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信息系统_第1页
行业信息系统_第2页
行业信息系统_第3页
行业信息系统_第4页
行业信息系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行业信息系统v小组成员v黎林源v谢珊珊v杨秋洁v周欢v何琳v郭玲v李华v张皓11.3 交通运输行业信息系统交通运输行业信息系统 交通运输业是介于生产行业和销售行业之间的行业,由于运输行业有其专业的特点,就分工出了专门从事运输活动的企业群,这就是运输行业。 运输行业最典型的企业是铁路公司、公路公司以及 航空公司等。现代机场信息化建设主要内容主要内容v信息、弱电系统发展趋势v多航站楼及机场运营模式的发展趋势现代化机场建设发展趋势多航站楼及机场运营模式的发展趋势v单航站楼运营模式1、中小机场(支线机场):机场运营、机场服务、地勤服务为一体2、中型机场:机场运营、机场服务、地勤服务相对独立机场指挥中心

2、二级调度三级执行机场指挥中心二级调度三级执行多航站楼及机场运营模式的发展趋势v大型机场:多航站楼运营模式,多功能中心运营模式功能中心:机场运营指挥中心、航站楼管理中心、外场管理中心、安全管理中心、旅客服务中心、能源中心、交通控制中心等等成都双流机场运营模式v机场运行指挥中心(机场运行指挥中心(AOC,含应急救援,含应急救援指挥中指挥中心)心)v机场联合办公中心机场联合办公中心(AUOC)v监控中心(监控中心(MC)v门禁控制中心(门禁控制中心(DCC)v呼叫中心(呼叫中心(CC)v广播室广播室v统计收费室统计收费室机场信息系统建设变化趋势v单体建筑:机场信息弱电系统主机房设置在候机楼,为候机楼

3、服务v多航站楼:独立设置ITC中心,成为机场的信息枢纽中心,为多航站楼服务北京、上海、深圳、成都、杭州、西安、昆明机场信息系统建设变化趋势机场信息与弱电系统v1)综合布线系统v2)网络系统v3)信息集成系统v4)旅客离港控制系统v5)航班信息显示系统v6)公共广播系统v7)安全防范系统v8)安检信息管理系统v9)工程地理信息系统v10)时钟系统v11)泊位引导系统一、航站楼工程12)电话通讯系统(含内部调度通讯系统)13)引导标识系统14)POS系统15)会议系统16)安检系统17) 弱电配套系统(含桥架、管道)18) 楼宇智能管理系统19) 火灾自动报警与联动控制系统 20) 有线电视系统2

4、1) 室内覆盖系统(移动、联通)机场信息与弱电系统二、停车场工程1)停车场收费管理系统2)闭路电视监控系统3)综合布线系统4)电话通信系统三、场区工程1)电话通信系统2)呼叫中心3)场区通信管网4)场区布线系统(光纤与大对数)5)场区监控与道路控制系统四、飞行区工程1)围界监控报警系统2)道口通道管理与车辆管理系统3)飞行区通信管网4)飞行区布线系统(光纤)5)远机位无线局域网6)远机位监控系统7)远机位其它弱电系统11.4 金融行业信息系统v金融信息系统的概述v产生:国外金融业发展较早,金融业信息化的起步较早。20世纪60 年代以来,银行、证劵和保险行业纷纷开始用计算机代替手工业,金融信息化

5、之门已经开启,并取得了较大的发展。v发展:脱机业务处理 联机业务处理 经营决策信息化 业务集成化和决策智能化金融信息系统的主要特点v及时性,有效性v准确性,可靠性v连续性,可扩性v安全性,保密性银行电子化应用系统v银行经营管理是集组织理论、会计学、统计学、运筹学、经济学、计算机科学、管理科学等于一身的系统,具有较高的复杂性、多元性和综合性。它主要可以分为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系统和人民银行经营管理系统两类大型银行信息系统架构电子渠道Call center网上银行服务总线手机银行家居银行ATMPOS柜台企业数据(ESB)统一数据交换池客户关系管理交易服务层现金管理个人资料组合交易储蓄结算个贷流程对公信

6、贷流程信用卡国际结算奖金交易证券ERP财务会计总账预算财务会计管理管理会计管理会计赢利会计财务绩效MIS分析型客户关系管理内部评级系统信贷业务管理系统资产负债管理利润分析利润分析报表系统总账管理信息系统渠道应用集成客户管理产品管理与分布核算分析电子政务将信息系统用于政府工作被成为“电子政务”电子政务不仅能提高政府办事的效率,而且 能帮助政府发现问题,合理决策。11.5 政府部门信息系统电子政务发展受到全球的重视电子政务发展受到全球的重视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00年对62个国家(39个发展中国家、23个发达国家)进行调查的结果表明:89%均在实施电子政务政府信息系统分系统v综合办公分系v计划分

7、系统v统计分系统v工业分系统v交通分系统v城市建设管理分系统v物价分系统v贸易分系统v外资分系统v外事分系统v人事分系统v财政分系统发展电子政务的拉力发展电子政务的拉力信息技术提高政府业务的有效性、效率、和监管能力建立更勤政、廉政、精简和有竞争力的政府政府最大的信息拥有者和处理者最大的信息技术用户更好地为居民和企业服务,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建立政府与企业和居民新的伙伴关系发展电子政务的推力发展电子政务的推力企业和居民:企业和居民:希望与政府打交道能更容易、更有效、与政府打交道的各个环节能一体化。政府从多层次、多部门、以管理为目的,向一个智能的、以客户为中心的政府转变,是新经济时代企业和居民的主要要

8、求之一。企业和居民:企业和居民:希望借助于电子政务的发展,吸引新经济企业的入驻,带动新产业的发展。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历程:1. 20世纪80年代,开始办公自动化(OA)工程;2. 1993年12月,启动“三金工程”,即金桥工程、金关工程和金卡工程;3. 1999年1月,40多个部委联合发起“政府上网工程”;4. 1999年5月,下注册的政府域名猛增至1470个; 5. 2001年1月,以结尾的注册域名达到4722个,占域名总数的4%; 6. 2001年1月,政府网站达3200多个,占地市级政府的70%,办事指南、政策法规、表格下载基本上网; 7. 2002年5月底,北京电子政务在

9、线服务平台正式开通,服务包括补办居民身份证、企业在线工商注册等57项业务;电子政务在中国的发展历程电子政务在中国的发展历程 国际上著名的AccentureAccenture咨询公司,曾就2000年电子政府在22个国家和地区的发展情况做过一个调查研究,并将这22个国家和地区按电子政府发展的成熟程度依序分成四个类别: 1、 创新和领先的国家:加拿大、新加坡、美国; 2、 积极发展的国家:挪威、澳大利亚、芬兰、荷兰; 3、稳步进展的国家:新西兰、中国香港、法国、西班牙、爱尔兰、葡萄牙、德国、比利时; 4、正在构建平台的国家:日本、巴西、马来西亚、南非、意大利、墨西哥。国际电子政务的发展国际电子政务的

10、发展发达国家:发达国家:内部的管理信息系统和各种决策支持系统已基本完成,开始逐渐向外提供服务我国:我国:正在进一步完善内部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国内外电子政务发展比较国内外电子政务发展比较电子政务的具体内容电子政务的具体内容 1.政府间的电子政务; 2.政府对企业的电子政务; 3. 政府对公民的电子政务。 政府间的电子政务政府间的电子政务 1.电子法规政策系统 2.电子公文系统 3.电子司法档案系统 4.电子财政管理系统 5.电子办公系统 6.电子培训系统 7.业绩评价系统政府对企业的电子政务政府对企业的电子政务 1.电子采购与招标 2.电子税务 3.电子证照办理 4.信息咨询服务 5.中小企业电

11、子服务 政府对公民的电子政务政府对公民的电子政务 1.教育培训服务 2.就业服务 3.电子医疗服务 4.社会保险网络服务 5.公民信息服务 6.交通管理服务 7.公民电子税务 8.电子证件服务 电子政务的宏观模型电子政务的宏观模型政府居民企业电子政务电子社区电子商务物理世界数字世界电子政务的建设问题数字化与传统办公结合问题电子政务的法律环境问题电子政务的安全问题电子政务建设面临的问题电子政务建设面临的问题电子政务实例电子政务实例首都公用信息平台首都公用信息平台首都公用信息平台(首都公用信息平台(CPIP)信息网络信息网络政策法规与管理制度政策法规与管理制度技术标准与信息安全技术标准与信息安全城

12、市综合决策信息系统城市综合决策信息系统电电 子子 政政 务务其它信息化工程其它信息化工程电电 子子 商商 务务科科 技技 教教 育育电电 子子 社社 区区空空 间间 信信 息息公公 共共 安安 全全市市 场场 秩秩 序序社社 会会 保保 障障首都公用信息平台首都公用信息平台 (CPIP)中塔中塔电报局电报局市府大楼市府大楼槐柏树街槐柏树街2号号市政府大院市政府大院正义路正义路2号号R南礼士路南礼士路头条头条3号号ASASR各区县政府各区县政府256K-2M DDN/FRIP Tunnel(光纤光纤)R独立大独立大委办局委办局 通过通过BRI或或56kModem上网上网PSTN/ISDN(IPVPDN)独立小单位独立小单位个人用户个人用户 通过通过BRI或或56kModem上网上网独立单位独立单位市科委市科委市计委市计委ATMATMATMATM(光纤光纤)ATMATMATMATMATMATMATMATM(光纤光纤)(光纤光纤)(光纤光纤)64K-512K DDN/FRIP Tunnel(光纤光纤)(光纤光纤)首都之窗首都之窗服务器群服务器群中塔中塔ATMATM中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