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教材与学情分析】倍数和因数是小学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五年级下册第2单元的内容,也是小学阶段“数与代数”部分最重要的知识之一。因数和倍数的学习,是在初步认识自然数的基础上,探究其性质,其中涉及到的内容属于初等数论的基本内容,相当抽象。在这一内容的编排上与以往的教材有所不同,没有数学化的语言给“整除”下定义,而是在本课时通过乘法算式借助整除的模型na=b直接给出因数与倍数的概念。在地位上,这节课是因数、倍数的概念引入,为本单元后面的内容、以及第四单元的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提供了必需且重要铺垫。学生由于年龄的关系和个人思维发展的不同,在抽象能力和语言表达和思考的全面性方面需要老师的进一步引导。但
2、由于本课是由乘法引入,且减少了以前老教材关于“整除”等繁杂概念,大大简化了叙述和记忆的过程,预期学生是可以理解并掌握的。【说设计理念】第一,从生活切入,实现数形结合,完成概念的有意义建构。数论的内容,如果从数字本身出发进行研究,对小学生来说就抽象了些。本节课,教师以解决问题“12个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有哪几种拼法?”为引子,让学生在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数学概念,避开了抽象,有利于帮助学生完成有意义的建构。除此之外,使数与形有机地结合,这样,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不仅是数字上的认识,而且能与操作活动与图形描述联系起来。学生经历了“先形后数”的过程,也就是知识抽象的过程。第二,抓住学生思维的“
3、最近发展区”,促使学生学会有序思考,从而形成基本的技能与方法。在找一个数的因数环节,教师适时的追问“用什么方法找的?”,让学生充分暴露个性化的思考方法,教师点拨出学生思维中各自的优势:一对一对的找;从“1”开始有序的找,再通过有效分析,取得学生整体的认同。让学生在独立思考集体交流互相讨论过程中,学习有序思考,从而形成基本技能与方法,做到即关注了过程,又关注了结果。第三,充分借助生成的素材,实现有效的合作探索,引导学生在比较中归纳寻找共性。一个数的因数的特征,单凭记忆也不难接受,为防止学生进行“机械学习”,让学生观察、比较、归纳,思考:有什么发现?让学生自己探索发现规律。第四,重视数学意义的渗透
4、与拓展,力求用数学的本质吸引学生,促进学生学习数学的持续发展。最后,将完美数的介绍纳入本节课的教学,虽然此内容和现行学习任务之间的关系都不大,但却是学生继续学习数学所需要的,因为只有有了文化的气息,数学才变得有了灵魂,让学生感觉数学的厚重、数学的魅力,才能让学生透过枯燥,产生对数学的积极情感,增强学习数学的持久动力。【教学目标】1、动手操作,感受并认识因数和倍数,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引导学生理解、掌握因数、倍数的意义,知道因数、倍数两者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2、使学生学会用因数、倍数描述两个整数之间的关系。掌握找一个数因数的方法,渗透有序思考的方法。3、使学生感悟到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的逻辑之
5、美。【教学重点】1、建立因数、倍数的概念,并让学生理解、掌握。2、学会有序的找出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教学难点】1、理解因数、倍数的相互依存关系。2、使学生理解以前学习的乘法算式中的“因数”和这里的“因数”的不同,过去学习的“倍”的概念和这里的“倍数”的不同。【教具准备】课件、小正方形、作业纸【教学过程】(加下划线的部分是多媒体课件中的内容)一、课前交流:师:大家认识我吗?生:认识。师:我是教什么的?生:数学。师:今天我要和大家一起上堂数学课,感到非常的高兴。你高兴吗?生:高兴。师:那我现在就是你们的(数学老师了)你们是我的(学生)。师:我们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呢?生:师生关系。师:我们人与人之
6、间存在着好多的关系,你还能举个类似的例子吗?(谁和谁构成什么关系?)生:师:那我能不能说老师是师生关系呢?生:不能。师:为什么?生:老师一个人不能代表师生关系。师:我自己只能代表一方面,不能代表你们。构不成关系。师:在我们数学的王国里,数与数之间也存在像这样相互依存的关系,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去研究、学习。师:准备好了吗?可以上课吗?上课。(设计意图:通过师生关系、父子关系等人与人的各种关系渗透相互依存的关系,为下面的学习作铺垫)二、理解、掌握因数和倍数的意义(一)动手操作、抽象出3道乘法算式师:同学们,喜欢做游戏吗?师:下面我们就做一个摆一摆的小游戏。每个小组的信封里有12个小正方形,用上所有
7、的小正方形你能把它们摆成一个长方形吗?开始。生:师:谁能用一道乘法算式表示出你的摆法?生:2×6=12 (点击课件)【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点击相应的课件】师:你是怎么摆的?生:师:是这样吗?(点击课件出现2行6列的图形)师:当然也可能是一行摆(2个),摆了(6行)。【在这里,通过问引导、暗示学生,但答案最好让学生说出,先让学生头脑中自主建构形状相同的另外一种摆放。】师:(点击课件)第二种摆法我们只要把它一旋转就跟第一种怎么样?生:一样。师:他们算一种摆法,我们可以省略。师:还有别的摆法吗?生:3×4=12师:谁来猜猜他是怎么摆的?生:师:还有其它摆法吗?生:1×1
8、2=12师:大家一起用手比划一下,是怎么摆的?师:还有吗?生:没有了。【学生汇报3种摆的方法,采取了3种策略,先指名说怎么摆的?再让其他学生猜一猜怎么摆的?最后让全班学生比划。从一到二再到全班,注重了让学生都参与其中,共同积累数学活动经验,为下面更好的理解因数、倍数的意义做好了铺垫。】师:每行摆5个行吗?生:不行,不能成整数倍。师:每行摆5个,摆出的行数就不是整数行,也就得不到一个长方形。(设计意图:通过摆,使学生在学习数学概念时,避开概念的抽象性,有利于帮助学生完成有意义的建构。除此之外,使数与形有机地结合,这样,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不仅是数字上的认识,而且能与操作活动与图形描述联系起来。学生经
9、历了“先形后数”的过程,也就是知识抽象的过程。)师:那大家再来看看这三道乘法算式中的数,都是一些什么数?生:整数 (板书:整数)师:我们今天学习的新知识“因数和倍数” (板书:因数和倍数)就是在整数的范围内研究的,一般不包括0。(板书:非0)师:看到课题,你想知道它的哪些知识呢?生1:因数和以前的因数有什么关系?生2:因数和倍数有什么关系?生3:什么是因数,什么是倍数?师:这节课需要大家带着思考去学,看看之前我们乘法算式中的“因数”与我们今天学的因数有什么不同?我们今天学的倍数与之前学的解决问题中的“倍”又有什么不同,带着这些问题,就开始我们今天的学习吧!(设计意图:从学生本身出发,让学生主动
10、提出问题、带着问题去学习,有助于学生更有目标的、积极地参与数学活动。)(二)、自学,理解、掌握因数和倍数的意义师:以2×6=12为例,先请同学们自学大屏幕中的知识,看看从中你知道什么?2×6=122和6是12的因数12是2的倍数,也是6的倍数。1、师:通过自学,你知道了什么?2、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小结:在2×6=12中,我们可以说2和6是12的因数,反过来,12是2的倍数,也是6的倍数。(这里,边说边指着数,让学生视觉与听觉相结合)3、(点击课件,文字消失)同位之间互相说一说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再指名让学生根据算式2×6=12,说一说谁是谁的
11、因数,谁是谁的倍数,强化学生对于因数、倍数的理解。)师:谁能结合这两道题(3×4=12,1×12=12)来说说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生:师:谁能出道这样的乘法算式,让大家再来说说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生:.师:再来一道?生:师:看这道算式中有没有因数倍数关系?你怎样想的?(设计意图:自学内容是书上的例题,内容很简单,但学生却较难理解,所以在这里,注重了让学生自学后的汇报与小结,同位互相说,再指名说,练习,指名出题。环节虽多但很紧凑,便于学生理解概念的意义。) 30÷5=6师:谁来说说?生: 师:你是怎么想的?生:师:再来一个 15÷5=3生:
12、师:谁口头出道题,考考大家?生:师:在乘法算式、除法算式里两个数之间都有因数、倍数的关系,那在4和20中,( )是( )的因数,( )是( )的倍数。生:4是20的因数,20是4的倍数。师:你是怎么想的?生1:4×5=20师:他想到了乘法算式,还可以想到那个算是?生2:20÷4=5【若学生会,只是表达不清楚,此时老师可以说:对啊,怎么说呢?借助算式想一想。】师:这个呢?谁来说?28和7生:7是28的因数,28是7的倍数。(设计意图:从乘法算式到除法算式再到两个整数之间,慢慢渗透,最终让学生体会什么是因数,什么是倍数这个抽象的概念。)师:再来说说这两个。 8和24 8和2生:
13、师:你有什么发现?(此时课件中的两个8变红)生:都有8.师:对啊,都有8,可8一会儿是24的因数,一会儿又是2的倍数,一会儿因数,一会儿倍数,怎么回事?(设计意图:课件中的8变红,突出8,在同中求异,从而更加深入理解因数与倍数是两个整数之间的关系,同样一个数,在和不同数的组合中它的意义也是不同的。)生:8和比它大的数在一起就是因数,要和比它小的数在一起就是倍数。师:那8和8呢?能不能像刚才学生说的那样去判断呢?师:我们要联想什么啊?生:乘法算式或除法算式。师:8一会儿是24的因数,一会儿又是2的倍数关键是与谁有关?生:另一个数。师:也就是因数倍数实际上指的是两个数之间的一种(停顿,让学生说出关
14、系),就像我们说的师生关系一样,那能说8是因数吗?8是倍数吗?为什么?生:因为8自己决定不了,它可能是因数,也可能是倍数。师:所以,在说因数、倍数时,我们要说清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因数与倍数两者之间是相互依存的一种关系。师:那今天我们学习的因数和乘法算式中的因数一样吗?生:师:以前学的因数只在哪里有?生:乘法算式。师:而我们今天所学的因数呢?生:乘法算式、除法算式都有。师:我们这节课研究的因数,是指两个整数之间的一种关系。(设计意图:让学生与已有的经验形成认知冲突,区分乘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中的因数和今天学的因数的不同,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师:我们之前已经说了,因数、倍数是在什么数范
15、围内研究的?(同时大屏幕呈现刚才所有的式子)生:师:就是在整数范围内研究(一般不包括0)师:判断2.4和4 3和2有无因数倍数关系?生:没有,2.4是个小数。生:也没有,因为3÷2=1.5(学生判断完,课件出示算式)师:商是小数,不是整数,。如果我们想根据除法算式找出两个数之间的因数与倍数关系,被除数、除数、商都要是(整数)。我们可以说3能被2除尽,3是2的1.5倍,但不能说3是2的倍数,原来学习的倍和今天研究的倍数也是不同的。(设计意图:让学生注意区分倍数与前面学过的倍的不同,体会倍的概念比倍数的概念要广,在比较中加深概念的理解。)三、探寻找因数的方法师:试一试,你能从中选两个数,
16、说说谁是谁的因数吗? 2,3,5,9,18生:师:2、3、9都是18的因数,还有吗?有没有好的方法,把18的因数一个不漏的全部找到?师:下面就请同学们小组合作,完成一号作业纸,需要借助算式的把算式写在下面,开始。生:汇报:可能会有如下情况(一)组1:除法一对对找组2:乘法一对对找师:一次找几个?生:师:从几开始找?生:师:也就是从1开始,一对对的找。找到了1,也就找到了18,1后面是2,找找到了2,也就找到了9,依次往下。师:为什么不试4?生:(二)组3:除法一个个找组4:乘法一对对找师:观察两组同学的作品,哪个更简便?为什么?生:乘法,一次能找两个。师:那除法能一次找两个吗?生:能。师:都能
17、一对对的找。那从谁找起呢?生:1师:也就是从1开始,一对对的找。找到了1,也就找到了18,1后面是2,找找到了2,也就找到了9,依次往下。师:为什么不试4?生:师:我们一起再来说说18的因数,看看老师是怎么写的?(两头写)师:我们还可以用集合圈的方式来表示一个数的因数。(设计意图:让学生在独立思考集体交流互相讨论过程中,学习有序思考,从而形成基本技能与方法,做到既关注了过程,又关注了结果。)师:再来想一想,前面“摆一摆”的游戏中为什么不能每行摆5个呢?用我们今天学得知识说一说。生:因为5不是12的因数。师:也就是摆的长方形的长和宽都是12的(因数)。(让学生再次深刻体会因数是在整除范围内研究的。)师:来操练一下,做个对口令的游戏,6的因数在哪里?我先说,你们来对。生:师:再来一个,20的因数在哪里?你们先说,我来对。生:师:再来练几个,完成2号作业纸。 11的因数有:16的因数有:1的因数有:学生汇报师:观察这几个数的因数(包括对口令游戏中的练习),你有什么发现?生:(课件出示发现)师:17的因数 最小 最大100的因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旅游机构油罐租赁协议
- 家电产品招投标文件归档表
- 驻地办工艺改进方案
- 通信工程运输服务承诺模板
- 邮政设备品牌租赁合同
- 2025食品购销的合同样本
- 陶瓷代收款协议书
- 2025石料供应合同范本
- 冷冻食品储存温度控制
- 供应商合作共赢承诺书协议书
- 跨省户口网上迁移告知单
- 重大消防安全风险管控责任清单(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用电管理、用火、动火管理)
- 传统医学师承出师考核申请表中医
- 屋面工程质量控制
- 2022青海水电集团公开招聘高校毕业生上岸笔试历年难、易错点考题附带参考答案与详解
- 足球俱乐部试训个人简历
- 机电安装工操作规程
- 2023年现场管理与改善手法
- 心跳骤停后目标体温管理
- 数独-九宫格学习资料课件
- 市场调研员工作流程图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