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常见慢性伤病的医疗_第1页
第十九章常见慢性伤病的医疗_第2页
第十九章常见慢性伤病的医疗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十九章常见慢性伤病的医疗体育体育科学和医学研究证明,慢性病患者参加适宜的体育运动,对治疗疾 病、促进疾病的康复、加速病后身体机能的恢复、延续衰老、改善心理和生理 状况都有积极和良好的作用。但是,慢性病患者由于机体的病理变化,完成运动负荷的能力和反应都很 差,如运动不慎反而会造成对身体的伤害,因而,必须对他们加强指导。慢性 病患者参加体育运动应掌握下列原则:(1) 参加体育运动以前,必须进行体格检查,以了解身体发育和健康情况, 尤其是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机能状态和伤病的组织器官情况,慢性病急性发 作期不适于体育运动。(2) 制定体育运动计划时,必须根据患者的情况、体格检查结果、运动基础 等个别

2、对待,因人而异安排适当的运动和运动负荷。(3) 必须遵守循序渐进的原则,体育运动的运动负荷要由小到大,动作由易 到难,使身体逐渐适应。并在不断适应的过程中提高机能,促进疾病康复。如 果突然大运动负荷活动,容易损害患者的机能,加重病情。(4) 坚持运动,持之以恒,才能使疗效逐渐积累。(5) 运动过程中必须加强医务监督,密切观察病人的反应,特别要注意疾病 征象的变化,发现不良反应要及时停止运动或调整运动负荷,还要进行定期检 查,以丁解和评定治疗效果。第一节常见慢性运动系统伤病的医疗体育脊柱的畸形多由于各种疾病、发育不良、肌力不平衡、特别是长期身体姿 势不良而引起。脊柱向侧方弯曲,称之为脊柱侧凸。引

3、起脊柱侧凸的原因较多,少数人是 因先天性脊柱发育不是或脊柱本身的病变,如脊柱结核等所引起,多数人是由 于坐姿、立姿或劳动姿势等导致的姿势性脊柱侧凸。在少年儿童中,固定地使 用某一侧肩膀背负较重的书包或用单手提拿重物,是引起脊柱侧凸畸形的重要 原因。脊柱侧凸,不仅会破坏人体正常的结构,同时也可使其他部位,如胸廓、 肩带等发生形态改变,进而引起内部器官的功能活动障碍,影响运动功能,降 低全身健康水平与工作能力。由于脊柱侧凸一般没有自觉症状,而等到发现时为时已晚,所以早期的诊 断最为重要。对于 8一 14岁的儿童,可以采用 “弯腰试验”进行检查,具体方法是: 让儿童脱去上衣,立正站立在平整的地面上,

4、弯腰,双掌心相对置于两膝 之间,检查者在儿童头的正前方两目平视,观察其两侧背部是否等高,若不等 高,那么高的一侧是脊椎椎体旋转所致的隆凸,应进一步追查其原因。脊柱畸形因病程和病理不同,一般可分为三度: 1。脊柱侧凸是由于肌肉无 力和疲劳所致,在主动或被动牵伸脊柱时,畸形消失,此时迸行运动疗法的矫 正效果最好; 2。脊柱侧凸在牵伸身体和悬吊时,畸形依然存在,韧带、肌肉已 经挛缩,此时进行运动疗法仍能取得一定的矫正效果; 30 脊柱侧凸,不仅有肌 肉、韧带的形态改变,还有骨和软骨的形态改变,运动疗法只能起到维持现状 的作用,或进行术后运动康复。一】脊柱侧凸医疗体撮的作用1。脊柱侧凸由于肌肉韧带还没

5、有形态或结构上的变化,可以通过运动疗法 在增强全身肌肉力量的基础上,重点锻炼畸形部位的肌肉,以增强肌肉的力量 及恢复脊柱周围肌力的协调平衡,使畸形较快得到矫正; 20 脊柱侧凸,通过运 动疗法,可以加强脊柱的活动度,即牵伸已经挛缩的韧带和肌肉,拉长凸出侧 已经被拉长、衰弱的韧带和肌肉的力量,逐渐恢复脊柱周围的肌力平衡,使畸 形在较长时间内逐渐得到矫正; 3。脊柱倒凸,虽然进行运动疗法的效果较差, 但可以控制畸形的发展,增强肌力,防止劳损,减轻或缓解疼痛。此外,运动 疗法还可以促进发育、增强体质,增进患者的自信心。二)脊柱侧凸医疗体操 的方法脊柱侧凸的运动疗法主要是通过矫正体操。编制矫正体操的基

6、本原则是做 与变形方向相反的脊柱运动,选择性的加强凸出侧已被拉长并衰弱的韧带和肌 肉力量,牵伸凹人侧已经挛缩的组织。矫正体操的内容包括各种悬垂、牵引、 双手悬垂、攀登、压迫凸出侧脊柱及卧平板等。可以徒手进行,也可以借助肋 木、体操棒等。同时,注意加强身体的全面锻炼,并把主动矫正练习和被动矫 正手段密切结合起来。脊柱侧凸有“(形和“S”两种。“(形侧凸的矫正练习比较简单,可按一般 原则编排。“ S”较复杂,应当注意避免由于矫正了一个侧凸而加重另一个侧 凸。可采用节段性侧弯运动,使动作所形成的脊柱侧凸与原有侧凸部位一致, 而方向相反,以达到矫正的目的。脊柱侧凸多伴有肩带及骨盆带的倾斜,放可用上、下

7、肢的活动来帮助矫正 脊柱侧凸。例如,上举左臂可提高左肩,使胸椎向左突出,可用来矫正胸椎右 凸。抬起左腿可引起骨盆带向右倾斜(左高、右低)使腰椎向右突出,可用 来矫正腰椎左凸。在矫正形脊柱侧凸时,可采用举起同侧上、下肢的练习。下面以脊柱全右侧凸畸形为例,编制一套矫正体操,以供参考。l 预备姿势仰卧位,左臂向上,右臂向下,右臂向下紧张伸展(图19 -la)。(1)右腿伸直抬高,而后还原。重复10 20次(图19 -ib)。(2)头部支撑下挺胸及抬起肩部,而后还原。重复 1020次。然后,右膝屈 曲,用足踩床面,抬起臀部,挺起胸腰部,同时左腿伸直抬至两臁等高,而后 还原(图 19 - lc)。重复

8、5一10次。2 预备姿势左侧卧,左臂向上,右臂向下紧张伸展。(1) 抬起头、肩及上胸部,然后放下还原,重复 5 -10次后,上身抬起并维持 30 s后再放下,重复23次。间歇30 B后期可在头上放置1.52.5 kg沙袋进 行练习。(2) 右腿伸直向上抬起 1020次。然后抬起后维持 30 8再放下,重复 23 次,间歇30 B。后期可于小腿上扎上1 一 1.5 kg沙袋进行练习(图19 -2)。3预备姿势俯卧位,左臂向上,右臂向下紧张伸展。(1) 抬起头、肩及左臂,而后放下还原,重复1020次(图 19 -3a)。(2) 右腿伸直抬起,然后放下还原,重复 1020次(图 l9-3h)。(3)

9、 抬起头、肩及左臂,同时右腿伸直抬起,而后放下,重复1020次(图19-3c)。做完上述矫正体操后,休息23 min,并做一些放松活动。三)注意事项(1) 做矫正体操的动作必须正确,对治疗效果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否则达 不到矫正的作用。(2) 脊柱侧凸矫正体操应坚持长期、系统的主动和被动相结合的矫正练习。 把全身锻炼和局部矫正结合起来,每次治疗必须有足够的运动量。此外,在日 常生活、学习中注意培养正确的身体姿势。肩关节周围炎,简称为肩周炎,是肩关节周围较组织的一种慢性无菌性炎 症,多见于中老年人,特别是 50 岁左右者,故也称 “五十肩 ”。肩周炎会引起整 个关节僵硬,活动困难,好像冻结在一起

10、,又称为 “冻结肩 ”。常为单侧发病, 有时两侧也可同时发生。其发生与肩部长期缺乏活动或慢性劳损、局部血液循 环及代谢障碍而使软组织遢行性改变有关。其主要的临床表现是肩部疼痛,以夜间为重。在某一旋转动作中可有触电 样感觉,疼痛难忍。由于疼痛、废用,肩部肌肉可出现肌萎缩,以三角肌为明 显。检查时肩部有广泛压痛,在肩前部、肱二头肌长头处和肩峰下压痛尤为明 显。上臂紧贴胸廓,肩关节各个方向活动均有不同程度受限,以外展、外旋、 内旋最明显。 x 线检查无骨质异常,有时局限性骨质致密或疏松,可有肩周肌 腱、韧带或精囊的钙化点。肩周炎的早期疼痛明显有肌肉痉挛时应适当卧床休息,服镇痛药,局部用 普鲁卡因封闭

11、( 10一 15 m1 1%普鲁卡因)或加强地松龙封闭;或做颈部交感神 经节的封闭以减轻疼痛。也可用温热疗法(超短波、蜡疗、红外线、太阳灯等)减轻疼痛。有的病 人如用热疗后症状加重者,则可试用冷敷。在减轻疼痛的基础上进行柔和的主 动练习及按摩。肩周炎后期已形成冰冻肩时,关节功能障碍是主要问题,话动 障碍的本身是引起疼痛的重要原因,此期的治疗重点是通过医疗体操恢复肩关 节的活动能力。实践证明,应用药物、针灸等治疗配合体育疗法,肩关节的功 能恢复比较快。肩周炎医疗 xx 的作用(1)改善血液循环,疏经通络,减轻和消除症状。(2)牵拉和松解肩关节周围的粘连,消除功能障碍,恢复正常的关节恬动功 能。(

12、3) 增强肌肉力量,恢复肌肉的正常弹性和收缩功能。(4) 恢复病人的生活、工作和生产劳动能力。二)肩周炎医疗 xx 的方法医疗体操可分为主动运动、摇动运动和牵伸运动等。主动运动是练习肩关 节向各个方向的活动,尤其是外展、外旋和内旋等运动。摆动运动是身体前 屈,双臂自然下垂,做前后、内外的放松摆动和绕环练习。随着症状的好转, 可适当地做负重摆动练习,要求尽量增大话动幅度,但不应引起明显疼痛。每 次练习应摆动 30-50 次。此外,应做牵伸挛缩肌群的练习,如牵伸斜方肌、胸 大肌和背扩肌等,以及放松挛缩的肩袖,如做内旋和外旋的放松性练习。肩周 炎的体育疗法动作较多,现介绍几种,可酌情选做。1下垂摆动

13、患者体前屈,使患肢放松下垂,然后作前后、左右放松摆动。注意必须在 肩周肌群充分放松下摆动才能取得疗效。每次摆动至手指麻木感为止,每天23次。也可在下垂摆动后休息片刻,再作持重下垂摆动,重量宜从0.5kg开始,逐渐增加,直至510kg左右(以不产生疼痛,从而不诱发肌肉痉挛为宜)。 摆动 3050 次,此对松解粘连会更有利。2xx 棍运动选择 l 2米长术棍一根,在健侧上肢帮助下进行下列肩关节运动(图 19 -4):第一节持棍前上举运动预备姿势:两手持棍,稍宽于肩,下垂于体前,分腿直立。动作: 两手持棍,直臂前上举(图 19 -4a); 还原成预备姿势。重复 1020 次。第二节棍后置运动预备姿势

14、:同第一节动作:两臂持棍前上举,再屈肘置棍于肩后,两肩外展后张 (图19 -4b);还 原成预备姿势。重复 10 12次。此动作锻炼肩外展外旋功能。第三节持棍侧举运动预备姿势:两手持棍两端,下垂于腿前,分腿站立动作:一臂伸直经侧上举,另一臂稍屈肘将棍向对侧上推 (图19 -4c);还原 成预备姿势。 、 向另外一侧侧上举。左右各重复 68次。此运动向患侧 推举时,锻炼息肩关节的外展功能,向健侧推举时,锻炼患肩关节的内收功 能。第四节持棍后举运动预备姿势:两手于体后持棍,分腿站立。动作: 两臂尽量后举(图 19-4d); 还原成预备姿势。重复 812 次。此动 作锻炼肩关节后伸功能。第五节持棍体

15、后 xx 运动预备姿势:体操棍纵置于体后,健侧手在上,虎口向下握棍上端,患侧手虎口向上握 棍下端。动作: 健侧手将棍向上拉,患侧手随棍上提(图 19-4e); 还原成预备姿 势。重复 812 次。此动作锻炼肩关节内旋内收功能。3 滑轮运动在 3 米高处固定一个滑轮,穿上一根绳子,其两端系两个把手。患者两手 分握两个把手。主要利用健手通过滑轮拉动患手,使患侧肩关节经前、侧、后、各方向向上运动,以扩大各方向运动范围(图 19 -5)。第一节前上举运动预备姿势:两手持环,健臂在前上,患翻臀在前下,分腿站立。动作: 健侧手向下拉,患侧臂前上举(图 19-5a); 还原成预备姿势。重复1530 次。第二

16、节肩外展运动预备姿势:两手各握环,健侧手在侧上,患侧手在侧下,分腿站立。动作: 健侧手侧下拉,患侧手随着侧上举(图 19-5h); 还原成预备姿势。 重复 1530 次。第三节肩带固定下肩外展预备姿势与动作同第二节,但需用一固定带固定肩胛骨和锁骨 (圈 19 -5c), 固定 J 作用是限制肩带的代偿运动,单纯锻炼肩肱关节的运动。第四节体后 xx 运动预备姿势:xx 臂上举握环,患侧臂屈肘于体后握环。动作: 健侧手向下拉,患侧手随着后上提(图 19-5d); 还原成预备姿势。 重复 1530 次。4 肋术运动第一节手爬肋木运动预备姿势:面向肋木站立。动作: 患手在肋木上由下逐渐向上摸爬至最高点

17、为止 (图 19 -6a); 还原成预备 姿势。重复 12一 16次。第二节挺身牵拉运动预备姿势:背向肋术站立,两手背后握肋术,手心向上。动作: 两臂伸直,身体重心前移,挺胸、腰,使肩关节后伸拉开(图 19- 6b);还原成预备姿势。重复1520次。第三节背后握肋木下蹲运动预备姿势:背向肋木站立,两肘屈曲,两手心向上握肋木。动作: 两手握住肋木,屈膝下蹲(图 19 - 6e); 还原成预备姿势。重复 8 N12 次。第四节两臂侧举握肋木下蹲运动预备姿势:背向肋木站立,两臂侧举,手心向下握肋术。动作: 两膝屈曲下蹲至最大范围,肩外展 r 图 19-6d); 还原成预备姿势。 重复 8l2 次。第

18、五节悬吊运动预备姿势:两手握住肋木,两脚站在肋木横杠上。动作: 两脚悬空,整个身体悬吊于肋木上(图 19-6e); 稍停片刻后,还原 成预备姿势。重复 3 -5次。5 甩球运动(甩带眷的实心球)预备姿势:两腿分立,患侧手握住阿襻,网内装 5 kg的实心球。动作: 由前向后做 360 °范围的甩球运动(图 19-7); 由后向前做相反方向 的甩动,然后再做由里向外和由外向里的侧向甩动。甩球的速度越快,离心力 越大,肩关节牵开的作用越大。三 l 注意事项(I)进行肩关节各种恬动时,上体要保持正直,避免腰部活动代偿,使肩关 节得到最大活动范围。(2) 锻炼中允许有轻微的疼痛,切勿因此而停止

19、锻炼。每日锻炼 i2 次,必 须持之以恒才能取得良好效果。(3) 在体疗中应尽可能地应用器械及健上肢的力量帮助息肩关节进行括动。(4) 在生活中要尽量利用患侧手进行力所能及的操作,才能巩固锻炼的效 果。三、慢性腰腿痛的医疗体育慢性腰腿痛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病症,主要是由于腰椎骨关节退行性变化、 腰背肌的慢性劳损、腰椎间盘突出、风湿症以及姿势不良、脊柱畸形等原因引 起。老年人发病率较高,这主要是因为随着年龄增长,腰椎骨关节发生退行性 变化以及腰肌劳损,腰背部缺少活动和锻炼,腰背肌软弱无力引起。由于患此 类病症病人较多,且病因复杂,临床上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按摩、针灸、理 疗、牵引等虽有效果但疗程太久,

20、而医疗体操对慢性腰腿痛有较好的效果。锻 炼中除采用太极拳、五禽戏、体操、散步、慢跑、门球以及退步行走外。还应 进行腰、背和腿部肌肉锻炼。对于腰肌劳损疗效尤著。运动中不应超量负重锻 炼,以免引起新的损伤。下面就介绍几种常用的治疗慢性腰腿痛的医疗体操。慢性腰腰痛医疗 xx 的作用(1) 医疗体操可以有效地增强腰背肌肉力量,增加脊柱的稳定性,减轻脊柱 负荷,缓解腰腿痛症状。(2) 通过医疗体操有效地提高腰腿部肌肉、筋膜、关节韧带的柔韧性,牵伸挛缩肌群,恢复和增强腰椎和下肢关节的活动度和稳定性。(3) 经常坚持医疗体操能使腰腿部各关节保持较大的活动范围,使整个关节 面均匀受力,延缓肌肉、韧带、骨关节的

21、老年性退行性变。(4) 通过腰背部和腿部肌肉关节的运动,改善血液循环,防止肌肉萎缩,增 加关节滑液的分泌,延缓关节的老化过程。慢性腰腿痛医疗 xx 的方法l 屈肘屈踝( 2 “个 8 拍预备姿势:直体仰卧。动作: 1拍,两手握拳,屈肘,前臂经前上举,同时屈踝 (图 198);2拍, 还原成预备姿势; 34拍同 12 拍。2 交替屈腿 (2 4个 8 拍)预备姿势:直体仰卧。动作: 1拍右腿屈膝上抬 (尽量贴近腹部,图 19-9);2拍,还原成预备姿 势;3“拍同 12 拍,但换左腿做。3 举臂挺胸( 2 “个 8 拍)预备姿势:直体仰卧。动作: 1拍,两臂上举(吸气)同时身体尽量挺起后屈 (图

22、 19 -10);2拍,还原成预备姿势,同时吸气; 3“拍同 12拍。4交替举腿( 2“个 8 拍)预备姿势:直体仰卧。动作: 1拍,右腿举起 (尽量接近 90。,图 19 -11);2拍,还原成预姿势; 3“拍同 12拍,但换左腿做、5 转体击拳( 24 个 8 拍)预备姿势:直体仰卧动作:l 拍,下肢固定不动,尽量抬上体,同时左转,向左腿外侧方向击右拳(图 19-12),2拍,还原成预备姿势; 34拍同 12拍,但方向相反。图 19 -126仰卧蹬自行车( 24个 8拍)预备姿势:仰卧,左腿伸直抬起,右腿 xx 抬起。动作 11 拍,右腿向下蹬直,同时左腿屈膝抬起(图 19-13); 2拍

23、动作与 l 拍相同,但换左褪做(即两腿交替屈伸,做蹬自行车动作);3“拍动作与 12拍相同。7. xx腰(2个8拍)预备姿势:屈膝分腿仰卧,两手握拳,两臂弯曲,至于身体两侧(图 19 -14a)。动作: 12 拍,身体尽量挺起(挺腹,图 19 - 14h) ;34拍,还原成预 备姿势。8 抱腿呼吸预备姿势动作:肢体仰卧。动作: 12拍,两臂经前上举吸气,接着上体抬起同时呼气,两臂弯曲抱 左膝(成半坐状态,图 19 -15) ;34拍,还原成预备姿势。9“船形”运动( 24个 8拍)预备姿势:直体俯卧。动作: 13拍,两臂后举,同时上体尽量抬起,两臂后举 (图 1916);4 拍,还原成预备姿势

24、。10 贴胸俯卧撑( 2“个 8 拍)预备姿势:臀部后坐,跪撑于垫上(两手撵于肩前方)。动作: 12 拍,屈臂,同时上体贴垫前移,接着两臂推直成上体后屈的俯 撑(图 19-17);34 拍,臀部后移,还原成预备姿势。三】注意事项(1)练习动作应慢速进行,避免憋气。(2)练习时要量力而行,改善腰关节活动范围的动作应逐渐加大,运动中允 许轻度疼痛,但应避免剧烈疼痛。(3)每节操之间稍加休息,每天坚持锻炼 12 次。第二节常见慢性病的医疗体育冠心病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管腔阻塞或狭窄以及冠状动脉痉挛所 致心肌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脏病,全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亦称缺血 性心脏病,在临床上表现为

25、心肌梗死、心绞痛和心源性猝死。它多发生于 40 岁 以上的中老年人,男性多于女性,脑力劳动者较多。欧美国家本病极为常见, 在我国近年来也有增多趋势。医疗体育一直是冠心病康复治疗方案的重要组成 部分。(一)冠心病病人康复锻炼的适应证和禁忌证冠心病 xx 锻炼的适应证有:心肌梗塞后处于稳定状态,稳定的心绞痛,冠状动脉搭桥手术(CABC后,已代偿的充血性心衰,冠脉疾病合并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压等。禁忌证有不 稳定的心绞痛,严重的主动脉狭窄,没有得到控制的房颤或室颤,没有得到控 制的窦性心动过速(> 120次/nun),没有代偿的冠心病,安静时 ST段下降(>2 mm)等。一般来说,冠心病

26、病人在运动中发生猝死的随机发生率很低,同时运动者 的死亡率低于不运动者,因此从整体上看,运动是安全和有益的。与冠心病运 动的危险性有关的三个主要因素为;年龄、心脏疾病和运动强度。严格掌握运 动的适应证井根据病人的运动危险分类制定运动方案,可减小危险性。对所有 参加中等强度以上运动锻炼的人员(尤其是 40岁以上者)应首先进行运动试 验,否则只能进行中等以下强度的锻炼。运动的类型及监护条件对心源性猝死 的发生率有重大影响。慢跑的运动强度明显高于步行,发生猝死的比率也较 高。冠心病病人在慢跑训练时应有医学监护。在没有医学监护的条件下,应尽 可能选择中低强度的运动,如步行。步行优点为运动损伤少,运动的

27、危险性也 小。二)冠心病医疗体育运动冠心病医疗体育运动包括有氧运动、力量性运动、放松性运动、娱乐性活 动、医疗体操以及中国传统的运动方法。(I) 有氧运动:有氧训练是冠心病医疗体育的主要方法。常用的有氧训练有步行、慢跑、 游泳、骑车、登山等。理想的有氧训练为:50%。 85%最大心率,一般每次至少15 min,每周30次。和高强度运动相比,低强度的运动需要较长的运动时间以 达到增强功能的目的。中、低强度运动的主要优点是并发症较少,面高强度运动的优点是训练所 花的时间较少。运动训练有可能要达到一定的阈值才产生效应。一般认为每周 的总运动负荷约相当于步行或慢跑 20 英里时训练作用最大,疾病的发作

28、和死亡 率最低,超过这个运动负荷并不增加运动效应。(2) 力量性运动:其强度一般为一次最大抗阻重量的 40%一 50%重复 810 次收缩为一 组,5组左右为一循环。每组运动之间休息 30 e。一次训练重复2个循环。每周 训练 3 次。在逐步适应后可按 5%的增量逐渐增加运动负荷。训练应以大肌群为主,如 腿、躯干和上臂。强调缓慢的全关节范围的抗阻运动,可以利用哑铃、健身器械进行锻炼。(3) 职业性运动:通过各种模拟职业活动和家务活动来达到训练的目的,这一方法在欧美较 流行。(4) 娱乐性运动:包括各种棋牌类活动和球类活动,它可以提高病人参加活动的积极性,提 高训练效果,但应避免任何有竞争性的活

29、动,以免产生过强的心血管应激。(5) 放松性运动:包括腹式呼吸锻炼、放松木和类似的锻炼。(6) 医疗 xx:用于心脏病康复中的医疗体操以柔缓的牵伸性活动为主,属于中小强度的 运动。如导引养生功、太极拳等以柔缓动作为主的运动。二、糖尿病的医疗体育糖尿病是一种全身慢性代谢性疾病,胰岛素分泌相对和绝对不足而引起的 糖代谢紊乱,血糖增高。I型糖尿病是指内源性胰岛素绝对缺乏,H型糖尿病则是指内源性胰岛素相对缺乏。糖尿病的主要特点是高血糖和糖尿,糖尿病的典型症状是三多一少,吃得 多、喝得多、尿得多,体重减少。糖尿病的治法主要是饮食治疗和胰岛素治疗,目前巳把体育疗法作为治疗 糖尿病的重要手段。糖尿病患者应通

30、过饮食控制、服用降糖药或胰岛素治疗, 使血糖得到控制,再进行体育疗法。一 IH型糖尿病可进行轻度至中等强度的耐力运动,运动强度可设定为最大吸氧量50%一60%或最高心率的60% 70%。运动时间30min左右,可逐渐延长至 60min,每 次运动前要有 5 一 IOmfn 的准备活动,运动后要有 5m/n 的整理活动。体育疗 法的方式有气功、太极拳、慢跑、自行车、游泳、乒乓球等运动。二) I型糖尿病对于 I 型糖尿病病人,由于需要外源性胰岛素,其血胰岛紊波动在相对性不 足和过多之间。胰岛素相对不足时进行运动可使肝葡萄糖输出增强,引起血糖升高,游离 脂肪酸和酮体生成增加,对代谢状况产生不利影响。

31、在胰岛索相对过多时,运 动使肌肉摄取和利用葡萄糖增加,肝葡萄糖生成降低,血糖维度降低,甚至可 诱发低血糖反应。因此, I 型糖尿病病人的体疗比较复杂。一般体力锻炼宜在餐 后进行,运动负荷不宜过大,维持时间也不宜过长。同时还可采用餐前胰岛素 皮下注射于腹壁,使运动不过多增加胰岛素吸收速度,以避免运动后的低血糖 反应。运动时可以随身带些巧克力等糖果,一旦出现低血糖,立即食用,有助 于缓解症状。J型糖尿病病人进行运动治疗,虽然不能改善其糖代谢的过程,但 可维持机体运动能力和健康水平。运动治疗一定要在有经验的医生指导下进 行,并与胰岛素治疗相适应。病人可采用持续时间较短而重复次数较多的耐力 运动方式,

32、如每次运动20 - 30 min,每日重复I 一 2次。但对因糖尿病而影响丁 植物神经功能的病人最好是通过自我疲劳程度感觉来控制运动强度。一般在运 动过程中感到有点费力,身体能够微微出汗,时间足够就可以了。胰岛素依赖 型病人,还应特别注意每月锻炼的规律性,一般应采用相同的模式、在相同的 时间、选择相对固定的饮食及胰岛素用董。太极拳,气功,步行,游泳等是较 好的体疗方式。此外,对于有合并症和老年糖尿病患者,最好做运动耐量试验,评价其心 肺功能,制定运动处方,以便根据个体情况采用适当的运动形式、强度、运动 负荷和时间。上述有关糖尿病病人锻炼中应注意的问题,不一定对每个病人都适用,对于一些特殊的病人

33、,如视力损害较严重、合并心血管病的病人,在锻 炼之前必须征得医生的同意和指导。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我国 1991年对15岁以上 94万人进行抽样 调查,高血压患病率为 11.26%。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高血压目前正以每年 新增 300 万人的速度发展,且有继续增加的趋势。高血压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 种。继发性高血压多由肾脏疾病、内分泌疾病如肾上腺肿瘤或增生和其他原因 导致。血压升高有明确的病因,占 5% 10%,而原发性高血压占90%以上,目 前尚难根治但能被控制。原发性高血压发病原因尚不清楚,目前普遍认为和遗传因素、过量食盐摄 入、肥胖、过量饮酒、口服避孕药、精神紧张等因素有关。而动

34、脉血管硬化, 细胞外液容量增加以及血管神经调节障碍可能是造成原发性高血压的主要原 因。大量研究表明适宜的运动有助于高血压的治疗,可以使血压稳定或下降。一)高血压患者锻炼时的注意事项(1) 运动监测:开始参加运动或增加运动强度时,应在运动前、后即刻量血压。合并冠心 病者,按冠心痛运动方案进行血压和心电监测。(2) 运动强度评定:轻度高血压又无重要器官损害者,在参加低强度运动前,可不做运动试验 来评定运动强度。年龄大于 40 岁并伴有冠心病的中度高血压病人,在运动前应 进行运动耐量试验,以确定安全有效的运动强度。(3) 应了解抗高血压药对运动产生的影响;大剂量利尿药的应用,固引起低血钾,会促发运动

35、中发生危险性心律失常;应用血管扩张剂的高血压病人,在 运动后应做好充分的整理运动,可预防发生低血压;服用B受体阻滞剂降压药如倍他乐克,运动时的心卓要比未服时低,因此用心率计算运动强度时,应减去 5 10 次/aun。(4) 高血压病人参加运动时,可根据血压调整药物,但不要随意停用降压 药。运动训练产生的降压效果一般在训练后 2 周,继续坚持运动可维持降压效果,但停止运动训练后血压又会回升。为取得运动的降压和防治心血管病危险 因素的效果,应坚持运动并持之以恒。(5) 高血压患者锻炼应以中小强度的运动为宜,逐渐增加运动负荷。锻炼时 要有意识的使全身肌肉放松。由于紧张用力和憋气动作,可引起收缩压和舒

36、张 压上升,所以高血压病人不宜做无氧运动(如举重、拔河、快速短跑等)或无 处方的等长运动(如举重、拉力器等)。在血压没有得到控制时或对锻炼还不适应时,要注意不要做弯腰低头的动 作,头的位置不要低于心脏水平。(6) 高血压病人在运动过程中和运动剐结束时较一般人更容易引起心血管意 外,如心绞痛、心肌梗死、中风。所以在锻炼中,特别是锻炼后,应对机体的 反应继续保持警惕。二 l 运动疗法的适应证和禁忌证1适应症轻度和中度高血压病人,即临界性高血压和第1、2 期高血压;高血压病有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如糖尿病、肥胖、高脂 血症等。2 禁忌症未得到控制的重度高血压病、病合并不稳定心绞痛、心力衰竭、变等。3高

37、血压病运动处方(1) 运动方式高血压危象或急进性高血压病;高血压脑病、严重心律失常和视网膜病 低强度有氧运动。常用方法有步行、慢跑、自行车、活动平板运动和游 泳等运动项目。此外还有放松运动和呼吸运动,如放松体操和中国传统医疗保健方法,如 太极拳、气功、瑜珈功等。气功对降压有一定效果,可采用放松功,身体自然 放松、呼吸均匀、思想集中,通过调心、调身和调气达到机体平衡的作用。 小强度抗阻力运动。健康状态较好的轻型高血压病人,小强度的抗阻力 肌力运动和有氧运动结合可取得更好的运动效果,即可使肌力增加和心肺功能 改善。一般采用循环抗阻力训练,即采用相当于40%的最大负重负荷进行大肌群(如肱二头肌、三角

38、肌、背阔肌、胸大肌、股四头肌等)的抗阻力量练习, 每节1015次,节间休息30 60 8, 10 一 15节为一个循环,每周3次。练习 时应注意呼吸节奏,用力时呼气,以减轻血管的反应性。(2) 运动强度:低强度有氧运动的靶心率为最大心率( 220 -年龄)的 50% - 60%,最高不超 过 70%。 50 岁以上的高血压病人运动时心率不应超过 120i(/min 。举例来说,男 53 岁中度高血压病人,安静心率 68ti:/min,血压mmHg,不伴有进行运动的禁忌证,在降压药物治疗中,其最 大心率的预计值为167次/min乘以50%为84次/ min,是其最低的运动强 度.167次/min

39、乘以60%为IOO次/min,是其中等的运动强度,而167次/min 乘以70%为117 Zi(/min,是最大的运动强度。(3) 运动频率、时间:运动持续时间应与运动强度成反比,若运动强度为 60q-0 一 70%最大心率 时,每次运动2030 min或间歇进行,每周3 -5次,运动强度60%最大心事 时,每天运动时间可延长并可分几次完成.每周 5次。活动强度越大,持续时 间越长,越要注意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运动锻炼的时间越长,产生的降压效果越佳,收缩压和舒张压降低的幅度 大。所以,高血压病人坚持运动锻炼是取得和维持降压效果的关键。四、肥胖症的医疗体育肥胖症是指单纯性肥胖,即除外内分泌一代谢病为病因者。肥胖症是一种 社会性慢性疾病,是指机体内热量的摄人大于消耗,造成体内脂肪堆积过多,导致体重超常,实测体重超过标准体重 20%以上,并且脂肪百分率(F%超过 30%者称为肥胖。实测体重超过标准体重,但 <20%者称为超重。日常生活常以 Quadet 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