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个人评价在情感表达和社交焦虑间中介效应._第1页
简述个人评价在情感表达和社交焦虑间中介效应._第2页
简述个人评价在情感表达和社交焦虑间中介效应._第3页
简述个人评价在情感表达和社交焦虑间中介效应.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简述个人评价在情感表达和社交焦虑间中介效应论文关键词 个人评价 中介效应 情感症状 社交焦虑 论 文摘要 目的探讨大学生情感表达、个人评价与大学生社交焦虑的关系 , 为健康 教育和心理咨询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 (TAS-20) 、个人评价 问卷(PEI)和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SAD),对江苏省2所高等院校170名大学生施 测。结果情感表达对社交焦虑的间接效应显著(B =0.612,P<0.001),但直接效应不显著(B =-0.02,P>0.05);个人评价是情感表达与社交焦虑间的中介变量,情感 表达通过个人评价的中介作用与社交焦虑发生联系。结论提高大学生情感表达

2、能力, 形成正确个人评价 , 可以有效改变大学生的社交焦虑状况 , 有利于促进大学 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社交焦虑是指对人际处境的紧张与害怕。过分的社交焦虑会妨碍人的社会交往功能 , 产生社交焦虑症的症状。在我国 , 受传统文化的 影响, 社交焦虑的一些行为常被认为是个体比较斯文、害羞、腼腆的表现 ,没有 受到足够的重视。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 , 此类心理问题或障碍给个人的日常工 作、生活和社会交往都会造成严重的损害 , 大大降低个人的生活质量。近年来研 究发现 , 社交焦虑症是一种常见的、能力受损的精神卫生问题 , 是继抑郁症、酒 精依赖后第三种常见的精神障碍。但是 , 估计不到 1/4 的患者

3、接受了正确的诊断 和适当的治疗1。青春期(13岁23岁)为社交焦虑的多发期。Rose报告说,有 关社交情境和事件的害怕和恐惧支配并笼罩着整个青春期 2 。大学生的社交焦 虑问题已引起了我国相关学者的重视 , 他们对我国大学生社交焦虑的原因以及预 防和治疗措施进行了研究 , 为提高大学生的社交水平以及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提供了理论与实践基础。1 社交焦虑和述情障碍 有研究表明 , 在大学生群体中 , 自我评价低和社交技能缺乏是造成社交焦虑的重要原因 3; 大学生 自我接纳的程度越低 , 社交焦虑程度则越高 ,反之则越轻 4 。青春期是身心发展 的关键期 , 更是自我意识发展的关键期。自我意识尚

4、未确定的青年 , 往往对他人 的评价更为敏感 ,内心特别重视他人对自我的评价 , 经常为能否得到他人的承认 和接纳而担心 , 并以社交焦虑的形式表现出来。另一方面 , 社交焦虑一般是预期 性的 , 即在人际交往之前个体内心就出现了对他人能否接纳自己的担心 , 这表明 社交焦虑实际上是大学生自我否定、自我厌恶、自我憎恨等特征在社交活动中 的表现 , 是大学生自我评价不良、不能自我接纳的向外投射。情感表达是个体情 绪和社会发展的重要评价标准之一 , 对于促进个体人际关系和谐具有重要意义。 情感表达不能又称述情障碍 , 它并非一种独立的精神疾病 , 可为一种人格特征 , 也 可为某些躯体或精神疾病时

5、较常见到的心理特点 , 或为其继发症状。述情障碍由 Sifneos于1973年首先提出。Bagby认为述情障碍是情感认知、加工和调节 过程的一种损害 , 而这种损害作为一种潜在危险因素引发多种身心障碍和疾病 6 。国外已有研究表明 , 低情绪表达者比高情绪表达者更少快乐、更多焦虑和 内疚。情感表达不能会不会导致社交焦虑的增强 ?作为认知成分的个人评价变量是否在情感表达不能与社交焦虑之间起中介作用?目前对于这些问题的实证性研究还比较少。笔者研究尝试在这一方面作些工作 , 拟探讨大学生情感表达 不能、个人评价与社交焦虑之间的关系 ,为今后进一步深入研究大学生社交焦虑 的成因, 以及临床干预提供确实

6、的依据。在研究中 , 笔者假设情感表达除了与社交焦虑具有直接联系外 , 还可以通过个人评价的中介作用与社交焦虑产生间 接联系, 即个人评价在情感表达和社交焦虑间存在部分中介作用。2 研究方法 2. 1 被试对象 随机抽取江苏 2 所高等院校 14年级大学生200 名, 进行问卷调查 , 回收问卷 196份, 有效问卷 170份。其中男生 74 人, 女生 96 人; 文科 127人, 工科 43 人, 来自农村的学生 111人, 来自城镇的学生 59 人。2. 2 施测工具采用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SAD)评定个体的社交焦虑状况7。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是 Watson及Friend编制的用于评定回

7、避社会交往的 倾向及其身临其境时的苦恼感受的量表。包含“回避行为”和“主观焦虑感 受”2个分量表。苦恼分量表及回避分量表的信度系数分别是 0. 85 及 0. 87 。 量表含有 28 个条目, 其中 14 条用于评价社交回避 , 14 条用于评定社交苦恼。 采用“是否”评分制 , “是否”评分制得分范围从 0( 最低的回避及苦恼程 度) 到 28(最高的一级 ) 。采用情感表达量表 (TAS 一 20 中文版 ) 评定个体的情感 表达能力 , 含有情感辨别不能、情感描述不能、外向性思维 3 个因子 8 。量表 的每个题目均有 1、2、3、4、5 五个等级 , 分别为“很不同意、”“不同意”、

8、 “部分同意”、“同意”、“很同意” , 计分时分别计 1、2、3、4 和 5。各因 素得分为各条目分数之和。量表的 Cronbach a 系数为 0. 83, 重测信度为 0. 87, 条目间平均相关系数在 0. 130. 32 之间, 总分与各因子相关系数在 0. 720. 83 之间; 各因子间的相关系数在 0. 290. 54 之间; 条目对因子负荷系数在 0. 250. 76 之间, 复相关系数在 0. 060. 57 之间; 验证性因素分析表明问卷具有 良好的结构效度 ; 得分越高 , 情感表达能力越差。个人评价问卷 (PEI) 用来评估个 人对自己的主观评价。该问卷 Cronba

9、ch a 系数女性为 0. 740. 89, 男性为 0. 670. 86 。因为体育运动分量表虽为自我评价的一个独立因子 , 但它在社交焦虑 中的适用性似乎很小 , 故将其删去。剩下的几个维度为 : 学业表现、外表、爱 情、社会交往及同人们交谈 9 。2. 3 统计方法 数据采集方式是将上述测验一次性发给被试 , 不记名 , 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团体测试。采用 SPSS11. 0 软件和 Amos4. 0 进行统计处理 , 采用了 t 检验、 person 相关分析以及结构方 程模型等统计方法。3 结果 3. 1 社交焦虑水平的性别差异检验的结果表明 , 文科和理科专业的大学生在各因变量上均不存

10、在显著差异在社 交焦虑量表的社交回避因子上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 , 女生的得分显著高于男生( 见表 1) 。3. 2 城乡大学生在个人评价、情感表达及社交焦虑量表上的得分差异除了个人评价的学业表现与外表维度及社交焦虑的社交苦恼维度外 , 在所有其它因变量上均存在显著的地区差异 , 在个人评 价的爱情(M城镇=19. 831,M 农村=18. 063, t=3. 253,p<0. 001)、社会交往(M 城镇 =20. 814,M 农村 =18. 991, t=3. 645,p<0. 001) 、与人们交谈 (M 城镇 =21. 119,M 农村 =18. 973, t=3. 947,

11、p<0. 001) 维度上 , 来自城市学生的得分 均显著高于来自农村学生的得分 , 而在情感辨别不能 (M 城镇 =17. 932,M 农村 =20. 369, t=-2. 933,p<0. 01)、情感描述不能 (M 城镇 =13. 203,M 农村=14. 514,t=-2. 729,p<0. 01) 、外向性思维 (M 城镇=19. 542,M 农村 =20. 847, t=-2.157,p<0. 05) 维度以及社交焦虑的社交回避 (M 城镇=3. 610,M 农村=5. 090, t=-2. 671,p<0. 01) 维度上 , 农村学生的得分均显著高

12、于城镇学生 (见表 2) 。3. 3 各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 社交焦虑 2 个因子社交回避和社交苦恼与个人评价的 5 个因子呈显著负相关 (P<0.01), 与情感表达量表各因子呈显著正相关 (P<0.01); 情感表达量表的 3 个因子与个人评价的 5 个因子呈显著负相关 ( P<0. 01)( 见表 3) 。3. 4 个人评价在社交焦虑中的中介作用如果某个变量的介入能够更清晰地说明预测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关系 , 它就有可 能是中介变量。因此 , 检验中介效应或中介作用时要考察这 3 个变量之间的关 系。通常进行中介效应检验时 , 要先满足预测变量、中介变量、因变量之间彼此有

13、显著的影响这个前提 10, 11 。本研究中 , 各变量间均存在极其显著的相关 , 这就满足了我们进行中介效应检验的前提条件。下面结合本研究的数据加以分 析。本研究中 , 笔者假设个人评价是情感表达与社交焦虑间的中介变量。为了检 验个人评价在社交焦虑中的中介作用,使用AMO软件,以个人评价为中介变量, 以情感表达能力为自变量 , 以社交焦虑为因变量建立结构方程 , 考察模型的拟合 程度。 图示显示了所设想变量间关系模式的验证结果。图中所示结果的各 项拟合指标分别为 :X2=52. 2, df=32,X2/df=1. 631;TLI=0. 960; IFI=0. 972; CFI=0. 971;

14、 AGFI=0. 904; RMSEA=0. 061 。按照一般要求 , 若 X2/df 小于 5,AGFI、TLI、IFI和CFI大于0. 9,RMSEA小于0. 08,则模型与数据拟合较 好。显然 , 本研究的数据完全支持了所设想的变量间关系 , 具有很好的拟合度。 图示中,情感表达对社交焦虑的间接效应显著(B =0.612,P<0.001),但直接效应 不显著(B = -0.02,P>0.05)。由此可以看出,在情感表达、个人评价及社交焦虑 3者的关系中 , 个人评价起着明显的中介作用 , 中介效应较大 (其值为 0. 612, 即 从情感表达经个人评价到社交焦虑的间接作用路

15、径上的路径系数乘积 ), 其直接 效应不显著 (-0. 02), 因此, 这是一种完全中介作用。大学生情感表达能力 , 通过 影响个人评价这一途径 , 间接地影响着大学生的社交焦虑。4 分析与讨论4. 1 大学生个人评价、情感表达与社交焦虑的性别、专业和地区差异据 ICD10 报告, 社交恐怖症 (为最高程度的社交焦虑 )在男女两性发病率几乎相同 12, 而 Anderson 等的研究则认为美国青少年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 13 。我们对大学 生社交焦虑情况的调查得出了与此一致的结果 , 女生在社交回避因子上的得分显 著高于男生。传统上 , 女生的性格比较含蓄、矜持 , 不大喜欢参与社交场合。不

16、过, 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 女性在社会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 女性也要更多 地参与到社会交往中来。因此 , 在心理健康教育中 , 应该提醒女生 , 羞怯矜持不再 是现代社会提倡的美德 , 大方、善于表达、乐于交往才是新时代的女性魅力。 城镇学生与农村学生在除了个人评价的学业与外表维度和社交焦虑的社交苦恼 维度以外的其他因变量上均存在显著的差异。在个人评价的爱情、社会交往与 人们交谈维度上 , 城镇学生的得分均显著高于农村学生的得分 , 而在情感表达量 表的情感辨别不能、情感描述不能与外向性思维上 , 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得分显著 高于来自城镇的大学生。来自农村的大学生能够在竞争激烈的高考中

17、升入高等 学府, 在学业上毫无疑问是有竞争力的 , 在不断增强自身学习竞争力的同时 , 他们 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与异性交往、社会交往以及与人们交谈等人生课题 , 从而在 这方面与自身强大的学业优势形成反差 , 因此在爱情、社会交往、与人们交谈等 维度上自我评价较低。由于升学的巨大压力 , 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压抑着自己内心 的感受, 一门心思扑到学习上 , 无暇处理自己的喜怒哀乐 , 在情感表达上发展不足 同时 , 农村学生相对于城镇学生更倾向于回避社交。这提示我们在进行心理健康 教育时 , 更应该注意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升入大学后在学业之外的其他生活课题上 的发展与弥补。4. 2 中介效应的检验及其

18、意义从相关分析的结果来看 ,本研究中考察的各变量间 (情感表达、个人评价、社交焦虑 )具有极其显著的相 关。其中 , 情感表达不能和社交焦虑存在极其显著的正相关 , 表明大学生情感表 达存在越多问题 , 其社交焦虑程度相应也越高。反之 , 大学生情感表达障碍越少 , 则其社交焦虑也较低 ; 同时, 情感表达与个人评价、个人评价与社交焦虑均存在 极其显著的负相关 , 表明它们呈互为消长的关系 , 即情感表达障碍越少 , 则越有助 于大学生形成积极的自我评价 ; 大学生自我评价越高 , 则有助于减少其社交焦虑 程度。中介效应检验结果表明 , 个人评价在情感表达与社交焦虑间起着中 介作用, 并且是完

19、全中介的作用。作为认知成分的个人评价在情感表达和社交焦 虑间起中介作用的发现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一方面 , 它提示我们情感表达对社 交焦虑的影响是复杂的 , 并不是简单的一一对应的关系 , 会受到其它因素 (例如认 知因素)的影响; 另一方面 ,更为重要的是这种中介作用的发现将有助于对大学生 社交焦虑的干预 ,可以从认知层面入手 , 通过改善大学生的个人评价从而有效地 缓解其社交焦虑 ,同时,通过对大学生进行情绪表达训练 , 学会感受并辨别自己和 他人的情绪 , 并能用准确的语言加以描述 , 能理解自己和他人的情绪并用恰当的 方式加以表达或调节。在与他人进行良性的情绪互动与沟通中 , 开放自己

20、的心灵 了解他人的内心世界 , 进一步形成对自我、对他人的正确评价 , 悦纳自我 , 接受他 人,改善社交焦虑状况 ,提高生活质量 , 提升自身素质。总之 ,这一中介作用的发 现,无论是对于理论的丰富 , 或是对于实践工作的开展 , 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 考文献 1 施慎逊.社交焦虑症 J.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 2001, 11(4): 243. 2 彭纯子,邓盘月, 马惠霞, 等. 大中学生社交焦虑特征初探 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 志, 2004, 12(4): 241. 3 郭晓薇.大学生社交焦虑成因的研究 J. 心理学探 新,2000, 20(1). 4 高文凤,丛 中. 社交焦虑与大学生自尊、自我接纳的关系 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 2000, 8(3): 276279. 5 Sifneos PE.The prevalence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