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利率市场化改革中的经验教训分析_第1页
国外利率市场化改革中的经验教训分析_第2页
国外利率市场化改革中的经验教训分析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国外利率市场化改革中的经验教训分析 08-09-17 14:40:00 作者:周素彦编辑:studa0714摘要: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理论依据是金融发展理论和金融约束理论。在这些理论的指导下,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纷纷加入了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行列。市场运行基础良好的国家如美国在很短时间内就全面完成了利率市场化改革,而市场运行基础不很完善的国家如日本和韩国等则经历了较长的时间才完成了利率市场化改革。市场运行基础不完善而又急于在短时间内完成改革的国家如阿根廷则只能以改革失败而告终。 关键词:利率市场化;改革;经验教训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上许多国家进行了利率市场化改革。这些改革既有成功也有失败。在我国

2、正在不断推动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过程中,深入剖析国外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理论依据国外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理论依据主要是金融发展理论和金融约束理论。金融发展理论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对许多国家启动利率市场化改革起到了推动作用。金融约束理论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是在总结许多国家利率市场化改革失败教训的基础上提出的,对市场运行基础不完善的发展中国家进行利率市场化改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一)金融发展理论20世纪70年代,美国斯坦福大学麦金农教授出版了经济发展中的货币与资本一书,提出了针对发展中国家的金融抑制论;与此同时,其同事爱德华肖出版了经济

3、发展中的金融深化一书,提出了金融深化论。金融抑制论和金融深化论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两者被后人合称为金融发展理论。金融抑制论认为,政府对金融体系和金融活动的过多干预抑制了金融体系的发展,而金融体系的落后又阻碍了经济的发展,从而导致了金融抑制与经济落后的恶性循环。金融抑制的基本特征有两个:一是实际利率很低甚至为负值;二是国家进行信贷配给。麦金农教授认为,发展中国家存在着普遍的金融抑制现象。发展中国家在获得政治上的独立后,都急切盼望在经济上获得迅速发展,因此发展中国家普遍采取追赶型的经济发展战略。这一发展战略的通常做法是,政府通过国有银行垄断整个国家的资金供应,并将这些资金分配给国家优先发展的部门

4、或企业(通常是国有企业);通过官定利率将实际利率压低,并通过低利率向这些部门或企业提供补贴。追赶型经济发展战略实施的结果表明,这样做非但没有达到经济迅速增长的目的,反而导致了如下不良后果:一是资金供给不足,储蓄水平低下;二是资金的配置效率差,资金大量流向效率低下的国有企业;三是寻租行为普遍,腐败严重。这些不良后果直接影响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金融深化论认为,如果取消对金融活动的过多干预(不仅适用于发展中国家,而且适用于发达国家),就能够形成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因此通过金融自由化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金融自由化通过将利率提高到均衡利率的水平,可以提高储蓄水平,优化资金配置,从而实现经济

5、的快速发展。实际上,金融自由化包括的范围很广,如汇率市场化、资本的完全可兑换、资本流动的自由化、金融机构设置的自由化等,利率市场化只是金融自由化的一个方面,当然是一个重要的方面。(二)金融约束理论金融发展理论虽然透彻地分析了利率市场化的原因和好处,但忽略了利率市场化的适当环境和实现方式,因此许多国家在利率市场化过程中出现了大量的负面效应,甚至有些国家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完全失败。在这种情况下,赫尔曼、穆尔多克和斯蒂格利茨等经济学家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了金融约束理论。金融约束理论认为,由于金融市场具有不完全性,金融自由化政策往往会导致市场失灵,因此在实践中很难达到预期的政策目标。对发展中国家来说,

6、金融约束政策比金融自由化政策更有利于实现经济增长。政府通过金融约束政策,保持一个正的但低于均衡利率的存款利率水平,以压低金融机构的筹资成本,通过限制贷款利率来降低借款人的违约风险;通过设定较高的利差为金融机构创造租金,从而激励金融机构为市场提供较为完善的金融服务,推动金融深化和经济增长。当市场达到较高的发展水平时,再解除利率管制,实现利率的完全市场化。金融约束论强调政府的作用不是为了代替市场,而是为了克服市场的不完善,提高民间部门的金融活动能力,因此政府的金融约束政策有助于而不是阻碍了金融深化。金融发展理论与金融约束理论并不矛盾。金融发展理论指出了金融自由化的原因和终极目标,而金融约束理论则分

7、析了实现金融自由化终极目标的途径,因此两种理论是一种互相补充的关系。两种理论的相互结合运用,为利率市场化改革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二、发达国家的利率市场化改革以美国、日本为例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发达国家相继进行了利率市场化改革,实现了利率的市场化。总的来说,发达国家的利率市场化改革是比较平稳的,改革是成功的。下面以美国、日本为例来分析发达国家的利率市场化改革。(一)美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美国在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以前,实行的是完全市场化的利率。19291933年的大萧条导致了原有金融制度的崩溃。为了挽救美国的银行业,美国政府颁布了格拉斯一斯蒂格尔法,该法的第Q项条款(习惯上称为Q项条例)

8、对商业银行的存贷款利率进行了限制,从而美国进入了利率管制时代。1960年的“临时利率控制法案”又将Q项条例扩大到储蓄贷款协会、互助储蓄银行以及没有参加联邦存款保险的银行。美国通过Q项条例对银行类金融机构的存贷款利率进行限制,但却没有对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相应资金价格进行限制。在20世纪70年代通货膨胀率迅速攀升和利率飞涨的情况下,资金大量流向非银行金融机构,导致了美国的资金“脱媒”现象。为了缓解资金过度流失引起的银行经营困难,美国的商业银行进行了大规模的金融创新,如发行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开设可转让提款通知账户、资产证券化等以躲避Q项条例的限制。这些创新金融工具以非存款的面目出现,从而可以完全按市

9、场利率定价。这些金融创新为顺利进行利率的市场化改革奠定了基础。1980年,美国国会通过了放松对存款机构的管理和货币控制法。该法一次性取消了对贷款利率的限制,并提出分阶段取消对存款利率的限制。由于银行创新型存款的利率已经实现了市场化,而创新型存款的比重又不断提高,因此美国存款利率市场化的改革非常平稳。经过6年的渐进改革,美国于1986年完全废除了Q项条例,实现了利率的市场化。(二)日本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日本实行的基本上是市场化利率。二战爆发后,日本的金融逐步走向国家统制。二战结束后,尽管解除了金融统制,但政府仍然保留了对利率的管制。日本在二战后很长时期内一直推行低利率政策,以维持国内金融体制的稳定,加快经济发展。到了20世纪70年代后期,日本经济进入低速增长时期。为了促进经济的增长,日本政府开始大量发行国债。为了成功地发行国债,日本引入了市场化的发债机制。因此,日本的利率市场化改革是从国债利率的市场化开始的。日本的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