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静结合才相宜_第1页
动静结合才相宜_第2页
动静结合才相宜_第3页
动静结合才相宜_第4页
动静结合才相宜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动”“静”结合才相宜永康市职业技术学校 施晓英摘要改进课堂教学的探索实践中,时下有不少过了“度”失了“值”的语文课不断演绎着。本人认为正确地把握教学中的“动”与“静”,应力戒形式主义,注重实际效果,崇尚自然,尊重个性,教出自己的风格。为了更好地交流课堂教学经验,提高课堂效率,本人从“动,应力避表面热闹,得注重课堂实效”、“先静后动,静中求动”、“视课堂内容确定静与动”、“教学实施过程中动静结合,做到静能放,动能收”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 语文教学 课堂实效 “动” “静” 在新课程改革以来,让语文课堂“动”起来,是每个语文老师的追求与愿望,但时下有不少过了“度”失了“值”的语文课在演

2、绎着,且有些教师认为能让课堂“动”起来,就会有课堂效率。其实语文课堂也应是“静”的课堂,是“动”与“静”交融的课堂。只有“动”“静”有机结合,用之得当,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怎样才能在课堂中做到“动”与“静”的有机结合呢?一、“动”,应力避表面热闹,得注重课堂实效有些教师为了追求课堂气氛的活跃、热闹,绞尽脑汁地搞活动,小组活动、课堂讨论成每堂课必不可少的环节,把语文课变成了小组活动课,事无巨细都要小组讨论一下,自以为落实了课程标准的要求合作学习,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现今有些课堂上的“动”,实在不敢恭维:超短的1分钟讨论;圆桌式的分组大讨论;老师提问,学生举手回答,屡问屡答有的甚至讲台靠

3、边、或允许学生上课插嘴,或允许上课时交头接耳,有的允许学生在教室中自由走动,把语文课堂上成了表演课、画画课、音乐课,脱离了语言文字的土壤,变成热热闹闹的形式课堂。课堂上一片乱糟糟,学生没有了独特感悟,没有了个性创新,有的只是一片浮躁的“嗡嗡”声。 “动”与“静”是辩证统一的。在语文课堂上,如果片面地把课堂上的“热热闹闹”和学生寻求语文知识的“动”混为一谈,为“动”而动的教学,效果并不一定好。当然,在语文教学中并不能缺少“动”,但这种“动”决不是现在的有些课堂中的盲动:朗读,一遍又一遍,提问,一环又一环,展示,一轮又一轮,学生疲于应付;多媒体课件做的是“精彩绝伦”,大量的图片、动画、音乐、让学生

4、们眼花缭乱。本人始终认为这不过是阳光下的肥皂泡,看起来五彩缤纷,色彩绚丽,但课堂实效在哪里呢?课堂中的“动”应是师生的讲解、诵读、讨论、鉴赏的过程,是符合课堂教学规律的有序的活动。学生在对文本的初步感知过程中的读和议,在理解文本过程中的合作讨论都是有序活动的具体体现。如果教师能把握好“动”与“静”的度,在教学环节里,把学生的思维调动起来,让学生的身体忙碌起来以后,又能自然地转换教学方式,让他们在接受新的任务中“静”下来思考怎样完成新的任务,我们的语文课堂不是更完美更有效吗?二、先“静”后“动”,“静”中求“动”语文课堂需要“动”,更需要“静”,没有“静”的“动”是散乱的活跃,虚伪的美丽,过于华

5、丽不是语文教学的本真。所谓“静”其实是学生默读、观察、思考、品味的过程,但不是“静止”。“静”是表面现象,是学生对文本的独立研读,是给学生的独立思考的空间。在“静”中,学生把握学习的主动权,发挥主观能动性。在“静”中,学生的心是动的:他们始终处于主动学习,主动发现中,逐渐由文本之外走进文本之内,从对文本的表面认识深入到对其思想主题的全面解读。“静”的过程是学生的智慧萌芽、思维发展的过程,是学生们能够以自己的眼光和观点来探索文章的主题,并形成自己独特见解的过程。可以这样说,学生只有静得下,才能动得起。只有静下来后,学生才有可能潜心思考,“学而不思则罔”,也只有在静心思考的过程中学生才可能去挖掘文

6、本的深层次情感内涵,与作者产生心与心的交流,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并与自己的心灵形成共鸣或碰撞,在接受和排斥中达到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而静不下来的课堂中,学生无法沉下心来思考,无法对文本做深入细致的分析,学习的效率肯定会大打折扣,学习也会只停留在表面而无法深入。所以说,能够静下来的语文课堂学生思维过程增加,可以让课堂更理性;而学生的有序活动,主动思维将会为课堂带来活力。在课堂上合理处理“动”与“静”的关系,先“静”后“动”,“静”中求“动”是建设有序、高效、理性课堂的一个关键性问题。三、视课堂内容确定“静”与“动”,还应根据学生实际随机应变课堂中的“静”和“动”, 还要视课堂的内容而定

7、,理论型的、欣赏型的、复习型的课堂偏“静”些,而操作课、实验课、讨论课可偏“动”。不能单纯地看“静”与“动”的表面,主要看教学效果。 我们在备课中设计课堂“动”与“静”时都思考一下,“动”对我们实现这个目标有多大作用?用“静”的形式效果会不会更好?那我们就能克服瞎“动”乱“动”,无效“动”,为动而“动”。而教学目标是选择“动”与“静”的首要因素。教学目标的不同,“动”与“静”在课堂中所占的比例也应不相同。例如:我与地坛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通过对细节描写理解,体味作者史铁生对“生命”与苦难的感悟;体味作者史铁生对亲情的感悟。”针对要让学生体悟“细节”、“体悟亲情”,教学中就尽量让学生默读,把自己

8、的体悟写在相关语句旁,在这里以“静”的形式更便于品味。我很重要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克服自贬的弱点,肯定自我的价值”,为了让学生能真正体悟到“我很重要”可以设计大声朗读,甚至全班起立朗诵这些语句:“让我们昂起头,对着我们这颗美丽的星球上无数的生灵,响亮地宣布我很重要。”这样的“动”,刺激了学生的听觉器官,调动了学生的情感,更有利于实现教学目标。切合教学目标的“动”与“静”组合将会让课堂犹如一气呵成的画卷,浑然一体。教学设计是相对稳定的,但我们语文课堂又是生成的,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不能依照教学设计一成不变,要根据学生的的实际、教学环境等多种因素随机应变。在课堂上,教师按照备课一提出问题

9、就让学生回答,结果有时会出现课堂气氛异常沉闷,只有个把人举手。此时可让学生先认真读书,深入思考,再进行小组讨论,这样动一动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在一些公开课上经常有教师提出一个问题,下面已有一部分学生脱口说出了答案,教师还依照自己的教学设计,要求学生小组讨论,这种“动”有什么用呢?四、教学实施过程中应“动”“静”结合,做到“静”能放,“动”能收语文课堂中的“动”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的“动”,是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与文本、与学生、与教师的互动,是教师引导学生联系自身生活实际,体悟文本内涵,学生动口、动脑、动手中获得知识,发展能力的实践活动。表现为朗读、讨论、表演、操作等,是“有声

10、”教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静”是指学生聚精会神、专心致志听老师讲课的安静;是学生阅读书本,凝神、专注、斟酌、推敲的宁静,在阅读中遇到疑难而冥思苦想,研究问题的冷静。“静”还包括教学目标的相对确定性,教学内容的相对稳定性,教学设计的相对固定性。教学中的“动”活跃了课堂气氛,能使学生保持注意力,“静”则有利于加强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而“静”是“动”的前提和保障。一堂好的语文课宛如一台好戏,既要有“静如处子”的和谐、舒缓场面,又要有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的紧张氛围,一张一弛,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方能称得上完美。值得注意得是,一旦启用了课堂中的“静”或“动”的纪律状态,就要承担使“静”、“动”有效地

11、相互转化的风险,“静”能放,“动”能收,教师就有较好地调控课堂的能力。要让学生动起来,教师首先要静下来。教学应该放飞学生的思想,让学生动起来,让他们获得充裕的精神生活,带给学生理智的挑战,认知的冲突,内心的震撼和无言的感动。从教的角度看学生不能动起来的原因来自于教师。教师搞一言堂,用自己的讲授代替学生的感受,束缚了学生的思想,把学生的认知、想象限于教师的讲稿中,等于折断学生想象的翅膀,等于削足适履。有位教师教我的四季时,对“我的四季”的内容的解读,即四季的归类总结上,缺少深层次的挖掘,用问题引导却是强压式的,强迫学生的认识向教师预设答案靠拢,这种做法是多么可笑!如果这位教师在每节课的教学过程中都自己一个劲地“动”学生又怎么能“动”起来呢?要让学生静下来,教师就必须要动起来。前段时间,小组活动、课堂讨论成了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教师动辄要求学生前后桌讨论。课堂讨论生动活泼、气氛民主、平和,容易使学生保持最佳思维状态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真正要达到这种效果必须有教师的“动”作为保障。学生只有安静地听取教师的引导,专心地看了课文内容才能静下心来,用心去体验、去想象,才能更有效地“动”起来,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展现自己的个性。教学中若“动”“静”失当,课堂则可能会嘈杂浮躁,或死寂冷清。过分死寂的灌输式课堂,我们早已否定,而活动过多、热闹过头的课堂我们也应及时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