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双控手册”2019_第1页
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双控手册”2019_第2页
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双控手册”2019_第3页
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双控手册”2019_第4页
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双控手册”2019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xxx有限公司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治理建设手册编制单位:xxx有限公司 编制人: 审核人: 联系电话: 二一九年九月石家庄洋浦化工科技有限公司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治理建设手册 前 言本手册是依据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手册规范,充分借鉴和吸收国际、国内风险管理相关手册、现代安全管理理念和生产经营单位的风险管理成功经验,融合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及安全生产手册化等相关要求,结合xxx有限公司安全生产实际编制而成。风险分级管控是企业安全管理的核心,隐患排查治理是企业对风险管控措施是否有效的排查确认。风险分级管控过程中确定的典型控制措施是隐患排查的重要内容,隐患排查是降低控制风险的有效手段。建设风险

2、分级管控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是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防控安全生产事故的有效措施。本手册的目的是规范xxx有限公司安全生产风险(以下简称风险)管理全过程,以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为基础,以隐患排查治理为手段。把风险控制挺在隐患前面,从源头识别风险、控制风险,并通过隐患排查及时寻找出控制过程可能出现的缺失、漏洞及风险控制失效环节。把隐患排查治理挺在事故之前,保障从业人员的职业安全与健康,降低本公司安全生产风险,提升本公司安全生产整体预控能力,持续提升企业本质安全水平,遏制各类安全生产事故发生。26石家庄洋浦化工科技有限公司目 录1.适用范围12.编制标准

3、和依据13.术语和定义23.1危险源23.2风险23.3风险点23.4 风险辨识23.5 重大风险33.6 风险评价33.7 风险分级33.8 风险分级管控33.9 风险控制措施33.10风险信息43.11风险分级管控清单43.12 事故隐患43.13 隐患排查43.14 隐患治理43.15 隐患排查清单43.16 隐患治理信息台账54.“双控”体系建设流程55.策划和准备55.1建立机构与制定方案55.2建立或完善工作制度65.3部署实施65.4全面培训75.5收集建设相关信息76.安全分级管控86.1风险点确定86.2危险源辨识106.3风险评价146.4编制风险分级管控台账156.5 风

4、险管控要求信息告知167.事故隐患排查治理167.1编制隐患排查清单167.2事故隐患排查177.3隐患判定、分级197.4隐患治理218.持续运行238.1建立“双控”信息管理系统238.2档案管理248.3 评估改进24附件261.适用范围本手册适用于xxx有限公司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开展。2.编制标准和依据u 河北省安全生产风险管控与隐患治理规定(20180521)u 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通用规范(AQ3013-2008)u 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AQ/T33000-2016)u 河北省安全生产条例(2017版)u 关于深化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

5、控制机制建设的意见(冀安委办20171号)u 关于实施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的意见u (安委办201611号)u 标本兼治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安委办20163号)u 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风险辨识分级管控标准(冀安监管三2016145号)u 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工工艺目录(安监总管三2009116号)u 危险化学品企业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实施导则(安监总管三2012103号 )u 化工和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单位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试行)安监总管三2017121号u 重大火灾隐患判定方法GB35181-2017u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183.术语和定义3.1危

6、险源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和(或)财产损失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它们的组合。在分析生产过程中对人造成伤亡、影响人的身体健康甚至导致疾病的因素时,危险源可称为危险有害因素,分为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和管理因素四类。3.2风险生产安全事故或健康损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性的组合。可能性,是指事故(事件)发生的概率。严重性,是指事故(事件)一旦发生后,将造成的人员伤害和经济损失的严重程度。风险=可能性×严重性。3.3风险点风险伴随的设施、部位、场所和区域,以及在设施、部位、场所和区域实施的伴随风险的作业活动,或以上两者的组合。3.4 风险辨识识别风险的存在并确定其分布和特性

7、的过程。3.5 重大风险发生事故可能性与事故后果二者结合后风险值被认定为重大的风险类型。3.6 风险评价对危险源导致的风险进行分析、评估、分级,对现有控制措施的充分性加以考虑,以及对风险是否可接受予以确定的过程。3.7 风险分级通过采用科学、合理方法对危险源所伴随的风险进行定性或定量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划分等级。3.8 风险分级管控按照风险不同级别、所需管控资源、管控能力、管控措施复杂及难易程度等因素而确定不同管控层级的风险管控方式。风险分级管控的基本原则:风险越大,管控级别越高。3.9 风险控制措施企业为将风险降低至可接受程度,针对该风险而采取的相应控制方法和手段。3.10风险信息风险点名称、

8、危险源名称、类型、所在位置、当前状态以及伴随风险大小、等级、所需管控措施、责任单位、责任人等一系列信息的综合。3.11风险分级管控清单企业各类风险信息(3.10)的集合。3.12 事故隐患指不符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或导致事故后果扩大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 和 管理上的缺陷。3.13 隐患排查企业组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对本单位的事故隐患进行排查,并对排查出的事故隐患,按照事故隐患的等级进行登记,建立事故隐患信息档案。3.14 隐患治理指消除或控制隐患的活动或过程。3.1

9、5 隐患排查清单明确排查的风险部位、风险管控措施、风险失控表现、失职部门和人员、排查责任部门和责任人、排查时间等内容。3.16 隐患治理信息台账隐患治理信息台账应当包括隐患名称、隐患等级、治理措施、完成时限、复查结果、责任部门和责任人等内容。4.“双控”体系建设流程5.策划和准备5.1建立机构与制定方案本公司应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机制建立前,制定行动方案并成立以企业主要负责人任组长的领导小组(或机构),成员应包括相关职能部门尤其是一线车间的主要负责人,其职责是组织各部门分岗位、分工种全面开展安全风险辨识和隐患排查,并逐步建立安全风险辨识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体系。“双控”机制规范化建设

10、需要掌握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尤其是风险辨识评估工作,本公司应配备相应的专业人员。企业自身技术力量或人员能力暂时不足的情况下,可聘请外部机构或专家帮助开展相关工作。本公司已建立相应的工作机构,已制定活动方案,具体方案详见附件“xxx有限公司安全风险辨识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方案”。5.2建立或完善工作制度本公司应根据“双控”机制建设要求,结合企业的实际制定或完善本企业“双控”机制建设的制度。生产经营单位是风险管控与隐患治理的责任主体,应当健全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本单位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其他负责人、各部门、各岗位及从业人员的责任,并保障安全生产资金投入。企业“双控”机制建设的工作制度要具体

11、、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为企业“双控”机制常态化运行提供制度保障。本公司已建立并完善相应的工作制度,具体详见附件“安全生产风险辨识分级管控管理制度”、“隐患排查治理管理制度”。5.3部署实施企业各部门要结合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及明确工作小组,同时明确“双控”机制建设的主要任务、重点内容和工作要求,落实责任、细化措施,层层动员部署,广泛宣传发动。本公司已全面部署实施,具体详见附件“部署实施现场”、“部署会议纪要”。5.4全面培训5.4.1培训目的:确保构建工作顺利、高效开展。确保双重预防机制构建后有效运转。5.4.2培训范围:主要负责人、管理人员、普通员工;外包单位管理及作业人员。5.4.3培训内

12、容:安全风险管理理论;风险辨识评估方法、隐患排查治理方法;“双控”机制建设方法及具体要求。5.4.4培训效果掌握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相关知识;具备参与风险辨识、评估和管控的能力。5.5收集建设相关信息5.5.1内部信息1)企业管理现状、中高层管理人员和专业人员的知识结构、专业经验。2)普通员工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等。3)生产工艺流程、作业环境和设备设施情况。4)建设、生产运行过程中形成的勘查、设计、评估评价、检测检验、专项研究、实验报告等。5)企业成立以来的事故情况。5.5.2外部信息1)企业适用的安全生产有关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范性文件以及安全监管要求。2)企业所处区域的自然环境状况。3)

13、企业供应商、承包商以及周边企业、居民等相关方的关系,相关方的诉求和安全风险承受度。4)国内外同类企业发生过的典型事故情况。6.安全分级管控6.1风险点确定6.1.1风险点划分原则应当分层次逐级划分风险点,应遵循大小适中、便于分类、功能独立、易于管理、范围清晰的原则。6.1.2风险点排查排查应按生产(工作)流程的阶段、场所、装置、设施、作业活动或上述几种方法的结合等进行。6.1.3风险点范围风险点主要分为静态风险点和动态风险点。6.1.3.1静态风险点(1)部位、场所、区域储存区:甲类仓库、储罐区、酸水池;建筑物:生产车间、辅助房、锅炉房、蒸汽仪表间、发电机室、循环水池、循环泵房、办公楼、消防水

14、池、消防泵房、事故水池、门卫室、环保设施。本公司风险点具体详见“安全风险辨识分级管控台账”第三、四、五部分。(2)设备设施设备设施:二氧化碳气瓶、二氧化碳缓冲罐、均三甲苯高位槽、盐酸计量罐、氯化亚砜计量罐、羧基化釜、水解釜、结晶釜、均三甲苯蒸馏釜、产品蒸馏釜、酰氯化釜、离心机、双锥干燥机、真空泵、打料泵、均三甲苯储罐、导热油炉、变压器、发电机、制氮机组、制冷机组、储气罐、螺杆压缩机等。本公司具体详见“安全风险辨识分级管控台账”第二部分。6.1.3.2动态风险点:操作及作业活动应涵盖生产经营全过程所有常规和非常规状态的作业活动。作业活动主要按生产工艺流程、区域位置、装置、作业任务、生产阶段或部门

15、划分。主要包括:(1)日常操作:工艺、设备设施操作、现场巡检。(2)异常情况处理:停水、停电、停气(汽)、停热、停风、停止进料的处理,设备故障处理。(3)开停车:开车、停车及交付检修前的安全条件确认。(4)其他作业活动:动火、有(受)限空间等特殊作业;采样分析、装卸车、清理罐内作业等危险作业;场地清理及绿化保洁、设备管线外保温防腐、机泵机组维修、仪表仪器维修、设备管线开启等其他作业。(5)管理活动:变更管理、现场检查、应急演练等。本公司具体详见“安全风险辨识分级管控台账”第一、六、七部分。6.2危险源辨识6.2.1危险源辨识范围危险源辨识应覆盖风险点内全部设备设施和作业活动,危险源辨识分为全面

16、辨识和专项辨识。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下列因素开展辨识:6.2.1.1 全面辨识  1)生产工艺和生产技术的辨识;规划、设计(重点是新、改、扩建项目)和建设、投产、运行、拆除等阶段,其中设立、设施设计、竣工验收、现状等专业评价由中介机构完成。系统、装置开停车等常规活动和紧急停车、跳车等非常规作业活动由所在车间(工段)完成。多系统或整个企业开停车危险源辨识由生产管理部门完成。2)全部设备设施的辨识设备实施包括:普通设备设施、特种设备以及能源隔离、机械防护等涉及安全生产的设备设施。设备设施辨识包括:设备的检测、废弃、拆除与处置,设备和附件及其检验检测情况。 3)生产经营环境的辨识建

17、筑物、构筑物。生产经营单位所在地区气候、地质、气象条件及环境影响等。易燃易爆和有毒有害作业场所的车辆、安全防护用品。 4)从业人员的健康状况、安全防护和安全作业行为岗位操作人员经职业健康检查无职业禁忌,个体防护应符合国家标准规范,工作过程依据岗位操作规程进行标准作业。 5)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辨识安全生产责任制、操作规程、安全培训教育和应急救援等安全制度的制定、修订情况。制度执行情况包括辨识所有进入作业场所的人员活动是否违反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等各项制度;6)其他可能产生风险的因素。如原材料、产品的运输等。6.2.1.2 专项辨识 1)在生产经营环节或者生产经营要素发生重大变化,如工艺、设

18、备、管理、原材料、人员等发生变更。2)高危作业实施前一般设备检维修、临时施工和零星作业。作业前,作业负责人会同相关负责人,对施工的材料、设备、工器具准备情况;对作业环境及其他安全防护措施落实情况;对作业人员身体状况、精神状态和劳动防护用品佩戴等情况进行安全风险分析。作业完毕试运转前,作业负责人会同相关负责人,对施工质量,现场清理和人员撤离,安全设施恢复等情况进行验收。重点设备检维修或大中修由所在车间(工段)负责人组织设备、电气、仪表等专业人员配合实施安全风险分析。多工序同时进行系统性检修时,应组织相关工艺、电气、仪表、公用工程等各专业技术部门负责人,进行安全风险分析。3)新技术、新材料试验或者

19、推广应用前新技术、材料改造项目试验和推广前,本公司应针对实际情况成立专项部门负责完成危险源辨识,必要时可以由专业评价机构完成。4)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应当及时开展专项辨识事故及潜在的紧急情况,由车间结合现场处置方案予以落实。生产事故发生后,对事故发生单位的装置、工艺、人员、应急等进行辨识评估。6.2.2危险源辨识方法根据评估的目标、范围、专业技术力量等客观情况,选择科学合理、便于操作的风险辨识方法。根据不同风险点,宜采用以下几种常用辨识方法:(1)对于作业条件,选择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LEC)、直接判定等方法,并填写工作危害分析评价记录和安全检查表分析评价记录;(2)对于设备设施,宜采用安全检

20、查表法(简称SCL)(参见附件)进行辨识;(3)对于复杂的或危险化工工艺,应采用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法(简称HAZOP)等方法进行辨识。6.2.3危险有害因素辨识6.2.3.1危害因素的识别:依据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的规定,对潜在的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管理因素等危害因素进行辨识,如,造成火灾和爆炸等各类事故的原因;工作环境中造成职业病的化学、物理性危害因素;设备腐蚀、焊接缺陷等;导致有毒有害物料、气体泄漏的原因等。考虑物质固有的危险性:燃烧性、爆炸性、毒害性、腐蚀性、放射性等。从机械能、电能、化学能、热能和辐射等能量的角度考虑。例如:机械能可造成机械伤

21、害、物体打击、车辆伤害、起重伤害、高处坠落、坍塌等;热能可造成灼烫、火灾、爆炸;电能可造成触电;化学能可导致火灾、爆炸、中毒、腐蚀。6.2.3.2危害因素造成的事故类别和后果:事故类别包括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淹溺、灼烫、火灾、高处坠落、坍塌、锅炉爆炸、容器爆炸、中毒和窒息、其它伤害。危害因素引发的后果:包括人身伤害、伤亡疾病、财产损失、停工、违法、影响商誉、工作环境破坏、环境污染等。6.3风险评价6.3.1风险点管控分级依据风险判定准则确定风险等级,风险等级判定应遵循从严从高的原则。根据生产工艺和生产技术,综合考虑职业病危害风险和生产安全事故风险,将辨识出的风险确定为

22、重大、较大、一般和低四个等级,分别以红、橙、黄、蓝四种颜色标注。风险分级和危险程度参照表风险等级重大红色较大橙色一般黄色一般蓝色危险程度极其危险(不可容许危险)高度危险(重大危险)显著危险(中等风险)轻度危险(可接受危险)6.3.2重大风险判定根据化工企业生产特点,属于以下情况之一的,可直接判定为重大风险:根据GB 18218辨识为重大危险源的储存场所;同一个爆炸区域内,现场作业或涉及检修等作业现场10人及以上,可造成重大安全事故;涉及重点监管化工工艺:6.3.3风险控制措施6.3.3.1风险、管控分级及管控要求双控级别色标管控要求管控层级重大风险红应立即整改,不能继续作业。只有当风险已降至可

23、接受或可容许程度后,才能开始或继续工作。公司较大风险橙应制定措施进行控制管理。当风险涉及正在进行中的工作时,应采取应急措施,并根据需求为降低风险制定目标、指标、管理方案或配给资源、限期治理,直至风险降至可接受或可容许程度后才能开始或继续工作。生产主管部门一般风险黄需要控制整改。应制定管理制度、规定进行控制,努力降低风险;应仔细测定并限定预防成本,在规定期限内实施降低风险措施。在严重伤害后果相关的场合,必须进一步进行评价,确定伤害的可能性和是否需要改进的控制措施。车间低风险蓝不需要另外的控制措施,应考虑投资效果更佳的解决方案或不增加额外成本的改进措施,需要监视来确保控制措施得以维持现状,保留记录

24、。班组注:上级负责管控的风险,下级应同时负责管控并逐级落实具体措施。6.3.3.2风险管控措施风险控制措施应从工程技术措施、管理措施、培训教育、个体防护、应急处置等方面识别制定。如果现有控制措施不足以控制此项风险,应提出建议或改进的控制措施结合实际采取一种或多种措施进行控制,直至风险可以接受。设备设施类危险源的控制措施应包括:报警、联锁、安全阀、液位、温度、压力等工艺设备本身带有的控制措施和消防、检查、检验等常规的管理措施。作业活动类危险源的控制措施应包括:制度完备性、管理流程合理性、作业环境可控性、作业对象完好状态及作业人员素质等方面。风险控制措施实施前应考虑可行有效性;制定措施后风险是否降

25、低;是否有新的风险出现等。6.4编制风险分级管控台账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后,应编制风险分级管控清单,包括辨识部位、存在风险、风险分级、事故类型、主要管控措施、责任部门和责任人等内容的全部风险点和风险信息。风险分级管控清单详见附件7。6.5 风险管控要求信息告知6.5.1车间、部门成立风险评估小组,并对风险管控工作进行分解落实。6.5.2各级组织采用适用的辨识评价方法,对本单位辨识单元的危害因素进行辨识评价后,逐级汇总、评审、修订、审核、发布。6.5.3如存在重大风险制定重大风险设备设施清单和重大风险作业活动清单,并编制重大风险控制措施,报公司批准。6.5.4车间、部门根据风险管控结果,在岗位设

26、置风险管控公示牌(卡)、岗位风险告知卡等安全管理工具,确保员工获知信息。7.事故隐患排查治理7.1编制隐患排查清单生产经营单位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检查,应当对照风险管控信息台账(清单),检查风险部位、风险管控措施或者管控方案的落实情况。生产经营单位应当依据风险管控信息台账(清单)建立事故隐患排查清单。隐患排查清单(参见附件)应当包括排查的风险部位、风险管控措施、风险失控表现、失职部门和人员、排查责任部门和责任人、排查时间等内容。7.2事故隐患排查应按照有关规定,结合安全生产的需要和特点,建立隐患排查管理制度明确隐患排查的相关内容。7.2.1排查方式隐患排查应采用隐患排查、专业隐患排查、季节性隐患排

27、查、节假日隐患排查、日常隐患排查、事故类比隐患排查等不同方式。其中事故类比隐患排查应在企业内或同行业发生事故后的检查,专业性隐患排查应包括工艺、设备、电气、自控仪表、建筑结构、消防、公用及辅助工程等。7.2.2排查级别及频次根据内部的组织架构确定排查级别,一般包括公司级、部门级、车间级、班组级。企业内部依据排查级别,根据不同的排查形式,按照以下频次组织排查:1)企业主要负责人每季度至少组织并参加一次安全检查,主要检查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管理制度的落实情况,较大及以上风险控制措施的落实情况并保留检查记录。2)综合性隐患排查应由公司级至少每季度组织一次;基层单位(车间)结合岗位责任制排查,至少每月

28、组织一次;3)专业或专项隐患排查应由工艺、设备、电气、仪表等专业技术人员或相关部门至少每季度组织一次;4)季节性隐患排查应根据季节性特点及本单位的生产实际,至少每季度开展一次;5)节假日隐患排查应在重大活动及节假日前进行一次隐患排查;6)现场操作人员巡检间隔不得大于2小时,涉及“两重点一重大”的化工生产、储存装置,宜采用不间断巡检方式进行现场巡检,现场巡检间隔不得大于1小时;基层车间管理人员每天至少两次对装置现场进行相关专业隐患排查;7)事故类别检查应在企业内部或同行业发生事故后,进行举一反三检查。注:根据企业实际情况或在事故易发频发期 ,适时调整隐患排查频次,但不得低于以上要求。有下列情形之

29、一的,应组织开展专项隐患排查:(一)当有与本单位安全生产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标准以及规程制定、修改或者废止时,应当立即组织人员进行法律法规识别和合规性评价,对不符合法律法规要求的制度、现状应当制定整改计划进行整改;(二)当设备设施、工艺、技术、生产经营条件、周边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时,应当就变化情况对公司安全管理方面的影响进行分析、评估,制定相关风险控制措施并对变化后的安全措施落实情况开展专项检查;(三)当停工停产后需要复工复产的,应当组织人员对设备设施的运行调试情况、安全报警连锁调试情况,储运情况、人员培训情况、消防应急物资配备情况、风险控制措施落实情况等开展专项检查;(四)当本单位或同行业

30、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或者险情时,应当根据事故发生的原因,在本单位组织开展事故类比专项检查,进行举一反三,避免同类事故发生;(五)当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组织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活动时,应按照政府要求制定活动方案,组织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活动;(六)当由于季节变化引起气候条件发生重大变化时,应当根据季节特点开展季节性专项检查;(七)当有关部门预报可能发生重大自然灾害(如洪水、泥石流、暴雪、台风、地震等)时,应当针对相应的防范措施和应急措施开展专项检查。7.2.3隐患排查内容应依据隐患排查清单,对工程技术、管理措施、培训教育、个体防护、应急处置等全部控制措施进行排查。应当对下列

31、因素开展隐患排查:(一)人的不安全行为:从业人员是否存在违反安全操作规程和相关安全管理规定;(二)物的不安全状态:生产经营场所和设施设备是否符合安全生产相关规定、标准要求;(三)管理缺陷:是否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强制性标准规定建立实施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四)其他可能造成生产安全事故的因素。7.3隐患判定、分级本公司按照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将隐患等级确定为一般隐患和重大隐患。根据化工和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单位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判定标准(试行)规定,存在以下情形之一的,可直接判定为重大事故隐患:(一)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未依法经考核合格。(二)特种作业人员未

32、持证上岗。(三)涉及“两重点一重大”的生产装置、储存设施外部安全防护距离不符合国家标准要求。(四)涉及重点监管危险化工工艺的装置未实现自动化控制,系统未实现紧急停车功能,装备的自动化控制系统、紧急停车系统未投入使用。(五)构成一级、二级重大危险源的危险化学品罐区未实现紧急切断功能;涉及毒性气体、液化气体、剧毒液体的一级、二级重大危险源的危险化学品罐区未配备独立的安全仪表系统。(六)全压力式液化烃储罐未按国家标准设置注水措施。(七)液化烃、液氨、液氯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液化气体的充装未使用万向管道充装系统。(八)光气、氯气等剧毒气体及硫化氢气体管道穿越除厂区(包括化工园区、工业园区)外的公共区域

33、。(九)地区架空电力线路穿越生产区且不符合国家标准要求。(十)在役化工装置未经正规设计且未进行安全设计诊断。(十一)使用淘汰落后安全技术工艺、设备目录列出的工艺、设备。(十二)涉及可燃和有毒有害气体泄漏的场所未按国家标准设置检测报警装置,爆炸危险场所未按国家标准安装使用防爆电气设备。(十三)控制室或机柜间面向具有火灾、爆炸危险性装置一侧不满足国家标准关于防火防爆的要求。(十四)化工生产装置未按国家标准要求设置双重电源供电,自动化控制系统未设置不间断电源。(十五)安全阀、爆破片等安全附件未正常投用。(十六)未建立与岗位相匹配的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或者未制定实施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十七)

34、未制定操作规程和工艺控制指标。(十八)未按照国家标准制定动火、进入受限空间等特殊作业管理制度,或者制度未有效执行。(十九)新开发的危险化学品生产工艺未经小试、中试、工业化试验直接进行工业化生产;国内首次使用的化工工艺未经过省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组织的安全可靠性论证;新建装置未制定试生产方案投料开车;精细化工企业未按规范性文件要求开展反应安全风险评估。(二十)未按国家标准分区分类储存危险化学品,超量、超品种储存危险化学品,相互禁配物质混放混存。7.4隐患治理7.4.1治理要求本公司对排查出的各级隐患,做到“五定”(定整改方案、定资金来源、定项目负责人、定整改期限、定控制措施),并将整改落实情况纳入

35、日常管理进行监督,及时协调在隐患整改中存在的资金、技术、物资采购、施工等各方面问题。7.4.2制定隐患整改方案范围及内容1)本公司对安全生产检查发现的如下事故隐患,应当制定隐患整改方案并组织实施,消除隐患。(一)重大事故隐患;(二)政府及其他相关防检查发现的隐患;(三)公司级联合检查发现的隐患;(四)其他安全检查发现的整改难度较大,涉及单位较多的隐患;2)事故隐患整改方案应当包括以下内容:(一)治理的隐患清单; (二)治理的标准要求;(三)治理的方法和措施; (四)经费和物资的落实;(五)负责治理的机构、人员和工时安排;(六)治理的时限要求; (七)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八)复查工作要求和安排;(九)其他需要明确的事项。7.4.3 重大隐患治理重大隐患整改方案实施前应当由本公司主要负责人组织相关负责人、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具体负责整改人员进行论证,必要时可以聘请专家参加。7.4.4 一般事故隐患治理一般事故隐患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由隐患所在部门负责组织治理。各类检查发现的隐患,能够立即整改的立即整改,不能够立即整改的应当按照隐患治理“五定”原则制定整改计划和应急措施,限期整改。电工、仪表、工艺等专业性较强或部门自身无法治理的事故隐患应上报公司安全管理部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