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市七年级语文上册《第9课 羚羊木雕》导学案(教师版) 鄂教版_第1页
湖北省武汉市七年级语文上册《第9课 羚羊木雕》导学案(教师版) 鄂教版_第2页
湖北省武汉市七年级语文上册《第9课 羚羊木雕》导学案(教师版) 鄂教版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羚羊木雕 导学案(教师版)(一)教学目标   1 整体感知课文,分角色朗读,体会人物思想感情。   2 联系生活,学会与父母、他人沟通,获得有益启示。    3 学会记叙文的思路,理解插叙手法的运用及其作用(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整体感知课文,分角色朗读,体会人物思想感情。   难点:联系生活,学会与父母、他人沟通,获得有益启示。学法指导分角色朗读课文,深入把握人物性格(四)学习过程第一课时预习导学:作者简介:张之路,男,著名作家,1945年生于北京,首都师范大

2、学物理系毕业。现为中国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电影集团一级编剧、国务院授予的有特殊贡献的专家。主要作品有电影文学剧本霹雳贝贝魔表、长篇小说第三军团2、资料助读-了解“羚羊木雕”羚羊木雕是非洲艺术家用一种黑色硬木雕刻成的羚羊形状的工艺品。非洲木雕是非洲大陆具有代表的全世界都享有盛誉的工艺品,其文化、艺术价值很高。非洲很多国家元首出访或欢迎来访的客人大多喜欢送木雕。3、给下列加横线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1)抹( m )眼泪 (2)怦怦( png )(3)脸jiá( 颊 ) (4)手里zuàn(攥 )着小藏(zàng )刀(5)树chà( 杈

3、 ) (6)逮着玩(di)4、词语填空 形 影不离 自 作 主张 合 二而一 无可 回一、 速读课文,整体感知,完成下列问题: 1、文中写了一只什么样的木雕?围绕它发生什么事?用黑色硬木雕成的工艺品,爸爸从非洲带回来的,贵重。家庭生活中的一场小纠纷。2、故事叙述的基本结构是什么? “我”把爸爸给我的羚羊木雕转送给我最好的朋友万芳,可是父母认为这木雕很贵,不该随便送人,并要“我”向万芳讨回羚羊木雕。故事围绕“羚羊木雕”展开,按情节发展来讲,可以从询问木雕、赠送木雕、索回木雕三个方面划分结构。 3、课文用了什么叙述顺序?有何作用?插叙 。在叙述这场家庭纠纷的时候插叙了我和万芳的

4、友谊。这样写是对故事情节作必要的交待, 补充说明万芳确实是一个仗义的朋友,也能够吸引人,使故事悬念迭起,情节起伏跌宕。 4、涉及到哪些人物?爸爸、妈妈、奶奶、“我”、万芳、万芳妈妈二、分角色朗读,把握人物形象。要求:1、  请用不同的符号将文中所涉及的人物的语言、神态圈画出来。2、朗读的要求:重音 语气 语速 神态3、品析人物:可以看出“我”“爸爸妈妈” “奶奶”“万芳”各是怎样的人?爸爸:婉转、持重沉稳。   妈妈:态度生硬固执。奶奶:明白事理、同情理解却无能为力。 “我”:重情、软弱。 万芳:仗义、明

5、理。 、第二课时复习检测抹(m )眼泪 怦怦(png ) 脸颊 (jiá ) 手里攥(zuàn )着小藏( zàng )刀 树杈 (chà ) 逮着玩(di) 裁缝(féng ) 羚羊(líng ) 挨揍(zòu )二、合作探究(1)在被逼无奈的情况下,我要回了羚羊木雕。我认为自己做了一件不光彩的事。那么,这件事究竟怪谁呢?(我们看问题要一分为二,可以采用换位思考的方式考虑这个问题。)(2)你觉得怎样处理会更好?(3)怎样才能避免这一类不愉快的事情发生?或我们应该汲取什么教训?参考:羚羊木雕就像一架天平,衡量了在不同人心中金钱和友谊的分量。如果在生活中,学会沟通,让父母、他人理解自己,自己也努力去理解父母、他人,这样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