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世界经济日益成为一个紧密的整体,市场作用范围逐步扩大呈现出区域-国家-全球的局面。为了获取更多的资源和发展空间,地区之间的竞争从来没有间断过,其中物流凸现出战略意义。一体化的现代物流系统能促使以最优的速度,时间、组合,实现商品生产-消费的转移,最大限度地节省流通费用。物流经济已经成为区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起到了经济的拉动和激活作用。现代物流的发展成为影响地区供应链体系之间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成为提升地区综台竞争力不容忽视的力量。因此,从区域层面宏观地,整体性地考虑和统筹物流成为必要。区域物流概述1区域物流特性及特征。区域物流概念形成不仅依据其必要性,更重要的是其清
2、晰的界定特性,使其独立于其他物流系统和层面而存在。区域物流概念缘起于同一经济区域内物流发展的共性。这是由于相同的法律,制度。文化社会背景以及相似的科技装备水平条件等,使得区域内物流发展的模式、阶段呈现出区别于其他经济区域的特性。目前,区域物流研究和实践尚处于初级,新兴阶段,尚无统一定义。但统观学术界的各种定义。“经济区域”属性已被普遍认同。因此,区域物流应指在一定的经济区域地理环境条件下所发生的物流活动总和。它们在一定经济区域范围内呈现出整体共性,与其他经济地区的物流活动相区别。区域物流活动具有两大特征:其一,具有现代物流的特征。这意味着区域物流活动具有结合信息技术的物流环节操作层面的一体化性
3、质,也是以实现商品从生产地到消费地有效时空转移为目的的。其二,具有经济地理空间的特征,这强调物流活动是在城市,城镇、农村等区域空间形态结构中,通过基础设施等资源实现的有机集成。2区域物流系统及层次。区域物流系统可以认为是:在一定经济区域范围内,为有效达成以低物流成本向顾客提供优质物流服务的系统是所在区域内众多物流环节和物流运作的各组成要素在物流运作机制的综合作用下,以提高物流效率,获取物流利润为核心目标的区域性物流综合体系。与国家物流系统,企业物流系统相比,区域物流系统是所在经济区域范围内各物流系统的有机综合。区域物流的基本构成单元是微观的企业的供应,销售物流等,同时又是全国物流,国际物流等宏
4、观物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域物流系统成为微观物流系统和宏观物流系统的衔接,属于中观层面。其目的在于运用物流链管理的方法解决单一企业以外的各种物流问题,以实现区域或更大范围的物流合理化。相应地区域物流系统的实施可从企业和政府两大层面进行。一是企业跨区域性物流网络的有效构建和具体物流活动的有效实施,以保证物流服务效率。二是政府的地区性物流战略定位及规划、物流基础设施筹建。物流经济增长等宏观物流政策的实施,并拓展至围绕物流资源所进行的产业升级经济规模扩张区域区际协调、资源可持续与环境保护等。区域物流发展的协同1协同及区域物流协同。协同(sYBergY)本意为“共同工作”是对系统的各种因素和属性之间
5、的动态良性相互作用关系及其程度的一种反映。因此,物流协同可被认为是为实现物流系统总体演进的目标,各子系统或各元素之间相互协作、配合,促进形成的良性循环态势。区域物流协同则意味着充分利用物流发展的区域特I生,使物流活动符合所在经济区域的经济、社会等环境条件,最大程度地实现区域内物流的合理组织从而满足统一协调区域内物流活动、保障效率的需要,这也是区域物流系统构建和研究的目标所在。2区域物流协同构层含义。(1) 区域物流协同微观含义。整体物流效率的提高,无法单凭企业力量而实现而需要上下游企业的协同合作。各经济地区范围内市场组织更是依托于区域性物流网络及资源以此保障物流活动满足特定区域、特定消费者的服
6、务需要。这就意味着区域物流协同在一定经济区域范围内,依靠相应的社会物流资源进行区域性跨区域的物流活动的整合协作。例如区域性物流基础设施大型第三方物流企业与其他企业区域性共同配送等等。因此,区域物流协同应该是企业基于物流资源空间协调配置基础上的物流环节协同和企业物流子系统的协同。其中,前者的协同是以时间,成本和位移为衡量坐标的,后者的协同则是以效率,空间和环境的合理性为标准。(2) 区域物流协同宏观含叉。物流产业协同。在物流产业层面,区域物流协同意味着在一定经济区域范围内,物流企业通过协作,兼并等手段,实现产业内部的联合与合作。因为,随着物流规模和物流活动的范围进一步扩大,物流产业日益朝着专业化
7、、社会化、功能和服务的系统化,业务运作的网络化,管理手段与设备的自动化,区域上的全球化等方向发展。而产业内部的联合与合作即物流企业间集约化与协同化发展则是满足物流产业衔接性、服务性、整合性协同性的重要手段,协同化已经成为物流产业发展不可忽视的趋势经济空间组成协同。区域物流系统的协同,本身也包含着空间演化层面的协同。由于局部的企业物流高效并不意味着整体社会物流合理化,货物实载率下降、区域交通阻碍、事故增加、环境恶化、能源浪费等负外部效应的凸现,要求物流资源根据物流经济的聚集、辐射、吸收性等特性。从区域经济、社会经济可持续性等角度进行综合协调,这种综合协调受所在经济区域内物流资源,以及相关经济、社
8、会、自然等要素相互作用与影响,反映在地域空间层面,则是物流经济客体在地域上的具体空间位置关系、集聚程度、相互作用的方向和强度等空间结构演变。因此,在经济空间层面、区域物流协同意味着资源的协同配置,实现空间组成由基本物流聚集形式物流经济带物流网络物流圈的演化趋势,使得区域物流经济活动由原始均衡状态到区域差距性分化,再到缓和差距的物流经济高级化均质进化过程。1协同化缺失问题。现代物流作为“第三利润源”以及区域物流的重要性,已被广泛认同。各地政府纷纷开展物流战略、基础设施、政策等物流系统建设,区域物流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但在上升发展时期,也呈现出地区竞争内耗、政策效用差异等协调和效率等协同化缺失问
9、题。各地区为了谋求所处经济区域更多的资源和空间发展优势,在地区性物流系统建设过程中,存在攀比和竞争心态,力图确保本地区物流领域的先发优势。由于缺乏区域物流协同化理念和理论支持,导致国内区域物流规划和定位的雷同现象严重。例如,截至2004年底,国内有183个城市战略定位为“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而物流规划中“国际性物流中心城市”,“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等定位更比比皆是。在趋同的产业结构下加之功能重置、利用低下的物流网络建设,使区域内,区域间经济运行存在着巨大的内耗。目前,国内物流仍处于服务水平较低的发展状态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不小。近几年来,各级政府在区域物流推进过程中,相关战略、基础设施建设的政策
10、等纷纷出台。其中宏观物流管理措施的效率问题不容忽视。一方面是新项目的不断破土动工,另一方面则显示利用不足。据统计,国内物流园区空置率已达6O%。因此打破行政区域的限制.根据地理相邻,功能相近程度,以协作、共享、合并等方式进行资源的重新合理配置和运用,提高宏观管理的效率已经成为重要的问题2区域物流协同实践进展。随着物流业发展日益综合化,区域性物流系统协同运作已经被各地区政府所重视物流已成为实现区域(国家或地区)经济战略的重要环节,从日本,欧洲等国,到国内的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等地区的案例中均可发现,越来越多经济区域已经意识到协同缺失化所带来的巨大社会成本损耗,正逐步着手构建适应整个经济区域的物流
11、一体化系统,区域物流的协同化实践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国外实践。日本是较早重视区域物流协同的国家,其在1997年就制定了“曰本总体物流实施大纲”,2000年则在“日本道路建设五年计划”中提出基于大区域的物流网络建设,涉及大区域物流网络建设、物流枢纽建设,城市物流设施改造和建设、信息系统建设等内容。欧盟也很重视各联盟国根据地域关联实施物流设施的共享,例如1999年的欧洲空间发展前景规划就强调相邻港口可共用铁路线、同一机场跨越国界对周边展开服务国际性组织在这场区域物流协同化潮流中也起到了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例如国际经合组织(OECD)的多边合作物流研究机构于2001年6月在东京确定以区域内的国际物流合
12、作为研究方向,即通过跨国性物流工程项目的案例分析研究政府在区域物流合作中的作用物流政策协调效用。又如北欧NOFOMA组织于2001年在冰岛召开以“物流协作”为主题的会议,研究北欧的物流协作问题。国内实践。国内区域物流协同也是在经济领先的区域率先倡行。例如广东2004年率先提出泛珠三角概念,即通过地区问的联合,以物流为先导,充分利用其香港、深圳、南沙等8个黄金港口群,实现交通,信息业的协调与整合,打造具有高度互补性,合作优势的泛珠三角经济圈。又如长三角地区,2004年的长三角道路运输一体化发展议定书;2005年长三角物流信息一体化的常设机构的建立;2005年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合作协议等等。结束
13、语立足于区域角度的物流系统能更为有效地保证企业,产业在全球化竞争中的优势地位,区域物流协同化运作,才能使区域内物流合理组织,从而保证企业,产业、区域物流活动的有效性及协调性,保障各供应链顺利,有效地实施,协同化已经成为区域内物流建设和发展的重要趋势。“不能融入即意味着退出与衰落”,物流协同缺失的经济区域将越来越难以应对全球化资源配置和竞争。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世界经济日益成为一个紧密的整体,市场作用范围逐步扩大呈现出区域f国家f全球的局面。为了获取更多的资源和发展空间,地区之间的竞争从来没有间断过,其中物流凸现出战略意义。一体化的现代物流系统能促使以最优的速度,时间、组合,实现商品生
14、产-消费的转移,最大限度地节省流通费用。物流经济已经成为区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起到了经济的拉动和激活作用。现代物流的发展成为影响地区供应链体系之间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成为提升地区综台竞争力不容忽视的力量。因此,从区域层面宏观地,整体性地考虑和统筹物流成为必要。区域物流概述1区域物流特性及特征。区域物流概念形成不仅依据其必要性,更重要的是其清晰的界定特性,使其独立于其他物流系统和层面而存在。区域物流概念缘起于同一经济区域内物流发展的共性。这是由于相同的法律,制度。文化社会背景以及相似的科技装备水平条件等,使得区域内物流发展的模式、阶段呈现出区别于其他经济区域的特性。目前,区域物流研究和实践尚处于
15、初级,新兴阶段,尚无统一定义。但统观学术界的各种定义。“经济区域”属性已被普遍认同。因此,区域物流应指在一定的经济区域地理环境条件下所发生的物流活动总和。它们在一定经济区域范围内呈现出整体共性,与其他经济地区的物流活动相区别。区域物流活动具有两大特征:其一,具有现代物流的特征。这意味着区域物流活动具有结合信息技术的物流环节操作层面的一体化性质,也是以实现商品从生产地到消费地有效时空转移为目的的。其二,具有经济地理空间的特征,这强调物流活动是在城市,城镇、农村等区域空间形态结构中,通过基础设施等资源实现的有机集成。2区域物流系统及层次。区域物流系统可以认为是:在一定经济区域范围内,为有效达成以低
16、物流成本向顾客提供优质物流服务的系统是所在区域内众多物流环节和物流运作的各组成要素在物流运作机制的综合作用下,以提高物流效率,获取物流利润为核心目标的区域性物流综合体系。与国家物流系统,企业物流系统相比,区域物流系统是所在经济区域范围内各物流系统的有机综合。区域物流的基本构成单元是微观的企业的供应,销售物流等,同时又是全国物流,国际物流等宏观物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域物流系统成为微观物流系统和宏观物流系统的衔接,属于中观层面。其目的在于运用物流链管理的方法解决单一企业以外的各种物流问题,以实现区域或更大范围的物流合理化。相应地区域物流系统的实施可从企业和政府两大层面进行。一是企业跨区域性物流
17、网络的有效构建和具体物流活动的有效实施,以保证物流服务效率。二是政府的地区性物流战略定位及规划、物流基础设施筹建。物流经济增长等宏观物流政策的实施,并拓展至围绕物流资源所进行的产业升级经济规模扩张区域区际协调、资源可持续与环境保护等。区域物流发展的协同1协同及区域物流协同。协同(sYBergY)本意为“共同工作”是对系统的各种因素和属性之间的动态良性相互作用关系及其程度的一种反映。因此,物流协同可被认为是为实现物流系统总体演进的目标,各子系统或各元素之间相互协作、配合,促进形成的良性循环态势。区域物流协同则意味着充分利用物流发展的区域特I生,使物流活动符合所在经济区域的经济、社会等环境条件,最
18、大程度地实现区域内物流的合理组织从而满足统一协调区域内物流活动、保障效率的需要,这也是区域物流系统构建和研究的目标所在。2区域物流协同构层含义。(1) 区域物流协同微观含义。整体物流效率的提高,无法单凭企业力量而实现而需要上下游企业的协同合作。各经济地区范围内市场组织更是依托于区域性物流网络及资源以此保障物流活动满足特定区域、特定消费者的服务需要。这就意味着区域物流协同在一定经济区域范围内,依靠相应的社会物流资源进行区域性跨区域的物流活动的整合协作。例如区域性物流基础设施大型第三方物流企业与其他企业区域性共同配送等等。因此,区域物流协同应该是企业基于物流资源空间协调配置基础上的物流环节协同和企
19、业物流子系统的协同。其中,前者的协同是以时间,成本和位移为衡量坐标的,后者的协同则是以效率,空间和环境的合理性为标准。(2) 区域物流协同宏观含叉。物流产业协同。在物流产业层面,区域物流协同意味着在一定经济区域范围内,物流企业通过协作,兼并等手段,实现产业内部的联合与合作。因为,随着物流规模和物流活动的范围进一步扩大,物流产业日益朝着专业化、社会化、功能和服务的系统化,业务运作的网络化,管理手段与设备的自动化,区域上的全球化等方向发展。而产业内部的联合与合作即物流企业间集约化与协同化发展则是满足物流产业衔接性、服务性、整合性协同性的重要手段,协同化已经成为物流产业发展不可忽视的趋势经济空间组成
20、协同。区域物流系统的协同,本身也包含着空间演化层面的协同。由于局部的企业物流高效并不意味着整体社会物流合理化,货物实载率下降、区域交通阻碍、事故增加、环境恶化、能源浪费等负外部效应的凸现,要求物流资源根据物流经济的聚集、辐射、吸收性等特性。从区域经济、社会经济可持续性等角度进行综合协调,这种综合协调受所在经济区域内物流资源,以及相关经济、社会、自然等要素相互作用与影响,反映在地域空间层面,则是物流经济客体在地域上的具体空间位置关系、集聚程度、相互作用的方向和强度等空间结构演变。因此,在经济空间层面、区域物流协同意味着资源的协同配置,实现空间组成由基本物流聚集形式物流经济带物流网络物流圈的演化趋
21、势,使得区域物流经济活动由原始均衡状态到区域差距性分化,再到缓和差距的物流经济高级化均质进化过程。1协同化缺失问题。现代物流作为“第三利润源”以及区域物流的重要性,已被广泛认同。各地政府纷纷开展物流战略、基础设施、政策等物流系统建设,区域物流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但在上升发展时期,也呈现出地区竞争内耗、政策效用差异等协调和效率等协同化缺失问题。各地区为了谋求所处经济区域更多的资源和空间发展优势,在地区性物流系统建设过程中,存在攀比和竞争心态,力图确保本地区物流领域的先发优势。由于缺乏区域物流协同化理念和理论支持,导致国内区域物流规划和定位的雷同现象严重。例如,截至2004年底,国内有183个城
22、市战略定位为“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而物流规划中“国际性物流中心城市”,“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等定位更比比皆是。在趋同的产业结构下加之功能重置、利用低下的物流网络建设,使区域内,区域间经济运行存在着巨大的内耗。目前,国内物流仍处于服务水平较低的发展状态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不小。近几年来,各级政府在区域物流推进过程中,相关战略、基础设施建设的政策等纷纷出台。其中宏观物流管理措施的效率问题不容忽视。一方面是新项目的不断破土动工,另一方面则显示利用不足。据统计,国内物流园区空置率已达6O%。因此打破行政区域的限制.根据地理相邻,功能相近程度,以协作、共享、合并等方式进行资源的重新合理配置和运用,提高宏观
23、管理的效率已经成为重要的问题2区域物流协同实践进展。随着物流业发展日益综合化,区域性物流系统协同运作已经被各地区政府所重视物流已成为实现区域(国家或地区)经济战略的重要环节,从日本,欧洲等国,到国内的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等地区的案例中均可发现,越来越多经济区域已经意识到协同缺失化所带来的巨大社会成本损耗,正逐步着手构建适应整个经济区域的物流一体化系统,区域物流的协同化实践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国外实践。日本是较早重视区域物流协同的国家,其在1997年就制定了“曰本总体物流实施大纲”,2000年则在“日本道路建设五年计划”中提出基于大区域的物流网络建设,涉及大区域物流网络建设、物流枢纽建设,城市物流
24、设施改造和建设、信息系统建设等内容。欧盟也很重视各联盟国根据地域关联实施物流设施的共享,例如1999年的欧洲空间发展前景规划就强调相邻港口可共用铁路线、同一机场跨越国界对周边展开服务国际性组织在这场区域物流协同化潮流中也起到了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例如国际经合组织(OECD)的多边合作物流研究机构于2001年6月在东京确定以区域内的国际物流合作为研究方向,即通过跨国性物流工程项目的案例分析研究政府在区域物流合作中的作用物流政策协调效用。又如北欧NOFOMA组织于2001年在冰岛召开以“物流协作”为主题的会议,研究北欧的物流协作问题。国内实践。国内区域物流协同也是在经济领先的区域率先倡行。例如广东
25、2004年率先提出泛珠三角概念,即通过地区问的联合,以物流为先导,充分利用其香港、深圳、南沙等8个黄金港口群,实现交通,信息业的协调与整合,打造具有高度互补性,合作优势的泛珠三角经济圈。又如长三角地区,2004年的长三角道路运输一体化发展议定书;2005年长三角物流信息一体化的常设机构的建立;2005年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合作协议等等。结束语立足于区域角度的物流系统能更为有效地保证企业,产业在全球化竞争中的优势地位,区域物流协同化运作,才能使区域内物流合理组织,从而保证企业,产业、区域物流活动的有效性及协调性,保障各供应链顺利,有效地实施,协同化已经成为区域内物流建设和发展的重要趋势。“不能融
26、入即意味着退出与衰落”,物流协同缺失的经济区域将越来越难以应对全球化资源配置和竞争。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世界经济日益成为一个紧密的整体,市场作用范围逐步扩大呈现出区域f国家f全球的局面。为了获取更多的资源和发展空间,地区之间的竞争从来没有间断过,其中物流凸现出战略意义。一体化的现代物流系统能促使以最优的速度,时间、组合,实现商品生产-消费的转移,最大限度地节省流通费用。物流经济已经成为区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起到了经济的拉动和激活作用。现代物流的发展成为影响地区供应链体系之间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成为提升地区综台竞争力不容忽视的力量。因此,从区域层面宏观地,整体性地考虑和统筹物流成为必要
27、。区域物流概述1区域物流特性及特征。区域物流概念形成不仅依据其必要性,更重要的是其清晰的界定特性,使其独立于其他物流系统和层面而存在。区域物流概念缘起于同一经济区域内物流发展的共性。这是由于相同的法律,制度。文化社会背景以及相似的科技装备水平条件等,使得区域内物流发展的模式、阶段呈现出区别于其他经济区域的特性。目前,区域物流研究和实践尚处于初级,新兴阶段,尚无统一定义。但统观学术界的各种定义。“经济区域”属性已被普遍认同。因此,区域物流应指在一定的经济区域地理环境条件下所发生的物流活动总和。它们在一定经济区域范围内呈现出整体共性,与其他经济地区的物流活动相区别。区域物流活动具有两大特征:其一,
28、具有现代物流的特征。这意味着区域物流活动具有结合信息技术的物流环节操作层面的一体化性质,也是以实现商品从生产地到消费地有效时空转移为目的的。其二,具有经济地理空间的特征,这强调物流活动是在城市,城镇、农村等区域空间形态结构中,通过基础设施等资源实现的有机集成。2区域物流系统及层次。区域物流系统可以认为是:在一定经济区域范围内,为有效达成以低物流成本向顾客提供优质物流服务的系统是所在区域内众多物流环节和物流运作的各组成要素在物流运作机制的综合作用下,以提高物流效率,获取物流利润为核心目标的区域性物流综合体系。与国家物流系统,企业物流系统相比,区域物流系统是所在经济区域范围内各物流系统的有机综合。
29、区域物流的基本构成单元是微观的企业的供应,销售物流等,同时又是全国物流,国际物流等宏观物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域物流系统成为微观物流系统和宏观物流系统的衔接,属于中观层面。其目的在于运用物流链管理的方法解决单一企业以外的各种物流问题,以实现区域或更大范围的物流合理化。相应地区域物流系统的实施可从企业和政府两大层面进行。一是企业跨区域性物流网络的有效构建和具体物流活动的有效实施,以保证物流服务效率。二是政府的地区性物流战略定位及规划、物流基础设施筹建。物流经济增长等宏观物流政策的实施,并拓展至围绕物流资源所进行的产业升级经济规模扩张区域区际协调、资源可持续与环境保护等。区域物流发展的协同1协同
30、及区域物流协同。协同(sYBergY)本意为“共同工作”是对系统的各种因素和属性之间的动态良性相互作用关系及其程度的一种反映。因此,物流协同可被认为是为实现物流系统总体演进的目标,各子系统或各元素之间相互协作、配合,促进形成的良性循环态势。区域物流协同则意味着充分利用物流发展的区域特I生,使物流活动符合所在经济区域的经济、社会等环境条件,最大程度地实现区域内物流的合理组织从而满足统一协调区域内物流活动、保障效率的需要,这也是区域物流系统构建和研究的目标所在。2区域物流协同构层含义。(1) 区域物流协同微观含义。整体物流效率的提高,无法单凭企业力量而实现而需要上下游企业的协同合作。各经济地区范围
31、内市场组织更是依托于区域性物流网络及资源以此保障物流活动满足特定区域、特定消费者的服务需要。这就意味着区域物流协同在一定经济区域范围内,依靠相应的社会物流资源进行区域性跨区域的物流活动的整合协作。例如区域性物流基础设施大型第三方物流企业与其他企业区域性共同配送等等。因此,区域物流协同应该是企业基于物流资源空间协调配置基础上的物流环节协同和企业物流子系统的协同。其中,前者的协同是以时间,成本和位移为衡量坐标的,后者的协同则是以效率,空间和环境的合理性为标准。(2) 区域物流协同宏观含叉。物流产业协同。在物流产业层面,区域物流协同意味着在一定经济区域范围内,物流企业通过协作,兼并等手段,实现产业内
32、部的联合与合作。因为,随着物流规模和物流活动的范围进一步扩大,物流产业日益朝着专业化、社会化、功能和服务的系统化,业务运作的网络化,管理手段与设备的自动化,区域上的全球化等方向发展。而产业内部的联合与合作即物流企业间集约化与协同化发展则是满足物流产业衔接性、服务性、整合性协同性的重要手段,协同化已经成为物流产业发展不可忽视的趋势经济空间组成协同。区域物流系统的协同,本身也包含着空间演化层面的协同。由于局部的企业物流高效并不意味着整体社会物流合理化,货物实载率下降、区域交通阻碍、事故增加、环境恶化、能源浪费等负外部效应的凸现,要求物流资源根据物流经济的聚集、辐射、吸收性等特性。寄快递找物流从区域
33、经济、社会经济可持续性等角度进行综合协调,这种综合协调受所在经济区域内物流资源,以及相关经济、社会、自然等要素相互作用与影响,反映在地域空间层面,则是物流经济客体在地域上的具体空间位置关系、集聚程度、相互作用的方向和强度等空间结构演变。因此,在经济空间层面、区域物流协同意味着资源的协同配置,实现空间组成由基本物流聚集形式物流经济带物流网络物流圈的演化趋势,使得区域物流经济活动由原始均衡状态到区域差距性分化,再到缓和差距的物流经济高级化均质进化过程。1协同化缺失问题。现代物流作为“第三利润源”以及区域物流的重要性,已被广泛认同。各地政府纷纷开展物流战略、基础设施、政策等物流系统建设,区域物流呈现
34、出快速发展的态势,但在上升发展时期,也呈现出地区竞争内耗、政策效用差异等协调和效率等协同化缺失问题。各地区为了谋求所处经济区域更多的资源和空间发展优势,在地区性物流系统建设过程中,存在攀比和竞争心态,力图确保本地区物流领域的先发优势。由于缺乏区域物流协同化理念和理论支持,导致国内区域物流规划和定位的雷同现象严重。例如,截至2004年底,国内有183个城市战略定位为“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而物流规划中“国际性物流中心城市”,“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等定位更比比皆是。在趋同的产业结构下加之功能重置、利用低下的物流网络建设,使区域内,区域间经济运行存在着巨大的内耗。目前,国内物流仍处于服务水平较低的发展
35、状态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不小。近几年来,各级政府在区域物流推进过程中,相关战略、基础设施建设的政策等纷纷出台。其中宏观物流管理措施的效率问题不容忽视。一方面是新项目的不断破土动工,另一方面则显示利用不足。据统计,国内物流园区空置率已达6O%。因此打破行政区域的限制.根据地理相邻,功能相近程度,以协作、共享、合并等方式进行资源的重新合理配置和运用,提高宏观管理的效率已经成为重要的问题2区域物流协同实践进展。随着物流业发展日益综合化,区域性物流系统协同运作已经被各地区政府所重视物流已成为实现区域(国家或地区)经济战略的重要环节,从日本,欧洲等国,到国内的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等地区的案例中均可发现,越来越多经济区域已经意识到协同缺失化所带来的巨大社会成本损耗,正逐步着手构建适应整个经济区域的物流一体化系统,区域物流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施工招标文件范本
-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和规范
- 2024高中地理第四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3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学案湘教版必修1
- 2024高中生物第6章生态环境的保护第1节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课堂演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 2024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方案专题三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统一与对外关系第8讲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教学案+练习人民版
- 2024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部分自然地理-重在理解第一章行星地球第5讲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学案新人教版
- (译林版)二年级英语上册期中检测卷-附参考答案
- 变频技术及应用 课件 学习情境1、2 变频器的基础知识、认识变频器
-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期中复习: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项练习题(文本版-含答案)
- 农业土地政策资料讲解
- 工业互联网数据采集与处理
- 车险理赔知识
- 人寿保险投保单范本
- 派克比例阀中文说明书
- 高一学生心理素质描述【6篇】
- 2020年高级统计实务与案例分析真题及答案
- 全面质量管理(TQM)基本知识
- 产品供货质量保障措施
- 电力电缆高频局放试验报告
- JJG 517-2016出租汽车计价器
- JJF 1914-2021金相显微镜校准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