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厂薯干酒精废液的再利用_第1页
酒厂薯干酒精废液的再利用_第2页
酒厂薯干酒精废液的再利用_第3页
酒厂薯干酒精废液的再利用_第4页
酒厂薯干酒精废液的再利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山东诸城酒厂薯干酒精废液的再利用1处理工艺1.1废液主要成分薯干酒精废液的主要成分见表1。表1废液主要成分项目浓度项目浓度固形物(mg/L)51972粗纤维素(mg/L)5284SS(mg/L)21492半纤维素(mg/L)6245总糖(mg/L)6800CODCr(mg/L)52000还原糖(mg/L)2150BOD5(mg/L)23000灰分(mg/L)6604总磷(mg/L)244总氮(mg/L)1246.9pH4.21.2工艺流程酒精废液首先进入调节池均化水质、水量,并加入自行研制开发的新型净水剂ZBJH1,然后用液下泵提升至离心分离机。分离后的酒糟作为饲料出售,滤液流入沉淀罐,在此加

2、入石灰中和并加入灭菌剂后进行沉淀分离,其上清液泵回生产车间用于拌料,沉淀物则进入斜板沉淀池进一步沉淀后同回流污泥一起泵入UASB厌氧罐进行厌氧发酵。UASB厌氧罐产生的沼气经水封进入锅炉助燃,出水则进入竖流式沉淀池沉淀。沉淀后污泥回流,上清液进入预曝池,用废冷却水稀释后流入生物接触氧化池进行好氧生物处理,使部分有机污染物在此分解去除,再进入穿孔旋流斜板沉淀池进行絮凝沉淀处理。斜板沉淀池出水流入粉煤灰炉渣过滤池进行过滤和吸附后即可达标排放。工艺流程见图1。1.3回用分离设备的选型酒精废液温度高(95 )、酸度大、含砂石等较多,对设备会有一定的腐蚀和磨损,而回用技术的关键就在于如何提高分离效率,将

3、废液中的固形物尽可能分离出来以满足对回用水所含固形物量的要求。经过对设备性能及处理效果进行比较,最终选定DFIL600型固液分离机和400目筛网。DFIL600型固液分离机的主要技术参数:处理能力为810m3/h;转速为1 700 r/min;分离液体的温度100 ;处理后废水中固形物粒度400 目;分离酒糟含水率为85%87%。专用处理剂的研制由于酒糟经过蒸煮后粘度较大,为此需添加处理剂以利于固液分离。结合酒糟废液的性质,研制开发出一种适合酒糟废液分离的新型处理剂ZBJH1,提高了离心机的固液分离效果,达到了废液回用要求的技术指标。工艺参数调整蒸煮温度为120130 ;糖化加H2SO4调pH

4、值至44.5。发酵满1/3罐时,加1 g/mL醪液青霉素,回用液加碱中和至pH值为1.02.0。1.4回用效果分析在回用过程中,对其中一个月中约16个批次的酒精产品的主要质量指标作了统计,其中成品醪的主要指标见表2。表2回用后成品醪的主要指标10-2g/mL批次挥发酸还原糖批次挥发酸还原糖10.170.1190.270.3220.210.08100.190.1930.320.15110.200.2440.600.21120.250.3350.280.19130.340.4560.410.42140.260.4370.380.48150.240.4980.260.35160.290.34对于成品

5、醪:pH值基本维持在4.56.5。残还原糖为(0.110.49)10-2 g/mL,波动较大。由于回用水中含糖而造成总糖浓度的波动(0.42%0.56%),但基本不累加。酒精成品:甲醇和挥发酸分别稳定在0.0610-2和0.310-2 g/mL以下,回用基本未对其造成影响。在回用的16个批次中仅出现4次氧化时间15 min的情况,说明通过糖化调酸,发酵过程中产生的杂质较少。酒糟废液:酒糟废液、滤液的粘度、密度、TS、SS、COD、总酸、挥发酸等基本在稳定范围内波动。1.5深度处理废液经物化处理后可大部分回用于生产,但仍有约10%15%的废液需做深度处理,为此采用厌氧好氧处理工艺,以使这部分废水

6、最终能达标排放。其主要设施、设备工艺参数为:UASB厌氧反应罐:钢制,内设三相分离器。设计COD容积负荷为3.5 kgCOD/(m3d),有效容积为500m3,水力停留时间为10 d,COD去除率为85%。预曝池:钢筋混凝土结构,池内设有穿孔曝气管,有效容积为50m3,此处用废冷却水4倍稀释。接触氧化池:钢筋混凝土结构,分2格,池内设微孔曝气器及半软性组合填料,设计COD容积负荷为1.5 kgCOD/(m3d),有效容积为200m3。斜板沉淀池:钢制,内设孔径为50 mm的斜板填料,其表面负荷为1m3/(m2h)。加药装置:采用的药剂为聚合氯化铝,设加药箱及加药泵各1台。泵房:平面尺寸为12

7、m6 m,兼作鼓风机房,内设2台罗茨风机,1用1备。污泥脱水机房:平面尺寸为12 m6 m,内设箱式板框压滤机(1台)、聚丙烯酰胺加药箱(1个)和加药泵(1台)。2结 论通过酒精废水的回用不仅节约了酒精生产用水,而且大大降低了废液排放量(减少了90%左右),使处理负荷大大降低。回用后的剩余废水排放到后续工序,进行厌氧好氧处理,其中经厌氧处理后COD可降至8 000 mg/L以下,经稀释预曝后进行好氧生物处理,再经沉淀过滤后可达标排放。酒精生产是一个复杂的生物化学过程,废液回用后无疑会使酵母的生存环境发生变化,容易产生新菌种。如管理不善或操作不当,将导致回用失败,故应定期对回用管线及设备进行高温

8、灭菌,并应对杂菌进行跟踪、鉴定和采取相应措施。上海白龙港污水处理厂1工程简况 1.1处理厂位置 上海白龙港污水处理厂位于浦东新区合庆乡东侧长江岸边,该处已建白龙港预处理厂,新厂扩建位于预处理厂北侧长江边,总用地面积120 hm2。 1.2污水收集系统 主要包括市中心区、闵行区及浦东新区,这些地区部分为合流制,部分为分流制。上海污水二期系统已建成输送管道,预处理厂以及污水排放管,其规模为172万m3/d,服务面积271.7 km2,人口355.76万,考虑近期污水系统完善尚待时日,故白龙港污水厂近期处理水量为120万m3/d。按照2001年全年污水规划,本厂远期处理水量为210万m3/d。 1.

9、3处理厂尾水排放点 上海市污水二期工程已建成白龙港污水排放管,直径4.2 m,距岸1.6 km,分点扩散排放。经处理后尾水达标排入已建污水扩散管,扩散自净。 业主单位:上海水环境建设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上海城市建设设计研究院; 施工单位:分9个标 ,部分标段还在竞争性招标中。 2工程规模及技术标准 2.1工程规模 近期(本期设计):平均旱流污水量120万m3/d; 旱季高峰污水量18.06 m3/s, 旱季最小污水量8.33 m3/s, 雨季流量21.85 m3/s, 现状污水量80万100万 m3/d。 按照2001年上海市污水规划,本厂远期:污水设计流量为旱季平均

10、210万 m3/d,旱季高峰30.6 m3/s,雨季流量 33.6 m3/s。 2.2污水水质 本系统为部分合流制,部分分流制,进处理厂污水水质与出厂水质见表1。 表1污水处理厂进出水水质 项目 COD(mg/L) BOD(mg/L) SS(mg/L) NH3-N(mg/L) TP(mg/L) 进水 320 130 170 30 5 出水 180 70 40 30 1 2.3 污泥处理及处置目标 采用储泥池、脱水、卫生填埋,最终作绿化介质土,达到综合利用目的。 3污水、污泥处理工艺 3.1污水处理工艺(见图1) 图1污水处理工艺流程 3.2 污水处理主要技术参数 为满足近期以除磷为目标的污水处

11、理要求,同时考虑远期达到国家规定的二级排放标准,经方案比较推荐采用近期物化法,远期再增加曝气生物滤池工艺。由于处理厂用地面积有限,故物化法选用高效沉淀池布置方案。把混合、絮凝、沉淀3个工序合并在一个构筑物内,其主要参数如下。 混合时间:64 s,投药量PAC 86 mg/L,PAM 0.5 mg/L;絮凝时间:14 min;高效沉淀池:表面负荷17 m3/(m2h),停留时间50 min,污泥回流比 4%。产生污泥量197 t/d,含水率97%,污泥量6930 m3/d。 3.3高效沉淀池 高效沉淀池近期设3组,每组6只池。远期增加2组。每组处理水量约42万 m3/d(见图2) 。 图2高效沉

12、淀池工艺流程示意 每组具有独立反应单元,由混合区、絮凝区、推流反应区、沉淀区及污泥浓缩区组成。单池长25.9 m,宽17 m,水深8.3 m,容积2 407 m2,停留时间64 min。在沉淀区上部设斜板,单池斜板面积170 m2,混凝池单池容积140 m3,尺寸6 m3.2 m7.3 m。 混合区配置500混合搅拌机18套,絮凝区配置3600絮凝搅拌机18 套,浓缩区配置17 m浓缩刮泥机18套,剩余污泥泵18用6备,回流污泥泵18用6备。另外,设投药系统,包括混凝剂化解、稀释、配比及投加,用PLC控制。 3.4污泥处理与处置 近期污泥处理量为197 t/d,经方案比较后采用污泥储存脱水卫生

13、填埋+综合利用方案 (近期实施物化法)见图1。 主要污泥处理构筑物: (1)污泥储存池。分6格,每格13 m13m,水深4.5 m,每格设潜水搅拌机2台,污泥先进储存池再进脱水机房。 (2)污泥脱水机房。平面尺寸13.3 m27 m,二层式,设离心脱水机4用1备,单机容量2 600 kg/h,每天工作20 h,另有投药设备3套。经离心脱水污泥,含水率约65%,运往污泥填埋场处置。 (3)污泥堆棚。平面尺寸36 m27 m,可堆脱水泥约7 d。 (4)污泥填埋场。利用厂区围堤内空白地块作为污泥填埋场,厂内面积约27 hm2,厂外约16 hm2,厂内及厂外填埋场分别各划分为6个填埋区域,最大一个填

14、埋区约5.5 hm2 ,用土堤分隔,隔堤上修单行车道,便于运送污泥。填埋场设垂直防渗帷幕,并设垂直与水平渗滤液收集系统及填埋气收集系统。每单元填满后采用封场作业。封场作业由45 cm植被层,PVC 防水膜,30 cm排泥层组成。经过约5年堆置,该污泥腐熟化后,重新挖出作绿化用土,空余体积再埋填污泥,这样重复循环,达到污泥综合利用的目的。 3.5中水回用 本厂经一级加强处理后的污水,确定2500 m3/d规模作为中水回用,采用曝气生物滤池工艺,处理后达到中水水质标准,供厂内使用。 4工程造价及建设进度 4.1工程造价 初设工程投资概算61586.15万元,单位处理成本0.28 元/m3。 4.2工程进度 200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