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质押”如何保障债权实现?_第1页
如此“质押”如何保障债权实现?_第2页
如此“质押”如何保障债权实现?_第3页
如此“质押”如何保障债权实现?_第4页
如此“质押”如何保障债权实现?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如此“质押”,如何保障债权实现?张政燕【学科分类】经济法【出处】金融法苑【写作年份】2002年【正文】     案情:       1994年6月2日,某经济发展实业公司(以下简称发展公司)与中国农业银行长沙市分行(以下简称长沙农行)签订借款合同,约定:发展公司向长沙农行借款人民币1000万元,用于建房周转;借款期限为4个月;发展公司以帐面净值1000万元的存单一张作抵押。同日,长沙农行将1000万元划入发展公司在该行所开的帐户内。6月3日,按照发展公司的要

2、求,长沙农行将该1000万元划入发展公司在交通银行长沙分行黄兴支行(以下简称黄兴支行)所开帐户内。同日,发展公司财务部经理熊某受命到黄兴支行,将上述1000万元转为整存整取定期储蓄,存入该支行,期限为3个月。与熊某同往的长沙农行信贷员刘某在存单上预留了“刘某”印章。随后,熊某将存单交给了刘某,作为借款合同约定的“抵押品”。       9月3日,储蓄存单到期时,熊某偕刘某到黄兴支行,将存单转为活期的“通知存款存折”,但未预留刘某的印章,后由刘某将存折带回 。1995年2月11日,发展公司为取得上述存折中的利息,派熊某到刘某处索出该存折,在取得利

3、息22.54万元后,又办理了活期的“通知存款存折”,也未预留刘某的印章便交给了刘某。后来,发展公司为其下属公司长沙华昊实业发展公司(以下简称华昊公司)向黄兴支行数次所贷的借款共1000万元作保,并在贷款担保书中允许黄兴支行扣收发展公司的存款,以清偿其担保的到期债务。1995年3月20日、6月26日,黄兴支行两次从发展公司的通知存款存折的帐卡上共扣划75万元本金及利息。7月3日,应发展公司的挂失止付申请,黄兴支行办理了上述存款存折的挂失手续。7月17日,又应发展公司的要求,黄兴支行将尚存的本息全部划出,并将925万元本金划入华昊公司在本行所开的帐户上,然后以收贷为名直接扣划归本行。长沙农行向发展

4、公司索款未果,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判令发展公司归还本金1000万元、利息159万元,第三人黄兴支行归还上述侵权扣划的本金及利息。              两审法院的认定与判决       原告长沙农行称:发展公司应依借款合同约定归还其本金及利息。黄兴支行在发展公司未提交存折的情况下,非法划出75万元及利息,违反了帐折见面的储蓄原则,在发展公司故意隐瞒真情将存折挂失后,又将余款925万元划出,作为华昊公司归还的借款,属无效的民事行为。  

5、;     黄兴支行辩称:本行为发展公司开具1000万元定期储蓄存单以来,原告从未告知该存单已设定抵押,也没有与本行办理协助止付的任何手续,本行没有义务替原告冻结存单停止支付。本行扣收发展公司的存款用于清偿其担保的到期债务,是基于贷款担保书的约定,不构成对原告的侵权。       一审法院审理后认为:长沙农行与发展公司所签订的借款合同是合法有效的,为担保该借款合同的履行所设定的由发展公司提供存单作抵押的协议,也是合法有效的。发展公司以已经抵押给了长沙农行的同一笔资金再为华昊公司向黄兴支行的借款作信誉保证担

6、保,且未告知长沙农行,属民事欺诈行为 ,应认定为无效。黄兴支行直接从发展公司的帐户上扣划贷款以及取得存款余额的行为也属无效民事行为。为此,一审法院作出判决:1、由发展公司归还长沙农行借款本金1000万元及其利息;2、上述本息从黄兴支行在发展公司存款帐户上所取得的1000万元及利息中支付,不足部分由发展公司负责偿还。黄兴支行不服一审判决,向最高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最高人民法院经审理后认为:长沙农行与发展公司签订的借款合同,合法有效。发展公司将其储蓄存单交给长沙农行作抵押,亦不违反法律规定。发展公司以已经抵押给长沙农行的同一笔资金为华昊

7、公司向黄兴支行的借款作信誉担保,既未告知长沙农行,也未告知黄兴支行该款的存单已经抵押,是有过错的 。此外,发展公司要求黄兴支行直接在其存款帐卡上扣款,在申请办理了存折挂失后又要求黄兴支行将余款划入华昊公司帐户,损害了长沙农行的利益,应承担全部责任。黄兴支行在不知情的前提下,扣收贷款不构成对长沙农行的侵权。       据此,最高人民法院作出如下判决:1、维持一审判决中关于发展公司应承付给长沙农行的款项的内容;2、撤销一审判决中关于黄兴支行应返还给发展公司的款项的内容。        (案件来源:

8、见最高人民法院审理的金融纠纷案例选编第100-107页,1999年1月第1版,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评析:       作为一审原告的长沙农行,未能安全收回贷款是引起诉讼的直接原因。解决本案的关键是要明确法律赋予了长沙农行哪些权利、这些权利是否受到了侵犯以及受到了谁的侵犯等问题。       (一)、长沙农行享有哪些权利?      

9、; 很显然,长沙农行与发展公司签订的借款合同,由于双方主体资格具备、意思表示真实、签订手段合法,因而是有效的经济合同,应受到法律的保护。长沙农行按合同约定提供了1000万元贷款,全面履行了合同义务,依照法律和借款合同的约定应享有按期收回贷款的权利。       在享有上述债权的同时,长沙农行是否享有1000万元存单的质押权呢?(因当时担保法尚未实施,依照民法通则第89条的规定,质押归属于抵押。所以案情中称存单为“抵押品”。1995年担保法实施后,质押成为一类独立的担保方法。)一、二审法院都给予了肯定,笔者亦持此观点。  &#

10、160;    依据有关的法律规定,质押权的成立需具备以下条件:1、主债权有效;2、出质人与质权人之间有书面的质押合同或者在主合同中有质押条款;3、出质人对质押物享有处分权;4、出质人必须将质押物移交与债权人占有。在本案中,作为主合同的借款合同是合法有效的,自然长沙农行享有的债权也是合法有效的。而且,在债务人发展公司与债权人长沙农行的书面借款合同中订有单独的质押条款。此外,依据民法理论,借款合同作为特种消费借贷合同,指贷款人将一定数额金钱的所有权或处分权移转于借款人,借款人于一定期限内归还相同数额金钱并支付利息的协议。也就是说,发展公司依合同约定取得1000万元后

11、,即享有了对这笔款项的处分权。另外,发展公司将权利凭证存单交给了长沙农行的信贷员刘某,由此,债权人长沙农行就享有了对存单的占有权。       综上,发展公司向长沙农行提供的1000万元的存单质押能够成立。在拿到存单的同时,长沙农行的质押权生效。至于后来定期存单换为活期存折,这只是权利凭证形式的变化,并不影响质押权的继续有效。       (二)、谁来赔偿长沙农行的损失?       依照借款合同约定及双方的履行情况,债务人发展公司未能按期还贷,

12、属违约行为,依法应承担违约责任,即归还债权人长沙农行1000万元的本息损失。       另外,由于长沙农行还享有质押权,作为存单出具者的黄兴支行有没有向长沙农行承担责任的义务呢?一审法院给予了肯定,二审法院则予以否定,笔者同意二审法院的认定。从案情来看,出质人发展公司与质押权人长沙农行都未将存单已质押的事实告知黄兴支行;黄兴支行几次扣收贷款都是应存款人发展公司的要求且符合贷款担保书的约定,其办理存折的挂失止付行为亦符合法律规定,根本不构成侵权。所以,作为善意第三人,黄兴支行没有义务替发展公司承担责任。     &

13、#160; 出质人发展公司不仅没有履行通知黄兴支行的义务,而且在未取得质押权人长沙农行同意的情况下,又将同一笔资金为华昊公司作保,还故意向黄兴支行申请办理存折挂失,使得存折上的所有款项都被划走,严重损害了贷款人的利益,应承担全部责任。       (三)、长沙农行享有存单的质押权却一无所获,原因何在?        这里涉及到质押权利的保全问题。质押担保以质押标的所具有的交换价值来确保债权的受偿,若质押标的的价值降低或者因为某些处分行为将导致它的价值降低甚至危害质押权的存在,则质押权人

14、有权采取措施进行保全。也就是说,在取得有效的质押权、拿到权利凭证后,质押权人并非万事大吉了。为保证债权的实现,质押权人应及时通知第三债务人,这样可以限制出质人和第三债务人之间的行为,出质人不经质押权人同意,不得使其债权消灭或变更,否则对质押权人不产生效力。如果未通知第三债务人,虽然不影响质押权的有效成立,但如果出质人消灭或变更了债权,只能由出质人向质押权人负损害赔偿责任,不知情的第三债务人没有责任。       本案中,长沙农行没有采取任何保全措施,不仅没有通知第三债务人黄兴支行存单已经出质,而且听任发展公司取走存单利息并改定期存单为活期存折。

15、在未预留质押权人印鉴的情况下,活期存折作为“质押品”的功能已经形同虚设。假如长沙农行在取得定期存单后,及时通知了黄兴支行,出质人发展公司就不会很方便地达到重复作保、申请挂失、划走款项的目的。因为这时候的黄兴支行已经不是不知情的善意第三人,如果其仍按发展公司的旨意行事,则主观上就有过错,而应与发展公司共同承担责任。       当前,三角债、银行呆帐以及大量的经济纠纷得不到解决,其症结即是债权缺少有力的保障。应该说,随着担保法的实施,完善的债权保障制度在我国已经建立起来,而要使担保的宗旨真正体现到经济生活中,还需要各方面实实在在的努力。债权人在取得合法的担保后,应切实关注自身利益的实现,相应采取可行的保全措施;否则,一旦疏漏,往往会前功尽弃,无法实现债权,即使提起诉讼也无济于事。本案中长沙农行的教训值得吸取。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金融法研究中心)       【注释】    1999 第7期 总第20期【参考文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