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ppt课件_第1页
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ppt课件_第2页
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ppt课件_第3页
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ppt课件_第4页
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1.1.痰字含义:痰字含义:概概 述述 汉晋唐时期,汉晋唐时期,“痰通痰通“淡淡”、“澹澹”。指水液清稀动荡状态。指水液清稀动荡状态。2.2.痰饮病概念:痰饮病概念: 是指体内水液输布运化失常,停积于是指体内水液输布运化失常,停积于某些部位的病症。某些部位的病症。 概概 述述 其症状表现较为复杂,可用其症状表现较为复杂,可用“呕、咳、喘、满、痛、肿、悸、呕、咳、喘、满、痛、肿、悸、眩来概括。眩来概括。 其病机是肺脾肾三脏气化功能失其病机是肺脾肾三脏气化功能失常,水液代谢障碍,导致水饮停聚常,水液代谢障碍,导致水饮停聚于体内某部的疾病。于体内某部的疾病。概概 述述留饮留饮伏饮伏饮 痰饮病的病理

2、性质:总属阳虚阴盛,痰饮病的病理性质:总属阳虚阴盛,输化失调,因虚致实,水液停聚。输化失调,因虚致实,水液停聚。 痰饮病名为痰饮病名为 首创,有广义和狭义之分首创,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痰饮狭义)痰饮狭义)痰饮广义)痰饮广义) 悬饮悬饮 溢饮溢饮 支饮支饮痰饮概述l总纲总纲1、2)l总脉象总脉象12)l治疗大法治疗大法15)l 痰饮痰饮16、17、18、25、 26、l 28、29、30、31、41 )l辨证论治辨证论治 悬饮悬饮21、22)l 溢饮溢饮23)l 支饮支饮24、27、32、33、35-40)第1、2条 问曰:夫饮有四,何谓也?师曰问曰:夫饮有四,何谓也?师曰:有痰有痰饮,有悬饮,有

3、溢饮,有支饮。饮,有悬饮,有溢饮,有支饮。 问曰问曰: 四饮何以为异?师曰:其人素四饮何以为异?师曰:其人素盛今瘦,水走肠间,沥沥有声,谓之痰饮;盛今瘦,水走肠间,沥沥有声,谓之痰饮;饮后水流在胁下,咳唾引痛,谓之悬饮;饮后水流在胁下,咳唾引痛,谓之悬饮;饮水流行,归于四肢,当汗出而不汗出,饮水流行,归于四肢,当汗出而不汗出,身体疼重,谓之溢饮;咳逆倚息,短气不身体疼重,谓之溢饮;咳逆倚息,短气不得卧,其形如肿,谓之支饮。得卧,其形如肿,谓之支饮。名词素盛今瘦:素盛今瘦:痰饮病人在未病之前,身体丰盛,既痰饮病人在未病之前,身体丰盛,既病之后,身体消瘦。病之后,身体消瘦。沥沥有声:沥沥有声:水饮

4、在肠间流动时所发出的声音。水饮在肠间流动时所发出的声音。咳逆倚息:咳逆倚息: 咳嗽气逆,不能平卧,须倚床呼吸。咳嗽气逆,不能平卧,须倚床呼吸。 总论痰饮病分类、四饮的主证。总论痰饮病分类、四饮的主证。 提提 要要1.1.痰饮病分类痰饮病分类2.2.四饮主症,病机四饮主症,病机3.3.四饮病位四饮病位分析分析痰饮痰饮( (狭义狭义) )主证:主证:其人素盛今瘦,水走肠间,沥沥有声。其人素盛今瘦,水走肠间,沥沥有声。病机:病机:脾胃运化功能失调,水停胃肠。脾胃运化功能失调,水停胃肠。病位:病位:胃肠。胃肠。狭义痰饮的病机提示痰饮形成的主要原因。狭义痰饮的病机提示痰饮形成的主要原因。分析分析悬饮悬饮

5、主证:主证: 咳唾引痛。咳唾引痛。病机:病机: 水流胁下,肝肺气机受阻。水流胁下,肝肺气机受阻。病位:病位: 胁下。胁下。分析分析溢饮溢饮主证:主证: 当汗出而不汗出,身体疼重。当汗出而不汗出,身体疼重。病机:病机: 饮溢四肢,肺气失宣,脾失健运。饮溢四肢,肺气失宣,脾失健运。病位:病位: 四肢肌肤。四肢肌肤。分析分析支饮支饮主证:主证: 咳逆倚息,短气不得卧,其形如肿。咳逆倚息,短气不得卧,其形如肿。病机:病机: 饮停胸膈,肺失宣降。饮停胸膈,肺失宣降。病位:病位: 胸膈。胸膈。 痰饮狭义与其它三饮不同,痰饮强调饮痰饮狭义与其它三饮不同,痰饮强调饮邪形成的原因,而后者则是饮邪形成后,作为致邪

6、形成的原因,而后者则是饮邪形成后,作为致病因素停留于不同部位而产生的不同病理变化。病因素停留于不同部位而产生的不同病理变化。饮邪饮邪气化功能气化功能失常失常胁下胁下四肢四肢胸膈胸膈 1.1.痰饮痰饮2.2.悬饮悬饮3.3.溢饮溢饮4.4.支饮支饮 病位病位 病症病症 病机病机 第12条 夫病人饮水多,必暴喘满;凡食少饮多,水停心下,甚者则悸,微者短气。脉双弦者寒也,皆大下后善虚。脉偏弦者饮也。 双弦:谓两手之脉俱弦。双弦:谓两手之脉俱弦。词词 解解偏弦:谓或左或右之一手脉弦。偏弦:谓或左或右之一手脉弦。论述广义痰饮病的病因、病机和脉症。论述广义痰饮病的病因、病机和脉症。 提提 要要1.1.病因

7、病机病因病机2.2.脉症表现脉症表现3.3.脉象特点脉象特点分分 析析1 1“病人病人”什么病?什么病?“食少饮多食少饮多” ” 脾胃虚弱,运化无力的病人。脾胃虚弱,运化无力的病人。 2 2病因病机:病因病机:内因内因脾胃虚弱运化水谷无力脾胃虚弱运化水谷无力外因外因饮水多饮水多水停心下,阻滞气机。水停心下,阻滞气机。 分分 析析3 3脉证:脉证: 甚者甚者 悸悸心下悸心下悸水气内停较重者,上凌于心水气内停较重者,上凌于心脐下悸脐下悸如:奔豚气病如:奔豚气病 微者微者短气短气妨碍气机的升降妨碍气机的升降 脉偏弦,弦而有力。脉偏弦,弦而有力。分分 析析4 4鉴别:鉴别: 双弦无力)双弦无力)寒也寒

8、也皆大下下利、攻下)皆大下下利、攻下) 后善虚后善虚 (本虚)(本虚)偏弦有力)偏弦有力)饮也饮也水饮阴邪偏注于某一局水饮阴邪偏注于某一局 部,为邪实部,为邪实 ( (标实标实) ) 第15条 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痰饮总治则2.2.温药作用:温药作用: 振奋阳气,开发腠理,通行水道。振奋阳气,开发腠理,通行水道。3.3.和之和之调和脏腑,恢复气化调和脏腑,恢复气化治本治本 行消开导,祛除饮邪行消开导,祛除饮邪治本治本1.1.饮邪性质:饮邪性质:饮为阴邪,最易损伤阳气,阻滞气机。饮为阴邪,最易损伤阳气,阻滞气机。遇寒则凝,得阳始化,得温则行。遇寒则凝,得阳始化,得温则行。 饮邪的生成:饮邪的

9、生成:肺、脾、肾阳气虚衰,运化失司,水肺、脾、肾阳气虚衰,运化失司,水津停积体内而成津停积体内而成阳虚为本。阳虚为本。 本义:言和之则不专事温补,即有行消之品,亦概其例义于温药之中,方谓之和之而不可谓之补之益之也。 行者,行其气也; 消者,消其痰也; 开者,开其阳也; 导者,导饮邪从大小便出也。选注选注痰饮证治治本治本心下心下肠间肠间治本治本l饮停心下饮停心下-苓桂术甘汤苓桂术甘汤16 )l微饮短气微饮短气-肾气丸肾气丸17)l留饮欲去留饮欲去-甘遂半夏汤甘遂半夏汤18)l痰饮冒眩痰饮冒眩-泽泻汤泽泻汤25)l痰饮呕吐痰饮呕吐-小半夏汤小半夏汤28)l痰饮眩悸痰饮眩悸-小半夏加茯苓汤小半夏加茯

10、苓汤 (30)l先渴后呕先渴后呕-小半夏茯苓汤小半夏茯苓汤 (41)l肠间饮聚肠间饮聚-己椒苈黄丸己椒苈黄丸29)l下焦饮逆下焦饮逆-五苓散五苓散31) l胸满腹满胸满腹满-厚朴大黄汤厚朴大黄汤26)第16条 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苓桂术甘汤主之。论述痰饮停留心下的证治提 要1.病症2.病机3.治法4.方药 1.病症: 胸胁支满 目眩 小便不利 2.病机: 饮停中焦,阻碍气机升降,浊阴不降,清阳不升。 3. 3.治法治法 温阳化饮,健脾利水温阳化饮,健脾利水 4. 4.方药:方药: 苓桂术甘汤苓桂术甘汤茯苓淡渗利水,化饮降逆茯苓淡渗利水,化饮降逆桂枝辛温振奋阳气以消饮邪桂枝辛温振奋阳气以

11、消饮邪白术苦温健脾燥湿白术苦温健脾燥湿甘草甘温和中益气甘草甘温和中益气温阳化饮温阳化饮补土治水补土治水第17条(P159) 夫短气有微饮,当从小便去之,苓桂术甘汤主之;肾气丸亦主之。 提 要1.病症2.病机3.治法4.方药论述微饮在脾、肾的不同证治论述微饮在脾、肾的不同证治 1. 1.病症:病症: 短气短气 小便不利小便不利 2. 2.病机:病机: 水饮内停,妨碍气机升降则短气;气化不行则小便不利。水饮内停,妨碍气机升降则短气;气化不行则小便不利。 饮邪形成之原因有脾、肾的不同,饮邪形成之原因有脾、肾的不同,故症状表现亦有差异故症状表现亦有差异兼不同见证兼不同见证 3. 3.治法治法 因脾而成

12、健脾渗湿,通阳利水因脾而成健脾渗湿,通阳利水 因肾而成温肾蠲饮,化气利水因肾而成温肾蠲饮,化气利水 4. 4.方药方药 苓桂术甘汤苓桂术甘汤 肾气丸肾气丸 讲讲 解解方名方名 病机病机 兼证兼证 治法治法 苓桂术甘汤苓桂术甘汤 脾阳虚不能脾阳虚不能运化水湿,运化水湿,水停心下水停心下 胸胁支满,胸胁支满,目眩,心下目眩,心下悸动悸动 健脾渗湿,健脾渗湿,通阳利水通阳利水 肾气丸肾气丸 肾阳虚肾阳虚 不能不能蒸腾气化蒸腾气化畏寒足冷,畏寒足冷,腰酸,少腹腰酸,少腹拘急不仁拘急不仁 温肾饮,温肾饮,化气利水化气利水 第25条 心下有支饮,其人苦冒眩,泽泻汤主之。心下有支饮,其人苦冒眩,泽泻汤主之。

13、 泽泻五两泽泻五两 白术二两白术二两l心下有支饮,其人苦冒眩,泽泻汤主之。心下有支饮,其人苦冒眩,泽泻汤主之。 (2525)l呕家本渴,渴者为欲解,今反不渴,心下呕家本渴,渴者为欲解,今反不渴,心下有支饮也,小半夏汤主之。(有支饮也,小半夏汤主之。(2828)支饮病名病名四饮之一。四饮之一。病症病症支撑胀满感。支撑胀满感。名词l冒眩:即头目昏眩。冒眩:即头目昏眩。l 心典心典: : 水饮之邪,上乘清阳之水饮之邪,上乘清阳之位,则为冒眩。冒者,昏冒而神不清,如有物冒蔽位,则为冒眩。冒者,昏冒而神不清,如有物冒蔽也;眩者,目眩转而乍见玄黑也。也;眩者,目眩转而乍见玄黑也。论述饮邪上犯,蒙蔽清阳冒眩

14、的证治论述饮邪上犯,蒙蔽清阳冒眩的证治提 要1.病症2.病机分析3.治法4.方药 1. 1.病症:病症: “ “心下有支饮心下有支饮”心下痞,胸胁支撑胀满心下痞,胸胁支撑胀满 小便不利小便不利 2. 2.病机:病机: 水饮内停,妨碍气机升降,浊阴不能下行,清阳不水饮内停,妨碍气机升降,浊阴不能下行,清阳不得上达。得上达。冒眩饮邪冒蔽,清阳不升冒眩饮邪冒蔽,清阳不升 3.治法 健脾化饮,降逆止眩。 4.方药 泽泻重用,利水消饮,导浊阴下行泽泻重用,利水消饮,导浊阴下行 5 白术健脾制水,培土以断生饮之源白术健脾制水,培土以断生饮之源 2泽泻汤泽泻汤第28条 呕家本渴,渴者为欲解,今反不渴,心下有

15、支饮也,小半夏汤主之。 1. 1.病症:病症: 呕吐呕吐“内容物内容物” ” 吐后不渴吐后不渴 心中痞心中痞“心下有支饮心下有支饮” ” 呕吐呕吐吐后而渴吐后而渴 心中痞减轻心中痞减轻 2. 2.预后判断:预后判断: 呕家预后判断l一般呕吐:一般呕吐: 呕家本渴吐后伤阴呕家本渴吐后伤阴l痰饮呕吐:痰饮呕吐: 渴者为欲解饮去阳复渴者为欲解饮去阳复l l 今反不渴心下有支饮故也今反不渴心下有支饮故也l l 小半夏汤证呕而不渴小半夏汤证呕而不渴分析分析4.方药:小半夏汤 3.治法:散饮降逆,和胃止呕半夏半夏辛温,涤痰化饮,降逆止呕辛温,涤痰化饮,降逆止呕生姜生姜辛散,温中降逆,消散寒饮,辛散,温中降

16、逆,消散寒饮, 又能抑制半夏之悍性。又能抑制半夏之悍性。 第41条 先渴后呕,为水停心下,此属饮家,小半夏茯苓汤主之。 再论饮停心下致呕的治疗。再论饮停心下致呕的治疗。 提 要1.病症2.治法3.方药 1.病症: 口渴口渴性质渴不欲饮,饮亦不多。)性质渴不欲饮,饮亦不多。)饮后呕吐饮后呕吐3.3.方药:小半夏加茯苓汤方药:小半夏加茯苓汤 2.2.治法:除饮降逆,利水除湿治法:除饮降逆,利水除湿 第30条(P153) 卒呕吐,心下痞,膈间有水,眩悸者,小半夏加茯苓汤主之。论述痰饮呕吐兼眩悸的证治。 1.主症:心下痞心下痞突发呕吐时轻时重突发呕吐时轻时重头眩头眩水饮上犯,清阳不升。水饮上犯,清阳不

17、升。心悸水饮凌心。心悸水饮凌心。方名方名小半夏汤小半夏汤小半夏加茯苓汤小半夏加茯苓汤主证主证呕吐,口不渴呕吐,口不渴卒呕吐,心下痞,卒呕吐,心下痞,目眩,心悸目眩,心悸病机病机水饮停聚于心下,波水饮停聚于心下,波及于胃及于胃水饮停聚膈间,水饮停聚膈间,波及心、胃波及心、胃治法治法蠲饮降逆,和胃止呕蠲饮降逆,和胃止呕蠲饮降逆,和胃蠲饮降逆,和胃止呕,宁心安神止呕,宁心安神方药方药半夏半夏1升,生姜半斤升,生姜半斤半夏半夏1升,生姜半升,生姜半斤,茯苓三两斤,茯苓三两第31条 假令瘦人脐下有悸,吐涎沫而癫眩,此水也,五苓散主之。l瘦人:即第二条瘦人:即第二条“其人素盛今瘦之互辞。其人素盛今瘦之互辞

18、。l癫眩:癫,当作颠,头也。颠眩即头眩。癫眩:癫,当作颠,头也。颠眩即头眩。词释词释【提要】本条讨论饮停脐下而【提要】本条讨论饮停脐下而上逆的证治上逆的证治 l 证候证候病机:饮蓄下焦,气化不利,上逆巅顶病机:饮蓄下焦,气化不利,上逆巅顶下下焦焦水水逆逆证证治治脐下悸脐下悸饮动于下饮动于下瘦人瘦人水谷不能化生津液充养全身水谷不能化生津液充养全身吐诞沫吐诞沫癫眩癫眩饮邪饮邪上逆上逆上蒙清窍上蒙清窍随胃气上逆而出随胃气上逆而出(小便不利)(小便不利)饮阻阳微,气化不利饮阻阳微,气化不利治法:通阳化气,利水除饮治法:通阳化气,利水除饮方药:五苓散方药:五苓散第29条 腹满,口舌干燥,此肠间有水气,己

19、椒苈黄丸主之。论狭义痰饮饮热交结肠间,聚而成实的证治。提 要病机:饮结肠间,腑气壅滞病机:饮结肠间,腑气壅滞饮饮结结肠肠间间证证治治证候证候腹满腹满饮阻肠间,腑气壅滞饮阻肠间,腑气壅滞口舌干燥口舌干燥水气不化,津不上承水气不化,津不上承(大便不通或(大便不通或不爽,小便不不爽,小便不利)利)饮邪中阻饮邪中阻腑气壅滞不畅腑气壅滞不畅水道不利水道不利治法:分消水饮,导邪下行治法:分消水饮,导邪下行方药:已椒苈黄丸方药:已椒苈黄丸 方解方解已已椒椒苈苈黄黄丸丸防已、椒目防已、椒目辛宣苦泄,导水由小便而出辛宣苦泄,导水由小便而出葶苈、大黄葶苈、大黄苦寒攻坚,逐饮由大便而出苦寒攻坚,逐饮由大便而出蜜为丸

20、蜜为丸甘缓,以缓和药力甘缓,以缓和药力 1. 病位:肠间病位:肠间 2. 主证:腹满,口舌干燥主证:腹满,口舌干燥 3. 病机:饮热交结于肠,气机不利病机:饮热交结于肠,气机不利 4. 病势:正气欲驱邪气从大便而去病势:正气欲驱邪气从大便而去 5. 治法:荡热涤饮,前后分消治法:荡热涤饮,前后分消 6. 方药:己椒苈黄丸方药:己椒苈黄丸分析分析第18条 病者脉伏,其人欲自利,虽利,心下续坚满,此为留饮欲去故也,甘遂半夏汤主之。 甘遂 半夏 芍药 甘草 白蜜 提 要1.症状特点2.病机分析3.治法4.方药论述留饮欲去的证治论述留饮欲去的证治 讲讲 解解1.主证:主证: 病者脉伏病者脉伏饮邪久留,

21、阳气被郁。饮邪久留,阳气被郁。 其人欲自利,利反快其人欲自利,利反快 虽利,虽利, 心下续坚满心下续坚满 2.病机分析:病机分析:正气未虚,留饮欲去。正气未虚,留饮欲去。饮邪顽固,去而未尽。饮邪顽固,去而未尽。 3.治法 因势利导,攻逐留饮因势利导,攻逐留饮甘遂半夏汤甘遂半夏汤 4.方药甘遂攻逐饮邪甘遂攻逐饮邪甘草与甘遂同用,相反相击,一战驱邪甘草与甘遂同用,相反相击,一战驱邪半夏降逆蠲饮散结半夏降逆蠲饮散结芍药,白蜜酸收甘缓以安中芍药,白蜜酸收甘缓以安中 今释今释 :据:据盖甘遂、半夏同煮,盖甘遂、半夏同煮,芍药、甘草同煮,复以蜜和二药汁再煮也。本草芍药、甘草同煮,复以蜜和二药汁再煮也。本草

22、谓甘遂反甘草,此法似有深意,当遵用之。谓甘遂反甘草,此法似有深意,当遵用之。选注选注痰饮眩晕治方l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苓桂术甘汤主之。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苓桂术甘汤主之。 (16)l心下有支饮,其人苦冒眩,泽泻汤主之。(心下有支饮,其人苦冒眩,泽泻汤主之。(25)l卒呕吐,心下痞,膈间有水,眩悸者,小半夏加茯苓汤主之。卒呕吐,心下痞,膈间有水,眩悸者,小半夏加茯苓汤主之。(30)l假令瘦人脐下有悸,吐涎沫而癫眩,此水也,五苓散主之。假令瘦人脐下有悸,吐涎沫而癫眩,此水也,五苓散主之。(31)第21、22条 脉沉而弦者,悬饮内痛。 病悬饮者,十枣汤主之。十枣汤煎服法l先煮肥大枣,

23、后内三药末。先煮肥大枣,后内三药末。l药量因体质而异。药量因体质而异。l平旦温服之。平旦温服之。l得快下后,糜粥自养。得快下后,糜粥自养。十枣汤煎服法l十枣汤重用大枣以达到峻下而不伤正。十枣汤重用大枣以达到峻下而不伤正。l使用药物剂量的多少应根据病人体质以及使用药物剂量的多少应根据病人体质以及服药后的反应而定。服药后的反应而定。l掌握服药时间,对提高疗效、减轻药物某掌握服药时间,对提高疗效、减轻药物某些不良反应有一定的作用。些不良反应有一定的作用。第23条 病溢饮者,当发其汗,大青龙汤主之;小青龙汤亦主之。分 析1.1.病症:病症: 身体疼重,无汗,恶寒发热、焦躁、脉浮紧。身体疼重,无汗,恶寒

24、发热、焦躁、脉浮紧。 身体疼重,无汗。咳嗽、喘满、痰多稀身体疼重,无汗。咳嗽、喘满、痰多稀白、恶寒发热、脉弦紧。白、恶寒发热、脉弦紧。 外寒重而夹郁热发汗散饮兼清郁热外寒重而夹郁热发汗散饮兼清郁热 外寒而兼里饮发汗兼温化水饮。外寒而兼里饮发汗兼温化水饮。 比较大青龙汤大青龙汤小青龙汤小青龙汤病机病机外感风寒外感风寒内有郁热内有郁热外感风寒外感风寒内停寒饮内停寒饮主证主证发热恶寒,身疼痛,发热恶寒,身疼痛,脉浮紧,不汗出而烦脉浮紧,不汗出而烦躁躁恶寒发热,胸痞,恶寒发热,胸痞,干呕,咳喘干呕,咳喘治法治法发汗散水发汗散水清热除烦清热除烦发汗解表发汗解表温肺化饮温肺化饮配伍特点配伍特点麻黄麻黄6

25、两两 石膏石膏麻黄麻黄3 两两干姜干姜 细辛细辛 半夏半夏l支饮重证支饮重证木防己汤木防己汤2424)l支饮咳喘支饮咳喘葶苈大枣泻肺汤葶苈大枣泻肺汤2727)l支饮实证支饮实证十枣汤十枣汤3232、3333)l支饮主证支饮主证小青龙汤小青龙汤3535)第24条 膈间支饮,其人喘满,心下痞坚,面色黧黑,其脉沉紧,得之数十日,医吐下之不愈,木防己汤主之。虚者即愈,实者三日复发,复与不愈者,宜木防己汤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汤主之。 木防己 石膏 桂枝 人参支饮重证 其人喘满膈间支饮,上迫于肺 心下痞坚水饮内结,胃气被郁 面色黧黑饮聚于膈,营卫不利 其脉沉紧寒饮留伏,结聚不散 分析分析膈间支饮膈间支饮得之数

26、十日得之数十日 (病程长(病程长 )医吐下之不愈医吐下之不愈 (有误治(有误治 ) 分析分析心典心典木防己汤l木防己木防己 一苦一辛,一苦一辛,l桂枝桂枝 行水饮而散结气行水饮而散结气l石膏石膏辛凉以清郁热辛凉以清郁热l人参人参扶正补虚扶正补虚l 药后转归l虚者即愈:能得痞坚虚软,是水去气行,虚者即愈:能得痞坚虚软,是水去气行,结聚已散,病即可愈。结聚已散,病即可愈。l实者三日复发:仍痞坚结实,是饮结较实者三日复发:仍痞坚结实,是饮结较重,病重药轻,原方不能胜任。重,病重药轻,原方不能胜任。木防己汤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汤 心典心典:“以坚投坚而坚不破者,以坚投坚而坚不破者,即以软投坚而即破也。即以软投坚而即破也。”第26条 支饮胸满者,厚朴大黄汤主之。 厚朴一尺 大黄六两 枳实四枚三方比较小承气汤小承气汤厚朴三物汤厚朴三物汤厚朴大黄汤厚朴大黄汤主证主证下利谵语下利谵语潮热燥屎潮热燥屎腹满疼痛腹满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