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化可的松的工业生产工艺_第1页
氢化可的松的工业生产工艺_第2页
氢化可的松的工业生产工艺_第3页
氢化可的松的工业生产工艺_第4页
氢化可的松的工业生产工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氢化可的松的生产工艺原理氢化可的松的生产工艺原理(13-1)目录目录1、概述、概述2、合成路线及其选择、合成路线及其选择3、生产工艺原理及其过程、生产工艺原理及其过程4、原辅材料的制备、综合利用、原辅材料的制备、综合利用5、污染物、污染物治理治理概述概述 氢化可的松为白色或近乎白色的结晶性氢化可的松为白色或近乎白色的结晶性粉末,无臭,初无味,随后有持续的苦味,粉末,无臭,初无味,随后有持续的苦味,遇光渐变质。不溶于水,微溶于氯仿,能溶遇光渐变质。不溶于水,微溶于氯仿,能溶于乙醇(于乙醇(1:40)和丙酮()和丙酮(1:80)。)。 氢化可的松为糖皮质激素类的典型代表氢化可的松为糖皮质激素类的典

2、型代表药物,可调节糖,脂肪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药物,可调节糖,脂肪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及代谢,具有抗炎、抗毒、抗休克及抗过敏及代谢,具有抗炎、抗毒、抗休克及抗过敏等药理作用。等药理作用。 氢化可的松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胶原性氢化可的松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胶原性疾病,如风湿热、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疾病,如风湿热、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以及过敏性疾病、阿狄森氏病与昏斑狼疮等以及过敏性疾病、阿狄森氏病与昏迷、休克、严重感染的抢救等。迷、休克、严重感染的抢救等。 氢化可的松,化学名为氢化可的松,化学名为11,17,21-三羟基三羟基 孕甾孕甾-4-烯烯-3,20-二酮。氢化可的松又称皮质醇二酮。氢化

3、可的松又称皮质醇(Cortical)。按照结构特征归属为。按照结构特征归属为5-孕甾烷。孕甾烷。 它是它是 由由A, B. C和和D四环稠合而成的四环稠合而成的环戊烷并多氢菲环戊烷并多氢菲的四环基本骨架,的四环基本骨架,氢化可的松的氢化可的松的定定位位规则如图所示规则如图所示,环上环上C8、C9、C10、C11、C13、 C14、C17均为手性碳。均为手性碳。(13-1)合成路线及其选择合成路线及其选择 氢化可的松氢化可的松 在脊椎动物的体内由肾上腺在脊椎动物的体内由肾上腺皮质产生,内源性氢化可的松生物合成途径是皮质产生,内源性氢化可的松生物合成途径是由胆固醇由胆固醇(Choleterol)经

4、经17-羟基黄体酮在酶催羟基黄体酮在酶催化下生物转化而成。人们最初只能通过繁杂的化下生物转化而成。人们最初只能通过繁杂的提取方法从肾上腺皮质组织中得到很少量的氢提取方法从肾上腺皮质组织中得到很少量的氢化可的松在阐明其结构后,逐步发展出一些新化可的松在阐明其结构后,逐步发展出一些新的生产途径,这些途径的特点是化学合成步骤的生产途径,这些途径的特点是化学合成步骤与微生物转化相结合。与微生物转化相结合。 氢化可的松氢化可的松的全合成需要的全合成需要30多步化学反应,多步化学反应,工艺工程复杂,总收率太低,无工业化生产价工艺工程复杂,总收率太低,无工业化生产价值。值。 目前目前国内外制备氢化可的松都采

5、用半合成国内外制备氢化可的松都采用半合成方法。即从天然产物中获取含有上述甾体基本方法。即从天然产物中获取含有上述甾体基本骨架的化合物为原料,再经化学方法进行结构骨架的化合物为原料,再经化学方法进行结构改造而得。改造而得。 甾甾体药物半合成的起始原料都是甾醇的衍体药物半合成的起始原料都是甾醇的衍生物生物。如。如从薯蓣科植物穿地龙、黄姜得到薯蓣从薯蓣科植物穿地龙、黄姜得到薯蓣皂苷配基,从龙舌竺中得到番麻皂素以及羊毛皂苷配基,从龙舌竺中得到番麻皂素以及羊毛脂中得到脂中得到胆固醇。胆固醇。这些都可以作为合成甾体药这些都可以作为合成甾体药物半合成原料。物半合成原料。 薯蓣薯蓣皂苷配基(皂苷配基(13-7

6、)立体)立体构型与氢化构型与氢化可的松可的松(13-1)一致,一致,A环带有羟基,环带有羟基,B环带有环带有双键,易于转化为双键,易于转化为4-3-酮的活性结构。合酮的活性结构。合成工艺已相当成熟。我国薯蓣皂苷配基资源成工艺已相当成熟。我国薯蓣皂苷配基资源丰富,产量仅次于南美洲国家墨西哥。丰富,产量仅次于南美洲国家墨西哥。HOOO薯蓣皂苷配基(13-7)(13-1)剖析二者的化学结构,可知需除去薯蓣皂苷剖析二者的化学结构,可知需除去薯蓣皂苷配基中的配基中的E环环(四氢呋喃环四氢呋喃环)、F环环(四氢吡喃四氢吡喃环环),薯蓣皂苷配基经开环裂解去掉,薯蓣皂苷配基经开环裂解去掉E, F环后,环后,即

7、能获得理想的关键中间体即能获得理想的关键中间体孕甾双烯醇酮孕甾双烯醇酮醋酸酯醋酸酯(13-12).HOOO薯蓣皂苷配基(13-7)(13-1)从孕甾双烯醇酮醋酸从孕甾双烯醇酮醋酸酯(酯(13-12)到)到氢化可氢化可的松的化学结构,除将的松的化学结构,除将C-3羟基转化为酮基,羟基转化为酮基,使使C-5, 6双键位移至双键位移至C-4,5位外,需引入位外,需引入3个特个特定的羟基即定的羟基即11, 17, 21-位羟基。位羟基。(13-12)(13-1) 这些这些基团的转化和引入,有的较易进行基团的转化和引入,有的较易进行,如,如C-3的的羟基经氧化可直接得到酮基,且发生氧化反应的同时羟基经氧

8、化可直接得到酮基,且发生氧化反应的同时还伴有还伴有5双键的转位双键的转位。C-21位上含有羰基位上含有羰基-活泼氢,活泼氢,可经卤代后再转化为羟基可经卤代后再转化为羟基;利用键的存在,可经环氧化利用键的存在,可经环氧化反应转化为反应转化为C-17羟基,并且利用甾环的立体效应使羟基,并且利用甾环的立体效应使C-17羟基恰好成为羟基恰好成为-构型构型。由于在。由于在C-11位周围没有活性位周围没有活性官能团的影响,欲应用纯化学方法在官能团的影响,欲应用纯化学方法在C-11引入引入-构型构型羟基异常困难。一般应用微生物氧化法进行转化羟基异常困难。一般应用微生物氧化法进行转化。微生物对甾体的羟基化作用

9、是转化反应中最普遍也是微生物对甾体的羟基化作用是转化反应中最普遍也是最重要的氧化反应。利用各种微生物可以在甾核的不最重要的氧化反应。利用各种微生物可以在甾核的不同位置上进行羟基化反应。在甾体药物生产中,同位置上进行羟基化反应。在甾体药物生产中,C-11位的羟基化最为重要位的羟基化最为重要,因为因为C-11位上含氧官能团对可位上含氧官能团对可的松类药物的疗效是不可缺少的的松类药物的疗效是不可缺少的。 微生物在微生物在C-11位上位上的羟基化反应有的羟基化反应有11-羟基化羟基化和和 11-羟基化两种。羟基化两种。本章主要阐述的两条工艺路线都本章主要阐述的两条工艺路线都以薯蓣皂苷配基为以薯蓣皂苷配

10、基为起始原料,经孕甾双烯醇酮醋酸酯起始原料,经孕甾双烯醇酮醋酸酯(13-12)环氧化得环氧化得到中间体到中间体(13-13)后,再经沃氏氧化后,再经沃氏氧化(Oppenauer 氧化氧化)得到得到16,17-环氧黄体酮环氧黄体酮(13-14)。由。由16,17-环氧环氧黄体酮合成氢化可的松,黄体酮合成氢化可的松,根据根据C-11位上的羟基化反位上的羟基化反应的不同,即关键中间体不同,将制备应的不同,即关键中间体不同,将制备氢化可的松氢化可的松的的两条合成路概述如下两条合成路概述如下:一、一、 经可的松乙酸酯经可的松乙酸酯(17,21-二羟基孕甾二羟基孕甾-4- 烯烯-3,11,20-三酮三酮-

11、21-乙酸酯乙酸酯)的合成路线的合成路线 许多许多霉菌,特别是根霉和曲霉普遍具有霉菌,特别是根霉和曲霉普遍具有11-a羟基化能力而且转化率较高。例如黑根霉菌、羟基化能力而且转化率较高。例如黑根霉菌、蓝色梨头霉等蓝色梨头霉等;黑根霉菌可专一性地在黑根霉菌可专一性地在16,17-环氧环氧黄体酮的黄体酮的C-11位引入位引入-羟基,因其构型恰恰羟基,因其构型恰恰相反,故还需将其氧化为酮,得到可的松乙酸相反,故还需将其氧化为酮,得到可的松乙酸酯。酯。可的松乙酸可的松乙酸酯(酯(13-15)的)的合成合成以薯蓣皂苷配基为原料,经以薯蓣皂苷配基为原料,经以下反应制备得到。由黑根霉菌先在以下反应制备得到。由

12、黑根霉菌先在16,17-环氧黄体酮环氧黄体酮(13-14)的的C-11位上引入位上引入-羟基,再用铬酐乙酸把羟基,再用铬酐乙酸把C-11位位-羟基氧化为酮基,然后溴代、羟基氧化为酮基,然后溴代、开环、经开环、经氢气氢气/兰尼兰尼镍消除镍消除溴原子,碘代置换,可的松乙酸溴原子,碘代置换,可的松乙酸酯(酯(13-15) 得到得到可的松乙酸酯后,缩氨脲保护可的松乙酸酯后,缩氨脲保护C-11, C-20上酮上酮基基;再用硼氢化钾对其进行不对称还原,将再用硼氢化钾对其进行不对称还原,将C-11位酮基位酮基还原为还原为-羟基羟基;脱去脱去C-11, C-20位上保护基和水解位上保护基和水解C-21的的乙酰

13、基,可得氢化可的松。乙酰基,可得氢化可的松。二、二、 经化合物经化合物S(17,21-二羟基孕甾二羟基孕甾-4-烯烯-3,20-二酮二酮-21-乙酸酯乙酸酯)的合成路线的合成路线1952年,年,Peterson首先发现首先发现11-羟基化,即通过羟基化,即通过弗氏链霉菌弗氏链霉菌(Streptomyces fredial)将化合物将化合物S(17,21-二羟基孕甾二羟基孕甾-4-烯烯-3,20-二酮二酮-21-乙酸酯,乙酸酯,ReichsteinS ,13-16)C11上引入上引入-羟基,一步发酵转羟基,一步发酵转化为氢化可的松,这是制药工业上非常有价值的化为氢化可的松,这是制药工业上非常有价

14、值的合成路线合成路线。我国。我国生产氢化可的松也采用这样的转生产氢化可的松也采用这样的转化方法,工艺非常成熟,生产菌种为蓝色梨头霉化方法,工艺非常成熟,生产菌种为蓝色梨头霉(Absidia Orchidis),转化率为,转化率为70%左右。左右。 由由16,17-环氧黄体酮环氧黄体酮(13-14)经溴化开环、氢解除溴,经溴化开环、氢解除溴,碘碘代代 置换置换,得到化合物,得到化合物S溴化开环溴化开环氢解除溴氢解除溴化合物化合物S S(13-1613-16)碘代置换碘代置换(13-1413-14)化合物化合物s(蓝色(蓝色犁头犁头霉)霉)生产工艺原理及其过程生产工艺原理及其过程 以以薯蓣皂苷配基

15、(薯蓣皂苷配基(13-7)为起始原料,经)为起始原料,经孕甾双烯醇酮醋酸酯孕甾双烯醇酮醋酸酯(13-12), 16,17-环氧黄环氧黄体酮体酮(13-14)、化合物、化合物S(13-16)等中间体制取氢等中间体制取氢化可的松化可的松(13-1)的生产工艺路线如下的生产工艺路线如下: 一、一、5,16-孕甾二烯孕甾二烯-3醇醇20- 酮酮3- 醋酸酯醋酸酯的制备的制备1、加压消除开环、加压消除开环加压加压下下用乙酸酐用乙酸酐-乙酸开环乙酸开环,加压能提高反,加压能提高反应温度,有利于消除反应的进行。乙酰阳应温度,有利于消除反应的进行。乙酰阳离子作为离子作为Lewis酸进攻酸进攻F环上的氧,为此环

16、上的氧,为此必必须控制反应中原辅材料中的水份。须控制反应中原辅材料中的水份。2、氧化开环、氧化开环3、水解、水解-1,4-消除消除在酸性质子的作用下,在酸性质子的作用下,C-20C-20酮发生烯醇化,当酮发生烯醇化,当其回复为酮时,则发生其回复为酮时,则发生1, 41, 4消除。生成消除。生成双烯醇双烯醇酮醋酸酮醋酸酯酯(13-1213-12) )和和4-4-甲基甲基-5-5-羟基戊酸羟基戊酸酯酯 工艺过程工艺过程 将薯蓣皂苷配基,醋酸酐、冰醋酸投将薯蓣皂苷配基,醋酸酐、冰醋酸投反应罐内,后抽真空反应罐内,后抽真空排除空气。当加热至排除空气。当加热至125时,开压缩空气使罐内时,开压缩空气使罐

17、内P=3.9x1054.9105Pa(45kg/cm2), 温度为温度为195200。关压力阀,反应关压力阀,反应50min反应毕,反应毕,冷却。加入冷却。加入冰醋酸冰醋酸,用冰用冰盐水冷盐水冷至至5以下,以下,投入预先配制的氧化剂投入预先配制的氧化剂(由铬酸、乙酸由铬酸、乙酸钠和水组成钠和水组成),反应罐内急剧升温,在,反应罐内急剧升温,在6070下保温反应下保温反应20min,加热到,加热到9095 ,常压蒸馏回收乙酸,再改减压,常压蒸馏回收乙酸,再改减压继续回收乙酸到一定体积,冷却后,加水稀释继续回收乙酸到一定体积,冷却后,加水稀释。用。用环己烷环己烷提取,分出水层提取,分出水层;有机萃

18、取液减压浓缩至近干,加适量乙醇,有机萃取液减压浓缩至近干,加适量乙醇,再减压蒸馏带尽环己烷,再加乙醇重结晶,甩滤,用乙醇再减压蒸馏带尽环己烷,再加乙醇重结晶,甩滤,用乙醇洗涤,干操,得双烯醇酮乙酸洗涤,干操,得双烯醇酮乙酸酯精品酯精品,熔点,熔点165以上,收以上,收率率55%57%。反应反应条件及影响因素条件及影响因素氧氧化是放热反应,反应物料需冷却化是放热反应,反应物料需冷却到到5以下以下;投入氧化剂后罐投入氧化剂后罐内温度可内温度可上升到上升到90100,如继续升温会出现溢料如继续升温会出现溢料;因此应因此应注意注意: 反应罐反应罐夹层须有冰盐水冷却夹层须有冰盐水冷却; 反应开始时必须开

19、启反应开始时必须开启安全阀安全阀(通天排气阀通天排气阀); 当反应温度超当反应温度超100时,时,须立即停止搅拌须立即停止搅拌; 氧化罐最高装料量不得超氧化罐最高装料量不得超过其容量的过其容量的60%。二、二、16,17-环氧黄体酮的制备环氧黄体酮的制备双烯醇酮乙酸酯双烯醇酮乙酸酯(13-12)经)经环氧化反应和沃氏氧环氧化反应和沃氏氧化反应后,得化反应后,得16,17-环氧黄体酮环氧黄体酮环氧化反应环氧化反应工艺工艺过程过程 将孕甾双将孕甾双烯醇酮醋酸酯烯醇酮醋酸酯(13-12)和甲醇抽和甲醇抽入反应罐内,通氮气。在搅拌下滴加入反应罐内,通氮气。在搅拌下滴加20%氢氢氧化钠液氧化钠液,温度在

20、,温度在30以下,以下,加毕,降温到加毕,降温到222,逐渐加入过氧化氢,逐渐加入过氧化氢,控制温度小控制温度小于于30,加毕,保温反应加毕,保温反应8h,抽样测定双,抽样测定双氧水含量在氧水含量在0.5%以下以下。环。环氧物中间体氧物中间体(13-13) 熔点在熔点在184以上以上,即为反应终点即为反应终点。静。静置,析置,析出,得熔点出,得熔点184190。沃氏氧化沃氏氧化工艺过程工艺过程用用焦亚硫酸中和反应液到焦亚硫酸中和反应液到pH78,加热至沸,加热至沸,减压回收甲醇,用甲苯萃取,热水洗涤甲苯萃减压回收甲醇,用甲苯萃取,热水洗涤甲苯萃取液至中性,甲苯层用常压蒸馏带水,直到馏取液至中性

21、,甲苯层用常压蒸馏带水,直到馏出液澄清为止出液澄清为止;加入环己酮,再蒸馏带水到馏出加入环己酮,再蒸馏带水到馏出液澄清液澄清。加入。加入预先配制好的异丙醇铝,再加热预先配制好的异丙醇铝,再加热回流回流1.5h,冷却到,冷却到100以下,加入氢氧化钠液,以下,加入氢氧化钠液,通入蒸汽进行水蒸汽蒸馏带出甲苯,趁热滤出通入蒸汽进行水蒸汽蒸馏带出甲苯,趁热滤出粗品粗品,用,用热水洗涤滤饼到洗液呈热水洗涤滤饼到洗液呈中性。干燥滤中性。干燥滤饼。用乙醇精制,甩滤,滤饼经颗粒机过筛、饼。用乙醇精制,甩滤,滤饼经颗粒机过筛、粉碎、干燥,得环氧黄体酮,熔点粉碎、干燥,得环氧黄体酮,熔点207210 ,收率收率7

22、5%。三、三、17-羟基黄体酮的制备羟基黄体酮的制备溴化溴化反应(上溴反应)反应(上溴反应)工艺过程工艺过程将将含量含量56%的氢溴酸预冷到的氢溴酸预冷到15,加入环氧黄体,加入环氧黄体酮酮(13-14) 温度不温度不超过超过24-26,加毕,反应,加毕,反应1.5h,将反应物倾入水中,静置,过滤,再用水洗涤到将反应物倾入水中,静置,过滤,再用水洗涤到中性和无溴离子,得中性和无溴离子,得16-溴溴-17-羟基黄体酮羟基黄体酮(13-17)。催化氢化催化氢化反应(脱溴反应)反应(脱溴反应)工艺过程工艺过程使使其溶于乙醇中,加入其溶于乙醇中,加入HAC及及W2型兰尼镍型兰尼镍(Raney镍镍),封

23、闭反应罐,尽量排出罐内空气。,封闭反应罐,尽量排出罐内空气。然后在然后在1.96x104Pa(0.2Kg/cm2)的压力下通入氢的压力下通入氢气,于气,于34-36滴加乙酸铵滴加乙酸铵-吡啶溶液,继续反吡啶溶液,继续反应直到除尽溴应直到除尽溴。停止。停止通氢气,加热到通氢气,加热到65-58保温保温15min,过滤,滤液减压浓缩回收乙醇,过滤,滤液减压浓缩回收乙醇,冷冷却,加水稀释。析出沉淀,过滤,用水洗涤滤却,加水稀释。析出沉淀,过滤,用水洗涤滤饼至中性,干燥得饼至中性,干燥得17-羟基黄体酮羟基黄体酮(13-18)。 熔点熔点184,收率收率95%。 上溴反应中,对氢溴酸中游离溴的含量应加

24、以限制,上溴反应中,对氢溴酸中游离溴的含量应加以限制,一般应一般应0.5%,否则在环氧黄体酮,否则在环氧黄体酮()的的4(5)的双键发生的双键发生加成反应。加成反应。 催化剂催化剂Raney镍活性极为重要,实际生产中一般采用镍活性极为重要,实际生产中一般采用中等活性的中等活性的W2型活性镍型活性镍。 脱溴反应中生成的脱溴反应中生成的HBr对催化剂对催化剂Raney镍具有毒化作用镍具有毒化作用会阻碍反应进行。应加入适量乙酸铵,一方面可中和会阻碍反应进行。应加入适量乙酸铵,一方面可中和HBr,另一方面可与乙酸形成缓冲对体系,达到调节反应液的另一方面可与乙酸形成缓冲对体系,达到调节反应液的pH值的目

25、的,以维持反应体系相对稳定值的目的,以维持反应体系相对稳定。为防止为防止4(5)的碳的碳-碳双键和碳双键和C3羰基的还原,在实际操羰基的还原,在实际操作中常加入少量吡啶作中常加入少量吡啶。脱溴反应是一个气脱溴反应是一个气-固固-液三相反应。须加强搅拌效果,液三相反应。须加强搅拌效果,反应设备也必须密闭良好,以有利反应进行。反应设备也必须密闭良好,以有利反应进行。反应条件及影响因素反应条件及影响因素四、四、4孕甾烯孕甾烯-17,21-二醇二醇-3,20-二酮的制备二酮的制备碘代反应碘代反应工艺过程工艺过程在在反应罐内投入氯仿及氯化钙反应罐内投入氯仿及氯化钙-甲醇溶液甲醇溶液1/3量搅量搅拌下投入

26、拌下投入17-羟基羟基黄体酮黄体酮,待全溶后待全溶后加入加入 氧化钙,氧化钙,搅拌冷至搅拌冷至0将碘溶于其余将碘溶于其余2/3量氯化钙量氯化钙-甲醇液甲醇液中,慢慢滴入反应罐,保待中,慢慢滴入反应罐,保待T=02,滴毕,滴毕,继续保温搅拌继续保温搅拌1.5h。加入。加入预冷至预冷至10的氯化铵的氯化铵溶液,静置,分出氯仿层,减压回收氯仿到结溶液,静置,分出氯仿层,减压回收氯仿到结晶析出,加入甲醇,搅拌均匀,减压浓缩至干,晶析出,加入甲醇,搅拌均匀,减压浓缩至干,即为即为17-羟基羟基-21-碘代黄体酮。碘代黄体酮。酯化反应酯化反应工艺过程工艺过程加入加入DMF总量的总量的3/4,使其溶解降温到

27、,使其溶解降温到10左右加左右加入新配制好的乙酸钾溶液入新配制好的乙酸钾溶液(将碳酸钾溶于余下的将碳酸钾溶于余下的1/4DMF中,搅拌下加入乙酸和乙酸酐,升温到中,搅拌下加入乙酸和乙酸酐,升温到90反应反应0.5h,再冷却备用再冷却备用)。逐步升温反应到。逐步升温反应到90 ,再保温反应再保温反应0.5h,冷却到,冷却到-10,过滤,用,过滤,用水洗涤,干燥得化合物水洗涤,干燥得化合物S(13-16),熔点,熔点226,收,收率率95%。 碘代反应的催化剂是氢氧化钙碘代反应的催化剂是氢氧化钙,由于氢,由于氢氧化钙会呈粘氧化钙会呈粘稠状,不易过滤造成后处理麻烦,生产上使用氧化钙,稠状,不易过滤造

28、成后处理麻烦,生产上使用氧化钙,氧化钙与原料中所含的微量水及反应中不断生成的水作氧化钙与原料中所含的微量水及反应中不断生成的水作用形成氢氧化钙,足以供碘代反应催化之用。为使氢氧用形成氢氧化钙,足以供碘代反应催化之用。为使氢氧化钙生成适当,应控制水分含量。化钙生成适当,应控制水分含量。 必须除去过量的氢氧化钙,否则过滤困难会造成产品必须除去过量的氢氧化钙,否则过滤困难会造成产品流失。有效措施流失。有效措施:加入氯化按溶液使之与氢氧化钙生成可加入氯化按溶液使之与氢氧化钙生成可溶性钙盐而除去。反应中生成的碘化钙也能因与氯化铵溶性钙盐而除去。反应中生成的碘化钙也能因与氯化铵作用而除去作用而除去。 碘化

29、物遇热易分解,在置换反应中反应温度宜逐步升碘化物遇热易分解,在置换反应中反应温度宜逐步升高高;一般在一般在1h内升至内升至20,然后,然后1h升至升至30,再于,再于5h内内升至升至50,于,于5h内逐步升温到内逐步升温到90 碘化物与无水碳酸钾在碘化物与无水碳酸钾在DMF中反应制备中反应制备化合物化合物s的的工工艺已应用多年艺已应用多年反应反应条件及影响因素条件及影响因素五、氢化可的松五、氢化可的松的制备的制备 工艺原理工艺原理氢化可的松最后氢化可的松最后步骤步骤:微生物氧化、提取、分离和精制。微生物氧化、提取、分离和精制。反应是利用蓝色梨头霉的反应是利用蓝色梨头霉的11-羟化能力,对羟化能

30、力,对化合物化合物s进进行行微生物氧化,在微生物氧化,在C-11位引入位引入-羟基羟基,得到氢化可的松。,得到氢化可的松。反应反应中,蓝色梨头霉能产生中,蓝色梨头霉能产生11-羟化酶,但氧化专属性羟化酶,但氧化专属性不高,同时也产生不高,同时也产生11-羟化酶、羟化酶、7-羟化酶和羟化酶和6-羟化酶。羟化酶。生成氢化可的松生成氢化可的松:11羟基化合物羟基化合物(简称简称-体体,)的同时,的同时,还生成表氢可的松,即还生成表氢可的松,即11-羟基化合物羟基化合物(简称简称-体体,)以及以及少量其他位置的羟基化合物。少量其他位置的羟基化合物。因此在因此在蓝色梨头霉氧化完毕后,还须分离提纯,将蓝色

31、梨头霉氧化完毕后,还须分离提纯,将C-11羟基化合物萃取羟基化合物萃取到到乙酸乙酯乙酸乙酯中中。然后用甲醇。然后用甲醇-二氯乙烷二氯乙烷作为溶剂,分离作为溶剂,分离a-体和体和-体。体。工艺过程工艺过程将将蓝色梨头霉菌接种到土豆斜面培养基上,蓝色梨头霉菌接种到土豆斜面培养基上,28下下培养培养45天,孢子成熟后,用无菌生理盐水制成孢天,孢子成熟后,用无菌生理盐水制成孢子悬浮液供制备种子用。种子培养基成分有葡萄糖、子悬浮液供制备种子用。种子培养基成分有葡萄糖、玉米浆和硫酸铵,玉米浆和硫酸铵,PH值为值为5.86.4。将孢子悬浮液。将孢子悬浮液以一定比例接入种子罐,以一定比例接入种子罐,28下培养

32、下培养2832h。待培。待培养液的养液的PH值达到值达到4.24.4,菌体浓度达菌体浓度达35%以上,镜以上,镜检无杂菌且菌丝粗状时即可转入发酵罐检无杂菌且菌丝粗状时即可转入发酵罐。反应条件及影响因素反应条件及影响因素从化合物从化合物s制备氢化可的松工艺中,关键一步是蓝色制备氢化可的松工艺中,关键一步是蓝色犁头霉发酵,该因素影响因素较多,犁头霉发酵,该因素影响因素较多,PH值控制、培值控制、培养基组成、杂菌污染、通气量等都影响转化率。养基组成、杂菌污染、通气量等都影响转化率。原辅材料的制备、综合利用原辅材料的制备、综合利用氢化可的松的有机合成原料薯蓣皂苷配基系由苷氢化可的松的有机合成原料薯蓣皂

33、苷配基系由苷元薯蓣皂苷和糖两部分组成。糖部分是以两分子元薯蓣皂苷和糖两部分组成。糖部分是以两分子的鼠李糖和一分子的葡萄糖缩合而成。在酸性条的鼠李糖和一分子的葡萄糖缩合而成。在酸性条件下水解,薯芋皂素的氧苷键断裂,分别得到薯件下水解,薯芋皂素的氧苷键断裂,分别得到薯蓣皂苷配基和糖部分。蓣皂苷配基和糖部分。将穿地龙或黄山药等薯芋科植物切碎,先用水浸泡数小将穿地龙或黄山药等薯芋科植物切碎,先用水浸泡数小时放掉浸液,加入时放掉浸液,加入2.5倍体积的倍体积的3%稀硫酸,在稀硫酸,在2.74104Pa下,加入热水水解下,加入热水水解46小时,稍微冷却后,放掉酸液,小时,稍微冷却后,放掉酸液,出料,出料,

34、砸碎砸碎后,用水洗至后,用水洗至pH67,晒干。将干燥物投入提晒干。将干燥物投入提取罐,用取罐,用7倍量的汽油反复萃取,萃取温度控制在倍量的汽油反复萃取,萃取温度控制在602。将萃取液浓缩至一定体积,冷却析出结晶。过。将萃取液浓缩至一定体积,冷却析出结晶。过滤,滤,得到薯蓣皂苷配基,得到薯蓣皂苷配基,熔点熔点195205。另据报道,将薯芋科植物的根茎用水浸泡,带水磨碎,另据报道,将薯芋科植物的根茎用水浸泡,带水磨碎,先分离出纤维,对剩余的皂素淀粉液用酶解法除去糖部先分离出纤维,对剩余的皂素淀粉液用酶解法除去糖部分,然后加酸水解,可分,然后加酸水解,可使薯蓣皂苷配基的使薯蓣皂苷配基的收率提高到收

35、率提高到5470%。用乙醇作为提取溶剂,经回流加热直接提取这。用乙醇作为提取溶剂,经回流加热直接提取这种方法克服了用汽油提取的缺点,具有操作安全,工艺种方法克服了用汽油提取的缺点,具有操作安全,工艺简单,裸取率高等特点。简单,裸取率高等特点。薯蓣皂苷配基的制备薯蓣皂苷配基的制备也也可用薯蓣科可用薯蓣科植物为原料植物为原料(312kg),用盐酸水解,水解物,用盐酸水解,水解物用水洗至中性、残渣烘干制得水解干燥物,在水解千燥用水洗至中性、残渣烘干制得水解干燥物,在水解千燥物中均匀加入其质量物中均匀加入其质量1%5%的活性炭和石灰,用汽油的活性炭和石灰,用汽油加热连续提取加热连续提取8h,汽油液提取

36、浓缩,结晶,过滤,干燥汽油液提取浓缩,结晶,过滤,干燥既得。既得。该工艺可以该工艺可以改善改善 薯蓣皂苷配基薯蓣皂苷配基的的品质品质,提高提高其熔点其熔点,减少杂质,减少杂质,提高收率提高收率。提取工艺中,先将汽油放入原料。提取工艺中,先将汽油放入原料中,按固定的回流速度先行加热回流中,按固定的回流速度先行加热回流2h,每隔,每隔0.5h将浸将浸泡的汽油放出一次,萃取时间为泡的汽油放出一次,萃取时间为56h。该工艺不仅可。该工艺不仅可缩短提取的时间,节约能耗,而且可提高产率。该方法缩短提取的时间,节约能耗,而且可提高产率。该方法的生产工艺与现有技术效果的比较见表的生产工艺与现有技术效果的比较见

37、表9-2。新方法是借助超临界流体萃取法新方法是借助超临界流体萃取法从薯蓣科从薯蓣科植物中植物中提取薯蓣提取薯蓣皂苷配基,皂苷配基,采用临界采用临界CO2作为溶剂,在作为溶剂,在P萃取萃取=1535MPa,T萃取萃取=3580,P解析解析= 5.515MPa,T解析解析=4070下通入下通入CO2,循环萃取,循环萃取24h提取提取薯蓣皂苷配基薯蓣皂苷配基。 此法具此法具有提取收率高有提取收率高(5.93%),纯度高纯度高(94.9%),操作简单,工艺安全,操作简单,工艺安全,生产周期短等优点生产周期短等优点。异丙醇铝的制备异丙醇铝的制备具体操作如下具体操作如下:将铝片、异丙醇和三氯化铝投入干燥反

38、应将铝片、异丙醇和三氯化铝投入干燥反应罐中,回流冷凝器的上部配置干燥装置,加热回流开始罐中,回流冷凝器的上部配置干燥装置,加热回流开始时,即可停止加热,使其自然回流反应,若铝片尚未全时,即可停止加热,使其自然回流反应,若铝片尚未全溶而回流停止时,可稍加热或补加异丙醇,直到铝片全溶而回流停止时,可稍加热或补加异丙醇,直到铝片全部溶于溶剂。常压蒸馏,后减压蒸馏回收异丙醇,冷却。部溶于溶剂。常压蒸馏,后减压蒸馏回收异丙醇,冷却。密闭贮存异丙醇铝,备用。密闭贮存异丙醇铝,备用。本反应需无水操作,当系统所含水分本反应需无水操作,当系统所含水分0.2%时,沃氏氧时,沃氏氧化收率化收率急剧下降。另外反应过程

39、急剧下降。另外反应过程H2产生,属放热反应产生,属放热反应为一级防爆,特别注意生产安全,反应罐上应配有防爆为一级防爆,特别注意生产安全,反应罐上应配有防爆装置。装置。Raney镍的制备镍的制备 兰尼镍兰尼镍(Raney Ni)系由铝镍合金系由铝镍合金(含镍含镍50%)和浓氢和浓氢氧化钠液作用得到。由此制得的活性镍呈多孔性,其氧化钠液作用得到。由此制得的活性镍呈多孔性,其表面积很大,能吸附大量的氢,也称之为骨架镍。表面积很大,能吸附大量的氢,也称之为骨架镍。 将粉状镍铝合金慢慢加入苛性钠溶液中,伴随有将粉状镍铝合金慢慢加入苛性钠溶液中,伴随有气泡产生,当气泡很多时,可加少量乙醇消沫,加毕,气泡产

40、生,当气泡很多时,可加少量乙醇消沫,加毕,温度上升至温度上升至84左右。然后加热到左右。然后加热到8595 ,保温反,保温反应应4h。反应毕,冷却,静置,分出水层,用水反复洗。反应毕,冷却,静置,分出水层,用水反复洗涤,直至涤,直至PH值为值为10为止。将活性镍浸于水中贮存。为止。将活性镍浸于水中贮存。氢化可的松合成氢化可的松合成工艺中的主要副产物是表工艺中的主要副产物是表氢化可的松,氢化可的松,一般比例为一般比例为氢化可的松的氢化可的松的1/3 。表表氢化可的松是氢化可的松是无生理活性的物质,一般可将表无生理活性的物质,一般可将表氢化可氢化可的松转化的松转化为为可的松或可的松或其他的甾体激素如氟氢可的松其他的甾体激素如氟氢可的松(Fludrocortisone)加以利用。表加以利用。表氢化可的松可氢化可的松可在冰醋酸中在冰醋酸中和醋酸钡存在下,用铬酸酐和醋酸钡存在下,用铬酸酐-二氯化锰水溶液氧化为可的二氯化锰水溶液氧化为可的松乙酸松乙酸酯。酯。 工艺原理工艺原理比较表比较表氢化可的松和氢化可的松和可的松乙酸可的松乙酸酯的酯的结构,唯一的区别结构,唯一的区别是两者的是两者的C-11位上的取代基不同位上的取代基不同;前者为前者为11-羟基,后者羟基,后者为为11-酮基。酮基。副产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