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烯烃管材生产工艺管理规程_第1页
聚烯烃管材生产工艺管理规程_第2页
聚烯烃管材生产工艺管理规程_第3页
聚烯烃管材生产工艺管理规程_第4页
聚烯烃管材生产工艺管理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聚烯烧管材挤出生产工艺管理规定1目的为了对聚烯姓管材的生产工艺和过程进行有效监控,提高管材挤出生产工 艺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促进聚烯姓管材各机台稳定生产,特制定本规定。2部门工艺管理组织架构和人员职能分工2.1 工艺管理组织架构图2.2 职能分工2.2.1 车间主任负责开机产品初始工艺的提供;负责新产品、新原料、新机台、新模具生 产工艺的摸索和确定;负责生产异常机台工艺的调整更改;负责组织车间员工 工艺调试技能的培训。2.2.2 班长负责不稳定机台在技工的能力或权限范围内无法调好的机台的工艺调试;负责对本班生产工艺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落实;负责本班技工工艺水平的传帮带工作;负责本班工艺记录等记

2、录表单的收集和上交工作。2.2.3 技工负责在技工权限范围内对所管辖机台生产不稳定情况进行调试;具体落实各机台生产工艺制度的执行。2.2.4 操作工负责在生产不稳定时,在操作工权限范围内对机台工艺进行调试;严格按照相关工艺制度,对生产工艺如实进行记录。2.2.5 工艺工程师负责对车间的工艺记录表单进行整理归档;负责及时将每天的生产工艺输入到数据库中;负责工艺数据库的日常管理工作。3 工艺设定的一般原则及权限划分3.1 工艺设定的一般原则聚烯姓:管道产品主要分PE、PP-R和PE-RT三大类,三种原料均为C、 H 元素为主的高分子聚合物,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加工性能相对比较稳定。聚烯烃管材工艺设

3、定原则如下:3.1.1 加工温度聚烯烃材料的加工性能总体较好,且热稳定性较理想,其加工温度范围相对较宽,通常可在170 -240之间。挤出生产线上的加工温度可大致分为料筒温度和模具温度两类,设定原则分别如下:3.1.1.1 料筒温度原料的塑化热量主要来自于料筒外部加热器热量和螺杆剪切产生的摩擦热量,由于原料从进入螺杆到出口模的距离较长,且螺杆剪切热量非常可观,因 此一般料筒温度不宜设定过高,以免造成原料长期过量受热,导致塑化过度,影响管材产品外观和物理力学性能,因此,PE管材料筒温度一般设为170- 200为宜,塑化性能较差的机台或原料,料筒温度可适当高些。另外,靠近下料口的料筒一区的温度应适

4、当更低些,以免下料口处原料过早熔融粘结,影响 下料。PP-R和PE-RT原料由于加工流动性更加优于PE原料,且其加工稳定性对加工温度比较敏感,温度偏低则易发麻,偏高则易发胖,因此其料筒温度通常应略低于PE管材,一般宜在160-190C,且当机台和原料牌号固定时,其 料筒温度调整的幅度相对较小。3.1.1.2 模具温度由于模体对原料的剪切摩擦热量明显低于料筒螺杆,且原料在模具中的停留时间较短,通常其温度设定值需比料筒温度高,且宜随着靠近口模的方向,逐渐适当调高设定温度,温度通常宜设定在190-220之间,当管材出现外观暗淡无光,或内外壁明显发麻等塑化不良症状时,应适当提高模具温度。口模温度对管材

5、的外观影响较大,通常需稍高,以200-240为宜。大规格的PE管材模体中的芯子由于导热和散热均较困难,刚开机时由于 芯子温度往往较低,容易导致内表面发麻,而长期生产后,又由于芯子温度上升散热不畅,又会导致芯子温度超高失控,因此必要时,需采用模具内加热温度调控装置,对芯子温度进行调控。与料筒温度类似,PP-R和PE-RT管材模具温度通常也需适当低于PE管材的加工温度,宜在180-210之间,口模宜设为190-230。3.1.2 生产速度管材的生产速度可分每分钟线速度和每小时产量两种,其中小规格管材按每分钟线速度表征更加直观,大规格管材生产速度的瓶颈通常在于挤出主机的挤出量,以每小时产量表征生产速

6、度更加直观。各类管材额定生产速度如下:3.1.2.1 PE给水管额定生产效率速度:米/分产量:Kg/小时机公称型 外径标准尺寸比SDR11SDR13.6SDR17SDR21SDR26SDR33速度产量速度产量速度产量速度产量速度产量速度产量75机D2015991675机D25141341512675机D32111781317175机D4092211021012201一一一一一一75机D50934510.333013.335013.8300一一一一75机D635.903616.83508.435010.23508.9250一一75机D754.003404.53245.63306.93307.73

7、00一一75机D902.703303.23303.93304.83305.8330一一75机D1101.803302.33472.83563.53594.03314.530075机D1251.202871.52951.82952.12802.52802.825075机D1401.003001.142801.32601.42301.51901.617075机D1600.903501.13501.33501.53402.03402.130090机D1601.365301.655302.05302.435302.84903.549090机D1800.904501.14501.344501.65450

8、1.94202.3642090机D2000.865301.055301.295301.575301.815002.1648090机D2250.574500.74500.784060.853650.953301.0830090机D2500.555200.655200.815201.05201.165001.4650090机D2800.425000.515000.625000.734800.94801.0545090机D3150.365500.425300.515300.635300.785300.9250090机D3550.285500.355500.405300.505300.625300.7

9、350090机D4000.235500.275500.325300.395300.485300.58500120机D450一一一一0.48270.58580.588100.73800120机D500一一一一0.318000.388000.468000.59800120机D560一一一一0.196160.38000.378000.46800120机D630一一一一0.28110.258240.38100.37800注:速度调整范围为额定值的士 10%3.1.2.2 PE燃气管材额定生产效率速度:米/分产量:Kg/小时规格牵引速度(m/min)小时产量(Kg/h)机台备注D32SDR1111.01

10、7875机SDR17.613一75机D40SDR119.075机SDR17.61321075机D50SDR118.533075机SDR17.612.833075机D63SDR115.835475机SDR17.68.433075机D75SDR114.034375机SDR17.65.634575机D90SDR112.835075机SDR17.6433175机D110SDR111.935075机SDR17.62.732775机D160SDR111.3553090机SDR17.62.0152090机D200SDR110.8652090机SDR17.61.3052090机D250SDR110.52500

11、90机SDR17.60.6540590机D315SDR110.3655090机SDR17.60.5353090机注:速度调整范围为额定值的士 10%3.1.2.3 PP-R管材额定生产效率速度:米/分产量:Kg/小时机台公称外径产品系列S2.5S3.2S4.0S5.0速度产量速度产量速度产量速度产量D502.431502.831503.151403.7514075机D631.531501.801501.971402.36140D751.462001.672001.881902.16180D901.142301.342301.582301.82220D1100.772300.902301.062

12、301.28230D209.59610.087.310.07610.069D257.11107.91108.5959.09760X 33 机D324.61205.51206.41207.3120或80机D403.11203.61204.21204.8120D502.431502.91503.151403.75140D631.531501.801502.2021432.50148D208.0809.0789.5729.56665X 33 机D257.01077.51018.5968.584D324.31405.01085.71055.7191注:速度调整范围为额定值的士 10%3.1.3 真空度

13、定型箱真空度是影响管材尺寸和外观的关键因素,PE和PP-R管材的真空度一般宜在2bar-0.4bar之间为宜,具体以成型的管材外径大小是否符合标准为 原则。成型真空度过高,容易明显增加管坯与定径套内表面的摩擦,增加管材 发胖和外观花纹的概率,而真空度过低,则会导致管材外表面凹凸不平、椭圆 度增大等缺陷。3.1.4 主机电流(或扭矩)主机电流(或扭矩)主要表征挤出过程的稳定性,当主机电流波动范围较大时,通常该机台单位时间内熔融料挤出量波动较大,可导致管材内壁严重的 水波纹,壁厚出现明显的波动,显著影响产品质量。当主机电流(或扭矩)波动幅度超过3%时,通常会对挤出量产生较明显的影响,因此,当主机电

14、流波动幅度超过3%时,前岗位需及时将问题反馈给班长,由班长联系机修人员及时查明原因,并采取改进措施。3.1.5 牵引机履带压力牵引机履带压力过低可导致管材打滑,过高则可导致管材环向受压变形,聚烯烃管材的牵引机履带压力以 0.2-0.5MPa 为宜,其中规格越小压力应越低。 除履带压力外,还需在牵引机上设置好履带下压定位螺杆的位置,以防止履带压力过大使管材受压变形。3.2 工艺调整权限划分3.2.1 操作员权限由于米重控制原因可对主机转速、扭矩进行微调,其它均不能调整,喷码机仅可进行归零操作,调试时间最长为 15 分钟。3.2.2 组长权限若操作员在15 分钟时间内无法调好时,由技工在开机工艺指

15、导卡(见附件一)基础上按±5%的幅度进行调整,调试完成后,将调试原因和结果记录到聚烯烃管材车间生产记录表中;技工以上人员才可以调整喷码机。组长每次调试的最长时间为 30分钟。3.2.3 班长权限若组长在 30分钟内仍无法调试好,则需及时汇报班长,由班长组织调试,工艺可在开机工艺指导卡基础上按±10%的幅度调试,调试完成后,将调试原因和结果记录到聚烯烃管材车间生产记录表中。班长的最长调试时间为1 小时。3.2.4 车间主任权限若班长仍无法完成调试,则由班长汇报到车间主任,由车间主任组织调试,工艺范围可根据实际需要不受限制,调试完成后,将结果记录在聚烯烃管材车间生产记录表上。3

16、.2.5 工艺工程师权限工艺工程师根据不稳定机台的生产记录,将调试情况输入工艺数据库中;对聚烯烃管材车间生产记录表上记录的工艺调试情况进行必要的核实,并输入工艺数据库中,以备下次开机参考。4 工艺管理的要点4.1 开停机工艺管理4.1.1 冷机开机和热机开机的概念对于开机时需分两步升温的机台,当待开机机台的料筒或模体上(除新换上的口模和芯棒外)的任一区实际温度均不低于第一步设定温度时,则该机台属于热机开机,反之则为冷机开机。4.1.2 热机开机工艺要点热机开机时除了按照聚烯烃管材车间开停机操作规范对口模、芯棒、定径套规格尺寸、各主辅机是否运行正常等进行检查确认外,还需按以下要求控制好开机生产工

17、艺:4.1.2.1 热机开机的机台在开机前,必须确认所有温度均已达到设定的范围之 内,且若口模或芯棒为新换规格,则需按下表要求达到保温时间后,才可开机规格保温时间规格保温时间D20-D90>0.5hD110-280>1h注:D315及以上规格停机后更换口模芯棒前,先将各区温度设到150C, 口模芯棒更换并安装到位后,重新升温,具体按冷机开机操作。4.1.2.2 由于聚烯姓管材在刚开机时容易存在内外壁发麻等问题,因此开机时 工艺温度需按照开机工艺指导卡中温度加5-10C,待生产稳定后,根据实际情况将温度调低至开机工艺指导卡中的要求。4.1.2.3 刚开机的管材牵引速度应控制在开机工艺

18、指导卡中要求的 50% 以内,在此期间,根据实测的壁厚和外径等尺寸调整好真空度和挤出速比,确 认产品合格后,按同步逐渐将生产速度平稳提到额定值。4.1.2.4 开机过程中需重点关注主机扭矩、真空度等参数的波动情况,以及管 材的外观、尺寸、印字等内容是否正常,存在明显异常时,需及时查明原因, 采取有效措施。4.1.3 冷机开机工艺要点4.1.3.1 需分两步升温的机台冷机开机时,必须严格按照下表控制好模具和料 筒的升温和保温过程,其中第二段温度按照工艺卡要求执行。规格第一段(升温到 150C)保温时间,h第二段(工艺卡温度)保温时间, hD20-D630.5-10.5-1D75-D1101-1.

19、50.5-1D125-D2501-21-1.5D280-D4003-42-3D450-D6305-73-4注:有内加热的机台,需在料筒和模体加热前2小时提前加热。 其他工艺控制要点同4.1.2.2、4.1.2.3 及 4.1.2.4 。4.2 更换原料工艺管理4.2.1 PE产品在生产过程中或由于管材品种规格更换,需更换不同种类不同 牌号的原料时,为了减少管材发麻、开裂等原因产生的废料量,需严格按照下 表控制换料过程。换料过程措施1措施2 (按反方向换料)高密度给水管料(韩国料、台塑料、上海石化YGH041 ) 中密度给水管料D63以下直接挤出,D75及以上拆模具(中间需停机)直接挤出高密度给

20、水管料高密度燃气管料直接挤出直接挤出高密度给水管料中密度燃气管料拆模具清理直接挤出中密度燃气管料高密度燃气管料直接挤出先用中密度料挤出,再拆模具(主要是菲纳料和北欧料之间)中密度给水管料高密度燃气管料直接挤出直接挤出中密度给水管料中密度燃气管料先用燃气管专用料挤出,再拆模具直接挤出高密度给水管料之间直接挤出高密度给水管料(韩国料、台塑料、上海石化YGH041 ) 中密度给水管料D63以下直接挤出,D75及以上拆模具(中间需停机)直接挤出高密度给水管料高密度燃气管料直接挤出直接挤出高密度给水管料中密度燃气管料拆模具清理直接挤出中密度燃气管料高密度燃气管料直接挤出先用中密度料挤出,再拆模具(主要是

21、菲纳料和北欧料之间)中密度给水管料高密度燃气管料直接挤出直接挤出中密度给水管料中密度燃气管料先用燃气管专用料挤出,再拆模具直接挤出高密度给水管料之间直接挤出4.2.2 PP-R不同颜色时,按照下表要求执行换料过程措施1措施2PP-R黄料-白料D63以下直接挤出,D75及以上拆模具(中间需停机)直接挤出相同颜色不同牌号PP-R原料间互换直接挤出直接挤出PP-R原料一PE原料(黑色)拆口模芯棒后直接挤出拆模体清理,且需不带模挤出换料4.2.3 不同颜色色带料间换料时,直接采用新换色带料将原色带料挤出至颜色 单一即可生产。4.3 调试新原料、新设备、新模具及更换螺杆、料筒工艺管理聚烯烃管材车间的新原

22、料试料按照公司现行试方试料程序执行,试料工艺主要参考原料厂家提供的数据及现有类似原料的生产工艺;新设备、新模具及更换螺杆料筒后,必须由总工艺员组织首次开机调试,开机时需注意以下事项:4.3.1 开机生产前,车间主任需与设备、模具制造厂家技术人员沟通,收集对方提供的加工工艺参考数据。4.3.2 车间主任按照设备制造厂提供的工艺参考数据,结合类似机台的工艺,设定开机工艺,并在试产过程中根据管坯的状况,及时调整加工温度等工艺参数。4.3.3 开机试产过程中,需至少分别按照采购合同中要求的生产速度的80%、 100%、 110%等三种速度分别连续生产8 小时以上,并分别跟踪记录或测试不同速度下管材产品

23、的外观、尺寸稳定性、物理力学性能等变化情况。4.3.4 试产和测试完成后,需形成螺杆或料筒的书面试用报告,报告中应包含工艺温度、熔温、熔压、扭矩、牵引速度、螺杆转速、主机电流、真空度等工艺参数,还应包括试产过程的稳定性,及异常情况分析等内容。5 交接班工艺管理5.1 接班班长和各小组长均需提早 30分钟到车间,向交班相关人员了解各机台的生产稳定性,对于异常现象,需提早做好准备工作。5.2 交班班组长应主动向接班班组长介绍当班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异常问题,并将情况记录在聚烯烃管材车间生产记录表中,交接双方签字确认。6 开机指导书管理6.1 开机指导书的编制6.2 开机指导书由车间总工艺员负责编制,具

24、体模板见附录二。6.3 开机指导书一式两份, ,由部门负责人负责批准后,一份留部门工艺数据库管理员处存档,一份发放到相关的班组使用,并应附上经过审批的开机工艺指导卡 。6.4 开机指导书及开机工艺指导卡的使用管理6.5 班组开机时严格按照开机指导书要求操作,正常生产后将开机指导书悬挂在机台固定的位置上,以便随时对照。6.6 开机或生产过程中对生产工艺的调整以开机工艺指导卡的工艺为对照来调整,具体调整根据工艺调整权限来操作,保障生产的稳定。6.7 一种产品生产结束后,由班长负责将开机指导书及开机工艺指导卡上交车间总工艺员,由总工艺员负责将开机指导书送工艺数据库管理员处存档。6.8 班组在交接班时

25、,应注意检查开机指导书是否齐全,当提供给开机指导书或附件的遗失时,由班组及时通知总工艺员,由总工艺员及时补办同时对责任人进行处罚。6.9 开机指导书及开机工艺指导卡在使用过程中,应保证整洁、完整。6.10 开机指导书及开机工艺指导卡的更改班组开机时,若按照开机指导书或开机工艺指导卡工艺难以生产,调整后正常的工艺与开机工艺指导卡的工艺差别超出了班长调整权限时,班组应将实际情况及时反映给总工艺员,由总工艺员负责对工艺进行确认并重新编制新的开机工艺指导卡 ,使开机工艺指导卡工艺有实际的指导意义。同时回收已发放的开机工艺指导卡 ,按照正常程序重新发放。6.11 回收的开机指导书或开机工艺指导卡和存档的

26、作废开机指导书及开机工艺指导卡由总工艺员在上面盖存查章并自行保存,并对工艺异常情况做必要的分析。6.12 若开机在中夜班,总工艺员难以及时现场处理时,班组可在请示后自行调整到正常工艺并将开机指导书或开机工艺指导卡取下交接到下个班班长,由夜班班长提交给车间总工艺员。6.13 工艺记录的管理6.14 工艺记录的填写6.15 由前岗位负责本机台工艺记录的填写。6.16 工艺记录的填写必须真实有效、填写完整,严禁涂改、潦草书写、记录 表污损等现象出现。6.17 工艺记录每小时记录一次,且应选择工艺正常稳定时记录。6.18 工艺记录的检查、交接、归档管理6.19 班组之间应对工艺记录进行交接,检查上班工

27、艺记录是否真实有效,可 与交班时工艺进行比对。6.20 总工艺员、班长应在巡检时对工艺记录进行核对,检查工艺记录是否真 实有效,记录是否规范,必要时将工艺记录与开机工艺指导卡对照,看调整范围是否超出相应的权限。6.21 班长负责将当班工艺记录交给车间工艺数据库管理员,由工艺数据库管 理员检查填写是否规范并进行归档。6.22 部门工艺数据库管理员每月对工艺记录整理装订,然后交给部门资料管 理员,由资料管理员定期将工艺记录送公司档案室归档。6.23 工艺数据库的管理6.23.1 工艺数据的输入工艺数据管理员负责每天将工艺记录表中的生产工艺输入到工艺数据库中。考虑到数据的重复性,原则上每天每个机台仅

28、选择白班的一组工艺,该组工艺应选择当班生产稳定期的工艺,不宜选择接班或刚开机时的工艺。6.23.2 当工艺记录表中记有异常现象时,必须将情况输入到工艺数据库中, 以备后查。6.23.3 工艺数据管理员严禁随意对已输入的工艺参数进行修改,若原始工艺记录错误,由总工艺员负责工艺数据库中工艺的修订工作,并对责任人进行处罚。6.24 工艺数据库的使用6.24.1 总工艺员编制开机指导书时,从数据库中打印同机台同模具的稳定生产工艺作为开机指导书的附件开机工艺指导卡 。6.24.2 生产调度员在排产时,从数据库中调用相关的记录,可根据机台和产品的实际生产配置情况合理安排生产。6.24.3 总工艺员可将工艺

29、数据库中实际工艺与开机工艺指导卡对照,对异常情况及时进行监控并查找原因。6.24.4 总工艺员可通过工艺数据库对单个产品一段时间内生产工艺情况进行分析,监控不同原料不同设备对产品生产工艺的影响,为生产技术的改进提供依据。7 工艺难题的解决定期由总工艺员组织技工参加的工艺专题会议,对一段时间内存在的工艺问题进行收集和分析。7.1 总工艺员根据工艺问题的梳理情况编制工艺难题攻关计划书 (附录三),送部门负责人审批后组织进行具体的的技术攻关工作。7.2 总工艺员根据计划书,牵头组织成立技术攻关小组,并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制定书面的攻关方案和计划并积极实施,必要时也可召开专题会议。7.3 完成攻关后,

30、由总工艺员负责落实编制书面的总结报告,并采取制定工艺规定或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等方式,将攻关成果推广应用到生产实践中。7.4 车间负责人负责对技术攻关的实际效果进行评价,最后在计划书中签署意见,和总结报告及攻关过程中形成的技术资料一并移交部门资料管理员归档。8 工艺培训制度8.1 工艺培训制度由总工艺员负责编写、修订,每年年初以部门公文形式发放。8.2 部门总工艺员负责每个季度分别安排一次针对普通操作工和技工及以上人 员的生产工艺培训,具体按下表执行。培训内容时间安排课时培训讲师培训对象产品知识介绍1小时车间主任生产工艺入门介绍每季度第2个月1小时总工艺员普通操作工机台操作培训2小时总工艺员工艺管理规定2小时总工艺员开停机规范1小时总工艺员工艺管理规定1小时总工艺员典型生产问题工艺调试方法每季度第3个月1小时总工艺员技工及以上人员调试看线规范2小时总工艺员实践操作培训3小时总工艺员8.3 每次培训均需有相关记录,由部门内勤存档,每次培训后均需组织考核, 考核结果作为技工评定的依据之一。由总工艺员针对典型生产异常现象,组织 技工以上人员不定期召开工艺专题讨论会,通过相互交流提升个人技能水平的 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