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德格尔论诗歌的本质_第1页
海德格尔论诗歌的本质_第2页
海德格尔论诗歌的本质_第3页
海德格尔论诗歌的本质_第4页
海德格尔论诗歌的本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文章编号:1671-5977(200604-0004-04海德格尔论诗歌的本质收稿日期:2006207214作者简介:黄其洪(19792,男,四川隆昌人,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马克思主义哲学博士生,专攻黑格尔哲学、海德格尔哲学和马克思哲学以及逻辑实证主义。黄其洪(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吉林长春130012摘要:诗看起来就像一种游戏,而实则不然。游戏虽然把人们带到一起,但在其中每个人恰恰都把自身忘记了。相反地,在诗中,人被聚集到他的此在的根基之上。人在其中达乎安静,当然不是达乎无所作为、空无心思的假宁静,而是达乎那种无限的宁静,在这种宁静中一切力量和关联都是活跃的。诗给人非现实和梦幻的假象,似乎诗

2、与我们在其中十分亲切熟稔的触手可及的喧嚣现实是相对立的。实则不然。相反地,诗人所道说的和采纳的乃是现实的东西。所以,诗的本质貌似浮动于其外观的固有假象上,而其实是最为确定的东西。关键词:诗;语言;存在;宁静中图分类号:I106.2文献标识码:A海德格尔认为荷尔德林的诗体现了他所认为的真正意义上的诗歌的特点,因而在所有诗人里他最偏爱荷尔德林,他在谈论诗歌的本质的时候也是以荷尔德林的诗为范本。在荷尔德林和诗的本质这篇文章中,海德格尔对荷尔德林关于诗的五个中心句子进行了哲学沉思,以此来阐释自己所认为的诗歌的本质。一、海德格尔对关于诗的五个句子的分析第一个句子:做诗是最清白无邪的事情。海德格尔的阐释如

3、下:为什么说做诗是最清白无邪的事呢?因为做诗显现于游戏的朴素形态中,做诗自由地创造它的形象世界,并且沉湎于被构想之物的领域中。从而这种游戏游离于决断的严肃性之外;而在任何时候,决断总是这样的或那样的有罪的。因为决断意味着对原始语言的僭越和遮蔽。所以做诗是完全无害的。同时做诗也是无作用的,因为它不过是一种道说和谈话而已。做诗压根不是那种径直参与现实并改变现实的活动。“诗宛若一个梦,而不是任何现实,是一种词语游戏,而不是什么严肃行为。所以诗是无害的、无作用的”1311。第二个句子:人之秉有语言,乃最危险的财富。语言当然是人的财富,但诗人又是谁呢?人必须见证他之所是的那个东西。见证一方面意味着一种证

4、明;但同时也意味着:为证明过程中的被证明者担保。人之成为他之所是,恰恰在于他对本己的此在的见证。这种见证在此的意思不是一种事后追加的无关痛痒的对人之存在的表达,它本就参与构成人之此在。但人见证什么呢?见证人与大地的归属关系。这种归属关系在于:人是万物的继承者和学习者。但这二者处于冲突中。使冲突中的事物保持分离而同时又把它们结合起来的东西,荷尔德林称之为“亲密性”。由于创造一个世界和世界的升起,同样由于毁灭一个世界和世界的没落,对这种亲密性的归属关系就得到了见证。人之存在的见证以及人之存在的本真的实行,乃是由于决断的自由。决断抓获了必然性,自身进入一个最高要求的约束性中。入于存在者整体的归属关系

5、的此在发生为历史,为了使历史成为可能,语言就被赋予给人。而且也只有人才能够倾听到存在的原始语言,因为只有人才有精神,只有在精神中语言才能得到传达。因此,语言是作为此在的人的根本性的财富。那么为什么说语言是最危险的财富呢?语言是一切危险的危险,因为语言才创造了一种危险的可能性。之所以是如此,是因为所谓危险即是存在者对存在的威胁,也即存在者之存在的固化状态,存在着的存在者让人只感觉到它的存在,而不能让人感觉到存在本身。而人唯凭借语言才根本上遭受到一个可敞开之物,它作为存在者驱迫和激励着在其此在中的人,作为非存在者迷惑着在其此在中的人,并使人感到失望。“唯语言才创造了存在之被威胁和存在之迷误的可敞开

6、的处所,从而才创造了存在之遗失的可能性,这就是危险”1313。但语言不光是危险之危险,在语言自身中也必然为其自身隐藏着一个持久的危险。语言的使命是在作品中揭示和保存存在者之为存在者。词语之为词语绝不直接地为它是不是一个本质性的词语抑或一个幻觉提供保证。相反,一个本质性的词语所具有的质朴性看起来无异于一个非本质性的词语。而且从另一方面来看,以其盛装给出本质性因素的假象的东西,无非是一种悬空阔谈、人云亦云。这样,语言必然2006年12月第7卷第4期总第28期太原大学学报Journal Of Taiyuan University Vol.7No.4SumNo.28不断地进入一种为它自身所见证的假象中

7、,从而危及它的最本真的东西,即真正的道说。总之,语言之所以是最危险的财富,是因为人们只有通过语言才能陷入危险之中。语言给人提供了指称对象的可能性,人只有通过语言才能将一物与他物区别开来,而正是这种区分使存在者的存在遮蔽了存在本身,从而陷入迷误之中;语言的危险性还表现在另一个方面即使当下的语言恰好是原始语言,是存在的真理,但是在它传递的过程中,它也往往被人误解,从而成为非本真的语言,对存在的真理遮蔽的语言。但这种最危险的财富在何种意义上又是人的一种“财富”呢?语言乃是人的所有物。人支配语言,用于传达经验、决定和情绪。语言被用作理解的工具。作为适用于理解的工具,语言乃是一种“财富”。只不过,语言之

8、本质并不只是在于成为理解的工具。凭这一规定性全然没有触及语言的真正本质,这一规定无非是语言之本质所导出的一个结果而已。语言不只是人所拥有的众多工具中的一种工具,“唯语言才提供出一种置身于存在者之敞开状态中间的可能性。唯有语言之处才有世界”1314。这话说的是:唯有语言之处,才有永远变化的关于决断和劳作、活动和责任的领域,也才有关于专断和喧嚣、沉沦和混乱的领域。唯有世界处,才有历史。语言担保了人作为历史性的人而存在的可能性。总之,语言在两种意义上成为人的财富:在直接的意义上,语言是人相互交流和理解的工具;在更本源的意义上,语言是存在的家,存在者之存在只有在语言中才对人所显现,从而语言显现世界,而

9、正因为世界的显现,历史才得以出现,所以,语言才担保了人的历史性存在。那么语言又是如何发生的呢?为了寻求到这一问题的答案,海德格尔进入对荷尔德林的第三个句子的分析。第三个句子:人之体验也多。自吾人是一种对话,且能彼此倾听,天神多得命名。海德格尔的分析如下:人之存在建基于语言,而语言根本发生在对话中。可是,对话不仅仅是语言如何实现的方式,毋宁说,只有作为对话,语言才是本质性的。我们通常所说的“语言”,即词汇和词语结合规则的总和,无非是语言的一个表层而已。那么什么叫“对话”呢?显然是彼此谈论某物。这时,说乃是彼此通达的中介。不过,荷尔德林却说:“自吾人是一种对话,且能彼此倾听”。能听不光是彼此谈论的

10、一个结果,相反倒是彼此谈论的前提。然而即使是能听,在自身中就已经以语词的可能性为皈依了,能听需要语词的可能性。能说和能听同样的原始。自吾人是一种对话人便有许多体验,诸神便多得难以命名。“自从语言真正地发生为对话,诸神便发话了,于是就显现出一个世界。但又必须看到:诸神的出现和世界的显现并不单单是语言之发生的一个结果,它们与语言之发生是同时的。而且情形是这样的,人本身所是的对话就存在于诸神的命名和世界的词语生成之中”1316。“然而,唯当诸神本身与我们招呼并使我们置于它们的要求之下的时候,诸神才能达乎词语。命名诸神的词语始终是对这种要求的回答。这种回答每每源出于一种天命的责任。由于诸神把我们的此在

11、带向语言,我们才挪置入决断的领域,去决断我们是否应答诸神,或者我们是否拒绝诸神”1316。所以说,自吾人是一种对话,不仅指我们在谈论某物的时候应在相互倾听基础上去对话,更重要的是,只有我们向死而生倾听良知的呼唤,倾听来自神性的语言,我们才能获得真正的存在。只有在此在的本真的存在成形以后,万物的存在相对于此在来说才具有它们本身的意义。我们是通过与自己良知的对话在和诸神对话,所以,自吾人是一种对话实际上包括了三种对话:一是与他人关于某物而对话,二是通过向死而生的领会与自己的良知对话,三是通过与自己的良知的对话而与诸神对话。在这三种对话中,最后一种对话是最根本的,从后到前一一奠定前者的意义。那么,这

12、种对话是如何开始的呢?谁来实行那种对诸神的命名呢?谁在有所撕扯的时间中把捉到一个持存者并使之在词语中达乎呈现呢?为了分析这个问题,海德格尔引用了荷尔德林的第四句诗。第四句诗:而诗人创建持存。海德格尔的分析如下:诗乃是一种创建,这种创建通过词语并在词语中实现。如此这般被创建者是什么?是持存者。那么,何为持存者呢?那就是时间以及在时间中存在着的存在者整体。但是持存者怎么能被创建呢?难道它不是已经现成的东西吗?时间属于永恒,而存在者整体也总是存在着,它还需要被创建吗?海德格尔认为,确实需要创建,因为时间和存在者整体只能在历史性中通过语言显现自身。时间向此在的显现总是以瞬间的形式显现,永恒是显现不出来

13、的,永恒只能创建。持存者必须反抗撕扯,超越瞬间的瞬间性,才能达乎永恒;而单个的存在物也必须从混乱中争得,尺度必须对无度之物先行设置起来,人是在尺度中去猜度存在者的存在,而这尺度的设置恰好是通过词语规定的,包含着和统摄着存在者整体的东西必须进入敞开之境,存在者才能显现。所以,存在必须被开启出来,以便存在者得到显现,而存在的被开启恰好是通过语词,通过对诸神的命名。诗人命名诸神,命名一切在其所是中的事物。这种命名并不在于仅仅给一个事先已经熟知的东西装配上一个名字,而是由于诗人说本质性的词语,存在者才由于这种命名而被指说为它所是的东西。由于这种指说,存在者作为存在者而被知晓。所以,海德格尔得出一个结论

14、:“诗乃存在之词语性创建”1317。持存之物因此绝非过去之物所能涵盖,单朴之物也绝非从混乱物种抓取出来,尺度并不在无度之物中。我们绝非在深渊中寻找基础。我们是在倾听中寻找,而这种倾听通过诗人的语词即为创建,因为没有诗人的语词,时间还只是一个瞬间,物还只是一个混沌,尺度还只是一个无度。那么,诗人本身又是如何存在的呢?诗人只是写诗的人吗?海德格尔为了回答这个问题又进入了对荷尔德林第五个句子的分析。第五个句子:充满劳绩,然而人诗意地,栖居在这片大地上。海德格尔的分析如下:人类此在在其根基处就是“诗意”的,但现在我们所理解的诗乃是对诸神和物之本质的有所创建的命名。“诗意地栖居”意味着置身于诸神的当前之

15、中,受到物之本质切近的震颤。“此在在其根基处诗意地存在这同时表示:此在作为被创建此在绝不是劳绩,而是一种捐赠”。也就是说,人类此在的存在在本质上就是诗意的,即它必须随时随地参与到天地神人的四重奏中,它必须倾听诸神的话语,和物的存在相遭遇。如果人的存在是一个事实,那么他与物的本质之切近、和神的话语的遭遇就必然也是一个事实,而这种切近与遭遇恰恰是海德格尔所说的原始的语言,诗作为原始语言的显现形式,必然就成为人类此在的存在的属性,因此,在其根据处,人类此在就是诗意的。只不过,除了诗人以外,其他人很难体会、自觉和洞察到存在的这种诗意性,凡俗的大众由于受对象性思维方式的影响看到的是一个个在者,而把在给遗

16、忘了。诗人的意义就在于重新唤起人们对存在者之存在本身的回忆,从而让人重新置于诗意的维度中。这一点也符合我们的生活常识,正如罗丹所说的,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常人在日常生活中往往更多地是从需要、功利等角度去观察周围的人。这时,他们看到的更多的是这些人或物的有用性,或者是从其他的角度去衡量周围的人,比如说他的存在是否符合我的愿望,是否有利于我的计划,如果他人的存在正逆我们的愿望而行,成为我们行为的障碍,我们就会认为他人不好,就会做一些否定性的评价。但是,一旦我们同情地去理解对方,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的时候,就会发现他人行为的合理性,发现他人身上的可爱之处。之所以会发现这种可爱之处,就是因为我

17、们不再把他人当作一个在者、当成是我们的对象,而是看到了他人的存在本身,也就是说,看到了他人也有自身的利益要求、理想和希望,他人也在为实现自己的意愿而努力奋斗。如果他人在与自己的对抗中显出了蓬勃的激情、顽强的斗志和高超的智慧,那么,一个聪明的人往往还会尊敬自己的对手。之所以是如此,根本的原因就在于:我们看到了他人的在本身,体会到了他人的在之中所蕴含的诗意。这样,我们就能够体会海德格尔所说的那句话:“人在根基处就是诗意地栖居。”因此,诗不只是此在的一种附带装饰、一种短时的热情甚或一种激情和消遣,诗是历史的孕育基础,因而也不只是一种文化现象,更不是一个“文化灵魂”的单纯“表达”,诗具有本体的意义。海

18、德格尔对诗的这种本体论转向与他对语言的本体论转向是一致的。对他来说,语言是存在的真理的显现,而显现的根本方式之一就是诗。诗就是原始的语言。因而,诗就不只是一种附带的装饰,不是附庸风雅,也不只是一时热情的表达。诗乃是对存在和万物之本质的创建性命名绝不是任意的道说,而是那种让万物进入敞开的道说。只有诗给我们敞开了一个境域,我们才能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地谈论和处理所有这些事物。所以,诗从来不是把语言当作一种现成的材料来接受,相反,诗本身才使语言成为可能。海德格尔在此基础之上下了一个重要的判断:“诗乃是一个历史性民族的原语言”。1319这样海德格尔就在存在、语言和诗三者之间达成了一致性。在分别对荷尔德林

19、的五句话作了哲学沉思以后,海德格尔在这篇文章的结尾处力图将对五句话的沉思形成一个整体,从而道说出他所认为的诗的本质。诗看起来就像一种游戏,而实则不然。游戏虽然把人们带到一起,但在其中每个人恰恰都把自身忘记了。相反地,在诗中,人被聚集到他的此在的根基之上。人在其中达乎安静;当然不是达乎无所作为、空无心思的假宁静,而是达乎那种无限的宁静,在这种宁静中一切力量和关联都是活跃的。诗给人非现实和梦幻的假象,似乎诗与我们在其中十分亲切熟稔的触手可及的喧嚣现实是相对立的。实则不然。相反地,诗人所道说的和采纳的乃是现实的东西。所以,诗的本质貌似浮动于其外观的固有假象上,而其实是最为确定的东西。诗人为存在之创建

20、有双重的约束:一是约束于诗人与存在相遭遇的那个因缘和时机,二是约束于诸神的暗示。只有通过关照这一最内在的法则,我们才能完全地把捉到诗之本质。存在之创建维系于诸神的暗示,而同时诗意的词语只是对一个历史性民族的生存情境的显现。于是,荷尔德林命名了道说,在道说中一个民族记挂着他与存在者整体的归属关系。但是这种声音常常沉寂下来,常常在自身中变得虚弱不堪。要想让这种声音显现出其本真的含义,这就需要诗人天才的倾听能力,诗人以自己整个生命的痛苦去倾听这种声音,荷尔德林把这种声音叫做“民族之音”。这样,诗的本质就被嵌入到诸神之暗示和民族之音的相互追求的法则中了。诗人本身处于诸神和民族之间。诗人是被抛出在外者出

21、于那个“之间”,即诸神和人类之间。但唯有并首先在这个“之间”中才能决定,人是谁和人在何处定居其此在。“人诗意地栖居在这片大地上”。也就是说,诗人只有将自己嵌入天地神人四者相互游戏运作的空间内,诗人才能见证到存在之真理,从而把存在之真理在语词中显现,即成为文字的诗。这种文字的诗恰是对存在的诗意性的显现。二、在精神贫困的时代更需要诗海德格尔认为,荷尔德林诗意地表达诗之本质但并非在永恒有效的概念意义上来表达的。这一诗之本质属于某一特定时代。但并不是一味地相应于这个已经存在的时代。相反,由于荷尔德林重新创建了诗之本质,他因此才规定了一个新时代。这是诸神逃遁和上帝到来的时代,这是一个贫困的时代,因为它处

22、于双重的匮乏和“不”之中:在逃遁的诸神之不在和到来的上帝之尚未中。也就是说,荷尔德林的这种关于诗之本质的道说是一种历史性的道说,它属于一个独特的时代,即一个由于科学和技术过分发达,使得科学技术已经成为人们物质、经济、社会和精神生活的主宰的时代,是一个,“技术图像的时代”。在这个新时代里,主体意识和对象性意识都空前强大,一切原来的神圣之物都被抹去了它的光环,这种去魅化的过程使得诸神逃遁;与此同时,个体在强大的技术世界中却越来越感觉到自己不能把握自己的命运,这种命运观念使得存在本身显得更加的神秘,而正是对这种神秘性的深切的体察使得当代人在理性上逐渐走向谦逊,正在为一个新的上帝的到来做好准备。海德格

23、尔对荷尔德林关于诗之本质的论断的历史性的自觉,对于我们理解海德格尔的哲学和他的艺术观具有重要的意义。实际上,我们也只有在这种双重的匮乏的时代背景下才能真正理解海德格尔的艺术观和哲学观。那么为什么在荷尔德林的时代会出现上帝之缺席呢?海德格尔认为,这是由于在荷尔德林的时代由于近代科学的发展和工业生产方式的盛行使得技术得到全面的统治地位,而技术的思维方式就是一种典型的对象性的思维方式,即把世界当成主体可以把握、宰制和改造的对象,这样世界就变成了一种存在者,世界自身的存在本身却隐而不见。我们知道,只有在存在者之存在本身得到显现之处,上帝才能得到显现,一旦存在者之存在本身得到遮蔽,那么上帝自然也就隐而不

24、显。在技术的思维方式下,自然通过人的表象而被带到人面前。人把世界作为对象整体摆到自身面前并把自身摆到世界面前;人把世界摆置到自己身上来并对自己制造自然。这种制造,我们须得从其广大的和多样的本质上来思考。人在自然不足以应付人的表象之处,就订造自然;人在缺乏新事物之处,就制造新事物;人在事物搅乱他之处,就改造事物;人在事物使他偏离他的意图之处,就调整事物。在要把自己的本事摆出来,并为自己的行业做宣传之际,人就摆出来。在如此多样的制造中,世界便被带向站立并被带入站立位置中。存在着的存在者变成对象,并因此转到人的本质上去了。人把世界当作对象,在世界的对面把自身摆出来,并把自身树立为有意来进行这一切制造

25、的人。把某物带到自身面前来,而在“带”的时候,这种被“带”到面前来的东西作为事先被表象的东西在任何方面都规定着制造的一切方式。这样的把某物带到自身面前来,就是我们称为“意愿”的这种行为的基本特征。所谓意愿就是制造,而且是在有意贯彻对象化的意图的意义上的制造。植物和动物毫无意愿,因为它们被镇静在情趣之中,绝不把敞开者作为对象摆到自身面前来。它们不能把冒险作为一种被表象的东西而随之而行。因为它们被允许进入敞开者中,所以,纯粹牵引也绝非它们本身之外的对象性的其他东西。反之,人随冒险而行,因为人是有意愿的东西。今天,人们极其严肃认真地在原子物理学的各种成就和状况中去寻找证明人的自由和建立新价值学说的各

26、种可能性,这正是技术观念占统治地位的标志。而在技术观念的统治展开来的时候,个体的个人的看法和意见的领域早被弃之不顾了。甚至当人们在可以说较不重要的地区还试图凭借过去的价值观念来掌握技术,而在进行之中努力时也经应用了技术手段,而所应用的技术手段已非仅从外貌而已,甚至在这种时候,技术之本质的威力还是表现出来了。因为利用机器和机器生产都根本上并不就是技术本身,而只是把技术的本质在技术的原料对象中设置起来的过程中适合于技术的一种手段。甚至,人变成主体而世界变成客体这回事情也是自行设置着的技术之本质的结果,而不是原因。我们可以设想,如果海德格尔看到了克隆技术、纳米技术的发展,他会更加惊叹于技术对世界的宰制,从而更加同情荷尔德林关于上帝之缺席的痛苦的申说,更加感叹我们这个时代的世界之贫困。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