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第二节 织物组织_第1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27/f8b8df95-98ff-42d8-af8d-0838e36b7316/f8b8df95-98ff-42d8-af8d-0838e36b73161.gif)
![第三章第二节 织物组织_第2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27/f8b8df95-98ff-42d8-af8d-0838e36b7316/f8b8df95-98ff-42d8-af8d-0838e36b73162.gif)
![第三章第二节 织物组织_第3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27/f8b8df95-98ff-42d8-af8d-0838e36b7316/f8b8df95-98ff-42d8-af8d-0838e36b73163.gif)
![第三章第二节 织物组织_第4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27/f8b8df95-98ff-42d8-af8d-0838e36b7316/f8b8df95-98ff-42d8-af8d-0838e36b73164.gif)
![第三章第二节 织物组织_第5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27/f8b8df95-98ff-42d8-af8d-0838e36b7316/f8b8df95-98ff-42d8-af8d-0838e36b7316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Enter your subtitle or main authors name hereInsert the title of your Insert the title of your presentation herepresentation here 第二节 织物组织 一、机织物的织物组织 (一)织物组织基本概念 1、织物组织:机织物中,经、纬纱相互交错、上下沉浮的规律。 2、经纱:纵向排列(与布边平行)的纱线。 3、纬纱:横向排列(与布边垂直)的纱线。 4 4、组织点 组织点:经纱与纬纱的交叉点, ,称为组织点。 纬组织点或纬浮点经组织点或经浮点组织点 纬组织点或纬浮点经组织点或经浮
2、点组织点 5、经、纬组织点 经组织点(或经浮点):凡经纱浮于纬纱之上的点称经组织点。 纬组织点(或纬浮点):凡纬纱浮于经纱之上的点称纬组织点。 经浮长:连续浮在纬纱上的经纱长度。 纬浮长:连续浮在经纱上的纬纱长度。 6.组织循环(完全组织) 组织循环:经组织点和纬组织点的沉浮规律重复出现为一个组成单元时,该组成单元称为一个组织循环或称为一个完全组织。 或当经组织点和纬组织点的排列规律达到循环重复时的最小单元。思考:图中最小单元需几根经纱和几根纬纱? 答:最小单元需2根经纱和2根纬纱。 因第3、4根经纱分别与第1、2根经纱浮沉规律(经、纬组织点)相同。即第三、四根纬纱的浮沉规律是第一、二根纬纱的
3、重复,其组织循环经(纬)纱数等于2。二一上图织物组织最小单元需2根经纱和2根纬纱。 1234 思考:下图组织最小单元需几根经纱和几根纬纱? 答: 3根经纱和3根纬纱。7 7、组织循环纱线数R R组织循环完全经纱数(R Rj j)和完全纬纱数(R Rww)完全经纱数:构成一个组织循环的经纱根数,R Rj j。 完全纬纱数:构成一个组织循环的纬纱根数,R Rww。Rj=3,Rw=3思考:下图的完全经纱数(Rj)和完全纬纱数(Rw) 8、结构图与组织图 (1)定义 结构图:表示织物中经、纬纱交织规律的示意图。 组织图(意匠图):用意匠纸(方格图)来描绘织 物组织的图。 结构图组织图(意匠图、方格图)
4、 结构图(交织示意图) 组织图(意匠图) 用来描绘织物组织的带有格子的纸称为意匠纸。经纱经纱纬纬纱纱组织循环的起始点组织循环的起始点(2)画组织图的规定 纵行格子代表经纱,横行格子代表纬纱。 每个格子代表一个组织点(浮点)。绘制组织图时,只需绘出一个组织循环图即可。 一般都以第一根经纱和第一根纬纱的相交处作为组织循环的起始点。 经组织点常用符号格子内填入符号或涂满颜色的为经组织点,空白的格子为纬组织点。同一个组织图中的符号必须一致。经纱的顺序自左至右,纬纱顺序自下而上。纬组织点 图(甲)是平纹织物的意匠图,图(乙)斜纹织物的意匠图,图中用箭头A和B标出织物组织的一个组织循环。箭头B左侧的经纱根
5、数为Rj ,称为完全经纱数; 箭头A下面的纬纱根数为Rw ,称为完全纬纱数。 图(甲) Rj=Rw=2 ,图(乙)Rj=Rw=3 。(甲)(乙)织物组织经面组织纬面组织同面组织 (1 1)经面组织 经面组织:织物组织中, ,经组织点多于纬组织点的织物组织, ,称为经面组织。 经面组织是经组织点占优势。 二上一下右斜纹(经面斜纹) (2 2)纬面组织 纬面组织:纬组织点多于经组织点的织物组织, ,称为纬面组织。 纬面组织是纬组织点占优势。 (3 3)同面组织 同面组织:正面和反面的经组织点数等于纬组织点数。 同面组织:经、纬组织点数目相等。 如平纹组织是同面组织。 10、组织点飞数S 飞数:在机
6、织物组织中,同一系统的相邻两根纱线上,相应的经(纬)组织点间相距的组织点数称为飞数。 或在机织物组织中,在同一系统(经纱或纬纱)相邻两根纱线上,两个交织点(经组织点或纬组织点)相间隔的另一系统纱线的根数称为飞数。 经向飞数:沿经纱方向计数,相邻两根经纱上相应的两个交织点间相隔的纬纱根数称经向飞数,用Sj表示 纬向飞数:沿纬纱方向计数,相邻两根纬纱上相应的两个交织点间相隔的经纱根数称纬向飞数,用Sw表示。 如图所示,在1、2两根相邻的经纱上,经组织点B对于经组织点A的经向飞数是:Sj =3,同理,在一、二两根相邻的纬纱上,经组织点C对于经组织点A的纬向飞数是:Sw =2。 如图: 在一、二两根相
7、邻的纬纱上,经组织点的纬向飞数是? Sw =3。 飞数的正负 经向飞数以向上数为正,记符号(+);向下数为负,记符号(-)。纬向飞数以向右数为正,记符号(+),向左数为负,记符号(-)。 (二)机织物的原组织(基本组织)原组织(也称基本组织或基础组织、三原组织):是织物组织中构成其他组织的基础。机织物原组织包括:平纹、斜纹和缎纹组织三种。三原组织平纹组织斜纹组织缎纹组织变化、联合组织 三原组织的特征(共性): 在一个组织循环中,每根经纱或纬纱上只有一个经组织点或一个纬组织点,其余均为纬组织点或经组织点。 或每根经(纬)纱上只有一个经(纬)组织点。 组织循环经纱数与组织循环纬纱数相等(Rj=RW
8、); 飞数值为常数(S=C)。 平纹 斜纹 1、平纹组织 (1)平纹组织特征 交织规律:由经纱和纬纱以一上一下的规律交织而成。 平纹组织结构参数(组织参数) Rj=RW=2, Sj=SW=1。 由两根经纱和两根纬纱构成一个完全组织循环,经、纬相飞数均为1,共有RjRW=22=4个组织点,其中有两个经组织点,两个纬组织点,因而织物正反面的组织外观相同。(2)平纹组织表示方法可用分式 1/1 表示,读作一上一下平纹组织。 其分子代表经组织点,分母代表纬组织点,分子与分母之和是一个组织循环中经纱或纬纱的根数。 (3)平纹组织织物特点 交织次数(点)最多,使织物坚牢、耐磨、手感较硬,弹性较小,光泽较差
9、。 因平纹组织的经纬纱线每隔一根就交错一次,因此相同根数的经纬纱排列面内,交织次数最多,纱线屈曲最多,浮长线最短。使织物坚牢、耐磨、硬挺、平整,但弹性较小,光泽弱。由于经纬纱交织次数多,纱线不易靠得太紧密,因而织物的密度一般不会过大。 正反面的外观效应相同,表面平坦,花纹单调。 在相同规格下,与其他组织织物相比最轻薄。 织物不易磨毛、抗勾丝性能好。 可织密度最小(可密性差)、易拆散。 由于经纬纱交织次数多,纱线不易靠得太紧密,因而织物的密度一般不会过大。表面光泽: 平纹斜纹缎纹 棉织物化纤织物麻织物丝织物毛织物平纹组织 应用举例 棉织物府绸粗布平布细布帆布毛织物派力司花呢法兰绒凡立丁 应用举例
10、 丝织物双绉电力纺乔其纱麻织物麻布夏布应用举例 化纤织物涤丝纺粘纤平布应用举例 (4)平纹织物品种 棉类织物品种:平布、府绸; 毛类织物品种:凡立丁、派力司、薄花呢; 丝类织物品种:电力纺、乔其纱、塔夫绸、双绉; 麻类织物品种:夏布、麻布。 化纤织物品种:人棉布(粘纤平布)、涤丝纺等。 (5 5)平纹组织图的绘制 确定一个组织循环经纬纱数R Rj j=R=Rww=2=2;在起始点绘制经组织点; 1/11/1,第2 2根经纱按飞数S=1S=1绘制经组点。 一般画组织图时,均以左下角第一根经纱和第一根纬纱相交的方格作为起始点。 2、斜纹组织 (1)斜纹定义 斜纹:纬(经)纱连续地浮在两根(或两根以
11、上)经(纬)纱上,且这些连续的线段排列呈一条斜向织纹。 (2 2)斜纹组织特征 由连续的经组织点或纬组织点构成的浮长线倾斜排列,使织物表面呈现一条条斜向的纹路。(甲) 交织方式是经纱为二上一下(二浮一沉)。2/11/2 (3 3)结构参数(组织参数) R Rj j=R=Rww33, S Sj j=S=Sww= =1 1 斜纹组织是由三根或三根以上的经纬纱组成一个完全组织, ,经纬向飞数均为1 1。 (4)斜纹组织表示方法 斜纹组织一般以分式表示。其分子表示在组织循环中每根纱线上的经组织点数,其分母表示在组织循环中每根纱线上的纬组织点数,分子分母之和等于组织循环纱线数R;在原组织的斜纹分式中,分
12、子或分母必有一个等于1。分式右侧的箭头表示斜纹方向。根据纹路指向,由左下指向右上者为右斜纹,以 表示;由右下指向左上者为左斜纹,以 表示。 4/1 右斜纹 4/1 左斜纹 右斜纹( )右斜纹( )左斜纹( )左斜纹( ) 图表示为1/2 ,读做一上二下右斜纹。 图表示为2/1 ,读做二上一下左斜纹。 思考:图、图的组织表示?21 斜纹A/B左(右)斜纹21 斜纹31 斜纹31 斜纹13 斜纹 (5)斜纹织物外观 织物表面呈较清晰的左斜或右斜斜向纹路。通常正面呈右斜纹,而反面呈左斜纹。牛仔布正面 牛仔布反面 (6)斜纹织物特点 正反面外观不同,如正面 ,反面 交织次数比平纹少,织物手感较软。 织
13、物比平纹厚而密。光泽、弹性、抗皱性比平纹好。 耐磨性、坚牢度不及平纹织物 (7)斜纹织物常见品种 棉类织物:斜纹布、卡其、牛仔布; 毛类织物:哔叽、华达呢、啥味呢、制服呢; 丝类织物:真丝斜纹绸、美丽绸等。华达呢美丽绸 斜纹 (8 8)斜纹组织种类 根据经纬组织点的多少,分经面斜纹和纬面斜纹。 经面斜纹:当分子大于分母时, ,在组织图中经组织点占多数, ,称之为经面斜纹。 纬面斜纹:当分子小于分母时, ,组织图中纬组织点占多数, ,称之为纬面斜纹。 经面斜纹纬面斜纹 如图(甲)、(丙)所示为经面斜纹;(乙)为纬面斜纹。 图(甲)、(乙)中任何一个单独组织点飞数均是:Sj=+1,Sw=+1,而(
14、丙)图中的单独组织点飞数是: Sj= -1,Sw=+1。 由此可知:当Sw=+1时,Sj是正号为右斜纹;Sj是负号为左斜纹。(甲)(乙) (丙) 思考:下图是什么组织? 答案: 13 左斜纹, 单独组织点飞数是: Sj= -1,Sw=+1。21 右斜纹(经面斜纹)(9 9)斜纹组织图的描绘方法 例1 1 绘制4/14/1右斜纹 确定完全组织(组织循环)的大小 按照表示斜纹组织的分式, ,求出组织循环纱线数R,R,圈定大方格。完全组织大小R Rj j=R=Rww= =分子+ +分母 R Rj j=R=Rww= =分母+ +分子=4+1=5=4+1=5 在第1 1根经纱上从起始点按分式要求填绘经组
15、织点 以第一根经纱与第一根纬纱相交的组织点为起始点,然后在第一根经纱上填绘经组织点。 按照斜纹方向, ,以第一根经纱的组织点为依据, ,如果为右斜纹则向上移一格(S Sj j=+1=+1)填绘下一根经纱的组织点, ,如果为左斜纹则向下移一格(S Sj j= -1= -1)填绘下一根经纱的组织点, ,以下各根经纱的绘法依次类推, ,直至达到组织循环为止。 或在第2 2根经纱以后若干经纱上(包括第2 2根经纱)按飞数,以及分式要求填绘经组织点,直至完成。 当经纱上出现不能满足经组织点数目要求时,则从第1 1根纬纱开始补充填绘相应数量的经组织点。例2 2 绘制4/14/1左斜纹 具体步骤和例1 1相
16、同,注意斜纹线倾斜方向。 练习:绘制13 左斜纹和14 左斜纹 单独组织点飞数是: Sj= -1,Sw=+1。 3、缎纹组织 (1)缎纹定义 缎纹:每间隔四根以上的纱线才发生一次经纱与纬纱的交错,且这些交织点为单独的、互不连续的、均匀分布在一个组织循环内。 经面缎纹 纬面缎纹 (2 2)缎纹组织特征 织物表面具有较长的经向或纬向的浮长线 (3 3)缎纹组织的结构参数(组织参数 ) .R.Rj j=R=Rww 5 5(6 6除外)。 .R.R与S S必须互为质数。 .1SR-1,.1SR-1,并在整个组织循环中始终保持不变。即飞数大于1 1而小于完全组织纱线数。 完全纱线数R5R5,6 6除外;
17、如R=6R=6,无法构成缎纹组织经面斜纹 1SR-11SR-1(R R与S S互质) S S与R R有公约数,组织循环内纱线上交织点无法控制 (4 4)分类 经面缎纹:经组织点多于纬组织点。或织物正面呈现经浮长居多的称为经面缎纹。 纬面缎纹:纬组织点多于经组织点。或织物正面呈现纬浮长居多的称纬面缎纹。 经面缎纹 纬面缎纹 (5)缎纹组织的分式表示 分子表示一个完全组织中的纱线数R(一个循环内的经纱数Rj或纬纱数Rw)称枚数,分母表示组织点的飞数S。 经面缎纹采用经向飞数Sj,纬面缎纹采用纬向飞数Sw。 图(甲)为R=5,Sj=3,用53表示,称五枚三飞经面缎纹。图(乙)为R=5,Sw=3,称五
18、枚三飞纬面缎纹。 (甲) (乙)八枚五飞纬面缎纹(85纬面缎纹)思考:下图组织答案:五枚二飞纬面缎纹(52纬面缎纹) R=5,Sj=2,用52表示,称五枚二飞经面缎纹。R=8,Sj=3,用83表示,称八枚三飞经面缎纹。判断:下列缎纹组织图是否正确? (6 6)缎纹组织图的绘制 缎纹组织图的绘制 a a经面锻纹绘制步骤 例、 10/710/7经面缎纹 步骤1 1、确定完全组织的大小。 R=10R=10步骤2 2、以方格纸上圈定的R R大方格的左下角为起始点(为第一个单独纬组织点),如果按经向飞数绘图时, ,就是自起始点向右移一根经纱(一行纵格)向上数S Sj j个小格, ,就得第二个单独组织点。
19、然后以该组织点为基准,在第3 3根经纱上按S Sj j找到第三个单独组织点, ,依次类推,直至达到一个组织循环为止(注意:经面锻纹的单独组织点是纬组织点,找出后,可先轻轻表上记号)。 沿经向数7 7(S Sj j=7=7)个小格,得到第2 2根经纱上的单独组织点。7654321 步骤3 3 : 在第2 2步骤确定的单独组织点全部为纬组织点,经纱上其余组织点为经组织点(构成经浮长),以此为依据,填绘经组织点,得组织图。 b纬面锻纹绘制步骤 例:绘制: 85纬面缎纹 步骤1、确定完全组织的大小。 步骤2、画出纬面锻纹的单独组织点即经组织点。 以方格纸上圈定的R大方格的左下角为起始点(为第一个单独经
20、组织点),自起始点向上移一根纬纱,向右数Sw个小格,就得第二个单独组织点。然后以该组织点为基准,在第3根纬纱上按Sw找到第三个单独组织点,依次类推,直至达到一个组织循环为止。 练习绘制: (甲)R=5,Sj=3,五枚三飞经面缎纹(53) 。 (乙)R=5,Sw=2,五枚二飞纬面缎纹(52 )。 (甲) (乙)3211 2 (7)外观 表面平整、光滑,富有光泽。正反面外观不同,各自呈现一种纱线。 因为较长的浮线可构成光亮的表面,它更容易对光线产生反射,特别是采用光亮、捻度很小的长丝纱时,这种效果更为强烈。 (8)特性 因为缎纹交织点相距较远,单独组织点被两侧浮长线覆盖,正面看不出明显的交织点,所
21、以有以下特性: 经纱或纬纱浮线长易摩擦起毛、勾丝。 经纬纱交织点最少,可织的密度最大,缎纹织物比平纹、斜纹厚实,质地柔软,悬垂性好。 表面平滑匀整,富有光泽。 (9)典型产品: 毛织物:礼服呢。 棉织物:横贡缎、直贡缎。 丝织物:素绉缎、织锦缎、软缎。 (10)组织循环纱线数、密度和捻度对织物性能的影响 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完全组织纱线数越大,织物表面纱线浮长线越长,光泽就越好,手感越柔软,但坚牢度相对差些。 为了突出经面缎纹的效应,经纱密度应比纬纱密度大,在一般情况下,经纬密度之比为3比2,同样,为了突出纬面缎纹的效应,经纬密度之比为3比5。 欲使缎纹织物柔软,应采用捻度较小的纱线。 表
22、面光泽: 平纹斜纹缎纹 (三)机织物的变化组织 变化组织:在原组织的基础上,变化原组织中某个条件,如纱线循环数、浮长、飞数、斜纹线方向等,从而形成新的组织。 缎纹变化组织斜纹变化组织平纹变化组织变化组织 1、平纹变化组织 平纹变化组织:是在平纹组织的基础上延长组织点,并扩大组织循环而形成的组织。 变化方平方平变化纬重平变化经重平变化重平纬重平经重平重平平纹变化组织重平组织方平组织经重平组织纬重平组织沿经向延长组织点沿纬向延长组织点沿经纬向同时延长组织点 (1)重平组织 定义:是以平纹为基础,用沿着一个方向延长组织点,即连续同一种组织点的方法形成的。 重平分类:分经重平组织和纬重平组织。 、经、
23、纬重平组织定义 经重平:沿着经纱方向延长组织点所形成的组织。 纬重平:沿着纬纱方向延长组织点所形成的组织。 图(甲)是由平纹组织沿着经纱方向,向上、向下各延长一个组织点所形成的。 图(乙)是由平纹组织沿纬纱方向,向左、向右各延长一个组织点形成的。(甲)(乙) 经、纬重平组织表示方法 ( )经重平组织表示方法 分子表示在组织循环中每根经纱线上的经组织点数,其分母表示在组织循环中每根经纱线上的纬组织点数。 图(甲)为22经重平(读二上二下经重平)。(甲) 图(乙)为22纬重平组织(读二上二下纬重平)。(乙) ()纬重平组织表示方法 分子表示在组织循环中每根纬纱线上的经组织点数,其分母表示在组织循环
24、中每根纬纱线上的纬组织点数。 经、纬重平组织循环纱线数R 经重平组织的组织循环经纱数Rj=2,组织循环纬纱数Rw=分子+分母。 纬重平组织循环经纱数Rj=分子+分母,组织循环纬纱数Rw=2。图Rj=2 , Rw =2+2=4图Rj= 2+2=4, Rw=2 、经、纬重平组织外观与应用 经重平织物表面呈现横凸条纹,纬重平织物呈现纵凸条纹,并可借助经、纬纱的粗细搭配而使凸纹更为明显。 22经重平组织常用于毛巾织物的地组织, 22纬重平组织常用于织物的布边组织。 44经重平组织44纬重平组织 (2)变化重平组织 定义:当重平组织中的浮长线长短不同时,称变化重平组织。 (甲)为变化纬重平组织 (乙)为
25、变化经重平组织 变化重平组织表示方法 变化重平组织表示方法分子、分母同重平组织表示方法,名加“变化”。 注意:变化重平组织分子与分母不相同。 (甲)为21(二上一下)变化纬重平组织 (乙)为21(二上一下)变化经重平组织表示方法 变化重平组织循环范围的确定 经重平组织: R Rj j= =基础组织平纹经纱循环数=2=2 R Rww= =组织分式中的分子分母之和= =分子+ +分母 例1 3/2变化经重平组织 R Rj j=2=2,R Rww=3+2=5=3+2=5 纬重平组织: R Rj j= =组织分式中的分子分母之和= =分子+ +分母 R Rww= =基础组织平纹纬纱循环数=2=2 例2
26、 4/2变化纬重平组织 R Rj j=4+2=6=4+2=6,R Rww=2=2 应用 21变化纬重平组织,或21变化经重平组织常用于夏季的麻纱织物的组织, 21变化经重平组织常用于毛巾织物的地组织。 (3)方平组织 定义:在平纹组织的基础上,沿着经、纬两个方向同时延长组织点,并把组织点填成小方块而成。22方平组织二上二下方平组织33方平组织板司呢为22方平组织 结构参数(组织循环范围的确定) 组织循环经纬纱数是相等的, ,即 R Rj j=R=Rww= =分子+ +分母 例 3/33/3方平 R Rj j=R=Rww= =分子+ +分母=3+3=6=3+3=6 外观与应用 织物外观呈板块状席
27、纹,或织物表面有四方形或十字形花纹,或有小颗粒状 ,质地松软。有一定的抗皱性能,悬垂性较好,但易勾丝,耐磨性不如平纹组织。 在色织时织物表面可呈现色彩美丽、式样新颖的小方块花纹。 应用:中厚花呢中的板司呢。2/2方平组织常用作各种织物的边组织。 (4)变化方平组织 变化方平组织定义:由平纹、重平和方平3种组织组合而成,或由不同的变化方平组织混合面成。 应用:多用于仿麻织物 2、斜纹变化组织 斜纹变化组织:在原组织斜纹的基础上,通过延长经、纬组织点,或改变飞数,或改变斜纹线方向,或增加斜纹条数,或兼用几种方法变化而得到的斜纹组织。破斜纹山形斜纹角度斜纹复合斜纹加强斜纹变化斜纹组织 (1)加强斜纹
28、组织(亦叫重斜纹) 加强斜纹:是在斜纹组织的单个组织点旁沿经向或纬向增加其组织点而成。 或 在斜纹组织中的单个组织点旁沿经或纬向延长(形成多个连续的组织点,使组织中没有单个组织点的斜纹组织。普通2/2斜纹组织结构图 参数 Rj=Rw4,飞数S=1 加强斜纹的分式表示 分子表示一个组织循环中, ,每根经纱上的经组织点数, ,分母表示纬组织点数, ,分子分母相加即为一个完全组织的纱线数。斜纹线的方向则用箭头表示。组织循环范围的确定 R Rj j= R= Rww= =分子+ +分母=A+B=A+B 例1 1、 3/23/2右斜纹 R Rj j=R=Rww=3+2=5=3+2=5 例2 2 、4/34
29、/3左斜纹 R Rj j=R=Rww=4+3=7=4+3=7 绘制方法 例1 绘制4/3 斜纹确定R Rj j和R Rww,即确定组织循环范围 在第1 1根经纱上按分式填绘经组织点,4/3 斜纹 在后续2-42-4经纱上按S=1S=1,并结合分式填绘经组织点 在5-75-7经纱上当出现空格不足的情况,从第一根纬纱开始补齐缺少的空格,一直到组织循环结束。 分类 i、经面加强斜纹 分子大于分母,或经浮点占优势的加强斜纹。3/2斜纹 ii、纬面加强斜纹 分子小于分母,或纬浮点占优势的加强斜纹。2/3斜纹 iii、双面加强斜纹 分子等于分母的加强斜纹。4/4斜纹2/2斜纹 应用 华达呢、哔叽、双面卡其
30、为2/2斜纹,斜纹组织的布边。 (2)复合斜纹组织 复合斜纹组织:具有两条或两条以上粗细不同的,由经组织点或纬组织点构成的斜纹线组成的变化斜纹组织。 或在一个组织循环中,具有由经浮长或纬浮长构成的两条或两条以上不同宽度的斜纹线的变化斜纹组织。 图为二上一下与二上三下的复合斜纹复合斜纹一般是简单斜纹和加强斜纹的联合。普通斜纹组织 加强斜纹 复合斜纹 比较不同斜纹组织 复合斜纹的分式表示 其分子表示在组织循环中每根纱线上的经组织点数,其分母表示在组织循环中每根纱线上的纬组织点数。分子、分母之和等于组织循环纱线数R,按交织顺序分开写分子、分母。用箭头表示斜纹方向。 表示方法:念:3上2下,2上1下,
31、1上3下右斜纹。组织参数R Rj j=R=Rww55,S=S=1 1。 分类 分经面、纬面和双面复合斜纹三种。 (3)角度斜纹 正则斜纹 正则斜纹:斜纹线与纬纱的夹角约呈45o的斜纹组织为正则斜纹。 在用方格纸表示的组织图上的斜纹线与纬纱的夹角为45o角,在前面所述的斜纹组织均属此类。 角度斜纹 角度斜纹:斜纹线与纬纱的夹角不等于45o的斜纹组织。 i、急斜纹:斜纹角度大于45o的斜纹。 ii、缓斜纹:斜纹角度小于45o的斜纹。影响斜纹倾斜角 的因素、改变经纬纱的密度Pj、Pw 当斜纹的飞数值为1 1(S Sj j=S=Sww= =1 1)时: ()当经纬纱密度相同(P Pj j=P=Pww)
32、,时,则斜纹线与纬纱夹角为4545o o ( =45=45o o或=45=45o o ) 。 ()当P Pj j P Pww时,则 45450 0 由此可知:增大Pj与Pw的比值,可增大斜纹线的倾斜角。()当P Pj j P Pww时,则 45450 0 、改变经、纬向飞数值S 当经纬纱密度相同时(Pj=Pw): (i)增大经向飞数值(Sj1) , 则 45o为“急斜纹组织”。 急斜纹(ii)增大纬向飞数值(Sw 1) , 则 45o为“缓斜纹组织”。 由此可知:斜纹线的倾斜角与Sj成正比,与Sw成反比。即tg = Sj/Sw、同时改变密度P与飞数S则 tgwwjsPsPj 由此可知:在斜纹织
33、物中,织物表面斜纹线的倾斜角度,是由飞数大小和经纬纱密度的比例决定的。经纬密不同,或Sj,Sw 1,斜纹线的角度(或)会随之发生变化形成角度斜纹。 应用:卡其、华达呢等。 卡其(70o)、华达呢(63o)的 Pj Pw, 45o (4)山形斜纹(人字形斜纹) 山形斜纹定义:改变斜纹线方向,使其一半向右倾斜,一半向左倾斜,在织物表面形成对称的连续山形斜纹。 因形状似人字,故又称人字形斜纹。 应用:人字呢、大衣呢、女式呢等。山形斜纹 (5)破斜纹 破斜纹:若在山形斜纹改变斜纹方向处,组织点不连续,有一条明显的分界线(使经、纬组织点相反),呈现不连续的“断界”效应,即称为破斜纹组织。 或由左斜纹和右
34、斜纹组合,在左右斜纹交界处有一条明显的分界线,其两边的经纬组织点相反,呈现不连续的“断界”效应,即左右斜纹呈破断状。 应用:人字呢、海力蒙等。 3.缎纹变化组织 缎纹变化组织定义:以缎纹组织为基础,对组织点数、飞数等加以变化得到的缎纹组织。 缎纹变化组织多采用增加经(或纬)组织点、变化组织点飞数的方法构成的。 图是八枚五飞的纬面加强缎纹。1 2 3 4 5(甲)八枚五飞的纬面加强缎纹 (1)加点缎纹(加强缎纹) 定义:是以原组织中的缎纹组织为基础,在其单个经(或纬)组织点四周添加单个或多个经(或纬)组织点而形成的。 图(甲)、(乙)均为八枚五飞的纬面加强缎纹,(甲)图为在原来单个组织点(紫色)
35、的右侧添加一个组织点(绿色)而成;(乙)图为在原来单个经组织点的左上方添加一个组织点而成。 这种形式的加强缎纹,一般用于刮绒织物,因增加经组织点后,再经过刮绒,可防止纬纱的移动,同时亦能增强织物牢度。 85纬面缎纹 (甲) (乙) 图(丙)为十一枚七飞的纬面加强缎纹,系在其原来单个经组织点的右上方添加三个组织点而成。 采用此图制织时,若配以较大的经密,就可以获得正面呈斜纹而反面呈经面缎纹的外观,故称为缎背华达呢。这种组织在毛织物中采用。(丙)1 2 3 4 5 6 7 应用 缎背华达呢、驼丝锦等织物。 (2)变则缎纹 变则缎纹:在一个完全组织内,缎纹的组织飞数是变数,称为变则缎纹。 图所示是六
36、枚变则缎纹,其飞数S是变化的。其纬向飞数为2,2,3,4,4。 其纬向飞数为4,3,2,2,3其纬向飞数为4、3、2、2、3。(甲)六枚变则缎纹 图1为六枚变则纬面缎纹, 飞数Sw为4、4、3、2、2; 图2为八枚变则纬面缎纹, 飞数Sw 为6、5、6、4、2、3、2。 图1 图2 二、针织物的组织结构 (一)概述 1、针织物的组织结构:指线圈的排列、组合与联结的方式。 2、针织物组织分为:基本组织、变化组织、花色组织 3、针织物的分类 根据设备和编织方法的不同分类(1)纬编针织物:纱线沿纬向顺序弯曲成圈,并在纵向相互串套而形成的针织物。 纬编针织:编织时用一根由纬向喂入针织机的工作针上,使纱
37、线在横向顺序地弯曲成圈并在纵向相互串套而形成织物的方法。纬编针织物纬编针织物纬编针织物 (2)经编针织物:采用一组或几组平行排列的纱线沿“经向”同时在经编机的织针上成圈串套而成。 或编织时将一组或几组平行排列的纱线由经向绕垫在针织机所有的工作针上同时进行成圈,线圈纵向互相串套横向连接而形成织物的方法。经编针织物 (二)纬编针织物的基本结构 线圈:组成针织物组织的基本结构单元。 (1)线圈横列:线圈沿横向连接的行列称为线圈横列。 (2)线圈纵行:线圈沿纵向串套的行列称为线圈纵行。一般由同一枚织针编织而成。 (3)圈距:线圈在横列方向上两个相邻线圈对应点之间的水平距离A称为圈距。 (4)圈高:线圈
38、横列的高度。即线圈在纵行方向上两个相邻线圈对应点的垂直距离B称为圈高。 (5)线圈组成 纬编线圈组成:由圈干和沉降弧组成 圈干:针织线圈中由针编弧和两根圈柱组成的单元:1-2-3-4-5。 圈干包括圈柱1-2、4-5和针编弧2-3-4。 沉降弧(延展线):5-6-7(或0-1,5-6)。 (6)线圈长度( ) 线圈长度即是圈柱、圈弧几部分之和(由0-1-2-3-4-5-6组成)或由圈干和延展线组成,一般以毫米计。 (7)针织物的正、反面 正面:由线圈圈柱覆盖着圈孤的一面。如图(a) 反面:圈孤覆盖圈柱的一面。如图(b)。 特点:由于圈柱对光线反射一致,因此,正面的光泽好些,反面则暗淡些。正面
39、反面 正面 反面 (8)单、双面针织物 根据编织针床数的不同有单、双面之分。 单面组织(针织物) 单面针织物:若线圈的圈柱或圈弧集中分布于针织物一面的称为单面组织。 特征:正反面外观区别较大。纬平针组织 双面组织(针织物) 双面组织:若线圈的圈柱、圈弧对等分布于针织物的两面,称为双面组织。 特征:两面外观无明显区别。罗纹组织(双正面组织)双反面组织 双反面针织物织物两面外观都是圈孤遮盖圈柱。边为纬平针组织与双反面组织 拉伸状态 自然状态 纵向延伸(三)针织物的特征(优点) 1、伸缩性和弹性好(优于机织物)。 拉伸状态 自然状态 横向延伸 2、柔软性好(优于机织物) 3、因具有多孔性,故透气性好
40、(优于机织物) 4、防皱性优于机织物 5、针织物具有成型性 可直接生产成型,或半成型产品,既能减少裁剪损失和节约原料、也减少了缝制工序,提高了生产效率。 6、针织物穿着舒适性好 针织物既具有伸缩性好,又具有柔软性好,吸湿性好,透气透湿性好的特点,伸缩性好,能适应人体各部位的伸缩、弯曲的变化,不妨碍人体的活动;吸湿、透气(汽)性好,能使人体排出的汗水和汗气尽快地吸收、排出体外、保持衣服内良好的气候状态、使人体穿着舒适。 (四)针织物的特征(缺点) 1、针织物具有脱散性 脱散性:当针织物的某根纱线断裂或线圈失去串套联系后,线圈在外力作用下,依次由被串套的线圈中脱出,从而使针织物的线圈结构受到破坏,
41、针织物的这种性质称为脱散性。 破洞后延纵、横向脱散破洞后延纵向脱散脱散后可重新编织 2、针织物具有卷边性 某些组织的针织物,在自由状态下其边缘发生包卷,这种性质 称为卷边性。 平针易卷边 卷边应用到针织服装的领口或袖口等部位,能成为一种特殊的款式。 平针领口的卷曲性。双反面组织不易卷边 3、针织物易勾丝与起毛 4、针织物尺寸不稳定 成品匹布如不等待其稳定就裁剪成衣,则尺寸难以保证。 5、针织物外观稳定性不好,易变形,不够挺括,影响穿着美观。 因针织物的线圈易产生歪斜,针织物结构不如机织物稳定。 6、耐用性较低 针织物的脱散性、结构较松,使耐用性降低。 (五)纬编针织物的基本组织 纬编针织物的基
42、本组织(原组织)包括: 纬平针组织(平针组织) 罗纹组织 双反面组织。 1、纬平针组织 纬平针织物:由连续的单元线圈以一个方向依次串套而成。 纬平针织物特点 表面平整,正反面具有不同的外观,正面形成纵条纹,反面形成横条纹,正面比反面平滑、光洁、明亮。 织物的边缘具有显著的卷边现象,纵行边缘线圈向织物的反面卷曲,横列边缘线圈向织物的正面卷曲。有时还会产生线圈歪斜。 在针织物中纬平针织物的脱散性最大。 纵、横向有较好的延伸性,且横向延伸度几乎是纵向延伸度的二倍, (3)应用 背心、内衣、T恤衫、运动衫、运动裤、袜子、手套、毛衫等。 2、罗纹组织 罗纹组织:由正面线圈纵行和反面线圈纵行以一定规律相间
43、配制而构成。 纵向线圈按其一定规律呈正反结构间隔排列,两面都有与纬平组织正面一样的线圈纵行,因此称为双正面组织。 根据正反面线圈纵行数的不同配置, 有1+1、2+2、3+3或2+1、 3+1罗纹组织等。以1+1,2+2最常见。 前面的数字为正面圈数(正面线圈纵行),后面的数字为反面线圈数(反面线圈纵行)。 罗纹不同的组合使外观呈多变的纵条效应。平针与1+1罗纹组织2+2罗纹组织2+2罗纹组织2+1罗纹组织3+1罗纹组织 (3)特性 横向具有高度的延伸性和弹性,密度越大,弹性越好。拉伸状态 自然状态 横向延伸 脱散性 顺编织方向不易脱散,逆编织方向脱散。 卷边性 不卷边。拉伸状态 自然状态 横向
44、延伸 3.双反面织物 双反面组织:由正面线圈横列和反面线圈横列以一定的组合相互交替配制而成。 根据正、反面线圈横列的不同组合,有1+1双反面、2+2双反面等。前面的数字为正面线圈横列数,后面的数字为反面线圈横列数。 1+1双反面 1+1双反面边为1+1双反面上面是2+2双反面,下面是1+1双反面2+2双反面组织 特性 弹性和延伸度 纵横向延伸性大,弹性较好。 织物纵向缩短,厚度及纵向密度增加,纵向拉伸有很大的弹性和延伸度。 不易卷边 卷边性随正面线圈横列和反面线圈横列组合不同而不同。 若正、反面线圈横列配置过大,织物上下两端边缘及横列有卷边性,且脱散性较大。 有脱散性 其脱散性与纬平针织物相同
45、。 拉伸状态 自然状态 3+3双反面组织纵向延伸性大1+1双反面组织不卷边3+3双反面组织边稍有卷曲 应用 婴儿衣物及手套、袜子、毛衫等成型产品。 (六)纬编针织物的变化组织 1、双罗纹组织概念 双罗纹组织:由两个罗纹组织彼此交叉复合而成。即在一个罗纹组织线圈纵行之间配置了另一个罗纹组织线圈纵行。 由于一个罗纹组织的反面线圈纵行被另一个罗纹组织的正面线圈纵向的遮盖,织物的正反面都呈现正面线圈。因此也称双正面组织。正面 反面 双罗纹组织双罗纹组织织物两面外观都是圈柱遮盖圈弧。 2、双罗纹组织特点 厚实、柔软、保暖、表面平整、挺括、悬垂、抗勾丝。 不卷边、不脱散。 因受另一罗纹组织线圈摩擦的阻碍,
46、使脱散不容易进行。 有一定弹性,但双罗纹组织的延伸性和弹性比罗纹组织小。 应用 用于内衣、运动衫裤、棉毛衫裤、运动衫裤、针织外衣面料、儿童套装等。 第三节 非织造布的结构特征 一、非织造布的基本概念 1、非织造布(无纺布、无纺织物) 非织造布:定向或随机排列的纤维,通过摩擦、抱合、粘合或者这些方法的组合而相互结合制成的薄片、纤网或絮片。北京铜牛西服辅料北京铜牛西服垫肩北京铜牛西服前衣片用马衬和胸绒 2、非织造布的用途 服装用:絮片、里料、粘合衬基布、人造皮革、垫料、“用即弃”衣裤料、工作服面料、手套等。 医疗用:手术衣、帽、绷带、口罩、胶布等。 家庭用:墙布、台布、餐巾、湿巾、毛毯、尿不湿包片
47、、妇女卫生巾等。 3、非织造布的性能特点(优点) 重量轻; 裁剪后切口不脱散; 保形性良好; 弹性好; 洗涤后不收缩; 保暧性好。 透气性好; 与机织物、针织物相比,方向性不明显,使用方便; 价格低兼,经济实惠。 4、非织布的不足(缺点) 表面不平滑; 光泽差; 厚度、重量的均匀度差; 强度低,耐久性差; 悬垂性、弹性差; 如果粘合剂含最高,则手感较差。 外观缺少艺术感,没有机织物和针织物那种吸引人的织纹。 二、非织造布的典型结构 生产工艺由四个环节组成:纤维准备、纤维成网、纤维网结合或粘合、后处理。 1.粘合剂粘合法 粘合剂粘合法:将混和开松的纤维梳理成网,然后靠加入粘合剂达到纤维与纤维的网
48、间结合。 这类非织造布一般具有柔软的手感,有较好的悬垂性,主要用作衣衬、涂层织物基布、尿布、揩布、卫生巾等。粘合法非织造布照片(放大30倍) 2.热熔粘合法 热熔粘合法:采用热熔纤维受热加压而固结的方法形成纤维网。 一般采用双组分纤维成网,受热轧时,纤维网受轧点的热熔纤维熔融被压扁且相互粘结,因此受粘合区域出现点状、线状及各种几何图案状(如格子、多边形等)。 这样的非织造布有较好的弹性和蓬松度。主要用于包装材料、卫生材料,“用即弃“服装等。热轧局部粘合非织造布结构照片局部粘合结构示意图 3.针刺加固法 针刺加固法:用针刺机上的针穿刺纤维网把纤维缠结起来使纤维间达到机械结合。 将梳理折叠法或气流成网法形成的纤维网引入装有特殊针的机器,通过针的上下穿刺,把纤维缠结起来,达到机械结合。 这种方法适宜于加工高密度和较厚的产品。主要用于服装衬、涂层织物基布等。 第三章 服装用织物结构作业 1.名词解释 组织循环 纬面组织 经面组织 2.简述平纹、斜纹、缎纹组织的特点 3.纬编针织物的原组织是怎样分类的?各有什么特点?4、完成下列组织图31 右斜纹13 右斜纹13 左斜纹22 右斜纹五枚三飞纬面缎纹(53纬面缎纹)五枚三飞经面缎纹(53经面缎纹)5、简述针织物的特征(优点) 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中国任意波形发生器行业市场全景评估及未来投资趋势预测报告
-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课件
- 第三单元 多样的文化教学课件 【知识精研】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 上册
- 《机械结构设计》课件
- (高清版)DB37∕T 3055-2017 机插秧水稻硬盘旱育秧技术操作规程
- 二次函数超级课件教案
- 《xb质谱分析》课件
- 《话说地球》课件
- 《棱柱结构特征》课件
- 《凤凰水城水案》课件
- 合同工期延期补充协议书
- 2024小红书保健品行业营销通案
- 新《卷烟营销》理论知识考试题库(附答案)
- 中考英语688高频词大纲词频表
- 2024年广西电力行业职工职业技能大赛电气值班员(光伏发电运维)理论试题库(含答案)
- 燃气管网改造项目资金申请报告-超长期特别国债投资专项
- 肉类食品配送服务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DL∕ T 969-2005 变电站运行导则
- 含新能源发电接入的电力系统低频振荡阻尼控制研究综述
- 应急小组成立通知
- 关于如何做好清单招标控制价的几点建议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