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怀念》同步练习1_第1页
《秋天的怀念》同步练习1_第2页
《秋天的怀念》同步练习1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秋天的怀念同步练习第一课时基础知识达标自读课文,完成下列各题。1. 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侍弄()捶打()豌豆()诀别()偏瘫() 瘫痪() 憔悴() 仿膳()2.下面各组词语中都有一个错别字,请加以改正。A.沉寂脾气雁阵翻来复去改为B.玻璃砸碎飘落喜出往外改为C.敏感深沉暴燥恍然大悟改为D烂漫淡雅昏迷絮絮道道改为3. 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A. 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B. 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C. 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4 本文以看花为线索,回忆了母亲在自己双腿瘫痪后的几件平常小事,请把回忆中的两个 内容填入下表。秋天的思念怀念

2、"我”三次看菊花母亲关爱课堂探究重点难点探究( 一 ) 典型例题探究点一:分析文章的标题例题 1:文章为什么以“秋天的思念”为题?你是怎样理解的? 解析:本题考查对题目的理解。阅读全文,从文章内容上可发以看出作者对秋天的怀念, 其 实是对母亲的怀念。答案:在我瘫痪后, 母亲为我倾注了所有, 对我以后的人生影响很大,文章的主旨是歌颂伟 大的母爱。母亲是在秋天 ( 北海的菊花开了 )去世的,作者怀念秋天,就是怀念母亲。 母亲身患重病还强忍痛苦照顾下肢瘫痪的儿子直至生命最后, 而作为儿子在母亲离开之后才 理解了她的良苦用心,以“秋天的思念”为题更能表达作者深深的思念与愧疚。 点拨:从文章所

3、表达的主要内容上去理解。探究点二:概括人物形象例题 2:用简要的话来概括一下母亲的形象解析: 此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概括。 概括人物形象要从刻画人物的方法及作用上理解, 本文 刻画母亲通过外貌、语言、神态描写突出母亲的性格及品质。答案:一位重病缠身、形容憔悴的母亲,面对双腿瘫痪后暴怒无常的儿子,小心翼翼,悄无 声息地诠释着伟大的母爱, 直到临终前, 却还依然牵挂着自己孩子。 课文为我们刻画了一个 坚强、伟大而无私的母亲形象。点拨:抓住母亲的动作、神态、语言,从而体会其性格特点。( 二 ) 探究问题问题一:阅读课文,整体感知1. 本文以什么为线?试结合文章内容加以分析。2.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课文内

4、容。问题二:再读课文,理解感情。3. 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 理解标题秋天的思念的含义。问题三:细读课文,概括内容。5细读课文,文中从哪些事上可以看出母亲对我的关心?6. 母亲对儿子的爱,当时的儿子未能明白,后来才懂得,你从哪儿看出来的?当堂达标训练( 一 ) 基础达标1. 选出加字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 ( )A.偏瘫(t 6)瘫痪(hu m)侍弄(sh i)砸碎(zB.憔悴(CU 1)粉碎(su 1)捶打(chu i)脾气(pC. 整宿 (xiu)仿膳 (sh mn)诀别(ju e豌豆(w 01)D.愧疚(ji4)飘落(pi e)沉寂(ji)絮叨(x 42联系上下文,说说加点词语

5、在句中的含义。(1) 双腿瘫痪后,我的变得暴怒无常。暴怒无常: 。(2) 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翻来覆去:。(3) “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喜出望外:。3. 指出下列各句所运用的修辞方法。A. 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 )B. 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C. 没有无私的,自我牺牲的母爱的帮助,孩子的心灵将是一片荒漠。( )( 二)精段阅读阅读全文,回答下面问题。4. “我”的腿瘫痪之后,母亲侍弄的花为什么都死了?5. 为

6、什么“我”答应去看花,母亲竟高兴得坐立不安?为什么“我”责备她“烦不烦”,她却笑了?这说明了什么?6. 最后一段,写“我”和妹妹秋天一起看菊花时,着意写了各色花给人的感受,这能使人联 想到什么?7. 第段中母亲说“好好儿活”和第段中“我”说“要好好儿活”各有什么含义?两处这 样写对于文章结构有什么作用?课后能力通( 一 ) 能力拓展提升指尖上的父爱成健 我的父亲生于上世纪 30 年代,他做过整整 40 年乡村小学老师。 父亲不仅仅是老师, 还是 家里几亩自留地的主劳力,平日里起早带晚干农活,他的双手因此磨砺得十分粗糙。 我刚学会走路时,常常牵着父亲的手指。父亲只伸出一根手指让我抓住。抓着那手指

7、,我总是感到很安全。 父亲对我从不娇纵, 即使是下雨天, 泥路很滑, 父亲也依然是伸出一根手 指让我抓着。 倘若我抓不紧滑倒了,再从泥水里爬起来时, 等着我的还是那根手指, 绝不会 多出一根来。那时候我就明白了一个道理:自己的事,不能全指望别人。 我在小学五年级听了父亲一年的语文课。现在想起来, 父亲讲课虽说扎实细致, 却并不很生动,这和父亲严厉的性格有关。 听过父亲讲课的学生都知道, 父亲有个标志性的姿势。 “你 们给我听清楚这一点! ”每当讲到关键的地方,说着这话的同时,父亲总是将沾着白色粉笔 灰的右手食指高高举过头顶, 于是全班几十双眼睛就聚焦在那指尖上, 而父亲强调的知识点 就铭刻在了

8、我们脑海里。 父亲教书很认真, 对我尤其严格, 因为我从小特别马虎,做事粗枝 大叶。 父亲批改我的作文时, 常把我叫到他的办公室面批, 我作文里一个标点符号的不当他 都不会放过。 他的手指点到作文本上, 戳到我脑门上, 让我紧张得直冒汗。 当时我庆幸地想, 好在父亲只教我一年。现在我也庆幸地想,好在父亲教了我一年。 上了初中以后, 我仿佛走出了父亲指尖的影响, 走向了更广阔的世界。 一段时期, 我完全忘记了父亲的手指,直到那年我到县城参加高考。7 月骄阳似火,父亲送我到考点,我知道父亲会和其他上千名家长一道,在校门外的树下一直等到我们走出来。走进校门十几步远, 我觉得越来越紧张,蓦然回头,校门

9、口人头攒动,却有一根手指高高伸出, 那是父亲的招牌动作!我心里立刻就踏实了,转过头自信地向考场走去。 考上大学离家的那一天,父亲给我买了一双新皮鞋, 那是我的第一双皮鞋。 父亲说我的脚码已经和他的一般大了,他试过那双鞋,很合适。新鞋有点紧,我穿的时候,父亲用那粗大 的右手食指当鞋拔,可是费了好大劲也不行。我笑笑说: “您的手指头在里面,我的脚后跟 就只能在外面了。 ”父亲抚了抚有点疼痛的手指,也乐了。 大学的第一个寒假结束,那天清早,寒风凛冽,呵气成霜。父亲送我到火车站。我挤上火车在靠窗的一个座位坐下,离家远行,心里不免有些空落落的。忽听到车窗上“笃笃”的声 音,原来是父亲在窗外,指尖敲着窗子

10、。然后,他凑上前重重地哈了一口气,窗玻璃上立即 朦胧了一小片。我看不见父亲那沧桑的脸,却看见了一个字“信” 。那是父亲用指尖在 窗外反过来写的。 我明白,父亲是要我多往家里写信。 我重重地点点头,却不知道他有没有 看清楚。 后来, 母亲告诉我, 父亲是怕我在千里之外心情落寞, 有什么心事写信跟家里人说 说会好些。 从那以后, 在风雨人生中, 每当感到孤独和迷惘,我总会想起父亲的手指,它曾经在泥泞 的道路上牵引着我, 曾经在浩瀚的学海里指点过我, 曾经在大考前树起我的信心, 曾经在旅 途中敲响我的心窗。后来,我也做了父亲,当我的孩子开始抓住我的手指蹒跚学步时,我才 体会到,我给孩子的,绝不仅是一

11、根手指的力量,而是全身心的爱,从指尖上传递过去,源 源不断。(选自作文与考试 2011 年第 12 期 )8. 本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依次记叙了哪几件事? 9结合语境,分析下列加着重号词语的含义。 当时我庆幸地想,好在父亲只教我一年。 现在我也庆幸地想,好在父亲教了我一年。10赏析下面句子的表达效果。(1) 他的手指点到作文本上,戳到我脑门上,让我紧张得直冒汗。(2) 忽听到车窗上“笃笃”的声音,原来是父亲在窗外,指尖敲着窗子。然后,他凑上前重 重地哈了一口气, 窗玻璃上立即朦胧了一小片。 我看不见父亲那沧桑的脸, 却看见了一个字11 第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12父爱如山,父爱似海。结合文

12、章内容和链接材料,并联系自身实际,说说你从中获得了 怎样的感悟?【链接材料】 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 我将他给我做的紫毛大衣铺好座位。 他嘱 我路上小心,夜里要警醒些,不要受凉。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 朱自清背影 )(二)挑战自我潜能13. 假如清明节到了,作者面对母亲的遗像,会说些什么?14. 学了这篇课文,你读懂了什么?你很想对自己、或是对母亲、或是对史铁生说些什么?第二课时基础知识达标自读课文,完成下列各题。1. 给下列多音字注音或形似字组词。整宿()艰难()痪()躁()宿 I难 I-I宿舍()灾难()涣()燥()2. 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1)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

13、地方偷偷(A.偷偷B.悄悄)地听着我的动静。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A.敏锐B.敏感)。(3)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A.永别B.诀别)。3. 史铁生,作家,1979年发表第一篇小说 法学教授及其夫人,短篇小说 获“三十万东海文学巨奖”金奖。成名作 4. 课文记叙了一位的母亲忍受着病体和精神上的巨大痛苦, 双腿瘫痪的儿子,歌颂了至真至纯的伟大 ,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深深的 。课堂探究重点难点探究(一)典型例题探究点一:理解菊花的象征意义。例题1:怎样理解菊花在文中的寓意?解析:本题考查象征意义的理解。阅读全文,结合菊花的特点及文章主旨来分

14、析。答案:生命如花。菊花在严酷的季节里活出了精彩,这就是史铁生要追求的生命之花,人就应该像菊花那样活出自己的价值。母亲如花。母亲正是具有这样美好品质的人,所以,也可以理解出“人如菊花,菊花如人”之意。母爱如花。菊花象征了母亲对儿子纯洁高尚、 真挚深厚的母爱。代表我对母亲的怀念。点拨:从文章所表达的中心内容上去理解。 探究点二:分析刻画人物的方法。例题 2:文章用什么方法刻画母亲的形象?试结合课文分析其表达效果。 解析:此题考查刻画人物的方法。本文刻画母亲通过外貌、语言、动作、神态描写突出母亲 的性格及品质。答案:外貌、语言、动作、神态描写。如“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 听着我

15、的动静。 ”“母亲进来了, 挡在窗前” 动作描写传神的写出了母亲面对双腿瘫痪后暴怒 无常的儿子,小心翼翼,悄无声息关爱着,牵挂着。 “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 好好儿活,好好儿活”语言、动作描写写出了母亲对儿子的关心和爱护, 表现了母亲害怕儿子禁不住打击, 失去生活的勇气的着急心理, 体现了母亲坚强 与伟大。点拨:抓住关键词语“悄悄、偷偷、挡、扑” , 分析母亲的形象,体会母爱。( 二 ) 探究问题问题一:研读文本,感受形象。1. 课文里写了几次秋天看菊花? “我”和母亲各有怎样的表现?母亲想带我去看菊花的愿望 实现了吗?2. 通过课文你看到了怎样的儿子?

16、试结合课文内容加以分析。3. 课文中的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找出有关描写母亲语言、动作、神态的语句加以分析。 问题二:升华情感,感悟人生4. 母亲为什么如此急切地想带儿子去看菊花?通过看菊花, 母亲意在给儿子的到底是什么?5. 母亲所说的“好好儿活”到底是怎样的活?四、当堂达标训练( 一 ) 基础达标1. 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偏瘫 ( ) 瘫痪( ) 侍弄 ( ) 憔悴( )chu i()打 p i()气愧 ji Q ) x q )叨2. 下面加点词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听了这个惊人的好消息,大家都喜出望外的跳起来了。B. 这件事我在床上翻来覆去的想了很多遍,但还是没有

17、想出其中的道理。C. 为了孩子的成长成才, 家长不惜花重金请家教或送孩子去各种各样的培训班,可以说是无所不为。D. 幸福是一种回味绵长的情致,是一种美不胜收的意境,它距离每一个人并不遥远。3. 下列各句所运用的描写方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 “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活着有什么劲!”( 语言、动作描写 )B. 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语 言、动作描写 )C. 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心理描写、细节描写)D. 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

18、现出央求般的神色。 (动作、语言、神态、外貌描写 )( 二 ) 精段阅读阅读全文,回答下面问题。4. 这篇文章反复写“看花”这一内容的原因是: 5. 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 “悄悄地”所要强调说明的内容是什么?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 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 当一切恢复沉寂, 她又悄悄 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6. 将第三段中加横线的“央求”换成”期待”好吗?为什么?7. 文章结尾说“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 ”你认为文中的“我”懂了吗?请结合结尾段中 的描写内容具体说明。8如果将这篇文章标题中的“秋天”两字去掉好吗?为什么?课后能力通( 一) 能力拓展提升一个馒头黄斌十三岁那年,

19、我顺利地考进离家二十多里的县三中,成了母亲最大的骄傲。那时,父亲还 是大山里的一名伐木工, 为节约开支,他数年难得一次省亲, 贫寒的家境使母亲也愈发省吃 俭用艰苦度日。 那是一个霍雨霏霏的深秋的一天,当父亲兴冲冲地踏进院坝时,母亲的眼眶一下就湿润了。接过父亲的行囊,母亲就发现了那个白面做成的馒头。 这是父亲路上吃剩下的干粮。对于当时以玉米、 红薯为主食的我家来说,白面馒头无疑是一种奢侈的享受。母亲走进灶屋,在点燃茅草给父亲烧洗脸水的同时,将蒸笼也放在了锅上看着锅上四溢的热气,母亲喜盈盈地从房里拿出几块干净的纱布,里三层外三层地包好那香气扑鼻的馒头,小心翼翼地揣进怀里,头顶一块蓝花布就向二十里外

20、的县城走来。 走到学校,已是下午。整齐的校舍、琅琅的读书声使大字不识的母亲顿生敬畏。 蹑手蹑脚, 屏息而行,母亲沿着每一间教室寻找心爱的儿子。 几乎走遍了整个学校, 她终于看见了正在 上课的我。许是怕老师呵斥,母亲哈着腰,从窗户上露出半个脑袋,一边用手向我比划,眼睛又怯怯地瞅着老师。 半个脑袋、奇怪的手势和母亲颇为滑稽的眼神立即吸引了同学们好奇 的目光。 就这样在窗口呆了好一会儿,在老师背过身写板书之际, 母亲突然做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动作。她直起身,从怀中掏出那个雪白纱布紧裹的馒头,从窗外迅速向我掷来。“咚! ”因用力过猛,馒头掠过我的头顶砸在了前面同学的课桌上,随后又一骨碌滚在了地上。 当沾

21、满尘土的纱布一层层散开,那个干干净净的馒头呈现在同学们的眼前时,教室里哄然而起的笑声瞬间刺痛了我的耳膜。 面对老师严肃的询问,母亲慌张地说:“我,我来给娃送个馒头。”在我那些生活颇为优裕的城里同学听来,这样的回答无疑是一种荒谬的笑料一一走几十里路就为送一个馒头?着 着他们前仰后合地笑个不停,憨厚的母亲全然不知所以,竟还怀着敬意频频向她心目中的“秀才”们点头。母亲补丁缀补丁的衣服、头上已歪斜的蓝花布和这种尴尬的神态再次掀起 了他们的笑浪在这一阵紧似一阵的笑声中,我的自尊被践踏得支离破碎。 拾起馒头,我快步走出教室,拉起母亲就向操场走去。此时,我丝毫没有感到馒头上尚存的体温,没有注意到每间教室窗下

22、湿漉漉的泥脚印,更没有看到母亲眼中那慈爱的目光!站在操场边,我气急败坏而又语无伦次地向母亲大喊大叫:“哪个要你到学校来?哪个要吃你的臭馒头?看看你这一身泥,活像戏台上的小丑,真是丢人现眼! ”说着,我奋力一抡胳膊,那个尚热的白面馒头画了一道美丽的弧线,飞出了学校的围墙。 母亲没有说一句话, 慈爱的笑容僵硬在她满是皱纹的脸上。母亲嘴角抖了半晌, 却终归没 有吐出半个字来。最后,她缓缓转过身,一溜一滑地向校外走去。不知何时又下起了雨,濛 濛烟雨中,母亲低着头,背脊佝偻如弓,随着蹒跚的步伐,那块歪斜的蓝花头布飘悠着,渐渐湿润了我的视线 至今我也不知道, 母亲怀揣着馒头是怎样一步一滑走到学校的, 当年

23、我无情扔掉的那个馒 头到底对母亲造成了多大的伤害, 但我知道在回家的路上, 有两条小溪、 三道山梁和二十里 曲曲弯弯的泥泞山道9. 标题“一个馒头”在文中有哪些作用?10. 文章两段都写到了“雨”,这样写有什么好处?1 1 .文章围绕“一个馒头”叙述了哪几件事,请简要概括12. 本文人物描写很精彩,下面两个句子分别运用了什么描写手法,请简要分析。(1) 里三层外三层地包好那香气扑鼻的馒头,小心翼翼地揣进怀里。(2) 母亲低着头,背脊佝偻如弓,随着蹒跚的步伐,那块歪斜的蓝花头布飘悠着。13. 文章的“母亲”是个怎样的人?母亲离开时,“我”渐渐湿润了视线,此刻“我”的内 心是怎样的?请结合文章的内

24、容,展开你的想象,描写出此时“我”的心理。( 二) 挑战自我潜能14. 母爱如花,菊花象征了母亲对儿子纯洁高尚、真挚深厚的母爱,也代表“我”对母亲的 怀念。请你再说出一种花,并写出它的象征意义。15. 史铁生笔下的母亲是这样可敬可爱,而这样的母亲有许许多多。请你再举出一个表现母 爱具体的例子。参考答案第一课时二、基础知识达标1. t 01 hu cn sh ichu iqi do sh dn w m ju e2.A.复一覆 B.往一望 C.躁一燥 D.道道一叨叨3. A. 形容人瘦弱,面色、颜色不好看。 B. 十分寂静。 C. 多指不再相见的分别。4. 母亲央求“我”去看花;母亲的临终嘱托。三

25、、课堂探究1. 本文以“看花”为线,写母亲要带我去看花,我答应去看花;后来母亲离开了我,不能同 我去看花了;我和妹妹去看了花。2. 母亲重病缠身, 还要推着下肢瘫痪的 “我”去北海公园看花, 结果花还没看, 母亲却离 “我” 而去了。3. 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怀念。4. 母亲是在秋天 ( 北海的菊花开了 )去世的,作者怀念秋天,就是怀念母亲。 5当我摔砸东西时,母亲便躲在我看不见的地方注意我的动静;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 腿瘫痪后,她侍养的花都死了;母亲肝病严重,还要推我去北海公园看花, 还要带我去吃我 最喜欢吃的豌豆黄儿;我双腿瘫痪后,母亲对“跑” “跳”之类的字眼不敢提;诀别的最后 一句话念

26、着我。6. 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四、当堂达标训练1.C “诀”读“ju e” 2.(1)形容人很容易发怒,而且很没有规律。表现了“我”因双腿瘫痪 而常常无缘无故发脾气。 (2) 形容来回翻动身体, 表现了母亲被病疼折磨而不能入睡的情景。(3) 文中表现了母亲听到我同意去北海看花之后特别高兴。3. A排比B.反复C.比喻4. 因为她一心全扑在瘫痪的儿子身上,无心再侍弄花。5. 因为母亲觉得儿子对生活中的美好事物终于又有了兴趣; 能使儿子得到快乐就是她最大的 快乐,即使责怪她,她也不放在心上;这说明母亲有着最伟大、无私的母爱。6. 这

27、些使人联想到母爱的崇高、圣洁,生活是美好的,对生活永远要有信心。7. 第段母亲说的意思是你虽然瘫痪了, 但是还有娘照顾, 要有勇气和信心好好活下去。 第段“我” 说的意思是母亲虽然离开了,而我仍要和妹妹相依为命,遵照母亲的意愿坚强地活下去,作为对母亲的纪念。这样写有首尾呼应的作用。8. 时间顺序 小时候, 父亲伸出一根手指在泥泞的道路上牵引着我;五年级时, 父亲用手指在浩瀚的学海里指点我; 高考前, 父亲伸出手指帮我树起信心; 考上大学离家的那一天, 父 亲用手指当鞋拔, 给我松新鞋;大学的第一个寒假结束,返校的清早, 父亲用手指敲响我的 心窗。9. 当时认为父亲太严格, 幸亏只教了我一年,

28、否则不知道我要受多少磨难。 现在懂得了, 能够被严厉的父亲教一年, 是无比幸运的, 正是父亲的严厉, 让我改掉了许多错误和不良习 惯。10. (1) 运用细节描写, 细致入微的描写了父亲手指的动作, 体现了父亲对我的严格要求, 突 出了父亲的“严师”形象。 (2) 动作描写,写出了父亲对我的关爱和牵挂。11. 总结全文,深化主旨。赞美了父爱的伟大深沉,表达了我对父亲的感激之情。12. 感悟示例: 文中的父亲对儿子严中有爱, 朱自清的父亲对儿子的爱无微不至。 而在现实 生活中,我的父亲虽没有时常用手指指引我的人生, 但他一直用那宽厚的肩膀支撑着整个家, 用无言的亲情温暖着我的心灵,而我却时常忽略

29、父亲的爱,还偶尔惹父亲生气。现在想来, 自己太不应该了,以后我一定听父亲的话,用实际行动来回报父亲。13. 母亲,请放心,我已经深深地知道了你的良苦用心,我对自己之前的行为后悔不已,现 在的我再也不会自暴自弃, 我会和妹妹一块儿, 好好儿活, 如果你在天有灵, 也可以安息了, 母亲,无论你在哪,我们永远爱您,一辈子都不会忘记您!14. 从这篇文章中看到的,不仅仅是母爱,还看到了作者对生命的思索,当苦难、逆境来临 的时候,我们首先应想到的是好好活,让这唯一一次的活热烈而辉煌。对母亲说:妈妈,您的爱就像空气一样,让我赖以生存,而我却常常忘了它的存在,读了这 篇文章,我理解了您对我的爱。对史铁生说:

30、 面对挫折和灾难,不仅要有勇气去面对, 同时也需要家人和朋友的关心,生命 是美好,要好好珍惜、好好儿活才是!对自己说:生命对于每个人都只有一次,命运是可以通过个人的努力、奋斗来改变的! 第二课时二、基础知识达标1. xi us On岔n cn瘫痪涣散 暴躁干燥2. A B B 3.当代老屋小记 我的遥远的清平湾 4. 身患绝症 精心呵护 母爱 思念三、课堂探究1. 三次, 第一次是我暴怒的时候, 母亲要带我去看花, 但我不去; 第二次是我在窗前看落叶 的时候,我答应了母亲第二天去看花,但也没看成,因为就在那天,母亲去世了。第三次是 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2. “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

31、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 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 ”“砸”“摔”“捶” 动作描写表现了儿子悲观, 烦躁, 倔强,暴怒无常的性格。3“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前”从“悄悄地躲出去” “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 神色”神态、动作描写,写出了母爱的无私与深沉;'咱娘儿俩在一块儿, 好好儿活,好好儿活与挚爱,再现一个了坚强、伟大的母亲。母亲进来了, 挡在窗 挡在窗前” “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 “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 ”语言、 动作描写写出了母亲对我的关心4. 因为母亲知道自己的病已经很严重了,所剩的时日也不多了, 她想在生前带儿子去北海看看象征着顽强生命力的花, 母亲希望盛开的鲜花能激起儿子生命的热情和生活的希望,希望儿子能好好儿活下去。 ( 提示:结合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深刻领悟 )5. 母亲希望儿子像盛开的菊花一样乐观,积极, 即使身体有缺陷但仍然能坚强地活着, 做个生活的巨人。四、当堂达标训练1.t on hu m sh icu 捶脾 疚 絮2.C 3.C 动作描写、细节描写4 “看花”是全文围绕的中心事件。“看花”是母爱的集中体现。“看花”是“我”新生活的象征,是母亲愿望的达成。5. 母亲十分体谅儿子的苦衷。 母亲周到细心, 尽可能不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