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C5120完全配置手册簿_第1页
H3C5120完全配置手册簿_第2页
H3C5120完全配置手册簿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02-登录交换机配置1登录以太网交换机1.1登录以太网交换机方法简介1.2用户界面简介交换机支持的用户界面用户与用户界面的关系交换机用户界面编号用户界面公共配置2通过Con sole 口进行本地登录2.1通过Con sole 口进行本地登录简介2.2通过Con sole 口登录交换机的配置环境搭建2.3配置Con sole 口登录方式的公共属性2.4 Con sole 口登录配置任务简介2.5认证方式为 None时Console 口登录方式的配置配置过程配置举例2.6认证方式为 Password时Console 口登录方式的配置配置过程配置举例2.7认证方式为 Scheme时Console 口

2、登录方式的配置配置过程配置举例3通过Telnet/SSH进行远程登录3.1通过Tel net进行远程登录通过Tel net登录简介3.1.2 Tel net配置环境搭建配置Telnet登录方式的公共属性3.1.4 Telnet登录配置任务简介认证方式为 None时Telnet登录方式的配置认证方式为 Password时Tel net登录方式的配置认证方式为 Scheme时Telnet登录方式的配置3.2通过SSH进行登录通过SSH进行登录简介通过SSH进行登录配置4通过Web网管登录4.1通过Web网管登录简介4.2通过Web网管登录配置4.3 Web用户显示4.4通过Web网管登录举例5通过

3、NMS登录5.1通过NMS登录简介5.2通过NMS方式登录组网结构6 Telnet业务报文指定源IP6.1 Telnet业务报文指定源IP简介6.2配置Telnet业务报文指定源IP6.3配置Telnet业务报文指定源IP显示7对登录用户的控制7.1对登录用户的控制简介7.2配置对Tel net的控制配置准备通过源IP对Tel net进行控制通过源IP、目的IP对Tel net进行控制通过源MAC地址对Tel net进行控制配置举例7.3通过源IP对网管用户进行控制配置准备通过源IP对网管用户进行控制配置举例7.4通过源IP对Web用户进行控制配置准备通过源IP对Web用户进行控制强制在线We

4、b用户下线配置举例1 登录以太网交换机1.1登录以太网交换机方法简介用户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登录以太网交换机:通过Console 口进行本地登录通过Tel net或SSH进行远程登录通过Web网管登录通过NMS登录1.2用户界面简介交换机支持的用户界面皆说明在S5120-SI系列以太网交换机中,AUX 口( Auxiliary port,辅助端口)和 Console 口是同一个端口,以下称为 Con sole 口,与其对应的用户界面类型只有AUX用户界面类型。S5120-SI系列以太网交换机支持两种用户界面:AUX用户界面和 VTY用户界面。AUX用户界面:系统提供的通过Con sole 口登

5、录的视图,用来管理和监控通过Console 口登录的用户。设备提供一个Console 口,端口类型为 EIA/TIA-232DCE,第一次使用设备时,需要通过此端口对交换机进行配置。VTY( Virtual Type Terminal,虚拟类型终端)用户界面:系统提供的通过 VTY 方式登录的视图,用于对交换机进行Telnet或SSH访问。表1-1用户界面介绍用户界面对应用户使用的交换机端口类型说明AUX用户界面通过Console 口登录的用户Console 口每台交换机只能有1个AUX用户同时登录VTY用户界面Telnet用户、SSH用户以太网端口每台交换机最多可以有 5个VTY用户同时登录

6、每个用户界面有对应的用户界面视图(User-inteface view ),在用户界面视图下网络管理员可以配置一系列参数,比如用户登录时的认证方式以及登录后的用户级别等, 当用户使用该用户界面登录的时候,将受到这些参数的约束,从而达到统一管理各种用户会话连接的目的。用户与用户界面的关系通过对不同类型用户界面的设置,可实现对不同登录方式用户的监控和管理。一台S5120-SI以太网交换机上提供 1个AUX用户界面、5个VTY用户界面:这些用户界面与用户并没有固定的对应关系。用户登录时,系统会根据用户的登录方式,自动给用户分配一个当前空闲的、 编号最小的对应用户登录方式的用户界面,用户整个登录过程将

7、受该用户界面 视图下配置的约束。同一用户登录的方式不同,分配的用户界面不同;同一用户登录的时机不同, 分配的用户界面可能不同。虽然单个用户界面某一时刻只能被一个用户使用,但它并不针对某个用户。 比如用户A可以使用VTY 0用户界面登录交换机,而当用户 A退出登录时,用户 B同样可以 使用VTY 0用户界面登录交换机。123交换机用户界面编号用户界面的编号有两种方式:绝对编号方式和相对编号方式。(1) 绝对编号方式,遵守的规则如下:AUX用户界面编号排在 VTY用户界面之前,绝对编号为 0 ;VTY用户界面编号排在 AUX用户界面之后,第一个 VTY用户界面的绝对编 号为1,第二个VTY用户界面

8、的绝对编号为 2,依此类推。(2) 相对编号的形式是:用户界面类型+编号。遵守的规则如下:AUX用户界面的相对编号为 AUX0 ;VTY用户界面的编号:第一个为 VTY0,第二个为VTY1,依此类推。用户界面公共配置表1-2用户界面公共配置操作命令说明锁住当前用户界面lock可选在用户视图下执行缺省情况下,不锁住当前用户界面设置在用户界面之间传递消息send all | num1 | aux | vty num2 可选在用户视图下执行释放指定的用户界面free user-interface num1 | aux | vty num2 可选在用户视图下执行进入系统视图system-view-配置

9、登录交换机时的显示信息header incoming | legal | login | motd | shell text可选缺省情况下,没有配置显示信息配置交换机的系统名sysname string可选缺省情况下,系统名为 H3C配置用户登录时显示声明提示信息copyright-info enable可选缺省情况下,用户登录时终端显示声明提示信息操作命令说明进入用户界面视图user-interface type first-number last-number -显示用户界面的使用信息display users all 可选display命令可以在任意视图下执行显示用户界面的物理属性和部分

10、配置display user-interface type number | number 2通过Console 口进行本地登录2.1通过Console 口进行本地登录简介通过交换机Con sole 口进行本地登录是登录交换机的最基本的方式,也是配置通过其他方式登录交换机的基础。缺省情况下,S5120-SI以太网交换机只能通过 Console 口进行本地登录。交换机Con sole 口的缺省配置如下。表2-1交换机Con sole 口缺省配置属性缺省配置传输速率9600bit/s流控方式不进行流控校验方式不进行校验停止位1数据位8用户终端的通信参数配置要和交换机Console 口的配置保持一致

11、,才能通过Console口登录到以太网交换机上。用户登录到交换机上后,可以对 AUX用户界面进行相关的配置,请参见 2.3配置 Console 口登录方式的公共属性 。2.2通过Con sole 口登录交换机的配置环境搭建第一步:如 图2-1所示,建立本地配置环境,只需将PC机(或终端)的串口通过配置电缆与以太网交换机的 Console 口连接。图2-1通过Con sole 口搭建本地配置环境pc齡 hch第二步:在PC机上运行终端仿真程序(如 Windows XP/Windows 2000的超级终端等,以下配置以 Windows XP为例),选择与交换机相连的串口,设置终端通信参数:传输速率

12、为9600bit/s、8位数据位、1位停止位、无校验和无流控,如图2-2至图2-4所示。誉说明如果您的PC使用的是 Windows 2003 Server操作系统,请在 Windows组件中添加超级终端 程序后,再按照本文介绍的方式登录和管理交换机;如果您的PC使用的是 Windows 2008Server、Windows 7、Windows Vista或其他操作系统,请您准备第三方的终端控制软件,使 用方法请参照软件的使用指导或联机帮助。图2-2新建连接图2-3连接端口设置图2-4端口通信参数设置第三步:以太网交换机上电, 终端上显示设备自检信息,自检结束后提示用户键入回车,之后将出现命令行

13、提示符(如 ),如图2-5所示。图2-5以太网交换机配置界面需要帮助可以第四步:键入命令,配置以太网交换机或查看以太网交换机运行状态。 随时键入“ ?”,具体的配置命令请参考本手册中相关部分的容。2.3配置Con sole 口登录方式的公共属性Console 口登录方式的公共属性配置,如表2-2所示。表2-2 Console 口登录方式公共属性配置操作命令说明进入系统视图system-view-进入AUX用户界面视图user-interface aux 0-配置Console 口的属性配置传输速率speed speed-value可选缺省情况下,Console 口使用的传输速率为 9600bi

14、t/s配置校验方式parity even | mark | none | odd|space 可选缺省情况下,Console 口的校验方式为none,即不进行校验配置停止位stopbits 1 | 1.5 | 2 可选缺省情况下,Console 口的停止位为1配置数据位databits 5 | 6 | 7 | 8 可选缺省情况下,Console 口的数据位为8位操作命令说明AUX用户界面配置设置从用户界面登录后可以访问的命令级别user privilege level level可选缺省情况下,从 AUX用户界面登录后可 以访问的命令级别为 3级,从VTY用户 界面登录后可以访问的命令级别为

15、0级终端属性配置启动终端服务shell可选缺省情况下,在所有的用户界面上启动终端服务设置终端屏幕一屏显示的行数screen-length screen-length可选缺省情况下,终端屏幕一屏显示的行数为24行screen-length 0表示关闭分屏显示功能设置历史命令缓冲区大小history-command max-size value可选缺省情况下,每个用户的历史缓冲区的大小为10,即可存放10条历史命令设置用户界面的超时时间idle-timeout minutes seconds可选缺省情况下,所有的用户界面的超时时间 为10分钟如果10分钟某用户界面没有用户进行操作,则该用户界面将自

16、动断开idle-timeout 0表示关闭用户界面的超时功能注意改变Con sole 口属性后会立即生效,所以通过Co nsole 口登录来配置 Con sole 口属性可能在配置过程中发生连接中断,建议通过其他登录方式来配置Con sole 口属性。若用户需要通过Con sole 口再次登录交换机,需要改变PC机上运行的终端仿真程序的相应配置,使之与交换机上配置的Con sole 口属性保持一致,如 图2-4所示。2.4 Con sole 口登录配置任务简介不同的认证方式下,Console 口登录方式需要进行的配置不同,具体配置如表2-3所示。表2-3配置任务简介认证方式认证所需配置说明No

17、ne设置登录用户的认证方式为不认证具体容请参见2.5认证方式认证所需配置说明Password设置登录用户的认证方式为本地口令认证具体容请参见2.6设置本地验证的口令Scheme设置登录用户的认证方式为通过认证方案认证具体容请参见2.7选择认证方案:采用本地认证或者到远端认证服务器 上认证配置认证用户名和密码:添加本地用户或者服务器用 户誉说聊改变Con sole 口登录方式的认证方式后,该认证方式的设置不会立即生效。用户需要退出命 令行接口后重新登录,该设置才会生效。2.5认证方式为No ne时Con sole 口登录方式的配置配置过程表2-4认证方式为None时Console 口登录方式的配

18、置操作命令说明进入系统视图system-view-进入AUX用户界面视图user-interface aux 0-设置登录用户的认证方式为不认 证authentication-mode none必选缺省情况下,用户通过 Console 口( AUX用 户界面)登录,认证方式为 none (即不需要 进行认证)配置举例1. 组网需求交换机已经被配置为允许用户通过Telnet方式登录,且当前用户级别为管理级(3级)。当前登录用户需要对通过Con sole 口( AUX用户界面)登录的用户进行如下限定:设置通过Con sole 口登录交换机的用户不需要进行认证设置从AUX用户界面登录后可以访问的命令

19、级别为2级设置Console 口使用的传输速率为 19200bit/s设置终端屏幕的一屏显示30行命令设置历史命令缓冲区可存放20条命令设置AUX用户界面的超时时间为 6分钟2. 组网图图2-6配置认证方式为 None的AUX用户界面属性的组网图配囂?弯机的F匚I. 11 TNnet3. 配置步骤#进入系统视图。 system-view#进入AUX用户界面视图。Sysname user-interface aux 0#设置通过Con sole 口登录交换机的用户不需要进行认证。Sysname-ui-auxO authentication-mode none#设置从AUX用户界面登录后可以访问的

20、命令级别为2级。Sysname-ui-aux0 user privilege level 2#设置Console 口使用的传输速率为19200bit/s。Sysname-ui-aux0 speed 19200#设置终端屏幕的一屏显示30行命令。Sysname-ui-aux0 screen-length 30#设置历史命令缓冲区可存放20条命令。Sysname-ui-aux0 history-command max-size 20#设置AUX用户界面的超时时间为6分钟。Sysname-ui-aux0 idle-timeout 6完成上述配置后,用户需要改变PC机上运行的终端仿真程序的相应配置,如

21、图2-4所示,使之与交换机上的配置保持一致,才能确保正常登录。2.6认证方式为Password时Con sole 口登录方式的配置配置过程表2-5认证方式为 Password时Console 口登录方式的配置操作命令说明进入系统视图system-view-进入AUX用户界面视图user-interface aux 0-操作命令说明设置登录用户的认证方式为本地口令认证authentication-mode password必选缺省情况下,用户通过 Console 口( AUX 用户界面)登录,认证方式为 none (即不 需要进行认证)设置本地验证的口令set authentication pa

22、ssword cipher | simple password必选缺省情况下,没有设置本地认证的口令262配置举例1. 组网需求交换机已经被配置为允许用户通过Telnet方式登录,且当前用户级别为管理级(3级)。当前登录用户需要对通过Con sole 口( AUX用户界面)登录的用户进行如下限定:设置通过Con sole 口登录交换机的用户进行Password认证设置用户的认证口令为明文方式,口令为 123456设置从AUX用户界面登录后可以访问的命令级别为2级设置Console 口使用的传输速率为 19200bit/s设置终端屏幕的一屏显示30行命令设置历史命令缓冲区可存放20条命令设置AU

23、X用户界面的超时时间为6分钟2. 组网图图2-7配置认证方式为 Password的AUX用户界面属性的组网图3.配置步骤#进入系统视图。 system-view#进入AUX用户界面视图。Sysname user-interface aux 0#设置通过Console 口登录交换机的用户进行Password认证。Sysname-ui-aux0 authentication-mode password#设置用户的认证口令为明文方式,口令为 123456。Sysname-ui-aux0 set authentication password simple 123456#设置从AUX用户界面登录后可以

24、访问的命令级别为 2级。Sysname-ui-auxO user privilege level 2#设置Console 口使用的传输速率为 19200bit/s。Sysname-ui-auxO speed 19200#设置终端屏幕的一屏显示30行命令。Sysname-ui-aux0 screen-length 30#设置历史命令缓冲区可存放20条命令。Sysname-ui-aux0 history-command max-size 20#设置AUX用户界面的超时时间为 6分钟。Sysname-ui-aux0 idle-timeout 6完成上述配置后,用户需要改变 PC机上运行的终端仿真程序

25、的相应配置,如图2-4所示,使之与交换机上的配置保持一致,才能确保正常登录。2.7认证方式为Scheme时Console 口登录方式的配置配置过程表2-6认证方式为 Scheme时Con sole 口登录方式的配置操作命令说明进入系统视图system-view-进入AUX用户界面视图user-interface aux 0-设置登录用户的认证方式为通过认证方案认证authentication-mode scheme必选具体采用本地认证还是 RADIUS认证视AAA方案配置而定缺省情况下,用户通过 Console 口(AUX用户界面)登录,认证方式为none (即不需要进行认证)退岀至系统视图q

26、uit-配置交换机采用的认证方案进入ISP域视图domain domain-name可选缺省情况下,系统使用的 AAA方案为 local如果采用local认证,则必须进行后续 的本地用户配置;如果采用 RADIUS 认证,则需进行如下配置:交换机上的RADIUS方案配置请 参见手册“ AAA配置”部分AAA服务器上需要配置相关的用户名和密码,具体请参见服务器 的指导书配置域使用的AAA方案authentication default local | none | radius-scheme radius-scheme-namelocal 退岀至系统视图quit创建本地用户(进入本地用户视图)l

27、ocal-user user-name必选缺省情况下,无本地用户操作命令说明设置本地用户认证口令password cipher | simple password必选设置AUX用户的命令级别authorization-attribute level level可选缺省情况下,命令级别为 0设置AUX用户的服务类型service-type terminal必选缺省情况下,无用户服务类型需要注意的是,用户采用Scheme认证方式登录以太网交换机时,其所能访问的命令级别取决于AAA方案中定义的用户级别。AAA方案为local认证时,用户级别通过 authorization-attribute lev

28、el level命令设定。 AAA方案为RADIUS方案认证时,在相应的RADIUS服务器上设定相应用户的级别。哲说聊有关AAA、RADIUS的详细容,请参见手册“ AAA配置”的介绍。配置举例1. 组网需求交换机已经被配置为允许用户通过Telnet方式登录,且用户级别为管理级(3级)。当前登录用户需要对通过Con sole 口( AUX用户界面)登录的用户进行如下限定:设置本地用户的用户名为guest设置本地用户的认证口令为明文方式,口令为 123456设置本地用户的服务类型为Terminal且命令级别为2级设置通过Console 口登录交换机的用户进行Scheme认证设置Console 口

29、使用的传输速率为 19200bit/s设置终端屏幕的一屏显示30行命令设置历史命令缓冲区可存放20条命令设置AUX用户界面的超时时间为6分钟2. 组网图图2-8配置认证方式为 Scheme的AUX用户界面属性的组网图Eirtemet配青竟按机的兀 机湎 TTefcnet3. 配置步骤(1) 交换机上的配置#进入系统视图。 system-view#创建本地用户guest,并进入本地用户视图。Sysname local-user guest#设置本地用户的认证口令为明文方式,口令为 123456。Sysname-luser-guest password simple 123456#设置本地用户的服

30、务类型为Terminal。Sysname-luser-guest-type terminal#设置用户登录后可以访问的命令级别为2级。Sysname-luser-guest authorization-attribute level 2Sysname-luser-guest quit#进入AUX用户界面视图。Sysname user-interface aux 0#设置通过Console 口登录交换机的用户进行Scheme认证。Sysname-ui-auxO authentication-mode scheme#设置Console 口使用的传输速率为 19200bit/s。Sysname-ui

31、-aux0 speed 19200#设置终端屏幕的一屏显示30行命令。Sysname-ui-aux0 screen-length 30#设置历史命令缓冲区可存放20条命令。Sysname-ui-aux0 history-command max-size 20#设置AUX用户界面的超时时间为 6分钟。Sysname-ui-aux0 idle-timeout 6(2) 认证方案配置请参照“ AAA配置”中相关容完成对认证服务器的配置。图2-4完成上述配置后,用户需要改变PC机上运行的终端仿真程序的相应配置,如所示,使之与交换机上的配置保持一致,才能确保正常登录。3通过Telnet/SSH进行远程登

32、录3.1通过Telnet进行远程登录通过Tel net登录简介S5120-SI以太网交换机支持 Tel net功能,用户可以通过Tel net方式对交换机进行远程 管理和维护。交换机和Telnet用户端都要进行相应的配置,才能保证通过Tel net方式正常登录交换 机。表3-1通过Telnet登录交换机需要具备的条件对象需要具备的条件交换机配置交换机VLAN的IP地址,交换机与 Telnet用户间路由可达配置Telnet登录的认证方式和其它配置(请参见表3-2、表3-3)Telnet用户运行了 Telnet程序获取要登录交换机 VLAN接口的IP地址3.1.2 Tel net配置环境搭建通过T

33、elnet方式登录交换机时,用户即可以使用PC机作为Telnet客户端,Tel net到交换机上,对其进行配置,也可以使用一台交换机 Tel net到另一台交换机上,本端交 换机作为Telnet客户端,对端交换机作为 Telnet服务器端,对其进行配置。1. 通过终端Telnet到以太网交换机第一步:通过 Con sole 口正确配置以太网交换机VLAN1接口的IP地址(VLAN1为交换机的缺省VLAN )。通过Con sole 口搭建配置环境。如图3-1所示,建立本地配置环境,只需将PC机(或终端)的串口通过配置电缆与以太网交换机的Console 口连接。图3-1通过Con sole 口搭建

34、本地配置环境在 PC机上运行终端仿真程序(如 Win dows3.1 的 Termi nal、Win dows95/Wi ndows98/Wi ndows NT/ Win dows2000/ Win dows XP的超级终端),设置终端通信参数:传输速率为9600bit/s、8位数据位、1位停止位、无校验和无流控。以太网交换机上电,PC机终端上将显示以太网交换机自检信息,自检结束后 提示用户键入回车,之后将出现命令行提示符,如图3-2所示。图3-2以太网交换机配置页面通过Con sole 口在超级终端中执行以下命令,配置以太网交换机VLAN1的IP地址为 。 system-viewSysnam

35、e interface Vlan-interface 1第二步:在通过Telnet登录以太网交换机之前,针对用户需要的不同认证方式,在交换机上进行相应配置。请参见认证方式为None时Tel net登录方式的配置、认证方式为 Password时Tel net登录方式的配置、认证方式为 Scheme时Telnet登录方式的配置的相关描述。第三步:如 图3-3所示,建立配置环境,将PC机以太网口通过网络与以太网交换机VLAN1下的以太网口连接,确保PC机和VLAN1接口之间路由可达。图3-3通过局域网搭建本地配置环境丄卉站Ethern&t丁营书 ft-flir-FC机itiHTelnet第四步:在P

36、C机上运行Tel net程序,输入交换机 VLAN1的IP地址,如图3-4所示。图3-4运行Telnet程序第五步:如果配置验证方式为Password,则终端上显示Login authentication ,并提示用户输入已设置的登录口令,口令输入正确后则出现命令行提示符(如Sys name)。如果出现 All user in terfaces are used, please try later! ” 的提示,表示 当前Telnet到以太网交换机的用户过多, 则请稍候再连接(S5120-SI以太网交换机最 多允许5个Telnet用户同时登录)。第六步:使用相应命令配置以太网交换机或查看以太网

37、交换机运行状态。需要帮助可以随时键入“ ?”,具体的配置命令请参考本手册中相关部分的容。誉说聊Tel net连接的交通过Telnet配置交换机时,请不要删除或修改交换机上对应本换机上的VLAN接口的IP地址,否则会导致 Telnet连接断开。Telnet用户通过口令认证登录交换机时,缺省可以访问命令级别为0级的命令。有关命令级别的描述请参见手册“系统配置与维护”中的配置用户级别和命令级别部分介绍。2. 通过以太网交换机 Telnet到以太网交换机用户可以从一台交换机 Telnet到另一台交换机上,对其进行配置。本端交换机作为Tel net客户端,对端交换机作为Teln et服务器端。如果两台交

38、换机相连的端口在同一局域网,则其IP地址必须配置在同一网段;否则,两台交换机必须路由可达。配置环境如 图3-5所示,用户Telnet到一台以太网交换机后,可以输入tel net命令再登录其它以太网交换机,对其进行配置管理。图3-5通过交换机登录到其它交换机Tlhit dJafttTnlrwi snrvor第一步:针对用户需要的不同认证方式,在作为Telnet Server的交换机上进行相应配置。请参见 认证方式为 No ne时Tel net登录方式的配置、认证方式为Password时Tel net登录方式的配置、3.1.7 认证方式为 Scheme时Tel net登录方式的 配置的相关描述。第

39、二步:用户登录到作为Telnet Client的以太网交换机。第三步:在Tel net Clie nt的以太网交换机上作如下操作: telnet xxxx其中xxxx是作为Telnet Server的以太网交换机的主机名或IP地址,若为主机名,则需是已通过ip host命令配置的主机名。第四步:登录后,出现命令行提示符(如Sys name),如果出现“ All user in terfacesare used, please try later”的提示,表示当前 Tel net到以太网交换机的用户过多,则请 稍候再连接。第五步:使用相应命令配置以太网交换机或查看以太网交换机运行状态。需要帮助可

40、以随时键入“ ?”,具体的配置命令请参考本手册中相关部分的容。配置Telnet登录方式的公共属性Tel net登录方式的公共属性配置,如表3-2所示。表3-2 Tel net登录方式的公共属性配置操作命令说明进入系统视图system-view-使能设备的Telnet服务telnet server enable可选缺省情况下,Telnet服务处于使能状态进入一个或多个VTY用户界面视图user-interface vtyfirst-number last-number -VTY用户界面配置设置从VTY用户界面登 录后可以访问的命令级别user privilege level level可选缺省情

41、况下,从 VTY用户界面登录后可以访问的命令级别为 0级配置VTY用户界面支持的协议protocol inbound all | ssh | telnet 可选缺省情况下,交换机同时支持Telnet和SSH协议设置从用户界面登录后自 动执行的命令auto-execute command text可选缺省情况下,通过 VTY用户界面登录后无可自动执行的命令VTY用户终端属性配置启动终端服务shell可选缺省情况下,在所有的用户界面上启动终端服务设置终端屏幕一屏显示的行数screen-length screen-length可选缺省情况下,终端屏幕一屏显示的行 数为24行screen-length

42、 0表示关闭分屏显示功能设置交换机历史命令缓冲区大小history-command max-size value可选缺省情况下,每个用户的历史缓冲区大小为10,即可存放10条历史命令操作命令说明设置VTY用户界面的超时时间idle-timeoutsecondsminutes可选缺省情况下,所有的用户界面的超时时间为10分钟如果10分钟某用户界面没有用户进行操作,则该用户界面将自动断开idle-timeout 0表示关闭用户界面的超时功能3.1.4 Telnet登录配置任务简介不同的认证方式下,Telnet登录方式需要进行的配置不同,具体配置如表3-3所示。表3-3配置Telnet登录的认证方式

43、认证方式认证所需配置说明None设置登录用户的认证方式为不认证具体容请参见表3-4Password设置登录用户的认证方式为本地口令认证具体容请参见表3-5设置本地验证的口令Scheme设置登录用户的认证方式为通过认证方案认证具体容请参见表3-6选择认证方案:采用本地认证或者到远端认证服 务器上认证配置认证用户名和密码:添加本地用户或者服务器用户认证方式为None时Tel net登录方式的配置1. 配置过程表3-4认证方式为None时Tel net登录方式的配置操作命令说明进入系统视图system-view-进入一个或多个VTY用户界面视 图user-interface vty first -n

44、umberlast-number -设置VTY登录用户的认证方式为不认证authentication-mode none必选缺省情况下,VTY用户界面的认证方式为password需要注意的是,用户采用None认证方式登录以太网交换机时,其所能访问的命令级别取决于命令 user privilege level level中level参数定义的级别。2. 配置举例(1) 组网需求当前用户通过 Con sole 口( AUX用户界面)登录到交换机,且当前用户级别为管理 级(3级)。当前用户要对通过 VTY0用户界面登录的Tel net用户进行如下限定:设置通过VTY0 口登录交换机的 Telnet用

45、户不需要进行认证设置从VTY0用户界面登录后可以访问的命令级别为2级设置VTY0用户界面支持 Telnet协议设置VTY0用户的终端屏幕的一屏显示30行命令设置VTY0用户历史命令缓冲区可存放20条命令设置VTY0用户界面的超时时间为6分钟 组网图图3-6配置认证方式为 None的Telnet用户的组网图(3) 配置步骤#进入系统视图。 system-view#进入VTY0用户界面视图。Sysname user-interface vty 0#设置通过VTY0用户界面登录交换机的Telnet用户不需要进行认证。Sysname-ui-vty0 authentication-mode none#设

46、置通过VTY0用户界面登录后可以访问的命令级别为2级。Sysname-ui-vty0 user privilege level 2#设置VTY0用户界面支持 Tel net协议。Sysname-ui-vty0 protocol inbound telnet#设置VTY0用户的终端屏幕的一屏显示30行命令。Sysname-ui-vty0 screen-length 30#设置VTY0用户历史命令缓冲区可存放20条命令。Sysname-ui-vty0 history-command max-size 20#设置VTY0用户界面的超时时间为6分钟。Sysname-ui-vty0 idle-timeo

47、ut 6认证方式为Password时Tel net登录方式的配置1.配置过程表3-5认证方式为 Password时Tel net登录方式的配置操作命令说明进入系统视图system-view-操作命令说明进入一个或多个VTY用户界面视图user-interface vty first -numberlast-number -设置登录用户的认证方式为本地口令认证authentication-mode password必选缺省情况下,VTY用户界面的认证方式为 password设置本地验证的口令set authentication password cipher | simple password必

48、选缺省情况下,没有设置本地认证的口令需要注意的是,用户采用Password认证方式登录以太网交换机时,其所能访问的命令级别取决于命令 user privilege level level中level参数定义的级别。2.配置举例(1) 组网需求当前用户通过 Con sole 口( AUX用户界面)登录到交换机,且当前用户级别为管理 级(3级)。当前用户要对通过 VTY0用户界面登录的Tel net用户进行如下限定:设置通过VTY0 口登录交换机的 Telnet用户进行Password认证设置用户的认证口令为明文方式,口令为 123456设置从VTY0用户界面登录后可以访问的命令级别为2级设置VT

49、Y0用户界面支持 Telnet协议设置VTY0用户的终端屏幕的一屏显示30行命令设置VTY0用户历史命令缓冲区可存放20条命令设置VTY0用户界面的超时时间为 6分钟 组网图图3-7配置认证方式为 Password的Telnet用户的组网图配置步骤#进入系统视图。 system-view#进入VTY0用户界面视图。Sysname user-interface vty 0#设置通过VTY0 口登录交换机的用户进行Password认证。Sysname-ui-vty0 authentication-mode password#设置用户的认证口令为明文方式,口令为 123456。Sysname-ui-

50、vty0 set authentication password simple 123456#设置从VTY0用户界面登录后可以访问的命令级别为2级。Sysname-ui-vty0 user privilege level 2#设置VTY0用户界面支持 Tel net协议。Sysname-ui-vty0 protocol inbound telnet#设置VTY0用户的终端屏幕的一屏显示30行命令。Sysname-ui-vtyO screen-length 30#设置VTY0用户历史命令缓冲区可存放20条命令。Sysname-ui-vtyO history-command max-size 20

51、#设置VTY0用户界面的超时时间为6分钟。Sysname-ui-vty0 idle-timeout 6认证方式为Scheme时Tel net登录方式的配置1.配置过程表3-6认证方式为 Scheme时Tel net登录方式的配置操作命令说明进入系统视图system-view-进入一个或多个VTY用户界面 视图user-interface vty first-numberlast-number -设置登录用户的认证方式为通过认证方案认证authentication-mode scheme必选具体采用本地认证还是RADIUS认证视AAA方案配置而定缺省情况下采用本地认证方式退岀至系统视图quit-

52、配置交换机采用的认证方案进入ISP域视图domain domain-name可选缺省情况下,系统使用的 AAA方案为local如果采用local认证,则必须进 行后续的本地用户配置; 如果采 用RADIUS方式认证,则需进行 如下配置:交换机上的配置请参见手册“ AAA配置”部分AAA服务器上需要配置相 关的用户名和密码,具体请 参见服务器的指导书配置域使用的AAA方案authentication default local | none | radius-scheme radius-scheme-namelocal 退岀至系统视图quit创建本地用户(进入本地用户视图)local-user user-name缺省情况下,无本地用户设置本地认证口令password cipher | si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