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专项复习(九)--课外文言文阅读(含答案解析)_第1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专项复习(九)--课外文言文阅读(含答案解析)_第2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专项复习(九)--课外文言文阅读(含答案解析)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专项复习九课外文言文阅读一遗至孝。母好食铛底焦饭,遗作郡主簿,恒装一囊,每煮食,辄贮收焦饭,归以遗母。后值恩掠郡,郡守袁山松即日出征。时遗已聚敛得数斗焦饭未与归家遂携而参军。与恩战,败,军人溃散,遁入山泽,无以为粮,有饥馁而死者。遗独以焦饭得活,时人以为 至孝之报也。遗至孝2遗作郡主簿3辄贮收焦饭遁入山泽至:极,十分作:做,担任辄:就入:进入选自?世说新语德行?注释饥饿。铛:锅。值:正好遇到,恰逢。即日:当天,当日。敛:积攒。馁:1 解释以下句子中加点的词语。2.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标两处时遗已聚敛得数斗焦饭/未与归家/遂携而参军3 把以下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每煮食,辄贮收焦饭,归以遗母

2、。每次煮饭,就把锅底的焦饭 锅巴储存起来,回到家里后就给母亲。2遗独以焦饭得活,时人以为至孝之报也。唯独遗靠锅底的焦饭活了下来,当时人们都认为这是对最孝顺的人的报答。4 读了这个故事后,你得到了哪些启示?做人要有孝心;要尊重老人的喜好;好人有好报。 附参考译文:遗十分孝顺。他母亲喜欢吃锅底的焦饭 锅巴。遗担任主簿时,总是带一个口袋,每次煮饭,就把锅底的焦饭储存起来,回到家里后就给母亲。后来遇上恩侵入吴郡,当天郡守袁山松就出兵征讨。这时遗已经积攒到几斗锅底的焦饭,来不与回家,便带着随军出征。袁山松和恩开战,被恩打败了,军队溃散,逃入山林沼泽,没有什么可以用来当粮食的, 有的人因为饥饿而死了。 唯

3、独遗靠锅底的焦饭活了下来,当时人们都认为这是对最孝顺的人的报答。二金山寺并序梅尧臣昔尝闻紫微言金山之胜,峰壑攒水上,秀拔殊众山,环以台殿,高低随势,向使善工 摹画,不能尽其美。初恨未游,赴官吴兴,船次瓜洲,值海汐冬落,孤港未通,独行江际, 始见故所闻金山者,与公之说无异也。因借小舟以往,乃陟回阁,上上方,历绝顶以问山阿,危亭曲轩,穷极山水之趣。一草一木,虽未萼发,而或青或凋,皆森植可爱。东小峰谓之鹘山,有海鹘雄雌栖其上,每岁生雏,羽翮既成,与之纵飞,迷而后返,有年矣。恶禽猛鸷不敢来兹以搏鱼鸟,其亦不取近山之物以为食,可义也夫。薄暮返舟,寺僧乞诗,强 为之句以应其请。偶然而来,不得仿佛,敢与前贤

4、名迹耶。吴客独来后,楚桡 归夕曛。山形无地接,寺界与波分。巢鹘宁窥物,驯鸥自作群。老僧忘岁月,石上看江云。选自?梅尧臣集编年校注? 注释紫微:绛,作者妻兄。陟:登,上。上方:佛寺名。山阿 e :山岳。萼(e ):花萼。鹘(h u ):一种凶猛的鸟。羽翮(h e ):羽毛。桡(r d o):船桨。1 解释以下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秀拔殊众山殊:不同(2) 向使善工摹画善:擅长(3) 船次瓜洲次:停泊薄暮返舟薄:靠近2 .以下句子停顿划分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DA. 昔尝闻/紫微言金山之胜B. 向使/善工摹画C. 穷极/山水之趣D. 恶禽猛鸷不敢来/兹以搏鱼鸟3 .把以下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 始

5、见故所闻金山者,与公之说无异也。才看见之前听说的金山,与公所说的没有不同。(2) 薄暮返舟,寺僧乞诗,强为之句以应其请。黄昏乘船返回,寺僧向我要诗,勉强写了几句来应付他的请求。4 .你认为诗句“巢鹘宁窥物写得好吗?请结合诗文做简要分析。此句写得好,写出巢鹘不取近山之物,赞扬它的“义,以物喻人,肯定了他的不贪外物,不同流合污的高贵品质。附参考译文:我曾经听紫薇说过金山的美景,峰峦沟壑簇拥在水上,秀丽挺拔与其他的山峰不同,周围环绕着楼台殿阁, 顺着山势的上下起伏而建,假使擅长精巧描摹、精通高超画技的人,也 不能将它的美景全部展现。当初为没能游玩(金山)而感到遗憾,到吴兴去做官,客船停在瓜 洲,正碰

6、上大海潮汐冬季回落,孤独的港湾没能通航,单独行走在江边,才看见之前听说的金山,与公所说的没有不同。 于是乘坐小船过去, 登上盘旋的亭阁,攀上上方寺,登临绝顶, 俯瞰其他的山岳,亭阁轩室在地势险要之处,极尽山水的乐趣。草木虽然没有开花,但有的青绿有的凋零,都挺立可爱。东边的小山叫作鹘山,有一种凶猛的雌雄海鸟在上面栖息,每年生 小海鸟,小海鸟羽毛长成后,与它一起飞翔,迷失道路后就返回,已经有许多年了。凶恶的 猛禽不敢来这里跟海鸟搏斗,海鸟也从不从附近的山上拿东西当食物,真是“义啊。黄昏乘船返回,寺僧向我要诗,勉强写了几句来应付他的请求。只是偶然来这里,连大概都没有 领略,哪敢与前人贤士留下的作品相

7、提并论呢?吴客独来后,楚桡归夕曛。山形无地接,寺界与波分。巢鹘宁窥物,驯鸥自作群。老僧忘岁月,石上看江云。(三)有人入山射鹿,忽堕一坎,见熊子数头。须臾,有大熊入,以为必害己。良久,大熊 出果分与诸子。末后作一份与此人。此人馁久,冒死啖之。熊似甚怜之。每旦熊母觅食 还辄分果与之此人赖以支命。后熊子大,其母一一负而出。子既出尽,此人自分必死坎中, 而熊母复还,入坐人边。人解其意,便抱熊足,熊即跃出,遂不得死。呜呼,人言禽兽无义,然顾此熊,安得言无情哉!注释坎:低洼的地势,坑。馁:饥饿。啖:吃。1. 解释以下句子中加点的词语。(1)忽堕一坎堕:掉落2见熊子数.头数:几,几个3子既出尽既:已经人解其

8、意解:明白2. 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标三处每旦/熊母觅食还/辄分果与之/此人赖以支命3 把以下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子既出尽,此人自分必死坎中。小熊全部都出来了,那人料想自己必定会死在坑中。2人言禽兽无义,然顾此熊,安得言无情哉!人们说禽兽没有情义,但看这熊 的行为,怎么能说动物没有情义呢?4 仔细阅读文章,说说文中的熊母有哪些可称颂之处。熊母极有人性,不仅不残害掉入坑中的猎人,还分给他食物,把他当作自己的孩子来喂养,最后还救他出坑。熊母的行为具备雌性动物的母爱天性。附参考译文:有一个人到山里射鹿,突然掉进一个坑里,看到有几头小熊。一会儿,有只大熊进入坑里,那人认为它必定会伤害自己。过了很

9、久,大熊拿出食物分给几个孩子,最后给了那人一份。那人饿了很久,冒着生命危险吃了。大熊似乎很同情他。每天早上,母熊觅食回来,总 是分给他一份,这个人依赖母熊给的食物来活命。后来,小熊长大了, 母熊把它们一一背 出坑。小熊全部都出来了,那人料想自己必定会死在坑中,然而母熊又回来了,跳入坑中, 坐在那人身边。那人明白了它的意思, 便抱着母熊的腿,母熊立即跳出,那人于是没有死。啊,人们说禽兽没有情义,但看这熊 的行为,怎么能说动物没有情义呢?四修幼失父,母尝谓曰:“汝父为吏常夜烛治官书屡废而叹!吾问之,那么曰:死狱也,我求其生不得尔。吾曰:生可求乎?曰:求其生而不得,那么死者与我皆无恨。 夫常求其生,

10、犹失之死,而世常求其死也。其平居教他子弟,常用此语,吾耳熟焉。修 闻而服之终身。节选自?宋史欧阳修传? 注释修:欧阳修,宋代文学家。治:处理。废:放下。服:听从,信服。 这里指遵从。1解释以下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狱:案件求:寻找教:教育,教导1母尝谓曰死狱也我求其生4其平居教他子弟 2.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标两处汝父为吏/常夜烛治官书/屡废而叹3 把以下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求其生而不得,那么死者与我皆无恨。为犯人找活下来不死的理由,即使找不到,那么被判死刑的人和我都没有遗憾了。2修闻而服之终身。欧阳修听了母亲的话后,一生都遵从他父亲母亲的教导。4 .结合选文容,谈谈本文给我们的启示。例如

11、一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孩子成材有着重要作用“修母教子有方。从“修母能以丈夫的优良品德教育孩子看出。例如二做官要公正严明孩子成长中,父母的典范作用是不可无视的。从“修父做官时办案公正、 明察秋毫“修父对欧阳修的影响 看出。示 例三我们要善于听取有益的教诲,以优秀的人为典范,做一个有作为的人。从欧阳修听从 母亲的教导,以父亲为典范并一生效仿看出。附参考译文:欧阳修从小失去了父亲, 母亲曾经对他说:“你父亲做官的时候, 经常在夜里挑灯处理 文书,屡次停下来叹息。我问他,就说:这是一个该判死刑的案件,我想为他找一条活下 来的理由却找不到。我说活下来的理由,也可以找吗?他说:为犯人找活下来的理由,即使找不到

12、,那么被判死刑的人和我都没有遗憾了。我经常在为死囚寻求生路的过程中,还是因为自己的失误而导致本不该处死的人最后被处死了,可是世间一般的官吏常常都是在为犯人寻找判死罪的理由呀。他平时教育晚辈, 也常常用这些话,我听惯了所以记得很 熟。欧阳修听了母亲的话后,一生都遵从他父亲的教导。五论马臣有二马,日啖刍豆 数升,饮泉一斛,然非精洁那么不受。介 而驰,初不甚疾,比行 百余里始奋迅,自午至酉,犹可二百里;褫 鞍甲而不息不汗,假设无事然。此其受大而不苟 取,力裕而不求逞,致远之材也。不幸相继以死。今所乘者日不过数升而秣不择粟饮不择泉,揽辔未安,踊跃疾驱,甫百里,力竭汗喘,殆欲斃然。此其寡取易盈,好逞易穷

13、,驽钝之材也。选自?宋史岳飞传?注释刍豆:草和豆。指牛马的饲料。斛:量器名,十斗为一斛。介:披甲。奋迅:鸟兽飞奔而有气势。褫:脱去,解开。秣:吃。斃:同“毙,死。1 以下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DA. 然非精洁那么不受.受:承受,这里是“吃的意思B. 初不甚疾疾:快C. 殆欲斃然殆:几乎D. 好逞易穷.穷:贫穷解析:D项“穷的意思是穷尽,竭尽。 2.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标三处今所乘者/日不过数升/而秣不择粟/饮不择泉3 .把以下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比行百余里始奋迅。等到跑了一百多里后,才开始有气势地飞奔。2此其寡取易盈,好逞易穷,驽钝之材也。这马,吃得少容易饱,喜欢逞能容易

14、力竭,是驽钝的劣马啊!4 .在这篇文章中,作者外表在论马,实际在论人。结合文章说说作者欣赏什么样的人才。欣赏不苟且,有本领,不扬,竭尽心力的人才。附参考译文:我有两匹马,它们每天能吃几升饲料,喝一斛泉水,但是不是精细干净的饲料和水宁愿饿死也不吃。披甲戴盔奔驰,一开始好似不是很快,等到跑了一百多里后,才开始有气势地飞奔,从午时到酉时,还可跑两百里;脱下鞍甲不喘息、不出汗,就好似没有事的样子。 这马,吃得多却不苟且随便承受食物,力气充分却不追求逞能炫耀,是到达远路的良材啊。 不幸的是,在历次战役中相继死去。现在我所骑的马,每天所吃不超过数升,饲料不挑拣 粟米,喝的也不选择泉水,收紧缰绳就开始不安,

15、跃跃欲试,迅速奔跑,刚到一百里,力气 竭尽,汗水淋淋,气喘吁吁,几乎要死去的样子。 这马,吃得少容易饱,喜欢逞能容易力竭, 是驽钝的劣马啊!六娄师德长八尺,方口博唇,深沉有度量。人有忤己辄逊以自免不见容色。狄仁杰未辅政,师德荐之。与同列,数挤令外使。武后觉,问仁杰曰:“师德贤乎?对曰:“为将 谨守,贤那么不知也。又问:“知人乎?对曰:“臣尝同僚,未闻其知人也。后曰:“朕 用卿,师德荐也,诚知人矣。出其奏。仁杰惭,已而叹曰:“娄公盛德,我为所容乃不知, 吾不逮远矣。节选自?新唐书娄师德传? 注释忤:不顺从,触犯。逮:与。2.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标两处人有忤己/辄逊以自免/不见容色3 把以下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与同列,数挤令外使。等到二人平级后,狄仁杰屡次排挤他到外地。2娄公盛德,我为所容乃不知,吾不逮远矣。娄公有高尚的德行,我被他包容竟然不知道,我不与他太远了!4 .文段选自?娄师德传?,却花了不少笔墨写狄仁杰,有何作用?侧面描写,以狄仁杰的自私、狭隘衬托出娄师德为人贤德、知人、心豁达、宽容的品德。附参考译文:娄师德身长八尺,嘴方,嘴唇很宽大。为人深沉、有度量。有人触犯了他,他就谦虚退 让以求得别人的原谅,不露出恼怒的脸色。狄仁杰当宰相之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