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初中物理九年级全册第十三章《内能》检测卷(包含答案解析)_第1页
成都市初中物理九年级全册第十三章《内能》检测卷(包含答案解析)_第2页
成都市初中物理九年级全册第十三章《内能》检测卷(包含答案解析)_第3页
成都市初中物理九年级全册第十三章《内能》检测卷(包含答案解析)_第4页
成都市初中物理九年级全册第十三章《内能》检测卷(包含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选择题1 .下列增加铁丝内能的四个做法中,与另外三个方法不同的是()A.摩擦铁丝B.来回弯折铁丝C.反复敲打铁丝D.把铁丝放在火上烤2 .某学生用两个相同的热源分别对质量和初温相等的甲、乙两物质加热,并根据实验测得 的数据分别画出甲、乙两物质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图所示。根据图线情况, 作出如下推断,其中正确的是()A.甲的比热容比乙大B.相同时间乙温度升高的快C.升高相同温度时乙吸热更多D.相同时间甲吸热更多3 .关于分子动理论及有关现象,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红墨水在热水中扩散得比冷水中快,说明热水比冷水的分子运动更剧烈B.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变小,说明分子之间存在间隙C.

2、铁块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斥力D.海波熔化的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内能不变4.下列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的说法,正确的是()A. 0c的水没有内能B.温度高的物体所含热量多C.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加D.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向内能小的物体传递5 .对于以下几幅图说法正确的是()这个现A. j如图甲,瓶中上方清水和下方蓝色硫酸铜溶液静置几天,界面模糊 甲象形成主要原因是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B.如图乙,两个底面很平、很干净的铅柱压在-起后好像 粘”成一个整体,甚至在卜面挂上重物也拉不开一一这个现象说明分子是不停运动的C.如图丙,玻璃片的重力为 G,当测力计显示的示数比G大一

3、些时,才D.能将玻璃片从水面提起一一这个现象主要说明水分子与玻璃分子之间存在引力如图丁,两位同学分别握住处于原长的弹簧的两瑞,可以将人比作组成某些物质的分子,物质被压缩,分子间表现出斥力;物质被拉伸,分子间表现为引 力,由此可知分子之间引力和斥力不能同时存在6 .两个相同的容器分别装了质量相同的两种液体,用同一热源分别加热,液体温度与加热 时间关系如图所示。根据图像可知()A.甲液体的比热容大于乙液体的比热容B.如果升高相同的温度,两种液体吸收的热量相同C.加热时间相同,甲液体吸收的热量大于乙吸收的热量 D.加热时间相同,甲液体温度升高比乙液体升高得多 7.如图所示,下列描述内能的变化,分析正

4、确的是(A.图甲:厚玻璃筒内的空气被压缩时,空气的温度升高,内能不变B.图乙:用打气筒向瓶内不断打气,瓶内气体内能变小C.图丙:被冲出的塞子是烫的,这说明做功可以改变物体内能D.图丁:汽缸内的气体推动活塞向下运动,气体内能减少8 .在空气中,将热水倒进玻璃杯中,玻璃杯会变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含有的热量减少B.水将温度传给了玻璃杯C.玻璃杯增加的内能小于水减少的内能D.玻璃杯升高的温度一定等于热水降低的温度9 .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中,某组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 了两次实验,并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如图乙所示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第一次实验所用水的质量比第

5、二次实验所用水的质量多B.两次实验时都是在标准大气压下进行的C.此实验用的温度计可以用体温计替代D.两次实验中,水沸腾后,熄灭酒精灯,水并没有立刻停止沸腾,说明水沸腾时不需要 吸热10 .下列古诗词、谚语、俗语中蕴含丰富的物理知识,其中分析正确的是()A”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一一“一院香”,分子做永不停息的运动B” “煮豆燃豆箕,豆在釜中泣”一一燃烧秸秆(豆箕)的过程是内能转化为化学能C.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一一蜡烛燃烧是晶体熔化D.“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一一铁杵在磨的过程中温度升高,属于热传递改变物体 内能11.下列关于内能、热量、温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6、A.夏天用电风扇吹风使人感到凉快,是因为电风扇可以减小空气的内能B.物体温度越低,内能越小,所以0c的物体没有内能C.物体吸收热量,内能一定增加D.热胀冷缩中的 热、冷”指热量12.下列实验过程中,物体内能的改变方式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A.甲图中,活塞下压玻璃筒内的空气,空气内能增大B.乙图中,烧瓶内的空气将瓶塞推出,空气内能减小C.丙图中,烧杯内的水被电加热器加热,内能增大D. 丁图中,试管内的气体推出橡胶塞,试管内气体内能减小二、填空题13 .将滚烫的鸡蛋温度降低,你的做法是 ,你采用的方法使鸡蛋内能改变的方式是 O14 .如图所示,给试管里的水加热,水沸腾后,看到的现象是:水蒸气推动

7、活塞迅速冲出 试管口,同时在试管口出现了白雾。白雾的出现是一种液化现象,该现象说明了水蒸气的 温度,由此进一步推断出水蒸气的内能 。15 .凭肉眼人们无法看到组成物质的分子及物质微小的内部结构,对组成物质分子的认识 是通过分子的宏观现象进行的。(1)向一端封闭的玻璃管里注入水和酒精各一半,封闭管口,反复反转玻璃管,观察发现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变小,据此现象推知 ;(2)打开香水瓶盖,教室里到处都能闻到香气,据此现象推知,(3)将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相互紧压后,两只铅块会粘到一起,据此现象推知,(4)固体和液体物质的体积很难被压缩,据此现象推知 ;(5)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发明出观察微观世界的

8、工具 (选填“望远镜”或“显微镜”),测量确定分子直径的数量级是 (选填“ 10-10m"、“ 10-10cm” 或 “1010m”)。16 .春天来了,校园里花香四溢,说明花朵分泌的芳香分子在 。清晨草地 上两滴水珠接触时,能自动结合成一滴较大的水珠,这一事实说明分子间存在着17 .火柴头在火柴盒上轻轻划过就能燃烧,这是通过的 方式实现的。火柴头也可以 用火点燃,这是用 的方式实现的。18 .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积会变小,这一现象说明了分子间存在 。小朋友们吹泡泡 时,阳光下薄的肥皂泡弹性好,不易破,这是分子间的 (选填“引力”或“斥 力”)起了作用。19 .小红在实验室用酒精灯把质

9、量是0.1kg,初温是60c的水加热到100C,则水吸收的热量是 J。Gk 4.2 103J/ kg C 。1r20 . A、B两物体的初温均为 0C, A的质量是B的2倍,A的比热容是 B的一,它们吸4收相同的热量后再接触,则A、B两物体末温的倍数关系是 ;热量的传递方向是:。三、解答题21 .某同学家新安装了一台容积为500L的太阳能热水器,加满水后,经过4h阳光的照射,水温由原来的15c升高到40 C,则:(1)在这4h内水吸收的热量是多少?(2)若这些热量由效率为 20%的火炉燃烧煤炭来提供,则需要燃烧多少千克煤炭?c水=4.2 103J/ (kg? C) , q 煤炭=3.0 M07

10、J/kg22 . 一个质量为0.5kg的铝壶里面装有 5kg、20c的水,现将它们一起加热,吸收热量后它 们的温度升高了 50C.求:(1)铝壶吸收了多少热量?(2)水吸收了多少热量?(3)若它们共同吸收的热量由100c的水,降温到50c提供,则需要100c的水多少kg?铝的比热容为 0.88 X 103J/ (kg C)23 .天然气灶使用方便、经济环保。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天然气灶将一壶质量为3 kg、温度为20 c的水加热至沸腾,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 M03 J/ (kg?C),天然气的热值为24 5 107 J/m3。求:(1)水吸收的热量;(2)若天然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60 %被

11、水吸收,烧开这壶水需要多少天然气?24.用电热水壶把1kg的水从25c加热到100C,消耗的电能为 3.6 X 50.求:c水=4.2 X 30 (kg? C )(1)这壶水加热到100 c需吸收的热量Q;(2)该电热水壶的效率 Y.25 .蓬溪县城内将开通第四路公交车,在公交车性能测试中,让其在一段平直的公路上匀 速行驶5.6km,受到的平均阻力是 3.0M03N,消耗燃油1.5 10一 3m3 (假设燃油完全燃 烧)。若燃油的密度 p = 0.8 X03kg/m3,热值q = 4M07J/kg,求:(1)牵引力所做的功是多少?(2)燃油放出的热量是多少?(3)该公交车的热机效率是多少?26

12、 .如图甲所示一种家用调温式电熨斗,工作过程中电源电压恒为220V,电熨斗金属底板质量为500go图乙是它的工作电路,发热部分由调温电阻R及和定值电阻 R0组成(电阻值均不受温度影响)。预热时电熨斗以最大功率正常工作 100s可使金属底板的温度从20c升高到220c 金属底板的比热容为 0.44 103J/ (kg C),假设电熨斗发热体放出的热 量全部被金属底板吸收。则:(1)预热时金属底板吸收的热量是多少?(2)电熨斗的最大功率是多少?(3)定值电阻Ro的阻值是多大?【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 D解析:D摩擦铁丝、来回弯折铁丝、反复敲打铁丝采用做功的方式使内能增加

13、;把铁丝放在火上烤采用热传递的方式使内能增加,与其他三个方法不同,故选 D。2. C解析:CAB.由图像取相同的加热时间,即甲、乙吸收的热量相同,甲的温度变化值大,即甲温度Q升高的快。根据c 、可知,甲的比热容要小于乙的比热容,故 AB错误;C.升高相同温度时,乙的加热时间长,则乙吸收的热量多,故 C正确;D.相同的热源,相同时间内物质吸收的热量是相同的,故 D错误。故选Co3. D解析:D【分析】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状态,分子之间存在间隙,分子同时存在 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内能是指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 则运动所具有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内

14、能的大小与物体的温度、质量、状态有关。A.红墨水在热水中扩散得比冷水中快,说明热水比冷水的分子运动剧烈,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变小,是因为分子之间存在间隙缘故;故 B正确,不符合题息;C.铁块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斥力;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 海波熔化时吸收热量,温度虽然保持不变,但是部分海波会熔化成液态,海波的状态发生变化,所以内能增大,故D 错误,符合题意。故选 D 。4 C解析: CA 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0 的水也具有内能,故A 错误;B 热量是指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内能改变的多少,不能用“含”来进行描述,故B 错误;C.内能与温度有关,物体温度升

15、高,内能增加,故 C正确;D 热量总是从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传递,故D 错误。故选 C 。5 C解析: CA.瓶中上方清水和下方蓝色硫酸铜溶液静置几天,界面模糊这个现象形成主要原因是扩散现象,即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A 错误;B.两个底面很平、很干净的铅柱压在-起后好像 粘”成一个整体,甚至在下面挂上重物也拉不开 这个现象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故 B 错误;C.玻璃片的重力为 G,当测力计显示的示数比G大一些时,才能将玻璃片从水面提起一这个现象主要说明水分子与玻璃分子之间存在引力,同种物质的分子之间存在引力,不同物质的分子之间也存在引力,故C 正确;D.两位同学分别握住处于原长的弹簧

16、的两瑞,可以将人比作组成某些物质的分子,物质被压缩,分子间表现出斥力;物质被拉伸,分子间表现为引力,分子之间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故D 错误。故选C。6 A解析: AA.根据Q cm At可知,吸收相同热量后,甲液体的温度变化较小,则说明甲液体的比热容大于乙液体的比热容,故A 符合题意;B.如果升高相同的温度,甲液体吸收的热量较大,故 B不符合题意;CD.加热时间相同,甲乙液体吸收的热量相同,但甲液体温度升高比乙液体升高得少,故CD 不符合题意。故选 A。7 D解析: DA 厚玻璃筒内的空气被压缩时,空气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加,故A 错误;B 用打气筒向瓶内不断打气,对瓶内气体做功,瓶内气体

17、内能变大,故B 错误;C.被冲出的塞子是烫的,是试管内水蒸气给塞子加热变烫的,不能说明做功可以改变物体内能,故C 错误;D 汽缸内的气体推动活塞向下运动,气体对活塞做功,内能减少,故D 正确。故选 D 。8 C解析:CA.热量是一个过程量,不能用含有描述,故 A错误;B.温度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温度不能传递,将热水倒进玻璃杯中,玻璃杯会变热,是水将热量传给了玻璃杯,故 B错误;C.水释放出的热量一部分传递给了空气,所以玻璃杯增加的内能小于水减少的内能,故C正确;QD.由t 可知,水放出的热量不等于玻璃杯吸收的热量,水的比热容和玻璃的比热cm容不同,水的质量和玻璃杯的质量也不同,所以玻璃杯升高的

18、温度不一定等于热水降低的温度,故D错误。故选Co9 A解析:AA.根据Q吸cm t ,在装置相同的情况下,相同时间吸收热量相同,升温少的质量大,所以第一次用的水的质量大于第二次的,故A正确;B.由图可知两次实验中水的沸点都为98C,低于标准大气压下的 100C,说明此时的气压低于标准大气压,故 B错误;C.由于体温计的量程是 35 42c ,而本实验水沸腾时温度为 98C,所以此实验用的温度计不可以用体温计替代,故C错误;D.酒精灯加热时,铁圈和石棉网的温度升高,高于水的温度,当移开酒精灯时,水还会从铁圈和石棉网吸收热量,继续沸腾,故 D错误。故选A。10 A解析:AA.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

19、薇一院香”一一“一院香”是分子的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做永不停息的运动,故 A正确;B” “煮豆燃豆箕,豆在釜中泣”一一燃烧秸秆(豆箕)的过程,是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故B错误;C”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一一蜡烛是非晶体,熔化过程中温度会不断升高,故C错误;D.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一一铁杵在磨的过程中温度升高,属于通过摩擦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故 D错误。故选A。11 C解析:CA.夏天用电风扇吹风使人感到凉快,是因为电风扇可以加快空气流速,加快汗液的蒸发,汗液蒸发时从身体吸热,故感觉到凉快,故A选项错误;B.任何物体都有内能,内能即所有分子的动能和势能之和,故B选项错误;C

20、.物体吸收了热量,内能增加,故C选项正确;D 热胀冷缩中的“热、冷”指是冷热程度,即温度,温度高的时候,物体受热膨胀,温度低时,物体收缩,故D 选项错误。故选C。12 C解析: C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做功和热传递。活塞下压玻璃筒内的空气、烧瓶内的空气将瓶塞推出、试管内的气体推出橡胶塞过程中内能增大或减小都是通过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而烧杯内的水被电加热器加热是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与其他三个不同,故C 项符合题意。故选 C 。二、填空题13 将鸡蛋放入冷水中热传递【分析】考查改变内能的方式解析: 将鸡蛋放入冷水中 热传递【分析】考查改变内能的方式1 将滚烫的鸡蛋温度降低,可让鸡蛋对外放热,把

21、鸡蛋放在冷水中,让冷水吸收鸡蛋的热量,鸡蛋温度降低。2 改变内能的方式有两种,做功和热传递;将鸡蛋放入冷水中属于采用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14 降低减小解析: 降低 减小12 酒精灯对水加热,水的内能增加,这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水的内能;当瓶内水蒸气把瓶塞冲出时,瓶内水蒸气对瓶塞做功,使得其内能减小,温度降低,即该过程是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过程,试管内气体对活塞做功时,内能减小,温度降低,水蒸气放出热量发生液化现象,出现白雾。15 酒精和水分子间存在着间隙分子不停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存在着吸引力分子间存在着排斥力显微镜10-10m解析: 酒精和水分子间存在着间隙分子不停做无规则运动 分子间存在着

22、吸引力 分子间存在着排斥力 显微镜 10-10m(1) 1 因为构成物体的分子之间有间隙,所以充分混合后酒精和水总体积变小。(2) 2 我们闻到香水味就是因为香水的分子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运动到我们的鼻子中,我们就会闻到气味。(3) 3 用力压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铅块的分子之间的距离变小,分子间的引力变大,由于分子间的引力就将两个铅块就会黏在一起。(4) 4 固体和液体物质的体积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存在排斥力。(5) 5在从微小粒子到浩瀚宇宙的探索过程中,科学家发明的显微镜使人类能逐渐深入地 看清组成物质的微小结构。6测量确定分子直径的数量级是10-10 m。16. 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引力

23、解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引力1花香四溢是因为花香味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扩散到空气之中。2两滴水珠接触时,能自动结合成一滴较大的水珠,这一事实说明分子间存在着引力。17. 做功热传递解析:做功热传递1摩擦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火柴头内能,使火柴头温度升高,达到它的燃点;2用火点燃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使火柴头的温度升高,达到它的燃点。18. 间隙引力解析:间隙引力1分子间存在间隙,所以水和酒精混合后,水分子和酒精分子分别进入了对方分子的间隙 中,使得这个总体积变小。2分子间存在引力和斥力,小朋友们吹泡泡时,阳光下薄的肥皂泡没有破,这是因为肥皂 泡分子间的引力作用。19. 68X104解析:68X

24、104由/ cm t可得,水吸收的热量为Q及 Ckm水 t 4.2 103 J/ kg C 0.1kg 100c 60c1.68 104J20. tA=2tB 从 A传向 B解析:tA=2tB从A传向B1根据比热容公式和题意可得QAtA CaEaCBmB ,12Nb QcAmA1 2 1CbEb因为A、B两物体的初温均为 0C ,所以末温的倍数关系是tA=2tB。2因为A的温度高,所以热量的传递方向是从A传向Bo三、解答题21. (1)5.25 127J (2)8.75kg水的体积V = 500L =0.5m3,m由=v可得水的质重m= V=1.0 103kg/m3 0.5m3 = 500kg

25、;则水吸收的热量:Qm=GkmK(Lto)=4.2 103J/(kg?C) 500kg(40C -15。)=5.25 107J;Q(2)由100%可得,煤炭燃烧放出的热量,Q放Q = Q 100%= 5.25 10 J =2.625 108J,20%由Q放=mq得,需要煤炭的质量为:Qa2.625 108Jm煤炭=7= 8.75kg。q煤炭 3.0 10 J/kg答:在这4h内水吸收的热量是 5.25X 107J;(2)需要燃烧8.75kg的煤炭。22. (1) 2.2X 104 J (2) 1.05X 106J (3) 5.1kg【分析】(1)已知铝壶的比热容、质量、升高的温度,根据 Q c

26、m At计算铝壶吸收的热量;(2)已知水的比热容、质量、升高的温度,根据 Q cm At计算水吸收的热量;(3)根据题意,热水放出的热量等于冰水和铝壶吸收的热量之和,再利用 Q cm At计算 需要热水的质量.(1)铝壶吸收的热量Q铝吸 c铝g吕 t铝 0.88 103J/ (kg*C) 0.5kg 50c 2.2 104J;(2)水吸收的热量Q水吸 c7KmK t水 4.2 103J/ (kg,C) 5kg 50c 1.05 106J(3)根据题意,热水放出的热量为:Q 放 Q铝吸 Q7K 吸 2.2 104J 1.05 106J 1.072 106J,1.072 106J根据Q cm At

27、得,所需热水的质量为:5.1kg.mU 水=7c水 t热水 4.2 103J/ (kgc) 100C-50c23. (1) 1.008 X106 J (2) 0.048m3(1)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沸腾时的温度是t=100C,水吸收的热量是:Q 吸=cm (t-t。)=4.2X103 J/ (kg?C) X 3kg X (100C-20C) =1.008 x 106J;(2)由=- 100%知道,天然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Q攵Q1.008 106J6Q放= 100%=1.68 10 J60%由Q放=Vq知道,烧开这壶水需要天然气的体积是:、/ Q收1.68 106J3V t 0.048m。q 3.5 107J/m3答:(1)水吸收的热量是1.008X 106J;(2)若天然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60 %被水吸收,烧开这壶水需要0.048m3天然气。24. (1) 3.15 X J (2) 87.5%.【分析】考查热量的计算,能量利用效率.(1)已知水的质量和温度的变化,根据 Q cmt求出水吸收的热量;(2)已知消耗的电能;根据效率公式求出此热水壶的效率.(1)m=1kg, t0=25C , t=100C,水吸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