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_第1页
如何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_第2页
如何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_第3页
如何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如何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青岛第一希望小学 王黎平 谢明亮美术教学大纲明确规定:“小学美术课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一门必修的艺术文化课程,是学校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它对于陶冶情操,提高美术文化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美术教学中,根据美术学科的特点对学生进行思想教学,是十分必要。在新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指出:加强思想品德教育,强调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对学生道德、行为、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及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强调德育在各学科教育环节的渗透,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注重实践环节,增强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德育作为社

2、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作为实施美育的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它无形的体现在每一门学科的知识当中。在美术教育中,它主要是通过完美的艺术形象的感染来树立学生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乐观的生活态度和良好的品德意志,教育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与此同时,德育的培养,又使学生形成高尚的情操和良好的品格,最终使学生更加热爱艺术,热爱生活。因此,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某种角度上讲,美术教育和德育应是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那么如何在美术教育中渗透德育呢?下面我谈谈在平时的美术课堂中渗入德育的几点体会:一、 挖掘教材隐含的思想性,努力寓思想美、艺术美于科学的教学内容和具体的艺术形式

3、之中。   美术教学中有许多教学内容都可以做和思想教育相结合。例如:三年级美术课画漫画有一幅送贺卡给老师,表达对老师的敬意,以此可以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一年级美术课画蜗牛、瓢虫通过对小动物其生活环境的描绘,唤起学生对小动物的侧隐之心,使他们从小就萌发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对学生起到了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五年级美术课日记画我的家乡都是对学生德育教育的好课。    二、 积极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美并加以表现,以培养他们热爱生活、美化生活的意识,从而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    在教学画楼房一课时,课前我先让学

4、生注意观察一下自己的家园铜仁的繁荣景象,美在哪里,上课时我先提问:你们知道铜仁以前是什么样子吗"?向学生介绍过去低矮平房,人们衣着简单,街道窄小,现在的大街很宽敞,路旁有很多的树木,许多漂亮的高楼大厦、各式各样的汽车,人们生活幸福美满,环境优美是因为他们用辛勤的汗水换来了铜仁的繁荣,换来了铜仁今天的美丽景象,我们应该学习他们这种创业精神,好好学习,让我们用自己的画笔来描绘一下家园的美丽景象加上自己的想象,看谁表现得最棒,最生动、漂亮,增强了学生热爱家乡及主人翁意识。三、在美术欣赏课中进行德育教育美术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美术欣赏课是为了 “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开阔学生的文化艺术视野,提高艺

5、术修养,陶冶情操。使之树立正确的审美观,促进其全面发展。”纵观小学美术教材,许多作品包含德育元素,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合理利用、精心引导,深入挖掘,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如,人美版第九册第一课肖像艺术欣赏,其中雕塑白求恩,这幅画不仅引导学生欣赏雕塑材质美,老师可以给学生介绍白求恩时,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白求恩是一位国际主义战士,在抗日战争时候,他来到中国当志愿者。又如,我国油画家董希文的开国庆典,画面运用明亮、鲜艳的色彩,让学生欣赏,使学生体会到祖国的壮观,要有爱国心,无形中培养了学生的德育,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观。这样使学生在学习美术过程中,既能得到美术知识的提高,又受到高尚情操的熏陶,也培养了

6、学生的优秀品质。通过对中外古今的各种优秀作品,有代表性的作品的介绍、 赏析,既能使学生逐步获得审美的愉悦,又能让学生的思想、 意志、 情感受到感染。可见,在美术欣赏课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四 、在手工课中进行德育教育工艺美术与人民的生活有密切联系,无论在日常生活和生产建设上都不可缺少。 教学中可利用课堂中的制作内容来引导同学们的爱国情感,以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例如:中国民间美术等,它蕴含着劳动人民的智慧,浓缩了中华民族文化,它历史悠久,品种繁多,内容广泛,技艺精湛,风格独特,为世界罕见,中国民间美术在漫长的创造过程中不断发展变化,直接反映了特定历史条件下人民的生活状貌、社会风俗和思想情感。

7、为人民所喜闻乐见,成为华夏民族美术传统的源泉。 这可以使同学深深感觉到民间美术是一个丰富和珍贵的艺术宝库,使同学们在亲自动手中了解民间艺术,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感,使他们在自觉和不自觉中接受耳濡目染的熏陶,打下良好的审美意识基础,虽然有些作品(如剪纸等)属土俗艺术,但它却与所谓 “高雅” 艺术具有同样审美价值,是我国民族美术和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这同样能使学生获得美的感受,达到美育之目的。 五、充分利用美术课外活动,进行德育教育在学校的美术活动中,有意识地渗透德育我们每年都要举办艺术节,举行学生书画展览。 我们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和辅导学生参加展览,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增强了,学习积极

8、性提高了。总之,美术教师要把自己当成学校德育教育的主力军,充分挖掘美术教材的德育因素,巧妙将德育渗透在教育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使孩子们在学习美术的过程中,既得到美术知识和技能的提高,又受到高尚情操的熏陶,也培养了学生的优秀品质。 利用美术教学的优势,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一个长期的教育过程,需要我们美术教师不断地实践和反思。美术教学中的德育不同于思想品德课中的直接道德说教。 它是在进行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的同时进行的,它会起到 “润物细无声” 的神奇效果,不亚于一切思想品德课的渗透。   所以课堂教学是德育渗透的一个重要渠道,同时课外美术教育也应和德育有机地结合在

9、一起,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教师的爱心是成功教育的原动力。陶行知先生说得好:“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正是教师无私奉献爱心的典范。未来的教育家应该全身心地去爱学生、爱教育,在教育中渗透德育教育,培养品德兼优的人才。只有爱才能赢得爱,你爱教育事业,教育事业才会爱你,你才能获得事业上的乐趣。只要你能够发现、挖掘教育职业中弥漫着的那种美,你就会每天都产生冲动,你就会看到每个学生都是一朵含苞待放的美丽的花朵。为了培育这些美丽的花朵,作为园丁的教师就必然孜孜以求,勤于学习,不断充实自我,提高自身素质以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 教师的爱与尊重是照亮学生心灵窗户的烛光,是对学生德育教育的先决条件。学生美好人生的开端掌握在教师手中,教师只有用自已的爱,自己的言行,才能与学生产生心灵的碰撞,才能超越人的自然属性而达到完美的境界。只有以爱心才能教会学生去爱身边的每个人,爱身边的一草一木。做一名合格教师,要先播下花的种子,再浇水锄草,特别要将那些长歪的小苗一棵棵扶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