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意义的分析:实在论与反实在论的争论摘要 分哲学的主要任务是分析语言的意义。自 70 年代以来,以戴维森为代表 的实在论和以达米特为代表的反实在论围绕意义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前者 提出了以真理概念为基础的成真条件语义学理论,后者提出了以证实概念为基 础的辨明条件语义学理论。本文分析了这场争论涉及的一些关键问题、争论双 方的基本观点及主要策略,并探讨了双方基本观点可能蕴涵的不同的形上学立 场。以此为基础,本文还对争论双方作了批判性的评论,而且提出了一种探索 语言意义问题的新思路。关键词 意义 真理 证实 实在论 反实在论Abstract Analytical philosophy aims ma
2、inly foranalyzingthemeanings of language. Concerning this there has been a fierceargument between realism and antirealism since the 1970's. D.Davidson who is the leading exponent of realism advancedthetruth-condition semantics based on "truth", andM. Dummettrepresentingantirealism put
3、forward the justification-condition semantics based upon "verification".In this paperthe author makes some critical comments on main questions,ideas, tactics and metaphysical implications showed inthe debate.The author also submits a new suggestion onthequest for the meanings of language.一
4、、争论的背景和焦点(一) 毫无疑问,分析哲学的出现是 20 世纪哲学的一个显著特点。那么,什么 是分析哲学呢?当代著名分析哲学家塞尔( J.R.Searle )以简洁的表述作了这 样的界定:“对分析哲学的最简单的表征是它主要致力于意义的分析。”1对意义的分析主要涉及语言、 思想和世界的关系。由于分析哲学家普遍地把对 思想的探索化归为对语言的探索,所以语言与世界的关系成了意义分析的核心 问题。众多分析哲学家持有一种基本信念,即语言的基本特征显示了世界的基 本特征,因而研究语言的基本特征是揭示世界的基本特征的有效途径。本文所 论实在论者与反实在论者均持有这一基本信念。(二) 任何一种语言都由一些语
5、词及由这些语词按特定句法所构成的语句组 成。因此,对语言意义的分析涉及语词和语句的意义。分析哲学的先驱弗雷格 ( G.Frege )提出的如下纲领性原则已为多数分析哲学家所接受:“决不孤立 地寻问一个词的意义,而只在一个命题的语境中寻问一个词的意义。 ” 2 分析哲学家通常称此原则为“语境原则”( the contextual principle )。本文所论实在论者和反实在论者均接受这一原则。 弗雷格按上述原则别出心裁地把一个语句看作一个复合名称。他认为,作为复 合名称的任何语句必以真或假作为其所指。换言之,他主张在分析语言的意义 时, 在逻辑上必须坚持排中律( the law ofexcl
6、uded middle ):就命 题逻辑而言,任一语句表达的命题 P或真或假,没有第三种可能,即 PV- P; 就一阶谓词逻辑而言,对于任何变项表达的个体X,要么具有性质Q,要么不 具有性质Q,没有第三种可能, 即(X(Q(X) VQ (X)。用另一等价 的说法,弗雷格主张在分析语言的意义时, 在语义学上必须坚持二值原则( the principle ofbivalence )。本文所论实在论者接受弗雷格的这一主 张, 而反实在论者拒斥这一主张。 弗雷格还主张一个语句的意义取决于它据以指定为真的那些条件,因为语句作 为复合名称,指的就是这些成真条件付诸实现的意思。卡尔纳普(R.CamaP对这一
7、主张作了更明确的表述:“了解一个语句的意 义就是了解这个语句在哪种 可能的情形下是真的,在哪种可能的情形下是假的。”3本文所述实在论者遵循这一研究途径, 反实在论者则反对这一研究途径。(三) 戴维森对一个系统地分析语言意义的理论的恰当性条件作了深入的探 讨。他认为,一个恰当的意义理论必须具备如下条件:4A. 赋义性条件:一个恰当的意义理论必须能为自然语言 L 中的任何一个语句 S 提供意义的解释;B. 构成性条件:一个恰当的意义理论必须能说明S是怎样根据L的有限语词和规则组合而成的;C. 证明性条件:一个恰当的意义理论必须能证明可由有限的公理合乎逻辑地衍推出 L 中的无穷语句;D. 检验性条件
8、:一个恰当的意义理论必须能得到经验的检验。对这四个条件本身,本文所述实在论者和反实在论者没有太多争议,但对什么 样的意义理论才能满足这些条件则各执一端。争论的焦点可以归结为三个问 题:Q1:以真理概念作为意义理论的中心概念是不是合适的选择?或者说,成真条 件语义学是否能够成立?Q2:恰当的意义理论是否必须承认客观事实的独立存在?或者说,真理符合论 是否能够成立?Q3:恰当的意义理论是否必须承认语句真值的独立存在?或者说,排中律或二 值原则是否普遍有效? 本文所论实在论者对三个问题作出了肯定的回答,而反实在论者则相反。二、实在论:真理意义分析(一) 以戴维森为代表的实在论者在分析语言的意义时,采
9、取了三大策略。第 一个是:在阐明语言的意义时,把内涵表达方式逻辑地转换成外延表达方式。按奎因(W.V.O.Quine)的说法, 这是一种“语义上升法” (semantic ascent )。戴维森认为,根据语境原则,对任一语词 W意义的分析都必须以对由 W和别的 语词合适地组成的语句S意义的分析作为先决条件。恰当的意义理论凭借所论 语言L中特定的形成规则,能够说明由 W和别的语词构成S的合适性。由此, 构成性条件便能得到满足。进而言之,用语句 S取代构成S的语词W用语句P 取代表达W意义的任意语词M便可将“W意谓着之类的表达形式转换成下 述语句类型:(1) S意谓着P( S means tha
10、t P )。从结构方面看,S是表征一个语句合适 形式的描述句,而P是S所描述的分句,that便是其标记。从意义方面看,P 是对S的意义的表达。但是,戴维森认为这里的“意谓着”一词不能恰当地表 征“语句意义”这一概念,因为它是一个语义模糊、多义的内涵的表达式。为 了把它变成一个语义清晰、单义的外延表达式,戴维森主张代之以“是 f 当且 仅当”这一表达式,其中 f 是任何形式的谓词。这样, 就转换成了如下双蕴 涵形式的外延表达式:(2) S 是 f 当且仅当 P (S is f if and only if P)。至此,所谓语义上升已经完成。由于戴维森对Q1作了肯定回答,所以他认为根据自然语言L中
11、任意谓词“是f ”和初始谓词“是真的”在塔斯基(A.Tarski )规约T的限制下,对L中任何语句都满足相同的条件,可以断定 二者具有相同的外延。因此,可以逻辑等值地转换成塔斯基的规约T:(3) S是真的当且仅当 P(S is true if and only if P)。在戴维森看来,根据( 3),赋义性条件能够得到满足,因为只要 陈述一个语 句的成真条件,就等于解释了这个语句的意义。此外,因为任何语句均可化归 为( 3)式语句,亦即说( 3)具有公理性质,所以证明性条件也可得到满足。(二) 反用和扩展塔斯基的真理论是戴维森的第二个策略。所谓“反用”是 说,塔斯基把真理概念作为须用“满足”来
12、定义的概念,而戴维森认为真理是 一个可用于定义“意义”的初始概念。“满足”表征一个对象序列与一个语句 函项的关系。例如,3和2构成一个对象序列3>2,若x=3, y=2,贝U该对象 序列满足语句函项x>y。由此,便可得到一个(3)式的语句:“ 3>2'是 真的当且仅当3>2”。它是规约T“x>y '是真的当且仅当x>y”的一个 实例。 戴维森在批评塔斯基时指出:“满足概念与谓词的指称概念极为相似 实际上,我们可能会将一个谓词的所指定义为满足这个谓词的那类实体。困 难在于一种绝对的真理理论没有真正说明满足关系。例如,当这种理论最终表 征 x飞翔
13、这个谓词的特征时,它仅仅告诉我们说,有一个实体满足X 飞 翔'当且仅 当那个实体飞翔。” 5戴维森认为真理概念是一个初始概念, 它不必依赖指称或满足概念来定义,倒是后两个概念必须依赖真理概念才能得 到解释。因此,他实际上认为塔斯基犯了本末倒置的错误。由此出发,戴维森 力主在解释语言与世界的关系时要取消指称或满足概念的作用。6所谓维森对塔斯基理论的“扩展”是说,塔斯基把规约 T 的运用范围限制戴于 形式语言系统,而戴维森将它扩展到自然语言系统。塔斯基反对扩展的理由在 于他认为有两大困难:第一,自然语言在语义方面的封闭性容易造成悖论(例 如著名的“说谎者悖论”);第二,自然语言在语义方面的
14、模糊性容易导致语 言形式的不可规定性(例如著名的“索引性难题”)。对第一个问题,戴维森 的回答是:悖论主要产生于自然语言中量词的辖域过宽。例如,一个克利特岛 的人宣称:“所有克利特岛的人都在说谎话。”如果其中“所有克利特岛的 人”宽松到包括宣称者本人,那么就会造成悖论。戴维森认为,首先,这一事 实并未表明不能提出一个关于自然语言中语句为真的明确界定,比如限定量词 辖域就是一条有效途径;其次,我们至少可以先把注意力集中于那些不易产生 悖论的部分,然后扩展到整个自然语言系统。实际上,戴维森的回答是:意义 理论的目的不是要改造自然语言,而是要阐明其意义。至于自然语言的语义模 糊性,他认为借助上述语义
15、上升法即可得到消除。例如,对于自然语言牵涉使 用者(u)和时间(t)的“索引性” (indexicality )问题,可作这样的处理:把真理界定为话语( utterance )的谓语, 而不是语句( sentence )的谓词。于是,( 3)便可被扩展成(4) ( u)( t) S是真的当且仅当P。据此,只要结合说话者u及他说出某一语句的时间t进行语境分析,他所说出的话的意义就能按规约T得到解释。 依戴维森看来,这使上述检验性条件能得到满足。(三)戴维森的第三个策略是“宽容原则”( the priciple ofcharity )。 一般说来, 那些说话者对于独立于语言的客观事实会取得一致的意
16、见。戴维森 在贯彻这一原则时,实际上以对 Q2和Q3的肯定回答作为先决条件。在他的一 系列论证中,有三点值得注意:首先,他多次重申奎因认识论的整体论观点: 从根本上说,语言所表达的信念是作为整体与经验世界发生关系的。因此, “一切充当一个信念的证据或对该信念作出辨明的东西都必须来自该信念所从 属的同一个信念整体” 7。其次,戴维森既反对传统对照式的真理符合论, 又反对传统割断语言与世界纽带的纯粹融贯论。他试图在二者之间辟出一条重 建真理符合论的新路,别出心裁地提出了两个口号:“无对照的符合”及“融 贯导致符合” 8。他明确宣称:“我极力主张,对一个人的言语、信念、欲望、意义以及其他命题态度的正
17、确理解导致这样一个结论:一个人的大多数 信念必定是真的,因而可以作出一个合理的推论,即只要一个人的任何一个信 念与其余的大多数信念是相融贯的,它就是真的。” 9最后,戴维森反对在 语言与世界之间插入感觉、印象、所与之类的中介,主张摈弃图式实在二元 论。他认为,“给定图式和实在的二元论这个教条,我们就有概念相对性以及 相对于一个图式的真理。没有这个教条,这种相对性就会荡然无存。当然,语 句的真理性仍然是相对于语言的,但它是尽可能客观的。在抛弃图式和世界的 二元论时,我们并未抛弃世界,而是重建了我们与熟悉的对象的无中介的接 触” 10。三、反实在论:证实意义分析(一)“反实在论”( antirea
18、lism )的命名方式表明它是针对“实在论” (realism )而提出的相反观点。因此,反实在论的建树必定会通过对实在论的批判显示出来。对于Q2达米特(M.Dummet)认为,正确理解和使用语言所需要的事实不是 独立自在的,而必须是能够被人发现、接近、研究和证实的。他认为任何形式 的真理符合论都立足于如下原则:“如果一个陈述是真的,那么就必须具有使 其为真的根据。” 11尽管乍看起来这是无可争议的,但实在论者宣称独立 自在的“客观事实”是语句真理性的根据却是武断的。只要看看他们怎样运用 上述原则就可见其荒唐所在了:他们首先选择不同语句类的真理概念,然后由 此反推实在的性质;换言之,所谓“客观事实”的性质原来是真理概念的衍生 物。况且,我们知道有这样的情形:人们并不认为反事实语句( counter- factualsentences )为真有什么“客观事实”作根据, 却又往往接受它们为 真。虚拟语句和描述无限域中对象的语句也有类似情形。正是基于这些分析, 达米特对Q2作了否定回答。关于Q3,达米特指出:自然语言中存在大量无真值而有意义的语句(比如宣 布、允诺、命令等语句),所以排中律或二值原则不是绝对普遍有效的。为了 在理论上揭示排中律或二值原则的局限性,达米特的策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融资租赁合同 投资合作协议书
- 2025铝合金脚手架搭建与拆除工程承包合同
- 2025年安徽省租赁合同示范文本
- 2025二手房按揭付款买卖合同
- app活动合同样本
- 人参类订购合同样本
- 婚内财产分割协议书
- 51%公司设立合同样本
- 二零二五午托班合伙人协议合同书
- 二零二五海上拖航的种类及性质
- 地下综合管廊工程机电安装工程施工方案
- 高速公路路网数字底座研究与建设
- 药学专业岗位分析报告范文
- JT-T-1246-2019公路与铁路两用桥梁技术要求
- 河南省南阳市唐河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数学试题
- 3D打印混凝土技术的发展与展望
- 2024年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中考二模数学试题
- 医院检验科实验室生物安全程序文件SOP
- 中考语文复习常考名著精练4.《革命烈士诗抄》-有答案
- 山东浪潮数字企业技术有限公司社会招聘笔试真题2023
- JTG D70-2-2014 公路隧道设计规范 第二册 交通工程与附属设施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