确到 0.1 米。平均冠幅:在所调查样地中,按选 23 株(丛)实测其冠 幅(树冠投影) ,以米为单位,精确到 0.1 米。5.5 每木调查表各因子填写具体要求 序号:样木的序号; 树种名称:树种的种名; 树龄:样木的年龄;胸径:样木的围尺径,精确到 0.1 厘米;

46、树高:样木的实测高度,精确到 0.1 米; 冠幅:样木的冠幅按其树冠投影记载,精确到 0.1 米; 丛高:样木的实测高度,精确到 0.1 厘米; 生长情况:按好、中、差填写; 结实情况:按多、中、少、无填写; 病虫害情况:按重度、中度、轻度、无填写; 标本号:样木标本号。附录4标本采集制作技术规定1标本采集对象:现地难以鉴别的树种或新发现的树种 均要采集枝叶及花果标本。2标本采集工具标本夹:两块45 X30 cm的方格板,夹上附有背带或 绳索。枝剪:吸水纸:用吸水性很强的草纸或旧报纸折叠成与标本夹同大或略小,3 5张一叠。瓦楞纸:用于室内烘烤标本时水分的排出。采集袋:常用普通的塑料带。标签:用

47、卡片纸,一端打眼穿线。GPS仪:用于采集地点的经纬度和海拔高度测量。吹风机:用于室内烘烤标本。其 它:牛皮纸袋、乳胶、卷尺、测绳、围尺、手持放大镜和防雨设备等。3 标本的采集 标本采集一般在春秋季节。 采集标本的母树应生长正常、无病虫害,且有花或 有果。 鉴于野外调查时间限制,有些植物可能看不到开花 和结实情况,缺少的应另选适当时间及时补采。 采集的部位应选择有代表性母树中上部的典型枝条 (有叶、芽、花、果) 。采集枝条大小掌握在长 40 厘米、宽 25 厘米范围内。标本采集后, 先作简单的修整, 并放入塑料 袋内,待合适的时间集中压制(从采集到压制的时间最好不 要超过 2 小时,否则枝叶失水

48、后会变形) 。 每个树种采集 3 份,编为同一号,旗县、盟市、自 治区各保存一份。 对于雌雄异株或杂性异株,应分别从各类植株上采 集。寄生植物要附有寄主标本。 同一植物的枝条外形不同的, 如有的没刺,有的有刺;或有长短枝之分,都要采集。 采集的标本要挂标签,填写采集人和采集号,标记 的编号要与母株的编号一致。标本编号后,同时要作好野帐 记录,包括采集日期、地点、海拔、生境、性状等,采集地 点要尽量详细,要让他人据此可以采到此种,对标本本身难 以反映的植株高度、 质地、 花果色泽等, 尤其需要填写清楚。如果植物有脱落的果实或种子等器官,应装入小纸袋中,并 与枝叶标本编相同的号。对采集标本的母树要

49、进行拍照并编 号,同时拍照枝、叶、花和果的细部特征,制作图片标本, 并及时进行图片登记。有些植物有毒,注意不要随便乱尝, 以免中毒或过敏。要注意保护植物资源, 禁止掠夺性的采集, 尤其是珍稀濒危植物。内蒙古植物标本米集记录采集号采集地点环境伴生植物习性树高(m)胸径(cm) 根树皮枝叶花种子用途中文俗名采集人采集日期4标本的制作标本压制目的在于避免叶片的卷皱和幼嫩器官的过分收缩,力求在最短的时间内吸除新鲜标本所含的水分,使其形态和颜色尽快固定,不可采用晾晒和烘干的办法。V植物标本压制示意图I将植物铺展在两层吸水纸和两层瓦楞纸中;II将捆紧的标本夹放在架子上,用a、对于肉质多汁的植物,压制前最好处理一下(用沸 水煮),然后再按一般方法压制。b、标本一般不超过所用台纸的大小(标准台纸长约40厘米、宽约29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