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风工岗位练兵--岗位描述_第1页
测风工岗位练兵--岗位描述_第2页
测风工岗位练兵--岗位描述_第3页
测风工岗位练兵--岗位描述_第4页
测风工岗位练兵--岗位描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测风工自我岗位描述尊敬的各位领导:大家好!今天主要从我的工种、作业对象、安全作业流程、岗位 危险因素等方面进行自我岗位描述。一我的工种描述我叫 xxx ,是埠村煤矿通风二队的一名矿井测风工。 xxxx 年 xx 月在山东煤炭技术学院参加矿井测风工特殊工种培训, 并取得了矿井 测风工操作资格证,证件有效期为 6 年。我的岗位职责是严格执行 煤 矿安全规程、煤矿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和集团公司一通三防管理 制度等有关规定,及时测定系统风量,保证井下所有用风地点风量 充足,系统合理、稳定,确保安全作业。我的安全理念是:认真负责、 数据准确 、通风可靠。 二作业对象描述我使用的仪器主要有机械翼式风表、 机械

2、秒表和电子气压计。 风 表按测量量程不同分三种,分别是鞍山光宇仪表厂生产的中速风表(DFA-2),测量范围:0.5 10m/s,起动风速为w 0.4m/s ;低速风 表(DFA-3 ),测量范围:0.3-5m/s,起动风速:W0.2m/s ;高速风 表(DFA -4 ),测量范围:0.8-25m/s,起动风速:w 0.6m/s。秒表为上海秒表厂生产的钻石牌机械 504 秒表,最小刻度值 1/10 秒,分针 15 分 /圈,秒针 30 秒/圈。中速风表( DFA-2 )一般在采区进回风大巷、工作面两顺槽内使 用;高速风表 (DFA -4) 一般在风流量比较大的主要进回风大巷内使 用,如回风石门、

3、运输石门;低速风表 (DFA-3) 一般在风流量比较小 的地方使用。机械翼式风表主要由翼轮、蜗牛杆、计数器、开关、回零压杆、 护壳等部件组成,它的工作原理是通过风流的动压作用产生力矩效 果,指示出风流在一定时间内所流过的距离。钻石牌机械 504 秒表由机芯、 不锈钢外壳、 暂停回零螺杆等部 件组成。三安全作业流程描述首先是明确操作顺序测风工的操作顺序是:检查仪器T测风T测量巷道断面T计算风量T测瓦斯、二氧化碳、温度、气压T记录T填写牌板T整理仪器离开现 场T填写测风报表第二是做好操作前的准备工作一要做到下井前携带好矿灯和自救器, 佩戴好安全帽和劳动防护 用品,不穿化纤衣服,不携带烟草及点火物品

4、入井二要做到带齐风表、秒表、温度计、气压计、瓦斯氧气两用仪、 烟雾器、测风记录手册、米尺、铅笔及其他工具。三要做到对风表、秒表各部件进行检查,保证零部件完整,各个 部件按钮灵敏可靠,风表校正曲线吻合。第三是做到规范操作1. 根据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矿井必须建立测风制度,每10天进行一次全面测风。 对采掘工作面和其他用风地点, 应根据实际需 要随时测风,每次测风结果应记录并写在测风地点的记录牌板上。2. 携带的仪器要妥善保护好,不准碰撞损坏、丢失和转借他人。 风表要放入风表盒内保存、携带,避免碰撞,不能用嘴吹或用手拨动 风表叶片,不得交给非测风人员管理。3. 选择临时测风站时,选择在巷道无空顶、无

5、空帮且支护完好, 前后 10m 范围内无拐弯、无分岔、无障碍物的地点。4. 测风时要避开巷道行人、行车频繁的时间,避开附近风门开关 频繁的时间,测风时不得有人员、车辆经过。5. 测风时如发现风流不稳定,查明原因将问题处理后再重新测 定。6. 测风方法分四线法、六线法、迁回八线法、 12 点法、标准线 路法等。我一般采用四线法。四线法测风方法是:先将风表的计数器 指针回零,在测风断面内背靠巷道壁站立, 一手拿秒表, 一手拿风表, 将手臂向风流垂直方向伸直, 风表叶片迎向风流, 使叶轮轴与风流方 向平行,在断面内均匀移动,保证每条线用时 15 秒左右。风表启动 前,需叶轮在风流中转动 30s 左右

6、,再同时启动风表计数器和秒表, 进行测定。测定结束时,同时关闭风表计数器和秒表。每个测风地点 至少测 3 次,每次的结果误差不应超过 5%,如果误差大于 5% ,需 要加测 1 次,直至满足要求, 最终结果取 3 次的平均值。 计算误差的 方法是用测得的最大读数与最小读数的差除以最小读数。7. 测量完后及时将风表读数代入风表校正曲线公式, 计算出实际 风速,采用V均=KV真公式。式中K是巷道断面和测风工所占的面 积影响系数,可以采用 K=(S-0.4)/S 计算, S 是测风地点的巷道断面 积。将计算获得的平均风速乘以巷道断面积得出实际风量。8. 测完风速后,开始测量该点的瓦斯、二氧化碳浓度、

7、温度和气 压。瓦斯、二氧化碳浓度可参照瓦斯员测得的数据。测量温度时,温 度计要离开人体或其他发热体 0.5 米以上,待测量一段时间温度计读 数稳定后,记下显示的数据。掘进工作面在距掘进迎头 2 米处进行, 采煤工作面在回风巷距采煤壁 15 米处进行,机电硐室在回风口处进 行,其他巷道在距巷帮 0.5 米处进行。测量气压时,打开电子气压计 电源开关35分钟,待示数稳定后直接读取。9. 将所测得该点的风速、 风量、温度、瓦斯浓度、 二氧化碳浓度、 气压等数据记录在测风本和记录牌板上,并填写清楚日期和姓名。10. 风表使用完毕后,如果叶片、轴上有水珠,用脱脂棉轻轻擦 去,或用吸水纸吸去水分后放人风表

8、盒内保存。11. 测风员发现风速、气体浓度、温度不符合煤矿安全规程 规定时,要立即采取措施,查明原因,通知所涉及作业场所的作业人 员,采取撤离等措施,并立即向矿通防部门和调度室汇报。12. 严格班中汇报制度,对行走范围内的通防设施、局扇运转情 况进行检查, 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不能处理的要及时向通风队或通防 科值班人员汇报。13. 上井后要及时填写测风记录、测风报表,做到“牌板”、“记录”、“报表”三对口。四岗位危险因素描述经过排查分析,我的岗位主要有 17 项危险因素:1. 未经过培训,无证上岗,操作失误,造成事故。2. 未安全检查顶底板、巷帮支护情况,造成事故。3. 未选择正确的测风点,导

9、致测量数据不准,造成事故。4. 测风前未仔细检查仪器完好情况,导致影响测量数据,造成事故5. 测风时不按照标准操作,造成事故。6. 测量仪表损坏,未及时更换,造成事故。7. 假检、漏检,弄虚作假,造成事故。8. 现场有害气体超限,未采取措施,造成事故。9. 对通防设施检查不到位,造成事故。10. 在架线巷道中测风时,未执行停送电制度,造成事故。11. 在运输巷道中测风时,设备未停止运转,造成事故。12. 发现风量异常,未及时汇报,造成事故。13. 密闭墙前不按规定检查有害气体浓度,造成事故。14. 风量调整不及时,造成事故。15. 巷道贯通后未及时调整通风系统,造成事故。16. 误入微风或通风

10、不良巷道,造成事故。17. 不按规定佩戴个人防护用具,造成事故。五事故案例:1. 事故经过2001 年 9 月 24 日夜班 0 时 20 分,山西大同白洞煤矿通风队跟 班副队长韩明仁汇报: 5103 工作面实际风量为 440 立方;由于风量 低,工作面已停止生产; 调度室立即汇报矿总工程师并安排通风队队 长程子刚去现场调整风量; 4:20 分通风队队长程子刚汇报: 5103 面实际风量已达到 580 立方;造成 5103 工作面一个小班没有生产。2、事故原因通风队队长程子刚安全意识淡薄,工作责任心差,对 5103 工作 面通风工作重视不够,缺乏系统思考,对 5105 运顺联络巷贯通后可 能造成 5103 面风量降低预见性不强,封堵工作准备不充分,以至在 5105 贯通后采取措施不力,是造成此次 5103 工作面风量不足的直 接原因。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