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化液氨生产储运安全管理规定(正式)_第1页
中石化液氨生产储运安全管理规定(正式)_第2页
中石化液氨生产储运安全管理规定(正式)_第3页
中石化液氨生产储运安全管理规定(正式)_第4页
中石化液氨生产储运安全管理规定(正式)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规章制度样本| RULES REGULATIONS中石化液氨生产储运安全管理规定(正式)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Mechanism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编订:单位:时间:Word格式/完整/可编辑文件编号:KG-A0-2312-55中石化液氨生产储运安全管理规定(正式)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管理机制、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 理机构进

2、行设置固定的规范,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 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1 基本要求1.1 各企事业单位、股份公司各分(子)公司 (以下简称各单位)应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标 准的要求,向所在地政府行政主管部门登记并取得液 氨生产、使用、储存、运输资质许可。1.2 各单位应建立健全液氨生产、使用、储存、运 输等环节的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制定液氨 泄漏事故应急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配置与事故应急 处理和救援相适应的应急装备、器材和物资。1.3 生产、使用、储存、运输液氨的从业人员, 必须接受有关预防和处置液氨泄漏、中毒、着火、爆 炸等知

3、识培训,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特种作业从业 人员,应按照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 办法,取得相关特种作业操作证后,方可从事相应的 特种作业。1.4 新、改、扩建液氨生产、储存装置(含液氨装 卸设施)的安全、消防、职业卫生设施必须与主体工 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建成投用。1.5 生产、使用和储运液氨的单位除执行本规 定外,还应执行国家和行业现行有关规范及中国石化 相关技术和安全管理规定。2生产与使用管理2.1 液氨生产单位要严格控制液氨产品中水和 油的含量,保证产品质量,防止设备腐蚀,确保下游 装置安全生产。2. 2各单位应按照中国石化职业卫生管理规定、 中国石化个体防护用品管理规定,

4、建立个体防护用 品的配置、发放和使用管理制度。除一般个人劳动防 护用品外,还应为液氨作业岗位、消气防人员配备过 滤式防毒器具、空气呼吸器、隔离式防护服、防冻手 套、防护眼镜等特种防护用品,并定期检查,以防失 效。过滤式防毒器具、防护眼镜、防冻手套应满足岗 位人员的需要,空气呼吸器、隔离式防护服每个岗位 至少配备2套。2. 3 液氨作业场所应按照中国石化高毒物品 防护管理规定设置消防器材、冲淋洗眼器、固定式 或便携式氨检测报警仪及应急通讯器材等安全卫生设 施,以及醒目警示标志、警示说明、警示线、风向标, 并定期检查、检验,确保完好。2.4对新安装或检修后首次使用的液氨储罐、槽 车、罐车、管线,应

5、用氮气置换其内部气体氧含量小 于0. 5%后,方可输入液氨。对于首次输入液氨的储罐、 槽车、罐车,应控制流量和速度,同时监控罐体温度, 防止液氨在容器内迅速气化后造成罐体骤冷。2. 6 正常生产时,宜将液氨储罐控制在较低液 位,液氨储罐的高液位联锁或高低压力联锁必须投用, 不得摘除;任何情况下,液氨储罐的最大充装量不得 超过储罐容积的85%,高低压力联锁应与小冰机自启 自停相连。2.7液氨长输管道按照中国石化油气长输管道 安全管理规定进行管理。3储存管理3.1 液氨储罐可分为全冷冻、半冷冻和全压力式3 种形式,其设计应符合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 GB 50160等规范。液氨储罐应设液位计、压

6、力表、安 全阀(呼吸阀)以及静电导除等安全设施,低温液氨 储罐应设温度指示仪;根据工艺条件,宜设置上、下 限位报警装置;要采取良好的绝热保冷措施。液氨储 罐进出口管道应设远程自动切断阀。3.2 液氨储罐应为地上布置,不得将常压液氨储 罐和压力液氨储罐同区布置,必须设有备用事故液氨 储罐及其系统。事故液氨储罐最小储量不得小于最大 罐容的25% o3.3 3 液氨储罐区的消防冷却水系统应符合石 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 50160等规范要求,其 消防用水延续时间按6h计算。其中,全冷冻式液氨储 罐的消防水冷却系统按照全冷冻式液化燃储罐外壁为 钢制单防罐的要求设计;全压力式液氨储罐宜采用固 定式水

7、喷雾系统和移动式消防冷却水系统,冷却水供 给强度不宜小于6L/min. m2,其他消防要求与全压力 式及半冷冻式液化燃储罐相同。 3. 4 液氨储罐、 管道、安全阀(呼吸阀、法兰垫片、法兰螺栓)的选 材、选型应符合其储运方式的要求,满足相应的耐低 温、耐腐蚀条件。与氨接触的部件不得选用铜或铜合 金材料以及镀锌或镀锡的零配件。3.5 全冷冻和半冷冻氨库的小冰机系统应处于 完好状态(能够达到一开一备的要求),小冰机自启动 联锁必须投用;没有设计小冰机系统的氨库,其液氨 储罐应设置就地压力调节系统,排放应排入吸收系统 或氨专用的火炬系统,并保持完好备用状态,以保证 液氨储罐的压力处于正常状态。安全阀

8、排放气应接入 吸收系统或氨专用的火炬系统,不得直接排放。3.6 常压液氨储罐夹层珠光砂系统要充氮气保 持微正压,夹层设置的呼吸阀应能正常呼吸。3.7 液氨储罐、压力管道、液氨槽(罐)车及 其安全附件的设计、制造、安装、使用、改造、维修、 检验检测和管理应符合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固 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压力管道安全管 理与监察规定,建立健全设备管理档案并定期检验检 测。4运输管理4.1 从事液氨运输的单位应按照国家有关法律、 法规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 严格执行槽(罐)车使用登记和定期检验制度。液氨 钢瓶管理应符合气瓶安全监察规程;液氨槽(罐) 车管理应符合压力

9、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液化 气体铁路罐车安全管理规程和道路运输液体危险 货物罐式车辆第一部分:金属常压罐体技术要求等。4.2 液氨运输车辆应按照国家有关要求办理相 应的运输许可证或准运证,并悬挂“危险品”标志, 罐体应印刷“有毒液体”标志;应配备符合安全规定 的消防器材、防护用具及必要的检修工具和备品、备 件等。4.3液氨运输驾驶员、押运人员、装卸人员及相关管理人员,必须取得地方政府颁发的危险化学品从 业人员资格证书,持证上岗。4. 4液氨运输车辆必须按指定线路限速行驶,保持与前车的距离,严禁超载和违章超车;必须在指 定地点停放,停放时要远离热源,防止阳光曝晒,远 离人员稠密区域;禁止同车装运

10、其他易燃、可燃物品, 禁止搭乘其他无关人员。槽(罐)车的静电导除设施 要保持良好。4. 5液氨钢瓶和槽(罐)车的充装量,不得超过设 计的最大充装量。液氨槽(罐)车卸氨后应符合下列 技术要求:4. 5.1 汽车罐车卸氨不得完全排净,必须留有 不少于最大充装重量0. 5%或100kg的余量,且余压不 低于 0. 1MPao4. 5. 2铁路罐车卸车后必须保留不低于0. 05MPa 的余压。4. 6液氨装卸作业单位应具备下列基本条件4. 6.1有专用的装卸设施,相关设备和管线定期 检查、检验合格。4. 6. 2排气、通风、泄压、防爆、静电导除、紧急排放、紧急切断和自动报警以及消防等设施完好。4. 6

11、. 3装卸场地符合防火、防毒和防爆规定要求。4. 6. 4相关安全管理制度和作业规程健全。4. 6. 5 装卸人员和相关管理人员经培训合格后 持证上岗。4. 7液氨装卸作业基本安全要求4. 7.1装卸管线和静电导除设施连接可靠,装卸 前和装卸完毕后的静置时间应符合中国石化可燃液 体防静电安全规定。4. 7. 2 装卸车辆就位后应熄火并拔下车钥匙暂 交岗位装卸作业人员保管。4. 7.3采取防止车辆溜放措施,并在执行装卸的 车辆正前方放置醒目的“禁行”警示牌。4. 7.4装卸前、装卸期间及装卸完毕后,安排专 人进行安全检查和条件确认。4. 7. 5严格按照作业规程进行装卸操作。4. 7. 6装卸作业时,押运员和驾驶员不得离开现场,不得随意发动或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