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填方沉降监测(共5页)_第1页
高填方沉降监测(共5页)_第2页
高填方沉降监测(共5页)_第3页
高填方沉降监测(共5页)_第4页
高填方沉降监测(共5页)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路基沉降观测目的:路堤的路肩沉降量用于沉降管理。根据测定数据观测沉降趋势,预测稳定时间和工后沉降量;为土石方沉降量计算提供依据地表水平位移量及隆起量用于稳定管理。监测地表水平位移及隆起情况,确保路堤施工安全和稳定。一、监测断面及监测元件布置和埋设1、 检测断面2、 监测元件布置检测元件布置位置要符合如下原则:(1) 同一路段不同监测项目的测点布置在同一断面上,这样有利于测点看护,便于集中观测,统一观测率,更重要的便于个观测项目数据的综合分析。具体布置位置见标准图(2) 测点及观测元件的埋设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且埋设准确、埋设稳定。观测期间对观测点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防

2、止事故机械的碰撞,人为因素的破坏,务必使观测工作善始善终,取得满意成果。3、 检测元件埋设(1)沉降板埋设埋设时,沉降板底槽应平整,旗下铺设60*60*20cm的砂垫层。沉降板的金属测杆、套管和接驳的垂直偏差率不大于1.5%。沉降板采用钢板,底板尺寸为40*40cm*0.6cm;金属测杆直径为4cm,测杆应与底板焊接为一体;套管采用具有一定强度的10cmPVC管。随着沉降板下沉和土石料的填补,测杆与套管相应接高,每节长度不宜超过50cm。接高后的测杆顶面应略高于套管上口,套管上口应加盖封住管口,管顶高出碾压面高度30cm。(2)地表水平位移边桩埋设位移边桩一般埋设在路堤两侧趾部,其中一根位于坡

3、脚外1m处,另一根位于边沟外侧,两根相距4m。如果边沟在半坡上,则位移边桩一根埋设在离路基坡脚1m处,另一根在第一更以外4m处。边桩采用10*10cm砼预制桩,边桩埋设深度为1.5m,露出地面为10cm。埋设时采用打入法,桩周围应回填密实。桩周上部50cm用混凝土浇筑固定。在边桩顶部应预埋不易损坏的金属测头。此外,位移边桩应做好标记并编号。二、路肩沉降检测方案沉降观测采用沉降板埋设,观测时按二等水准测量要求控制。高程采用施工高程控制网系统并与施工控制网联测。2.2 建立沉降位移检测基准网2.2.1 项目开工初期全线加密测量控制点时,注意纵观全局,在需要变形监测的路基区域预先布置水准基准点和工作

4、基点,确保施工和观测期间各点位牢固。且在一个测区至少有三个高程控制点,以防万一该测区个别控制点被破坏时马上加密引测,保证监测工作的连续性。2.2.2 工作基点的布设为满足沉降变形观测精度要求,按照“控制点位置沿路线布设,距路中心的位置大于50m小于30米,同时应便于观测”的原则布设水准测量工作基点。2.2.3 沉降观测网主要技术要求等级相邻基准点高差中误差(mm)每站高差中误差(mm)往返较差、符合或环线闭合差(mm)检测已测高差较差(mm)二等1.04L2.3 水准测量的观测方法、技术要求及注意事项2.3.1 水准测量观测方法等级水准仪型号水准尺观测方法二等DS1因瓦光学观测法往返各一次2.

5、3.2 水准观测的主要技术要求等级水准仪型号视线长度(m)前后视距距离较差(m)前后视的距离较差累计(m)视线离地面最低盖度(m)基、辅分划读数较差(mm)基辅分划所测高差较差(mm)二等DS150130.50.50.72.4 监测方法、技术和精度要求以及监测周期2.4.1 监测方法和相应技术要求(1)沉降检测基准网采用DS1型水准仪按照二等水准测量方法进行观测。沉降检测基准网和沉降施测过程中技术要求见上表规定。(2)沉降点采用DS1水准仪按二等水准测量方法进行观测。按测量精度要求和频次定期观测沉降板测杆顶面测点高程。在沉降板测杆接高时应同时测量接高前后的测杆高程。2.4.2 检测周期路段监测

6、项目检测周期高路堤路肩沉降量旱月一月一次,雨季一月一次,施工期一月一次地表水平位移及隆起量旱月一月一次,雨季一月一次,施工期一月一次三、地表水平位移量及隆起量监测方案地表水平位移量及隆起量监测采用地表水平位移边桩(隆起量垂直变形范畴,监测方法与路肩沉降测法相同)观测仪器采用全站仪进行观测。3.1 建立水平位移检测网3.1.1 项目开工初期全线加密测量控制点时,注意纵观全局,在需要监测的范围区域预先布设水准点和工作基点,建立相应的一级水平位移导线控制测量。选点时选择合适观测位置,并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设基准点和工作基点,确保施工和观测期间点位牢固。并且在一个测区内,在满足规范要求的前提下至少有3个点互通视的导线点,以防万一该测区内个别导线点被破坏时,保证监测的连续性。3.1.2 导线基准点的布设为满足水平位移变形观测精度要求,按照“平面控制点位置沿路线布设,距路中心的位置大于50m且小于300m,同时应便于测角测距”的原则布设水平位移观测工作基点。31.3 导线测量主要技术要求等级导线长度平均边长测角中误差测距中误差测距相对中误差水平角测回数方位角闭合差导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