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四化学反应原理寒假复习题含答案_第1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四化学反应原理寒假复习题含答案_第2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四化学反应原理寒假复习题含答案_第3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四化学反应原理寒假复习题含答案_第4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四化学反应原理寒假复习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绝密启用前人教版 高中化学 必修四 化学反应原理 寒假复习题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n卷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I卷一、单选题(共10小题 每小题4.0分洪40分)1.0.1 mol L 1NaHCO3溶液的pH最接近于()A. 5.6B. 7.0C. 8.4D. 13.02 .已知在100 c的温度下(本题涉及的溶液其温度均为100 C),水的离子积Kw=1.0 X10 12o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0.05 mol L 1 的 H2SO4溶液,PH=1B. 0.001 mol L 1 的 NaOH 溶液,pH = 11C. 0.005 mol L-1的H2SO4溶液与0.01

2、 mol1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的pH为6,溶液显酸性D.完全中和pH = 3的H2SO4溶?5 50 mL,需要pH = 11的NaOH溶液50 mL3 .相同体积、相同 pH的某一元强酸溶液和某一元中强酸溶液 分别与足量的锌粉发生反应,下列关于氢气体积(V)随时间变化的示意图正确的是()AUCD4 .101 kPa 时,S (s) +O2 (g) =SO2 (g) AH=- 297.23 kJ?。据此分析,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S的燃烧热为297.23 kJ?B. S升华是吸热过程C,形成1 mol SO 2的化学键释放的总能量大于断裂1 mol S (s)和1 mol O

3、 2 (g)的化学键所吸收的总能量D. S (g) +O2 (g) =SO2 (g)放出的热量小于 297.23 kJ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Fe和Mg与0.1 mol L:1的盐酸反应,反应速率相同B. 0.1 mol L的盐酸与0.1 mol L 1H2SO4分别与大小、形状相同的大理石反应,反应速率相同C.催化剂能降低分子活化时所需能量,使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百分数大大增加D. 100 mL 2 mol L的盐酸与锌片反应,加入适量的NaCl溶液,反应速率不变6.下列有关电解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化合物都是电解质B .电解质一定是化合物C. SO3溶于水后,溶液能导电,所以SO3是

4、电解质D. NaCl固体不能导电,所以 NaCl不是电解质7.某温度时,浓度都是 1 mol L-1的两种气体X2和丫2,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生成气体 Z,充 分反应后X2的浓度为0.4 mol L 1, 丫2的浓度为0.8 mol L",生成的Z的浓度为0.4 mol L 1,则 该反应(Z用X、Y表示)是( )A. X2+2Y22XY2B. 2X2+Y2=i2X2YC. X2 + 3Y22XY3D. 3X2+ Y2=i2X3Y8.相同温度、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四种溶液:CH3COONa;NaHSO4;NaCl;C6H5ONa。按pH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E8 .尊

5、 C.尊 D,建()9 .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下列溶液中,符合按 pH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是()A. Na2CO3、NaHCO3、NaCl、NH4ClB. Na2CO3、NaHCO3、NH4CL NaClC. (NH4)2SO4、NH4Cl、NaNO3、Na2sD. NH4CL (NH4)2SO4、NazS、NaNO310.在地壳内,深度每增加1 km,压强大约增加 25 25030 300 kPa,在这样的压强下,对固体物质的平衡会发生较大的影响。如:CaAl:Si;Os-hMSiO4【蚪长石)(峻船搅后)(钙楼)石榴于石摩尔质量阻278140 6113.6密度值 cmf 2703.21在地壳

6、区域变质的高压条件下,有利于()A.钙长石生成B.镁橄榄石生成C .钙长石和镁橄榄石共存D.(钙镁)石榴子石生成二、双选题(共4小题,每小题5.0分洪20分)11.(双选)在合成氨工业中,为增加氨的日产量,在实现此目的过程中与平衡移动无关的是()A.不断将氨分离出来B.使用催化剂C.采用500 c左右的高温D.采用20 MPa50 MPa的压强12.(双选)常温下,已知某水溶液中由水电离出c(H+)=10 14mol L 1,溶液中可能含有:Fe2+CHCO Na+NO|Al3+, 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合为()A.B.C.D.13 .(双选)恒温下,容积均为2 L的密闭容器 M、N中,分别有

7、以下两种起始投料建立的可逆反应3A(g) +2B(g)=2C(g) + xD(s)的化学平衡状态,相关数据如下:M: 3 mol A、2 mol B; 2 min达平衡,生成 D 1.2 mol,测得从反应开始到平衡C的速率为0.3,/. .、1mol (L min)。、,一,一,-1N : 2 mol C、ymol D;达平衡时 c(A) = 0.6 mol L-。下列推断的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A. x=2一 .一,一1B. 平衡时 M 中 c(A)<0.6 mol L C. y>0.8D. M、N达到平衡时容器中各物质浓度相等14 .(双选)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碳酸钙难

8、溶于水,放入水中水溶液不导电,且碳酸钙960 C时分解不存在熔融状态导电的性质,故CaCO3是非电解质B. SO2溶于水后得到水溶液导电,所以SO2是电解质BaSO4是强电解质C. BaSO4在水中溶解度很小,但被溶解部分全部电离了,所以D. H3PO4晶体在熔融状态下不导电,但溶于水后其水溶液导电,故H3PO4是电解质第n卷三、非选择题(共4小题,每小题10.0分洪40分)15.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 2H2 (g) +O2 (g) =2H 2O (l) AH= - 570 kJ?2H2O (g) =2H2 (g) +O2 (g) AH=+483.6 kJ? 2C (s) +O2 (g) =

9、2CO (g) AH=- 220.8 kJ? C (s) +O2 (g) =CO2 (g) AH= - 393.5 kJ?回答下列问题:(1)上述反应中属于放热反应的是 (填写序号)。(2) H2的燃烧热为。(3)燃烧10 g H2生成液态水,放出的热量为 。(4) CO的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5) H2O =H 2O (g) AH=。16.1 .已知,CO的毒性表现在 CO与血红蛋白(Hb)结合成 Hb CO,使血红蛋白失去输送 O2功 能。CO进入血液后有如下平衡: CO+Hb O2O2+Hb CO,已知在人体体温 37c下,该平衡 常数为220。试回答:(1)煤气中毒病人,可以通过

10、进入高压氧舱的方法来救治,请用化学平衡的原理加以说明:O(2)抽烟时,进入肺部的空气中c (CO) = 10-6mol L-1, c (O2) = 10 2mol L-1,则 c (Hb CO)为c (Hb-。2)的 倍。(3)已知当血液中c(Hb CO)/c(Hb O2)的比值大于0.02时,人的智力会很快受到损伤,为避免人的智力受到损伤,c (。2)与c (CO)的比值应大于 。n.在某一温度条件下,Bodensteins研究了反应:2HI(g) =H2(g) + 12(g),气体混合物中 HI的物质的量浓度x(HI) (mol L-1)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下表:liiiina2Q4。的1

11、20第一次试验x(HI)10 900型o.sn0.79O4,TB 4筑二反试磐巩HDa0 6I)0 730.77301加0.7M(4)根据上述实验结果,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的计算式为 。(5)上述反应,正反应速率为v e=k正x2(HI),逆反应速率为 v逆=k逆x(H2) >X(12),其中k正、k逆为速率常数,则k逆为(以K和k正表示)。若k正=0.002 min 1,第一次实验时,当 t=20 min,V 正二 o17.某工厂的电镀污泥中含有铜、铁等金属化合物。为实现资源的回收利用并有效防止环境污染, 设计如下工艺流程:电澳-hiCUtlhCbS。. 溶液一 CmCI沉淀物Fe(OH

12、hFefOHhCu(QH);开始沉淀的pH2.37,64.4完至沉淀的pH3N9.76.4(1)酸浸后加入 H2O2的目的是 ,调pH的最适宜范围为 (2)调pH过程中加入的试剂最好是 。A. NaOH B. CuO C. NH 3 H2O D. Cu2(OH)2CO3(3)煮沸CuSO4溶液的原因是 。向CuSO4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NaCl、Na2SO3,可以生成白色的CuCl沉淀,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过滤后的沉淀表面通常附着有一些杂质离子,为得到纯净产物,需要进行洗涤,确定沉淀洗 涤干净的操作及现象是 。(5)称取所制备的 CuCl样品0.250 0 g置于一定量的0.5 mo

13、l . L-1FeCi3溶液中,待样品完全溶解 后,加水20 mL,用0.100 0 mol . L-1的Ce(SO4)2溶液滴定,到达终点时消耗Ce(SO4)2溶液25.00mL 0 有关的化学反应为Fe3+CuCl=Fe 2+Cu2+Cl-, Ce4+Fe2+=Fe 3+Ce3+ ° 计算该 CuCl 样品的质量分数。18.下图是一个用钳丝彳电极电解稀MgSO4溶液的装置,电解液中加有中性红色指示剂,此时溶液呈红色。(指示剂的pH变色范围:6.88.0,酸性一红色,碱性一黄色)回答下列问题:(1)下列关于电解过程中电极附近溶液颜色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填编号)。A极附近溶液由红变

14、黄B极附近溶液由红变黄A极附近溶液不变色B极附近溶液不变色(2)写出A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3)写出 B 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 (4) 电解一段时间后,切断电源,将电解液倒入烧杯内观察到的现象是答案解析1 .【答案】C【解析】NaHCO3的溶液水解呈碱性,但盐类的水解比较微弱,因此 0.1 mol L-1NaHCO3溶液的碱 性不会太强。2 .【答案】A【解析】水的离子积Kw=1.0X012。c(H+) = c(OH)=1 X106mol L1,pH=6 呈中性。0.05 mol L1 的 H2SO4溶液中 c(H + )=0.10 mol L 1, pH=1, A 正确。0.001 mol

15、L 1 的 NaOH 溶液,c(H + ) =a _"mol L 1=10 9mol l 1, pH = 9, B 错误。0.005 mol L 1 的 H2SO4 溶液与cfOH )0.0010.01 mol L 1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正好中和,溶液为中性,虽然混合溶液的pH为6,但此温度下为中性溶液,C错误。水的离子积Kw= 1.0 >10 12, pH= 11的NaOH溶液,c(OH )=0.1mol L 1;完全中和 pH = 3 的 H2SO4溶液 50 mL, n(OH 上门口十)相等,0.05 LX10 3mol L 1=VM0 1mol L 1, V=0.

16、5 mL,即需要 pH = 11 的 NaOH 溶?0( 0.5 mL , D 错误。3 .【答案】C【解析】起始时pH相同,随反应的进行,溶液 中只存在H + ,而溶液既存在H+又存在分子, 进行后分子再电离,H+得到补充,产生 出的速率快,斜率大,排除 BD;相同pH时,中酸的 浓度大,相同条件下生成氢气的体积也大,排除 A, C正确。4 .【答案】D【解析】SO2为稳定氧化物,S的燃烧热为297.23 kJ? ,故A正确;相同质量的同种物质,气 态时具有的能量大于固态,S升华是从固态转化为气态是吸热过程,故 B正确;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则形成1 mol SO2的化学键所释放的总能量大于断裂

17、1 mol S (s)和1 mol O2 (g)的化学键所吸收的总能量,故 C正确;气态硫具有能量大于固态硫具有能量,产物相同,则气态硫反应放出的热 量大于固态硫反应,故大于297.23 kJ,故D错误。故选 D。5 .【答案】C【解析】化学反应速率由反应物本身性质决定,Fe、Mg性质不同,反应速率不同, A项错误;反应实质是大理石与 H+反应,盐酸中c(H + ) = 0.1 mol L 1,硫酸中c(H+) = 0.2 mol L 1,所以反应速 率不同,B项错误;催化剂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使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加,C项正确;反应实质是Zn + 2H + =Zn2+ + H2f,力口

18、入NaCl溶液,c(H+)减小,反应速率减小, D项错误。6 .【答案】B【解析】单质和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电解质依靠在水中或熔融状态下直接电 离出的离子导电,酸、碱、盐、金属氧化物属于电解质,酸只在水中能电离,碱和盐既可在水中又可在熔融状态下电离,金属氧化物只在熔融状态下电离。SO3 H2O=H 2SO4, H2SO4=2H , H2SO4 是电解质而SO3 是非电解质, C 错误; NaCl 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均能导电,是电解质, D 错误。化合物不一定是电解质,如SO3 是非电解质,但电解质一定是化合物,A 错误,B 正确。7 .【答案】D【解析】浓度的变化量之比等于

19、化学方程式的计量数之比。根据题意可知, X2、 Y2 、 Z 浓度变化分别为0.6 mol L 0.2 mol L1和0.4 mol L 1,则它们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3 : 1 : 2,再由原子守恒推Z 为 X 3Y , D 项正确。8 .【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了电解质的电离和水解的规律。 NaHSO 4 不水解但可以电离出H ,溶液呈酸性;NaCl溶液呈中性;CH3COONa和C6H5ONa水解呈碱性,根据 越弱越水解”的规律,C6H 5ONa 溶液的碱性强于CH 3COONa 溶液的碱性。9 .【答案】C【解析】多种对象的 pH 比较,可以按溶液酸碱性分组比较,一般浓度相同的酸性溶液,

20、电离酸性较水解酸性强,碱性溶液类似。Na2CO3和NaHCO3属于强碱弱酸盐,溶液呈碱性,NaCl属于强酸强碱盐,溶液呈中性; NH4Cl 弱碱强酸盐,溶液呈酸性, A 和 B 不符合题意。(NH 4)2SO4、 NH4Cl溶液因水解而呈酸性,(NH4)2SO4中的浓度大于NH4Cl溶液,酸性强,pH小;NaNO3溶液呈中性;Na2s溶液因S2水解而呈碱性,C符合题意、D不符合题意。10 .【答案】D【解析】将各物质看作气体,增大压强,在地壳区域高压条件下平衡将向着化学计量数小的方向移动,即有利于生成(钙镁)石榴子石,D 正确。11 .【答案】BC【解析】将氨分离出来,降低生成物的浓度,平衡正

21、向移动,从而提高氨的产量, A 项不符合题意;催化剂能同等倍数地增加正、逆反应速率,缩短反应达到平衡所需要的时间,但平衡不发生移动,B 项符合题意;采用高温,平衡向左移动,抑制了氨的合成,采用 500 左右的高温,是因为此温度下催化剂活性最高, C 项符合题意;采用高压,有利于氨的生产,与平衡移动有关, D 项不符合题意。12 .【答案】AC【解析】水电离产生的c(H + )= 1 X|0 14mol L 1<1 X10 7mol L 1,水的电离被抑制,可能是酸的溶液(有大量H+),也可能是碱的溶液(有大量OH1。如果溶液中含有大量 H + ,则溶液中不能存在 , 且 离子不能同时共存

22、, B 错误;如果溶液中含有大量OH ,则溶液中不能大量存在, D错误。13 .【答案】BC【解析】M 容器达到平衡时 n(C) = 0.3 mol L- 1 min 1 X2 min 2 L = 1.2 mol, n(D) = 1.2 mol,2 : x= 1.2 mol : 1.2 mol, x=2, A 项正确; Ac(C) = 0.3 mol L 1 min 1X2 min = 0.6 mol L 1, M(A)= -Ac(C) = -X0.6 mol Li 1=0.9 mol L- 1,平衡时 c(A) = 1.5 mol L- 10.9 mol L- 1=0.6 mol L- 1,

23、 B 项 错误。气体分子数不等的可逆反应,在恒温恒容时,只有投料对应相等,才能形成什么量都对应相等的 全等效平衡;当投料对应成比例时,什么都不相等,也不对应成比例。3g)+ g) 一gTuINM 状态3 moi 2 mol IP 0。2 mcl r niulM状态3 mol A和2 mol B按化学计量数转化得到2 mol C、2 mol D ,二种平衡状态完全相同,又因D属于固体,故y>2时可满足要求,C项错误;M、N达到平衡相同,容器中各物质浓度相等,D项正确。14 .【答案】CD【解析】碳酸钙、BaSO4难溶于水,但溶解的部分完全电离,是强电解质,A项错误、C项正确;SO2+H2O

24、''H2SO3, H2SO3,*H+,使溶液导电,H2SO3是弱电解质,SO2是非电解质,B项错误;H3PO4是弱酸,溶于水后可部分电离,为弱电解质, D项正确。15 .【答案】(1)(2) 285 kJ? (或 AH=-285 kJ?)(3) 1 425 kJ (4) CO (g) +a。2 ( g) =CO 2 (g) AH=- 283.1 kJ?(5) +43.2 kJ?【解析】(1)放热反应的 AV 0,则属于放热反应,故答案为。(2) 1 mol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的热量为燃烧热,由可知燃烧热为 285 kJ? (或AH=- 285 kJ?)。(3) 10 g

25、H2为5 mol,由燃烧热为 285 kJ? 可知放出的热量为 5 mol X 285 kJ? = 1 425 kJ。CO (g)弓O2 (g)(4)利用盖斯定律,将 - 4可得CO的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CO2 (g) AH=-283.1 kJ? 。(5)利用盖斯定理,将( +)X( - 1)可得 H2O (l) =H 2O (g) AH=+43.2 kJ?16 .【答案】(1)在高压氧舱中,煤气中毒患者吸入氧气浓度较高的空气后,+ Hb CO,平衡向左移,使 HbCO转化成Hb-。2,恢复血红蛋白的输氧功能31.62 10(2)0.022 (3)11000 (4) K=0.1082/0

26、.7842(5)【解析】(1)在高压氧舱中,煤气中毒患者吸入氧气浓度较高的空气后,CO+Hb)9202 +Hb CO,平衡向左移,使 Hb CO转化成Hb 02,恢复血红蛋白的输氧功能;(2)将c(CO)、c(C02)代入平衡常数表达式,K=c(02) >C(Hb CO)/ c(CO) 9(Hb O2) =104>C(Hb CO)X/c(Hb 02)=220 ,解得 c(Hb CO)/c(Hb 02)=0.022; (3)根据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K=c(02) X(Hb CO)/c(CO) c(Hb 02)=220,c(Hb C0)/c(Hb 02)=0.02 , c(02)/c(

27、C0)=11000 ,即大于 11000 时,人的智力受损失;(4)120 min 时达到平衡,根据第一次实验,c(HI)=0.784 mol L 1, c(H2)=c(l2)=(1 0.784)/2 mol L 1=0.108 mol L:1,K=c(H2) >c(l2)/c2(HI)= 0.1082/0.7842; (5) 达到平衡,v nv 逆,k 正x2(HI)= k 逆x(H2)浅(I2), k 逆=k 正 «(HI)/x(H2)次(I2)=k 正/K;将 x(HI)=0.9 , k正=0.002,代入公式,v 正=1.62 40 3。17 .【答案】(1)将Fe2+氧化为Fe”便于调整pH使其与Cu2+分离(2) BD(3)除净溶液中的H2O2,避免影响下一步 CuCl的生成2CuSO4+2NaCl+Na 2SO3+H2O=2CuCl J +NaSO4+H2SO4(4)取最后一次洗涤液,加入 BaCl2溶液,如出现白色沉淀,未洗涤干净,反之洗涤干净 99.50%【解析】(1)电镀污泥中含有铜、铁等金属化合物,酸浸后主要是溶解铜、铁等金属化合物,双 氧水有强氧化性,能氧化具有还原性的物质,Fe2+具有还原性,酸浸后加入H2O2, Fe2+能被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