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伤寒论复习资料、单项选择现在最通用的伤寒论版本是 宋本 太阳病与阳明病同时出现的称 合病 太阳病证未解又出现阳明病证的称 并病 外感病起病即表现为三阴病的称 直中太阳提纲不包括以下哪项发热太阳伤寒证的基本病机 太阳中风证的主要证候 太阳伤寒证的主要证候 太阳病的治疗总则是风寒外束,卫闭营郁发热,头项强痛,汗出恶风,脉浮缓发热恶寒,头身疼痛,无汗而喘,脉浮紧 辛温发
2、汗解表 太阳病中风证发热的特点是 翕翕发热以下哪项不是桂枝汤的适应证 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 太阳中风证汗出的机制是 风寒外袭,卫外不固,营不内守 太阳中风证的治法是 解肌祛风,调和营卫 太阳中风兼阳虚漏汗证的主治方是 桂枝加附子汤哪项不属于桂枝加附子汤证的主证以下哪项不属于太阳中风的兼证心烦桂枝加芍药汤桂枝加葛根汤证的治法是 解肌祛风,升津舒经 桂枝新加汤证身疼痛的病机 气营不足,筋脉失养 “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的治疗方剂是 桂枝去芍药汤 桂枝加葛根汤主治 太阳中风,经输不利太阳病,下之,微喘者宜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 桂枝加附子汤证“小便难”的病机是 过汗伤阴损阳,气化不利, 化源不足桂
3、枝新加汤中,芍药和生姜的用量是芍药 4两,生姜 4 两列病证,属“桂枝汤主之”的是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者以原文为据,下列脉证,哪项在太阳中风提纲中未明述 头痛 伤寒表实证的病机为 风寒束表,卫闭营郁 太阳伤寒兼经输不利,治宜 葛根汤 太阳伤寒兼内热,治宜 大青龙汤 大青龙汤证的辨证要点是 不汗出而烦躁 太阳伤寒兼水饮,治宜 小青龙汤 大青龙汤证中“烦躁”的病机 表闭阳郁,郁热内扰 依据原文下列哪项不属于麻黄禁例 酒客 哪项不为太阳伤寒证与太阳中风证所共有 无汗葛根汤的药物组成桂枝汤 +麻黄、葛根桂枝二麻黄一汤四逆汤服桂枝汤后“若形似疟,一日再发者,汗出必解”治宜 桂枝二越婢一汤证的治
4、法为 微发其汗兼清里热 太阳病变证的治则 观其脉症,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病发热头痛,脉反沉若不差,身体疼痛,当救其里,宜 治疗热扰胸膈证的主方 栀子豉汤 栀子豉汤证的“虚烦”是 无形邪热,所致心烦 治热扰胸膈兼腹满证的主方是 栀子厚朴汤根据伤寒原文,麻杏甘石汤证的证候特点汗出而喘,无大热43. 下列除何方外均有表里双解的作用 AA 麻杏甘石 B 五苓散 C 大青龙 D 小青龙 E 葛根芩连汤44. 葛根芩连汤中“下利”的机制是 太阳中风误下,里热挟表邪,内迫肠道45. 患者李某,女, 25,初患太阳病,经某医给桂枝汤,附后周身大汗出,旋即口渴殊甚,脉象洪大,舌 质红,苔黄,体温增高,可以何方主
5、治 白虎加人参汤46. 患者刘某,男,24岁,发热恶寒汗出 3天,经某医给桂枝汤, 恶寒消失,但发热仍在, 旋即出现气喘, 汗出,咳嗽黄痰,舌质红,脉数而大,可以何方主治 麻杏甘石汤47. 桂枝人参汤证的病机是 脾虚寒湿兼表邪不解48.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治 脾虚而饮停中焦49. 太阳病发汗过多,病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其治疗方剂 桂枝甘草汤50. 原文见“火逆下之,因烧针而烦躁者”应用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51. 苓桂术甘汤证症状可见 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迟52. 桂枝加桂汤中重用桂枝的目的 通心阳而平冲逆53. 真武汤证“有人仍发热, 心下悸,头眩身瞤动, 振振欲辟地
6、” ,其中“身瞤动,振振欲辟地” 的病机 阳 虚失于温养,水气浸渍,四肢经脉54. 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主治证 脾虚气滞腹胀证55. 茯苓四逆汤的药物组成 茯苓,人参,附子,甘草,干姜56. 原文“发汗,若下之,病仍不解,烦躁者”其治疗方剂是 茯苓四逆汤57. 炙甘草汤证的脉症见 伤寒心动悸,脉结代58. 真武汤的方药组成 茯苓,白术,白芍,附子,生姜59. 小建中汤有“心中悸而烦”其病机为 中焦虚寒,气血不足,复被邪扰60. 以下不是炙甘草汤方药组成的是 白术,芍药61. 下列各项症状,不属于干姜附子汤证的是 心下悸62.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证的脉象应为 脉沉紧63. 王某,男, 40,自
7、述心悸而痛,喜按,多天来服许多止痛药无效,大小便正常,时有自汗出,脉微缓, 苔白滑,临证辩证当是 桂枝甘草汤证64. 邓某,女, 39 岁,近日时有气痛,自脐下少腹起,上冲到心,顷止,己而复作,夜间尤甚,舌苔白滑, 脉沉迟,临床辩证是 桂枝加桂汤65. 刘某,女,47岁,患风心病数年, 近日心慌,心中悸动不安, 舌苔薄白, 脉结代,临床最佳辩证为 炙 甘草汤证66. 黄连汤证为 上热下寒证67. 蓄水证的治法为 通阳化气行水,外散风寒68. 水逆证治疗用 五苓散69. 蓄血轻症中神志方面的表现为 其人如狂70. 抵当汤的治法为 破瘀泻热71. 蓄血证病势较缓应用 抵当丸72. 抵当汤的主证中哪
8、项是错误的 小便不利73. 大陷胸丸的药物组成大陷胸汤 +葶苈子、杏仁、白蜜74. 原文“病有结胸,有脏结,其状何如?答曰:按之痛。 ” 寸脉浮,关脉沉,名曰结胸75. 小陷胸汤证的治法为 清热涤痰开结76. 痞证的特点是 心下痞,按之濡77. 证见“心下痞,按之柔软而不痛不硬,心烦,口渴,小便黄赤,舌红苔黄”等治宜 大黄黄连泻心汤78. 附子泻心汤的煎服方法为 大黄、黄连、黄芩以麻沸汤渍,附子另煮,取汁79. 证见“心下痞硬,嗳气不除者”治宜 旋复代赭汤80. 甘草泻心汤证的治法为 和胃补中,消痞止利81. 下列哪项不是甘草泻心汤的主治 干嗳食臭82.83.84.85.86.87.88.89
9、.90.91.92.93.94.95.96.97.98.99.100.101.102.103.104.105.106.107.108.10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21.122.123.124.125.126.生姜泻心汤原文“心下痞硬,干嗳食臭,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下利者”治宜 治疗饮停胸胁的主方为 十枣汤 具有发汗解表,升津止利功效的代表方剂是 葛根汤 黄芩汤适用于 少阳邪热内迫肠道而致的下利 阳明病提纲中“胃家实”中胃家指 胃肠 阳明病的“汗出濈濈然”是指 汗出连绵不断阳明病,汗出多而渴者柯韵伯所指“阳明起手三证”的三证
10、是 白虎汤证的主脉 浮滑 白虎加人参汤证“背微恶寒”的病机 胃热弥漫,津气两伤证的主治方为 猪苓汤的使用禁忌是栀子豉汤证,白虎加人参汤证,猪苓汤证津气两伤,汗出肌疏白虎加人参汤大便硬结的有无 呕多 脉滑而疾湿热发黄兼表证的主要方剂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 不属于茵陈蒿汤证的主治是 全身无汗 栀子柏皮汤证,处身热发黄的症状外,还当有 “解表散邪,清利湿热”属于下列哪个汤证的治法 少阳病出现目眩的病机 胆火循经,上扰清窍 小柴胡汤证的主证中没有哪个胁下硬满少阳病喜呕的病机 胆热犯胃,胃失和降 下列何项不是小柴胡汤的或然证 或喘 下列要求“去滓再煎”的方剂为 小柴胡汤 “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
11、不必悉具” 证 对“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中“但见一症”的理解, “往来寒热”意指 发热与恶寒交替出现胸中懊恼,口渴,舌红,苔黄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其“一证”是指较为合适的是小柴胡汤主证之一或部分主只需见到少阳部分主证阳明热证与阳明腑实证的鉴别要点 下列症状,一般不属于阳明实证的是 伤寒论所述小承气汤证的脉象特点 下列何方无大黄芒硝的配伍 小承气汤 下列何证无腹满的表现 麻子仁丸证 脾约证的病机特点为 胃强脾弱 大黄在大承气汤中正确的用法为 先煮枳朴,去滓后下大黄 茵陈蒿汤证的治法是 清热利湿退黄 栀子柏皮汤的药物组成 栀黄柏皮炙甘草柴胡加芒硝汤证少阳阳明合病 柴胡桂枝干姜汤 呕而不渴下列何证
12、无心下痞与下利的表现 大柴胡汤主治下列哪种病症 下列何方无桂枝与茯苓的配伍 柴胡桂枝干姜汤证的临床表现不包括下列哪项大柴胡汤下列何证无小便不利与口渴的表现 柴胡加桂枝龙骨牡蛎汤 下列处何证外均可出现“谵语”一证 大柴胡汤 太阳病经过十余日后,以呕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为主要特征的治宜 下列诸项除何项外,均可见到“小便不利” 太阳蓄血证 不适于治疗少阳兼变证的方剂为 黄连汤 下列何项不属于太阴病提纲证 胸下结硬 太阴病的治法 温阳补中,健脾益气 辨少阳寒化证病机的关键 心肾阳虚 下列何证可见“身反不恶寒” 通脉四逆汤127. 通脉四逆汤与四逆汤药物组成相同,其不同是通脉四逆汤中128. 下列诸证
13、中不属于四逆汤证的是 似睡非睡129. 白虎汤与四逆汤的区别在于面赤与否130. 下列何方不属于四逆汤类方四逆散131. 具有温阳化湿,祛寒止痛功效的方剂是附子干姜用量较大附子汤132. 桃花汤证下利的特点是 脓血夹杂,色暗,腥133. 通脉四逆汤证可见“利止脉不出”者,其“利止”的机制为134. 黄连阿胶汤证中“心烦不得卧”的机制 肾水不足,心火亢盛135. 猪苓汤证中“心烦不得眠”的机制136. 陈某,男, 50 岁,素体畏冷,近日沐浴感寒,曾服解表药诸证有增无减,舌苔薄白,脉沉迟,137. 下列何证无手足厥逆的表现 真武汤138. 阳郁四逆证的主治方是139. 下列方剂中甘草生用的是14
14、0. “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蚘”141. 病人静而复时烦,得食而呕又烦,为下列那方证的辩证要点142. 乌梅丸中需用醋制的药物为 乌梅143. 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证的治疗原则是 清胃温脾144. 乌梅丸主治 蛔厥145. 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治宜 当归四逆汤主之146. 当归四逆汤证的脉象特点 脉细欲绝147. 病“干呕,吐涎沫,头痛”治用148. 病“下利脓血,里急后重,肛门灼热”下列最适宜应用的方剂149. 伤寒,脉滑而厥者 白虎汤主之150. 瓜蒂散主治 痰厥151. 竹叶石膏汤证的病机特点为阴虚有热,热桡神明阳气大虚,阴津枯竭症见咳嗽咳痰清涕,发热恶寒,手足欠温,身倦乏力,方用 麻黄细
15、辛附子汤、多项选择四逆散桔梗汤症状的病理机制胃中有热,脾虚肠寒乌梅丸证吴茱萸汤白头翁汤病后余热未清,气津两伤1.2.3.著伤寒杂病论参考撰用的著作有:素问 广义伤寒包括:中风 伤寒 湿温 热病 六经传变与否取决于以下因素:正气盛衰 伤寒论中包含的治法有:汗法 吐法4. 太阳中风和太阳伤寒相同的证状有:发热头痛6. 太阳中风证的主证是:发热 太阳伤寒证的主证是:发热恶寒8 太阳病传变的脉证:脉数急9. 太阳伤寒的脉证提纲是:恶寒 关于表里同病治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11. 属于太阳中风兼证的有:兼经输不利 啜热稀粥一升余头痛 脉浮缓 头项强疼 若烦躁 呕逆 表示先治表 兼肺气不利九卷 81 难
16、温病邪气轻重 治疗当否下法恶寒汗出脉浮紧阴阳大论 胎胪薄录和法 温法 脉浮鼻鸣干呕身痛颇欲吐体痛桂枝汤的服法当包括:服以须臾, 服 ; 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 13. 下列病可用桂枝汤治疗的是: 已解,半日复烦,脉浮数者 14. “阳浮而阴弱”的含义包括: 阴不能内守 下列属桂枝汤证病机的有:阳浮而阴弱或已发热或未发热里实现治里兼胸阳不振温覆,取遍身太阳病, 下之后, 其气上冲者 ; ; 病人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者 浮缓之脉,轻按则浮,重按则弱; 荣弱卫强 ; 外不谐,脉阴阳俱紧兼阴虚汗漏zhezhe 汗出 ; 汗出病愈,太阳病,外证未解, 脉浮弱者; 卫气浮盛于外,与邪相争卫气不共荣气谐和停
17、后;病;营下列不可用桂枝汤的有: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 ; 服桂枝汤吐者 ; 湿热内蕴 太阳病下之后,其 气不上冲者17在桂枝加葛根汤中,葛根的作用:升阳发表,助桂枝汤发表解肌; 宣通经气,解经脉气血之郁滞升津液,起阴气,以缓解经脉之拘急18. 太阳中风兼经输不利,治宜:解肌祛风 升津舒经 调和营卫19.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的作用是 : 解肌祛风,降气平喘20. 桂枝加附子汤的功用是: 复阳固表,调和营卫21. 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其治法为:解肌祛风,宣通胸阳22桂枝加附子汤证的病机:汗后表证未解 卫外阳虚 阴津不足脉失养23. 桂枝加附子汤的主证有:恶风 小便难 四肢微急,难以屈伸 汗漏不
18、止24. 桂枝汤的兼证包括 : 桂枝新加汤证 桂枝加葛根汤证 桂枝去芍药汤证25. 以原文为据,桂枝新加汤证的临床表现是:身疼痛 脉沉迟26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证有:恶寒 脉微 胸满27. 麻黄汤证的主要证候有: 恶风无汗 头痛发热 身疼腰痛 喘28. 麻黄汤证的病机是:卫阳被遏风寒束表 肺气不宣 营阴郁滞29. 下列属于麻黄汤禁例的是:淋家衄家 疮家 汗家葛根汤证与桂枝加葛根汤证的相同证状:项背强几几31. 葛根汤与桂枝加葛根汤共有的药物有:32. 小青龙汤的药物组成:麻黄桂枝芍药33. 大青龙汤的临床表现:发热恶寒34. 小青龙汤的临床表现有:恶寒无汗35,大青龙汤的治疗作用:温化水饮桂枝
19、芍药 五味子甘草 无汗 身疼痛 咳 干呕 外散风寒恶风 脉浮生姜 甘草 大枣 半夏干姜细辛 烦躁 脉浮紧发热36. 表里同病的治疗原则:一般原则先表后里里证为急,为重者先治其里 ; 表证为主,里证不重栀子生姜豉汤证栀子甘草汤证者,先治其表37. 栀子豉汤证的兼证有:栀子干姜汤证栀子厚朴汤证38. 白虎加人参汤的基本病机:热盛气耗 津伤39. 葛根芩连汤证候特点为:喘脉促 汗出 下利不止40. 葛根芩连汤证的病机为:表邪不解邪热内陷胸道 大肠传导失职 正气欲抗邪于外 肺失宣降41. 麻杏甘石汤中麻黄的配伍意义:宣肺平喘与石相配变辛温为辛凉42小建中汤证可见:烦心中悸43. 桂枝人参汤证可见:发热
20、心下痞硬 利不止44. 桂枝加桂汤中“更加桂二两”的作用:平冲降逆 温通心阳脉沉微 昼日烦躁不得眠 吐逆 烦躁欲呕吐温阳化气行水多饮暖水泽泻 白术 猪苓太阳蓄血45. 苓桂术甘汤的主证:心下逆满 气上冲胸 脉沉紧 起则头眩46. 干姜附子汤证可见下列主证:身无大热47. 甘草干姜汤证辨证要点是:肢厥48. 黄连汤证的主证可见:腹中冷痛49. 五苓散中桂枝的作用为:辛温解表50. 五苓散的服法要求:以白饮和服51. 五苓散的药物组成:茯苓桂枝52. 太阳邪气循经涉腑可出现:太阳蓄水53. 抵挡汤的主证可见:脉沉而微小便自利 发狂 少腹硬满54. 桃核承气汤证的临床表现:如狂 少腹急结 小便自利5
21、5. 桃核承气汤证与抵挡汤证的相同点有:均有神志方面的证状;均用大黄泻下,祛瘀生新;均有小便自 利56. 小陷胸汤的主证有:脉浮滑正在心下,按之则痛57. 大陷胸汤主证有:脉沉紧心下至腹硬满疼痛 潮热便秘 短气烦躁 头汗出58. 大陷胸汤的药物组成:大黄芒硝 甘遂59. 伤寒论中,下列哪些病可见心中懊恼:大陷胸汤证60. 寒热错杂痞包括:甘草泻心汤证61. 大黄黄连泻心汤证的主证有:心下痞62. 附子泻心汤的主证可见:心下痞63. 附子泻心汤的药物组成为:附子64. 半夏泻心汤证主证可见:心下痞满65. 甘草泻心汤证主证有:心下痞硬而满66. 需去滓再煎的方剂有 :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证关脉浮
22、恶寒汗出大黄 黄连满而不痛栀子豉汤证 半夏泻心汤证 按之濡黄芩呕吐 下利67. 生姜泻心汤证与旋覆代赭汤证均见:心下痞硬68. 五苓散可治疗:太阳蓄水证 水痞证腹中雷鸣 干呕心烦不得安 其人下利日数十行谷不化 甘草泻心汤 生姜泻心汤嗳气附子泻心汤 甘草泻心汤 生姜泻心汤 半夏泻心汤葛根汤证 黄芩汤证 赤石脂禹余粮丸汤证 葛根芩连汤缓和峻药之毒 使邪去而不伤正葛根汤 葛根加半夏汤77. 阳明病初起恶寒的特点包括:程度轻微时间短暂 不药自罢78. 栀子豉汤证可见哪些表现:但头汗出饥不能食 其外有热,手足温舌上胎 心中懊恼69. 表里同病,先解表的汤证有:热痞兼表证太阳蓄血轻证兼表证70. 下列哪些
23、汤证可以出现心下痞(硬)的证状:大黄黄连泻心汤证附子泻心汤证 甘草泻心汤证 生姜泻心汤证 半夏泻心汤证71. 具有寒温并用的配伍特点的方剂:黄连汤72. 下列可以出现下利证状的:甘草泻心汤证 证73. 十枣汤中使用大枣的目的是:顾护胃气74. 下列哪些方可治太阳与阳明合病:麻黄汤75 黄芩汤的组成:芍药 黄芩 人参 炙甘草76. 阳明病外证:身热 反恶热 汗出 不恶寒79. 白虎加人参汤的功效包括:生津益气 清热80. 猪苓汤证的治法为:利水育阴 清热渴欲饮水 小便不利; 喘冒 ; 目中不了了,睛不和身发黄 渴饮水浆无汗 身痒 身黄81. 下列症状,那些为五苓散证与猪苓汤证所共有:脉浮82.
24、下列哪些异常的神志或行为是大承气汤所致:独语如见鬼状 而不安 ; 循衣摸床83. 茵陈蒿汤证的临床表现:但头汗出身无汗 小便不利84. 栀子柏皮汤证可见:发热心烦懊恼 身黄85. 麻黄连轺赤小豆汤证的临床表现:小便不利发热恶寒86. 伤寒论中导致发黄的原因:湿热发黄 寒湿发黄 热炽发黄 瘀血发黄87. 下列哪些病证可出现“小便不利”之痞:猪苓汤证 茵陈蒿汤证 五苓散证88. 少阳病的治疗禁忌包括:发汗法涌吐法 攻下法89. 少阳病的提纲证包括:口苦咽干目眩90. 小柴胡汤证中“呕”的病机是:少阳胆火犯胃肝胆相连,木乘土91. 伤寒论中,去滓再煎的有:大柴胡汤 小柴胡汤 柴胡桂枝干姜汤92. 哪
25、些方证可见下利的表现:大柴胡汤证大承气汤证 柴胡加芒硝汤证 柴胡桂枝干姜汤证93. 少阳病的兼证包括:少阳兼阳明里实证少阳兼水饮内停证 少阳兼表里三焦俱病证少阳兼太阳表证94. 太阳病的病机特点包括:寒湿内盛 运化失司 脾阳虚弱 升降失常95. 下列含有大黄与桂枝配伍的:桂枝加大黄汤 桃核承气汤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96. 通脉四逆汤证可见:心里消痞手足厥逆 脉微欲绝 面色赤97. 附子汤证可见:脉沉身体痛,骨节痛 手足寒 口中和 背恶寒98. 附子汤和真武汤相同的药物是:附子芍药 茯苓 白术99. 用生姜宣散水汽的方剂为:真武汤茯苓甘草汤 生姜泻心汤100. 下列属于阳虚水饮内停证:真武汤证 茯
26、苓甘草汤证 苓桂术甘汤证101. 猪苓汤证可见:下利 发热,渴欲饮水 小便不利 心烦不得眠102. 关于麻黄细辛附子汤,下列说法正确的:本方为表里双解之剂 本方治太阳与少阳两感证 本方证 的脉证有发热脉证103. 四逆散的药物组成有:炙甘草 柴胡 芍药 枳实104. 呕吐与下利并见:吴茱萸汤证 四逆汤证 猪苓汤证105. 半夏散及汤的药物组成包括:炙甘草 桂枝 半夏106. 属厥阴提纲证的证状有:心中疼热 饥不欲食 消渴107. 乌梅丸的适应证:蛔厥 久利108. 属蛔厥的治疗原则:清温下 安蛔止痛109 当归四逆汤证若“内有久寒” ,应用当归四逆汤加入:吴茱萸生姜110吴茱萸出现在伤寒论中哪
27、些疾病中:阳明病少阴病 厥阴病111. 白头翁汤证的辨证要点:下痢脓血色鲜红 腹痛产重,里急后重 口渴欲饮水112. 白头翁汤的药物:白头翁 黄连 黄柏 秦皮113. 白头翁汤证和桃花汤证的共有证状:下痢脓血 腹痛114. 白头翁汤证可见 :下痢脓血色鲜红 口渴三、填空题1. 伤寒论是 伤寒杂病论 的一个组成部分,由 张仲景 所著。2. 伤寒杂病论成书后,很快散佚不全,后经西晋 王叔和 将原书的伤寒部分整理成册,始名伤寒 论。3. “太阳之为病,脉浮, 头项强痛而恶寒 。”4. “太阳病,发热, 汗出 ,恶风, 脉缓 者,名为中风。 ”5. “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 必恶寒 ,体痛,呕逆
28、, 脉阴阳俱紧 者,名为伤寒。 ”6. 太阳中风证的病机特点是 卫不外固 , 营不内守 。7. 太阳伤寒证的病机特点是 卫阳被遏 , 营阻郁滞 。8. 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 热自发 ,阴弱者, 汗自出 ,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 鼻鸣干呕者 ,桂枝汤主之。9. 太阳病, 头痛 ,发热, 汗出 ,恶风,桂枝汤主之。10. 太阳病,初服桂枝汤, 反烦不解者 ,先刺风池,风府,却与桂枝汤则愈。11. 病常自汗出者,此为荣气和,荣气和者, 外不谐 ,以卫气不共荣气谐和故尔。 以荣行脉中 , 卫 行脉外 。复发其汗,荣卫和则愈,宜桂枝汤。12. 太阳病,项背强几几, 反汗出恶风者 ,桂枝
29、加葛根汤主之。13. 发汗后,身疼痛, 脉沉迟者 ,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主之。14. 桂枝本为解肌,若 其人脉浮紧 , 发热汗不出者 不可与之。15. 太阳中风兼项背强几几的治法是 解肌祛风 , 调和营卫 , 升津舒经 。方用 桂枝加葛根汤 。16. 太阳中风兼喘证,治以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 方。17. 太阳中风兼表虚漏汗证,治以 桂枝加附子汤 方。18. 桂枝加附子汤的作用 扶阳解表 。19. 桂枝新加汤证的治法 调和营卫 , 益气和营 。20. 桂枝新加汤证身痛的病机是 气营不足 , 经脉失养 。21.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的作用 解肌发表 , 降气平喘 。22. “太阳病, 头痛
30、发热 ,身疼腰痛,骨节疼痛, 恶风 , 无汗而喘 者,麻黄汤主之。 ”23. “太阳病,项背强几几, 无汗恶风 ,葛根汤主之。 ”24. “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 不汗出而烦躁 者,大青龙汤主之。若 脉微弱 , 汗出恶风者 ,不可服之。服之则厥逆,筋惕肉瞤,此为逆也。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51.52.53.54.55.56.57.58.59.60.61.62.63.64.65.66.67.“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 干呕发热而咳 ,或渴,或利,或噎
31、,或小便不利,少腹满, 或喘者 小青龙汤主之。 ”麻黄汤的功效 辛温发汗 , 宣肺平喘 。 大青龙汤的辨证要点 不汗出而烦躁 。 大青龙汤的病机 风寒束表 , 内有郁热 。小青龙汤证出现口渴的病机是 饮停不化,津不上承 。 小青龙汤的治法是 辛温解表,温水化饮 。表郁轻证包括 桂枝麻黄各半汤证 和桂枝二越婢一汤证。 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 汗出而喘 , 无大热者 ,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太阳病,桂枝证, 医反下之 , 利遂不止 , 脉促者 ,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黄芩黄连汤主 之。发汗过多,其人 叉手自冒心 , 心下悸 ,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汤主之。 火逆下之,因 烧针 烦躁者,桂枝甘
32、草龙骨牡蛎汤主之。 发汗后,其人脐下悸者,欲作奔豚, 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 主之。 发汗后 , 腹胀满者 ,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主之。伤寒 二三日 , 心中悸 而烦者,小建中汤主之。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 心下悸 , 头眩 , 身瞤动 ,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汤主之。 伤寒脉结代,心动悸, 炙甘草汤 主之。抵当汤与抵当丸的药物组成皆为 水蛭、虻虫、大黄、桃仁 。 抵当汤证出现身黄的病机为 瘀血停滞,荣气不能敷布 。 结胸证因其性质不同可分为 热实结胸 和 寒实结胸 两类。 热实结胸因范围大小,病情轻重的不同可分为 大结胸证 和 小结胸证 。 小结胸病, 正在心下 ,按之则痛, 脉浮滑者
33、 ,小陷胸汤主之。 伤寒六七日,结胸热实, 脉沉紧 ,心下痛, 按之石硬者 ,大陷胸汤主之。 大陷胸汤证的病机为 邪热内陷,与有形之水饮结于胸腹 ,治法 泻热散结,攻逐水饮 。 小陷胸汤证的病机为 痰热里结于心下 ,治法 清热涤痰开结 。心下痞,而复恶寒汗出者, 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 大黄黄连泻心汤证的病机为附子泻心汤 主之。心下痞硬 , 噫气不除者 ,旋覆代赭汤主之。 胃热气滞 。治法 泻热消痞 。附子泻心汤证的病机为 生姜泻心汤证的治法为 旋覆代赭汤证的治法为胃热气滞 , 卫阳不固 和胃降逆,散水消痞 。 和胃化痰,镇肝降逆 。大黄黄连泻心汤的煎服方法为 用麻沸汤浸泡,去滓温服 ,目的
34、是 取其味薄气轻,以清上部无形之太阳与阳明合病,自下利者,主以葛根汤 方。太阳与少阳合病,自下利者,主以黄芩汤 方。阳明病的证候性质是 里热实 。阳明病的病机,张仲景概括为 胃家实 。白虎汤证的病机要点是 胃热弥漫,充斥内外 。白虎加人参汤证的病机 胃热弥漫,津气两伤 。热与 痰水 结于胸膈,形成热实结胸证,热与 糟粕 结于胃肠,形成阳明腑实证。 调胃承气汤为下法中的 缓剂 ,主治阳明腑实 燥热初结 之证。伤寒论所论实证腹满的特征是 腹满不减,减不足言 。 大承气汤与大陷胸汤共有的药物 大黄 , 芒硝 。原文“太阳病三日,发汗不解, 蒸蒸发热者 ,属胃也,调胃承气汤主之。 ” 小承气汤的功效特
35、点是 通便导滞 , 行气除满 。68. 食谷欲呕 ,属阳明也,吴茱萸汤主之,得汤反剧者, 属上焦也 。69. 吴茱萸汤证的治法是 温中祛寒,降逆和胃 。70. “阳明病, 无汗 , 小便不利 ,心中懊憹者,身心发黄。 ”71. “伤寒七八日,身黄如橘子色, 小便不利 , 腹微满者 ,茵陈蒿汤主之。 ”72. 麻黄连轺赤小豆汤证的病机是 瘀热在里 , 寒邪束表 。73. 伤寒论中,以潦水煎药的方剂是 麻黄连轺赤小豆汤 。以甘澜水煎药的方是 茯苓桂枝甘草大枣 汤。74. 少阳病提纲中“咽干”的病机是 胆火灼伤津液 。75. “少阳之为病, 口苦 , 咽干 , 目眩也 。”76. 少阳病的主要治法是
36、 和解少阳 ,主要方剂是 小柴胡汤 。77. 小柴胡汤出现“往来寒热”的病机 正邪相争,互有进退 。78. “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先于 小建中汤 ,不差者 , 小柴胡汤 主之。”79. 柴胡桂枝汤证的治法是 和解少阳,兼以解表 。80. 大柴胡汤证的病机是 少阳枢机不利,阳明燥实内结 。81. 柴胡桂枝干姜汤证的治法是 和解少阳,温化水饮 。82. 原文“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脏有寒故也, 当温之 ,宜四逆辈。 ”83. 桂枝加芍药汤证的治法是 通阳益脾,活络止痛 。84. 少阳寒化证出现口渴的病机是 肾阳虚衰,津不布达 。85. 原文“少阴病, 脉沉者 ,急温之,宜 四逆汤
37、 。”86. 通脉四逆汤证的病机是 阳衰阴盛,格阳于外 。87. 白通汤证的治法 破阴回阳,通达上下 。88. 附子汤证的病机 少阴阳虚,寒湿凝滞 。89. 真武汤主治 阳虚水泛 证。90. 下焦不固下利不止证,治宜 赤石脂禹余粮汤 ,下焦不固下利不止便脓血证,治宜 桃花汤 。91. 少阴病,得之二三日以上, 心中烦 , 不得卧 ,黄连阿胶汤主之。92. 少阴病,阴虚水热互结证的主治方剂是 猪苓汤 。93. 四逆散证的治法是 疏肝解郁,透达郁阳 。94.少阴病,吐利,手足逆次 ,烦躁欲死者 ,吴茱萸汤主之95.桔梗汤主治 客热咽痛 。96.苦酒汤的功效是涤痰开结 ,敛疮消肿 。97. 干呕吐涎
38、沫,头痛者, 吴茱萸汤 主之。98. 伤寒论·厥阴篇中具有养血通脉,温经散寒作用的方剂为 当归四逆汤 。99. 凡厥者, 阴阳气不相顺按 ,便为厥。100. 厥者, 手足厥冷者 是也。101. 伤寒脉滑而厥者, 里有热 , 白虎汤 主之。102. 伤寒厥而心下悸,宜先治水,当服 茯苓甘草汤 。103. 原文“伤寒解后,虚羸少气,气逆欲吐, 竹叶石膏汤 主之。”四、名词解释1、伤寒: 伤寒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伤寒是一切外感热病的总称;狭义的伤寒是指外感风寒之邪, 感而即发的疾病。2、传变:传是指病情循着一定的趋向发展;变是指病情在某些特定条件下不循一般规律而发生性质的改 变。3、直
39、中: 指病邪不经太阳初期及三阳阶段,直接进入三阴经的一种发病方式。4、合病: 指两经或三经同时发病,无先后次第之分者。5、并病: 指一经病证未罢,而另一经病证又起,有先后次第之分者。6、头项强痛: 颈项疼痛拘急,转动不柔顺貌。7、失溲: 二便失禁。8、瘛疭: 瘛,指收缩;疭,指松弛。瘛疭指手足抽搐。9、不了了: 了, 完毕,结束之意。不了了,指病证绝大部分已经消除,但仍留有不舒适的感觉。10、阳浮而阴弱: 一指营卫,卫气浮盛,故称阳浮;营阴不足,故称阴弱。一指脉象,轻按则浮,故称 阳浮;重按见弱,故称阴弱。11、翕翕发热: 翕,和顺之意。翕翕发热,指发热轻而温和。12、咀: 此指将药物碎成小块
40、。13、小促其间: 适当缩短服药的间隔时间。14、须臾: 很短的时间。15、周时: 一日一夜即二十四小时。16、项背强几几: 形容项背拘紧不适,转动俯仰不利之状。17、将息: 调理休息,即服药后护理之法。18、喘家: 指素患喘疾之人。19、遂漏不止: 遂,因而,于是;漏,渗泄不止。全句指不间断的小量汗出。20、目瞑: 指闭目懒睁,有畏光感。21、恍惚心乱: 神识昏惑模糊,心中慌乱不安。22、 筋惕肉瞤: 肌肉跳动。23、 清便欲自可: 指大小便尚属正常。24、坏病: 即变证,指因误治而致病情发生变化,已无六经病证可循的病证。25、振寒: 畏寒怕冷而身体颤抖。26、心中懊憹: 心中烦闷殊甚,莫可
41、名状。27、旧微溏: 病人平素大便稀溏。28、胸中窒: 窒,塞也。即胸中有堵塞不适之感。29、叉手自冒心: 两手交叉按压于心胸部位。30、谵语: 神志不清,胡言乱语,多声音高亢。31、振振欲擗地: 肢体颤动欲扑倒于地。32、白饮: 又作白米饮,即米汤。33、水逆: 是水邪停蓄于膀胱,气不化津,以致口渴引饮,饮入即吐的一种症状,是蓄水重证的表现。34、少腹急结: 指下腹部拘急硬满。35、晬( zùi )时: 即周时,一昼夜 24小时。36、结胸: 病证名。其病机为痰水等实邪结于胸膈脘腹,以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37、藏结: 证候名。藏亦作脏,指脏气虚衰,阴寒凝结,气血阻滞而形成的病证。3
42、8、客气: 即邪气。因邪从外来,故称客气。39、日晡所: 指申时前后,即下午 3 至 5 时左右。40、潮热: 一种热型。指发热如潮水之起落,定时而发,或定时增高。41、麻沸汤: 滚沸的水。42、干噫: 嗳气。43、食臭:食物的气味。干噫食臭: 嗳气中带有食物的味道。44、 腹中雷鸣: 肠鸣剧烈。45、胃家实: 胃家泛指胃肠而言;实,是指病证的性质,即邪气亢盛。胃家实,指胃肠燥热亢盛之意。46、脾约: 指胃热肠燥,津液受伤,脾阴不足,使脾为胃行其津液的功能受到约束,而见大便硬,小便 数的病证。47、汗出濈濈然: 汗出连绵不断的样子。48、心愦愦: 心中烦乱不安之感。49、怵惕: 指恐惧不安之状
43、。1050、口不仁: 口中感觉失常,食不知味,语言不利。51、蒸蒸发热: 形容发热自内达外,如蒸笼中热气蒸腾之状。52、循衣摸床: 同捻衣摸床。指病人昏迷时,两手无意识的反复触摸衣被床沿。53、 目中不了了: 视物不清。54、热越: 热邪向外发越。55、水浆: 泛指饮料。如水、果汁、蔗浆之类。56、潦水: 指地面上的流水、积水。57、往来寒热58、胸胁苦满59、蒸蒸而振60、心下支结即恶寒与发热交替出现。 即病人苦于胸胁满闷不适。 蒸蒸,内热貌。气从内达,邪从外出,而周身振栗颤抖,即寒战高热。 即患者自觉心下有物支撑结聚。61、脾家实: 实此指正气充实,即脾阳恢复之义。62、但欲寐: 精神萎靡
44、,呈似睡非睡的状态。63、口中和: 指口中不苦,不燥,不渴。64、泄利下重: 下利重坠不爽感。65、苦酒: 即米醋。66、脏厥: 指肾脏真阳极虚而致四肢厥冷。67、蚘(蛔)厥: 因蛔虫内扰,疼痛剧烈,气机逆乱而致四肢逆冷。68、寒格: 指下寒与上热相格拒。69、下重: 即里急后重。70、虚羸: 虚弱消瘦。五、简答题1、如何理解太阳病提纲证?太阳病提纲证即原文第一条“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外邪袭表,正气抗邪,正邪相争于表,气血 浮盛于外,故脉浮;太阳受邪,经气运行不利,故头项强痛;风寒束表,卫阳被遏,不能温分肉,故恶寒。 以上脉证反映了外邪袭表,营卫失和,正邪相争于表的病理机转,为太阳病的主
45、要脉证,也是表证共有的 症状。2、太阳中风证与太阳伤寒证的鉴别要点是什么?清简述其病机。 太阳中风证与太阳伤寒证二者的鉴别要点在于汗出与无汗, 脉浮缓与浮紧。 二者虽均为风寒袭表所致, 但太阳中风证的病机为卫阳不固,营不内守,故见汗出,汗出后营阴内弱,故脉搏宽缓而呈浮缓之象;太 阳伤寒证的病机为卫阳被遏,营阴郁滞,固件无汗与脉浮紧。3、桂枝汤证本有“汗出” ,为何还用发汗之法? 桂枝汤证出现“汗出”是营卫不和的表现,为病汗,而服桂枝汤后的汗出是属药汗。因桂枝汤不仅可 解肌祛风,而且还可调和营卫,滋阴和阳,用其发汗可使营卫相和,病汗自止,故桂枝汤证虽见汗出,仍 宜用桂枝汤微发其汗,通过发汗达到止
46、汗的目的。4、“荣弱卫强”的含义是什么?“荣弱卫强” 即营弱卫强, 是对太阳中风证病机的反复说明。 所谓卫强, 并非生理情况下的卫气强盛, 而是指风寒袭表,卫气浮盛于外,与邪交争而成发热的亢奋现象;所谓营弱,也不是营阴真正的虚弱,而 是由于卫气失其正常的固外开合之职,影阴不能内守而汗出,与“卫强”相比,呈现相对不足的状态。5、何为“麻黄八症”?简述产生机理。11“麻黄八症”亦称“伤寒八症” ,是指太阳伤寒表实证的八个症状,包括头痛、发热、神通、腰痛、 骨节疼痛、恶风、无汗、喘。由于风寒束表,肌肤失煦,故见恶风寒;卫闭营郁,经气运行不畅,故头身 疼痛;寒邪外束,腠理郁闭,故见无汗;肺气不宣则作喘
47、。6、简述麻黄汤证与葛根汤证的区别。两者皆为风寒束表,卫闭营郁之伤寒表实证,证候相似,但又有所不同:麻黄汤证为风寒外束,肺气 不宣,故见表实而喘,虽有头项强痛而无项背强几几;葛根汤证为风寒外束,经气不利,故见表实证兼项 背强几几而无喘。7、葛根汤证与桂枝加葛根汤证有何异同? 两者皆为太阳病兼项背强几几,不同的是:桂枝加葛根汤证为表虚证兼经腧不利,故见“汗出恶风” 葛根汤证为伤寒表实证兼经腧不利,故见“无汗恶风” 。汗出与否是两者的鉴别要点。8、如何理解小青龙汤证中的“不渴” 、“或渴”和“服汤已渴”? 小青龙汤证为表寒里饮证,因水饮内停,故不多渴。但饮停不化,津不上承,也可出现渴。服药后由 不
48、渴转为渴,是寒饮得以温化,温解之余,津液一时不足所致。此时可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水津布则 愈。此处的渴与不渴反映了伤寒论的变法思维。9、简述大青龙汤证与桂枝二越脾一汤证有何异同。 大青龙汤证与桂二越一汤证均为外感风寒,内有郁热,表里俱实之证。但大青龙汤证表寒里热证重, 表现为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故方中发汗解表之麻桂和清泻里热之石膏用量较大, 较之桂二越一汤,少一味益阴的芍药,多一味宣肺降气的杏仁,其发汗解表,内清郁热之功较强;儿桂二 越一汤证表寒里热证轻,表现为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微见烦、渴,故治法宜小发其汗,兼清郁热。10、何谓坏病?其治疗原则是什么? 坏病即变证,指因
49、误治使原发病出现反常变化,无六经病临床特征的病证。由于坏病证候复杂,变化 多端,其证有寒热虚实之分,所以变证难以预料,所用何方,亦无成法可遵。因此伤寒论原文第十六 条提出了“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的治疗原则。这一原则的内涵就是辨证论治。11、简述热扰胸膈证的病机及证治。 (本方主治哪些证候,怎样理解其虚 烦?) 热扰胸膈证为发汗吐下后,有形实邪或大热已去,余热未尽,留扰胸膈而成。其证候表现为虚烦不得 眠,心中懊恼,胸中窒,心中结痛,身热,舌红,苔淡黄等。治当清宣郁热。方用栀子豉汤。方中栀子苦 寒,清透郁热,解郁除烦。豆豉轻扬清淡,透表宣热。为治疗虚烦懊恼之良方。12、简述麻杏甘石汤的证
50、治。麻杏甘石汤证以喘、发热、汗出、口渴、太黄、脉数为证候特点,病机是邪热壅肺,肺失宣肃。治宜 清宣肺热。方用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方中麻黄宣肺定喘;石膏用量倍于麻黄清泻肺热,两者寒热相制为 用,宣肺平喘而不温燥,清泻肺热而不凉滞。杏仁宣肺降气,协同麻黄平喘。甘草和中缓急,调和药性。 其奏清热宣肺平喘之效。13、桂枝甘草汤证的病机及辨证要点是什么?桂枝甘草汤证的病机是:心阳不足,心失所养;其辨证要点是心下悸,欲得按。14、真武汤证的证候、病机及方药是什么? 真武汤证症候是心下悸,头眩,身瞤动,振振欲擗地或全身水肿,小便不利,有时可见发热。其病机 是少阴阳虚,水气泛滥。方药组成是:茯苓、芍药、生姜、
51、白术、附子。15、小建中汤证的症候、病机及方药是什么? 小建中汤证的症候是心中悸而烦,腹中痛,喜温喜按,或伴轻微的恶寒发热等。其病机是中焦虚寒, 气血不足,复被邪扰。方药组成是:桂枝、甘草、大枣、芍药、生姜、饴糖。16、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证的症候、病机是什么?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证的症候是腹胀满。其病机是脾气虚弱,运化失健,气机阻滞。17、干姜附子汤证的症候及病机是什么?干姜附子汤证的症候是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不呕,不渴,无表证,脉微沉,身无大热。其病12 机是:阳气暴虚,阴寒内盛。18、茯苓四逆汤证的病机、辨证要点及方药组成是什么? 茯苓四逆汤证之病机是少阴阳虚,阴液不继。辨证要
52、点是烦躁,肢厥,脉微细。方药组成是:茯苓、 人参、附子、甘草、干姜。19、炙甘草汤证的症候、病机及方药组成是什么? 其症候是脉结代,心动悸。病机是心阴阳两虚。方药组成是甘草、生姜、人参、生地黄、桂枝、阿胶、 麦门冬、麻仁、大枣。20、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证的病机及辨证要点是什么?其病机是脾虚水停,水气上冲。辨证要点是心下逆满,气上冲胸,心悸头眩,脉沉紧。21、茯苓桂枝甘草擦澡汤证的病机及辨证要点是什么?病机是心阳不足,下焦寒饮欲逆。辨证要点是脐下悸,欲作奔豚,小便不利。22、何为水逆证,其产生的病机是什么?如何治疗?水逆是水邪停蓄于膀胱,气不化津,以致口渴引饮,饮入即吐的一种症状,是蓄水重证的表
53、现。其病 机为水蓄膀胱,气化不利,水邪至下向上逆于胃,胃失和降,随入随吐,故出现水入即吐。治法:通阳化 气行水,外散风寒。方药:五苓散。方用猪苓、茯苓、泽泻、白术、桂枝。23、简述太阳蓄水证与太阳蓄血证的区别。太阳蓄水与太阳蓄血证皆为太阳表邪不解,而随经入里。其病位均在下焦,主证均可见少腹急结。不 同点在于:太阳蓄水证为邪气与水结在膀胱气分,影响了膀胱的气化功能,故见小便不利;太阳蓄血证为 邪热与血结于下焦血分,热与血结,故见神智方面的主证,如其人如狂或其人发狂,因邪结于气分,不关 气分,故小便多自利。由此可见两者的鉴别要点为:小便利与不利,有无神志症状。24、抵当汤与抵当丸两者用药相同,如何
54、区别使用?抵当汤与抵当丸两者用药相同,但用量与剂型却不同,故主治证也不同。抵当汤用量大而且为汤剂, 故其药力峻猛,取效迅速,用于治疗蓄血之重证且病势较急,临床可见其人发狂,少腹硬满,身黄,脉沉 结或沉微。而抵当丸方中水蛭、虻虫、用量减少三分之一,且改汤剂为丸剂,使攻逐瘀血力量缓和,用于 治疗蓄血重证,但病势较缓者。25、何为结胸?试述其病机及分类。结胸证以胸胁脘腹硬满疼痛拒按为主证的疾病。其病机为无形之热邪或寒邪内陷,与有形之痰水结于 胸胁脘腹。结胸证可分为热邪与痰水相结的热实结胸与寒邪与痰水相结的寒实结胸。同属热实结胸,又可 分为大结胸病和小结胸病。同属大结胸病,又可分为大陷胸汤证和大陷胸丸
55、证。26、如何区分结胸证与痞证?结胸证与痞证的相同之处在于两者病变部位相近,均以心下为主。但两者病机、主证、治法等却大不 相同。结胸证的病机为寒邪或热邪与有形痰水结于心下胸胁,病性属实。其主证以心下胸胁硬满疼痛为特 点,治宜攻逐破结。痞证为无形之邪气壅塞于心下,使脾胃气机升降失常,气机壅塞而成。病性或热或寒 或寒热错杂,或实或虚实互见。主证以心下痞,按之濡,不硬不痛为证候特点。治以和胃消痞为主。27、热痞兼表阳虚证应如何论治?其煎服法有何特点,为什么?热痞证兼表阳虚主症热痞证之心下痞,按之濡,关脉浮的基础上兼见恶寒,汗出等阳虚之证。其病机 为热壅气滞,表阳不固。治以泄热消痞,谷阳固表。方用附子泻心汤。药用大黄、黄连、黄芩以麻沸汤浸 渍少顷取汁,取其气之清扬以清上部之邪热;附子另煎取汁,扶阳固表。两者寒热异气,生熟异性,药虽 同行,但各司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急诊部门公共卫生应对策略计划
- 承包菜鸟驿站转让合同范本
- 租凭场地合同范本
- 农村分红合同范本
-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2024年-2025年小学五年级语文)统编版随堂测试((上下)学期)试卷及答案
- 国际贸易网站续费合同指南
- 南昌市教育局特殊教育服务制度
- 邢台学院《数据科学》2022-2023学年期末试卷
- 黑龙江牡丹江市(2024年-2025年小学五年级语文)人教版期中考试(下学期)试卷及答案
- 2024至2030年楼宇对讲室内分机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生态护林员日常巡护记录本、生态护林员工作职责
- 小记者第一课我是一名小记者
- 团结友爱和睦相处主题班会
- 在建工地第三方安全文明巡查方案、在建工地安全文明施巡查方案
- 2024年福建省托育服务职业技能竞赛理论考试题库(含答案)
- 2024下半年江苏苏州城市学院招聘管理岗位工作人员27人历年(高频重点提升专题训练)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生物安全培训》课件-2024鲜版
- 中国农业文化遗产与生态智慧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浙江农林大学
- 慢阻肺健康知识宣教完整版课件
- 增值税预缴税款表电子版
- 二年级乘除法口算题大全500题(可直接打印)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