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上教材分析_第1页
二上教材分析_第2页
二上教材分析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单元 长度单位 一、教学内容 "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认识线段二、编排特点 1使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数学是人类经过曲折的探索过程建构起来的, 但它在呈现时, 常常省略了产生发 展的曲折过程, 以非常概括、 严谨的形式展现出来。 而小学生由于感性认识还不 够丰富,抽象思维能力还未形成, 所以学习起来会感到抽象困难。 但是个体的认 识应遵循人类认知发展的一般规律, 作为小学生也不例外。 因此作为教学内容的 数学,在呈现时,应该按照儿童学习数学的特点, 还原数学生动活泼的建构过程, 让学生亲身经历类似的创造过程, 用自己的活动建构对人类已有的数学知识的理 解。2重视长

2、度观念的建立。 米和厘米是两个最基本的长度单位,如果学生对这两个长度单位的实际 “大小 ” 形成了较鲜明的表象, 就可以正确运用他们进行估测或实测, 也容易掌握单位间 的进率。为了帮助学生建立 1厘米和 1米的长度观念,教材采取了这样一些措施:(1)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学生建立厘米和米的长度表象。比如,教学1 厘米时,借助图钉、手指的宽度帮助学生建立1厘米的表象。 教学1米时,伸开两臂比划 1米有多长,体验1米的实际长度。(2)给学生提供测量实际长度的机会。在进行实际测量的活动中,一方面可以 丰富测量的经验, 体会数学知识的作用; 另一方面也能进一步加深和巩固有关长 度单位的观念。如测量铅笔、身高

3、、黑板等各种物体的长度,测量跳远的长度。 让他们认识一些不同的尺子, 实际练习读取厘米尺与皮尺等尺上的数值, 充实实 际测量的经验并巩固长度观念。(3)培养估测意识。估测在实际生活中经常用到,这也是培养学生空间观念的 一个重要方面。估测既可以巩固长度观念, 更重要的是可以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 教材在学生积累了足够的实际测量经验后,给他们提供了先估测再实测的练习, 让学生比较估测与实际测量所得结果的差别,从而修正自己的量感与估测策略。 如第 6、 8 题。3改变了线段的编排。线段与直线有着密切的联系, 过去是利用 “线段是直线的一部分 ”来教学的。 但直 线的概念比较抽象, 无限的特点学生不容易

4、理解, 实际生活中无法借助实际例子 帮助学生理解。 因此教材在这里不教学直线, 只教学线段, 采取给出线段直接描 述的方式说明什么是线段。三、具体编排1 长度单位l 例 1(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1)重点是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了解知识的来源。(2)从量化的角度描述物体的长度:选一个物品作测量标准,了解所测物体有 多少个测量标准那么长。(3)通过两方面体现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用不同的测量标准测量同一长度,得到的测量标准数不同。用不同的测量标准测量不同长度,得到的测量标准数可能相同。得出结论: 需要一个统一的测量标准。 用同一测量标准度量同一长度, 得到的单 位长度数量相同, 用同一测量

5、标准度量不同长度, 得到的测量标准数不同。 所以, 在测量、比较长度时,必须使用同一测量标准。(4)使用 1 厘米见方的正方体,一是学生的学具里都有 1 厘米见方的正方体, 二是为了后面引出 1 厘米的概念。 其实,还可以使用其它的单位长度, 如曲别针、 硬币等。在实际生活中,根据测量、比较的需要,可以选用不同的单位长度。不 同的国家选用的单位长度也经常是不同的,如我国的寸、尺、丈,英国的英寸、 英尺,国际通用的有毫米、厘米、分米、米、千米。做一做 P2(1)第 1 题,让学生估计每种蔬菜大约有多少个方格长。 让学生学会把物体的长短与测量标准的数量对应起来, 能够量化地比较 (一年 级上册中在

6、方格纸上比较各种物体的长短是一种渗透)。让学生进行估计,培养学生的长度观念,尤其是离方格远的物体。 方格是一个一个排列起来的,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直观地估计出来, 难度不算太 大。(2)第 2 题,通过活动让学生掌握用一个测量标准去量一个物体长度的方法。 比例 1中的测量方法稍难一些, 学生不再使用多个测量标准与被量物体进行比 较,而是使用一个测量标准进行测量, 测量时要求学生量完一次后, 从前一次量 的终点开始测量。教材中选取削过的铅笔进行测量可能不太合适, 应该用同一单位长度度量不同 的物体,再比较它们的长度。( 3)第 3 题,估计不同的文具大约有多少个 1 厘米见方的正方体那么长。 逐渐

7、过渡到用 1 厘米的单位长度进行度量,为引出长度单位 “厘米 ”做准备。 估计时,比第 1 题难度加深,要求学生在头脑中完成用正方体测量的过程。 学生估计完以后,可以用实际的正方体量一量,看看估得准不准。l 认识厘米( 1)例 1 中已经引出了将正方体作为统一的单位长度,但每次都拿正方体不方 便,由此引出直尺, 向学生说明直尺是人们为了方便测量而发明的, 尺上的刻度 都是统一的。并用一条线段引出 1 厘米的长度。(2)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建立 1 厘米的长度观念。 把正方体、直尺、线段放在一起,使学生初步感受 1 厘米有多长,同时也为用 直尺测量长度做准备。 教学时, 要让学生拿出一把尺子观察

8、一下, 认识一下尺上 的刻度及实际长度。学生初步认识 “1厘米”的实际长度后,设计了估计图钉的长大约是 1 厘米和量 量哪个手指的宽大约是 1 厘米两个活动,使用多种直观物体帮助学生巩固 1 厘米 的长度观念,形成 1厘米的表象。教学时,还可以让学生想想还有什么东西大约 是一厘米长。例 2 (用厘米量)教材中给出了量纸条长度的正确方法, 但只是其中一种方法, 教学时如果学生能 够发现更多的方法, 要给以鼓励, 如从 1 厘米量到 6 厘米,可能有的学生知道用 61=5 厘米,但也要引导学生避免看成 6厘米。l 认识米(1)米尺的引入不再像以前那样直接给出,而是让学生通过用学生尺量黑板, 感觉到

9、很麻烦,很自然地引出。( 2)与“1厘米 ”的认识一样,教材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建立 “1米”的长度表象。 实际观察米尺量身高量臂展例 3 (米和厘米的关系)(1)通过用不同的工具量 1 米长的绳子,让学生通过活动,自己去发现米和厘 米的关系。 例如,教学时可以提出问题 “你知道 1 米等于多少厘米吗? ”然后提供 各种各样的工具, 让学生自己设计活动去探索, 教材上量绳子的活动只是提供一 个范例。(2)教材上开始出现卷尺、皮尺(做一做),让学生认识更多的测量工具,并 理解根据不同的测量需要可以选用不同的测量工具。做一做 P5 使学生通过活动知道,量跳远距离是从起点量到落点的脚后跟的距离。2线

10、段 认识线段 以前:先讲直线,再引出线段 “在直线上点两个点, 这两个点间的一段叫做线段 ”。 修订教材就改过来了。(1)用三个直观图直接形象描述出线段的特征:直、有两个端点。(2)让学生运用量长度的方法量出线段的长。画线段 与量长度一样, 教材只是给出了最基本的画线段的方法, 学生如果有其他方法也 可以。练习一第 3 、4、 5 题,是实际测量的题目,要让学生根据实际的测量需要选择该用什么 工具。第 6 题,先估测再实测,重点是培养学生的长度的观念。第 9 题,第一次出现带单位计算。 计算第 1 小题时, 可以让学生联系实际的例子 进行计算,如 14 厘米的纸条剪去 8 厘米,还剩几厘米。再

11、类推到第 2 小题。 第 10 题,利用人的视觉误差,让学生进行判断。四、教学建议 1注意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这是本套教材和九义教材区别最明显的一点,教学时应注意体现。 2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学生形成厘米和米的正确表象。认识长度单位, 不仅要让学生知道一些单位的名称和单位之间的进率, 更重要地 是了解每一个长度单位的实际长度, 能够在实际中应用。 为了做到这一点, 教学 时应注意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等实践活动,了解1 厘米、1 米大致有多长,从而初步建立起厘米和米的长度表象。3把握好线段的教学要求。(尽量不要把直线和线段进行对比) 过去线段是从 “线段是直线上两点间的一段 ”

12、来教学的,现在教材根据学生的接受 能力改编了教材。 因此教学线段时, 不应再从线段与直线的关系来教学, 而应采 取直接描述的方式。 如果教师要补充线段的练习, 尽量不要将直线与线段进行对 比。第二单元 100 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一、教学内容 背景:一年级下册学生学过了两位数加、 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口算, 学生对于相 同数位的数相加, 进位、退位等思想和技巧已经基本掌握, 二年级下册还将学习 百以内的加减法口算。本单元在整个学段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1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进位)2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退位)3问题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4连加、连减、加减混合5加减法估算二、编排

13、特点1从实际情境中引出计算问题,使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计算问题的过 程。课标 “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两位数加两位数:乘车参观博物馆的问题两位数减两位数:奥运申办城市得票数的比较问题解决:学校卫生评比连加、连减:摘西瓜、运西瓜加减混合:公共汽车上、下人加减法估算:购买日用品需带多少钱 所以,计算内容本身就是一个解决问题的过程。2借助直观操作(摆小棒)帮助学生理解算理。3体现算法多样化。(1)不进位加、不退位减中既可用口算,也可用笔算。( 2)连减 P27( 3)估算策略的多样化。4让学生通过交流、探索,自己归纳出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法则,充分发 挥学

14、生的主体作用。三、具体编排1两位数加两位数主题图(1)通过参观博物馆乘车的情境引出数学问题,使学生知道数学问题的提出是 有现实意义的,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2)图中包含着解决 “哪两个班可以合乘一辆车 ”的实际问题所需的信息,如每 辆车准乘 70 人,每个班的人数都是已知的。可以引导学生将现实问题转化为数 学问题: “哪两个班的人数相加,和不超过 70?”让学生列出每两个班人数相加 的算式,使学生看到例1例3中的算式都是自己列出来的,发现知识的前后联 系。(3)学生还可能提出更多的问题,要鼓励学生提问题的意识和习惯。 不进位加例1(1)两位数加整十数,一年级下册已经学过,这儿的重点

15、是通过口算引出笔算。(2)从主题图中抽取出其中两个班,自然地引出计算问题。(3)多种算法:小女孩直接运用学过的口算解决问题。小精灵提出还可以用笔 算。(4)列竖式时,借助小棒,小棒用一种形象的竖式形式摆出来,与竖式相对应, 使学生很容易完成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使学生学会竖式中的对位。(5)计算时,把分步演算的过程放在虚框里,使学生看到整个动态的计算过程。(6)最后让学生通过讨论,说一说列竖式计算时应注意什么。只要学生说的有 道理,教师就应该鼓励。虽然教材上是从个位加起的,但在不进位加中,从个位 加起并没有显出其必要性来,如果学生觉得不一定要从个位加起,也没关系。做一做” P9题目都是一年级下册

16、学过的两位数加一位数、 整十数,重点是解决竖式中的对位 问题。例2(1)一般的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2)编排与例 1 一致。(3)小精灵的问题“你是从哪位加起的?还可以怎样加? ”就是鼓励学生采取多 种计算策略,可以从个位加起,也可以从十位加起,为以后的 100以内的加减法 口算做准备。做一做” P10与P9 一致。进位加例3(1)整个编排方式与前面一致。(2)教学时要结合小棒操作,帮助学生理解如何进位,以及十位如何相加。(3)使学生体会在进位加法中从个位加起的必要性。 笔算加法法则的总结不再给出现成的结论,而是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讨论交流,自行总结。做一做” P12让学生利用图中的信息

17、解决实际问题。练习二第 6 题,改错,重点是解决进位的问题。第 7 题,第一次出现复式统计表,为二年级下册正式教学复式统计表做准备。第 8 题,有几个采不走的蘑菇,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开放性。第 9、10 题,结合计算,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第 1 0题体现了很大的开放性, 第2小题可以先让学生估算一下,再精确计算,最后再判断,引导学生思考,怎 样才能把所有情况都列出来,渗透组合的思想。第 3小题要引导学生先判断出哪 两样玩具要花的钱最少,并不需要计算,帮助学生在解决问题时灵活地思考。 2两位数减两位数主题图( 1 )结合北京申奥成功的现实情景,用统计表的方式给出各申办城市的得票情 况,一方面使学

18、生看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是从现实问题中引出来的, 另一方面,为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素材。(2)这个题材很新,与计算问题的结合也很自然。(3)教学时可以让学生根据统计表说说各个城市分别得了多少票,可以提出什 么问题,进而让学生根据提出的问题列出相应的算式。不退位减例1(1)小精灵提出问题,两学生从统计表中找出解决问题的信息。( 2)多种算法:口算(在这儿还不是统一要求),笔算, “还可以怎样算”提示 学生发现更多的算法。(3)列竖式时,借助形象数位表,与竖式相对应。因为不退位,学生观察直观 图就可以理解。(4)编排与不进位加一致。退位减例 2(一般的退位减)(1)借助小棒操

19、作,用表格形式把小棒操作的每一个步骤与竖式计算的每一步 对应起来,使学生获得退位计算的形象支持。(2)重点是掌握如何退位,退位过程中十位数与个位数怎样变化。(3)提出问题:从十位减起方便吗?使学生认识到在进位加、退位减中从个位 加减比较方便。例 3(被减数个位是 0 的退位减) (1)脱离形象支持,抽象程度更高。(2)重点让学生运用迁移、类推掌握个位要算几减几。 笔算减法的法则总结 与加法一致。做一做” P19 包括一些以前用口算就能计算的两位数减一位数,让学生进一步掌握笔算的方 法。练习三第 2 题,把 9080和 908 对照编排,重点是让学生学会对位。第 4 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计算解决

20、实际问题。第 6 题中的几种错误是学生经常犯的,如退位时十位上虽然点上圆点,但相减时 没有减少 1;不该退位时也退位了。第 7 题,要让学生在判断是否退位的情况下进行计算。第 9 题,连续退位减,渗透除法的思想。第 10 题,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解决实际问题,知道找零问题用减法。第 13 题,让学生利用统计表中的数据提问题并解决,开放性很大,重点是培养 学生根据信息提问题的意识和能力。问题解决例4(1)教学“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问题,与“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 几”的问题是同一类问题,是具有特殊数量关系的问题,专门安排例题。(2)教材设计了一个全校卫生评比的情景,给出了部分年级在

21、卫生评比中所得 红旗的情况,但每个班所得红旗数没有出全,下面一部分被树挡住了,只能通过 一一对应看出各列之间的相差数,其他的信息通过学生的对话给出。(3)教材利用两名学生的对话,自然引出 “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问题。 要求的数不能直观数出,必须根据两个数的关系,通过分析数量关系求出。(4)最后教材通过小精灵提出“你能说出别的班得多少面红旗吗? ”让学生利用 图中的信息提出其他问题并解决。做一做” P23(1)这是一个商店卖球的情景,给出 3种球的价钱,并说明“每个球优惠 8 元”, 也就是现在每种球的价钱比原来少 8 元,两个学生想足球、篮球多少元,实际上 就是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的

22、问题。(2)从下面“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看,这题就是一个开放性的题,学生可以 提的问题,几乎可包含百以内加减法的所有情况。 如计算两个球相差多少元,两 个球一共多少元等等。(现在的教材从表面看习题少了,但题量还是很大的,好 些题都可以提出很多问题。)练习四第 1 题,结合生活实际(题材源于北京什刹海的人工野鸭岛),向学生渗透环境 教育。第 4 题,不需要精确计算,只需估算就行了,如果学生用笔算也可以,但要注意 培养他们灵活选择算法的意识。第 5 题,结合生活实际,题材新,重点是让学生利用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问题。 应引导学生提出有意义的问题。第 6 题,渗透环境教育。第 7 题,人民币的计算,

23、要引导学生把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小玉攒的钱比 字典的价格少 3 元。”3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顺序已经在前面学过,在这儿的重点是列竖式计算。特点:(1)由实际问题引出计算问题。例 1、例 2都是摘、运西瓜的事,且是有联系的,例 2 中的被减数是例 1 算出的 和。( 2)提供信息的方式略有不同。例 1:用统计表呈现数据,直接提出问题,引出算式。例 2:通过对话给出信息,提出问题,引出算式。既可以用连减,也可以先计算一共运走多少个。体现了解决问题的策略多样化。(在本套教材中,对于解决问题是用两步计算,还是列出一个综合算式,并没有 太明确的区分,只要能解决问题就行。)例 3:数据标在图中,

24、直接提出问题,引出算式。练习五第 3 题,可以改变三个加数的位置,增加计算的训练量。加减法估算课标:“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 在前面已经渗透了有关估计、估算的内容,这儿是第一次正式教学。但近似数的 概念、约等号还没出现,只要求用语言叙述估算的过程。1例 4(1)利用生活中常见的估算情境说明估算的必要性:用估算还是精确计算是根 据计算的精确度需要而定的。(2)估算策略的多样化。(两步都用估算;一步估算,一步精确计算)(3)估算的结果不是最重要的,重点是要让学生解释估算的过程。即使估算的 结果相同,估算的过程也可能不同。2练习六第 1 题, 31+52、38+39 更能体现

25、估算策略要因题而宜。第 2 题,开放性更大,因为 20 多枝本身就是一个模糊的数。“生活中的数 ”主要是培养数感,估计意识。整理和复习1计算:重点是复习加减法笔算计算法则的异同点。2解决问题:重点是培养学生根据提供的信息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体现开 放性。3练习七第 6 题, “10年以后 ”既可以看作多余条件,也可以利用它解决问题,因为学生 理解“恒量”的概念可能会有困难。五、教学建议1利用情景图,让学生充分体验提出数学问题的现实意义,培养他们从日常生 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和能力。2借助直观、操作,帮助学生理解算理,尤其是进位和退位的过程,要让学生 通过捆小棒和拆小棒来帮助理解。3要让学生

26、灵活采取计算策略,对口算、笔算和估算的选择要根据计算的要求 和实际需要而定。在每一种计算里面(如估算),也可以采取不同的计算策略。 4发展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教材中很多地方都没有给出现 成的结论,而是要让学生通过讨论去归纳、总结。新课标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材分析 ( 三) 第三单元 角的初步认识一、教学内容 1角的认识、画角 2直角的认识、判断直角、画直角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 2使学生初步认识直角,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三、编排特点 1结合生活实例认识角和直角。(1)知识的引入:从校园生活情景中引出角和直角。从实物中

27、分别抽象出角和 直角。使学生经历从生活实际中抽象出数学知识的过程, 学会从数学化的角度观 察周围的世界。(2)知识的应用:让学生说说周围哪儿有角、直角,安排“生活中的数学”, 使学生了解数学在生活中的存在以及作用。2通过实际操作活动,帮助学生认识角和直角。 折纸,做活动角,用三角板比,画角四、具体编排 主题图 呈现了一个校园的情景图, 先让学生感性、 直观地看到角在生活中无处不在: 做 操同学伸开的双臂、足球门、足球场的边界、小旗、花工的剪刀、教师手中的三 角板、远处钟楼的时针与分针。教材中用红色标出了其中一些角。角的认识1例 1(认识角)(1)从实物中抽象出角的一般模型(锐角、钝角、直角),

28、体现了知识逐步抽 象的过程。(2)直接用图形描述角的概念,并在图上标出顶点和边(类似于线段概念的引 出),使学生通过直观、形象的观察初步感知什么是角以及角有什么特征。至于 角的定义“从一点向两个方向画射线, 所夹的部分就是角”这样的严格定义, 不 必给出。教学时要注意把握教学要求。(3)通过操作活动进一步认识角。通过制作活动角、 用纸折出大小不同的角, 使学生再一次感受角的顶点和边的特 征,并直观地认识到角是有大小的。2例 2(画角)学生画的时候,并不要求其中一条边是水平的。3. P40“做一做”第 1 题,教材上只是一个范例, 要让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 可能有的学生指 出的并不是这儿所说

29、的严格意义上的角, 要引导学生从角的顶点和边这两点去思 考。认识直角1. 例 3(认识直角) 编排与角的认识一致。要让学生理解直角是一种特殊的角。2. 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1)教材上利用学生手头最容易找到的直角、锐角、钝角(书本、红领巾)让 学生用三角板比较, 要让学生自己说说应该怎样比较 (顶点和一条边重合, 看另 一条边)。(2)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再找一些东西来判断一下。3. 画直角 教材上给出画的过程。学生画直角的两条边不一定是水平的竖直的。4. P41 “做一做”第 1 题,学生找到直角后,可以让它们用三角板验证一下。第 2 题,可以用三角板画, 也可以先判断出水平线与竖直线所成

30、的角是直角, 用 其他直尺画。 鼓励学生发散思维, 直角的开口方向可以随意, 并不只有常见的一 种,避免思维定势。练习八第 1 题,重点是要让学生理解角的顶点和边的特征。第 3 题,都是 30 度,让学生通过拿三角板比较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第 5 题,除了围正方形、长方形,还可以任意围出一个图形,判断有多少个角, 有多少个直角。第 7、8 题,不作统一要求,要让学生通过角的定义,采取适当的策略,有规律 地数出有多少角而不漏不重。“生活中的数学” ,重点是让学生认识到角在生活中的应用性, 如木工用的角尺, 就是运用了同位角都是直角的原理来画平行线。 塔吊是通过改变角度的大小来改 变重物与

31、目标物的距离。五、教学建议 正确把握教学要求。 只是通过观察实物、实际操作初步认识角和直角,不要做严格定义 第四单元 表内乘法 编排上的变化: 1除法不再结合着乘法同时出现。 2乘法的意义不变,但从义务教材修订开始时,不再区分乘数、被乘数。一、教学内容乘法的初步认识 /5 的乘法口诀 /2、3、4的乘法口诀 /乘加、乘减/用乘法解决问 题 /6 的乘法口诀二、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乘法运算的意义。2. 使学生知道乘法算式各部分名称, 知道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熟记26的乘 法口诀,会用口诀熟练口算有关乘法算式。3. 使学生会根据乘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三、编排特点1. 体现

32、知识的形成过程。(1)一般加法相同数相加乘法( 2)口诀的编制以加法的得数为基础。2. 为学生的自主探索提供了很大空间(让学生经历编制乘法口诀的过程)。3. 体现算法多样化(乘加、乘减)。4. 重视基础知识教学,提供了多种练习形式,帮助学生熟记口诀。四、具体编排主题图(1)展示了游乐园一角的情境,其中包含了四个相同加数相加的例子:大转盘 每个吊厢里坐 4 人,过山车每个车斗里坐 2 人,小火车每节车厢坐 3 人,每个桌 子旁有 3 把椅子。使学生知道同数相加在生活中到处存在,为引入乘法做准备。(2)学生会列乘法算式后,可以回过头来让学生用乘法算一算主题图的人数或 椅子数。充分利用主题图。乘法的

33、初步认识 与以前引入乘法不同: 义务教材中区分被乘数、 乘法的不同含义, 对于每个加法 算式,只能改写成一个乘法算式; 修订以后, 利用方阵排列用两个加法算式同时 引出两个乘法算式。 本册教学的思想与修订教材一致, 但不再出现方阵排列的例 子,每个乘法算式可以表示两种不同的含义, 每个可以用乘法表示的事件都可以 用两个乘法算式表示。1. 例 1(引出乘法算式)(1)由学生用小棒摆图形的活动情景图引入,让学生说一说每个小朋友摆出了 什么图形,每个图形用了多少根小棒,引导学生列出加法算式。(2)让学生把加数都相同的加法算式单独列出来,并重点看其中一个算式。教材直接说明像这样的加法,可以用乘法表示。

34、然后让学生观察有几个3,实现从加法到乘法的转换 (因为做加法时, 对有几个相同加数并不关心, 而列乘法算式 时,这是一个必要条件) 。然后直接给出两种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 认识乘号。 使学生通过看乘法算式,初步体会乘法的意义(几个几相加可以用乘法表示), 知道乘号两边的数在加法算式中分别表示什么。( 3)最后让学生模仿着列出其他两个乘法算式, 要求学生运用迁移类推的方法。 ( 4)乘法算式中的得数都是由加法得来,例 2、3 同样。 由上,引入乘法的过程:一般加法算式特殊加法算式乘法算式。2. P46“做一做”加法、乘法对照出现, 更多的还是从如何把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这个角度来 处理的。3

35、. 例 2实物图、加法算式、乘法算式对照出现,帮助学生认识乘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 进一步理解两个因数在加法算式中分别表示什么,体会乘法的意义。4. 例 3通过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的比较,使学生体会用乘法计算的简便。 在这儿只出现一个乘法算式, 使学生知道用乘法算式表示时, 可以任意使用其中 的一个。5. 练习九第 1 题,图意和加法算式是开放的,可以表示 4 个 2,也可以表示 2 个 4。第 7 题,引导学生不要机械地理解“只有相同数相加, 才能用乘法表示”, 如最 后一个算式可以列成4X 2,如果有的学生把第1小题列成3X 3+2或3X 4 1或 2X 4+3,把第4小题列成4X 3 4,教

36、师可以在鼓励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只 用乘法算式可以表示吗?”第 8 题,两题是有关联的,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乘法和加法的关系。 第 2 小题的积 可以直接运用第 1 小题的和。第 9 题,可以列出乘法算式,积由加法计算得到。第 10 题,利用同一算式的不同表示方法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探26的乘法口诀变化:把 5 的乘法口诀放到最前面,因为学生对五个五个数更熟悉。5的乘法口诀1.例 1(1)通过摆小棒的操作活动,问学生是怎么数一共用了多少根小棒的,突出五 个五个数的方法,由于学生有一五一十数的经验, 容易理解乘法口诀的归纳规律。(2)结合数小棒,出现连续加 5,进一步抽象化。通过乘法的含义,

37、为下面乘 法算式的积提供答案。(3)从一开始就把两个可用同一口诀计算的乘法口诀与乘法口诀并列排放,不 用专门安排例题教学这一知识点。( 4)前两个乘法口诀教材直接给出,让学生通过观察这两个口诀与前两个乘法 算式的关系, 总结归纳乘法口诀的规律, 通过讨论交流, 自己探索出编乘法口诀 的方法,并编出剩下的口诀。2. P51 “做一做”除了完成书上的题目, 还可以扩展。可以逐次增加一盒西红柿, 巩固5的所有口 诀。3. 练习十第 1、2题,通过活动的形式巩固口诀。开始可以先按顺序说口诀,再打乱顺序,要保证一定的练习量。第 6、 7、 8 题,让学生运用口诀进行计算。2、3、4 的乘法口诀 1例 2

38、、例 3(1)由于 2、3 的乘法口诀比较简单,教材没有让学生进行操作,也没有把连续 加和乘法对照出现,而是通过观察形象的情景图,直接写出乘法算式和口诀。 (2)两题的情境是连续的,使学生感受到在一个连续的故事情境中学习知识。 (教师可以用故事的形式进行教学)编排方式与 5 的口诀一致 学生自己编。3. “一一得一” 让学生通过“一二得二”、4. P55“做一做”2例 4学生已经有了编口诀的经验, 在这儿可以更放手地让一三得三”、 “一四得四”、 “一五得五”来类推。通过对口令的游戏形式让学生熟记口诀。乘加、乘减1例 5 (1)目的:一是为了使学生在忘记口诀时,通过联想相邻口诀来计算得数,如

39、4X4可以通过4X 3+4得到;二是增加一些练习的形式。(2)通过一个富有童话气息的情境引出,学生会觉得有兴趣。教学时可以让学 生自己讲述故事的情景。( 3)体现算法多样化:连加、乘加、乘减。引导学生通过讨论交流,发现解决 这个问题有多种方法, 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来思考问题, 体会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 的思想。( 4)计算顺序在这儿不用提到。2. P56“做一做”第 1 题,要让学生列出算式后说一说是怎么想的。 尤其是列乘减算式时, 需要学 生在头脑中虚拟性地在最后一个盘里加一个桃。第2题,可以直接用乘加、 乘减计算。 前三题也可以转化成一个乘法算式后再直 接用口诀计算,反映了通过相邻两句口诀的关

40、系来记忆口诀的思想。练习十一第 1 题,形式活动。可以运用口诀解决,也可以用数格子或加法的方法解决,但 要引导学生通过口诀解决。第2题,形式活动。使学生进一步明确一句口诀同时适用两个算式。第46题用丰富的情境,让学生解决乘加、乘减的问题。教学时,要让学生互相之间交流,体会算法多样化的思想,开阔思路。第 6题,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 来思考,可以横向看,也可以纵向看。用乘法解决问题1.例 6通过生动有趣的情境, 引出数学问题。 让学生根据问题去寻找信息, 再根据乘法 的含义列式计算。培养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加以应用的意识和能力。2. P59“做一做”(1)提供了丰富的情境,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

41、2)重点是培养学生根据情境提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使学生经历提出问题 寻找信息解决问题的整个过程。(3)对于同一个问题可能解决的方式有多种,要让学生形成交流各自算法的习 惯。如计算“一共有多少只猴?”有的同学可能想“一共有 4堆猴,每堆 2只”, 列式是4X 2,有的同学可能想“3棵树,每棵上有2只猴,地上有2只”,列式 是 3X 2+2。3练习十二第 1 题,可以横向看,也可以纵向看,列式都相同。 第3题,开放题。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提出不同的问题,再解决。6 的乘法口诀1例 7( 1)编排方式与前面基本一致,情景图可以让学生直接观察,也可以一条一条 摆出来。摆一条,完成一个口诀。(2)用列表

42、的方式代替连加的形式,渗透函数思想,又能看到积与其中一个因 数的关系,便于编制口诀。(3)所有算式的积和口诀都要学生填出来。教学时,可以完全让学生通过迁移 类推完成任务。2练习十三第 1 题,乘加和乘法对照编排, 突出利用相邻两句口诀的关系帮助学生记忆口诀。第 8 题,让学生看积想因数,训练逆向思维。第 9 题,让学生根据得数填相应的运算符号,可以让学生进一步巩固乘法口诀。第11题,问7只小猫钓的鱼比40条多还是少,由于学生还没学 6X 7,需要学 生对6X 6+6进行估算。最后的数学游戏让学生通过游戏活动中自然地巩固了16的口诀,又很有趣,同时渗透爱护青蛙的环境教育。整理和复习116 乘法口

43、诀表的复习(1)找出乘法口诀表的排列规律。 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找出所有的排列规律:横向、纵向、斜着。(2)用 16 的乘法算式摆出排列有规律的表。 教材上按照乘法口诀表的排列顺序排出乘法算式, 学生可以利用自己的规律排一 排,只要说的有道理, 都可以。使学生通过合作进行“创作”, 体验成功的快乐。 2用乘法解决问题的复习3练习十四第 3 题,开放性很大,使学生通过从身边的事发现、提出用乘法计算的问题,感 受乘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培养学生从数学化的角度观察事物的习惯。 教学时, 要引导学生进行充分的交流。五、教学建议1要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乘法在这儿是第一次出现, 要让学生经

44、历从相同数相加到乘法的转变过程, 体会 到出现乘法的必要性, 尤其是当相同加数个数很多时, 体会到用乘法计算的简便。 2要让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经历编制乘法口诀的过程,而不是机械地记 忆口诀。3保证一定的训练量,完成熟记 26乘法口诀的教学目标。20 以内的口算以及表内乘法都是学生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熟练掌握的基础知识,要求脱口而出。根据一般规律,绝大多数应达到每分钟做8题。为了达到这个目 标,教师要有计划地组织练习,要充分挖掘教科书上练习形式蕴含的丰富内容, 灵活使用,使学生熟记26的乘法口诀。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的教材分析首先我们得知道,这一册教材与前两册教材相同,都是以数学课程标准

45、的基本理念和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为依据,在总结现行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材 研究和使用经验的基础上编写的。教材中一方面努力体现新的教材观、教学观和 学习观,同时注意所采用措施的可行性,使实验教材具有创新、实用、开放的特 点。另一方面注意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既注意反映数学教育的新理念, 又 注意保持我国数学教育的优良传统,使教材具有基础性、丰富性和发展性。那下面我们主要从两大方面来说:一、教学内容的编排。二、各单元内容的教学建议。首先来说教学内容的编排,这册教材共包括九个单元,主要包括四方面的内 容。(一)数与代数1. 第一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2. 表内乘法。第四单元:26的乘法口诀

46、第六单元:79的乘法口诀表内除法没有结合表内乘法在本册出现, 而是放到二年级下册出现,主要目 的是分散难点(二)空间与图形第一单元:长度单位(认识厘米和米)这里要注意让学生经历统一的长度单位的过程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第五单元:观察物体(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轴对称、镜面对称)(三)统计与概率第七单元:统计(以1当2的条形统计图)继续学习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的方法,认识以一当二的条形统计图。(四)实践与综合应用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排列组合、逻辑推理)这是新的教学内容,主要介绍一些简单的数学思想。我长高了 ”、 “看一看,摆一摆”,第一学段主要是通过模拟现实与数学游戏,巩固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

47、 实际问题。第二学段的综合应用”重点是让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进行简单的课题 研究。我认为本册教材主要体现以下六方面的特点:一、笔算教学与解决问题教学有机结合, 使学生在学习计算的同时,经历解 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应用意识。二、提供关于空间与图形的丰富素材,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三、表内乘法教学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加强教学过程的探索性。四、结合有关教学内容加强估计意识与能力的培养。五、注重体现探索性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探索和创新的意识。六、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下面我们从各个单元来具体解读教材,也就是了解各单元内容的教学建议。第一单元长度单位

48、首先我们得了解在这个单元里面我们要让学生学习掌握的内容是什么?要 达到什么样的教学目标?一、教学内容让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教材是这么安排的,先通过例1让学生自己实践,经历统一长度单位的过程, 明白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例 2是认识1厘米,建立1厘米的表象,并会用 厘米来量长度。例3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建立1米的表象,接着通过用不同的 工具量1米长的绳子,让学通过活动,自己去发现米和厘米的关系。让学生认识线段。我记得以前是先讲直线,再引出线段:在直线上点两个点,这两点间的一段叫做线段。”而现在的教材是用三个直观图直接形象描述 出线段的两个特征:直、有两个端点,象这样的就是线段。我想是因为

49、直线的概 念比较抽象,其 无限长”的特点对于二年级的学生不容易理解,也无法借助实际 生活中的例子帮助学生理解。接下来,教材说明线段是可以量出长度的, 并让学 生量一量线段的长度,学生已经具备了测量纸条长度的能力,测量线段的长度就 迎刃而解了,当然学生量的方法多种多样,我们鼓励学生采用多种量法。最后让 学生画线段。二、教学目标要达到以下三个教学目标:1 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 1米、丨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 米=100厘米;2 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3 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三、教学建议下面谈谈本单元我自己认为的一些教学建议。1、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数

50、学是人类经过曲折的探索过程建构起来的, 但以前的教材在出现某个数学 概念时,常常省略了产生发展的曲折过程,以非常概括、严谨、抽象的形式展现 出来。小学生由于抽象思维能力还未形成,所以学习起来会感到抽象、困难。根 据课标的精神,作为教学内容的数学,在呈现时,应该按照儿童学习数学的特点, 还原数学生动活泼的建构过程,让学生亲身经历类似的创造过程,用自己的活动 建构对人类已有的数学知识的理解。 如本单元的长度单位,以往都是直接告诉学 生 量较短的物体可以用厘米量”,而现在要让学生经历统一长度单位的过程。例如厘米这部分,教材上是这么安排的,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从量化的 角度测量物体的长度:组织学生选

51、一个物品作测量标准,了解所测物体有多少个 测量标准那么长。主要通过以下两方面体现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第一方面, 用不同的测量标准测量同一长度,得到的测量标准数不同,也就是教材的左上图, 让学生选择不同的测量标准(如:硬币、别针、三角形、正方体等等,来测量数 学课本的宽度,得到的测量标准数不同。这样就可以让学生产生疑问,为什么同 一边量出的结果不一样呢?第二方面, 用不同的测量标准测量不同长度, 得到的 测量标准数可能相同,也就是教材右上图,让学生选择不同的测量标准测量数学 课本的宽度和文具盒的长度,得到的测量标准数可能相同。这又让学生产生疑问, 难道他们一样长吗?让学生在这样疑问和矛盾相碰撞

52、下进行交流、讨论,最后得出结论:用同一测量标准度量同一长度, 得到的测量标准数相同,用同一测量标 准度量不同长度,得到的测量标准数不同。所以,在测量、比较长度时,必须使 用同一测量标准。教材中使用了很多测量标准,最后统一到1厘米见方的正方体,一是学生的 学具里都有1厘米见方的正方体,二是为了后面引出1厘米的概念。在实际生活 中,根据测量、比较的需要,可以选用不同的测量标准,不同的国家选用的测量 标准也经常是不同的。我们再看看教材接着出现 做一做”的三道题,这三个题目都是让学生估计或 测量每种物品大约有多少个长度单位,由直观逐步到抽象。第1题,方格是一个一个排列起来的,学生能够通过观察直观地估计

53、出来。第2题,学生不再使用多个测量标准与被量物体进行比较,而是使用一个测 量标准进行测量,测量时要求学生量完一次后,从前一次量的终点开始测量。第3题,逐渐过渡到用1厘米的单位长度进行度量,为引出长度单位 厘米” 做准备。估计时,比第1题难度加深,要求学生在头脑中完成用正方体测量的过 程。2、重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米和厘米是两个最基本的长度单位,如果学生对这两个长度单位的实际 大小”形成了较鲜明的表象,就可以正确运用它们进行估测或实测,也容易掌握单 位间的进率。为了帮助学生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教材采取了这样一些措施:(1)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学生形成厘米和米的正确表象。例如:教材上

54、厘米的教学时,先用接受的方式教学厘米,也就是直接把正方 体、直尺、线段放在一起,由小精灵说:这是1厘米。”使学生初步感受1厘米有多长,同时也为用直尺测量长度做准备。接着再通过丰富的活动让学生体验, 建立1厘米的表象。女口:指一指图钉的长大约是1厘米,找一找我们身边还有哪 些东西大约是1厘米,想象一下我们哪个手指的宽度大约是 1厘米,量一量食指 的宽度,剪一剪1厘米长的纸条。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来让学生建立1厘米的表象。(2) 给学生提供测量实际长度的机会。在教材中例2、例3、例4都给学 生提供了测量实际长度的机会。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让学生动手测量,让学生在量中体验统一单位的重要性和掌握测量

55、的方法。(3)培养估测意识。教材注意在有关的教学内容或练习中渗透估计意识培养的内容。例如,在 长度单位”教学中有一些观察某种实物大约有多长、测量某一实物时只要求大约的 长度等的练习。估测在实际生活中经常用到,这也是培养学生空间观念的一个重 要方面。估测既可以巩固长度观念,更重要的是可以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 教材 在学生积累了足够的实际测量经验后,给他们提供了先估测再实测的练习,让学 生比较估测与实际测量所得结果的差别, 从而修正自己的量感与估测策略。例如 练习六中的第6、8题。其实在教学中,我遇到这样一个问题,学生对事物长度的估测总是比实际长度差得太远。”我不知道在座的各位老师有没有遇到这样的

56、问题?不知道你们 是如何解决的?(这里可以让老师们发表意见)其实主要原因是学生对长度单位 的实际长度的表象不清楚,因此无法确定估测物体大约含几个这样的长度单位, 由此,在教学中一定要让学生弄清各长度单位的实际长度。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一、教学内容1. 两位数加两位数I 主题图教材是这么安排的,先提供一个二年级学生要乘车去参观博物馆的情境引出 数学问题,使学生知道数学问题的提出是有现实意义的,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 密切联系。由小精灵提出 哪两个班合乘一辆车? ”使学生处于问题情境中,显然 学生就会仔细观察图,找出解决问题所需的信息。如车上写着每辆车准乘70人, 每个班的人数都是已知的。接着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将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哪两个班的人数相加,和不超过 70 ? ”让学生列出每两个班人数相加的算式, 自然就引出例题所需要的计算题。不进位加u 例1首先是例1: 36+30=(1) 这是两位数加整十数,一年级下册已经学过,这儿的重点是通过口算 引出笔算。(2) 体现算法多样化:小女孩用口算解决冋题。小精灵提出还可以用笔算(3)列竖式时,借助小棒图帮助学生理解算理, 使学生学会竖式中的对位。(4)计算时,把分步演算的过程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