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管系统 脉管系统是体内封闭式循环管道系统ppt课件_第1页
脉管系统 脉管系统是体内封闭式循环管道系统ppt课件_第2页
脉管系统 脉管系统是体内封闭式循环管道系统ppt课件_第3页
脉管系统 脉管系统是体内封闭式循环管道系统ppt课件_第4页
脉管系统 脉管系统是体内封闭式循环管道系统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脉管系统脉管系统是体内封锁式循环管道系统,包括心血管系统和淋巴系统心血管系统由心、动脉、毛细血管静脉组成淋巴系统由淋巴管、淋巴器官和淋巴组织组成 Circulation System(1)HeartHeart物质运输,将消化系统吸收的营养物质和肺吸收的氧运送到全身器官的组织和细胞将组织和细胞的代谢产物和CO2运送到肾、肺、皮肤,排除体外保送内分泌器官和分散在体内各处的内分泌细胞所分泌的激素和生物活性物质,作用于相应的靶器官,实现身体的体液调理维持身体内环境理化特性的相对稳定及实现机体防卫功能功能 心血管系统的组成 心脏 动脉 静脉 淋巴管心血管系统的组成组成心脏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循环途径体循环肺

2、循环血管吻合动脉间静脉间动静脉间侧支 动脉:内膜菲薄,腔内有一层内皮细胞,能减少血管阻力;中膜较厚,含弹力纤维和平滑肌,;外膜主要由纤维结缔组织构成,可防止血管过度扩张体循环:血液由左心室搏出,经自动脉及其分支到达全身毛细血管,血液在此与周围组织、细胞进展物质和气体交换,再经过各级静脉,最后经上、下腔静脉及心冠状窦前往右心房的循环肺循环:血液由右心室搏出,经肺动脉干及其各级分支到达肺泡毛细血管进展气体交换,再经肺静脉进入左心房的循环血管吻合及其功能意义血管吻合vascular anastomosis 人体的血管除经动脉-毛细血管-静脉相通连外,动脉与动脉之间,静脉与静脉之间, 甚至动脉与静脉之

3、间,可借血管支吻合支或交通支彼此衔接交通支侧支吻合动静脉吻合动脉网动脉弓心脏心脏的位置和外形心腔心脏的构造心脏传导系心包心脏血管心脏的神经体表投影心脏的位置和外形v肌性纤维性器官v周围裹以心包v斜位于胸腔中纵隔内v约1/3在身体正中面右侧,v 2/3在正中面左方v前方对向胸骨体和第2-6肋软骨v后方平对第58胸椎v两侧与胸膜腔和肺相邻v上连出入心的大血管v下方邻膈v近似倒置的、前后稍扁的圆锥体v可分为一底、一尖、二面、三线v外表:四沟v心尖朝向左前下方,心底朝向右后上方,贯穿心底中央至心尖的假想线,即心纵轴呈斜行,约与身体正中面和程度面呈45度角 v心底:大部分左心房,小部分右心房v心尖 :圆

4、钝、游离,左心室构成,朝向左前下方v胸肋面前面:朝向前上方,约3/4由右心室和右心房,1/4左心室构成v膈面下面:呈程度位,朝向下方并略斜向后,隔心包与膈毗邻,该面约2/3由左心室,l/3由右心室构成v下缘:锐利,接近程度位,由右心室和心尖构成v右缘:由右心房构成v左缘:绝大部分由左心室构成, 仅上方一小部分由左心耳参与心尖搏动:左侧第五肋间隙锁骨中线内侧1-2cm外表四条沟:四个心腔的分界冠状沟房室沟:几呈额状位,近似环形,前方被肺动脉干所中断,该沟将右上方的心房与左下方的心室分开前室间沟:心室的胸肋面后室间沟:心室隔面心尖切迹:前、后室间沟在心尖右侧稍凹陷的会合处左、右心室在心外表的分界房

5、间沟:在心底,右上、下肺静脉与右心房交界处的浅沟,与房间隔后缘一致,是左、右心房在心外表的分界房室交点:房间沟、后室间沟和冠状沟的交叉处心在发育过程中沿心纵轴的轻度向左旋转,左半心位于右半心的左后方假设平第4肋间隙上部,经过心作一程度切面并标以钟面数字:右心室在58点之间;右心房占811点;左心房居111点;左心室与25点相当;房间隔和室间隔大致在10点半和4点半的方位上,约与 身体正中面呈45度角心腔v右心房、室位于房、室间隔平面的右前方,右心室是最前方的心腔,右心房是最靠右侧的心腔,构故意右缘v左心房、室位于 房室间隔平面的左后方,左心房是最后方的心腔,左心室是最靠左侧的心腔,构故意左缘右

6、心房前、后二部前部由原始心房衍变而来,称固有心房,其前上部的锥体形盲囊突出部称右心耳 后部由原始静脉窦发育而成,称腔静脉窦二部之间在心外表以接近心右缘外表的浅沟即界沟为界 v腔静脉窦腔面光滑,上、下方分别有上腔静脉口和下腔静脉口 v下腔静脉口前缘有下腔静脉瓣,下腔静脉口与右房室口之间有冠状窦口v右心房的后内侧壁主要由房间隔构成,房间隔下部有一浅凹,称卵圆窝v冠状窦口前内缘、三尖瓣隔侧尖附着缘和Todaro腱心内膜下的纤维索之间的三角区,称Koch 三角 右心室v右心室略呈尖端向下的锥体形,锥底被位于后上方的右房室口和左上方的肺动脉口占据v右心室腔被一弓形的肌性隆起即室上嵴分为窦部右心室流入道和

7、漏斗部流出道v窦部由右房室口至右心室尖,窦部室壁有许多交错陈列的肌隆起,称肉柱v窦部可见由室壁突入室腔的锥体状肌束,称乳头肌 根据乳头肌所在的室壁位置分为:前乳头肌,l2个,较大,位于前壁下部,其根部有一条肌束横过室腔至室间隔下部,称节制索隔缘肉柱,内有心传导系纤维经过后乳头肌,位于隔壁,多为数个小乳头肌组成;隔侧乳头肌,细小,位于室间隔 节制索v右房室口呈卵圆形,其周缘有致密结缔组织构成的三尖瓣环围绕v三尖瓣基底附于该环,瓣游离缘垂入室腔。瓣膜被三个深陷的切迹分为三个近似三角形的瓣叶,据其位置分别称前尖、后尖和隔侧尖v每个乳头肌尖端发出的腱索与两个尖瓣相连三尖瓣环、三尖瓣、腱索和乳头肌在构造

8、和功能上的亲密关连,常将四者合称三尖瓣复合体 tricuspid complexv漏斗部:动脉圆锥 ,位于窦部左上方,腔面光滑无肉柱,其上端借肺动脉口通肺动脉干v肺动脉口周缘有三个彼此相连的半环形纤维环称肺动脉瓣环,环上附有三个袋口向上、呈半月形的肺动脉瓣,每瓣游离缘中央有一半月瓣小结左心房v分为前、后二部v前部即左心耳,突向左前方,覆盖于肺动脉干根部左侧及冠状沟前部,左心耳较右心耳狭长、壁厚,边缘有 数个深陷切迹,其腔面肌小梁交错成网v左心房后部较大,腔面光滑,有五个开口:后方两侧分别有左肺上、下 静脉和右肺上、下静脉开口,开口处无瓣膜,但心房肌可围绕肺静脉延伸12cm,具有括约肌样作用;前

9、下方有左房室口,通左心室左心室v左心室壁厚约912mm,约为右心室壁的3倍v左心室腔以二尖瓣前瓣为界分为窦部左心室流入道和自动脉前庭流出道 窦部入口为左房室口,其周缘有二尖瓣环, 二尖瓣基底附于二尖瓣环,游离缘垂入室腔瓣膜被两个深陷的切迹分为前尖和后尖:前尖呈半卵圆形,位于前内侧,介于左房室口与自动脉口之间;后尖略似 长条形,位于后外侧与二切迹相对处,前、后尖叶交融,称前外侧连合和后内侧连合左心室前乳头肌多为一发育良好的锥体形肌,起于左心室前壁中部,指向二尖瓣前外侧连合;后乳头肌不甚规那么,起自后壁近室间隔处,对向后内侧连合二尖瓣环、二尖瓣、 腱索和乳头肌在功能和构造上亲密关连,故合称二尖瓣复

10、合体自动脉前庭是左心室前内侧部分此部腔壁光滑无肉柱,缺乏伸展性和收缩性,其出口称自动脉口位于左房室口的前内侧,口周缘有三个彼此相连的、半环形纤维束构成的自动脉瓣环,瓣环附有三个袋口向上,呈半月形的瓣膜,称自动脉瓣与每瓣相对的自动脉壁向外膨出,称自动脉窦v心纤维骨骼 心肌和瓣膜附着处的纤维性支架称心纤维骨骼,包括左、右纤维三角,四个瓣膜纤维环,圆锥韧带,室间隔膜部和瓣膜间隔心的构造右纤维三角:位于二尖瓣环、三尖瓣环和自动脉后瓣环之间,又称中央纤维体Todaro腱:右纤维三角前方与室间隔膜部延续,向后发出圆形纤维束,位于右心房心内膜深面左纤维三角:位于自动脉左瓣环外侧与二尖瓣环衔接处 自动脉瓣环/

11、肺动脉瓣环由三个半环形纤维束构成,位于三个半月瓣基底部膜性的瓣膜间隔/自动脉下隔:自动脉左瓣环与后瓣环相对缘之间心的瓣膜三尖瓣二尖瓣自动脉瓣心壁心内膜endocardium衬贴于心壁内面,覆盖并参与形故意腔内构造,它与血管内膜相延续心外膜epicardium浆膜性心包,被覆心肌层外表 心内膜、心肌层和心外膜组成心肌层 myocardium 心肌和心肌间质组成心肌间质包括心肌胶原、血管、淋巴管、神经纤维及一些非心肌细胞成分等,充填于心肌纤维间心房肌和心室肌被心纤维骨骼分开而互不延续,故心房和心室可不同时收缩心肌走行方向心房肌较薄,其浅层横行,环绕左、右心房,深层为各房所固有心室肌较厚,分浅、中、

12、深三层:浅层斜行,在心尖捻转形故意涡,然后进入深部移行为纵行的深层肌,构成肉柱和乳头肌,中层呈环形,为各室所固有房间隔和室间隔 房间隔:由双层心内膜突以结缔组织和少量心肌所组成;其前缘对向升自动脉中央,后缘与房间沟一致;房间隔较薄,卵圆窝处最薄室间隔:大部分由心肌构成,较厚,称肌部 ;其上方中部有一不规那么形的膜性构造,称膜部膜部右侧面后上部介于右心房与左心室之间,称房室部;前下部介于左、右心室之间,称室间部,是室间隔缺损的常见部位 膜部位于心房和心室交界部位,上方为自动脉右瓣和后瓣下缘;前缘和下缘为室间隔肌部;后缘为右心房壁心传导系 位于心壁内,主要由特殊分化的心肌细胞组成:窦房结房室结房室

13、束及其分支 窦房结:心的正常起博点略呈长椭圆形,位于上腔静脉与右心房交界处界沟上部的心外膜深面,窦房结动脉沿结的长轴贯穿其中央 房室结呈扁椭圆形,位于右心房Koch三角的心内膜深面,其前端发出房室束,将窦房结传来的兴发奋生短暂延搁再传向心室,保证心房收缩后再开场心室收缩 房室束 /His束从房室结前端向前行,穿过右纤维三角,沿室间隔膜部后下缘前行,在室间隔肌部上缘分为左、右束支右束支:单一的索状纤维束,沿室间隔右侧面下行,其起始部位于心内膜深面,中部位置较深,有薄层心肌覆盖,远侧又于心内膜深面走行,经节制带至右室 前乳头肌根部,分支分布于右心室壁左束支:呈扁带状,沿室间隔左侧心内膜深面走行,约

14、在室间隔上、中1/3交界处分为两组分支:左前上支,行向前上方,分支呈放射状分布于左心室 前上部,即前乳头肌、室间隔前部、左心多前壁和侧壁;左后下支,行向后下,分布于左心室隔壁、室间隔中部和后部、后乳头肌Purkinje 纤维网左、右束支的分支在心内膜深面交错构成自律心肌细胞左束支右束支 窦 房 结房室交界 P细胞过渡细胞 房结区结区结希区 希 氏 束浦肯野纤维网心内膜向心外膜延伸与心室肌细胞接触Cardiac Conduction System心脏传导系统 P细胞浦肯野细胞 任务心肌细胞心脏电-机械耦联络统1221233467851.心肌病2.心律失常3.结缔组织紊乱4.房室间隔缺陷5.偏侧性

15、畸形6.肺静脉衔接畸形7.右侧构造畸形8.左侧构造畸形房间隔缺损,ASD 10% 室间隔缺损,VSD 15% 动脉导管未闭,PDA 15%-20% 心包锥体形纤维浆膜囊,包裹心和出入心的大血管根部,分内、外两层外层-纤维心包:是坚韧的结缔组织囊,上方为大血管外膜,下方为隔中心腱内层-浆膜心包:分脏、壁二层。紧贴心和大血管根部外表的浆膜为脏层心外表的浆膜即心外膜,在大血管根部移行为壁层,贴衬于纤维心包内面心包腔:脏、壁二层之间的腔隙称,内含少量浆液,起光滑作用心包窦:在心包腔内,浆膜心包脏、壁层折转处间隙主要功能:膜功能和机械功能心包斜窦心包横窦心包横窦:升自动脉、肺动脉干后方与上腔静脉、左心房

16、前方之间的间隙心包斜窦:右心房后方与心包后壁之间的间隙 ,两侧界是左肺静脉、右肺静脉和下腔静脉心的血管心的动脉供应主要来自冠状动脉;心的静脉血绝大部分经冠状窦回流到右心房,少量直接进入心腔主要是右心房 右冠状动脉:起于自动脉右窦,在右心耳与肺动脉干根部间进入冠状沟,至房室交点构成倒“U形弯曲,分为:后室间支:较粗,是主干的延续,沿后室间沟走行,分支分布于后室门沟两侧的心室壁和室间隔后1/3部左室后支:向左行,分支至左心室隔壁 左冠状动脉:起于自动脉左窦,在肺动脉干和左心耳间左行,分为 :后室间支:沿前室间沟走行,绕心尖切迹至后室间沟,与右冠状动脉的后室间支吻合,前室间支向左侧、右侧和深面发出三

17、组分支,分布于左心室前壁、部分右心室前壁间隔2/3部旋支:沿冠状沟左行,绕过心左缘至左心室隔面,多在心左缘与后室门沟之间的中点附近分支而终,分布于左心房、左心室左侧面和隔面室间隔动脉 右优势型:右冠状动脉分布于右心室膈面和左心室膈面一部分,此型占71.35平衡型:左冠状动脉旋支和右冠状动脉分别分布于左、右心室膈面,互不跨越后室间沟,此型占22.92左优势型:左冠状动脉旋支分布于左心室膈面和右心室膈面的一部分,此型占5.73冠状动脉的分布类型左、右冠状动脉在心胸肋面的分布比较恒定但在隔面的分布范围变异较大壁冠状动脉心肌桥冠状动脉的壁内分支静脉心的静脉经三条途径回心心静脉之间的吻合远较动脉丰富心最小静脉Thebesian静脉 位于心壁内的小静脉,直接开口于各心腔主要是右心房心前静脉anterio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