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KV变电站屋面防水施工方案_第1页
110KV变电站屋面防水施工方案_第2页
110KV变电站屋面防水施工方案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10kV变电站工程屋面防水施工方案110kV变电站工程项目部20*年*月*日批准:年 月写:年年月审日核:月日 编目录1 编制依据 .32 分项工程概况 33 材料、机械准备 33 1 材料准备 33 2 施工机具准备 34 作业条件 .45 施工工艺 5.1 施工程序 45.2 施工总要求 45.3 找平层的施工要求 55.4 BAC 双面自粘防水卷材的施工要求 75.4.1 操作工艺要求 75.4.2 质量标准 95.5 隔热层的施工要求 105.6 40mm 厚刚性防水层的施工要求 105.6.1 刚性防水层的工艺流程 105.6.2 施工方法 106 质量保证措施 117 安全措施

2、118 文明施工的要求 121 编制依据1 本工程施工图纸和相关设计变更2 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3 屋面工程技术规范( GB50345-2004)2 分项工程概况 主控楼为“一”字型布置,单层砖混钢筋混凝土结构,屋面采用现浇 钢筋混凝土梁板体系, 建筑物一面正对主变及构架区, 整个平面组合 紧凑合理,流线清晰明确,立面造型简洁、明快、大方,体现现代工 业气息。屋面建筑总面积为312.07川。本工程屋面为H级防水屋面。 本工程的找坡为建筑找坡。3 材料、机械准备3 1 材料准备1) .水泥:32.5 普通硅酸盐水泥应采用同一厂家、同一批号生产的水 泥,有出厂合格证、并经复检合格。2) .砂:中砂,

3、粒径为0.350.5mm,含泥量不大于3%,无有机杂物。3) 石:用粗径0.5 1.2cm细石,含泥量不大于2%。4) . C4钢筋及0 6钢筋。5) .防水材料:3厚BAC双面自粘防水卷材。6) .隔热材料: 40 厚挤塑聚苯板。7) .斜檐面层材料:琉璃瓦,品种、规格、颜色符合设计要求。 施工机具准备 2 3垂直运输井架四台,搅拌机 2 台,平板震动器 2 台,手提切割机 1 台 及滚筒、手推车、铲、凿子、水平刮尺、水平尺、小天平、木批、钢 批、灰桶等。4 作业条件1 ) .屋面主体完工并经验收通过。2) .材料进场,机具备齐,人员到位。3) .具有审批的施工方案,并对作业人员进行“三级”

4、安全教育,安 全交底和施工技术交底。4) .施工环境满足进场施工要求。5 施工工艺5.1 施工程序1 )平屋面具体做法:基层清理t放标高t打灰点t 20厚1:3水泥砂浆找平层t刷基层处 理剂一遍-3厚BAC双面自粘防水卷材-40厚挤塑聚苯板保温层-25厚中砂隔离层,下部铺无纺聚酯纤维布一层 40厚C20细石防水 混凝土表面压光,内配 1500 4双向钢筋。2) 坡屋面具体做法(斜檐铺瓦做法) :基层清理- 20 厚 1:3 水泥砂浆找平层-内配 500 0 6钢筋网-每排瓦均用双股 18号铜丝与钢筋绑牢- 1:3水泥砂浆卧瓦。5.2 施工总要求1 ) .屋面工程施工时,应建立各道工序的自检、交

5、接检和专职人员检 查的“三检”制度,并有完整的检查记录。每道工序完成,应经监理 (或建设单位) 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2) .屋面工程的防水层应由经资质合格的防水专业队伍进行施工,作 业人员应持证上岗。3) .屋面防水材料应有产品合格证和性能检测报告,材料的品种、规 格、性能等应符合现行国家产品标准和设计要求。不合格的材料,不 得在屋面工程中使用。4) .当下道工序或相邻工序施工时,对屋面已完成的部分应采取保护 措施。5) .伸出屋面的管道、预埋件等,应在防水层施工前安设完毕。屋面防水层完工不得在其上凿孔打洞或重物冲击。后,6).屋面工程完工后,应按规范的有关规定对细部构造

6、、 接缝、保护层等进行外观检验, 并应进行淋水或蓄水检验。7).屋面的防水层严禁在雨天和五级及其以上时施工,合成高分子防 水涂料的施工环境气温,溶剂型不低于一5C,水溶型不低于5C。8).屋面工程各分项的施工质量检验批量应符合下列规定:22,且不得少于 3 处。抽查一处,每处 10 m (1).按屋面面积每 100 m (2).接缝密封防水,每50m应抽查一处,每处5m,且不得少于3 处。( 3) .细部构造根据分项工程的内容,应全部进行检查,每道工序的 基层必须提前清理干净。5.3 找平层的施工要求1).找平层采用 20厚的 1:3水泥砂浆。2) .基层清理干净后,根据设计坡度(包括天沟的坡

7、度),拉线做基 准块。3).操作前,先将底层洒水湿润,刮素水泥浆一遍。随刷随铺砂浆, 表面光滑者应凿毛。按配合比拌合好水泥砂浆, 水灰比不能过大, 应拌合成干硬性砂浆 (即 砂.) 4浆外表湿润,手握成团,不泌水分为准) ,经过用 2m 压尺刮平打实 后,木磨板磨平,然后用铁抹子压实磨光。 (最后一次压光应在砂浆 初凝后,终凝前完成)要注意把死坑、死角的砂眼抹平。5).基层与突出屋面结构(女儿墙、山墙、变形缝等)的交接处和基 层的转角处,找平层均应做成圆弧形,圆弧半径为 50mm为宜。6).找平层宜设分格缝,并嵌填密封材料,分格缝纵横的最大间距不 宜大于6m,缝宽为20mm。7).质量标准(1

8、).找平层的材料质量及配合比,必须符合设计要求。(2).屋面(含天沟、檐沟)找平层的排水坡度,必须符合要求。(3).基层与突出屋面结构的交接处和基层的转角处,均应做成圆弧 形,且整齐平顺。(4).水泥砂浆、细石混凝土找平层应平整、压光,不得有酥松、起 砂、起皮现象;沥青砂浆找平层不得有拌合不匀、蜂窝现象。(5).找平层分格缝的位置和间距应符合设计要求。(6).找平层表面平整度的允许偏差为 5mm。(7).找平层的排水坡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平屋面采用结构找坡不应 小于 3%;天沟、檐沟纵向找坡不应小于 1%,沟底水落差不得超过 200mm。8).施工注意事项(1).防止找平层面起砂a. 严格控制水

9、灰比,施工前基层表面充分湿润,刷浆要均匀,冲筋 距离不要过大,随铺灰随刮平,拍实,以确保强度和密度。 第一遍应在面层铺设后随即进行, 压光一般不少于三遍。 掌握好压光 时间, b.使砂浆均匀、密实,以表面不出水为宜。第二遍应在水泥的初凝时进 行,终凝前完成,将表面压平整、密实。第三遍压光主要消除摸痕和 闭毛细孔,使找平层更加密实,但应在水泥终凝时完成,切忌在水泥 终凝后压光。c. 合理安排施工流向,避免过早上人。d. 水泥宜早期强度高的普通硅酸盐水泥,安定性要好,切不能使用 过期、低标号水泥。(2). 防止出现空鼓、开裂a. 严格清理干净基层表面,过于光滑的应凿毛,并充分润湿。b. 不使用过细

10、砂子。c. 注意素水泥浆在调浆后涂扫,不宜先撒水泥粉后浇水扫浆。素水泥浆水泥水灰比以0.4 0.5为宜。并做到随扫随铺,如素水泥浆已 风干硬结则应铲重新涂扫。d. 屋面的边角处、 突出屋面管根, 埋件周围应操作认真。 不要漏压。 ( 3) .防止倒泛水 , 冲筋、打点时找准泛水,按冲筋、打点铺浆,确 保泛水不失去作用。9).成品保护(1).施工完毕适当进行养护。(2).不要过早上人行走,如未干时要上人则要搭行人走桥,不能直 接踏上找平层。(3).雨水口、排水口等部位应采取措施保护好, 防止堵塞杂物进入。5.4 BAC双面自粘防水卷材的施工要求5.4.1 操作工艺要求(1).BAC双面自粘防水卷

11、材厚为3mm,采用湿铺方法(即素浆滚 铺),对接处采用附加自粘封口条。)局部增强处理:对阴阳角、水落口、管子根部等形状复杂的地方, 按设 2(计要求预先进行增强处理。(3)涂刷基层处理剂要求:先在基层上弹线,排出铺贴顺序,然后 在基层上均匀涂刷基层处理剂(素水泥浆) ,要厚薄均匀,不允许有 露底和堆积的现象。(4)待基层处理剂触摸手感基本干燥方可铺贴卷材,铺贴卷材要平 行屋脊铺设,不得垂直铺设。( 5)铺贴从流水坡度的下坡开始, 从两边檐口按弹出的标准线铺贴, 顺流水接槎,最后用一条卷材封脊。(6)铺时用厚纸筒重新卷起卷材,中心插一根0 30mm、1.5m铁管, 两人分别执行铁管两端, 将卷材

12、一端固定在起始部位, 然后按弹线铺 展卷材,铺贴卷材不得皱折,也不得用力拉伸卷材,每隔1m对准粘贴一下,用滚刷出力滚压一遍以排出空气, 最后用压辊滚压粘贴牢固。( 7)卷材接头的粘贴:卷材铺好压粘后,将搭接部位的结合面清除 干净,并采用与卷材配套的接缝胶粘剂在搭接缝粘合上涂刷, 做到均 匀、不露底、不堆积,并从端开始,用手一边压合,一边驱除空气, 最后用手持铁辊顺序滚压一遍,使粘接牢固。( 8)收头处理:天沟、檐沟、泛水等和卷材末端收头处话或重叠三 层处,须用与氯磺化聚乙烯等嵌缝膏密封,在密封膏尚未固化时,再 用 108 胶水泥砂浆压缝封闭, 立面卷材收头的端部应裁齐塞入预留的 槽,并用金属压

13、条或垫片钉压牢固,最大钉距不应大于900mm,上口应用密封材料封固。(9)保温层施工要求:防水层经检查合格,应做好成品保护。在防 水层上面黏合 40 厚的挤塑聚苯板,并在挤塑聚苯板上面铺一层无纺 聚酯纤维布,再在无纺聚酯纤维布上做 25 厚的中砂隔离层。的双向钢筋。40150细石混凝土内配C20厚40保护层施工要求:)10(2。 36m 细石混凝土应密实,表面摸平压光,并留设分格缝,分格面 积不大于 5.4.2 质量标准( 1 )主控项目:a、BAC 自粘双面防水卷材的品种、规格及数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和施工规范的规定。b、屋面卷材防水层不得有渗漏和积水现象。c、卷材防水层在天沟、檐口、水落

14、口、泛水、变形缝和伸出屋面管 道的防水构造,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2)一般项目a卷材防水层的表面平整度,应符合排水要求,无积水现象。b、卷材防水层的搭接缝应粘结牢固,密封严密,不得有皱折、翘边 和鼓泡等缺陷;防水收头应与基层粘结并固定牢固。封口封严,不得 翘边。c、铺贴卷材上下层及相邻两幅卷材的搭接应错开,卷材与卷材之间 搭接尺寸准确,搭接宽度不小于 10cm。d、排汽道应纵横贯通,不得堵塞。排汽管应安装牢固,位置准确, 封闭严密。e、细部构造施工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搭接部位封闭严密,粘结牢固。3)施工注意事项(1)卷材铺贴应采用与卷材配套的专用胶粘剂及接缝胶粘剂,不得 错用;并根据

15、胶粘剂性能,控制胶粘剂涂刷与卷材铺贴的间隔时间, 不得过长或过短,以免影响粘结的质量。(2)在基层与卷材上涂刷处理剂时,应注意防止在同一处反复多次 地涂刷, 以免将底胶“咬”起,形成凝胶,而影响粘贴质量。 (3)卷材施工完毕或在涂着色剂以前,对已铺完的卷材防水层,应 逐幅检查卷材有无损坏、咯伤等情况,如有损坏应做出标识,进行修 补。修补方法: 在损伤部位涂刷胶粘剂一层,然后将卷材裁剪成比破 损处大 10cm 的方块,涂胶、凉胶、粘结在破损部位压实粘牢,接缝 周围用聚氨酯嵌缝。( 4)檐口、天沟、下水口等处必须注意按设计要求坡度做好基层, 不得有积水。5.5 隔热层的施工要求(1) .在经验收合

16、格后的防水层上,直接铺置一层 40 厚挤塑聚苯保 温隔热板。(2).铺置隔热板时,作业人员应穿软底鞋进行施工,操作时不得损 坏已完工的防水层。( 3).隔热板纵横分格, 分格距离不大于 6m 为宜,分格缝宽 20mm, 缝灌沥青油膏。在有天沟处,距山墙或女儿墙400mm,无天沟处与 山墙或女儿墙留置 20mm 宽的伸缩缝,缝灌油膏。( 4).铺设时需认真操作,铺顺平整,操作中应避免材料在屋面上二 次倒运,保证均匀铺设。(5) .隔热层施工完后及时组织验收,及时铺中砂隔离层和保护层的 施工,以保证保温隔热效果。5.6 40mm 厚刚性防水层的施工要求5.6.1 刚性防水层的工艺流程工艺流程:基层

17、处理T洒水湿润T刷素水泥浆T放分格条T铺钢筋网T浇筑混凝土T压光T养护5.6.2 施工方法分格条及边模使用前用水浸泡,刷废机油或脱模剂一道。 (1) (2) 钢筋网分格点焊。(3) 清净基层杂物,洒水湿润,刷素水泥浆一道,拉线找坡。(4) 放分格条与外模,要固定好。分格条的厚度,端缝宽度按施工验 收规定执行。(5) 放钢筋网,下部用砂浆块垫起。(6) 分格浇筑混凝土,用平板式振捣器振实,用40-50kg长600mm?衮 筒碾压。(7) 混凝土收水初凝后,取出分格条,用铁抹子第一次压光,并修补 分格边缘缺损部分。(8) 混凝土终凝后第二次压光。盖草袋洒水养护不少于 14d 。留试块 标养和同条件

18、养护,每段每层不少于两组。(9) 混凝土达到强度后进行密封胶灌缝。6 质量保证措施(1) 建立和健全质量保证体系,每道工序严格执行“三检”制度。分 部分项工程检验批凡自检质量达不到标准的要求时进行返工修整, 直 至达到验收标准。(2) 严把材料进场关,根据材料需用计划,对供应商进行选择,所有 进入现场的材料, 材料员必须进行见证取样, 凡不合格材料禁止在工 程上使用。(3) 砂浆按配合比过磅拌制。(4) 加强作业队伍施工技术交底和质量教育,提高施工队伍的质量意 识。7 安全措施 凡进场工人必须进行岗位安全三级教育, 上岗前进行分项分部的安全 技(1)术交底,并办理签字手续。(2) 项目部建立安全检查制度,设立专职安全员,完善班前安全会。(3) 高空作业,屋面四周没有女儿墙的, 四周的外脚手架应高出屋面, 塔吊、井架出入口、洞、坑、沟、电梯门口等危险处要设该盖板、围 栏、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