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核心竞争力与泰安城市定位_第1页
城市核心竞争力与泰安城市定位_第2页
城市核心竞争力与泰安城市定位_第3页
城市核心竞争力与泰安城市定位_第4页
城市核心竞争力与泰安城市定位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城市核心竞争力与泰安城市定位张文华 泰安市委党校科研处教授【教学目的要求】通过本专题的教学,使学员对城市核心竞争力理论和城市定位理论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在此基础上研究把握泰安的城市定位。【中心内容】城市定位理论和泰安的城市定位。【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泰安的城市定位。教学难点:城市核心竞争力理论和城市定位理论【导语】确定开设这样一个专题源于泰安市城市核心竞争力报告,对于这个报告我讲以下三点:一是此课题的确定。2004年腊月28日上午,贾市长来市委党校看望校领导同志并向全体同志至于节日慰问,在听取王书记对党校工作简要汇报后,贾市长给党校过去的工作给予高度评价。其实正是2000年以来党校教学紧

2、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异型并取得明显实效,市长才来党校看望同志们,因党校是党委的一个工作部门,不属市长直接管理,这也应了“有作为才能有地位”那句老话。贾市长祝贺完后,给党校带来了研究课题“泰安市核心竞争力研究”,请同志们辛苦一下;第二想把“企业家俱乐部”移党校来,你们看行不行。第一个是任务,不能商量,就得搞,钱不是问题;第二个可讨论。二是课题研究人员的构成客观地讲,就泰安讲,虽然党校最有资格,最应该承担这项任务,但在当时,党校的业务人员确实没有精通城市竞争力、城市核心竞争力理论的,没人进行这方面的研究,在这方面是个空白。其他社会科学,尤其是哲学、经济学、管理学、领导学、法学、党史党建等有一定

3、的研究力量。也就是说理论储备不足。另外,对发展经济、经营城市在实践上也是个外行,对泰安的市情也缺乏深刻的了解,也就是说“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都有重大缺陷,怎么办?此研究办公室设在党校理论研究部,我负责组织协调。针对上述两大缺陷,决定借助外力联合攻关。当时这方面理论研究比较活跃的一是北方的北京, 主要力量是中国社科院,二是南方的上海,主要力量是上海社联,三是一个民间研究机构,叫中国城市研究会,此机构由企业家、专家学者、离任市长等政府领导人构成。考虑到贾市长的意图是为泰安未来发展作战略上定位定向定措施定路径,太务虚了不行。因此,决定与中国城市研究会联合攻关,实践方面的不足呢,把泰安政府20个部委办

4、局纳入课题组,负责子项目的研究,并按要求提供相关材料。三是课题的研究过程及报告的主要内容。组织机构及人员确定之后,2005年4月14日举行了市直主要负责人,企业家主要负责人、县市区主要负责人参加的“城市核心竞争力”报告会,会后即开始研究,中国城市研究会来了三个人住泰一个月;主要任务是和市委党校课题组成员一起搞调查研究,主要调研对象有:(1)旅游(含对游客的调查);(2)20个政府机关座谈会;(3)开发区;(4)六大产业的龙头企业,他们三人走后,市委党校课题组继续深入调研,10月份外出调研旅游发达地区旅游情况,12月完成第一稿,现在手中的大概是第14稿。此报告的主要内容,本报告是提升泰安城市核心

5、竞争力的研究报告,全文共六章,8万余字。第一章为城市核心竞争力概述,解读城市核心竞争力的内涵和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的重大意义。报告首先阐释了城市核心竞争力的内涵,认为城市核心竞争力是指一个城市以其比较优势为基础,通过不断创新性的合理整合、组织各种知识、资源,并结合城市实际发展特色,在资源优化配置中与其他城市相比具有较大的竞争优势,且不易被其他城市所模仿或模仿成本很高的一种特质或综合能力。随后论述了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的重大意义,认为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开拓新的发展思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迫切要求,是发挥比较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现实选择,是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彻底解决“

6、三农”问题的现实需要,也是打造城市品牌、提高城市聚集力的重大举措。第二章为泰安城市竞争比较优势分析,本章主要是为下一章“泰安城市定位”提供依据。报告认为,泰安独具的自然环境,长期的历史积淀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迅猛发展,使泰安具备了许多竞争优势。主要优势五个方面:1、在显性资源和隐性资源方面,有中华第一山泰山;2、在旅游产业、文化方面,泰安市旅游资源丰富、潜力巨大,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3、在加工制造业方面,汽车、输变电设备、非金属新材料、精细化工、特色农产品加工等产业呈现出明显的发展优势,为泰安市发展先进制造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4、在自然资源方面,泰安市矿产资源丰富,开发利用基础雄厚,潜力

7、巨大;5、在区位与交通方面,泰安市区位优越,交通便捷。第三章为泰安城市定位。城市定位建立在城市核心优势之上。课题组遵循科学发展观,对城市定位的依据、基本原则、决定因素进行了阐述,然后从泰安的资源优势、生态环境优势、产业发展优势、地理区位优势、城市所在的城市群及受区域内中心城市的影响等角度进行深入、全面分析,提出泰安市未来的定位是:“国山之都、宜居名城,先进制造业、区域性商贸物流基地”。第四章为提升泰安城市核心竞争力的战略选择。通过对发展环境的分析,课题组认为,大幅度提升泰安城市核心竞争力,是加快泰安发展的最佳选择,应该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市上下工作的重中之重。为此,提出提升泰安城市核心竞争

8、力的指导思想是:以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重大战略思想为指导,以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和整体竞争力为目标,创新发展理念和体制机制,培育壮大市场主体,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充分利用现有基础和比较优势,集全市之力,快速打造“国山”品牌,树立“大泰山”观念,借助济泰经济文化走廊,融入济南都市圈,作为区域中心城市,加强区域内城市间的合作,实现共赢;着力培育壮大旅游、文化产业和先进制造业集群,不断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产业竞争力的提升,力争在“十一五”期间或更长远时期,将泰安建设成为国内外闻名的国山之都、宜居名城和先进制造业、区域性商贸物流基地,为泰安在新的历史时期实现跨越式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报告对提升

9、泰安城市核心竞争力必须把握的战略重点进行了较为详尽的剖析,提出了五大战略重点。 1、打造“国山”品牌,大力发掘利用泰山的隐性资源。通过创立“泰山基金会”、成立“中华泰山文化研究会”,举办“中华泰山文化论坛”等措施,精心策划,强势推介,确立泰山在全球“中华国山”的地位和形象,扩大泰安的影响力和吸引力,使泰山的隐性资源得到充分的发掘和利用,成为推动泰安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动力。2、创建宜居名城,建设青山碧水蓝天绿色家园。按照“以人为本、生态优先、组团发展、融入自然”、“高融合、高质量”的理念,建设山城一体、山水相依、青山碧水蓝天的宜居名城。 3、整合自然文化资源,培育壮大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目前泰安

10、市旅游产业、文化产业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产业定位不清、规划着力点不准、管理体制不顺、产业硬件要素不全、旅游资源整合与发掘不够、文化在旅游中的灵魂作用不突出、遗产保护力度不够等,导致“泰山一日游”的问题越来越突出,登山游客人数徘徊不前,海外游客数量增长缓慢,游客消费水平特别是娱乐、购物消费低。为此,必须坚定不移地确立旅游产业、文化产业的支柱地位,推进旅游管理体制改革,确立旅游产业、文化产业的市场主体企业,制定旅游产业、文化产业规划和相关政策,加大旅游资源整合力度,拓展新的景区景点,完善旅游产业、文化产业链条,加强古城保护与修复等措施,提升泰安旅游产业、文化的档次,使旅游产业、文化产业真正成为泰安的

11、支柱产业。4、发展壮大先进制造业集群,提升工业整体竞争力。以现有的优势产业为基础,着力培育和发展汽车、输变电设备、非金属新材料、精细化工、矿产资源开采加工、食品加工等产业集群,并采取以市场运作为基础,加强政府引导;完善载体建设,推动工业园区转型;成立专门机构,统一产业集群管理;提高主导产业集中度,优化产业布局;推进企业技术和管理创新,积极实施名牌战略;建立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风险投资机制,提升产业集群的融资能力等措施,尽快形成特色明显、充满活力的产业集群,保证产业集群的健康成长,以此提高工业竞争力。5、依托省会城市,构筑济泰经济文化走廊。主要内容是:规划建设高品位的景点和景区,形成世界级旅游度假

12、和会展中心;精心打造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新平台,形成产业集群聚集区;发挥特色农产品和区位优势,建立特色农产品加工出口基地;发挥工农业优势和区位优势,建成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把济泰经济文化走廊打造成为贯通南北、辐射东西的经济隆起带。第五章为培育要素市场,完善市场体制建设,为提升核心竞争力提供资金、人才和技术支持。第六章为深化政府管理体制改革,增强政府管理服务能力。2006年是实施“十一五”计划的第一年,开好头,起好步,关键在于统一全市干部的思想认识。为此,建议市人代会之后,举办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与城市核心竞争力”研讨班,统一思想,坚定方向,突出重点,落实措施,推动泰安城市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就本次课

13、来讲我主要讲三个问题:一、关于城市竞争力的几个理论问题;二、城市定位的有关理论问题;三、泰安的城市定位问题。下面讲第一个问题:【正文】一、 关于城市竞争力的几个理论问题;现在全市上下党政干部都对泰安的城市竞争力、核心竞争力问题比较关心,并参与了这个大讨论,这是个好事情,是主人翁精神的一种体现。我参与了几次讨论,发现同志们热情都很高。热情归热热情,但由于许多同志对城市竞争力的有关理论并不清楚,所以发言往往不着边际,不得要领,这一点也反映在对泰安城市定位的大讨论中,也就是说由于对城市定位理论不了解,对定位的发言往往也不着边际,关于定位理论,下面我还要介绍。 同志们都知道,环顾我们周围的世界,城市之

14、间的竞争是客观存在的,这种竞争在我国显得尤其明显和激烈。原因嘛,在我看来主要有两点,其一是我国分灶吃饭的财政体制,这造成了诸候经济,当然也造就城市经济,跑部争项目,跑部进钱,竞相招商引资,都是这种竞争的具体体现。其实,重复建设也是诸候经济、城市经济间竞争造成的一种结果,姑且不论是苦果还是甜果。其二是我国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要求。既然是分灶吃饭,城市发展要靠自身发展的积累,发展要靠生产要素的聚集。聚集生产要素,已成为中国城市的一种普遍愿望。发展的欲望越大这种要求越强烈,发展得越快这种要求也越强烈。生产要素怎么才能聚集过来?显然不能靠抢夺、讹诈,得靠自身的实力吸引。这正是为什么要研究城市竞争力,因为城

15、市竞争客观存在,尤其在中国,竞争的胜负取决于竞争力的大小。这是我讲的第一点。第二点呢,我想谈一谈国家之间竞争与城市之间竞争的不同,是初步的,不成熟的一点看法。竞争的共同前提需要说明一下,竞争的共同前提是“生存与发展需要的资源有限,现在把它称之为生产要素。”因其有限,都想生存和发展,便产生了竞争,过去主要是靠武力抢夺、讹诈,现在这两种方式虽然还用,但更多地是靠自身实力的吸引这种文明的方式使这些要素主动地流向自己。如发展中国家的优秀人才流向美欧等。国家之间的竞争与城市之间竞争有何不同呢?第一,竞争的基础不同。国家间竞争的基础是国家实力,现在称之为综合国力,综合国力主要由经济实力、国防实力、民族凝聚

16、力、科技实力、民族素质等构成。城市间竞争的基础当然是城市实力,但城市实力的构成与国家实力的构成要素有很大的不同,比如国防不是当代城市实力的内容。第二,竞争的方式不同。国家间竞争,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科技、人才等所用的方式与城市间仅为聚集生产要素为目的竞争所采取的方式不同。国家竞争力与城市竞争力的区别可能还有许多,仅说上述两点,希望通过此两点使同志们对城市竞争力有个粗略的了解和认识。那么什么是城市竞争力呢,简要地讲,城市竞争力是指城市吸引、聚集生产要素的能力和生产要素及其产品的输出、辐射能力,一个是聚集力,一个是辐射力。竞争力可以看作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竞争主体在追求一个或多个竞争对象的过程中所

17、表现出来的力量,即竞争力就是竞争主体在竞争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力量。 比较来看,竞争力是竞争主体的某种优势,这种优势可能是投入要素方面的优势,可能是竞争过程中的行为优势,也有可能是投入产出的效率优势,还有可能是竞争主体所处的环境方面的优势;从竞争主体自身来看,竞争力是他的某种能力的表现,这种能力可能是盈利能力,也可能是组织能力,还有可能是销售能力;从竞争过程来看,竞争力是竞争主体发挥自己能力,将自己能力变成实际收益的一个过程,也是对竞争对象的吸引力;从竞争结果来看,竞争力最终是要反映在其获得的收益的大小上,是一种获取收益的能力或收益水平。 (一)什么是城市竞争力1、城市竞争力的内涵有的学者是这样

18、表述城市竞争力:城市竞争力是一个城市与其他城市相比,其资源(广义上)聚集、价值创造与实现和居民生活质量提高等方面的能力,即:城市竞争力=F(资源聚集力、价值创造与实现力,居民生活质量提高力),价值创造力居民生活质量提高力资源聚集力 2、怎么理解城市竞争力城市竞争力的三个分力本身也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有机统一整体,正如图l所示。如果我们再把城市竞争力看着一条价值链。那么三个分力就都是此价值链上的一个环节。并呈资源聚集、价值创造与实现和居民生活质量提高的顺序排列,即资源聚集价值创造与实现居民生活质量提高。(1)资源聚集力。资源聚集力是城市最基础的竞争力。是价值创造与实现及居民生活质量提高的基础。

19、这里的资源聚集,是指广义的资源,包括矿产、水电、原材料、信息、资金、人力、文化、旅游和市场等资源,即用于物质产品与精神产品生产和生活的各种资源,城市竞争力的高低首先表现在资源聚集的多少。没有这些资源“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就谈不上价值创造与实现更谈不上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2)价值创造。价值创造能力,是城市竞争力的核心。表现在城市对所聚集的资源的加工能力,即资源转化为产品的能力。城市价值创造能力,直接影响到城市资源的配置效率进而影响资源在城市的聚集,影响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如果城市的价值创造能力不强,一方面会使资源低效配置,产生浪费失去对资源进一步聚集的吸引力,另一方面,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也

20、成了“空中楼阁”,缺乏必要的物质支撑。(3)居民生活质量提高力。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或者说是消费水平的提高,是城市竞争的根本目的和归宿,它依赖于城市物质产品、精神产品的丰裕程度和生活条件好坏。一方面,资源聚集、价值创造与实现是消费的基础,而消费所产生的需求又为生产和资源聚集提供了强大的动力,需求的多样性和高层化推动价值创造与资源聚集。消费需求量决定了产品生产的资源聚集量,消费需求的层次与水平又决定了产品生产和资源聚集的层次和水平。从以上城市竞争力的二个分力来看,城市的价值创造能力即资源转化能力是关键应该是城市竞争力的核心。因为价值创造能力,是资源配置的决定性因索,也是资源聚集的原动力,同时,价

21、值创造能力,也是城市居民生活质量提高的源泉与基础。那么,是什么决定了城市的价值创造力?从城市价值源来看,企业是城市价值创造的主体,也就是说,资源在企业中完成转换,形成了新的产品,企业在转换的过程中创造了价值。因此,城市价值创造能力的高低就取决于企业的价值创造能力。即企业竞争力。但城市中企业众多,规模各异,竞争力水平不等。同时,城市竞争力本身是介于国家竞争力(宏观)和企业竞争力(微观)之间的一个中观概念,因此,城市核心竞争力不能定位于也不好定位于企业竞争力。但城市价值是由企业创造的,城市的核心竞争力的微观基础是企业竞争力。现在我们需要找一个既能体现企业竞争力,又适合城市竞争力的中观要求,同时又能

22、度量的概念来作为城市核心竞争力。可以将城市核心竞争力定位于城市的产业竞争力。因为:(1)产业,指现代经济生活中从事生产或作业的各行业、各部门以及企业和私人服务单位的集合,或者说是为国民经济提供产品或服务的组织或部门的总称。由此可见,产业是一个集合概念,包括了价值创造的所有微观主体,(2)从经济单位来看,产业是一个介于微观经济和宏观经济之间的中观经济。在经济生活中,产业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各个产业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相互依赖和相互制约的关系,从而构成城市的产业体系,(3)产业竞争力是指某一产业或整体产业通过对生产要素和资源的高效配置及转换,稳定持续地生产出比竞争对手更多财富的能力。产业竞

23、争力也是一个中观概念,其微观基础是企业竞争力。然而, 产业竞争力不是城市各企业竞争力的简单相加,而是它们的整体竞争力,这种整体竞争力是可以量化测度的,在时间和空间上也是可以评价比较的。在理论上,我们把产业竞争力看作为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多因素产生的合力,这就为产业竞争力指标体系的建立和指标的选择提供了基础。作为城市核心竞争力的产业竞争力,应该体现在城市的兴衰之中,也就是说,城市的兴衰是产业竞争力变化所致。我们可以简单的从世界一些著名城市发展的历史过程来加以考察在工业革命和地理大发现以前,城市竞争力主要受交通运输业和商业所支配,地中海沿岸城市繁极一时,成为当时的世界经济中心;地理大发现后,伦敦和阿

24、姆斯特丹由于大西洋运输的发展而取代了地中海沿岸城市的地位,工业革命后,英国伦敦成为世界上最具有竞争力的城市,而到了20世纪中期,制造业的衰退和第三产业的发展,纽约又成为世界上最具有竞争力的城市之一。(二)什么是城市核心竞争力1、城市核心竞争力的内涵(1)核心竞争力观点的提出核心竞争力理论形成于20世纪90年代。哈佛商业评论首先提出核心竞争力概念,认为“就短期而言,公司产品的质量和性能决定了公司的竞争力,但长期而言,起决定作用的是造就和增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此观点一提出,就得到了学术界和企业界的广泛认可,并引起了企业家的高度重视。鉴于其在企业管理实践中的成功应用,把核心竞争力推广应用于城市的问

25、题在国际上也开始引起学术界和政府管理阶层的关注。近年来,我国在对企业和国际竞争力理论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有关城市竞争力与城市核心竞争力的研究也得到了发展。目前,国内外对城市核心竞争力的研究已达成了几点基本共识:第一、核心竞争力是传统意义上竞争力概念的深化。在知识经济时代,城市所拥有的知识、信息以及城市文化特质等广义高级生产要素将取代自然区位和天然禀赋,成为影响城市核心竞争力的主要要素。第二、城市核心竞争力是一个开放的复杂系统,是由众多影响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协同、共同集成与升华的结果。第三、它具有最凸显的特征,即城市核心竞争力为一个城市所独有,是其他城市难以模仿的竞争力。从表现形式上看,城市核心竞

26、争力通常表现为:1、对外部资本、人才、技术等生产要素的强大吸引力和集聚力;2、活跃的、本地化和特色化的产业集群;3、高效的投入产出率以及城市品牌背景下城市价值体系对域外市场产生的强大辐射力。(2) 城市核心竞争力理论的内涵 综合以上观点,我们认为,可以将城市核心竞争力定义如下:一个城市以其比较优势为基础,通过不断创新性的合理整合、组织各种知识、资源,形成城市自身发展特色,在资源优化配置中与其他城市相比具有较大的竞争优势,且不易被其他城市所模仿或模仿成本很高的一种特质或综合能力,表现为与区域内其他城市相比能吸引更多的人流、物流和辐射更大的市场空间,从而获得自身经济社会的持续高

27、速增长与发展的能力。  2、城市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城市核心竞争力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我们可以从两个大类和六个方面对其进行说明,具体如下: 资源力区位力产业力文化力管理力市场力城市核心竞争力城市核心竞争力图示(1)基础优势力基础优势力是城市核心竞争力的基础,是指由于天然禀赋的差异或长期历史积淀的结果的不同,与其他城市相比,一个城市因其所处的地理位置或占有的资源方面的先天优势而具有的独特的竞争能力。基础优势力主要包括资源力和区位力两个方面:1)资源力。在这里,资源力是一个广义的范畴,指的是一切自然的和社会的有形的无形的优势资源要素。其中,自然资源优势(如拥有大量矿产资源、丰富

28、的水能资源或独特的自然景观),是城市的天然禀赋,决定了城市发展的比较优势;而社会资源(如劳动力、高校、地区产业或企业)、组织资源(组织文化、学习和创新的能力)则决定了城市的竞争优势。其中,丰富的自然资源优势可以奠定一个城市培育和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但此优势或称城市自然资源禀赋与城市核心竞争力的关系是复杂的和非线性的。2)区位力。区位力强调的是城市的综合区位力,主要包括自然地理区位、经济区位、政治区位(如长期形成的现实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地位)等状况。城市区位状况决定着城市的集聚力、吸引力和辐射力的高低,影响着城市的生产费用和交易成本,并同时影响着城市和城市文化的形成与演化。由于天然禀赋的差

29、异和长期历史的积淀影响,每个城市或多或少都会在某些领域拥有一定的基础优势力,表现出较其他城市一定程度的竞争优势,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区位优势或者资源优势都可以直接被当作核心竞争力。尽管随着现代交通与通讯技术的进步,降低了经济活动的交易费用,但区位力仍然是城市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技术、文化、环境区位相比于传统的交通与地理区位越来越重要。这些优势条件必须依附产业,通过形成本地化的,且具有特色的产业集群,优势条件才能发挥作用并提升为城市产业竞争力。(2)竞争优势力区别于天然存在的基础优势力,竞争优势力则是指一个城市在竞争中由于其自身努力所创造的后发优势而具有的竞争能力。它是城市在资源利用、转换等

30、方面能力的反映,表现出来的是一个城市的内生能力,特别是创新力。竞争优势力在现代市场经济竞争中起着更大的作用,因此成为城市核心竞争力打造的主导方向。具体包括4个方面:1)产业力。产业力是构成城市核心竞争力的主要部分,是城市经济实力的主要表现。产业力主要取决于三个要素:企业竞争力、产业集群发展水平和产业特色性。企业竞争力是产业竞争力的微观基础;城市产业集群化发展是城市产业竞争力的源泉。当前我国许多城市政府都将产业集群化作为提升产业竞争力的发展战略。如北京中关村的IT产业群,上海浦东张江微电子产业集群和武汉“光谷”。由产业集群产生的聚集效应、扩散效应和示范效应又将使城市产业竞争优势得到进一步强化。由

31、此可见,本地化产业集群已成为推动城市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城市产业竞争力的主导力量。发展城市产业集群还必须充分利用现有的比较优势,以城市比较优势为基础,推进城市优势资源产业化进程,培育地方化的特色产业集群,是创建具有城市品牌效应的产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如大连、青岛以海洋资源为依托大力发展旅游、海洋产品和生物医药等相关产业;哈尔滨利用特有的冰雪资源大力发展冰雪旅游产业,成为带动城市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2)文化力。城市的核心竞争力不仅仅取决于它的经济功能,还取决于它融城市所特有的价值观念、市民素质、本土特色文化和科技水平为一体的社会文化内涵。文化力是城市特有的精神文化,作为一种无形的、内在的要素资源,

32、是城市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来源。它对城市价值体系的状况及其变化有着重要的影响。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以人为本的发展导向和充满活力并具有鲜明个性的文化是城市核心竞争力的灵魂。当代世界城市纷纷从城市未来发展角度提出了一系列增强文化竞争力的新要求、新目标。如伦敦2003年提出文化战略要维护和增强伦敦作为“世界卓越的创意和文化中心”的声誉,成为世界级文化城市;香港文化委员会2002年提出香港的长远目标是“在中国文化基础上,开拓国际视野,吸取外国优秀文化,将香港发展成开放的、多元的国际文化都会”。3)管理力。城市经济活动的高度化、城市环境的复杂化、城市生活的开放性和城市居民的都市化,都需要日益完善的高效率

33、、高水平的城市管理体系。主要表现在:一是适应现代城市的发展要求,具有科学的政府组织结构和有效的公共规划与公共财政;二是适应当代政治文明的发展要求;三是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政府能够为企业提供高质量的服务,有效发挥全球范围内资源优化配置催化剂的作用;四是适应社会力量多元化的趋势,引入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促进非营利组织和非政府组织的发展,实现对社会的多元化治理。管理力特别是政府管理力是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保障力量,增强城市管理力首要的问题就是改革、完善现有的经济体制,加强信息化手段的运用,促进要素的有效流动、城市开放度的提高和城市管理的科学化、民主化。4)市场力。市场力是指城市的市场发育和发

34、展状况。这里的市场既包括城市内部的市场,也包括面向外部环境的外部市场。城市的市场力取决于城市的市场发展状况以及政府、企业、居民的市场观念和市场经营活动。一个完善的、开放的市场有利于城市突破本地资源有限性的限制,充分利用城市内外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加速商品价值的实现,促进各种生产要素合理流动,使资源得到合理的配置。地方城市政府应将市场力提升的重点放在对外空间上,积极引进区外或国外的资金、先进技术、高级人才与管理经验,提高城市产业竞争力;在对内空间上,努力发展成为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人才高地、资金集聚地,增强其经济、文化的传导与辐射力。3、城市核心竞争力的特点 (1)中观性。城市核心竞争力产业竞争力处

35、于国家(际)竞争力和企业竞争力之间的中观层次。世界经济论坛和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开发院对国际竞争力有一个定义:“指一国或一公司在世界市场上均衡地生产出比其竞争对手更多财富的能力,”该定义中的“一国或一公司”正好是国家或企业竞争力层次的界定,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宏观与微观竞争力,企业竞争力是产业竞争力的基础,而城市的产业竞争力又是国家竞争力的主要基础,因为城市产业在整个国家产业中占有绝对的优势。(2)综合性。作为城市核心竞争力产业竞争力是在企业竞争力的基础上形成的。它首先是对一个城市所拥有的企业竞争力的有机综合,反映了城市企业整体的竞争力。但由于产业本身又是一个集合体包括三次产业,而每次产业中还有不同的

36、产业类别与层次,如第一产业的农业,包括种植业、畜牧业、渔业和林业等。因此城市产业竞争力又是这些不同产业的竞争力的综合反映。(3)相对稳定性。一方面,城市核心竞争力一旦形成,或者说产业一经建立,便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不会很快发生变化:另一方面,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产业,而且有些产业相同或相似但也有一些产业,其它城市难以模仿,或者说建立相同产业的成本太高, 比如以前地中海和大两洋沿岸城市的交通运输业、米兰及巴黎的时装业、威尼斯的“水上城市”旅游业等。(4)动态性。城市产业,从长期来看不会成不变。其竞争力的高低会随着产业的发展与演进而不断变化。就当代而论新兴产业不断涌现(如电子信息产业),过去某些优势产

37、业也会沦为“夕阳”产业(如钢铁、纺织、造船等)。产业的这种兴衰体现了产业的动态发展和变化。(三)城市核心竞争力与城市竞争力的辨证关系1、城市核心竞争力与城市(综合)竞争力的联系与区别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提出和研究最早是从上海开始的,其衡量指标主要包括综合经济实力、综合服务功能、综合发展环境、综合创新能力、综合管理水平、市民综合素质等六个方面。它与城市核心竞争力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从区别上看,城市综合竞争力是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诸要素的集合,侧重于全局性;而城市核心竞争力不是着眼于竞争力的各个方面,而是强调一个城市在产业、资源等某一个或某几个占优势的方面,它更偏重于某个城市所独具的独特性、难以模仿性。从

38、联系上看,城市综合竞争力包括城市核心竞争力。城市核心竞争力抓住了城市竞争力的主要矛盾,是综合竞争力的核心,是将综合竞争力要素整合升华后形成的,在综合竞争力中占主导地位,它充分反映着城市生产力发展水平、生产要素的集聚和辐射能力、社会全面进步的动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直接影响着城市综合竞争力。城市综合竞争力一般更适用于产业和功能多元化的大城市,而对于中小城市而言,城市核心竞争力更为适用。2、培育核心竞争力带动综合竞争力的提升目前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已成为国内外大中城市展开竞争的主要选择和发展进程中普遍追求的目标。提高综合竞争力表明了这些城市意欲寻求全方位发展,改变单纯以GDP挂帅促进经济增长的方式,

39、使城市发展更加平衡、健康、可持续发展。但也难免在实际上造成“竞争力平均主义”的倾向,因为城市各行业、各层次的社会团体认为自身对城市竞争力的贡献是“均等的”,使得构成城市的每个子系统都认为自己是对竞争力贡献的“核心”,在形成发展合力方面难免存在一些矛盾和困难,而城市核心竞争力则可以避免这一困境,各行各业围绕几项本城市独具优势又能适应外部竞争的核心能力团结协作,这样既增强自身城市的竞争力,又能与其他城市合作形成新的竞争能力。各城市充分认识自身的区位、资源、人文、历史等因素,并考虑到与周边城市的协同关系,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独特的核心竞争力。显然,在城市分布较密集的地区,具有独特服务功能和集聚能力的城

40、市是最具“综合”竞争力的。从世界范围来看,有不少城市实际上只有一种主导产业,仅此就形成了一个世界型城市,甚至支撑起一个国家的经济,如卢森堡以钢铁兴国,荷兰以花卉富民,瑞士的钟表业长盛不衰。从国内看,一些城市已经形成了明显的核心竞争力,像苏州、广州、青岛的制造业,桂林、昆明的旅游业等。对泰安来说,在建设经济强市的过程中,突出比较优势,以“核心”竞争力为抓手,有利于形成合力带动经济实力的整体提升,从而实现新阶段的跨越式发展。(四)研究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的重大意义要全面深刻理解研究城市核心竞争力,必须对竞争力理论的提出、发展有一个宏观的了解与认识。目前有关竞争力理论,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核心竞争

41、力;二是国家竞争力;三是城市竞争力。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直到现在国内外有关竞争力和核心竞争力的许多研究都集中在企业方面或国家层面,对城市竞争力的研究刚刚起步,虽然如此,此步一起,立即得到城市政府及其首长们的高度关注和热心参与。山东的青岛、泰安;广东的深圳、山西的太原等城市,都在市主要领导的主持、参与、失去下开展了对自己城市核心竞争力的研究,这是非常有战略眼光的一种举措。因为我国目前正处在城镇化高速发展时期,而中国的城市化高速发展又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经济全球化、科技、信息、经济一体化飞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在此背景,城市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如何把各种生产要素吸引过来、集聚起来,把自己的产品扩散出去

42、是每一个城市政府不得不考虑、不得不研究的问题。吸引聚集生产要素,开拓占领市场有方方面面的工作要做,关键是抓住主要矛盾,以此带动次要矛盾的解决。对城市来讲,主要矛盾、问题的关键就是找准本市的核心竞争力所在,培育和提升它,充分发挥它的作用。这可以说是研究城市核心竞争力的意义。对于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的意义,本报告从五个方面论述。 1、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21世纪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剧使国际经济的区域竞争越来越演变成为城市之间的竞争,这种挑战与机遇并存的客观形势迫使各城市必须不断重新审视和客观评价他们所面临的发展环境,进而提高自身实力和竞争力。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资金、技术乃至人

43、力资本等各种生产要素突破了疆域的界限,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在这种背景下,如何有效吸引和充分利用这些资源用于自己城市的发展,已经成为城市之间竞争的焦点。在这种形势下,任何一座城市,要想获得持续发展空间,必须在全球的范围内考虑资源的配置,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竞争力,其关键即在于打造城市的核心竞争力。2、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是开拓新的发展思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迫切要求“十一五”即将到来,我国正面临着开创发展新局面的战略机遇期。一个城市,该如何准确定位以确立城市发展的战略导向?如何在城市竞争中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将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经济结构调整的方向、目标模式、重点内容、主要途径和具体措施是

44、什么?这一系列的问题都需要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现在全国各地紧紧抓住这个战略机遇期,纷纷制定城市发展战略,全面落实以人为本和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勾划新时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在这样一个前所未有的竞争潮流中,一个城市必须探求适合自身发展的新思路,全力打造竞争优势,突出战略重点,以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带动综合竞争力的提升。3、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是发挥比较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现实选择构成城市核心竞争力的要素是一个城市与周边城市相比所独具的优势,即比较优势。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即对比较优势进行整合、利用、升华,使这种优势具备独有性,形成其他城市不可模仿的竞争优势,实现错位发展。在市场竞争

45、异常激烈的今天,一个城市要实现超常规、跨越式发展,作为城市的决策者、经营者,要有远见卓识,在决定城市发展的方向、寻求城市发展持久动力等方面,高度重视发挥城市的独特优势、提高城市的核心竞争力这一关键问题,把城市的发展明确转向增强独立成长能力、动态发展能力和横向竞争力上来。4、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是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彻底解决“三农”问题的现实需要21世纪,我国正面临着大规模工业化和快速城市化发展的新时期。与此同时,城乡矛盾也必然凸显出来。当前,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而带来的“三农”问题,已成为制约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大难题。破解这一难题,必须落实党中央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46、,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决策,实施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援农村的方针,更多地支持农业和农村发展,为农村、农业和乡镇企业提供更多的资金、技术等方面的支持,进而大幅度增加农民收入和消费水平,拉动经济全面增长。这一目标只有通过打造城市核心竞争力,进而带动城市综合实力的提升来实现。5、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是打造城市品牌,提高城市聚集力的重大举措城市形象品牌实际上是城市核心竞争力诸要素的综合体现与集聚,城市核心竞争力是城市品牌的内涵,鲜明的城市特色和良好的城市品牌形象,必须依靠城市核心竞争力来形成。随着城市间竞争的加剧,城市形象品牌竞争已成为世界范围内城市竞争的重要方面和手段。所谓城市形象品牌,是指城市

47、的总体风格和特征,是将城市的历史传统、城市标志、经济支柱、文化积淀、生态环境等要素塑造成可以感受的一种表象和能够神会的内涵。良好的城市形象,对内可以增强城市的凝聚力、向心力,提高市民对城市的归属感、自豪感、责任感,以主人翁的态度关注城市的发展;对外能够迅速提高城市的知名度、美誉度,改善投资环境,增强城市的吸引力,促进招商引资,促进人才、资金及其他优势资源的聚集和流动。当前,城市形象品牌塑造已成为全球范围内的热门议题,国内外许多城市都将其作为城市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了城市的发展规划。新西兰成立了专门的国家品牌推广机构,香港特别行政区聘请世界著名的浪涛设计公司为香港设计“动感之都”的城市品

48、牌,成都市聘请高级策划人员进行“大成都城市发展战略和成都市形象品牌策划”,厦门提出建“海湾型城市”,大连把自己定位于“最佳生活地”,北京怀柔区面向全国征集形象设计方案。青岛市把城市导入形象设计系统,以“和谐、卓越”为理念,提出了打造“帆船之都”、“名牌之都”的战略构想。聊城则对外亮出“江北水城”的牌子,进行策划运作,都取得了很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总之,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是时代的要求和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选择。泰安市在世纪之交提出了加快建设经济强市步伐的宏伟目标,实现这一目标,有必要把经济和社会发展决策的重点放到立足于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上来,深入研究泰安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的战略目标、战略重点

49、和战略措施,以泰安城市核心竞争力的不断提升,保证泰安经济社会快速持续向前发展。二、城市定位的有关理论问题(一)城市定位的涵义所谓城市定位,是指城市为了获得独特的竞争优势,最终实现城市收益的最大化,城市根据自身条件、竞争环境及其动态变化,确定自身发展的目标和在竞争中的位置。其实质就是,充分挖掘城市的各种资源(显性资源和隐性资源),按照唯一性、排他性和权威性的原则,找到城市的个性、灵魂与理念。如浙江省提出“创建文化大省,建设休闲之都”。杭州市正在进行的城市定位大讨论中,将杭州初步定位为“经济强市,文化名城,休闲之都,天堂硅谷”;海南省提出“发展朝阳产业(旅游),建设生态海南”。可以说,没有个性的城

50、市就没有差异化竞争的优势,没有灵魂的城市就没有内涵,没有理念的城市就很难做到可持续发展。城市的个性越突出,其吸引力就越大,影响的区域就越广,升值的潜力也就越大。(二)城市定位的战略意义城市定位的目的,首要的是“弄清楚我是谁”;然后才能考虑“我要做什么,我应该做什么,我能做什么,我必须做什么”;再后,才是“我该怎么做”。做人要做自己该做的事,能做的事,与自己身份地位相匹配的事,即作为人要找准自己的位置,做事才不会越位、缺位、不到位。作为城市也是如此。不能眼馋别人做了某件惊天动地的事,别的城市做了某件名扬四海的事,得掂量掂量自己有几斤几两。比如青岛2008年奥运会举办帆船比赛,我们就不行。简单说来

51、城市定位就是给自己的城市找准位置,只有在此基础上才正确地谋划、确定城市的未来发展方向、路径和重点,否则,就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蛮干、瞎干、不知怎么干的现象,这与一个人找不准位置是一样的。找不准位置,说错话、办错事是必然的,发展不起来也是必然的。课题报告从三个方面论述城市定位的战略意义。1、准确的城市定位是确立城市总体规划的头等大事城市规划应依据城市定位的战略指向展开。在城市定位中,不论是侧重资源环境定位、产业定位、功能定位的综合定位,还是侧重于历史、现实 、未来的定位,都对城市的空间布局、整体现象、功能区划分等有了明确的战略指向,城市规划应依这一战略指向展开,否则城市未来的发展目标就不可能实现。既

52、然如此,城市定位准确与否,就成为决定城市空间布局科学不科学、整体形象优美不优美、功能区设定合理不合理的前提和保障。2、城市定位是确立城市竞争战略的核心如前所讲,城市与城市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在这种激烈的竞争中如何实现互利共赢,这是城市竞争战略确定者不得不面对、不得不重视、不得不研究的问题。准确的城市定位是研究竞争战略的前提,是确定城市竞争战略的基础和核心。为什么?因为只有城市定位解决了“我是谁”;才能研究和确定“我该做什么、能做什么,必须做什么,我该怎么做”,是城市竞争战略需要研究和确定的问题。3、城市定位指明了城市发展战略的主导方向城市的功能定位回答了“是什么样的城市”的问题,而城市的发展战

53、略实际上是回答“城市朝什么方向发展,到哪里去”的问题,“到哪里去”,也就是“成为什么样的城市”。城市如何定位是一个关系到城市未来的战略性课题,如何从客观层面上把握城市定位,是明智的城市宏观决策者应该关注的问题。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城市定位理论再度兴起。与此相适应,各地大中城市纷纷提出自己的城市定位及支柱产业选择,如北京提出要建成现代化国际性城市,天津提出建成北方经济中心及现代化国际港口大城市,重庆提出建成长江上游经济中心等,这些针对自身城市定位的崭新认识对加快城市发展、充分发挥城市带动辐射功能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三)城市定位的分类及内容1、城市定位的分类一般而言,城市定位包括资源环

54、境定位、产业定位、功能定位和综合定位,其中,产业定位是基础,功能定位是核心,综合定位是灵魂。科学准确和个性鲜明的城市定位,可以正确指导政府活动,最大限度地聚集资源、最优化配置资源和最有效的转化资源,从而最大化的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2、城市定位的内容 由于城市的发展和竞争是多方面的,因而城市应多维地确定自己的发展位置,城市定位是一个体系。从对一个事物的一般把握来看,城市定位包括:资源环境、产业活动、基本功能、总体属性、综合定位五个方面。 城市资源环境定位。城市资源环境是存在、发展、竞争和发挥作用的基础。即便一个普通城市,资源环境包罗万象,既包括自然资源,又包括人文资源;既包括物质资源,又包括精神

55、资源;既包括先天存在的资源,又包括后天加工的资源;既包括硬资源,又包括软资源;既包括人,又包括物;既包括城市内的资源,又包括城市外的资源;而且不同的城市,资源环境千差万别。虽然资源环境已经是一种客观存在,主要是技术和认识上的原因,一是许多城市不十分清楚自身的资源状况;二是不十分清楚自身关键资源的关键作用;三是不善于考虑自身资源的组合功能。城市资源定位就是要把城市发展所要依托的资源特别是关键资源充分发挥其作用,予以大致的确定。许多城市将其确定为生态城市、水城等就是突出对城市资源的定位。 城市产业活动定位。在既定的资源环境下的城市各种活动,就是城市产业及非产业的活动。城市可选择发展产业是复杂多样的

56、。城市产业定位就是对城市产业发展体系做出最优的战略安排。根据轻重缓急不同,城市的产业定位一般分为主导性产业、前瞻性产业和辅助性产业。同时人们可以利用定量研究的方法,对城市产业发展做出优先排序。 城市功能定位。功能定位是指城市为了实现最大化收益,根据自身条件、竞争环境、“消费需求”等及其动态变化,确定自身主要发挥作用和担负任务的主要领域、空间范围、目标位置做出战略性安排。城市的产生和发展,功能定位是城市定位的核心,也是城市定位的重点。城市的功能是多样化的,从城市起作用的对象上看,城市功能可分为:外部功能和内部功能。内部功能即城市主要为本市提供服务的功能。主要起保证城市的正常运转作用,内部功能是任

57、何城市所必须具备的。外部功能指主要为本市以外的区域提供服务功能,也叫做城市的基本功能。由于城市内部功能具有相似性和不可或缺性,因此城市功能定位主要是城市外部功能即基本功能的定位。城市功能定位又分为专业功能定位和空间功能定位。 按照目前国际上一般惯例,从专业功能的角度,城市分为综合政治型、经济型、生产型、消费型、服务型等中心城市。 表7-1 城市的专业功能定位一 级二 级三 级政治中心政治交往中心行政管理中心政治谈判、政治斡旋、军事、政治、经济管理文化中心文化教育中心文艺创造中心文化交流中心文化传播中心基础和各种专业教育中心音乐、绘画、戏剧、电影、新闻、出版、音像各种专业文化艺术交流经济中心信息

58、中心管理中心复合中心信息加工,制造,传播;各种总部的管理控制;管理,服务,制造,研发制造中心高新科技中心装备制造中心加工制造中心各种专业科技,研发;各种专业制造中心;各种专业加工中心服务中心金融中心物流中心会展中心中介中心在岸,离岸,资金聚集,资金输出;航运,贸易商业中心;综合专业中心;法律会计等各种专业服务中心消费中心居住中心旅游中心高级,一般,退休人员;休闲,度假,旅游,观光从空间等级功能的角度,城市功能又大体分为国际性、洲际性、全国性和地区性城市,其中根据综合或各专业功能可再分综合性和某专业的国际、洲际、国家、区域、地区。 目前,国际上有关城市功能的空间定位,无论是理论或是实践上都没有成熟的定论。对于国际城市的考察并没有公认的权威标准,尤其对具有一定国际功能的城市称谓不太一致。如世界城市、国际化大都市、国际性城市、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航运中心,国际港口城市,等等,还有的将国际大都市分为核心国家世界城市、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