菠萝叶纤维抗菌机理的初步研究_第1页
菠萝叶纤维抗菌机理的初步研究_第2页
菠萝叶纤维抗菌机理的初步研究_第3页
菠萝叶纤维抗菌机理的初步研究_第4页
菠萝叶纤维抗菌机理的初步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11期王金丽等:菠萝叶纤维抗菌机理的初步研究169537培养20h。观察细菌的生长情况。采用JIS L1902:2002标准,以未加工白棉针织布为对照样,测试菠萝叶纤维、亚麻纤维抗菌性,定量分析二者结果。试验样品接菌后,经37培养18h,测活菌菌落数。测试结果计算方法:抑菌活性值:lg(Mb/Mc杀菌活性值=lg(Ma/Mcl增殖值=lg(Mb/Mal1.6形态结构观察用纤维切片器将菠萝叶纤维、亚麻纤维制作切片。采用普通光学显微镜与S一520型电子显微镜观察纤维的表面微观形态。2结果与分析2.1纤维化学组成从表l可以看出,菠萝叶纤维和亚麻纤维的化学组成有一定差别,菠萝叶纤维中的纤维素含量比亚

2、麻低4.59%;而木质素含量却比亚麻高了4.63%。二者的果胶物质含量基本相当,主要存在于细胞壁、细胞内及细胞间。存在于纤维素之间的果胶容易处理,但在单纤维之间的果胶结合比较坚固,不易除去。表1纤维的化学组成/%2.2纤维抗茵性能AATCCl472004标准.对菠萝叶纤维的抗菌性能进行定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菠萝叶纤维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均具有良好的抗菌效果。与纤维接触区域无细菌生长,但也无抑菌带出现(图1。按抗菌方式来分,菠萝叶纤维属于非溶出型纤维,细菌在该纤维表面就难以存活、繁殖。而溶出型纤维的抗菌物质图1菠萝叶纤维对金黄色葡萄球菌(a和大肠杆菌(b抑菌效果具有高溶出性。被认为有可能

3、会破坏人体健康皮肤菌群平衡。因此,非溶出型纤维比溶出型纤维具有更好的安全性和耐久性。表2纤维的抗菌性能菠萝叶纤维亚j薛纤维 说明:表示达到0.05水平显著差异;,表哒到0.01水平极显著差异。1696热带作物学报30卷 2.3纤维形态结构图2为菠萝叶纤维在400倍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的照片。可以看出.菠萝叶纤维外观类似其它麻类纤维。其表面比较粗糙,有纵向裂缝和孔洞。无天然扭曲。如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从图中可清晰的看到纤维表面有纵向裂缝和孔洞.表面还有突起。突起上面有许多孔洞(图3。这些孔洞增大了菠萝叶纤维的比表面积,使其具有较好的毛细效应、吸湿性和透气性.散湿速率大于吸湿速率。而亚麻纤维在电子显微

4、镜图2菠萝叶纤维结构光学显微镜观测图(枷下观察,纤维表面同样粗糙。有许多裂纹和孔洞。纤维素有中腔(图4,增大了亚麻纤维的比表面积。但与菠萝叶纤维表面的多空结构有差别,其结构没有菠萝叶纤维比表面积大. 图3菠萝叶纤维结构扫描电子显微镜观测图(ax500,bxl000图4亚麻纤维结构扫描电子显微镜观测图(ax300,bx2000 3讨论(1许多研究者认为木质素是芳香族类单基的高聚物,其构造单元为苯环上有三个碳原子侧链的芳香物质。属于苯丙烷的衍生物.其含量多少是评价纤维品质的重要因素,木质素含量少的纤维具有柔软和光泽好的优点,在纤维后期处理中具有重要意义IS。关于汉麻纤维、竹纤维等天然纤维具有天然抗

5、菌性已有报道【坷,其机理也有大量研究,但至今仍未有明确结论。菠萝叶纤维对细菌的抑菌、杀菌机理也在研究中。据分析可能与菠萝叶纤维中残存的酚类物质有关网。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卿.酚类物质可以抵抗多种微生物,破坏菌类生物体的形成、细胞的通透性、有丝分裂、菌丝的生长、孢子萌发,阻碍呼吸作用及细胞膨胀,促进细胞原生质体的解体和细胞壁损坏等。天然纤维的抗菌机理。多数学者认为,其中的酚类物质可能是天然的抗菌物质。菠萝叶纤维中的纤维素含量比亚麻低了4.59%。木质素含量比亚麻高了4.63%,可能与菠萝叶纤维的酚类物质有关。(2金黄色葡萄球菌属于革兰氏阳性茵。而革兰氏阳性菌的细胞壁厚约2080nm。有15。50层

6、肽聚糖片层,含20%40%的磷壁酸。大肠杆菌属于革兰氏阴性菌,其细胞壁厚约10rim,仅2。3层肽聚糖.另外还有脂多糖、细菌外膜和脂蛋白f9】。有研究表明,菠萝叶纤维中的抗菌物质较容易破坏革兰氏阴性菌的细胞壁结构,破坏细菌的蛋白质和核酸等结构【lOl。本研究结果表明.菠萝叶纤维对大肠杆菌比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较强的抑菌、杀菌效果。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值为4.34,杀菌值为1.25:对大肠杆菌的抑菌值为6.73,杀菌值为3.46。菠萝叶纤维对革兰氏阴性菌Lt对革兰氏阳性菌具有较强的抑菌、杀菌 菠萝叶纤维抗菌机理的初步研究作者:王金丽, 蒋建敏, 连文伟, 黄涛, 张劲, 邓怡国, Wang J

7、inli, Jiang Jianmin, Lian Wenwei, Huang Tao, Zhang Jin, Deng Yiguo作者单位:王金丽,连文伟,黄涛,张劲,邓怡国,Wang Jinli,Lian Wenwei,Huang Tao,Zhang Jin,Deng Yiguo(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农业机械研究所,广东湛江,524091, 蒋建敏,JiangJianmin(中山大学药学院,广州,510080刊名:热带作物学报英文刊名:CHINESE JOURNAL OF TROPICAL CROPS年,卷(期:2009,30(11被引用次数:3次参考文献(11条1.张劲菠萝叶综合开发利用

8、20062.Supriya Mishra;Amar K Mohanty;Lawrence T Drzal A review on pineapple leaf fibers,sisal fibers and their biocomposites 20043.W liu;M Misra;P Askcland Greencomposites form soy besed plastic and pineapple leaf fiber fabrication and properties evaluation 2005(084.蔡再生纤维化学与物理 20095.陈建华;藏巩固;赵立宁大麻化学成分研究进展与开发我国大麻资源的探讨期刊论文-中国麻业 2003(066.史加强;王占伟亚麻纤维抗菌机理的探讨期刊论文-黑龙江纺织 2001(047.周永凯;张建春;张华大麻纤维的抗菌性及抗菌机制期刊论文-纺织学报 2007(068.孙居娟竹纤维抗菌性能的研究学位论文 20079.吕锐;苏冬梅;孟林罗布麻纤维的抗菌性能研究期刊论文-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 2006(0110.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