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主题校园文化_第1页
爱主题校园文化_第2页
爱主题校园文化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校园文化是学校凝聚人心、 展示形象、 提高品位的重要体现和力量源泉, 是一个学校发展的 灵魂,决定着学校发展的高度、深度、速度。校园文化对学生的品格形成具有渗透性、持久 性和选择性,有着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 健康、向上、丰富的校园文化对于提高学生的人文 道德素养,拓宽同学们的视野,培养新世纪人才具有深远意义。因此,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在学校工作中显得尤为重要。我校身处农村,学生绝大部分都是农民子女,留守儿童多,他们缺乏爱,性格品质、 行为习惯方面表现都令人担忧。为此,学校根据这一特殊而又普遍的实际情况,以“爱”为 主题定位校园文化, 让校园充满爱, 让生命洋溢爱,让爱激励教师的热情, 让爱陶冶

2、学生情 操,滋养学生心灵, 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使校园真正成为学生成长的摇篮,教师成就事业 的舞台。以下就我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点滴做法以砖引玉。一、厚德育人,深掘爱的源泉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主体,要以爱为主题打造校园文化, 让校园充满爱,就必需首先让教师心中充满爱。我校根据学校育人要求,从“书读三代雅人多,德积百年元气厚”的校园古迹对联中, 结合我校多年坚持的“以奉献精神做出奉献”传统,提炼了“厚德育人”的办学理念。即教 师要以“厚德”来育人,把学生培养成厚德之才。 “厚德”的关键词就是爱,爱生德,大爱 生厚德。1 、树榜样,扬颂爱的正气。学校不乏有爱校如家,爱生如子,把

3、教育当作事业来做的 先进典型。 我们如珍呵护这一财富与资源, 把它转化成我校的传统文化, 激励更多的后小人 成为这一传统的接承者和光大者, 让厚德之下的爱成为学校正气之源。 如老教师李志祥带重 病坚持工作, 直到毕业班考试、 发放毕业证时晕倒在教室; 中年教师彭祖洪主动为学校分忧 解难,时而接六年级,时而接一年级,时而多代一个月、一学期的课,老师们都敬称“主动 听用的骨干”; 年轻教师曹治平,曾有好几所城区学校点名调动, 就是现在的选调进城条件 她同样相对优越领先, 但她自愿坚守一份后小情谊; 后勤教师田守成坚持服务学校、 服务教 师、服务学生,没有节假日暑寒假的概念他们“主动厚德”,为学校扬

4、起爱的正气之 帆,影响着周围的更多的教师,积淀了爱的文化。2 、建制度,成就爱的文化。有了爱岗敬业的典型,有了一部分榜样的尊随者,学校爱 的正气已树立, 这时, 需要巩固和扩大成果, 将其形成的有关规章制度是进一步推动校园文 化建设的重要手段。于是,我校以“和谐、高效”为管理理念,建立健全了各种岗位责任制 度,各种管理制度, 从而实现了以人格带领人、以制度管理人、以竞争激励人的良好校园文 化氛围,让爱的文化成为校园文化的主旋律。3 、抓新进,传承爱的文化。我校地处偏僻,交通不便,食宿生活条件差,特别是现在教师公招背景下,新分配教师基本上不是本乡本土,他们从“繁华的城市校园”,带着“丰 满的理想

5、”,面对“骨感的现实”,如何在“大落差”之下保证新教师的正常工作状态而不 致“失重”?我校特别关注新进教师的第一时间的工作状态。“学校可以有大小之分,设备可以有优劣之分,但育人不能有强弱之分;学生可以有多少之分,学习可以有先后之分,但人格不能有贵贱之分。”我校张毅校长总要如是深情地告诉每一个新到学校的教师。我校用心奏好“印象工程”“青蓝工程”“超越工程”三步曲,即第一步让爱为主题 的校园文化给新教师留下正面的深刻的印象, 让校园文化得到新教师的认同。 第二步采用捆 绑式的传帮带,引领新教师进入“预定轨道”,让校园文化同化新教师。第三步,充分利用 新教师的各种优势,让新教师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骨干

6、力量,使校园文化建设不断优化。二、以生为本,共营爱的环境学校无闲处,处处熏陶人。校园环境不仅是学生生活的空间,也是培养学生文明素质 的载体。恰如陶行知先生所言“一草一木皆关情”。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校园的每一块墙 壁都会“说话”。我们发掘、利用校园的环境,形成了浓厚的立体环境文化。1 、用经典,擦亮爱的光辉。校园文化需要“孕育”的,中华五千年的经典文化,蕴含 丰厚的人生哲理, 闪烁着璀璨育人光芒。 我校通过国学经典来孕育爱的校园文化, 取得了较 好的成绩。 “仁者爱人”的博爱, “慈母手中线”的母爱, “捧出一颗心来”的师爱, “海 内存知己”的友爱在校园内熠熠生辉,在师生间默默滋养。2 、尚

7、自然,营造爱的和谐。学校购买了桂花树、香樟树、山茶花、铁树、黄桷蓝、牡 丹等移栽校园,使校园树木成荫,芳草萋萋,到处充满了生机与活力,绽放着生命之光彩。 进入校园, 我们会感受到浓郁的爱意迎面扑来, 爱自然、爱祖国、 爱老师、爱父母、 爱自己、 爱学习为“绿色的生命校园”建设涂上了重重一笔。三、班级文化,彰显爱的阵地。班级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打造“爱的教育”的主阵地。我校 特别重视对班级文化的建设。1 、统一规划,凸显爱的主题。每期学校根据校园文化建设的总体部署,规划一个爱的 具体主题。 我校的班级文化建设内容大致包括: 教室外的班级文化牌 (上面有正副班主任的 教育格言、

8、班级口号、班级奋斗目标);教室内有黑板报、班务栏、读书角、知识乐园、趣 味游戏、小作家2 、分步实施,搭建爱的阶梯。根据班级文化建设要求,结合学校实际,学校分两步进行。首先,确定几名优秀班主 任在学校的统一策划下, 率先布置班级文化, 起一个带头示范作用。然后, 要求其余教师参 观学习,并根据学习所得,创造性地布置本班级文化。3 、个性发展,根植爱的土壤。各班根据不同年级、班级特点,发挥全体教师的聪明才 能与教育智慧, 创造性地开展班级文化建设, 突出班级个性与特色, 让班级文化成为学生成 长的土壤,使校园文化建设真正做到了百花竞放,满园争辉的可喜局面。四、关注弱势,把握爱的倾斜。校园是一个大

9、家庭,由于每个孩子的个体因素与家庭背景各不相同,发展也有先有后。 如何实现爱的公平,让爱的阳光普照每一个心灵,是我校尤为关注的课题。1 、关爱,让留守儿童走出“心理围城”。我校是边远农村学校,有一半以上儿童是留 守儿童,这些“留守儿童” 由于与父母相隔甚远,长期缺少父母关爱及有效的教育、引导 和管理,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性格缺陷和心理障碍,形成一系列“留守儿童综合症”。这种不 健康的心理问题正日趋严重地影响儿童的正常成长。我校用“爱心妈妈”、 “老师妈妈”等 帮扶形式和多种主题活动及“亲情电话” “亲情视频”等手段,尽最大努力还原或弥补留守 儿童缺位的父爱母爱,效果很好。2 、关爱,让学困生走进 “集体家园” 。学困生问题曾一度成为学校和社会的焦点问题, 我校以“一个都不能少”的理念,采用多种有效措施,让学困生能得到更多的关爱,感受到 学校、班级和教师的关爱。一是建立家校联系,家校一体,共同促进学困生不断进步。二是 建立定点帮扶, “大手拉小手” “小手拉小手”,让老师辅导几名学困生,让一名优生帮扶 一名学困生,全程全方位。三是,建立学困生档案。多管齐下,学困生在爱的阳光下,正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