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5108WSR方法论地一些概念和认识_第1页
0105108WSR方法论地一些概念和认识_第2页
0105108WSR方法论地一些概念和认识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WSRT法论的一些概念和认识X彩江孙某某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某某510640摘要 目前有关对物理一事理一人理方法论WSR的研究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但对于 WSR重点面对的对象的定位,物理、事理、人理三个根本概念 的内涵和外延,以与 WSR勺逻辑步骤等问题人们在认识上存在偏差,本文根 据现有的一些关于物理一事理一人理方法论WSR的研究状况,在比拟和理解的前提下对其相关的概念与运用程序问题进展了探讨,指出作为方法 论,WSR应面向复杂,同时认为,对物理、事理、人理三个概念的内涵有必 要明确限制,外延要认真厘定,文章给出一种基于这种观点的一组定义,最 后,对 WSR勺步骤问题与 Checkla

2、nd的软运筹步骤作了比拟分析,也提出了 对WSR步骤一些新的不同的认识。关键词WSR 系统 复杂性过程系统方法论 程序1引言WSR是“物理WuLi-事理ShiLi-人理Ren Li方法论的简称,WSF既是一种方法论,又是一种解决复杂问题的工具,是中国学者在90年代早期提出的,由于其观察和分析问题,尤其是观察分析带复杂特性的系统时,表现其独特性,并具有中国传统的哲学思辨,国外学者把她与Pers onal perspectiveTOP Technical perspective, Organizational perspective,、TSI Total Systems Intervention一

3、起列为整合系统方法论一类。近年来,由于有关WSR的研究日见深入,基于其方法论的有关应用也逐步取得成效,这当然引起人们的关注和兴趣。作为一种提出时间不长的系统方法论,WSR 处于尚未成熟的成长阶段,是一块待雕琢的玉石。对其内容甚至是一些根本的概念和内涵尚待进一步的 分析、界定,应用的 X围和深度也须加大力度,应用过程和结果也需认真总结和与时公开 发表交流,然而,毕竟走出了困难的起步阶段。多一些多角度、多层次的研讨,哪怕提出不同看法、不同理解来参加争鸣,多一些不同X围、不同领域的应用,都有助于这一研究领域的深入。这是中国学者提出的有中国特色的系统学理论,我们有责任也有信心来浇灌 她,使之茁壮成长,

4、开花结果。尤其是应用,一个理论,如果等完全成熟,完美无缺了, 再去应用,不可能,也不务实。相反,与时应用可检验、校验理论本身,促进理论的不断 完善。这也表现了理论和实践的辨证统79931000的成果本文属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过程系统技术与管理的综合集成研究 孙某某,教授,博士导师,项目负责人;X彩江,博士研究生本文根据现有的一些关于WSR的原理的研究和应用成果,对其进展初步的比拟分析,并在此根底上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认识。2对复杂性的认识和 WSR勺提出:WSF是否面向复杂问题WSR方法论的提出显然与系统领域内对复杂性的认识和研究相关,是试图从一定的角 度东方思辨提出对复杂性问题认识和处理

5、的模式。复杂性研究,或称复杂性科学是近十几年系统学理论界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尽管人 们对什么是“复杂性根本概念的理解上仍有相当多的分歧,然而“人们想通过复杂性来 研究解决社会、经济、生命、人脑、生态环境、管理等领域科学的问题,“其理论和应 用研究前景极其诱人1。导致对复杂性的研究,原因是多方面的,如人们对自然与社会探索认识的不断深入,一系列新的理论的提出,新的分析和应用工具、技术的出现,使人 们感到有根底开展对复杂性的研究。尽管“复杂性的本身含义还有待于研究,但是其普 遍性是客观不争的事实。钱学森把系统分为简单系统、简单巨系统、复杂巨系统直至开放 的复杂巨系统,借此来了解复杂系统所处的层次。也

6、有学者认为凡有人类参与的活动所构 成的系统即为复杂系统。既然科学和技术的开展给人们认识的进步提供可能,既然人们面 对的世界包括各种复杂的系统,就会必然导致人们对复杂系统、复杂性理论的探索。以往,人们在没有意识到系统的复杂性时,在分析处理一些系统性问题时过于乐观和 自信,尤其是在某些领域,现有的一些理论和分析工具显得比拟有效时更是这样。复原论 方法、简约方法被认为是普遍适用的。运筹学、控制论、信息论的出现和开展,为系统工 程提供了越来越多的理论和方法,计算机技术的出现,又为系统工程提供了很有力的技术 手段,使人们对“准确的数学处理,寻找最优充满希望。然而,当人们把这些正确的理 论和技术用于研究社

7、会系统时,尤其是运用于那些所谓病态结构或堆题Mess性质的软问题时,并未取得所预见和期待的结果,这使人们意识到对“简单科学探索产生的理论 和技术,不适应于“复杂科学 “一般系统论以至整个系统研究兴起的现实背景,使现代的技术和社会变得十分复杂,以至于传统的方式和手段不再满足需要,我们被迫在一切知 识领域中运用整体或系统的概念来处理复杂性问题2。控制学家阿希贝尔也指出“对于复杂系统,不能指望有一种理论可以达到牛顿理论的那种简单性和准确性3。近些年来,人们在研究复杂性的过程中,提出了一些具有启发性的观点,如钱学森等前辈,从实际问题中发现并提炼出针对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的科学方法论-从定性到量定的综合集成

8、方法Metasy nthesis丨;作为一项技术,又称为综合集成技术;作为一门工 程,亦可称为综合集成工程;并在此根底上提出“综合集成研讨厅体系Hall forworkshop of Metasynthesis Engineering.顾基发教授和朱志昌博士在系统研究的根底上,结合我国其他学者,如钱学森、许国志、宋健等的研究成果,于1994年提出WSRT法论,并在一系列的课题中,试图用来分析解决复杂性,取得一些效果。4WSR方法论认为,现有的一些理论和方法,如硬系统理论方法中的运筹理论、控制理 论,抑或软系统理论中的一些方法,尽管对那些外表上看来,物理结构、甚至事理结构比 拟清楚的问题,分析起

9、来可行,但效果却不满意,这主要是无视或不清楚人理而事倍功半 的原因。从问题结构来看,传统的分析方式方法适合解决结构化的问题,或者说适合于机 械的可复原性的问题,而对现实大量存在的非结构、病态结构问题,如人们面对大量社 会、经济、环境和管理问题等靠原来的“硬方法、“软方法是不够的,特别是对那些 议题Issue丨和堆题Mess一类的系统问题,更是如此 冋。人的因素涉入后,系统更加 复杂化了,人的因素必须考虑,而且,有时上升为主要的内容。八十年代中,顾基发先生提出“懂物理,明事理,通人理,以与更前期的70年代末,钱学森与李跃滋教授的通信,说明对“人理认识在探索系统复杂性的道路上已开始 为人们所重视。

10、随着对系统复杂性的探索进一步深入,基于对“人理认识的WSR方法论的出现有其必然性,难能可贵的是这是中国学者提出的带中国传统哲学思辨的方法论。这里,把 WSR方法论的提出与对复杂性的研究和认识结合起来,正如其它许多软系统 工程方法论如 SSM SC IP、PP的提出是面对复杂和多元化一样 6,这一方法论在一些相 关概念的提出上一直与复杂性认识严密相连,也是人们的期望,如在对事理的研究中,“按X锡昆和钱学森的新提法,事理学应讨论的是事理问题中除去运筹学研究对象的那局 部问题,“事理学处理的是复杂系统,甚至是复杂巨系统7。“ WSR勺方法论哲理和理念的根本核心是在处理复杂问题时既要考虑对象物的一面,

11、又要考虑这些物如何更好地被 运用的事的方面,最后,由于认识问题、处理问题和实施管理与决策都离不开人的方面【8。例如,过程系统往往呈现出复杂特性,目前,由于人们对此类系统的认识总体上还是 比拟肤浅的,我国大局部过程系统类工业无论规模、绩效,还是开展方向、前景都不能令 人满意,如化工、电力等行业,相当一局部存在走弯路、低水平重复、亏损、与环境不协 调的问题,其中原因之一是人们对此类系统的物理、事理、人理的认识不清,如果基于 WSR方法论,开展过程系统的综合集成研究,相信有助于人们进一步了解过程系统,如果 把这种认识运用于我国的过程系统工业,也有助于促进此类工业的健康开展。但朱志昌博士认为 WSR作

12、为一方法论并不是针对复杂性问题提出的,“我着意把WSR定位为一般的管理方法论,我提防着不把 WSR往高层次上去定位,诸如把它定位为巨大或复杂系统的管理方法【9。如果按这种理解,人们在面对或处理系统性的问题时,系统并不总是复杂的,但总是 存在物理、事理和人理以与她们之间的关系,WSR作为方法论,并不刻意去关心所面对的问题是复杂还是简单,关心的是系统的物理、事理和人理终究是怎样,如何和谐。这种理 解就为WSR乍为方法论应用于实践开阔了视野,扩大了WSR勺应用X围和层次。然而,问题是,解决一般性系统问题的方法论人们一直在探索,目前比拟有效的也不少,女口 Checkland提出的软系统工程 SSE R

13、osenhead提出软运筹 SOR思维方法等。WSF如 果拿来分析、解决一般性问题,特点或优点在哪里?有的学者可能认为WSR带有中国传统哲学思辨特点;看问题思考问题的方式角度不一样;注重人与人际关系,等等,并且认为 作为方法论,WSR具体分析解决问题时还是注重选择其它具体解决问题的方法,WSR勺普适性还有待实践检验。然而,如果认真思考,中国传统哲学思辨是否就有效?别的“软方法论不也重视人的因素吗?这样说,并不是民族虚无主义。如果在解决一般性系统问题时WSR与其它方法论相比特色并不是很突现,倒不如直接使它面向复杂,集中精力开展WSR在面对复杂性问题的处理研究,这对WSR本身的开展,突显其特色,可

14、能反而有益,也不见得真的会“吃力不讨好。我以为,开始时,可能确实吃力些,但对开展WSR有益,这也符合WSR勺初衷。3物理一事理一人理:对WSR勺一些根本概念的认识如前所言,WSR作为一种思路,其核心是在处理复杂问题时既要考虑对象的物的方面物理,W,又要考虑这些物如何更好地被运用的事的方面事理,S,最后,由于认识问题、处理问题和实施管理决策都离不开人的方面人理,R,把 W-S-R作为一个系统,达到知物理,明事理,通人理,从而系统、完整、分层次地来对复杂问题进展研究。然而,目前人们对 WSR的应用方式,甚至物理、事理、人理这三个根本概念都存在不同的 理解,这里摘录一些描述或定义如表1所示。表1人们

15、对 WSR勺应用方式的不同的理解物理W事理S人理R1、物理是象征着本体论 Ontological 的客观存在自然、社会;具体、抽 象,包括物质与其组织结 构。2、物理是阐述自然客观现 象和客观存在的定律、规如 此,通过数据、方程、描 述、与其它方式表达出来11。3、物理就是指物质运动和 技术作用的一般规律,是一 种客观存在,不以人的意志 为转移。我有意的把运筹学 和系统工程中的“硬模型 和技术工具与自然科学的方 法和规如此归并在一起统称 为物理,,简言之,物理 是指管理过程和管理对象中 可以并应该由自然科、工程 技术和“硬运筹方法描述 和处理的层面12。1、物有常规,事有定理,这些根本 规律可

16、以称为事理13。2、人类某些活动的理性行为就是事 理14。3、如物理学一样,事理学要区分事 理现象和事理本质,事理现象是指 人们在事理活动中直观把握的一切 外部形态的东西与联系,构成 办事过程的各种事实、现象,就是 事理现象。事理的本质指隐臧在这 些现象背后的办成办好事情应遵循 的道理、规律等15。4、 事理意味机理Mechanisms, 强调这个世界的联系和过程16。5、事理是指方法,或那些帮助人们 基于世界和客观存在的机理之上的 有效处理事务的方法17。6、事理是指管理者介入和执行管理 事物的方式和规律,包括如何感知、看待、认识、思考、描述和组 织管理对象和管理过程18。1、人理是关注涉与

17、系统项 目中所有团体相互之间的 主观关系,包括顾客、权 力当局、组织者、专家、 潜在业主、使用者、操作 者、受益和受损者19。2、人理是指基于心理学、 社会学、组织行为学,结 合文化、传统、价值、观 念等来把人组织在一起有效地开展的工作的方法 20。3、人理是指管理对象和过 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 系,包括管理主体与主体 之间的关系。研究人理包 括研究管理过程中管理主 体之间如何相互沟通、学习、调整、谈判、或者排 斥甚至损害,涉与人与人 之间的得与失、爱与恨、 信任与怀疑、扶持与操 纵,等等。21表中仅是笔者能收集到的内容,从上面罗列的一些描述或定义看,内涵和外延不尽一样,表现下面几个方面:1物

18、理、事理的内涵与关系,即它们之间的边界划分,在这背后是对物和事的认 识,物即物质,按照辨证唯物主义观点,物质就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而物 质的客观存在是以运动这一属性表现出来的,“物质没有运动是不可想象的22。人通过认识运动来认识物质,那么,物理就应是指揭示物质运动的规律的总括。那么事呢?按辞源,“凡人所作所为所遭遇都叫事,社会生活的一切活动和自然界的一切现象也叫 事。苗东升教授认为前一命题正确,后一命题错误,23这说明当阐述 WSR时,对“事的外延有必要加以明确。只有人的参与的过程才叫事,如平常社会生活中,某国家发生一 场政变,我们可以说发生一件事,如果发生一场大地震,我们也可以说

19、发生一件事。但从 WSR角度讲,后者不是事,而是物。这样理解的话,事理就是人参与或涉入物理过程中的 机理,进一步,有的学者参加限制性定语,把机理变成道理、理性、如:做事有效的、理 性的。顾基发教授讲的“懂物理,明事理,通人理,也许指的是理性的“理。这里, 可能事理是指好的机理,好坏是主观的东西,因而人们会说事有好事、坏事之分;即使是 物,人们也要加以判断,如大地震就不好,要说是灾难。但评判本身与结果也是主观感 受,至少带主观成份,客观规律本身无好坏之分,都是物质客观存在的反映。事理也一 样,不需加限制,随着科学的开展,有效的方法可能变无效,随着环境、观念的变化,有 理的也会变无理。有效也好,无

20、效也好,有理也好,无理也好,都是人参与或涉入物过程 中的机理。好坏只是相对,也只能说是事理研究的目标,运用的标准。朱志昌博士把运筹学和系统工程中的“硬模型和技术工具与自然科学的方法和规如 此归并在一起统称为物理,这显然扩大了物理的外延,因为这局部内容指的是人介入的一 种事理,模型、工具、方法本身是人的运用,也蕴涵人参与的过程,事理意味机理Mechanisms。而高飞文中认为事理强调的是这个世界的联系和过程如此显然又扩大了 事理的外延,渗入物理。也许这样的分析,可能使人认为此观点是:客观存在的物质层次是物理,人的介入 或人-物层次是事理;客观层次是物理,主观层次是事理。前者应该讲正确,至于后者,

21、 关键是怎样看待事理的主观与客观,事是客观存在的,但人们介入物中用的方式是主观 的,是人主观能动性的反映,因而事理是主观的。基于上述,这里给出物理、事理的一种定义:物理是WS舫法论中三个根本概念之一,是指涉与某项系统项目问题处理过程人们面对的客观存在,是物质运动的规律总和。事理是WS舫法论中三个根本概念之一,是指涉与某项系统项目问题处理过程人们面对的客观存在与其规律时介入的机理。这种定义表现一种人-物界面。2对人理的理解,尽管对人理的定义不同,但认为人理调节的是人与人的关系,不管是通过团体组织或直接个体,这点大家的看法都一样。但给它下好一个定义并不 容易,定义得太泛和包罗万象等于没定义。这里给

22、出一种定义:人理是WSR方法论中三个根本概念之一,她是指涉与某项系统项目问题处理过程中的所有的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与其变化过程,通过研究和理顺这种关系,促进人们能按照可承受的事理去实现项目问题的预定目标。这个定义特点是: 指出是 WSRT法论X围中的定义,而不是泛指; 她是涉与某一项目问题中的人们之间的关系;不泛指对象,也不强调组织、团队,因为组织、团队的关系是人们之间的关系的某种集合; 不强调人理标准,调节关系目的是按可承受的事理去达到预定目标的实现。 表现人-人界面,对人理的理解,可以从拓宽、深化对斡件Orgware这一概念出发【24。上面的定义在于凸显物理、事理、人理是WSR方法论中的概念

23、,在与在 WSR体系中的界面。4 WSR运用程序:物理事理人理之间的关系如何表现现在,WSR做为面对复杂问题而提出的思想,被定位为方法论层次。“方法论与方法 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方法论指解决问题的辨证形式和过程,指解决问题的辨证程序的总 体,通过这样的程序,将解决问题的观念、思想和解决问题的手段联系起来,以指导问题 的解决,方法是指具体的算法【25; “方法论Methodology丨是指处理问题和、或从事活动的方式,它构成了我们完成一项任务的一般途径或路线,而不是告诉我们如何完成任务 的具体细节,具体的做法是方法Methods或步骤,而不是方法论,研究方法论提供了组织、计划、设计和实施研究的根本

24、原如此,但它不能详细告诉你如何进展一项具体的、个 别的研究,每一项研究都具有特殊性【26。作为方法论,Hall的三维硬系统工程模式与Checkland软系统工程模式都为人所知,在面对一个系统问题或项目时,WSR应如何展开其思辨模式?或者在处理系统问题、项目过程中事理、物理、人理如何凸显与解决?目前有7步骤说和6步骤一要素说二种观点,分别见图1,图2。图17步骤说Un dersta nding DesiresIn vestigat ingCon diti onsCoord in at ingFormulat ingObjectivesRelati onsCreat ingModelsImplem

25、e ntingProposalsEvaluati ngPerforma nee图3 WSR步骤中的矩阵关系朱志昌博士说,早先他也把协调关系Coordi nating relation丨看成为一个步骤,后来看法改变了,其应作为一要素贯穿整个项目或过程,而不是其中一个步骤,应改成矩 阵关系27。当然,即使这样,也不能讲图2是图1的改良版本。两图不同反映的是不同学者观点有偏差。在面对复杂或病态结构问题时,领导层决策者 需求者本身并不能提出目标,甚至意图也无法明确,只存在一种想要改变现状的模糊意念,因而帮助她们理清这种意念有时比理解意图更重要,即使理清思路,形成意图,未来要达到何种目标,什么程度也很难

26、形成,这一点,Checkland 关于处理软系统问题的思路中已意识到这一点,如不刻意对目标的追求,而使注重问题现状的描述说明和关联因素分析,通过不断的比拟、反复或称作学习过程,使概念模型逐步清晰、合理。实施也不一定是一次性。图4把上面提到的WSR的一种步骤与Checkland的软系统方法论 曲步骤作了比照,显然这种WSR步骤显得有些机械化,或有些“硬。原本,朱志昌博士认为,1WSR不针对复杂性或病态结构性问题,既能用于一般硬 的或软的系统性问题,如结构较明确,意图明确,目标也能在分析后明确情况下的问题, 在这些情况下上述 WSR步骤当然适合,而问题越复杂,结构越病态,这种步骤却不一定能 适应;

27、而不是越能适应;2为表现 WSR勺一般适用性,其 6个步骤应用来概括管理者认 识和处理事物的最根本、最深层次的共同规律27,如果是这样,倒可以进展解释,不同项目、不同领域不光学科术语不一样,而且到底达到什么目的,目标是否明确、如何阐述也 不一样,通过替代,使步骤面向具体项目、领域。WSR骤的一种表述Checkland“软系统方法论的步骤一种表达图4两种方法步骤的比照一个比拟好的步骤,对指导具体项目、问题的展开,对展开过程中人们对此方法论精 髓的领会、把握十分重要,如上述Checkla nd的软系统方法,强调的是面对软化、模糊问题的思维,即概念认识、磋商、反应、比拟、反复,强调了一种学习的过程2

28、9。对于 WSR的步骤,尚需进一步完善,其最大特色是各个步骤中如何有效利用物理、事 理、人理的分析和处理方式、技术来达到项目、问题的解决。至于物理、事理、人理的分 析和使用与相互关系,三者之间关系与出现的方式以“冒泡Bubble丨形式也好,以“整体Integrity丨形式也好,关键是其始终贯穿着“硬和“软的内容,这与其他 的一些方法论中先“软后“硬、先社会问题,后技术问题、或逐步硬化问题有区别。5小结本文对现有 WSF研究的几个方面进展了初步的讨论,包括1是否面对复杂性;2物理、事理人理的根本概念;3方法论的步骤分析以与运用WS雜解决实际系统问题上的方式等。从在综合研究的根底上所给出的W-S-

29、R的定义可见,这套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都与以前的几种定义有很大区别,除了关注对应的系统外,还扩大了事理的研究领域。本文认为作 为一种整合系统理论,应直接面向复杂。WS咲注了人的关系,作为方法论对工作步骤开展了研究,在实践上也做了努力,虽然有不成熟的地方,但WSR勺提出无异使人们在面对复杂性问题时又多了一个可利用的思维方法,我们计划在我校承当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 点项目“过程系统技术与管理的综合集成研究项目中运用WSR我们对从事WSRf拓性工作的学者深表敬佩,也对这一带有中国传统思辨特点的方法 论的提出感到自豪,WSR从提出到现在不过几年,要长成参天大树,需待时日,只有在理论上不断完善,在实践中不断

30、运用,多探讨、“多几种声音30,才有益于健康茁壮成长。参考文献1 经士仁.系统科学和系统工程的开展状况 .第11届中国系统工程学会论文集 C, Research Information LTD,20002 根底、开展和应用M.清华大学,19873 阿希贝尔.大脑设计M.商务印书馆,19914 事理一人理系统方法与其应用:博士论文英文D.中国社会科学院,20005经士仁.系统科学和系统工程的开展状况 .第11届中国系统工程学会论文集C, Research InformationLTD, 20006顾基发,唐锡金.软系统工程方法论与软运筹学.系统研究:祝贺钱学深同志 85寿论文集C,某某教育,19

31、967 苗东升.系统科学精要M.中国人民大学,1998 : 3088 经士仁.系统科学和系统工程的开展状况.第11届中国系统工程学会论文集C, : Research InformationLTD. 20009 朱志昌.物理,事理,人理方法论国际系统的启示C.第11届中国系统工程学会年针论文集,:ResearchInformation LTD. 200010 事理一人理系统方法与其应用:博士论文英文D.:中国社会科学院,200011 事理一人理系统方法与其应用:博士论文英文D.:中国社会科学院,200013许国志.从运筹学到系统工程.见:科学家谈系统工程M.:科学普与,198112朱志昌.物理,

32、事理,人理方法论国际系统的启示C.第11届中国系统工程学会年针论文集.:Research13许国志.从运筹学到系统工程,载科学家谈系统工程M.:科学普与,198114许国志.从运筹学到系统工程,载科学家谈系统工程M.:科学普与,19811516顾基发,唐锡金.软系统工程方法论与软运筹学.系统研究:祝贺钱学深同志85寿论文集C.某某:某某教育,199617 事理一人理系统方法与其应用:博士论文英文D.:中国社会科学院,200018朱志昌.物理,事理,人理方法论国际系统的启示C.第11届中国系统工程学会年针论文集.:ResearchInformation LTD. 200019 事理一人理系统方法与其应用:博士论文英文D.:中国社会科学院,200020 事理一人理系统方法与其应用:博士论文英文D.:中国社会科学院,2000.21朱志昌.物理,事理,人理方法论国际系统的启示C.第11届中国系统工程学会年针论文集.:ResearchInformation LTD. 2000222324经士仁.系统科学和系统工程的开展状况.第11届中国系统工程学会论文集C. : Research InformationLTD. 200026 美唐埃思里奇.应用经济学研究方法论中译本M.:经济科学,1998.3.27朱志昌.物理,事理,人理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