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炒楼众生相面纱:没有25%利润就不干_第1页
揭开炒楼众生相面纱:没有25%利润就不干_第2页
揭开炒楼众生相面纱:没有25%利润就不干_第3页
揭开炒楼众生相面纱:没有25%利润就不干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揭开炒楼众生相面纱:没有25%利润就不干      在普通老百姓眼里,地产商已经像19931994年时一样成了恶徒,炒家却又成了房地产业界人士眼中的臭老鼠,但遗憾的是,有像任志强之流的地产大腕能奋起还击,却从来没有人去了解那些投资客的真实心态,他们对楼市到底持何态度?是否单单是他们成为房价上涨的罪魁祸首?南都从深圳六大片区精选了6个投资客,以图逼近事实真相。为保护受访者隐私,采访对象姓名皆为化名。 “没有25%利润就不干” 炒家档案 姓名:周刘彦 身份:短线投资客 居住地:南山 炒房“威水”史:2001年至今 炒房套数:100多套 炒房类型:短

2、线投资,涉及南山、福田、宝安的高中低档新房及二手住宅 年龄:50岁 目前在手房产:7套,集中在福田和南山 3天成交3套 “明天我还会有一套二手房签合同,但是价格降了2万多元。”在众多的炒家里,上海人周刘彦算是比较幸运了。在过去的3天里,他每天都能卖出一套房子,其中,蔚蓝海岸的一套房产,早在1个多月前签了合同,前天过户,卖出价116万多元,毛利赚了12万元,不过,这一套房显然不能说明什么,接下来的在“5·11”号文出台之后成交的两套房,交易价都发生了下调,其中,前海的一套转红的微利房标价36万元,最终降到33万多元成交,再一套就是周刘彦开头所讲的那套房,“但两套还是各赚了2万多元。”他

3、说。 周是一家国有企业的职员,2001年前一直在炒股,然后开始炒房到现在,“我只做短线投资,就是人们常说的炒家。”他说。在3-4年的炒房生涯里,周刘彦每年都投资20-30套的房产,业余大部分时间,他都像猎人一样在这个城市里四处寻找低价的二手房,“但是为了工作,我的投资区域集中在南山、宝安,同时兼顾福田。” 离不开南山“大本营” 南山是周刘彦的发家地,在这里的几年时间,他显然获得了很广阔的人脉资源,“南山中介地铺资历稍微深一些的业务员都认识我,经常会给我一些盘源。” 2003年,滨海之窗动工伊始,周刘彦就去内定房产,到最后他以折扣价拿到了该楼盘的7-8套房,“去年夏天开始卖的时候,标价45万元/

4、套左右,冷冷清清,但卖了几套之后,开始大热,去年10月份后,价格一路走高,从45万元/套到55万元/套,最高时一套多卖了17万多元,最后一套2个月前成交,单套涨了78万元,5月11日之前,还不断有人打电话要房。” 一段时间,周刘彦去了宝安,但在去年低宝安中心区房价激升突破5000元/平方米之后,他又打马回了南山,“我觉得(那里的)升值潜力已经被透支了,炒房赚不到什么钱。” 两年内的房子不再买 周刘彦现在手头能动用的流动资金超过300万元,“我保证手头流动的房产不超过10套。”现在他手里大约还有7套房,都是2年以上的,这让他并不是很烦躁。但让他担忧的是,“5·11”号文出台后,他所投资

5、房产的成交周期普遍从原来的23天延长到一周以上,而且,平均价格都下调了5%6%。 不过,与别的炒家相比,周刘彦算是很乐观的,他还想着今年要把投资回报率锁定在25%,而在2003年前,他所投资的房产投资回报率超过30%,“去年近30%,今年我的目标是达到25%,如果达不到,就持房观望。”(会不会转入长线?)“不会,迅速增值是我的主要目标。” 可能是托了上海人精明头脑的福,周刘彦现在已经开始想着怎么钻政策空子,“近期,我不会再进货,尤其是2年以内的房子我不会进了,而且,现下手中握有的房产,也都不会再过户,而是先与卖方到公证处公证,做一个全权委托代理(类似中介经纪人员),业主委托我卖房、收钱及过户,

6、这样我几可以不过户直接完成房屋产权转移,避掉交易税。”“如果下半年楼市还是这样,我就可能杀回去炒股,我认为,现在的股市有10%已经有了投资价值。”周刘彦最后说。 烦只炒二手房 何小篆1987年在美国开公司,10年后把公司搬回了南山,做计算机等一些高科技产品。何小篆现在还是美国国籍,他很不自然地说他是海归派,这个上海人在美国和自己的老家都各买了一套别墅。 从2002年开始,全球都在加息,何小篆就把他的钱全部转回了国内,“多余的钱没处用,闲来无事,就尝试着投资不动产。”何小篆把房地产这玩意儿当副业,偶一玩之。 他似乎也不想赚快钱,两年来,他投资的2030套房产全部都是中长线,且全都是二手房,“第一

7、套房是南山的一个普通住宅,1年多卖掉,赚了一点点,以后就比较多了,比如海景广场等,但大都出租,我不靠这个吃饭。” 何小篆只投资二手房更多是因为他怕新房会占用太多的精力,“手续太烦琐,倒卖也麻烦,就为了赚那几万块钱。”在他眼里,投资已经装修好的二手房似乎能获得更多的快乐。 曾想买红树西岸自住 何小篆到底有多少钱,他没透露,不过,他曾经想着去买红树西岸,但结果,这个深圳历史上最贵的高层住宅却让他很恼火,所以,在采访过程中,他一提到炒房,就很滑稽地抨击一下红树西岸。 “刚开始的时候,我接到红树西岸楼盘的电话,他们告诉我,花80万元买一个筹,保证你能赚钱,然后我就去了现场,但他们不让我进去(注:百仕达

8、·红树西岸采用预约看楼制)。”他后来似乎把吃了闭门羹的怒气转嫁到抨击红树西岸的“鼓励炒楼”上去,“花80万元买一个筹,买房时获得7.5折的优惠,然后我可以转手卖给他人获利,这不是鼓励炒楼是什么?” 不过,红树西岸2.5万元/平方米的价格在何小篆眼里无法再炒,“如果要买红树西岸的话,我肯定会用来自住。” 有闲有钱才买商铺 因为嫌二手住宅投资的手续也过于烦琐,同时,加上最近以来的宏观调控,何小篆就把能卖掉的投资性住宅基本全卖掉,“还剩下4-5套,其余还有7-8套商铺。” 有了上海的背景,何小篆对深圳楼市的看法更富于比较意义,“上海普通人都买不起房,肯定有问题,深圳还算好,不过,政府应该再

9、继续进行行政干预了。” 他认为,交易税的征收,一方面打击了炒作,但同时“也令二手楼整体市场受到影响,很多要求换房的业主,他们的置业需求也被抑制。” “我再有闲钱的话,不会再投资住宅,除非有跳楼价甩卖的,否则,以后只买商铺投资。”他说。(“对商铺投资就不担忧?”)“我又不倒卖,有什么好担忧的!” 炒家档案 姓名:黄笛声 身份:公司老板 居住地:深圳 炒房“威水”史:3年 炒房套数:据不完全统计80套左右 炒房类型:大多是短线,也有长线。只做豪宅投资 年龄:30多岁 目前在手房产:8套物业 第一次买房亏了 1996年,深圳的高层就有8000元/平方米。 这是真的,如今炒房成功的黄笛声,永远都不会忘

10、记1996年第一次买房的经历,他花了8000多元/平方米买了一套高层住房,在1997年的金融风暴来临之前,他转手出去还是大亏一笔。 要不是因为买第二套房,也许黄笛声从此不会和地产结缘。但就是那么巧合,第二套房子他不仅赚了,而且还将第一套房子的亏损都赚了回来,精明的他从第二套房的成功里面看出了机会,加上对深圳楼市多年的理解,2002年来,黄笛声开始炒楼。 把香蜜湖当狩猎场 和有些人不一样,黄笛声一开始看好香蜜湖片区周围的豪宅,而且似乎给自己画了一个圈圈,基本范围是在中心区和香蜜湖,早期炒黄埔雅苑、东方玫瑰花园、然后是水榭花都、中旅国际公馆、东海花园、熙园、水榭花都。 至今黄笛声对于当初在水榭花都

11、买房还有遗憾,他看好了那个位置,但是还是有点小心,只买了两套房子,一套小的一套大的,如今那两套房都已经转手出去,小户型赚得不多,但是那套大的,他一直放在手里不舍得卖,结果不断看涨,120万买进的房子最后以300万卖出去,这是让黄笛声很骄傲的一件事情。 自信眼光好就赚钱 5月11日国家七部委新政出台之后,黄笛声似乎不着急,在他看来,他却因此受益了。很久前,他就看中了熙园的一套房子,业主咬定230万,不肯降价,这次新政之后,业主松口了,他以210多万的价格买下来,心满意足。他不怕“六一”之后的营业税,他说,一套豪宅的利润空间可能在15%,除掉5%,还有10%可以赚,如果不能赚钱,那套房就留给自己住

12、也不错。 “不过新政出来后,我有些同样做投资的朋友反应是很大,每天都坐立不安一样,其实他们不是因为怕亏本,是因为利润空间少了,生意人赚的就是利润。”在他看来,投资需要看眼光看实力,新政出来后,有些人肯定是要亏的,这些人里面肯定有炒家,但他对自己却很有信心。 炒家档案 姓名:孔伟 身份:进口建筑材料商 居住地:华侨城 炒房“威水”史:炒房套数:11套 炒房类型:华侨城高尚住宅 年龄:35岁 目前在手房产:8套,正在卖出一套的同时正在买进另外一套,全部集中在华侨城 不认为自己是“炒家” 25日晚上9点,孔伟在开车出去与朋友聚会的途中接受了记者的电话采访。这个目前手中有着8套华侨城高档住宅的大腕对“

13、炒家”和“投资客”的称呼保持着极高的敏感与警惕,并对记者迅速进行了纠正,但在一番探讨之后,孔伟最终没有给出一个自己在房地产市场中明确的身份界定。 “我并不是专业的投资客或炒家,每次买房的前提都是出于自住考虑,并没有想过买下这套房子后将来会带给我多高的回报。”孔伟认为这是自己与专业炒家最大的区别,“目的不同嘛,我是多次买房的行为导致了投资的结果。” 就是这种无意识的行为,从2003年开始,孔伟陆续在华侨城片区内买进了11套房产,其中自住过1套,后卖出了3套,目前手中还保留着8套,每套总价值都在200万元左右,为此孔伟支付着每月十几万元的按揭月供。 除了华侨城其他都免谈 事实上,早在1997年的时

14、候,孔伟便一次性付款600万买下了世真正的投资,但这场投资最终以失败收场。“现在的市值估计只有100万了,等于啥都没了。” 1999年,孔伟在华侨城锦绣花园购得一套房产,总价110万,但在2003年,这一数字变成了180万,4年间增值70万元! 孔伟说从这一年深圳房价才开始猛涨,从某种程度上开始唤起了他的投资意识。“而且这一时期儿子出生,开始考虑换房。”出于自住的需求,孔伟在2003年再次买下了华侨称内的一套房产,并由此拉开了他的买房序幕。 目前为止,孔伟经手的11套房产全部集中在华侨城片区,而且都是华侨城地产开发,这个华侨城的忠实拥趸喜欢称自己为“侨民”,而且已经有5位朋友跟着他一起成为“侨

15、民”,目前他们手中一共有超过20套华侨城开发的物业,平均每套的市值比买入时要高出2030万元。 “从不考虑其他区域的物业,这也是我们和专业炒家的另一区别。”孔伟说他只关注华侨城的物业,因为有升值的保障。 新政影响微乎其微 当记者问到对新政的看法,他坦言:“这对我的影响可谓微乎其微,资金没有太大压力,我可以放着静观其变,而且都是优良资产。” 据他透露,目前不少圈子里的朋友已经决定如果在六一之后卖出,那就会把加收的营业税并入房价,“这样只会进一步抬高房价。”在孔伟看来对他造成最大影响的政策应当是加息,如果加息幅度继续增大的话他会考虑将物业尽快处理。 “但是假如不买房了,我们这部分人手头的资金又去投

16、资什么呢?股票不敢买,基金不成熟,事实上政府最需要解决的是投资渠道的问题,毕竟现在看来土地和房产还是最具投资价值的东西,不让买房了,难道要拿着钱去澳门赌博吗?” 孔伟说,中国每年都在诞生大量的百万富翁,而这部分人的第一需要可能就是改善居住条件而投资买房。“现在的政策只会对中低档商品房市场造成影响,我觉得高端市场炒就让它炒吧,有人来埋单,但怎么样把低收入者的住房问题安排好才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炒家档案 姓名:赵仁 身份:宝安某中介公司老板 居住地:宝安 炒房“威水”史:2003年至今 炒房套数:60-70套 炒房类型:短线投资,集中在宝安的二手住宅 年龄:36岁 目前在手房产:10多套,诸如

17、宝安福中福、怡合花园等 中介老板自炒二手房 说起话来有气无力的赵仁一点都不像是36岁的人,他认为做房地产代理机构的不炒房,似乎浪费了自己的专业,因此从2003年深圳房地产一路飙升开始,赵仁一方面打理公司业务,一方面瞅机会在宝安买进了60-70套二手房,过起了短期“倒爷”的生活,“像我这样有地产从业背景的炒家,深圳有很多。” 在过去的2年里,赵仁的房子一般都能在3-5个月内出手,投资回报率超过了10%,这个比率其实并不高,但赵仁从其中也获得了大约200来万元的赚头。 在赵仁眼里,宝安去年至今房价超过3成的上涨,其中“有10%是投资客拉动的,还有10%是地产商操纵拉高的,实际的市场需求大概只有10

18、%。” 政策调控减少了竞争者 “短平快的短期炒房就像高速列车,迟早有一天会撞到石岩上。”赵仁说,政府宏观调控的出台,在他是意料之中,“之后还会越来越严厉。” 但从赵仁应对“5·11”的手段我们似乎可以看出地产界人士是如何操纵房价的,和别的炒家不同,新政之后,赵仁没有把他的房产降价反而提价放盘,“现在还没有行动,但已有这个想法,我不想贱卖我的房子。”(“为什么会如此?”)“其实,5·11是利好,天天刮风打雷的,市场上60%70%的投资客和90%的资金都在观望,竞争者肯定会减少,这个时候提价,成交不成交无所谓,用意就是在托市。”赵仁所指的托市,换句话说,就是由短线炒房转为中长线投资,他自己目前余下的10多套房,现在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