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教小古文《北人食菱》_第1页
趣教小古文《北人食菱》_第2页
趣教小古文《北人食菱》_第3页
趣教小古文《北人食菱》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北人食菱教学设计一 、聊古文,找办法1、读过古文吗? A读过。能说说古文与我们现在读的文章有什么不同吗?B 没有其实,古文对大家而言,并不陌生,我们熟知的许多成语、名言,就出自古文,比如 “明察秋毫”“螳螂捕蝉 黄雀在后”“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2、这儿是我用古文写的两句话,大家读读看。猜猜什么意思。 我独爱莲。 饭否?评:你是怎么读懂的,能把你的方法介绍一下吗?(相机概括、命名)这猜也是一门学问,可不能不着边际地瞎蒙,说说你这么猜的根据是什么?3、小结:看来,尽管没有真正读过古文,但大家还是能想办法把古文的意思猜个八九不离十的,接下来,咱们就用上这些方

2、法,读一则古文版笑话吧!二、聊菱角,猜故事1、读题这则笑话的题目是:北人食菱什么意思?“食”怎么就成了“吃”?“食”什么?2、出示菱角图这是咱们水乡的特产,知道它在哪儿生长吗?吃过菱角吗?外面的壳能吃吗?3、你觉得这个北人会怎么食菱?评价:注意,这是则笑话,要是他和咱们的吃法差不多,估计大家就笑不出来了。你这吃法挺有创意,不过北人不是这样吃的咦,你怎么一猜就准啊,厉害!三、读故事,补对话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上食菱,并壳入口。1、出示古文 指名读 领读2、北人怎么食菱的?连壳一起吃,用文中的话就是并壳入口,这吃法也太奇怪了,他为什么这样食菱?出示:仕:做官 理解:生而不识 过渡:这就难

3、怪了,人家是北方人,生来就不认识菱角,如今在南方做官,第一次吃菱角,“并壳入口”也是情有可原的,于是,有的人就提醒他了或曰:“食菱须去壳。”1、什么叫“或曰”? 你怎么知道“曰”就是说?评:你能联系 来理解,真会想办法。古文有些词语跟我们现在不一样,组词也组不出,那我们就要专门记住它,比如,这个“曰”就是“说”。那“或曰”呢?2、评价:你猜这是“ ”,敢猜就很好。不过,袁老师告诉你,“或”还真不是或者的意思,“或”在这儿指“有的人”。3、 “或曰”就是“有的人说”。他怎么“曰”呢?谁来猜猜,请你“曰”给大家听听?评价1:你这是在提醒吗?分明是在发问嘛。评价2:这是一个现代人跟古代人的对话。4、

4、古文的特点之一就是比较简洁,其实,这人就“曰”了五个字。出示:“食菱须去壳。”5、看,他并壳入口了,你是好心人,提醒他一下,“或曰”其人自护所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去热也。”1、 既然人家好意提醒了,去壳食菱就是了,可这北人偏要出示:其人自护所短,曰:2、 咱们来看看,“护”就是干嘛?(掩饰)他的所“短”是什么?哦,明白了,他不想让人家觉得他无知,笑话他连菱角都不认识。3、 所以他“自护所短,曰” (指名读)“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去热也。”你知道他什么意思吗?提示: 这儿的 “并壳者”,可不能理解为“连壳吃的人”,因为别人可没连壳吃,所以他的意思是“我连壳一起吃的原因”。4、 他解

5、释自己“并壳者”,是欲以去热也好家伙,敢情这菱角壳还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北人这话,你信吗?点评1:他信,你们信吗? 不信?说出你的理由5、是啊,故事开头就告诉咱们了,北人“生而不识菱者”6、显然,他只是为了自护所短,谁再来学学这不懂装懂的北人? 点评:你这么小声(看来你自己都不信,),你得装作无所不知的样子,再来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1、我们知道北人不识菱,可席上的人并不确定啊,所以对北人“去热”一说半信半疑,这不,有人发问了出示: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2、指名读,你知道他这一问什么意思吗?3、“亦有”就是“也有”, “有否”,就相当于我们现在说的“有.吗?”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

6、有?”1、 出示:答曰:你知道北人是怎么回答的吗?(指名两人猜测)点评1:意思差不多。点评2: 嘿,你还真能吹,不过北人比你更敢吹,他说啊:前面的山,后面的山,哪块地里没有啊?2、当然了,他用古文说的,就8个字,你们能只用8个字,把他的意思表述出来吗?同桌商量商量。3、指名回答,点评4、原文是这样的,出示:“前山后山,何地不有?”和你们的8个字,相差大吗?点评:你们真不简单,第一次接触古文,不但能读懂,居然参加创作了。给你们点赞!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1、故事读到这儿,你觉得这北人怎样?你为什么这样说?2、是啊,夫注意了,这儿要读“夫(fú)”,这个“夫”字在这儿,

7、其实也没有什么意思,这古人呢,总喜欢用这个“夫”字,作句子开头,表示(假装咳嗽)接下来我要发表议论或叙述啦!因此呢,像“夫”这种放在句子前面,却没有实际意思的词,古文学家称之为"发语词"。引读(这个句子不太好读,谁来挑战一下?)指名两人读、示范读看后面这半句“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有点蒙了吧,没关系,咱们联系前面的故事,再分解一下,一样可以自己弄懂的。先说说你觉得“此”是什么意思?(这,文中指“北人这么胡说”)“坐”呢?是坐下吗,好像说不通,究竟要怎么理解呢?给大家个小提示:“停车坐爱枫林晚”,那里的“坐”什么意思?对,“因为”,带进这句话里面试试,能不能说得通,好像行了,

8、这下理解起来就轻松多了吧。引述:哦,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菱角生长在水中,(北人)却说是在土里生长,这是因为他硬要把不知道的说成知道的。你看,不懂就不懂吧,还非要装内行,这不闹笑话了吧。四、明道理,背句段1、读了这个小笑话,你受到什么启示了呢?2、你觉得下面这几则名言中,哪一句最适合送给这个北人?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庄子·养生主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3、自由读原文故事里主要出现了几个人物?北人、(或)提醒的人、(问者)提问的人4、读原文对话能集中表现人物性格,所以要把这则古文读好,首先得读好对话。请大家从桌肚里取出材料,同桌合作,分角色读

9、一读。注意:读的时候,你的脑子里一定要看到这个人,你还可以加上表情或动作。指名分角色读。4、填空。我把文中的对话去掉了,你们能不看材料,把它们背出来吗?自由练习后,指名试背。五、作业:把这则笑话讲给身边的人听,可以用原文,如果你担心他们听不懂,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话来讲,目标只有一个:一定要让他们笑得肚子疼。有信心吗?北人食菱 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shì)于南方。席上食菱,并壳入口。 或曰(yu) :“食菱须去壳。”其人自护所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去热也。”问者曰:“北土亦(yì)有此物否?” 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夫(fú)菱角生于

10、水中而曰土产,此坐强(qing)不知以为知也。【注释】1.北人:北方人。 2. 食:吃。 3.识:知道。 4.仕于:(仕途)在做官。于, 在。5.席:酒席。 6. 并壳:连同皮壳。 7. 或:有的人。 8. 曰:说。 9去:去除,去掉。10. 护:掩饰。 11. 短:缺点,短处,不足之处。 12. 并:一起。 13. 欲:想要。14. 以:用来。 15. 何:哪里。 16. 而:表示转折,此指却。17. 坐:因为,由于。18. 强(qing):本文中指“勉强”。【译文】北方有个不认识菱角的人,在南方当官,(有一次)在酒席上吃菱角,(那个人)连角壳一起放进嘴里(吃)。有人说:“吃菱角必须去掉壳,

11、再吃。”那人掩饰自己的缺点,说:“我不是不知道,连壳一起吃,是为了清热解毒。”有人问道:“北方也有这种东西吗?”他回答说:“前面的山后面的山,什么地方没有?” 菱角生长在水中却说是在土里生长的,这是因为他硬要把不知道的说成知道的。北人食菱 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shì)于南方。席上食菱,并壳入口。 或曰(yu) :“食菱须去壳。”其人自护所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去热也。”问者曰:“北土亦(yì)有此物否?” 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夫(fú)菱角生于水中而曰土产,此坐强(qing)不知以为知也。【注释】1.北人:北方人。 2. 食:吃。 3.识:知道。 4.仕于:(仕途)在做官。于, 在。5.席:酒席。 6. 并壳:连同皮壳。 7. 或:有的人。 8. 曰:说。 9去:去除,去掉。10. 护:掩饰。 11. 短:缺点,短处,不足之处。 12. 并:一起。 13. 欲:想要。14. 以:用来。 15. 何:哪里。 16. 而:表示转折,此指却。17. 坐:因为,由于。18. 强(qing):本文中指“勉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